2013届重庆市万州三中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Iclinic170 文档编号:289843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4.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重庆市万州三中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3届重庆市万州三中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3届重庆市万州三中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3届重庆市万州三中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3届重庆市万州三中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届重庆市万州三中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 A当他猝( C)然长逝以后,我便学会了逆来顺受。 B但是他哽 (gng)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C这些石刻狮子,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姿万态,惟妙惟肖(xio)。 D到了最后关头,就会显出你仁慈的恻 (ch)隐来,比你现在这种表面上的残酷更加出人意料。 答案: D 试题分析: “恻 ”应读作 “c”。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的认读能力,主要是字音。 点评:对汉字的认读,主要是形近字、多音字容易混淆读错,还有方言误读、习惯性误读都是常见的错误。字音尤其是多音字的

2、识记,一要注意从词语含义上区别;二要注意从词性上区别;三要注意通过书面语与口头语的不同记忆;四要注意记少不记多;五要记住一些常考的字音。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的分类整理,比如同音字、多音字、形近字积累等。同时要加强对常用汉字的认读练习和理解运用。 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3分) A痴想零落贫婪玲珑剔透 B拂晓赃物推崇五彩斑斓 C凭吊凌驾萧索万惯家私 D簇新阔卓饶恕顶礼膜拜 答案: B 试题分析: “贫婪 ”应写作 “贪婪 ”; “万惯家私 ”应写作 “万贯家私 ”; “阔卓 ”应写作“阔绰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的书写能力,主要是字形。 点评:对汉字的书写,最常

3、见的错误是形近致错,音近致错,形、音相近致错,随意简化字致错,意义相近而致错。字形的识记,一要通过读准字音,发现词语中汉字的书写错误;二要通过形声字的形旁来领悟词义,辨析字形;三要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义来辨析字的书写是否正确,在理解词语含义的基础上去掌握字形,更不易出错,等等。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的 分类整理,比如同音字、多音字、形近字积累等。同时要加强对常用汉字的书写练习和理解运用。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 A邻家小姑娘常常花枝招展的在我们面前走着,笑着。 (比喻姿态优美) B玻璃姑娘苏相宜刻苦自学,锲而不舍,最终在文学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里 比

4、喻苏相宜学习有恒心,有毅力) C我们很多同学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往往不求甚解,因此事倍功半。(指同学们学习 效果高) D他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 云霄) 答案: C 试 题分析: “事倍功半 ”的意思是指工作费力大,收效小。之同学们学习效果低。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 点评:解答理解词语含义类题目时,要结合所给的词语含义和具体的语言环境来作答。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特别是容易混淆的词语,不能仅凭字面意思来理解词语含义。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新知识,使自己获得

5、创新的动力和源泉。 B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头上来,心无旁骛,便是敬业。 C “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 ”,春夏之交,太白岩上的杜鹃花开得正盛,落英缤纷,红霞耀天。 D “最美女教师 ”张丽莉舍己救人的事迹现已家喻户晓。 答案: C 试题分析: “落英缤纷 ”的意思是形容落花纷纷飘落的美丽情景。不符合句意。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 点评:解答理解词语含义类题目时,要结合所给的词语含义和具体的语言环境来作答。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特别是容易混淆的词语,不能仅凭字面意思来理解词语含义。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 3分) A正月十五是一年

6、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大地回春。 B 3月 24日,重庆万州消防支队组织官兵开展了隐患举报投诉宣传的活动。 C通过实地考察后,专家们提出和完善了治理长江的方案。 D为了防止校园安全问题再发生,各个学校都加强了安全保卫工作。 答案: A 试题分析: A成分残缺,在 “大地回春 ”之后加 “之时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病句的修改能力。 点评:做病句修改类题目时,首先要判断句子的正误,如果是病句,则先要判断它的病句类型,然后对症下药,进行修改。要尽量少改动,保留句子愿意,对修改后的句子进行复查核 对,看是否通顺,有无新的语病产生。 现代文阅读 神木巨型脚印化石探谜 9月 18日,在第三次全国文物

7、普查中,普查人员在陕西神木县栏杆堡乡邱井沟村一带发现巨型脚印化石。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考古专家前往实地调查,看见在东西长达 8米,南北宽 2 6米的砂岩石平台上,横竖交错,分布着各式各样、大小不一、深浅不同的 100多个脚印遗迹化石,计有脚印化石 40余个,其中可辨三趾动物脚印 20余个、不明动物脚印 13个,最奇特的是,还有 10多个状如人类的脚印,但是远比人脚印巨大。这些脚印均保存在中生代浅黄色砂岩中,其形成年代至少在 .亿年前。 经过实地测量, 发现每个脚印长约厘米,最大宽厘米,步长约厘米,与现在成年男子一般在厘米长的脚印相比,这个脚印化石显然要大得多 。脚印遗迹化石有的呈鞋底状,有的则明显

8、有三四个大脚趾。三趾状的脚印大小和人的手掌接近,也有的同脚掌接近。 脚印既是生命活动的信息符号,也是生命曾经存在的历史遗迹,还是留给未来的 “哥德巴赫猜想 ”之谜。 这些巨大脚印化石,仿佛异常强烈的向今天的人们传递出神秘的生命信息,曾有原始生物在这一代顽强地生存过。那么 .亿年前,是谁在神木县留下了大量的 “脚印 ”?是远 古人类,还是其他动物? 当初,这些巨大脚印化石疑似为直立行走的远古人类所留下的。有的称其为大脚古人类遗迹者,以至联想到与陕西远古环境及人类起源研究有关。但考古专家经过研究后认为:是恐龙留下的!专家称: “可以肯定这批足迹是恐龙的脚印,而非古人或古猿人的足迹! ”通过对足迹的

9、初步的研究与分析,这些脚底状的脚印是食草性的小型蜥脚类恐龙足迹,而三趾型足迹则是由食肉的兽脚类恐龙所留下的。从脚印的保存情况看,至少有两三种不同的恐龙,对比陕西境内其他地方曾经发现的恐龙足迹,新的足迹类型明显有所不同,相关的分类学还有待今后 进一步研究来完成。 在全国发现的恐龙蛋、恐龙骨架比较多。年曾在重庆市江北大石坝嘉陵江边出土过的恐龙化石,体长米,高 .米,死于距今 .亿年前的侏罗纪晚期。它是一种大型蜥脚类恐龙,虽身形巨大,但生活在森林边缘、河湖岸边获沼泽附近,以树叶,嫩枝等为食,是马门溪龙科的成员之一。 而发现恐龙脚印化石并不多。据报道,年月,在四川省富顺县海拔约米的罗贯山脉中,发现疑似

10、 “犀牛 ”的巨大脚印化石。当地还流传这一个与 “犀牛脚印 ”有关的美丽民间神话:一条犀牛,为了救自己的主人,到处寻求千年灵芝 ,在罗贯山顶上看到了流光溢彩的千年灵芝。看守灵芝的白鹤使了千斤坠,想把犀牛压住,但是犀牛却顽强地爬了上去,采到了灵芝,于是犀牛便在石上踩出了一个个深深的牛脚印 当然,据专家们考察后认为,四川省富顺县发现的这个 “犀牛 ”足迹化石,应该是恐龙脚印。因为,罗贯山的地层时代比较早,属距今亿年前的三叠纪晚期或侏罗纪早期。那个时候,唯有恐龙才能创造出如此巨大的脚印,而犀牛是万年前的始新世才出现的一类动物,故该足迹化石不可能是犀牛脚印化石。 然而,在陕西神木县发现的恐龙脚印分布密

11、度之大、种类之多、保守 之完整程度却十分罕见。这些脚印为进一步研究陕北地区古地层、古环境和恐龙的演化、迁徙,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证资料。 脚印为啥能保留下来呢?专家们认为,这需要合适的砂岩,这种岩石不能太软,也不能太硬,只有如此才能保存恐龙的脚印遗迹化石。如何保护好 “脚印 ”呢?目前已联系北京自然博物馆的专家对这些脚印进行进一步研究,岩石周围可能还会存在 “脚印 ”,将申请在发现 “脚印 ”的地方建地质公园或遗址博物馆,对其进行保护。 【小题 1】结合全文看,在陕西神木县发现的巨型脚印化石是谁留下的?有哪些依据?(分) _ 【小题 2】第 段画线句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分) _ 【

12、小题 3】下列加点字的词语能否删去?请说明具体理由。(分) ( 1)当初,这些巨大脚印化石疑似为直立行走的远古人类所留下的。(分) _ ( 2)从脚印的保存情况看,至少有两三种不同的恐龙。(分) _ 【小题 4】具体说说第 段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分) _ 【小题 5】概括第 段的主要内容,并谈谈它对说明 “陕西神木巨型脚印化石 ”有哪些好处。(分) _ 答案: 【小题 1】是恐龙留下的( 1分),比现在成年男子的大得多,鞋底状脚印是草食性小型蜥脚类恐龙足迹,三趾型足迹则是食肉性兽类脚印恐龙的足迹。 【小题 2】列数字和作比较,使读者对巨型脚印化石的特征了解的更清楚。 【小题 3】 (1).不

13、能删去。 “当初 ”强调了对 “巨型脚印化石 ”的研究过程性,这只是研究初期阶段的结论, “疑似 ”说明了 “巨型脚印化石是人类留下的 ”只是一种推测,使说明更准确。 ( 2) .不能删去,强调了 “不只两三种恐龙 ”,还有更多种类的恐龙,使说明更科学。 【小题 4】过渡(承上启下)。为了引出下文对 “巨型脚印化石是谁留下的 ”的探寻。 【小题 5】重庆和四川分别发现恐龙化石及恐龙足迹化石。( 2分)更突出了陕西神木恐龙化石脚印分布密度之大、种类之多、保存之完整 程度是十分罕见的,使读者对其考古发现和研究价值的了解更具体全面。 【小题 1】试题分析:文章第 5段 “经过研究后认为:是恐龙留下的

14、!专家称:可以肯定这批足迹是恐龙的脚印,而非古人或古猿人的足迹! 通过对足迹的初步的研究与分析,这些脚底状的脚印是食草性的小型蜥脚类恐龙足迹,而三趾型足迹则是由食肉的兽脚类恐龙所留下的。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关键信息的提取、概括、筛选的能力。 点评:解答本题时,要认真阅读文章,理清文章思路,或按照作者的叙述顺序,来提炼、概括。具体做法一时从名词概念出发,提取由名词概念生发的信息或包含概念的关键语句;二是抓住重要概念或重要语句,提取对其阐释的信息;三是从文章主旨、作者写作意图、观点和情感的角度出发,寻找有关的词语或句子;四是抓住寓意含蓄的句子,从上下文提取有关信息并转换,使这些语句的寓意具体

15、化和明朗化。 【小题 2】试题分析: “发现每个脚印长约厘米,最大宽厘米,步长约厘米,与现在成年男子一般在厘米长的脚印相比,这个脚印化石显然要大得多 ”,这句话使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用具体的数字并与成年男子的脚印进行了比较,让读者对恐龙脚印有一个更清晰更直观的理解。 考点:本题 考查学生对说明方法的辨析及其作用的分析。主要是打比方。 点评:说明文的说明方法有多种,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列图表、下定义、作引用、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等,在学习说明文的过程中要熟练掌握各种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小题 3】试题分析: (1).不能删去。 “当初 ”强调了对 “巨型脚

16、印化石 ”的研究过程性,说明了这只是研究初期阶段的结论, “疑似 ”说明了 “巨型脚印化石是人类留下的 ”只是一种推测,使说明更准确,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 2)不能删去, “至少 ”是说不止这些,强调了 “不只两 三种恐龙 ”,还有更多种类的恐龙,使说明更科学、更准确。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词语含义及作用的理解。 点评:文章中有些关键性的词句,如 “大概 ”、 “大约 ”、 “可能 ”、 “据说 ”等正是体现了文章语言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它们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小题 4】试题分析:文章第 3段 “脚印既是生命活动的信息符号,也是生命曾经存在的历史遗迹,还是留给未来的 “哥

17、德巴赫猜想 ”之谜 ”是一个过渡句,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上文脚印的发现,又引出下文对对 “巨型脚印化石是谁留下的 ”的探寻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要句子作用的分析能力。 点评:解答本题时,要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来作答。一般情况下,文首的句子具有总领全文和点题的作用,文中的句子则是承上启下的作用,文末的句子则是总结全文、升华主题的作用。 【小题 5】试题分析:第 6、 7、 8段主要讲的是重庆和四川分别发现恐龙化石及恐龙足迹化石,更突出了 “然而,在陕西神木县发现的恐龙脚印分布密度之大、种类之多、保守之完整程度却十分罕见 ”,使读者对其考古发现和研究价值的了解更具体全面。 考点:本题考查

18、学生对段落主要内容的概括及其作用的分析能力。 点评:解答本题时,要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来作答。一般情况 下,文首的句子具有总领全文和点题的作用,文中的句子则是承上启下的作用,文末的句子则是总结全文、升华主题的作用。 作家还是梦吗? 徐 迅 对于一个作家来说,如果真有沈括那样的一条 “梦溪 ”在心灵流淌,那该能编织出多少神奇美丽的故事?那样的梦,肯定就会有庄周梦蝶版的浪漫,有牡丹亭中杜丽娘和柳梦梅那样爱情的绮丽。即便是淳于芬在古槐之下的 “南柯一梦 ”,也会赋予人生以更多的意义 认识到这些是很久以后的事了。其实,作家的梦很少开始就会肩负着这种 “意义 ”的。比如我,那时做的仅仅就是一个想当作家的

19、梦,尽管简单、幼稚, 显得虚无缥缈,却有一种扑朔迷离的美好。 我生于六十年代。那时候社会上除了 “八个样板戏 ”和 (金光大道艳阳天虹南作战史等几本小说之外。我最早接触的文学名著就是当作批判教材的水浒传了。有一年,村里来了几位 “知青 ”,在他们那里我倒是读到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牛虻 这些书他们回城时嫌重,就一股脑儿丢给了我。记得我读小学时酷爱小人书,也喜欢 “打仗 ”,碰到一位收藏了很多小人书的同学喜爱枪,两者取其重,我咬咬牙就用我的那把 “驳壳枪 ”换来了他的四十本小人书。从此,我就成天陶醉在那小人书里。看了不算,还 喜欢写写画画的。有次看电影渡江侦察记,我就嫌看了不过瘾,自己动手编起故事来

20、,这就需要自己想象的介入。所幸的是当时我竟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地将这件事做完。 老师在班上很少讲到文学一一讲的都是课文,中心思想、段落大意、修辞、语法 然而就在我们小学毕业那年。班主任老师不知怎么心血来潮,找到了一本名为追穷寇的书,每天放学后在课堂上念上一段。那是一个剿匪的故事,老师的行径类似于一个 “说书人 ”,抑扬顿挫的,念到紧要处就戛然而止,卖个关子,说: “且听下回分解 ”。这样就把我的胃口吊得高高的,脑海里充满了许多神奇的 联想,似乎踏进了一个崭新的境地。到了初中,语文老师似乎也感觉到课文的枯燥无味。上课上得高兴时,就丢开课文,摇头晃脑地教我们一些唐诗宋词,很快,我就被吸入到一个非常美

21、丽的语言世界,被那些陌生而神奇的东西迷住了。于是,我每天跑到老师那里抄上几首,这样积累下来,我就有了自己的唐诗宋词选。我煞有介事地装成个线装本,在书的前面画了李白、杜甫、屈原的像作为插图 这本书至今还在,我每每看到它,心里还会产生亲切感。 接着,就到了一个文学创作热情异常高涨的年代。一本书可以成名,一首小诗能成为格言,一篇小说可以引起轰动 ,社会上、校园里,各种文学社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各种油印的文学报刊如雪片般漫天飞舞 我订阅了人民文学十月青春青年作家等杂志,又弄到了一本世界文学名著目录,按图索骥,节衣缩食地去买那些名著,然后又废寝忘食地认真读着 就这样,不停地读读写写,写写读读,我犹如一只

22、被 “缪斯 ”之箭射中的小鹿,懵懵懂懂,不顾一切地跑上了文学这条充满艰辛和痛苦的崎岖小路一一再后来,随着作品不断地在报刊上发表和介绍,当自己又成了一名文学刊物编辑时,我才真切地意识到,我曾经做的竟是一个绵长、幼稚而又艰辛的 “作家梦 ”。 时代真的是变了。不要说文学早已经被边缘化,单说现在的纸质媒体、网络写作业已铺天盖地,写作出版成了一个简单而轻而易举的事。这时,我就想问“作家还是梦吗 ” 一般说来,人的童年、少年和青年就是一个浪漫而多梦的年华。我不知道现在的少年会不会有一个想当作家的梦,但我分明是有过的,如果说,我那时做的就是这样一个轻狂的文学梦的话,那么现在我也没有感到懊悔。相反,我庆幸自

23、己赶上了那个幸运而真诚的文学年代,使我萌生的所谓“作家梦 ”不至于在半途中破碎。就是今天, 每当我在语言的阅读和表达之中穿行,一种接近和正在接近体验生 命的幸福感,还总是那么轻盈地充溢在我的周围,使我备加珍惜和依恋。 我知道,这是我的一种真实的人生与艺术的梦在延续一一是梦在呼吸、梦在飞扬。 (作者:徐迅选自散文 2010 11作家还是梦吗 有删改 ) 【小题 1】阅读全文,归纳 “我 ”的作家梦得以实现的原因。 (4分 ) _ 【小题 2】根据具体语境,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4分 ) (1)我犹如一只被 “缪斯 ”之箭 射中的小鹿,懵懵懂懂,不顾一切地跑上了文学这条充满艰辛和痛苦的

24、崎岖小路。 _ (2)不要说文学早已经被边缘化,单说现在的纸质媒体、网络写作业已铺天盖地,写作出版成了一个简单而轻而易举的事。 _ 【小题 3】 赏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4分 ) 我咬咬牙就用我的那把 “驳壳枪 ”换来了他的四十本小人书。 _ 【小题 4】理解文中画线句子 “每当我在语言的阅读和表达之中穿行,一种接近和正在接近体验生命的幸福感,还总是那么轻盈地充溢在我的周围,使我备加珍惜和依恋 ”的深刻含义。 (4分 ) _ 【小题 5】结合全文,说说文章标题 “作家还是梦吗 ”的作用。 (4分 ) _ 答案: 【小题 1】自己的痴迷(执着追求);老师的引导;遇到了一个文学创作热情

25、高涨的年代。 【小题 2】( 1)文艺女神。(文学之神) (答到 “主管文学的神 ”之意即可) ( 2) .不受追捧,不热衷,不受青睐。 【小题 3】这个动词准确地描写了 “我 ”对 “驳壳枪 ”的不舍(珍视 ),更写出了我对文学的迷恋。 【小题 4】我在阅读文学作品,进行文学创作的时候,通过文学,我对生命有更深刻的认识,这让我感到幸福,我非常珍惜这样的幸福,表达了作者对文学的执迷不悔。 【小题 5】使用问句的形式,新颖别致,引起读者的思考;成为线索;隐含对现实生活中文学边缘坏的无奈。 【小题 1】试题分析:从小就有一个 “作家梦 ”,一直痴迷追求着;在学校的时候也得到了来时的引导,使我更 加

26、热爱文学; “接着,就到了一个文学创作热情异常高涨的年代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关键信息的提取、概括、筛选的能力。 点评:解答本题时,要认真阅读文章,理清文章思路,或按照作者的叙述顺序,来提炼、概括。具体做法一时从名词概念出发,提取由名词概念生发的信息或包含概念的关键语句;二是抓住重要概念或重要语句,提取对其阐释的信息;三是从文章主旨、作者写作意图、观点和情感的角度出发,寻找有关的词语或句子;四是抓住寓意含蓄的句子,从上下文提取有关信息并转换,使这些语句的寓意具体化和明朗化。 【小题 2】试题分析:( 1) “就这样,不停地读读写写,写写读读,我犹如一只被 “缪斯 ”之箭射中的小鹿,懵懵懂

27、懂,不顾一切地跑上了文学这条充满艰辛和痛苦的崎岖小路 ”, “缪斯 ”原是是希腊神话中科学、艺术女神的总称,这里的“缪斯 ”指的是文学之神。( 2) “边缘化 ”原意是向人或事物发展主流的反方向移动、变化,这里是说文学不受追捧,不热衷,不受青睐。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 点评:解答理解词语含义类题目时,要结合所给的词语含义和具体的语言环境来作答。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特别是容易混淆的词语,不能仅凭字面意思来理解词语含义 。 【小题 3】试题分析: “我咬咬牙就用我的那把 “驳壳枪 ”换来了他的四十本小人书 ”,我为了能得到这四十本小人书,将自己很喜欢很珍惜的驳壳枪跟

28、别人进行交换, “咬咬牙 ”写出了自己对驳壳枪的喜爱,也更突出了对文学的热爱。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中重要词语表达效果的理解能力。 点评:解答本题时,首先要判断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然后写出该修辞手法的一般作用,再结合具体句子分析词语表现了什么 /表达了某种感情 /突出了什么/强调了什么。语文中主要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借代、比拟等,而每一种修辞手法又 各有其作用,在平时的学习中要进行分类整理,写作时可以恰当运用,以增加文章的文采。 【小题 4】试题分析: “每当我在语言的阅读和表达之中穿行,一种接近和正在接近体验生命的幸福感,还总是那么轻盈地充溢在我的周围,使我备

29、加珍惜和依恋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在阅读文学作品,进行文学创作的时候,通过文学,我对生命有更深刻的认识,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体验,阅读和写作时时带给我幸福感,我非常珍惜这样的幸福,表达了作者对文学的执迷不悔。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要句子含义的分析能力。 点评:怎样才能使思维直切要点,快速准确地分析其 含义和作用呢?对于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含义的分析必须理清它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根据所学修辞的知识,明确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然后把所用修辞去除,用自己平实的语言把反话说正,委婉说直,比喻说清楚,象征说明白。意思隐晦难懂的句子,或深奥,或抽象,或省略,我们应该把深奥说浅显,抽象说具体,省略补完整。 【

30、小题 5】试题分析:文章的题目 “作家还是梦吗 ”运用了一个问句,作为文章的线索,在引起读者思考的同时,也引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文学边缘化的无奈之情。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题目的理解能力。 点评:标 题通常有以下作用:( 1)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发展;( 2)总结文章内容,点明文章主旨(通常突出主题);( 3)形式新颖,吸引读者;( 4)反映人物情感的变化。(需要注意的是回答时不能全部照抄照搬,需要根据文章实际灵活运用) 文言文阅读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

31、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 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 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32、 【小题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4分) ( 1)走送 之,不敢稍逾约。 走: _ ( 2)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叩: _ ( 3)媵人持汤沃灌 汤: _ ( 4)腰白玉之环,左佩刀, 腰 :_ 【小题 2】翻译下列的句子。( 4分,每小题 2分) ( 1)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_。 (2)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_。 【小题 3】作者对同舍生的 “豪华生活 ”毫不羡慕的原因是什么?( 3分) _。 【小题 4】读了上文你得到了哪些启示?(答出两点即可)( 4分) _。 答案: 【小题 1】跑;请教;热水;腰佩。 【小题 2】( 1)天气特别寒冷的时候

33、,砚池里的墨水结成坚冰,手指不能屈伸,也不敢放松抄书。( 2)因为我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就不感到衣食的享受比不上其他人。 【小题 3】作者从读书中得到了精神上的快乐,不在意生活的贫苦。(意思对即可) 【小题 4】示例:以读书为乐,就不畏艰难;虚心求教,不畏艰难等等。(意思对即可)。 【小题 1】试题分析: “走 ”,古今异义词,在文中是 “跑 ”的意思; “叩 ”,古今异义词,请教; “汤 ”,古今异义词,热水; “腰 ”,名词用作动词,腰佩。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 点评:实词与虚词的积累,是培 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础,理解文言文中词语的含义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不可孤立地

34、理解单个字词的含义。另外,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比如古今异义词、动词的使动用法、通假字等,尽量做到翻译准确、恰当。 【小题 2】试题分析:翻译( 1)时,要注意把 “冰坚 ”(结成坚冰)、 “弗 ”(不)、 “怠 ”(懈怠)这些字词翻译准确。翻译( 2)时,要注意把 “以 ”(因为)、 “口体之奉 ”(吃的穿的)、 “若 ”(比得上)这些字词翻译准确。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 点评:句子翻译也是文言文阅读的一个常考题型,翻译句子时,要注意 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句,把关键词句翻译准确,另外,还要注意对特殊句式的翻译,尽量做到通顺、流畅,表意清晰。 【小题 3】试题分析:因为作者用

35、功读书,并从书中得到了精神上的快乐,心理也就不觉得吃穿用度不如别人了。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情感态度的理解。 点评:怎样才能切准情感把握的脉搏,深入地领会作者的情感态度?( 1)联系作品主旨,把握情感态度。在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时,往往可以借助或联系主旨来理解。( 2)结合关键语句,确定情感态度。作品中的关键性语句,常常出现在文首或文尾,或抒情,或议论,或含有深刻含义。这些语句 ,往往表明或暗示作品的主旨,从而也显示出了作者的情感态度。( 3)根据人物语言,分析情感态度。在分析作者的情感态度时,切不可忽视对文中人物语言的体味,要有结合语言看作者情感的意识,巧妙地将溶入其中的情感态度捕捉到。(

36、 4)抓住景物特征,体会情感态度。景物描写,往往为了表现与之相同相似、相关或相对、相反的情感。在分析作者的情感态度时,要善于根据文中的景物描写,由景及人,由表及里;赏其美景,知其深情;观其外表,知其内涵。 【小题 4】试题分析:本文对于中学生很有教育意义。文中的作者勤奋读书,卒或有所闻;同时也懂得向别 人虚心求教。在学习中,如果也应该像作者那样,最终定会有所成。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体验和感悟。 点评:做这类题目时,联系文中的人物和事件,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人生的有益启示。 语言表达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 1)央视 “开往春天的校车 ”系列报道关注了重

37、庆奉节杉木小学孩子跋涉数小时艰难上学的情况。该校的 170个学生,来自周边 6个村子,住得最远的孩子上学来回得走 8个小时,而且还要经过有野猪经常出没的树林。看来这个节目,你所在的班级想给这些孩子们募捐,帮助他们购买校车,请你为 这次募捐活动拟写一句宣传标语(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3分) _ (2)“北大副校长:你是北大人,看到老人摔倒了你就去扶。要是他讹你,北大法律系给你提供法律援助,要是诉败了,北大替你赔偿! ”18日,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经济学学家董藩转发这样一条微博后, “撑腰体 ”迅速成为了微博最热的句式。 (4分 ) A.什么是 “撑腰体 ”?有人说道德是撑腰体,有人说良心是撑腰

38、体。还有什 么是撑腰体?请再举两个例子。 _是撑腰体; _是撑腰体。 B.随后,各地方版、各职业版 “撑腰体 ”纷纷出现。如果让你以重庆人的身份创作一条 “重庆版撑腰体 ”,你会如何写?(模仿北大人 “撑腰体 ”)( 3分) _ 答案: 【小题 1】示例:您的爱心将成为孩子们上学乘车的安全带;助杉木小学购校车,为乡村孩子献爱心。 【小题 2】 A.示例:善良是撑腰体;法律是撑腰体; 真诚是撑腰体;监控是撑腰体等等。 B.示例:你要是重庆人,看到老人摔倒你就去扶,要是他讹你,你就上诉,重庆人民替你喊冤,你要是诉败,重庆人民援助你,给你补偿。 【小题 1】试题分析:题干要求为重庆奉节杉木小学孩子募

39、捐写一条宣传语,并且要使用一种修辞手法。既然是募捐,那就要号召大家都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来关爱贫困地区的孩子。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拟写宣传标语的能力。 点评:宣传语的拟写要求语言简练,主题明确,表达文明,富有一定的文采,具有感染力和号召力。 【小题 2】试题分析:本题较有新意,利用时下网络流行语作文考 查点,第一问较简单,只要自己认为可以称为撑腰体的事物都可以,但是要是积极乐观的。第二问只要仿照北大教授的的微博句式以 “重庆版成摇头 ”为内容来写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 点评:仿句类题,顾名思义就是仿照例句再写一个句子。解答句子仿写类题目时,要注意句式一致、词性相对等,符合语

40、句语境,有时候还会特别要求字数相等。基本解题思路是: 析原型。即分析例句的基本格式,尤其要关注其句式特点及修辞方法。 定格式。根据例句的句式特点及修辞方法,确定所写的句子应有的格式。 关注句式和修辞。根据格式创写句子时 ,应特别注意所采用的句式是否和例句相同、修辞运用的是否恰当。 名著导读 完成下列各题。( 5分) ( 1)在以 “感恩 ”为主题的班会上,同学们纷纷表示最想感谢的人是自己的母亲。甲说: “母爱是一缕灿烂的阳光,温暖我的心灵。 ”乙说: “母爱是一片宽广的大海,包容我的错误。 ”你接着说: “母爱是_。( 3分) ( 2)夏洛克是外国文学人物画廊中有名的吝啬鬼,他出自英国剧作家_

41、(人名 )的讽刺性喜剧 _(作品名)。( 2分) 答案: 【小题 1】示例:母爱是一缕轻柔的春风,吹走我的忧愁。(母爱是一场甘甜的春雨,滋润我的心田) 【小题 2】莎士比亚 威尼斯商人 【小题 1】试题分析: “母爱是一缕灿烂的阳光,温暖我的心灵;母爱是一片宽广的大海,包容我的错误 ”是赞美母爱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了母爱的温暖和包容,掌握了这点,就可以按要求以 “母爱 ”为内容来仿写句子了。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 点评:仿句类题,顾名思义就是仿照例句再写一个句子。解答句子仿写类题目时,要注意句 式一致、词性相对等,符合语句语境,有时候还会特别要求字数相等。基本解题思

42、路是: 析原型。即分析例句的基本格式,尤其要关注其句式特点及修辞方法。 定格式。根据例句的句式特点及修辞方法,确定所写的句子应有的格式。 关注句式和修辞。根据格式创写句子时,应特别注意所采用的句式是否和例句相同、修辞运用的是否恰当。 【小题 2】试题分析:威尼斯商人 是莎士比亚早期的重要作品,是一部具有极大讽刺性的喜剧。大约作于 15961597年。剧本的主题是歌颂仁爱、友谊和爱情,同时也反映了资本主义早期商业资产阶级与高利贷者之间 的矛盾,表现了作者对资产阶级社会中金钱、法律和宗教等问题的人文主义思想。这部剧作的一个重要文学成就,就是塑造了夏洛克这一惟利是图、冷酷无情的高利贷者的典型形象。

43、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内容的理解能力。 点评:名著阅读题型多样,内容丰富,从呈现形式上看,有选择题、填空题、填表题、简答题;从考察内容上看,有识记积累题、归纳概括题、感悟理解题、欣赏评价题等。命题者选取名著中的一个语段,考查涉及的作者、出处、故事情节、主要人物以及对作品的理解和把握、人物形象的评判和鉴赏。这就要求我们阅读时,不仅要泛读还要对重点段 落精读,深入了解作品中的人物,关注人物的语言、行动,积极探究人物的性格和命运。 默写 古诗文名句填空。( 10分,每空 l分) _,在水一方。( 诗经 蒹葭 ) 大漠孤烟直, _。( 王维 使至塞上 ) 烽火连三月, _。( 杜甫 春望) 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 _。 ”( 论语 ) 春蚕到死丝方尽, _。(李商隐 无题 ) _,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 赤壁) 辛弃疾在破阵子一词中表达其建功立业的语句是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