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八年级2月入学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花仙子 文档编号:289936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2.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八年级2月入学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4届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八年级2月入学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4届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八年级2月入学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4届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八年级2月入学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4届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八年级2月入学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届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八年级 2月入学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其他 文言翻译 【小题 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小题 2】不足为外人道也。 答案: 【小题 1】这个人(渔人),把自己所知道,所听到的都告诉他们,(桃花源)的人听后都感叹,惋惜。 【小题 2】不值得对外人说(关于桃花源)这件事。 【小题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翻译时要注意 “具 ”“皆 ”“叹惋 ”。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

2、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翻译时要注意 “足 ”“外人 ”“道 ”。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选择题 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 颓 (tu)唐 塌 (tn)败匀 称 ( chng) 疮 ( chng)疤 B琐 屑 (xi)诘 (j)问 滞 (zh)笨 伧 (cng)俗 C差 (ch)使尴 (gn)尬愧怍 (zu)嶙 (ln)峋 D蹒 (pn)跚 荒僻 (p)伎 (j)俩伛 (y)偻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类 型的题目考查学生的理解识记能力,考查等级为 A。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地语感,注意读音,多积累词语,多读课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

3、具书。正确的读音应是: A: 塌 (t)败 ,匀 称 ( chn) 疮 ( chung)疤; B诘 (je)问 C差 (ch)使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3分) A荡然无存 锐不可挡 晨曦 维幕 B巧妙绝伦 重峦叠嶂 荒谬 拂晓 C张慌失措 不可明状 悠闲 阻遏 D鸦俗之别 转弯抹角 赃物 掬躬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识记能力,考查等级为 A。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地语感,注意读音,多积累词语,多读课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正确词语应为: A锐不可当,帷幕; C张皇失措,不可名状;

4、D雅俗之别,鞠躬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诸葛亮青年时以师礼对待庞德公,更是为后人 津津乐道 。 B篝火晚会上掌声雷动,笑语连连,同学们聚在一起尽情地享受 天伦之乐 。 C多宝佛塔的设计者真是 别出心裁 ,建 造的格局与众不同,令人叫绝。 D自 “四个襄阳 ”活动开展以来,古城面貌 焕然一新。 答案: B 试题分析: 天伦之乐 :是指老人和自己的孩子、孙子在一起共享乐趣。与本句所用对象 “同学们 ”不符。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 18分

5、) 幸福的珍藏 日历翻到最后一张,心中不禁感慨,又是岁末了。 早晨换上新的日历,将旧日历倦倦地扔在桌上,母亲拿过抹布,把桌面抹得锃亮,于是,旧日历也被她随手拿走了。那里面有她记下的亲朋好友的电话号码,也有偶尔因怕忘记某些事情而让我们给她记下的留言。我知道,母亲一定是把它收藏起来了。 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母亲习惯性地收藏一些旧物,她的那个小小的红漆木箱里,不仅保存着我们儿时看过的小人书、小发卡、红头花之类的琐碎物品,还有一些发黄的信件,或者那就是父母年轻时候的通信,有我们几个孩子在外求学工作时写给父母的只言片语。还有那曾经为我们做鞋用的大小不等的纸样儿,母亲也把 它们码齐了折在一起,夹在一本

6、旧杂志里。因为这些旧物,记录了我们成长的一些重要过程,记录了我们生活中的经历,或者,记录了父亲母亲的爱情或者婚姻,甚至是记录了生命。 曾经埋怨母亲,都是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攒它们做什么?母亲说:也不做什么,就是舍不得丢,看到它们,就想起过去的日子,想起你们的小时候。听了母亲的话,忽觉心里酸酸的,再看母亲的皱纹和白发,默默地将那些旧物重新撂起,郑重地放回原处。 母亲年纪大了,最近的几年里,身体多病,动辄感冒发烧,本来就有气管炎的毛病,就更一次次地引发。母亲拥有一处复式的楼房,那是 我们为了孝敬她盖起的。但她不喜欢住,分三家把它们租了出去,自己坚持住在老房子里,那是她和父亲半生住过的。墙上的画、小院

7、里的花,都是父亲留下的生活痕迹,母亲说,父亲的气息仿佛还在,所以她不离开。可不知是年久失修,还是什么原因,那所房子自从父亲去世后就开始漏雨,为此我们请人重新修整过,但最终没能修好。在急风骤雨的深夜,屋里墙角处照旧雨水淋漓,母亲不愿给我们打电话,只一个人用盆钵逐个角落接着,任由屋子里的浊水汩汩泛滥。 父亲的去世,致使母亲大病了一场,在经过一个时期的调整之后,母亲开始走出家门,继续到老年大学学 习,看到母亲孤独的身影,我一次次潸然泪下。由于母亲有读师范时打下的绘画基础,再加上她对待学习十分认真,无论刮风下雨从不间断,因此,母亲的绘画水平提高很快。至如今,母亲已参加了二十几次老干部书画展了,得到人们

8、不错的评价。 以前,我去母亲那里是即兴的,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因为母亲的上学,我却不能来去自由了。每次去,必须先打过去一个电话和她 “预约 ”。父亲去世后,我便成了母亲木纳的女儿,了无生趣的语言,生活里也很少有向母亲撒娇过,更不用说在电话里了,除了千篇一律的问安,永远都是波澜不兴的平和。而母亲总是接过电话, 关心我的工作或生活。和父亲一样,母亲最希望听到的,是我在哪方面有了些成绩,日子过的开心不开心,快乐不快乐。 对儿女来说,时间就像一张旧了的白纸,翻过去就不会留下任何的痕迹,而对于母亲来讲,那分分秒秒逝去的,是她饱蘸着青春走过来的岁月。曾经的时光,在儿女们的眼中是朦胧的纱,在母亲的记忆里却是

9、一幅清晰的画,一件一件,无一不是幸福的珍藏。 【小题 1】题目 “幸福的珍藏 ”的含义什么?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4分) 【小题 2】分析下列句子所蕴含的思想情感。( 6分) 在急风骤雨的深夜,屋里墙角处照旧雨水淋漓,母亲不愿给我们打电话,只一个人用盆钵逐个角落接着,任由屋子里的浊水汩汩泛滥。 曾经的时光,在儿女们的眼中是朦胧的纱,在母亲的记忆里却是一幅清晰的画,一件一件,无一不是幸福的珍藏。 【小题 3】本文写 “幸福的珍藏 ”,开头却从日历写起,有什么作用? 【小题 4】请结合文章对 “母亲 ”这个人物形象作赏析。( 4分) 答案: 【小题 1】( 1)指母亲珍藏的东西能引起母亲对过去生

10、活的幸福回忆;( 2)母亲珍藏着生活的片断,在回忆曾经的平凡的时光、关心儿女的工作或生活中感受幸福。 【小 题 2】 运用环境描写和动作描写,通过 “急风骤雨 ”、 “淋漓 ”“泛滥 ”“逐个角落接着 ”等词,写出了母亲在夜深雨漏之时孤独无助的境遇;同时, “不愿打电话 ”可见母亲怕惊扰了我们的睡眠,突出母亲关爱子女、不愿给儿女添麻烦的品质。 运用比喻,将儿女们眼中的 “曾经的时光 ”比作 “朦胧的纱 ”,把母亲记忆里的“曾经的时光 ”比作 “清晰的画 ”,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写出了母亲对过去时光的点点滴滴的珍视,表现了母亲对亲情、友情的重视,对生活的珍惜和热爱。 【小题 3】 (1)由日历写

11、到岁末,表现岁月流逝,引出下文写年老的母亲对过去生活 的珍视。 (2)写母亲收藏日历,那里面有她记下的亲朋好友的电话号码,也有偶尔因怕忘记某些事情而让我们给她记下的留言。能表现母亲对亲惜、友情的珍视。 【小题 4】 关心子女 (接 “我 ”的电话时,总是关心我的工作或生活,哪方面有了些成绩,日子过的开心不开心,快乐不快乐 ), 热爱生活,珍借生活牛的点点滴滴 善良、坚强(宁愿独自一人面对夜雨屋漏,也不愿给儿女添麻烦 ), 重视亲悟、爱情、友情 (珍藏日历及记录了爱情、生活经历的旧物 ), 勤劳(母亲拿过抹布,把桌面抹得锃亮 ) 好学 (在老年大学学绘画,十分认真,无论刮风下雨从 不间断水平提高

12、很快 )。 【小题 1】 试题分析:从母亲珍藏的东西可以延伸至过去的美好时光,从过去的物品中,感受幸福。 考点:筛选文章内容的信息。能力层级为 C。 【小题 2】 试题分析: 1从衬托方面考虑,恶劣的环境独自承受,也不去打扰儿女,反衬出母亲的什么品质。意思对即可。 2从修辞方法分析。本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比喻的作用有三:一是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帮人加深体味;二是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叫人便于接受;三是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鲜明的印象。结合语境分析。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日历表示的含义分析,日历代表什么。母亲又与日历有什么联系。 考点:

13、筛选文章内容的信息。能力层级为 C。 【小题 4】 试题分析:从具体的各件小事中,分别概括母亲的形象即可。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完成相关练习。( 12分) 西塘古镇 西塘,地处太湖东南河道交错的水乡地带。人们依水而居,依靠便利的水上交通从事贸易活动,明清时期,这里发展成为江南商业重镇。 西塘拥有发达的水路交通网,在占地仅 1平方千米的古镇内,就有 9条河道在此交汇 ,将古镇分为 8个区块,百余座古桥将古镇连通,因此,古称 “九龙捧珠 ”。 西塘的道路交通以桥、廊棚、街弄为主体,在众多古镇中颇具特色。 西塘水巷交织,河桥密布,走来

14、走去都是桥。古桥种类繁多,造型也很精美。长长的廊桥,矮矮的石桥,高高的拱桥,使古镇形成了 “人家在水中,水中架小桥,桥上行人走,桥下小舟过,桥头商铺立,水中倒影游 ”的水乡美景。 最有名的环秀桥,建于明万历年间,是古镇中最高的一座桥。拱形的桥身异常优美,桥东西横跨小桐、北翠两吁。两侧均有桥联,东侧联日:船从碧玉环中过,人步彩虹带上行。西侧联日:往来人度水 中天,上下影摇波底月。 虽然江南古镇大多有廊棚,但西塘的规模最大,占河的街道都有廊棚。所谓廊棚,其实就是带屋顶的街道。 廊棚沿河而建,造型古朴,一色的青瓦盖顶,连为一体,既可遮阳避雨,又可驻足观景。 这里有多条街道,其中西街最具特点。西街有水

15、乡极为典型的街道布局,最窄处的宽度仅供挑担换肩,即一根扁担的长度。临街房屋二楼常常有屋槽延伸,两两相对,形成严 “一线天 ”的空间布局,构成了别致的古镇风貌。 “巷 ”在吴语方言中是弄堂的意思,西塘的弄堂更是独具特色。这里水道密集,居民惜土如金。无论是商号还是民舍,房屋之间的距 离总是被压缩到最小,西塘的弄堂总是长而深窄,其才又数石皮弄最具代表性。 石皮弄因铺地的石板薄脆如皮而得名,位于西塘古镇下西街,始建于明末清初。在西塘众多弄巷中,石皮弄最窄,宽处仅 1米,弄口最窄处仅 0 8米。全长68米,上面用 166块青石板铺成,下面是下水道,能使全弄雨天不积水,如此设计实在巧妙。 今天,西塘的水道

16、、街道基本保留了江南古镇的原始风貌。水道划分了古镇大的板块,街道上方兴建的廊棚,进一步划分了空间区域,明确了使用功能。弄堂再连接各家屋舍,对空间进行细分和利用。这三种空间形式相辅相成,很好地体现了当 地居民因势利事的设计意图,为当地居民生活提供了便利,也最大限度地发挥了道路在小农经济商贸活动中的作用。 【小题 1】根据文章内容,用 “”将 - 段分成四个部分。 (3分 ) 【小题 2】第 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有 、 。 【小题 3】下面句子中,两个 “仅 ”字有什么表迭效果 (2分 ) 在西塘众多弄巷中,石皮弄最窄,宽处仅 1米,弄口最窄处仅 0 8米。 【小题 4】第 段说 “这三种

17、空间形式相辅相成,很好地体现了当地居民因势利事的设计意图 ”,从全文来看,这里的 “势 “与 “事 “分别指什么 (4分 ) 答案: 【小题 1】: (3分 ) 【小题 2】第 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有 作比较、下定义。 ( 2分 ) 【小题 3】使说明文语言更准确生动,形象地表达了石皮弄的狭窄。 【小题 4】势:面积狭小,河道众多,水路交通发达。事,依水而居,河桥密布,修建廊棚,街弄狭窄,交通较为便利,空间利用度高。 【小题 1】 试题分析:第 段总写:交通以桥、廊棚、街弄 写桥。第 段写 廊棚 写街弄 考点:分析文章结构层次。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此类型的

18、题目考 查说明方法。常考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下定义、打比方 ( 1)举例子: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形象化,更真切, 以便读者理解, 使内容具体、加强说服力,具体介绍知识的作用。 ( 2)列数字: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使说明更科学,更准确,更 具体。 ( 3)作比较:把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 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说明对象的特点突出。 ( 4)下定义:用简明 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能准确揭示事物 的本质,使说

19、明更科学、更准确、更精练、更严密。 具体分析即可。 考点: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从表达效果方面考虑。从说明文语言特点方面考虑。说明文语言特点准确性、平实性、周密性和科学性。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 考点:分析说明性语言的语言特色。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找出 “因势利事 ”的具体含义。 “势 ”之自然条件。“事 ”人所做的事。 考点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文言文阅读 课外文言文阅读( 12分) 书谢御史 清 吴敏树 谢御史者,吾楚湘乡谢芗泉先

20、生也。当乾隆末,宰相和 用事,权焰张。有宠奴常乘和车以出,人避之,莫敢诘。先生为御史,巡城遇之,怒,命卒 鱿屡字 唬骸案殷孜遥 页宋抑鞒担 旮殷孜遥 毕壬 娲笈 大着 旆偕掌涑怠唬骸按顺灯窀纯霸紫嘧 本裴橹校 司酃郏 逗粼唬骸按苏婧糜芬樱 焙瞳 |恨之,假他事削其籍以归。先生文章名一时,喜山水,乃遍游江浙,所至,人士争奉筇屐迎。饮酒赋诗,名益高,天下之人,皆传称 “烧车御史 ”。和 诛,复官部郎以卒。 【注】九衢( q):四通八达的道路。筇( qing):竹杖。屐:登山用的鞋。 【小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2分) ( 1)莫敢 诘 ( 2)命卒 曳 下奴 【小题 2】下列加点词的意

21、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有宠奴常乘和车 以 出卷石底 以 出(小石潭记) B巡城遇 之 至 之 市(郑人买履) C遂焚烧 其 车 其 真无马耶(马说) D 乃 遍游江浙 乃 不知 有汉(桃花源记) 【小题 3】翻译句子。( 6分) ( 1)此车岂复堪宰相坐耶? ( 2) 假 他事削其籍以归 【小题 4】这段文字主要记叙了什么事?表现谢御史的什么品格?( 2分) 答案: 【小题 1】 质问、责问 拉 【小题 2】 A。 【小题 3】 这辆车怎么能够再让宰相乘坐呢? 借别的事情免去他的官职让他回到家乡。 【小题 4】这段文字写了谢御史因鞭打飞扬跋扈的和 宠奴、焚烧和 车辆而遭和 报复而被

22、削职为民的事,表现了谢御史不畏权贵、敢于执法的高尚品格。 (参考译文:谢御史就是我们湖南湘乡的谢芗泉先生。在乾隆末年,宰 相和 掌权,权势很大。有一个得宠的奴仆常常乘坐和 的车马出门,人们都躲着他,没有人敢质问他。谢芗泉先生担任御史,巡查京城时遇到了他,非常生气,命令士兵将这个奴仆从车上拖了下来,鞭打他。这个奴仆说道: “敢鞭打我!我乘坐我主子的车,你敢鞭打我! ”谢先生更加愤怒,将这个奴仆痛打一顿,最后将他坐的车烧掉。谢先生说: “这辆车怎么还能够让宰相乘坐呢! ”大街上,人们围聚在一起观看,欢呼道: “这真是好御史啊! ”和 很恨他,借别的事情免去他的官职让他回到家乡。 谢先生的文章在当时

23、很闻名,他喜欢山水,于是遍游江浙一带,他所到的 地方,人们争着送上竹杖和登山鞋迎接。谢先生喝酒作诗,名气愈来愈大,全天下的人都传扬称道 “烧车御史 ”的名号。和 被诛杀后,他恢复郎官职务一直到去世。) 【小题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解释进行重点识记。还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注意 “诘 ”的含义。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 B 项中的 “之 ”字分别解释为:代词,他;放在主谓之间,可不翻译。C 项中的 “其 ”分别解释为:他的;难道。 D 项中的 “乃 ”分别解释为:

24、于是;竟然。 考点:理解常见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翻译时要注意 “岂 ”,第二句注意 “假 ”。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4】 试题分析:要求学生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本文故事,从此事中得出他的精神品格。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夹( ji)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

25、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 sh)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 hu)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 sh)俨( y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 qin)陌( m)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 zhng)作,男女衣着( zhu),悉如外人。黄发垂髫( tio),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 yo)还家,设 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 xin)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 y)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

26、 y)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 y)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 j),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小题 1】下面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 有良 田美池桑竹之属(类) B 悉 如外人(熟悉) C 便 要 还家(邀请) D 余人各复 延 至其家(邀请) 【小题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 因以为 号 焉 自 号 曰醉翁也 B 先生不知何 许 人也 曳屋 许 许声 C期 在必醉 与友 期 行 D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 属 属 予

27、作文以记之 【小题 3】对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 3分) A本文是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 B本文既然名为 记 ,当然就是一篇记叙性的文章。 C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表现了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特点,因为他们 害怕世人来破坏他们和平安宁的生活。 D本文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热烈追求,同时含蓄地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A 【小题 3】 C 【小题 1】 试题分析: B项中的 “悉 ”的正确解释应为 “全 ”“都 ”。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 B项中的 “许 ”

28、分别解释为:处,地;表示声音响声的词语。 C项中的 “期 ”字分别解释为:希望;约好的日期。 D相中的 “属 ”字分别解释为:类;同嘱咐的嘱,嘱咐。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 C项中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并没有表现出 “他们害怕世人来破坏他们和平安宁的生活。 ”, “不足为外人道也 ”能表现出此种意思。 考点:筛选文言文的信息。能力层级为 C。 诗歌鉴赏 古诗赏析( 4分) 襄邑道中 陈与义 飞花两岸照船红, 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 不知云与我俱东。 【注】这是陈与义 27岁时进京待选途中写

29、的一首纪行诗。 【小题 1】本诗第一句中的 “飞 ”字意蕴丰富,请简要分析。( 4分) 【小题 2】本诗三、四两句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在哪里?请简要 回答。 答案: 【小题 1】描绘了(暮春时节)落英缤纷的美丽盛景( 1分);表现了船行的轻快传达出诗人愉快的心情。( 1分,意对即可) 【小题 2】运用了静中见动的写法,写出了因船云俱动,使人误以为云不动的情趣。( 2分)或诗人的所见所感还含有智慧和哲理(与苏轼的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有异曲同工之妙)。( 2分,意对即可) 【小题 1】 试题分析:从自然景物的飞的状态和人的心情相结合分析。一切景语皆情语。 考点: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

30、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从写作手法方面分析,通过 “参照物 ”可 以理解 “卧看满天云不动 ”,以动写静,动静结合。 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语言表达 为进一步弘扬中华美德和社会正气,树立道德新标杆,倡导文明新风尚,2011年 11月 10日起,中共成都市文明委、文明办、市委宣传部等联合举办了“道德模范 成都好人 ”活动,评选表彰设 “助人为乐 ”、 “见义勇为 ”、 “诚实守信 ”、“敬业奉献 ”、 “孝老爱亲 ”5 类奖项,你所在的学校也参与了这次活动。 【小题 1】如果你以小记者的身份对这次活动进行采访,请根据下面确定的采访对象,分别拟定

31、问题。 采访居委会李奶奶时问: 采访市文明办主任时问: 【小题 2】针对这一活动某校初三( 8)班开展了 “我助人,我快乐 ”的演讲比赛,假如你是这次演讲比赛的主持人,请你写一段话作为开场白。( 4分) 【小题 3】王明是一个腿部有残疾的同学,有一天陈峰扶王明上厕所,他为了让老师表扬他,带着王明绕了好大一圈才到厕所。假如你是陈峰的朋友,你会怎么对他说呢? 答案: 【小题 1】)采访居委会李奶奶时你问:李奶奶,您好 !我是 xx学校小记者,请问您对评选 “道德模范 成都好人 ”有何看法 采访市文明办主任时你问:主任,您好 !我是 xx学校小记者,请问本次活动对提升成都市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有何作用

32、【小题 2】大家好,我是本次演讲比赛的主持人 xx。助人为快乐之本,正所谓“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方便别人的同时也会给自己带来快乐。这节课,就让我们聆听选手们的精彩发言,一同走进助人为乐的世界吧! 【小题 3】陈峰,你的想法虽然不算大错,但真正的助人为乐是出于对同学真正的关心,这样带着王明绕一大圈,对王明来说很不容易,不是真正的助人为乐,你认为呢 【小题 1】 试题分析:注意采访对象,注意称呼,注意所问内容与其职务有关。言之成文即可。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小题 2】 试题分析:注意称呼,注意开场白内容需围绕 “我助人,我快乐 ”这个主题

33、。言之成文即可。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小题 3】 试题分析:语气要委婉,但也要指出 “陈峰 ”的错误。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著导读 名著( 4分) 名人传的作者是 20 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 )。名人传叙述了音乐家( )、画家和雕塑家( )、作家( )三位名人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崇高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答案:罗曼 罗兰 贝多芬 米开朗琪罗 列夫 托尔斯泰 试题分析:要求学生对名人传熟读,及相关文学常识牢记。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 默写

34、 默写春望中前四句或后四句。( 4分) , 。 , 。 答案: 试题分析:此类型的题目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识记和默写能力,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对名人,诸如:李白、杜甫等名篇整首诗识记默写。多积累,多识记古典诗词及文言名篇, 还应注意 “名句 ”的具体意境应用。注意选 择最要把握的前四句或后四句。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从下列句子中任选两句。( 2分) 【小题 1】斯是陋室, 。 【小题 2】 ,但使愿无违。 【小题 3】夜阑卧听风吹雨, 。 答案: 试题分析:此类型的题目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识记和默写能力, 3个小题相对比较简单,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积累

35、,多识记古典诗词及文言名篇, 还应注意 “名句 ”的具体意境应用。注意选择最要把握的 2句。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作文 作文( 60分) 第一个吃螃蟹是一种勇气;神农氏尝百草是一 种勇气;大胆亮出不同的观点是一种勇气;只身出外闯荡是一种勇气;敢于承担责任是一种勇气;主动选择放弃是一种勇气 勇气闪现在你不经意的生活中 请以 “勇气,为题,写一篇作文。 记叙文,不少于 600字。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答案:参考例文 勇气 生活中我们需要成功的喜悦 ,需要挫折痛苦 ,需要欢声笑语,更需要奔向前方的勇气勇气就是敢想敢做,毫不畏惧得气势

36、生活中需要的勇气有很多很多,在种种条件下都可以证明一具个人是拥有勇气还是懦弱成功者拥有什么?智慧?才华?不,是他们百折不挠的勇气 一个人如果没有了勇气,就会丧失战斗力,也就没有了精神支柱,没有了一个人原有自信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我们都需要勇气,来面对流言蜚语是啊!人人都需要勇气来面对一切成功与失败,需要它来面对一切是与非,需要它来面对一切的一切 古往今来,有多少事不是有勇气才去做的? 当一个人做出自己的选择时,是什么让他这样做? 是勇气,是自信 人类是世界是最高等的动物,像海伦凯勒,居里夫人,张海迪他们为什么能够功成名就?是因为他们有战胜困难的勇气,促使他们挑战生活,挑战未来 我们曾经学过一篇

37、课文:一只刚出生的小麻雀不小心掉出了巢外,被一只猎狗发现了就在这时候,老麻雀飞下来挡在了小麻雀旁边,猎狗受了惊吓,竟然被老麻雀吓跑了这个就是勇气,如果老麻雀不飞下来保护幼鸟,幼鸟可能早被猎狗吃了是勇气促使它在危情中挺身而出来保护自己的孩子 想一想,小草为什么能够顽强的破土而出,是因为它有生的勇气临近死亡的小鸟可以用自己 的努力来改变命运,那是因为它有生的意念小鸟想飞过天空,飞过大海,它就一定 能成功吗?它还是需要尝试,需要勇气和胆量比起这些来,我简直太懦弱了,遇到一点挫折就打退堂鼓,不愿相信事实 每一件事当你决定要做时,那就已经成功了一半,因为你有勇气去面对它在困难面前拿出勇气吧,把你的勇气,你的胆识和信心拿出来吧!拥有了这些,你就已经站在比别人远的起跑线上了 生活中我们需要成功的喜悦 ,需要挫折痛苦 ,需要欢声笑语,更需要奔向前方的勇气勇气就是敢想敢做,毫不畏惧得气势生活中需要的勇气有很多很多,在种种条件下都可 以证明一具个人是拥有勇气还是懦弱成功者拥有什么?智慧?才华?不,是他们百折不挠的勇气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命题作文,审题比较简单,关于勇气的故事,典故有很多,针对你最熟悉的故事或典故,写自己的感悟,把你自己认为具有正能量的故事写出来。注意修辞方法和表达方式的合理运用。 考点:按要求写作。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