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湖北省十堰市房县初中毕业生学业诊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progressking105 文档编号:290041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2.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湖北省十堰市房县初中毕业生学业诊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4届湖北省十堰市房县初中毕业生学业诊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4届湖北省十堰市房县初中毕业生学业诊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4届湖北省十堰市房县初中毕业生学业诊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4届湖北省十堰市房县初中毕业生学业诊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届湖北省十堰市房县初中毕业生学业诊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侧( c)隐瑰( gu)宝参差( c)门廷( ting)若市 B聆( lng)听峰峦( lun)执拗( ni)鞠躬尽瘁( cu) C深谙( n)吮( sn)吸跌宕( dng)胸有陈 (chen)竹 D凝( nng)望邂诟( hu)雄踞 ( j) 消声匿( n)迹 答案: B 试题分析: A中应是 “恻( c)隐 ”“门庭( ting)若市 ”; C中应是 “吮( shn)吸 ”“胸有成竹 ”; D中应是 “邂逅( hu) ”“销声匿( n)迹 ”。 考点:识

2、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给下面消息拟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秦楚网讯(十堰晚报)报道: 3月 11日,央视联合中宣部、中央文明办、中华医学会等部门主办的 “寻找最美乡村医生 ”大型公益活动结果正式揭晓,竹山县溢水镇陈家铺村村医王焕云位列其中。 2月 14日,王焕云曾亮相央视科教频道讲述栏目。近半小时的纪录片,讲述竹山村医王焕云从发现艾滋病群、到扛起防治艾滋病重任这一路的艰辛和坚守。王焕云自 2002年发现竹山县首例艾滋病人后,担起竹山县溢水镇陈家铺村及周边 30名艾滋病人的治疗工作,并义务在该区域普及艾滋病防护知识,消除乡亲们对艾滋病人的歧视和对艾

3、滋病的恐惧。他还和艾滋病人同吃同住,免费治疗艾滋病人。 记者了解到, 53岁的王焕云为撑起陈家铺乡村卫生室,做好艾滋病防治工作,目前已说服在十堰市人民医院工作的儿子回到家乡,和他一道坚守在防艾一线。(有删改) A王焕云亮相央视科教频道讲述栏目讲述自己的事迹。 B王焕云 12年坚守,扛起本村及周边的防艾重任。 C王焕云父子一起坚守防艾一线。 D王焕云获得全国 “最美乡村医生 ”称号。 答案: D 试题分析:消息各要素中,标题、导语、主体都能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学生学会从消息的导语和主体中提炼消息的标题。这则新闻主要报道了王焕云获得全国 “最美乡村医生 ”称号,所以学生选出答案: D。 考点:语言

4、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列各项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朝花夕拾是鲁迅的回忆散文集,主要写的是鲁迅少年和青年时期经历的一些人和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是其中的名篇。 B格列 佛游记中 “宫廷游戏 ”一章,作者借小人国的游戏,抨击了英国宫廷和大臣们的昏聩无能,无情地讽刺了高官厚爵获得者们阿谀奉承的丑恶嘴脸。 C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把文学、表演、绘画、音乐、雕塑、舞蹈等多种艺术综合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 D中国传统节日在古诗词中有很多的印迹,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

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以时间先后分别对应着清明节、重阳节和中秋节。 答案: D 试题分析: D中 “以时间先后 ”信息有误,这里不是按时间先后排列的。 考点:识 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 将下面的内容重新排列,正确的顺序是( 3分) 用事实作论据时,对所运用的事实必须调查核实,每个情节、每个数字都不允许浮夸不实。 所以,还要充分考虑事实的代表性,对众多的事实进行精心选择。 用事实作论据,事实必须确凿,有代表性。 有些事情虽然属实,但只是个别现象,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引用这样的事实作论据,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事实不确凿,论点就站不住脚,事实没有代表性,论点就缺乏说服力。 A B C

6、D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用语的简明、连贯、衔接能力,观察文本的上下文,提高语言运用的连贯与衔接能力。这里 为中心话题, 为结论。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在信息时代,一个人是否具有快速阅读、捕捉有效信息的能力决定着一个人成就的大小。 B通过这次社区劳动,使她更喜欢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 C每天课外活动,同学们陆陆续续来到操场,纷纷踊跃参加体育活动。 D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 ,不仅能丰富人的感情 ,而且还能增长人的 知识。 答案: A 试题分析: B中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应删去 “通过 ”或

7、“使 ”; C中前后矛盾,“陆陆续续 ”与 “纷纷踊跃 ”矛盾; D中,不合逻辑,应是 “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 ,而且还能丰富人的感情 ”。 考点: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3分) A救人反被讹事件的屡次发生让许多人碰到类似的事选择了袖手旁观。其实世上还是好人多,只是恶被媒体放大了。 B春风到处,冰雪融化,青草萌发,动物伸着懒腰结束了冬眠,真是妙手回春啊。 C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这是周恩来少年时就立下的鸿鹄之志。 D复习中,过度的向学生提要求,加压力,无异于揠苗助长。 答案: B 试题分析: B中 “妙手回春 ” 指医生医术高明。这

8、里与语境不符。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一颗颗星星都是爱,回答后面问题。( 16分) 一颗颗星星都是爱 一天,讲完圣诞老人的故事,我问学生们:如果圣诞老人在年三十晚上从国外赶来给大家送礼物,你们希望得到什么? 教师里的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孩子们一个个争先恐后抢着回答。有说要 金子的,有说要电视的,有说要洋楼的。 一个男孩子,静静地坐在座位上,丝毫不为这热闹的场面所感染。 这男孩子家境不好,出生不久便没了母亲,父亲在他 3岁时又不幸葬身深崖。他是奶奶一手拉扯大的。在他未正式成为我的学生之前,我已牢牢记住了他的名字 倒不是因为他最后入学并欠费。那天

9、,我写好欠条后,这惟一一个敢自己赊费来上学的孩子,拿出两张百元钞票,说是他在路上捡到的。我心情激动地接过那 200元钱,也记下了 “韦德 ”这个名字。 也许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吧,韦德很懂事,在班里不仅人缘好,成绩也总排前几名。可 最近几个星期,他时不时在课堂上低头。我提醒了几次,他老不改。为此他吃了好几回 “冰淇淋 ” 学生上课走神儿,我就用冰冷的手摸摸他们暖暖的小脸蛋,孩子们将之笑称为 “冰淇淋 ”。 “韦德,你呢?你希望得到什么礼物? ”我走到他面前轻声问道。韦德慢慢站起来,依旧垂着眼睛。我拍拍他的肩膀,鼓励他。 “老师,我家的泥屋没有烟囱,圣诞老人从哪儿进啊? ”他低低的语调含着忧伤。

10、我一怔,是这个除了他以外,根本就没有人会想到的问题困住了他呀。想了想,我微笑着告诉他,圣诞老人能穿墙钻地,无所不能,他自会有办法。 韦德 抬起眼睛,眼神是那样的晶亮,显得非常的高兴,他几乎是抑制不住兴奋的情绪喊道: “我想要一双棉手套和一双棉鞋! ” 孩子们 “哄 ”地一声笑开了,这个愿望太微不足道了。 韦德也笑了,我突然觉得这个矮小又穷困的孩子,他这个朴素的愿望绝对不会像听起来那样低微。 ( 11) “老师的手很冰,有了棉手套就暖和了;奶奶的脚生冻疮了,穿上棉鞋就会好了。 ”韦德稚内的童音在教室上空盘旋着。 ( 12)学生们顿时安静了下来,一个个若有所思地抿紧嘴唇,似乎有什么东西敲中了他们的

11、心灵。 ( 13)我只觉得一股热流涌遍全身,鼻子酸酸的 ( 14)我想不到,韦德竟是要暖和我的手,才故意在课堂上开小差;也想不到家境如此贫寒的一个孩子,在他的任何梦想都可能实现的时候,许的却是这样简单而又充满爱心的愿望 ( 15) “老师,我的袜子是补过的,很旧,圣诞老人会往里面放礼物吗? ” 忽然,韦德想起什么似的沮丧地问道。 ( 16)我还没有来得及回答,孩子们已经纷纷站起来,说过年是要把自己的新袜子送给韦德。平时最调皮的几个学生这时也认真起来。 ( 17)看着这些可爱的、天真烂漫的孩子,我的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淌、往下淌 模糊的泪光中,我感到有一双温暖的小 手正拿起我冰冷的手,贴在他暖暖的小

12、脸上。 ( 18)而此刻,我的脑海里恍恍惚惚掠过许多词语:善良、纯洁、真挚 最终盘踞不散、定格下来的只有一个字 “ 爱 ”。(卢瑶文 选自中学语文) 【小题 1】本文以 “一颗颗星星都是爱 ”为题,而不用 “圣诞礼物 ”、 “韦德的礼物 ”和 “爱的礼物 ”,请你说说以此为题的好处。( 2分) 【小题 2】下面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本文用一个饱含真情的故事,讴歌了纯真的童心和真挚的爱,谱写了一曲温情的爱的颂歌。 B韦德是一个爱学习、能吃苦、懂事、无私的孩子。 C第 段文字,从记叙顺序看是插叙和补叙,交代了韦德虽然家境,但他却具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和拾金不昧的高尚品德。 D本文

13、以 “圣诞礼物 ”为线索安排情节结构,韦德说出自己的礼物这部分是情节的高潮。 【小题 3】下面是两处对韦德的语言描写,请说说揭示了人物什么样的心理。( 2分) ( 1) “老师,我家的泥屋没有烟囱,圣诞老人从哪儿进啊? ” ( 2) “老师的手很冰,有了棉手套就暖和了;奶奶的脚生冻疮了,穿上棉鞋就会好了。 ” 【小题 4】设置悬念可以为故事的发展做好铺垫,为下文埋下伏笔,请你从文中找出一处并做简析。( 3分) 【小题 5】说到礼物,有的学生想要金子,要电视,要洋楼,而韦德想要的礼物却是 “一双棉手套和一双棉鞋 ”。请你谈谈,本文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分) 【小题 6】最后一段中说 “最终盘踞

14、不散、定格下来的只有一个字 爱 ”,这是作为老师 “我 ”的感受。你对爱的体验是怎样的?请结合本文内容,完成下面排比句。( 3分) 爱,是节假日里对亲人的思念和祝福, , 。 答案: 【小题 1】标题采用比喻修辞,作者将孩子们比喻成黑夜中灿烂的 “星星 ”,他们的一个个美好愿望,饱含着纯真,而韦德的爱心最明亮,最感人。(用比较的方法: “圣诞礼物 ”有些游离主题, “韦德的礼物 ”略显意蕴狭隘和平直, “爱的礼物 ”宽泛俗气,不着边际,都没有 “一颗颗星星都是爱 ”这么深邃,让人联想,耐人寻味。)( 2分,言之有理即可) 【小题 2】 C 【小题 3】( 1)内心充满对自己家庭贫困而难以得到圣

15、诞礼物的忧伤和遗憾,同时也担心同学们嘲笑的尴尬和矛盾。 ( 2)对美好心愿的诠释和来自心灵深处的爱的倾诉,得意和满足得到释放。( 2分,每小题 1分,作答符合题意即可) 【小题 4】文中有几处悬念:第一处是开头,孩子们的喧闹与韦德的安静,抓住读者心理,吸引读者眼球;第二处是文中 “我想要一双棉手 套和一双棉鞋 ”,让人急于知道,韦德的心愿为什么这么低微呢?使文章结构跌宕起伏,形成波澜;第三处是文章结尾,引人遐想,:韦德的微不足道的愿望能够实现吗?言犹未尽,意蕴无穷,同时用无形的语言丰富了作品内容,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3分,指出一处说明作用即可) 【小题 5】运用对比手法,孩子们的礼物金贵,

16、很 “重 ”,韦德的礼物低微,很“轻 ”,而两者进行对比,就显出韦德礼物的贵重,他不为自己而为老师和奶奶着想,这种爱既沉重又厚实。( 3分,言之有理即可) 【小题 6】示例:爱,是生活中对亲情的感恩与回报;爱,是校园里对学生的理解和关怀。( 3分,内容要与文章相符 2分,完成排比句 1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赏析文题的妙处一般要从内容、主题、结构几方面进行鉴别欣赏,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对文章的标题进行赏析,一般从标题的使用手法来考查,有时也从文章内容和主题角度,要求学生对文章标题进行理解,这时要求学生能整体感知文本内容,深刻认识文章中心主题。这里从比喻修辞角度来理解标题的妙处。 考点:体会

17、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 C中 “插叙 ”说法有误,这里应该是 “补叙 ”。 考点:分析文章结构层次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人物描写及作用作答方法:学生了解常用的外貌肖像、动作行为等人物描写手段,明确每一种人物描写手段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语言(对话)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 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 性格特征或 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学生能结合具体语言环境来进行分析。 考点:分析作品描写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某一段落在文章中的作用就是指该段在结构和内

18、容上的作用。中考中记叙文经常出现分析文章某一段在内容或结构上的作用。结构上通 常照应前文,为下文做铺垫等作用。这里学生列举实例,说明起该作用的句子和段落,合理即可。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5】 试题分析:这里是从修辞角度来对语言进行赏析,学生应了解常用修辞的特点及作用如:对比:突出描写对象的某种特点;学生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这里运用对比手法,突出韦德礼物的贵重。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6】 试题分析:仿写要求句式相同或相似,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正确即可。力求做到形神兼备,语意流畅

19、。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阅读莫远离 “深阅读 ”,回答后面问题( 12分,每小题 3分) 莫远离 “深阅读 ” 在现代社会,网络、手机、电视等传播媒介,极大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人的身体从书斋里解放出来,整个世界都成了书房。与此同时,阅读也变得越来越简单随意,看时一目十行,看后过目即忘 人们常说的 “浅阅读 ”逐渐风行起来。 传播媒介变了,阅读习惯也随之改变,这无可厚非。读书从来都有不同类别,何况 “读 ”总比 “毒 ”和 “赌 ”好,毕竟它能获取信息、提升修养。但是,如果一种拒绝深度的浅阅读借助于媒介的力量,逐渐演化成社会上大多数人尤其是年轻一代的阅读习惯时

20、,我们是否该有所审视? 阅读之深浅,并非小事。往小里说,涉及个人生活方式,往大处讲,涉及社会风尚和全民族的文化倾向。科技的发达,资讯的浩繁,并不能成为远离深阅读的借口。历史上很多名人,并不苛求读书之多,却强调读书之深。唐宋八大家的韩愈自述所服膺之书不过数种。清代名臣曾国藩反复强调读 书要专, “穷经必专一经,不可泛骛 ”, “但一部未完,不可换他部,此万万不易之道 ”。古人讲究读书譬若掘井,与其多掘数井而不及泉,不如专守一井,力求及泉,而用之不竭。当然,一味艰深不免乏味,但是一股脑跟风 “浅阅读 ”,则终会流于浮泛。 我相信,如果沉迷于新潮时尚、 “触手可及 ”的手机阅读、广告阅读、网络阅读,

21、这个社会能够造就千千万万个信息受众,但是很难培育精深广博的大家。当然,这里并非要提倡复古读经,也不是强求每个人都去做名人大家,而只是为时下偏颇式的阅读状况担忧,为人们对这样的阅读习惯习焉不察而担忧。 阅读可以是休 闲、娱乐,但不应止于休闲、娱乐,尤其是对于整个国民而言。 从另一角度来说,人类文明长河存在无数经典,不少作品的孕育时间与创作艰辛都令人慨叹。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资本论写了 40年,这些作品呼唤代代后人不断重读,温故知新。它们的厚重与丰富,也注定了阅读的艰难与沉潜,这是浅阅读无法涉足的领域。曾有人在网上搞所谓的世界经典名著快读,把每部名著概括成几十个字的故事梗概,以为这样可以花最

22、少的时间,读最多的名著,简直可以算得上心浮气躁的典型例子。 对于不以读书、研究为业的人来说, “浅阅读 ”未尝不可,但对 于整个社会,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民族素质的提升,深阅读万不可废。如果有一天,国人全都沉迷于摩尔庄园、偷菜游戏、手机短信和 QQ 聊天,那么这还是不是我们? 【小题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小题 2】下面对本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浅阅读简单随意,看时一目十行,看后过目即忘,它会影响个人生活方式,乃至社会风尚和全民族的文化倾向。 B第 段举红楼梦和资本论两部作品成书时间为例,强调经典名著应该不断重读,温故知新。 C “如果有一天,国人全都沉迷于摩尔庄园、偷菜游戏、

23、手机短信和 QQ聊天,那么这 还是不是我们? ”用一个反问句,表达了对浅阅读风行之势的忧虑。 D为论证文章的中心论点,本文从 “阅读习惯也随之改变,这无可厚非 ”和 “人类文明长河存在无数经典,不少作品的孕育时间与创作艰辛都令人慨叹 ”两方面论述深阅读的重要性。 【小题 3】第 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小题 4】第四段中划线部分跟前后的内容联系看似不紧密,能否将其删去,为什么? 答案: 【小题 1】对于不以读书、研究为业的人来说, “浅阅读 ”未尝不可,但对于整个社会,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民族素质的提升,深阅读万不可废。 【小题 2】 D( 3分) 【小题 3】举例论证 具体有力的

24、论证了 “历史上很多名人,并不苛求读书之多,却强调读书之深。 ”从而论证了中心论点。 【小题 4】不能,因为这一部分补充论述了作者的观点,避免读者误解,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 【小题 1】 试题分析:概括中心论点是考试常见的题型。分析中心论点,可以从文章的标题、开头、结尾,有时也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就是从文章的结尾部分来总结概括的。 考点:分析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 D 中应是 “阅读习惯也随之改变,这无 可厚非 ”论证了 “对于不以读书、研究为业的人来说, “浅阅读 ”未尝不可 ”而不是论证了深阅读的重要性

25、。 考点:理解文章内容,概括议论文要点。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论证方法与作用分析答题方法:具体如下: 举例论证: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格式: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举 (概括事例)证明了 (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考点:分析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 议论文语言特点分析的角度比较固定,语体特点,就是抓住逻辑严密四个字做文章就可以了。一个应特别注意的事项就是做这类的题目一定要有具体文句支撑,也就是用文章中的具体例句为例子进行分

26、析。学生学会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做具体的分析与说明。这里这一部分补充论述了作者的观点,避免读者误解,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 考点:分析议论性语言的语言特色。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文言文阅读 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回答后面问题。( 12分,每小题 3分)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 i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其 妻曰: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吾孰与徐公美? ”妾曰: “徐公何能及君也?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 “吾与徐公孰美? ”客曰: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

27、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 王曰: “善。 ”乃下令: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小题

28、1】下面对加点词语进行解释,有错的一项是( ) A徐 公来, 孰 视之(仔细)徐公 何能 及君也(有什么才能) B 谓 其妻曰(对 说) 闻 寡人之耳者(使 听到) C于是入 朝 见威王(朝廷)燕、赵、韩、魏闻之,皆 朝 于齐(朝见) D时时而 间 进(间或,偶尔)皆 以 美于徐公(以为,认为) 【小题 2】用现代汉语翻译选文中加线的句子。 【小题 3】下面是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写邹忌从自己家庭亲友间的事情得到感受,讽劝齐王纳谏除弊。 B全文情节完整,按 “比美悟理 ”“ 进谏 ”“ 纳谏 ”“ 齐国大治 ”的顺序,环环相扣。 C文中通过细节和肖像、对话描写来刻画邹

29、忌的形象,表现他丰富的内心世界。 D语言精练,繁简适度,是本文的又一特色。如邹忌和妻、妾、客的三问三答,同样的内容,不同的表现,只是文字上略有变化。 【小题 4】本文中齐威王和邹忌个性鲜明,你更欣赏哪一位,说说你的看法。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译句略。 【小题 3】 C 【小题 4】开放式答题。示例一:我更喜欢邹忌,因为邹忌能用生动委婉的方式劝说,我从他身上学到了与他人交往的艺术。示例二:我更欣赏齐威王,他能够正视自己的不足,接受他人规劝。我看到了他宽广的胸怀。 ( 3分,答出其一,要求答案:与选文内容相符,言之成理即可。) 【小题 1】 试题分析: A中应是 “徐公何能及君也

30、(怎么能) ”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翻译的标准是三个字:信、达、雅。对于学生而言,能达到前两个标准 “信 ”(准确无误)和 “达 ”(通顺流畅)就很不错了。因为中考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特殊句式的判断要求较高。此处注意倒装句式和 “群臣吏民 ”、 “面刺 ”、 “上 ”的对应。 考点:理解或翻 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 C中 “表现出邹忌丰富的内心世界 ”有误,这里应是展现出人物不同的丰富的内心世界。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

31、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和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可以从原文中直接摘取对人物的评价性词语;也可以结合文章中描写的重点,自己概括总结;还可以遵循 “找原文 细分析 得结论 ”思维的过程。学生学会结合文本内容来进行具体分析能从原文中找出依据。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 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诗歌鉴赏 阅读游山西村,完成后面问题。( 4分,每小题 2分)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32、【小题 1】这首诗赞美农村风光和 ,流露出热爱农村生活的情感;首联说虽然酒的档次不高,下酒菜还是可以的,请不要见笑,这样写,既真实,又很 。 【小题 2】下面对本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陆游去职回乡后,到邻村游玩作客时写下的。 B本诗以 “游 ”为线索,写了诗人的见闻和感受。 “足鸡豚 ”、 “春社近 ”和 “闲乘月 ”可以感受到山村淳朴的民风。 C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一联写景,也写探索前行时的感受,更是蕴涵人生哲理。 D诗人陆游诗作,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批判屈辱投降,渴望国家统一;风格雄浑豪放。 答案: 【小题 1】淳朴的民

33、风 风趣(每空 1分,义同即可) 【小题 2】 B 【小题 1】 试题分析:解答时就要紧扣 “情 ”或 “景 ”,仔细体味诗中的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把握诗歌所抒发的情感。一般答题方法 是抓住诗中主要景物再现画面,从而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此处赞美农村风光和淳朴的民风,流露出作者热爱农村生活的情感。 考点: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 B中 “闲乘月 ”不能看出淳朴的民风。因为这是写的作者的感受。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语言表达 综合性学习与探究( 4分) 2013年 8月开始,中央电视台播出中国汉字书写大会节目,

34、引起国人的高度关注。作为一名初中学生,你肯定也关注或听说过此事。 【小题 1】你认为举办 “中国汉字书写大会 ”的 目的是什么?( 1分) 【小题 2】下面是活动中的几个竞赛题目,你能依据拼音准确写出对应的汉字吗?( 1分) bo tin tin w nng qu w ln mo di zh nin z zh b jio 【小题 3】如果学校也要开展此类活动,请你帮忙策划,你会安排怎样的具体活动?请写出几个。( 2分) 答案: 【小题 1】( 1)在游戏中学习知识、领略汉字之美 (1分 ,大意对即可 ) 【小题 2】暴殄天物 宁缺毋滥 耄耋之年 锱铢必较 (1分 ,写对 2个即可 ) 【小题

35、3】示例:一、专栏展示汉字 魅力 二、成立兴趣小组 三、开展竞赛活动 四、展示竞赛成果( 2分,答出四个有实质内容的、前后关联的要点即可,每个 0 5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主要是考查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进行口语交际或书面表达的能力,也有考查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的。教学时侧重对语境的分析和语言得体、流畅等的指导和落实。此处意思表达合理即可。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小题 2】 试题分析:教师必须在平时多强调,并注意收集学生容易读错、写错的字。同时注意一些形似字、多音字、变声的形声字的认知。如:注意 “殄 ”“耄耋 ”“锱铢 ”

36、的写法。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 A。 【小题 3】 试题分析:这是一类综合性学习与语言运用知识的考查,学生就研究话题,进行活动设计,属开放性较强的一类试题,不设统一标准和答案:,学生只要紧扣活动主题,设计合理都能得分。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默写 古诗词默写填空。( 4分) ,愁云惨淡 万里凝。 采菊东篱下, 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勾勒出英武豪迈、气概非凡英雄形象的词句是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 两句新颖传神地描写出雪景,成为千古传诵的咏雪名句。 答案: 瀚海阑干百丈冰 悠然见南山 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

37、 ,射天狼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4分,每小题 1分 ,见错无分 ) 试题分析:古诗文名句默写试题的题型主要是填写题,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记诵清楚背诵的古诗文篇段和名句;其次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第三是要记清楚古诗文名句中的每个字,默写古诗文名 句不能写错别字。此处注意 “瀚 ”“阑 ”等字的书写。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作文 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 1)请以 “渴望 ”为题作文。 ( 2)请以 “朋友 ”为话题,按要求作文。 要求: 选择题目( 1)的,先将题目填充完整,然后作文;选择题目( 2)的,另拟题目作文。 内容具体

38、,情感真挚。 除诗歌外,不限文体。 不少于650字。 答案:参考例文 渴望成功 我渴望成功,成功为世人所渴求。每个人都渴望成功。每个人都在不懈的努力,为了成功而奋斗着。成功有不同的层次,或许是一次考试,也许是一次面试,或许是一项发明,也或许是一项科学创新。成功意味着被肯定,意味着自己得到满足意味着一份带有苦涩快乐。成功是快乐美好的,所以我渴望成功。 成功的感觉是那样的美好,为了成功付出多少也不必在意。 记得那一件是给了我一个信念,给了让我一直追求着成功的动力。让我渴望成功。在五年级的时候,我是一个贪玩的孩子,那是我的成绩一直都不好。直到那一天我才明白,假日里,我随妈妈回到了姥姥家。正好 我的哥

39、哥要去上山,于是我也跟着去了,原以为山不高,但到了那之后,却发现,它是如此高大,单凭它的气势,也快把我压得喘不过气来了。我便有了回去的念头,我正要溜走,却被哥哥逮住了。我说道: “我不行的,我成功不了,快放我回去! ”但只听哥哥说道: “你是胆小鬼吗 管不得你的成绩上不去,一碰到困难就后退,你能成功吗?成功是需要克服困难的,你难道从不渴望成功吗? ”听了这一番话,我的心灵被震动了,我从那时起变得到了这个信念,这份力量,从那时起我渴望成功,渴望让别人肯定自己。我要咬了牙。便于各个一起向山顶攀去。 我一路历经了许 多困难,要么就是鸡肠小道,要么就是陡坡,到我被一股力量推动着一路从没叫过一声苦,一声

40、累,顽强的向上爬着。满满的我离山头越来越近最终我登上了山顶,向下望去感觉是如此畅快,我有种的发出了感叹:我成功了!从那以后,我就一直渴望着成功,也是渴望成功的这一信念,这股力量帮我跨过重重困难获得成功。 我渴望成功,渴望获得成功后那一丝苦涩而快乐的感觉 试题分析: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既有很强的限制性,又具有很强的开放性的题目,审清题意,找准写作角度尤为关键。 “渴望 ”这篇文章很易写成具有有真情实感的作品,如果再有些启迪意 义则不失是一篇佳作。所以,深刻挖掘给自己想象的空白部分。而对于这篇半命题作文,立意的关键在于,在众多的中心主题中找一个适合自己,又具有深刻思想价值的角度去写作。 考点:按要求写作。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