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第三片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roleaisle130 文档编号:290064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9.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第三片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4届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第三片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4届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第三片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4届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第三片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4届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第三片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届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第三片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14分) 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 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 “温一碗酒。 ”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 “温一碗酒。 ”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 “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 ”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 “这

2、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 ”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 “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 ! ”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 “不要取笑! ”“取笑?要不是偷,怎么会打断腿? ”孔乙己低声说道, “跌断,跌,跌 ” 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自此以后,又长久没有看见孔乙己。到了年关,掌柜取下粉板说, “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 ”到了第二年的端午,又说 “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

3、呢! ”到中秋可是没有说, 再到年关也没有看见他。 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 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节选自孔乙己) 【小题 1】概述选文叙述的内容。( 3分) 【小题 2】联系下文,分析 “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 ”这一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3分) 【小题 3】断腿后孔乙己的手在文中出现两次,朗读时若要把重音放在 “用这手走来 ”时强调了手的什么特点?若把重音放在 “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又传达出何种复杂的感情?( 2分) 【小题 4】有人说,比天气更冷的是掌柜的心。请你结合选文内容,具体说说掌柜 “冷 ”的两处表现。( 6分) 答案: 【小题 1】叙述了被打折了腿的孔乙己到酒店喝酒遭嘲笑,

4、及一去无踪无人关心 (1分 ) 【小题 2】既交待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当时凉意四起的天气 (1分),也渲染了悲凉的气氛,暗示了孔乙己的悲惨结局。 【小题 3】前一种强调满是泥的手,后一种表达出对用这手走路的孔乙己悲惨境况的同情和对封建社会抨击。 【小题 4】掌柜的 “冷严表现在 :其一,当伸出头看见孔乙己已黑瘦不堪的惨状时,掌柜无视孔乙己的身体,而是劈头一句向他索债,其二,掌拒不仅对孔乙己被打折了腿漠不关心,还一如既往地加以嘲笑,其三,只惦记着钱,而对孔乙己生死漠不关心 (每点 3分,答出两点即可 ) 【小题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阅读文段把握关键词语“打折了腿 ”“ 到酒店

5、 ”“嘲笑 ”“无人关心 ”等。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环境描写作用的考查,要求学生在课下牢记常用描写方法的作用。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有渲染氛围,展示时代背景,塑造人物特点,深化主题等然后根据语境分析即可。 考点: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赏析能力,注意 “泥手 ”的原因,是因为它替 代了脚。如此艰难也换不来其他人同情,揭露封建社会的残酷。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注意关键语句 “索债 ”

6、“嘲笑 ” “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 ”等。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23分) 木鱼馄饨 林清玄 深夜到临沂街去访友,偶然在巷子里遇见多年前旧识的卖馄饨的老人,他开朗依旧,风趣依旧。 四年多以前,我客居在临沂街,夜里时常工作到很晚,每天凌晨一点半左右,一阵清越的木鱼声,总 响进我临街的窗口。那木鱼的声音非常准时,天天都在那刻敲响,即使风雨夜也不间断。刚开始的时候,木鱼声带给我一种神秘的感觉,往往令我停止工作,出神地望着窗外的长空,心里不断地想着:这深夜的木鱼声,到底是谁敲起的?它又象征了什么意义?难道有人每天凌晨一时在我住

7、处附近念经吗?在民间,过去曾有敲木鱼为人报晓的僧侣,每日黎明就在街巷里穿梭,手里端着木鱼滴滴笃笃地敲出低沉但雄长的声音。我一直觉得这种敲木鱼报佛音的事情,是中国佛教与民间生活相契一种极好的佐证。 冬季里有一天,天空中落着无力的飘闪的小雨,我正读着一册印刷极 为精美的金刚经,读到最后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一段,木鱼声恰好从远处的巷口传来,格外使人觉得苍天无极,我披衣坐起,撑着一把伞,决心去找木鱼声音的来处。 那木鱼敲得十分沉重着力,从满天的雨丝里穿扬开来,它敲敲停停,忽远忽近,完全不像是寺庙里读经时急落的木鱼。我追踪着声音的轨迹,匆匆地穿过巷子,看到一个披着宽大布

8、衣,戴着毡帽的小老头,他推着一辆老旧的摊车,正摇摇摆摆地从巷子那一头走来。随着道路的颠簸在微雨的暗道里飘摇。一直迷惑我的木鱼声,就是那位老人所敲出来的。 一走近,才知 道那只是一个寻常卖馄饨的摊子。我问老人为什么选择了木鱼的敲奏,他的回答竟是十分简单,他说: “喜欢吃我的馄饨的老顾客,一听到我的木鱼声,他们就会跑出来买馄饨了。 ”我不禁哑然,原来木鱼在他只是一种再也简单不过的信号。 是我自己把木鱼联想得太远了,其实它有时候仅仅是一种劳苦生活的工具。 老人也看出了我的失望,他说: “先生,你吃一碗我的馄饨吧,完全是用精肉做成的,不加一点葱菜,连大饭店的厨师都爱吃我的馄饨呢。 ”我于是丢弃了自己对

9、木鱼的魔障,撑着伞,站立在一座红门前吃了一碗馄饨。在风雨中,我品出了老人的馄饨,确是 人间的美味,不下于他手中敲的木鱼。 后来,我也慢慢成为老人忠实的顾客。和老人熟了后才知道他选择木鱼作为馄饨的讯号有他独特的匠心。他说因为他的生意在深夜,实在想不出一种可以让远近都听闻而又不致于吵醒熟睡人们的工具,而且深夜里像卖粽子的人大声叫嚷,是他觉得有失尊严而有所不为的,最后他选择了木鱼 让清醒者可以听到他的叫唤,却不至于中断了熟睡者的美梦。 木鱼总是木鱼,不管用什么角度来看它,它仍旧有它的可爱处 ,即使用在一个馄饨摊子上。我吃老人的馄饨吃了一年多,直到后来迁居,才失去联系,但每当在静夜里工作,我仍时常怀念

10、着他和他的馄饨。 老人是我们社会角落里一个平凡的人,他在这一带卖了三十年馄饨,已成为那一带夜生活里人尽皆知的人,他固然对自己亲手烹调后小心翼翼装在铁盒的馄饨很有信心,他用木鱼声传递的馄饨也成为那一带的金字招牌。 木鱼在他、在吃馄饨的人来说,都是生活里的一部分。 那一天遇到老人,他还是一袭布衣,还是敲着那敲了三十年的木鱼。入夜我还可以听见木鱼声从黑夜的空中穿过,温暖着迟睡者的心灵。 木鱼在馄饨摊子 里真是美,充满了生活的美。我离开的时候这样想着,有时读不读经都是无关紧要的事。(略删改) 【小题 1】本文围绕 “木鱼馄饨 ”展开故事情节,阅读作品,填写下面的表格。( 4分) 回忆木鱼馄饨的过程 作

11、者的感受 不识老人听木鱼 失望 熟识老人悟木鱼 【小题 2】为什么最初卖馄饨老人的木鱼声会给作者带来 “一种神秘的感觉 ”? (3分 ) 【小题 3】第 9段说 “木鱼总是木鱼,不管用什么角度来看它,它仍旧有它的可爱处 ”,文章是从哪些角度来表现木鱼的可爱?请分条概括。( 6分) 【小题 4】文章第 10段 “木鱼对他,对吃馄饨的人来说,都已成为生活里的一部分 ”,请简析这一句话的含义。 (3分 ) 【小题 5】下列有关文章的鉴赏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 A本文作者由对木鱼声的误会和探究,引出了卖馄饨老人的故事,从而表达了对人生的领悟,构思巧妙到不着痕迹的程度。 B文章前面写自己

12、冬日雨天读金刚经颇有感悟,结尾说 “有时读不读经都是无关紧要的事 ”,意在表明现实生活可以改变人的思想。 C “我仍时常怀念着他和他的馄饨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卖馄饨老人的崇敬,也使前后文形成自然的照应,使全篇浑然一体。 D本文写一个小人物的生存状态和人生境界,充满了人性美的温情和馨香,更充满了生活的哲思和厚重感。 【小题 6】卖馄饨老人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分析 “卖馄饨老人 ”的两个特点。( 4分) 答案: 【小题 1】 神秘 (1分 ) 初识老人问木鱼 (2分 ) 美好 (1分 ) 【小题 2】因为作者不知道木鱼是谁敲的,不知附近是否有人每天在念经,更不知木鱼声的象征意义是什

13、么 【小题 3】 1)清越的木鱼声带给我神秘的玄想, (2)木鱼声让我的心灵得到净化,心境变得空明澄澈, (3)木鱼声沉重有力,可让远近都听闻而不致于搅扰他人 ;(4)木鱼声成了老人和顾客生活的需要 ;(5)木鱼声里寓含着老人美好的品质 ;(6)木鱼胜象征着生活中的美好 【小题 4】木鱼对老人来说是一种生活的工具,一种谋生的重要方式对吃馄饨的人来说可以从老人淳朴勤劳里感受到温暖,感受到一种生活的美。 【小题 5】 B 【小题 6】 平凡勤劳 (“30年 ”, “每天凌晨一点半左右 ”卖馄饨, “一袭布衣 ” ) 真诚朴实(馄饨完全是用精肉做成的,不加一点葱菜 )( 3)心灵高贵有尊严、为他人着

14、想(用木鱼做讯号,让远近听闻而不致于搅扰他人 ) 手艺好 “ 连大饭店的厨子者爱吃 ”, “人尽皆 知 ”, “成为那一带的金字招牌 ” 【小题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阅读文段,把握关键语句。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联系下文即可得知 “不知道木鱼是谁敲的,不知附近是否有人每天在念经,更不知木鱼声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所以神秘。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仔细阅读课文,逐条找出作者认为木鱼的可爱之处即可

15、。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 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两方面理解,从老人的生活,从吃混沌的人们的角度。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5】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辨析能力,根据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可以看出 B项中 “意在表明现实生活可以改变人的思想。 ”是错误的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6】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和总结,从其语言上,行动上和他人的衬托方面进行分析总结。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

16、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16分 ) 扁鹊见蔡桓公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 “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桓侯曰: “寡人无疾。 ”扁鹊出,桓侯曰: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 “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 ”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 “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居五日,桓

17、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小题 1】解释下列加点词。( 4分) 居 十日( ) 不 应 ( ) 望桓侯而 还 走( ) 无 请 也( ) 【小题 2】下面加点字 意思相同 的一组是( )( 2分) A可以 已 大风 已 逃秦矣 B不治将 益 深精 益 求精 C桓侯 故 使人问之 故 为之说 D君之 病 在肌肤则久已 病 矣 【小题 3】下列加点词的 用法不相同 的一组是( )( 2分) A使人问 之 智叟笑而止 之 B聚室 而 谋曰扁鹊望桓侯 而 还走 C臣是 以 无请也 以 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D桓侯 遂 死 遂 率子孙荷担者三 【小题 4】翻译句子( 4分) 医之好治不病以

18、为功。 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 【小题 5】蔡桓公的病开始并不重,为什么后来会变得无法医治?从这里可以引出什么教训?( 4分) 答案: 【小题 1】 (1)止,停 (2)答应、理睬 (3还,同 “旋 ”,回转、掉转 (4)询问 (各 1分 )、 【小题 2】 B 【小题 3】 C 【小题 4】( 1)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来捞取功劳 (2)过了五天,桓侯浑身疼痛, 派人寻找扁鹊, (扁鹊 )已经逃到秦国去了 【小题 5】蔡桓公有病却盲目自信,一再拒绝扁鹊的劝告,不及时治疗,终于使病情恶化而身亡 这阐明了一个道理 :凡事要防微杜渐,及早筹措,不能盲目自信,不要麻痹拖延甚至讳疾忌

19、医以致不可救药 【小题 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解释进行重点识记。还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注意 “居 ”“还 ”等字的释义。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 理解 B。 【小题 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 “一词多义 ”现象的辨析,要求学生在课下对此类现象多积累。 A 项 “已 ”字分别是:治愈;已经。 C 项 “故 ”字:分别是:故意;所以。 D项中 “病 ”字分别是:疾病;痛苦不堪。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虚词 “以 ”

20、的含义的理解和识记, “臣是 以 无请也 ”的 “以 ”字,解释为 “因为 ”以 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可解释为 “用来 ”故选C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4】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 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注意 “好治 ”“功 ”“索 ”“逃 ”等字的翻译。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5】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赏析能力,要求学生细读课文,写出从中得出的经验和教训即可。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语言表达 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答。( 6分

21、) 我欢喜看水白,我欢喜看草绿。我疲 累 于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黄漠的平原,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 辙 的鱼盼等着雨水!我急不暇择的心情即使一枝之绿也视同至宝。 在拼音格中写出加点字的拼音。( 2分) 累 辙 根据语境,找出词义相对的词语。( 2分) 水白 草绿 选段中的 “急不暇择 ”可否换用 “饥不择食 ”一词?请简析。( 2分) 答案: 【小题 1】 li zh 【小题 2】灰暗 黄漠 【小题 3】 “急不暇择 ”是指 “在紧急的情况下来不及选择 ”的意思,属中性词,“饥不择食 ”指饿到顾不得选择,不管什么都吃,多用于贬义,不适合句子语境 【小题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识记能力,

22、考查等级为 A。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地语感,注意读音,多读课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注意 辙 的声调。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小题 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注意 “根据语境,找出词义相对的词语 ”就是在本句话中找出,要求学生审题时一定注意。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小题 3】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辨析,注意从词性的区别上理解辨析。词性一般有褒义词、贬义词和中性词。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 用 E。 探究性学习:( 8分) 班级开展 “畅谈青春

23、感念师恩 ”主题活动,请你完成其中几项任务: 【小题 1】请你推荐一则青春格言来渲染活动气氛。( 2分) 【小题 2】正值青春的我们,思维活跃,善于探索,日渐睿智请你阅读下面几则材料,把握文意,找出共同点,写出结论性的话( 3分) 材料一:晋书有言: “有人不及,可以情恕 ”。 材料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材料三:天空容留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故天空广阔无比;高山容留每一块岩石,不论其大小,故高山雄伟壮观。(佚名) 材料四:有人批评 林肯总统: “你为什么让政敌变成朋友?你应该消灭他们 ”“当我们与政敌成为朋友时,政敌就不存在了 ”林肯温和地说后来,林肯再度当

24、选美国总统。 这些材料都告诉我们: 【小题 3】谆谆教诲老师言,茁壮成长园丁恩。请你写一首诗,表达感激之情。( 3分) 示例:打油诗 致英语老师 您待我们像 mother,渐渐变得 clever,他日成为translator。功不可没好 teacher。 答案: 【小题 1】青春是有限的,智慧是无穷的,趁短的青春,去学习无穷的智慧。 高尔基 【小题 2】胸怀博大者,方能目光高远 ;宽容他人者,更成就 大业 (紧扣 “胸怀博大, “宽容 ”,大意相 同即可 )(3分 ) 【小题 3】示例 :致数学老师 :点数曲线何时了,一共知多少直线椭圆又相交,难题不堪回首灯下熬公式定理应犹在,只是面目改间君与

25、师差多少,恰似 -个椭圆趋于圆。赠语文老师 :散文诗词难中难,看后心里烦又烦自打老师后,其意自解展心颜 【小题 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课下积累,注意 “青春 ”二字,切不要文不对题。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小题 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概括总结,要求学生在阅读中寻找材料中人物的或语言的 共性,表达的同一个中心意思。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小题 3】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语言表达能力,根据老师所教学科特点写出即可,可套用诗词格式。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

26、级为表达运用E。 名著导读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3分) 作品中人物的言行往往表达着深刻的意味。秋水中河伯见海神而自叹不如,这告诉我们 ;愚公移山中,孀妻遗男 “跳往助之 ”的行动,表明了 ;捕蛇者说中,蒋氏谈及捕蛇之苦时,无奈发出 “安敢毒邪 ”的慨叹,道出了 。 答案:( 1)人见识有限,不要囿于见闻而盲目自大 : 表明愚公的事业受到众人的拥护,赋税对人民的毒害竟比毒蛇还要严重 (或 :苛重的贼税给老百造成的灾难 ) 文学名著。( 8分) 【小题 1】下面对名著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鲁滨孙漂流记中鲁滨孙给他救下的野人取名为 “星期五 ”,因为这一天就是星期五。 B伊索

27、寓言大多是拟人化的动物寓言,以动物为喻,教人处世和做人的道理。 C祥子自己辛苦攒钱买的车子,给兵抢了,老 婆难产死了,大病几场,原来强壮的身体也垮了,最后彻底沉沦下去。 D白龙马原是东海龙王之三太子小白龙,因违逆父命被囚鹰愁涧,后化作白马驮负唐僧取经,被封为八部天龙马。 【小题 2】简单讲述祥子辛苦积攒的准备二次买车的钱被敲诈的经过。( 2分) 【小题 3】阅读下面选段,完成后面问题。( 3分) 饥饿的狐狸看见葡萄架上挂着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口水直流,想要摘下来吃,但又摘不到。看了一会儿,无可奈何地走了,他边走边自己安慰自己说: 这葡萄没有熟,肯定是酸的。 选段文字出自是伊索寓言的哪一则故事

28、,这个故事给了 我们怎样的启示?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一天夜里,祥子拉着曹先生,被孙侦探跟踪,孙侦探威胁祥子,说曹先生是 “乱党,拿住就得枪毙 ”,如果以后 “堵窝儿掏,谁也跑不了 ”,祥子很害怕就把积攒了很长时间的钱交给了他 【小题 3】孤狸和葡萄 对于自己做不到的事情,我们应该坦诚地承认自己的能力不够,找出不足,提高自身的能力,争取今后把事情后办好切莫像文中的孤狸那样为自己的无能解嘲 【小题 1】试题分析:被封为八部天龙广力菩萨。后在化龙池中得复原身,盘绕在大雷音寺的擎天华表柱上。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 层级为识记 A。 【小题 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重要情

29、节的复述,要求学生牢记名著的重要情节。诸如祥子的 “三起三落 ”。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 【小题 3】试题分析:词他考查学生对伊索寓言的掌握和分析,要求学生课下阅读伊索寓言,并且能够懂得其寓意。 考点: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默写 古诗文默写。( 12分) 【小题 1】大漠孤烟直, 。(使至塞上) 【小题 2】烟笼寒水月笼沙, 。 ,隔江犹唱后庭花。 【小题 3】 ,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 。 【小题 4】此事古难全, ,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小题 5】 , 。小园香径独徘徊。 【小题 6】泾流之大, ,不辩牛马。(秋水) 【小题 7】它

30、(白杨树)的宽大的叶子也是 , , 。 答案: 【小题 1】长河落日圆 【小题 2】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小题 3】春蚕到死丝方尽 夜吟应觉月光寒 【小题 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小题 5】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题 6】两溴渚崖之间 【小题 7】片片向上 ,几乎没有斜生的 ,更不用说倒垂了 ;它的皮 ,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 ,微微泛出淡青色。 作文 题目: 那段 _的日子 提示与要求: 请从 “温暖 ”、 “自由 ”、 “孤单 ”、 “烦心 ”四个词中选择一个,把题目补全。 文体不限,写一篇不少于 600字的文章。 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

31、被扣分。 答案:参考例文 那段孤独的日子 已经很久没见到你们了。曾经以为信誓旦旦的日子原来如此不堪一击。曾经以为自己可以和你们一直在一起。可是直到现在,原来有些时候,任何玻璃梦想只能在现实面前一败涂地。 住在这美丽的人间天堂,繁华似锦。枯燥的冬日,总是麻木在烦琐无趣的琐事当中。时刻期待与你们见面的机会,可 是,期待这是一个奢侈的字眼,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 真的好怀念那段打马而过的时光。那时,我们无拘无束,肆无忌惮地成长,和天空中的太阳印着彼此的微笑快乐地成长。虽然失落过、彷徨过,但是,并不缺少刻骨铭心的快乐。每晚我们都会骑车在遥远而昏暗的路灯下,谈笑风生。沿途碰到独具风味的小吃,我们会一起品

32、尝。遇到伤心的快乐的郁闷的事,都不必担心会没有忠实的倾听者。一起打球,一起调皮,一起歌唱,成长路上,我们携手同进,并肩前行。 菠萝,还记得我们一起打球,在农大门口啃面包躲雨吗 那时,我们无话不谈,你知道吗?星熙,还记得我 们互相鼓励,决定一起跨过中考这栏吗 屎牢骡,还记得我们一起文言凭吊,在小纸下抒写自己的文字吗 师父,还记得我们一起谈笑,纾解紧张的学校气氛吗 海峰,还记得我们每每放学,在人满为患的小摊前疯狂地填肚子吗 相遇,注定相濡以沫。我不知道我们是不是几个孤独的孩子,一旦相遇就让孤独的世界不在孤独。每次孤单无助时,你们永远是我最大的动力。哥们们,我真的害怕,真的很害怕不知哪一天我们会成为

33、水上浮萍,匆匆相聚,然后分离。我们说过,一定做一辈子的铁杆。那么,让我们遵守着诺言,好吗 哥们们,我真的很想你们,可是,相聚总是那么不 易。 如今,各自异校,相见不易。我在这南方广袤的天空下怀念一段远去的时光。 城市被璀璨的烟火照亮,那些耀眼的烟火升腾上天,然后绽放出绚丽的笑脸。我一个人,骑车。路经熟悉的路,过往的画面一幅幅浮现,我闭上眼睛,想象你们此刻就在我身边,我们彼此握手说要一直走到最后。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半命题作文,审题比较简单,关键在于从 “温暖 ”、 “自由 ”、“孤单 ”、 “烦心 ”你选择哪一个?可以温暖,在家中,在班级中或在其他的群体中,你所感受到的温暖。可自由,像小鸟一样可以自由自在的飞翔,写出自己的心情。可以孤单,你在孤单中感悟到 什么等。 考点:按要求写作。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