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级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初九上半期语文试卷与答案A(带解析).doc

上传人:jobexamine331 文档编号:290102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7.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级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初九上半期语文试卷与答案A(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4级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初九上半期语文试卷与答案A(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4级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初九上半期语文试卷与答案A(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4级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初九上半期语文试卷与答案A(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4级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初九上半期语文试卷与答案A(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级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初九上半期语文试卷与答案 A(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拼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当鱼塘寒浅留滞着游鱼,小溪渐渐 喑 ( yn)哑歌不成调子。 B每个字都是一颗星,像蜜蜂在心头 颤 (chn)动。 C阅读这两封信,让我们一起感受那份动人的 舐 (sh)犊之情。 D自日的喜悦消失,一旦唱得疲劳了,便舒适的 栖 (x)息在可喜的草丛中间。 答案: D 试题分析: D项 “栖 (x)息 ”的 “栖 ”字的读音有误,应为 “q ”,常容易读 “半边 ”造成错误,其它项是正确的。 A中喑( yn)是前鼻音,易误写为后鼻音, B中 “颤(chn)”是多音字,还读

2、 zhn,都有 “抖动 “的意思,一般情况下,用 “颤 ”组词时,“颤 ”在前念 chn,如 “颤抖 ”, “颤 ”在后念 zhn,如 “打颤 ”。 C中的 “舐 (sh)”容易误读为 “舔 ”tin。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夜是那么静谧、美好,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 B这批无恶不作的法官,他们媚上欺下,俯伏于国王之前,临驾于人民之上。 C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 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 D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 答案: B 试题分析: B项 “

3、临驾 ”的 “临 ”是别字,应为 “凌 ”,其它项正确。 “凌驾 ”的意思是“把自己放置在其他人上面 ”, “凌 ”有 “升,登上 ”的意思,与 “驾 ”的意思符合,而“临 ”一般是 “面临,面对 ”的意思,不符合语境。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生平最受用的有两句话:一是 “责任心 ”,二是 “趣味 ”。我自己常常力求这两句话之实现与调和,又常常把这两句话向我的朋友 强聒不舍 。 B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终于 登峰造极 ,在山顶欣赏到了美好的景色。 C伏尔泰具有女性的温情和英雄的怒火,他具有伟大的头脑和 浩瀚

4、无际 的心胸。 D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 “敬业乐群 ”和老子里头 “安其居乐其业 ”那两句话, 断章取义 造出来。 答案: B 试题分析: “登峰造极 ”的意思是 “攀登到山峰的顶点。常比喻学问、成就等达到了最高的境地。也比喻干坏事猖狂到了极点。 ”从 B句中 “在山顶欣赏到了美好的景色 ”看,已经包含了 “攀登到山峰的顶点 ”的意思,再用 “登峰造极 ”的本义,感觉语意重复,可见从语境看,用的是比喻义,不能是本意,所以不正确。此类题,必须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进行分析判断。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1-5题。( 1

5、8分) 母亲 莫言 我 5岁的时候,正处于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岁月。生活留给我最初的记忆是母亲坐在一棵白花盛开的梨树下,用一根洗衣用的紫红色的棒槌,在一块白色的石头上,捶打野菜的情景。绿色的汁液流到地上,溅到母亲的胸前,空气中弥漫着野菜汁液苦涩的气味。那棒槌敲打野菜发出的声音,沉闷而潮湿,让我的心感到一阵阵地紧缩。 这是一个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画面,是我人生记忆的起点,也是我文学道路的起点。这个记忆的画面中更让我难以忘却的是,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我母亲她一生中遭受的苦难,真是难以尽述。战争、 饥饿、疾病,在那样的苦难中,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她活下来,是什么

6、样的力量使她在饥肠辘辘、疾病缠身时还能歌唱?我在母亲生前,一直想跟她谈谈这个问题,但每次我都感到没有资格向母亲提问。 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那时候我们家正是最艰难的时刻,父亲被人诬陷,家里存粮无多,母亲旧病复发,无钱医治。我总是担心母亲走上自寻短见的绝路。每当我下工归来时,一进门就要大声喊叫,只有听到母亲的回答时,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有一次下工回来已是傍晚,母亲没有回答我的呼喊,我急忙跑到 牛栏、磨房、厕所里去寻找,都没有母亲的踪影。我感到最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不由地大声哭起来。这时,母亲从外边走了进来。母亲对我的哭泣非常不满,她认为一个人

7、尤其是男人不应该随便哭泣。她追问我为什么哭。我含糊其词,不敢对她说出我的担忧。母亲理解了我的意思,她对我说: “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 ”这是一个母亲对她的忧心忡忡的儿子做出的庄严承诺。现在,尽管母亲已经被阎王爷叫去了,但母亲这句话里所包含着的面对苦难挣扎着活下去的勇气,将永远伴随着我,激励着我。 在那些饥饿的岁月里,我看到了许多因为饥饿而丧失了 人格尊严的情景,譬如为了得到一块豆饼,一群孩子围着村里的粮食保管员学狗叫。保管员说,谁学得最像,豆饼就赏赐给谁。我也是那些学狗叫的孩子中的一个。大家都学得很像。保管员便把那块豆饼远远地掷了出去,孩子们蜂拥而上抢夺那块豆饼。这情景被我父

8、亲看到眼里。回家后,父亲严厉地批评了我 爷爷也严厉地批评了我。爷爷对我说:嘴巴就是一个过道,无论是山珍海味,还是草根树皮,吃到肚子里都是一样的,何必为了一块豆饼而学狗叫呢?人应该有骨气!他们的话,当时并不能说服我,因为我知道山珍海味和草根树皮吃到肚子里并不一样!但我也感到了他 们的话里有一种尊严,这是人的尊严,也是人的风度。人,不能像狗一样活着。 饥饿的岁月使我体验和洞察了人性的复杂和单纯,使我认识到了人性的最低标准,使我看透了人的本质的某些方面。我的父母、祖父母和许多像他们一样的人,为我树立了光辉的榜样。这些普通人身上的宝贵品质,是一个民族能够在苦难中不堕落的根本保障,也正是文学的灵魂。 (

9、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小题 1】文章第 段,母亲捶打野菜情景的描写很有特点,试作赏析。( 3分) 【小题 2】理解文中两处划横线句子的含义。( 4分) ( 1)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 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 ( 2)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 ! 【小题 3】第 段中,画曲线句子 “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 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 ”在文章结构和内容上有何作用 (4分 ) 【小题 4】根据文意,补写出第 段中父亲严厉批评我的话。 (不超过 40字 )(3分 ) 【小题 5】本文题目为 “母亲 ”,但文中又用了不少文字写了父亲和爷爷,请结合全文

10、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原因。 (4分 ) 答案: 【小题 1】从听觉、视觉、嗅觉方面描写母亲捶打野菜的情景,构成了一幅有动作、有声音、有颜 色、有气味的劳动场面。 【小题 2】( 1)母亲不逃避困难和不幸,乐观顽强的面对困难。 ( 2)面对苦难要坚强的活下去,表现母亲的坚强和责任感;这种庄严的承诺,是为了消除儿子的担忧,体现了母亲意志的坚强和母爱的伟大。 【小题 3】照应前文 “正处于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时期 ”,引出下文我对母亲的担忧;体现生活的艰难、人性的脆弱,反衬母亲的坚强。 【小题 4】内容要围绕人应该有骨气、有尊严地活展开;语言要口语化,且符合人物身份。 【小题 5】参考示例: 1)从内

11、容上,为了更好的全面的揭示普通人身上的宝贵品质,丰富了文章内容;如 果不写父亲、爷爷,内容就显得单薄。 2)从主旨上看,我的母亲教育我,人要忍受苦难,不屈不挠的活下去;我的父亲和爷爷又教育我,人要有尊严的活着,互为补充,文章有厚重感。 3)从人物形象上,母亲和父亲、爷爷相互映衬补充,为我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4)其他方面,可以使我体验和洞察人性的复杂和单纯,不光使我认识到了人性的最低标准,也使我看透了人的本质的某些方面。 试题分析 【小题 1】描写的角度,通常表现为动静结合、点面结合,远近高低结合、色觉嗅觉听觉结合、虚实结合、正侧面结合。要边读边思考,根据句子的意思作出判断。从段中很多描写颜色、

12、气味、动作的词句、不仅可以看出是从听觉、视觉、嗅觉方面来描写的,还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感情。 考点:分析作品描写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好的外貌语言不只是告诉读者长什么样子,说什么,往往表现的是人物的思想,性格、心理,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结合文意,准确把握人物所处的环境,比如语言的描写,要弄明白人物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什么话,以此来揣摩人物的思想 、心理。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正因为当时正处于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时期,才会有村子里的女人自杀的情景,从下文的叙写看,母亲与村里的女人不同,她不但坚强的活下来,还教育我,安慰我。只要熟悉情节的来

13、龙去脉,明确本文重点表现的人物,就不难理解句子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4】属于开放性题,是说话的训练,在规定字数内,只要围绕人应该有骨气、有尊严地活展开;语言体现口语化,且符合人物身份即可。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 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小题 5】此题要求在把握情节,理解主题的基础上,弄明白主要人物思想性格及与次要人物的关系,解答此类题,要从内容、结构、主题、人物形象、写法方面着眼,表达清楚有这些人物的好处在哪里,也可以从反面说明,如果没有这些人的出现和情节,会有哪些欠缺。这样,答题就有了思路,也就具体了。 考点:

14、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阅读下面文章,然后完成文后的题。( 12分) 向字典鞠躬 据今晚报的一篇文章透露,大型电视剧采桑子拍摄现场 “出现了一道好风景 ”:剧组 中不少人都随身带着字典,一遇到吃不准的问题,就立刻向 “老师 ”请教。主演陈小艺小姐说: “采桑子是一部历史剧,文化含量是很高的,自己深感才疏学浅,自然不敢掉以轻心。 ”这道 “好风景 ”本人虽未能目睹,但还是有 眼睛一亮 之感。 这些年来,总是见到 “念白字 ”的新闻。比如苏轼的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 “绮 ”读音为 q,指有花纹的丝织品,古诗中不是有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吗

15、王菲却唱成了 yi。又如小天后蔡依林在唱怀念时,将 “未完的龃龉一句唱成了 “未完的 zy”。龃龉,正确的读音应是 j y,本意指上 下牙齿不对应,后用来比喻为意见不一致。蔡依林误 j为 z,想来是受了组、祖等宇的影响。最近掀起轩然大波的,是有 “才女 ”之称的伊能静,她在新推出的专辑中唱苏轼的念奴娇,把 “羽扇纶巾 ”的 “纶 ”(gun),唱戒了 “伦理道德 ”的 “伦 ”。这是一种相当流行的误读。不过,伊能静还是值得称道的,她立即在自己的博客中公开道歉,并特地花了一天时间重新录音。和这些 “念白字 ”的新闻相比,采桑子剧组 “带着字典拍片 ”, 犹如春风佛过田野,给我们带来了清新的空气。

16、 其实,在老一辈艺术家中,这种做法早已成为习惯。电影艺术家孙道临 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的银幕形象风流倜傥,按今天的话说,绝对是个 “帅哥 ”;演技更为精湛,一招一式,无不传神。然而他却是 “艺高胆不大 ”,哪怕排练一首短诗,也会在包里装着一本新华字典备查,唯恐稍有闪失。正是几十年如一日的 “严谨 ”,练就了他的台词功夫,在演艺界堪称有口皆碑:不仅嗓音浑厚,吐字清晰,而且发音准确,字正腔圆,没有在演出中念过什么白字。孙道临先生曾经真诚地说: “中国字那么多,念不出来没什么难为情 ;但如果想当然地乱念,那是对不起观众的。 ” 由孙道临想到了巴金老人。巴老健在的时候,我们曾多次登门祝贺他 的生日。

17、他的书房里有一张简陋的狭小的书桌,随想录中的不少文章,便是在这张书桌上完成的,让人见了肃然起敬。我们每次去的时候,见到书桌上除了摊放着纸、笔之外,还有一本现代汉语词典。遇到一时想不起来的字,巴老总是会翻开词典,查清楚以后才肯落笔。这就是一代大家的写作态度。随想录的手稿本,我至少读过三遍,几乎投发现什么错字,原因大概就在此吧。在我的脑海里,经常会浮现出巴老查阅词典的景象。这是一个寻常的生活镜头,但它象征着一种高尚的文化精神。 字典是知识的海洋,是智慧的宝库,是无声的老师。在校园学习阶段,是字典为我们释疑解惑,不断完善我们的知识结构,在我们工作以后,同样是字典为我们把关纠错,保证文化产品的内容质量

18、和文字质量。一个懂得感恩的人,是不该否认字典在文化生活中的地位的。 向字典鞠躬吧。从一个人对待字典的态度,是不难看出他的敬业精神和文化良知的。你说是吗 【小题 1】第 段画线句子中的错别字是 ,它的正确写法是 。 (2分 ) 【小题 2】第 段中 “眼睛一亮 ”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分 ) 【小题 3】 (4分 )第 、 段中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 (1分 )其 作用是 ;(2分 )第 段主要论述了 (1分 ) 【小题 4】下面这段文字在文中最恰当的位置是 (2分 ) 艺术家如此,文学家如此,政治家又何尝不是如此 毛泽东主席便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在那兵荒马乱的年代,辞源伴随毛主席转战南北。毛主席深夜

19、写作时,常常会在握笔疾书的间隙,停下来翻翻辞源。这是多么耐人寻味的历史细节。 A 之间 B 之间 C 之间 D 之间 【小题 5】 参考现代汉语词典对词语的释义,在括号内选择正确的一个词语填在横线上。 (2分 ) 郁达夫说 “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 ”, 就是说,要善于用小事情来 (反映、反应 )社会,抒发感情,表现思想, (揭示、揭晓 )深刻的哲理和普遍规律,这就是 “以小见大 ”。 现代汉语词典释义: 反映:动词 (1)反照。比喻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 (2)把情况、意见等告诉上级或有关部门。 反应:动词 (1)机体收到体内或体外的刺激引起的相应的活动。名词 (2)事情所引起的

20、意见、态度或行为。 揭示:动词 (1)公布,宣布 (文告等 )。 (2)使人看见原来不容易看出来的失误 揭晓:动词公布 (事情的结果 )。 答案: 【小题 1】 佛 拂 【小题 2】 “我 ”对采桑子剧 组人员遇到生字就查字典的举动感到新奇 【小题 3】 举例论证:列举孙道临和巴金的事例具体生动地论证了字典对人们学习及工作的帮助和人们对字典应持有认真的态度 字典在人们文化生活中的地位 【小题 4】 C 【小题 5】反映 揭示 试题分析: 【小题 1】 “拂 ”和 “佛 ”是形近字,又是形声字,一般来说, “拂 ”是 “轻轻擦过 ”的意思:比如,拂晓。春风拂面。微风拂煦,而 “佛 ”与佛教有关,

21、只要细心,这两字不难区分。在文言文中, “佛 ”是 ”拂 ”的通假字,古代用就是通假字,不是错的。如果现代人用这个词,那就是错别字。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 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 A。 【小题 2】此类题须结合语境进行理解,不能只解释字面意思。只要根据上文的叙写,就不难从 “眼睛一亮 ”这个神态中,理解作者的心里。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此题先要求判断是哪种论证方法,然后再分析其作用。举例论证就是罗列事实例子,通过举具体的事例举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具体答题格式是:举 (概括事例)证明了 (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

22、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理会有说服力。有的文章举例在先。论点 在后,有的文章举例在后,论点在先,论证作用的分析要回归到论点上。 考点:分析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此段属于过渡段,要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只要抓住段中的 “艺术家如此,文学家如此,政治家又何尝不是如此 ,联系上下文的内容就可以准确判断此段应该在什么位置。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5】 “反映、反应 ”与 “ 揭示、揭晓 ”是常见的词语,特别是前者在使用上很容易混淆,此题要结合语段内容,再参照所给的解释,很容易做出选择的。 考点:分析议论性语言的语

23、言特色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1 3题。( 9分,每小题 3分)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

24、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小题 1】下列加点的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 域 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区域、地域 B寡助之至,亲戚 畔 之 畔:通 “叛 ” 背叛 c傅 说 举 于版筑之间 举:被选拔,被起用 D必先 苦 其心志 苦;使 受苦 【小题 2】下列四组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 A固国不 以

25、 山溪之险 属予作文 以 记之 B环而攻 之 而不胜 寡助之至,亲戚畔 之 c故天将降大任 于 是人也 曹操比 于 袁绍 D征于色,发于声, 而 后喻 择其善者 而 从之 【小题 3】选择对文章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3分) A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从决定战争胜负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三者之中最重要的是人和,并因此提出了“施仁政 ”的必要性。 B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论证了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这一中心论点。 C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由个人成才谈到国家的治理,其中重点是谈到国家治理问题,一层深入一层,推理严密。 D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告诉了

26、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苦难是对人生的一种磨练,我们只有战胜苦难,才能取得成功。 答案:【小题 1】 A 【小题 2】 D 【小题 3】 C 试题分析: 【小题 1】 “域 ”属名词活用做动词,是 “使 定居 ”“、 “限制 ”的意思,解释成“区域、地域 “是错误的,其它均正确。解答此类题,要识记积累文言词语的常用意思,特别是有些词性活用,要结合语境来分析判断。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A中前一个 “以 ”是介词, “依靠 ”“凭借 ”的意思,后一个 “以 ”是连词,“来 ”的意思, B中 “之 ”虽然都是代词,但前一个指代 “小城 ”,后一个指代

27、“寡助之君 ”, C 中 “于 ”虽然都是介词,但前一个 “于 ”是 “给 ”的意思,后一个 “于 ”是 “和 ”的意思, D中 “而 ”都是连词,都是放在两个分句之间,承接两个连贯的事件。意思和用法相同,所以选 D。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逐字逐句的疏通意思,明确每个词在句中的词性词意,然后进行比较分析,找到异同点,最后根据题干要求作出判断,选择。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四个选项围绕两文的内容、结构、主题作出了不同角度分析解读,C句中 “谈到国家的治理,其中重点是谈到国家治理问题 ”解读有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重点是个人成才,不是国家治理,国家治

28、理是顺势推出来的,所以不正确。 考点:分析概括作 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课外文言文阅读 (12分 ) 喜雨亭记 (节选 ) 苏轼 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 于野,忧者以( 11)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 “五日不雨可乎 ” 曰: “五日不雨则无麦。 ”“十日不雨可乎 ” 曰: “十日不雨则无禾。 ”“无 麦无禾,岁且荐

29、饥 ,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 ,虽欲优游 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早而赐之以雨。则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 【注】 忭 (bian)欢乐 荐饥:连年饥荒 二三子:你们 优游:悠闲自得 【小题 1】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意义( 4分) 予至扶风之 明年 ( ) 是 岁之春 ( ) 既而弥月不 雨 ( ) 以 属 客而告之 ( ) 【小题 2】下列语句中加线的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始治官舍,为亭 于 堂之北每自比 于 管仲、乐 毅 B是岁 之 春,雨麦于岐山之阳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 之 垄上 C忧者 以

30、 乐,病者 以 愈不 以 物喜,不 以 己悲 D越三月,乙卯 乃 雨当立者 乃 公子扶苏 【小题 3】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3分) 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 【小题 4】喜雨亭记一文表现了苏轼 的思想感情,这种思想感情与欧阳修在 一文中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是相通的。( 2分) 答案: 【小题 1】 第二年 这 下雨 通 “嘱 ” 【小题 2】 C 【小题 3】那么,我与你们即使想在这座亭子中悠闲自得地享乐,难道做得到么 【小题 4】关心民众疾苦或与民同乐 (意巴对即可 ) 醉翁亭记 试题分析: 【小题 1】所给的词都是在教材中出现过的文言词,又合乎现代汉语表达规范,结合文意语境

31、,很容易理解。 考查实词用法, 考查虚词用法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虚)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A中第一个 “于 ”是介词 “在 ”的意思,第二个 “于 ”是介词 “和 ”的意思,B中第一个 “之 ”是助词 “的 ”的意思,第二个 “之 ”是动词 “到 ”的意思, D中第一个“乃 ”是副词 “才 ”的意思,第二个 “乃 ”是动词 “是 ”的意思, C中四个 “以 ”都是介词“因为 ”的意思, 所以选 C。此类题信息量大,关注的是词语的用法和意思,需要逐句翻译,逐词分析比较。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翻译文言句子,要先会断

32、句,整体领悟句意,准确把握关键词,通顺就可以了。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4】此文与醉翁亭记的主题是相同的,只要熟知教材醉翁亭记的内容和主题,就不难解答此题。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 4分) 即事 王安石 径暖草如积,山晴花更繁。 纵横一川水,高下数家村。 静憩鸡鸣午,荒寻犬吠昏。 归来向人说,疑是武陵源。 【小题 1】 “鸣 ”“吠 ”两词在全诗写景方面起到了什么作用?( 2分) 【小题 2】最后一句运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答案: 【小题 1】以动衬静,突出表现了山村宁静

33、安谧的生活景象。 【小题 2】运用了世外桃源 (桃花源 )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对静谧闲适生活的赞美(向往 )。 试题分析: 【小题 1】 “静憩鸡鸣午,荒寻犬吠昏 ”在写法上类似教材中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一句,要透过诗句揣摩分析诗意,从诗中所写的景物,结合 “静憩 ”“午 ”,“荒寻 ”“昏 ”,可以看出是描写山村宁静安谧的生活。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从尾联 “归来向人说,疑是武陵源 ”能够想到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的内容,自然也就想到世外桃源 (桃花源 )的典故了,再联系全诗,通过诗中的景物,特别是首联 “径暖草如积,山晴花更繁 ”就不难理解作者的所要表

34、现思想感情,总之,诗意的理解和形象的把握,要透过诗句揣摩分析。这一点很重要。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语言表达 语言运用( 12分) 有梦就有远方,有梦就能飞翔。每个 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每个中国人的小小梦想就能汇聚成国家和民族的大梦想 中国梦。为此,学校组织了以 “同筑中国梦 ”为主题的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活动一:识梦 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 “中国梦 ”,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

35、盼。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 2分) 【小题 1】根据以上文字,概括 “中国梦 ”的含义 。 活动二:圆梦 “振兴中华 ”一直是国人追寻的梦想, 2012 年中国人圆了许多梦,如 “神九 ”飞天、航母 “辽宁号 ”入列、诺贝尔文学奖折桂 下面是围绕 “圆梦 2012”发表的一段博文,请你仿照划线的句子,将博文续写完整。(可用以上提供的事件, 2 分) 【小题 2】博文:圆梦 2012,让梦想开花。 罗阳用生命托起了中国舰载机的腾飞; “蛟龙号 ”研制团队用 “中国深度 ”刷新了载人潜水的世界纪录 ; 。让梦想开花,生命才有了化茧成蝶的美丽。 活动三:寻

36、梦 活动小组采用问卷的形式调查了不同年龄段 1500人的梦想,下面是问卷内容及调查结果的统计表,请认真分析并写出两点探索结论。( 4分) 最美梦想统计表 梦想人数(人)年龄(岁) 更好的教育 更稳定的职业 更满意的收入 更可靠的社会保障 20-30 300 80 80 40 31-49 50 150 200 100 50-65 15 40 45 400 【小题 3】结论一 【小题 4】结论二 活动四:追梦 梦想是成功的翅膀,有梦才有未来。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你的梦想,做个追梦少年。( 50字左右, 4分) 【小题 5】我的梦想: 。 答案: 【小题 1】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小题 2】示例

37、 1:莫言用他娴熟的梦幻现实主义写法摘取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 示例 2: “神九 ”航天员用集体的智慧实现了 “天宫一号 ”的成功对接。 【小题 3】示例: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的梦想是不同的。 【小题 4】示例: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对社会保障的要求越来越高。年轻人更加注重自身的成长,也们渴望能有更好的教育。 【小题 5】示例:我的梦想是当一名画家,用我寥彩的画竿三描绘美丽的家园,那儿有清澈的小溪,碧绿的青山,蔚蓝的天空,还有快乐的小鸟。 试题分析 【小题 1】此类题要认真审读原文,边读边思考 ,抓住关键词,弄明白文中的信息,区分开观点性和阐述性的句子,最好进行概括,语言要求简练。 考点:归纳内容

38、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此题是仿写,要读懂文句的意思,把握划线句的句式特点,力求所写的句子,在形式上要符合划线句的句式特点,内容上要与划线句关联。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小题 3-4】要看清楚表中的数据,有哪些项目,从横向与纵向两个角度,理解所给数字说明的信息,找出规律,然后分别概括,。 考点:扩展语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小题 5】此题是开放性题,想象合理,语言生动流畅、内容具体、字数符台要求即可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著导读 阅读( 22分) (一)名著阅读 (4分)

39、A道: “天可怜见 A!若不是倒了草厅,我准定被这厮们烧死了! ”轻轻把石头掇开,挺着花枪,一手拽开庙门,大喝一声: “泼贼那里去! ” B假意道: “这厮诈死,洒家再打! ”只见面皮渐渐的变了。 B寻思道: “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 ” C寻思道: “却是恁地好?只有祖 上留下这口宝刀,从来跟着洒家,如今事急无措,只得拿去街上货卖,得千百贯钱钞,好做盘缠,投往他处安身。 ” D道: “正是你这业畜,吃了我娘! ”放下朴刀,跨边掣出腰刀。那母大虫到洞口,先把尾去窝里一剪,便把后半截身躯坐将人去。 D在窝内看得仔细,把刀朝母大虫尾底下

40、,尽平生气力,舍命一戳,正中那母大虫粪门。 A是 ,绰号 ; B是 ,绰号 C是 ,绰号 ; D是 ,绰号 答案: A林冲、豹子头; B鲁智深、花和尚 C杨志、青面兽; D李逵、黑旋风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名著水浒传,所给的内容都是人物的语言,只要通读过名 著原文,对人物的典型情节熟悉,就可以准确推断人物,人物的绰号可以通过读原文不随意识记,有的就需要专门记忆。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默写 文言翻译,诗歌默写,共 10分。 【小题 1】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 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 2)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小题 2】默写古

41、诗词名句。( 6分) ( 1)补写出下列句子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 2分)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足蒸暑土气, 。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 ? 槲叶落山路, 。 ( 2)请在苏轼的浣溪沙和李清照的武陵春中任选一首,在答题卡上写出题目再默写全诗。( 4分) 答案: 【小题 1】 (1)能施行仁政的国君,帮助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国君,帮助的人就少。 (或:施行仁政的国君有很多人帮助他;不施行仁政的国君。很少有人帮助他。 (2)通过那些来使他的内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关键词语译漏译错一处扣 1分 ) 【小题 2】 ( 1) 莫道不消魂 背灼炎天光 当时奢侈今

42、何处 枳花明驿墙 ( 2)略 试题分析: 【小题 1】在翻译时,特别注意疏通句意,翻译出关键词。不能译漏译错。 (1)中注意关键词 “道 ”的解释, (2)中注意 “动 ”、 “忍 ”的使动用法, “曾 ”是通假字,通 “增 ”, “增加 ”的意思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 4道题均属于前后提示式背诵,只要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就不会丢分。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作文 任选一题作文。 (60分 ) 14、穿过乌云的阳光更加绚丽 15、以 “关注 ”为话题作文 生活中,我们对某些 (个 )人、某些

43、(件 )事、某些 (种 )社会现象会特别关注。这些特别的关注,往往体现了关注者的素养、情感与责任。要求:以 “关注 ”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 6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 (诗歌除外 ) 答案:参考例文二 寻找精神的家园 “我们大家共有的并非一个身躯,但却共有一个生长过程,它引导我们经历生命的一切阶段为痛楚,不论是这种或那种形式。 ” 卡夫卡 毕淑敏曾经说过: “若有可能,要为自己的精神修三间小屋: 第一间盛满对人的爱和恨,第二间盛满事业,第三间用于安放自己。 ”“给精神一间小屋 ”,一个恰切的比喻 !它为疲惫的心灵提供遭风避雨的亭阁,它 伴随着人类成长的每一步,记载从野蛮走向文明过程中的

44、坎坷与艰辛,痛楚与忧伤。一旦失去精神家园,人,只是行尸走肉般的生存而不是生活,像一个没爹没娘的孩子,漂泊而踯厨街头 ! 正因如此,文明史上有许多的集大成者为寻找可以停靠自己思想的 “家园 ”而疲于奔波 基督教的创始人 耶稣意识到:犹太人所急需的拯救并不是外在命运的拯救,而是内少道德的改善。他向犹大人大声疾呼: “日期满了,上帝的国近了。你们当悔改,信福音。 ” 无疑,耶稣的用 “爱 ”来取代律法, 为拯救灾难深重的以色列人寻找精神的皈依,但他的改革宗教的行动却触犯了犹太 教上层人士的利益,被犹大教会以 “假先知 ”、 “假基督 ”的罪名,钉死在十字架上。 “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一无所知。

45、”说话的是谁 虽然他其貌不扬,出身铁匠家庭,其思想却是熠熠生辉,他就是西方哲学的开山鼻祖 苏格拉底。 他引导人类认识自己,追寻自己的精神家园,学会怀疑,学会批判,而正是这些问题把他引向了死路,雅典统治者怎么会允许他引导民众有自己的思想呢 于是,他被戴上了精神的枷锁,遭受世人的白眼。尽管几千年已经逝去,我们无法想像出先哲看着街两旁愚蠢自负的眼神时,心中是多么的痛苦 ! 历史有着惊人的相似,在东方, 同样是一位主张 “仁政 ”的圣人 孔子命运多舛,为了让百姓过安稳日子,让国君接受自己的主张,实现政通人和,不辞辛苦带领弟子到各诸侯国游说,但是,圣人却是碰得一鼻子灰,被巧妙地形容为如 “奄奄如丧家之犬

46、 ”,何其狼狈 ! 诺瓦利斯说: “哲学就是怀着永恒的乡愁寻找家园 ”,爱极了另一位可爱的 “圣人 ”庄子,一生都在为寻找 精神家园孜孜不倦。这个世界贫乏、混乱,禾诗意、无色彩,当其妻死时,他惊世骇俗地击缶而歌,庆贺她回到永远的 “故乡 ”。但此时的他更加无聊和落拓, “而已反其真 而我犹为人猗 ”,即使是 “逍遥游 ”,长歌当哭,也找不 到永恒消失的故乡,只能对着落日唱着永恒的恋歌,这是怎样忧伤绝伦的调子啊 !梦中的 “乌托邦 ”越走越远,圣人宁愿 “拖着尾巴在泥水里活着 ”。 为了找到精神的家园,人类要为之付出血与火的代价,这当中的每一步都是惊心动魄扣人心弦。但也正是有了为精神家园而不断探索的先人和行动,人类的精神才不再孤独和彷徨。 试题分析:作者由毕淑敏的话切入,选取了四个在人类文明史上的四杰 耶稣、苏格拉底、孔子、庄子。这四个人中,每一个都有其典型的个性,有的为拯救人类、探索真理而蒙难;有的为推行主张而穷困潦倒、带着乡愁狂放不羁。例子都围绕中 心 “寻找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 ”来进行说理的,有机组合,相互照应。行文流利,材料充足,说服力强,是一篇较有深度的文章。 考点:按要求写作。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