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北京市66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eastlab115 文档编号:290139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8.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学年北京市66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5学年北京市66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5学年北京市66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5学年北京市66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5学年北京市66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5学年北京市 66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物质与危险化学品标志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答案: D 试题分析:氢氧化钠属于易腐蚀,易潮解的物质,不属于氧化剂,故答案:选D。 考点:化学品标志 下列变化中,需加入适当的氧化剂才能完成的是 A Fe FeCl3 B CuO Cu C HNO3 NO D SO3 H2SO4 答案: A 试题分析: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说明本身是还原剂,在反应中化合价升高,故答案:选 A. 考点:氧化剂还原剂 标准状况下,相同质量的下列气体中,体积最大的是 A O2 B N2 C Cl2 D CO2 答案: B 试题分析:同质量时

2、,气体的摩尔质量越大,则体积越小,因 M( Cl2) M( CO2) M( N2) M( H2),则体积最大的为氮气,故答案:选 B. 考点:阿伏伽德罗常数 向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不同的无色溶液进行如下操作,结论正确的是 操作 现象 结论 A 滴加 AgNO3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 原溶液中有 Cl- B 滴加盐酸溶液 产生无色无味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原溶液中有CO32 变浑浊 C 滴加硫酸钠和稀硝酸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原溶液中有 Ba2+ D 滴加稀 NaOH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 原溶液中一定有Mg2+ 答案: C 试题分析: A无色溶液加硝酸银生成白色沉淀,沉淀可能为 AgCl,沉淀还可能为硫酸银

3、,则原溶液中可能有 Cl-,故 A错误;加入盐酸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原溶液中可能是碳酸根离子也可能是碳酸氢根离子,故 B错误;加入硫酸钠和硝酸产生白色沉淀,说明生成硫酸钡沉淀,证明溶液中含有钡离子, C正确;加入氢氧化钠产生白色沉淀,可能含有铝离子、镁离子等,故 D错误;答案:选 C. 考点:离子共存 用下图所示装置及药品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图 1除去 Cl2中含有的少量 HCl B图 2蒸干 NH4Cl饱和溶液制备 NH4Cl晶体 C图 3除去 Fe(OH)3胶体中的 FeCl3 D图 4分离 CCl4萃取碘水后的有机层和水层 答案: D 试题分析: A二者均与 NaOH反应

4、,不符合除杂原则,则图中除杂试剂应为饱和食盐水,故 A错误; B H2、 NH3等均可利用向下排空气收集,则图中气流方向应从右侧进,故 B错误; C NH4Cl受热易分解,不能利用蒸发得到晶体,应利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得到晶体,故 C错误; D碘不易溶于水,易溶于四氯化碳,则混合后分层,图中萃取装置合理,故 D正确;故选 D 考点:实验方案设计 等物质的量的下列化合物在相应条件下完全分解后,得到 O2的质量最多的是 A KClO3(加 MnO2催化剂,加热) B KMnO4(加热) C H2O2(水溶液,加 MnO2催化剂) D HgO(加热) 答案: A 试题分析:设化合物的物质的量均为

5、2mol,则 2molKClO3生成 3mol氧气;2mol高锰酸钾生成 1mol氧气; 2mol双氧水生成 1mol氧气; 2mol氧化汞生成1mol氧气,故答案:选 A。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碳酸钙与盐酸溶液反应: 2 H+ +CO32 H2O+CO2 D铁钉放入稀硫酸中: 2Fe + 6H+ 2Fe3+ + 3H2 C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 HCO3 H CO2 H2O D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 Ba2 SO42 H OH BaSO4 H2O 答案: C 试题分析:碳酸钙难溶于水,故 A 错误;铁与硫酸反应生成亚铁离子, B 错误;碳酸氢钠与

6、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C正确;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不符合固定的组成,方程式应该为 Ba2 SO42 2H 2OH BaSO4 2H2O 考点:离子方程式 下列化学反应中,能用离子方程式 H + OH = H2O 表示的是 A 2H2 + O2 2H2O B HCl + NaOH = NaCl + H2O C 2HCl + Cu(OH)2= CuCl2 + 2H2O D Ba(OH)2 + H2SO4= BaSO4+ 2H2O 答案: B 试题分析: H + OH = H2O表示强酸强碱的反应, A不能用离子方程式表示;B表示强酸强碱的反应, B正确;氢氧化铜是沉淀,应写作分子式的形式

7、, C错误;硫酸钡是沉淀,离子方程式为 Ba2 SO42 2H 2OH BaSO4 2H2O,D错误,答案:选 B. 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下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mol/L的是 A将 40gNaOH溶解在 1L水中 B将 1L10mol/L的浓盐酸加入 9L水中 C将 22.4LHCl气体溶于水配成 1L溶液 D将 10gNaOH溶解在少量水中,再加蒸馏水直到溶液体积为 250mL 答案: D 试题分析: A、 40gNaOH的物质的量为 1mol,溶于水配成 1L溶液,所得溶液浓度为 1mol/L,体积 1L是指溶液的体积,不是溶剂的体积,故 A错误; B、溶液体积不具有加合性

8、,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不是 10L,故 B错误; C、氯化氢所处的状态不一定是标准状况,不能使用气体摩尔体积 22.4L/mol,体积一定,影响气体的物质的量的因素有温度、压强, 22.4LHCl气体的物质的量不一定是1mol,故 C错误; D、 10gNaOH的物质的量为 0.25mol,溶解在少量水中,再加蒸馏水直到溶液体积为 250mL,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mol/L,故 D正确答案:选 D. 考点:物质的量浓度 设 NA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对于 0.3mol/L的硫酸钾溶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1L溶液中含有 0.6NA个钾离子 B 1L溶液中含有钾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总数为 0

9、.9NA C 2L溶液中钾离子浓度为 1.2mol/L D 2L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 0.6NA个 答案: C 试题分析: A、 0.3mol/L的硫酸钾溶液, 1L溶液中含硫酸钾物质的量 0.3mol,含有 0.6NA个钾离子,故 A正确; B、 1L 0.3mol/L的硫酸钾溶液中含有钾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总数为 0.9NA,故 B正确; C、 2L 0.3mol/L的硫酸钾溶液中钾离子浓度为 0.6mol/L,故 C错误; D、 2L 0.3mol/L的硫酸钾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 0.6NA个,故 D正确;故选 C 考点:阿伏伽德罗常数 氰化物有剧毒,我国工业废水中氰化物 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10、为 0.5 mg/L;对废水中 CN 的处理方法是:在碱性条件下,用 Cl2将废水的中 CN 转化成 N2和 CO2等,使废水得到净化。发生的反应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反应中氧化剂是 CN B现取 1 L含 CN 1.02 mg/L的废水,至少需用 4.010 5mol Cl2处理后才符合排放标准 C若上述反应生成 0.4 mol CO2,则溶液中阴离子增加的物质的量为 2 mol D当有 0.4 mol CO2生成时,反应中转移的电子的总数目约为 26.021023 答案: D 试题分析: CN 中碳的化合价为 +2价,生成二氧化碳的价态为 +4价,化合价升高被氧化,作还原剂, A

11、错误; 1 L含 CN 1.02 mg/L的物质的量为0.00102g/16g/mol=0.00007mol, 2CN 5Cl2,故需氯气的物质的量为0.00007x2.5=0.000105mol, B错误;反应前后阴离子的数目不变,故 C错误;根据反应方程式每生成 2mol二氧化碳转移 10mol电子,故生成 0.4mol二氧化碳转移 2mol电子, D正确,答案:选 D。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综合应用 ( 5分)下列 4组物质均有一种物质的类别与其它 3种不同 A CaO、 Na2O、 CO2、 CuO B.H2、 C P、 Cu C O2、 Fe、 Cu、 Zn D.HCl、 H2O、 H

12、2SO4、 HNO3 ( 1)以上四组中与其它 3种类别不同的物质依次是(填化学式) A ; B ; C ; D 。 ( 2)这四种物质相互作用可生成一种新物质(碱式碳酸铜,化学式为Cu2(OH)2CO3),该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填 “是 ”或 “不是 ”)。 答案:( 1) CO2 Cu O2 H2O ( 2) 是 试题分析:( 1) A、 CaO、 Na2O、 CuO 是金属氧化物,而 CO2是非金属氧化物,故答案:为: CO2; B、 H2、 C、 P 是非金属单质, Cu 是金属单质,故答案:为:Cu; C、 O2是非金属单质, Fe、 Cu、 Zn属于金属单质,故答案:为: O2;

13、 D、HCl、 H2SO4、 HNO3为酸, H2O是中性,故答案:为: H2O;( 2)铜、二氧化碳、水、氧气反应生成的碱式碳酸铜,化学方程式为: 2Cu+O2+CO2+H2OCu2( OH) 2CO3,该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答案:为:是 考点:物质的分类 若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 mol Fe与足量稀盐酸反应时,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3 NA B标准状况下, 22.4 L水中含有水分子的数目为 NA C 14 g N2中含有电子的数目为 7 NA D数目为 NA的一氧化碳分子和 0.5 mol甲烷的质量比为 74 答案: C 试题分析: 1

14、mol Fe与足量稀盐酸反应时,生成亚铁离子,转移电子数为 NA,A 错误;标准状况下,水是非气体, 22.4L 水的物质的量不是 1mol,故 B 错误;14g氮气的物质的量为 0.5mol,电子数为 0.5molx14=7NA, C正确;数目为 NA的一氧化碳分子的物质的量为 1mol,质量为 28g, 0.5mol甲烷的质量为0.5molx16g/mol=8g,故质量比为 7:2, D错误,答案:选 C. 考点:阿伏伽德罗常数 下列图示的四种实验操作是常用的分离提纯的方法,其名称从左到右依次是 A蒸发、蒸 馏、过滤、萃取 B过滤、蒸馏、蒸发、萃取 C过滤、蒸发、蒸馏、分液 D萃取、蒸馏、

15、蒸发、过滤 答案: C 试题分析:第一个装置的仪器以及操作,可知本实验操作名称过滤;由第二个装置的仪器以及操作实验操作名称蒸发;第三个实验操作名称蒸馏;第四个实验操作名称是分液故四种实验操作名称从左到右依次是过滤、蒸发、蒸馏、分液选 C 考点:物质的分离提纯 能在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 Ba2+、 K+、 OH 、 SO42 B Fe3+、 NO3 、 Na+、 OH C H+、 Na+、 Cl 、 SO42 D K+、 SO42 、 HCO3 、 H+ 答案: C 试题分析:钡离子与硫酸根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A错误;铁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 B错误; C能大量共存

16、;碳酸氢根离子与氢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能大量共存, D错误,答案:选 C. 考点:离子共存 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可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 A乙醇溶液 B氯化钠溶液 C硫酸铜溶液 D氢氧化铁胶体 答案: D 试题分析:胶体粒子的微粒直径在 1-100nm之间,分散质微粒直径小于 1-100nm的是溶液,大于 1-100nm的是浊液; A、 B、 C 是溶液, D是胶体答案:选 D。 考点:胶体的性质 下列仪器中,不能加热的是 A容量瓶 B试管 C烧瓶 D烧杯 答案: A 试题分析:能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燃烧匙、坩埚、蒸发皿,必须垫石棉网才能加热的仪器有:烧杯、烧瓶、锥形瓶不能加热的

17、仪器有:集气瓶、量筒、胶头滴管、容量瓶、药匙等故答案:选 A。 考点:仪器的使用 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下列物质不属于电解质的是 A Fe B NaOH C H2SO4 D Na2SO4 答案: A 试题分析: A铁为单质,不属于电解质,故 A正确; B氢氧化钠为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能够导电的化合物,氢氧化钠为电解质,故 B错误; C硫酸在水溶液中能够导电,且为化合物,硫酸为电解质,故 C错误; D硫酸钠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能够导电,且为化合物,所以硫酸钠为电解质,故 D错误;故选 A 考点:电解质 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不会用到的仪器是 A烧杯 B烧瓶

18、C容量瓶 D玻璃棒 答案: B 试题分析:配制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转移、洗涤、定容,称量时用到仪器是天平、钥匙(量取时用到量筒),溶解时用到烧杯、玻璃棒,转移溶液时 用到玻璃棒、容量瓶,定容时用到胶头滴管,所以没有用到的是烧瓶,故选 B 考点:仪器的使用 下列各组物质,按化合物、单质、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A Fe(OH)3胶体、白磷、石灰乳 B干冰、铁、氯化氢 C烧碱、液态氧、碘酒 D空气、氮气、明矾 答案: C 试题分析: Fe(OH)3胶体是混合物, A 错误; HCl 是化合物不是混合物, B 错误;C分别为化合物、单质、混合物, C正确;明矾是化合物, D正确 .答案: C

19、 考点:物质的分类 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冰和干冰都是化合物 B纯碱是碱 C K2SO4和 K2CO3均属于钾盐 D豆浆是胶体 答案: B 试题分析: A冰是固态的水,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所以它们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故 A正确; B不锈钢是铁的合金,目前使用的硬币有铜镍合金和不锈钢,都属于合金,故 B正确; C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熟石灰是氢氧化钙,属于碱,故 C错误; D豆浆是蛋白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雾是由小水滴凝结灰尘而成的符合胶体分散质微粒直径,故 D正确;故选 C 考点:物质的分类 下列类型的反应,一定发生电子转移的是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20、答案: C 试题分析: A、化合反应中不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如二氧化碳与水化合生成碳酸,则没有电子的转移,故 A错误; B、分解反应中不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如碳酸氢铵分解,则没有电子的转移,故 B错误; C、置换反应中肯定有单质参加反应,有单质生成,则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即一定有电子转移,故 C正确; D、复分解反应中是物质相互交换成分,如盐酸与氢氧化钠中和反应,则一定没有化合价的变化,即一定没有电子转移,故 D 错误;故选:C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 下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一定有氧气参加 B 还原剂本身被还原 C氧化反应先于还原反应发生 D一定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

21、) 答案: D 试题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由电子的转移,即有化合价的升降,不一定有氧气参加,如钠与氯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A 错误, D 正确;还原剂被氧化,化合价升高, B错误;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同时发生, C错误,故答案:选 D.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实质 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 CuCl2= Cu2+ +2Cl- B Ba(OH)2= Ba2+(OH)2- C Al2(SO4)3= 2A13+3SO42- D HNO3= H+NO 答案: B 试题分析:氯化铜是强电解质,完全电离,故电离方程式为: CuCl2=Cu2+2Cl-,A正确; 氢氧化钡是强电解质,( OH) 2-书

22、写错误,正确的电离方程式为: Ba( OH) 2=Ba2+2OH-, B错误; Al2( SO4) 3属于盐,是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电荷恒、离子符号正确,所以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故 C正确;硝酸是强酸,完全电离,电荷守恒、离子符号正确,所以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故 D正确;故选 B 考点:电离方程式书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aCl溶于水在电流作 用下电离成钠离子和氯离子 B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有 H+的化合物叫做酸 C CO2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 CO2是电解质 D固体 NaCl不导电,但 NaCl是电解质 答案: D 试题分析:氯化钠在水分子作用下发生电离,在电流作用下离子定向移动,发生电解

23、, A错误;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为氢离子的叫做酸,如 NaHSO4也能电离出氢离子,但属于盐类, B错误;二氧化碳的水溶液是生成了碳酸导电,二氧化碳是非电解质, C 错误; NaCl 固体不导电,但是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导电,故为电解质, D正确,答案:选 D. 考点:电解质的定义 已知:乙酸乙酯( C4H8O2)通常是无色液体,不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密度小于 1g mL 1,要从饱和碳酸钠溶液与乙酸乙酯的混合物里将乙酸乙酯分离出来,试判断下列分离方法中最合理的是 A蒸馏 B分液 C过滤 D蒸发 答案: B 试题分析:乙酸乙酯难溶于水,密度小于水,故可以用分液的方法提纯乙酸乙酯,答案:选 B. 考

24、点:物质的分离 实验题 ( 20分)现有含有少量 NaCl、 Na2SO4、 Na2CO3等杂质的 NaNO3溶液,选择适当的试剂除去杂质,得到纯净的 NaNO3固体,实验流程如下图所示。 ( 1) 沉淀 A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 ( 2) 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 3) 中均进行的分离操作是 。 ( 4)溶液 3经过处理可以得到 NaNO3固体,溶液 3中肯定含有的杂质是 ,为了除去杂质,可向溶液 3中加入适量的 。 ( 5)实验室用上述实验获得的 NaNO3固体配制 500 mL 0.40 mol/L NaNO3溶液。 配制溶液时,进行如下操作: a定容; b计算; c溶解; d

25、摇匀; e转移; f洗涤; j称量。称取 NaNO3固体的质量是 g。 按照操作顺序,第 4步是 (填序号)。 某同学转移溶液的操作如图所示,该同学操作中的错误是 。 若用胶头滴管定容时,不小心滴水滴过了刻度线,你认为应该采取的处理方法是: 。 下列操作中,可能造成所配制溶液的浓度偏低的是 (填选项)。 a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b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c洗涤后的容量瓶中残留少量蒸馏水 答案:( 1) BaSO4 和 BaCO3 ( 2) Ag+Cl-=AgCl ( 3)过滤 ( 4) Na2CO3;稀 HNO3 ( 5) 17.0; e 没有用玻璃棒引流 重新配制 a 试题分析:( 1)加入过量

26、的 Ba( NO3) 2, Na2SO4、 Na2CO3和 Ba( NO3) 2反应生成 BaSO4、 BaCO3沉淀,故答案:为: BaSO4、 BaCO3;( 2)滤液 1中含氯离子,加入过量的 AgNO3,使 Cl-全部转化为 AgCl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g+Cl-AgCl;故答案:为: Ag+Cl-AgCl;( 3) 中均进行的分离是把不溶性物质和可溶性物质分离,故为过滤;故答案:为:过滤;( 4)溶液3为 NaNO3和 Na2CO3的混合物,加入稀 HNO3,可除去 Na2CO3,最后加热蒸发、冷却结晶、过滤得到硝酸钠,故答案:为: Na2CO3; HNO3;( 5) 制备5

27、00mL 0.4mol/L的 NaNO3溶液,需要 500mL容量瓶,则需要硝酸钠的质量为0.5L0.4mol/L85g/mol=17.0g,配制的步骤依次为计算、称量、溶解、转移、洗涤、定容、摇匀等操作,故第四步为转移;故答案:为: 17.0; e;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要 500mL容量瓶,向容量瓶中转移液体需要用玻璃棒引流,故答案:为:未用玻璃棒引流 若用胶头滴管定容时,不小心滴水滴过了刻度线,浓度偏小,需重新配制; a.未洗涤玻璃棒和烧杯,溶质偏少,浓度偏低; b.定容时 俯视刻度线,体积偏小,浓度偏大; c.容量瓶中残留水分,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故浓度无影响,答案:选 a.

28、考点:物质的分离提纯 填空题 ( 6分)从海水中提取的粗盐含有泥沙和 Ca2+、 Mg2+、 SO42-等离子,为制备精盐可使用以下试剂: Na2CO3溶液 BaCl2溶液 NaOH溶液等。 ( 1)加入试剂的合理顺序是 (填选项)。 a b c d ( 2)加入过量 Na2CO3溶液的作用是 。 ( 3)向最后过滤所得溶液中滴加 至无气泡产生,再经蒸发结晶得到食盐晶体。 答案:( 1) cd ( 2)除去粗盐中的 Ca2+和过量的 Ba2+ ( 3)稀盐酸 试题分析:( 1) SO42-、 Ca2+、 Mg2+等分别与 BaCl2溶液、 Na2CO3溶液、 NaOH溶液反应生成沉淀,可再通过

29、过滤除去, Na2CO3 溶液能除去过量的 BaCl2 溶液,盐酸能除去过量的 Na2CO3溶液和 NaOH溶液,所以应先加 BaCl2溶液再加Na2CO3溶液,最后加入盐酸,所以正确顺序为: 或 ,故选 cd;( 2)除去硫酸根离子加入了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原溶液中含有钙离子,所以加入碳酸钠溶液可以除去钙离子和钡离子,故答案:为: 除净 Ca2+,除去过量的Ba2+;( 3)氯化钠溶液中存在过量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故加入盐酸至无气泡产生,以除去过量的碳酸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故答案:为稀盐酸。 考点:粗盐的提纯 ( 6分)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1) Zn粉与稀硫酸溶液的反应: (

30、 2)碳酸钙与稀盐酸溶液的反应: ( 3)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答案:( 1) Zn+2H+=Zn2+H2 ( 2) CaCO3+2H+=Ca2+CO2+H2O( 3)Ba2+2OH-+Cu2+SO42-=BaSO4+ Cu(OH)2 试题分析: 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离子方程式为:Zn+2H+=Zn2+H2,故答案:为: Zn+2H+=Zn2+,( 2)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碳酸钙难溶于水,故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a2+CO2+H2O; 硫酸铜与氢氧化钡混合,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氢氧化铜沉淀,离子方程式为为: Cu2+SO42-+Ba2+2O

31、H-=BaSO4+Cu( OH) 2; 考点:离子反应 ( 3 分)木炭与浓硫酸反应可表示为: C +2H2SO4(浓 ) CO2+2SO2+2H2O。 ( 1)木炭作 (填 “氧化剂 ”或 “还原剂 ”),硫酸 (填 “被氧化 ”或 “被还原 ”)。 ( 2)若消耗了 1 mol H2SO4,则生成 mol SO2。 答案:( 1)还原剂 被还原 ( 2) 1 试题分析:( 1) C 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C 为还原剂, S 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H2SO4 为氧化剂,故答案:为:还原剂;被还原;( 2)由方程式可知,若消耗了 1mol H2SO4,则生成 1molSO2,故答案:为

32、: 1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 计算题 ( 10分)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是高中化学定量分析的基础: ( 1) 200 ml Fe2(SO4)3溶液中含 Fe3+ 56g,溶液中 SO42 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2)同温同压下,容器 A中 HCl与容器 B中 NH3所含原子数相等,容器 A与容器 B的体积之比是 ( 3)某小组将铁屑放入一定浓度的硫酸中并不断搅拌,即可制得硫酸亚铁溶液。现欲将 5.6 gFe完全溶解,加水后得 200 mL溶液。请计算(写出计算过程): 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所得硫酸亚铁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答案:( 1) 7.5 mol/L ( 2) 3:1 ( 3) 2.

33、24L 0.5 mol/L 试题分析:( 1)含 Fe3+ 56g, 即铁的物质的量为 1mol,铁离子与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比为 2:3,故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为 1.5mol, c( SO42-)=1.5mol/0.2L=7.5mol/L;( 2)容器 A 中 HCl与容器 B 中 NH3所含原子数相等,物质的量比为 3: 1,体积比等于物质的量比,故体积比为 3:1;( 3) 铁的物质的量为 5.6g/56g/mol=0.1mol,生成氢气的关系为 FeH2,故氢气的体积为0.1molx22.4L/mol=2.24L 5.6g铁完全反应,根据铁元素守恒可知,溶液中 n( FeSO4) =n( Fe) =0.1mol,浓度为 0.1mol/0.2L=0.5mol/L; 考点:物质的量浓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