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visitstep340 文档编号:290161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4.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学年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5学年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5学年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5学年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5学年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5学年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李大钊在史学要论中指出, “一时代有一时代比较进步的历史观,一时代有一时代比较进步的知识;史观与知识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历史事实的解喻自然要不断的变动。 ”他在这里强调历史研究要 A与时代同行 B有历史观引导 C为现实服务 D充分掌握史实 答案: A 试题分析:结合材料史观与知识的不断进步, “人们对历史事实的解喻自然要不断的变动 ”可以得出作者强调历史研究要随史观和知识的进步不断的变化即要与时代同行,所以选 A 考点:史学常识 历史研究 方法 郑燮的墨竹图,写修竹数竿,顾盼有情,疏爽飞动,浓淡相映,虚实相照,傲气风骨让

2、人感慨。这种借物抒情,表现自我,追求神韵意趣的手法是下列绘画的特点 A风俗画 B汉代帛画 C中国文人画 D民间绘画 答案: C 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中国文人画,又称为士大夫画,在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追求抒情写意。集中体现出画家多方面的文化素养,该画体现书画结合,材料所述即为此画,所以选 C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古代艺术 绘画 林则徐是道光时期一位很有见识的大臣。他高于同代官僚之处,除主张严禁鸦片外,最重要的是他 A为官清廉正直 B关心人民疾苦 C坚决抗击外来侵略 D主张开眼看世界 答案: D 试题分析:结合所学林则徐在广州主持禁烟时,就主动了解外国情况,著有四洲志、华事夷言等著作

3、,被誉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所以选 D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顺乎世界之潮流 林则徐 “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四夷者,外夷制之。 ”这种思想最早出现在 A四洲志 B海国图志 C资政新篇 D西学东渐记 答案: B 试题分析:材料大意为善于学习西方的能抵制西方,不善于学习西方的,会被外国控制,即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该观点最早出现于海国图志所以选 B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顺乎世界之潮流 师夷长技以制夷 史学家陈旭麓指出, 19世纪 40年代、 60年代和 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 A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

4、统一 B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 C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 D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的统一 答案: D 试题分析:结合所学 A项只适合于 90年代, B项所述为新文化运动应为 20世纪, C项建立民主共和为辛亥革命,也发生在 20世纪,所以 A、 B、 C三项均不正确,所以选 D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顺乎世界之潮流 近代探索 “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提出这一思想的应该是 A地主阶级洋务派 B资产阶级维新派 C资产阶级革命派 D资产阶级激进派 答案: A 试题分析:材料主张学习西方的器物和军事,结合所学洋务派主张学习西

5、方器物,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君主立宪,革命派主张学习民主共和,激进派主张学习西方民主与科学,由此可知符合题意的为 A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顺乎世界之潮流 洋务运动 康有为在奏章中往往采取在 “中体 ”中借用西学 “移花接木 ”法,给皇帝讲 “心当变法 ”的道理。顽固派指责他 “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 ”。康有为这样做的目的是 A在儒学的基础上吸收西方政治学说 B为变法披上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论外衣 C将西方的政治理论和实践中国化 D用儒家的经典 解释西方的政治学说 答案: B 试题分析:结合所学康有为主张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在新学伪经考中将孔子塑造为改革的先师,为其变法做宣传,以减少其改

6、革变法的阻力,所以选 B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顺乎世界之潮流 维新思想 近代中国,对外交、西方科技、人民地位的认识上分别经历了从 “夷务 ”到“洋务 ”、从 “淫巧 ”到 “长技 ”、从 “臣民 ”到 “国民 ”的变化。这类变化集中反映出 A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演变 B思想文化观念逐渐西化 C社会半殖民地化日益加强 D民主科学取代专制愚昧 答案: A 试题分析:近代中国社会的变化。材料从外交、科技等方面分析了近代以来的称谓变化,反映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国逐渐由传统社会到近代社会的转变。,所以选 A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顺乎世界之潮流 探索演变趋势 鲁迅先生曾说: “可惜中国

7、太难改变了 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 ”以下 “鞭子 ”与 “动弹 ”的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 A鸦片战争 开眼看世界 B第二次鸦片战争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传播民主与科学的思想 D甲午中日战争 维新变法,救亡图存 答案: C 试题分析:鸦片战争后林则徐等人 “开眼看世界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李鸿章等人以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为指导思想开展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后康有为等维新派掀起维新变法,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成为主流,传播民主与科学的思想对应新文化运动,这发生在辛亥革命后的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

8、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各个阶层的救国探索 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了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历程,其中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起到的最突出作用是: A加速清 政府的灭亡 B思想启蒙 C开始了师夷长技以制夷 D实行君主立宪制 答案: B 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维新变法最终以失败告终,但其通过与顽固派的论战宣传了西方近代民主思想,掀起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所以选 B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顺乎世界之潮流 维新思想 历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 “那时候,天下滔滔,多是泥古而顽梗之人 如果没有 中体 作为前提, 西用

9、无所依托,他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 ”陈先生评价历史事物的标准是 A科学技术决定论 B传统的夷夏之辨的观点 C把历史事物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评价 D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体 答案: C 试题分析:从材料中 “那时候 如果 ” 等语句中可知是在评判事物的时候注意了当时的时代背景,即评判事物的标准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中去评价,所以选 C 考点:史学常识 历史评价 标准 李大钊在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号召 “知识阶级与劳工阶级打成一片 ”,并积极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这说明 A马克思主义主要在工人中宣传 B李大钊认识到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C李大钊注重把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10、 D李大钊认为只有工人阶级才能接受马克思主义 答案: C 试题分析:结合所学在新文化运动后期,李大钊率先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材料中 “与劳工阶级打成一片 ”说明与工人运动的结合,所以选 C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新文化运动 后期内容 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钱玄同认为 “惟有将中国书籍一概束之高阁一法 ”,才能避免 “中毒 ”,甚至 “剿灭 ”中国文化, “废灭汉文 ”,采用世界语等。这说明新文化运动存在下列哪种现象 A彻底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儒家思想不再居正统地位 B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 C对东方文化的看法,存在着绝对否定的偏向 D有利于文化普及与

11、繁荣,使语言和文字紧密统一,为民众所接受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解答关键是提取关键信息 “将中国书籍一概束之高阁 ”“剿灭 中国文化 ”“废灭汉文 ”“采用世界语 ”等,这些信息说明新文化运动对东方文化存在着绝对否定的偏向,所以选 C项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新文化运动 评价 新史学指出: “叙述数千年来各种族所以盛衰兴亡之迹者,是历史之性质也;叙述数千年来各种族所以盛衰兴亡之故者 ,是历史之精神也 ”; “历史者,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得其公理、公例者也。 ”由此可见,历史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 A把握历史规律 B考证历史事实 C描述历史现象 D分析历史原因 答案: A 试题分析:

12、新史学指出:历史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叙述各民族盛衰兴亡的踪迹和原因,总结出人类发展的共同道理,把握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所以 B、C、 D项均与题干不符,所以选 A 考点:史学常识 历史研究 目的 东晋王羲之创作的兰亭序, “字势雄强, 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阁 ”。其书体被认为既有审美价值,又有实用价值,雅俗共赏。这种书体是 A篆书 B隶书 C楷书 D行书 答案: D 试题分析:结合所学东晋王羲之为著名的书法家之一,擅长楷书行书,其代表作品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所以题干所说字体为行书,所以选 D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古代艺术 书法 一位古董商要出售以下文物:有铭文的青铜器、楷书书写的

13、道德经、行书书写的关汉卿窦娥冤、隶书刻写的竹简。他最可能是何时何地的商人 A明初的南京 B东汉的洛阳 C北宋的东京 D唐末的长安 答案: A 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有铭文的青铜器属于春秋战国,楷书产生于汉末,窦娥冤是元代的戏曲作品。隶书产生于秦朝,由此可知该商人不能早于元朝,所以选 A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古代文学艺术 史实 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 A逐渐平民化 B逐渐贵族化 C逐渐神秘化 D逐渐宗教化 答案: A 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队伍发展壮大,逐渐产生了满足市民阶层需求的世俗文学,宋词、元

14、曲、明清小说即为世俗文学的代表,所以选 A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古代文学 演变趋势 全世界 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于 1988年在巴黎聚会,讨论新世纪世界的前途,他们得出 致的结论,认为在 21世纪,人类如果要过上和平幸福的生活,就应该回到 2500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他们从孔子那里去寻找的“智慧 ”是 A “是非之心 ”,人皆有之 B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 C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D “制天命而用之 ” 答案: C 试题分析:材料强调的是和平幸福的和谐社会,结合所学孔子的核心思想为仁,主张以爱人之心来协调人际关系,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以选 C 考点:中国

15、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百家争鸣 孔子 下图是一副 “光盘 ”行动的宣传画,下列人物会对该画大力宣传的是 A老子 B墨子 C荀子 D孔子 答案: B 试题分析:画中的 “光盘 ”行动寓意为勤俭节约,结合所学知识战国时期墨家学派主张兼爱非攻,节用节葬,所以漫画体现了墨子的观点,所以选 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百家争鸣 墨子 “吾是以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重罚可以治国也。 ”持这种观点的学派是 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墨家 答案: C 试题分析:材料强调治国要用严刑酷罚,结合所学法家韩非主张法治,建立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由此可见材料体现了法家的观点 ,所以选 C 考点:中国

16、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百家争鸣 法家学说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钱乘旦曾这样评价理学: “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 夷务 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 ”由此可见理学 A明道德之善,不求科学之真 B思想博大精深但具有封闭性 C以追求天理为治学目标 D其治学方法是格物致知 答案: B 试题分析:材料所述理学内容具有丰富性和普遍性,可以说穷尽世界一切真理,体现了理学的博大精深,但其不关心外部事物带有明显的封闭性,所以选 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明理学 评价 他和一位朋友在

17、郊外观赏风景时,朋友问他,山中美丽的花树,它们自生自长,与人心感觉与否并无关系,你认为呢?他却说:你来看此花树,它才存在;你不来时,它是不存在的。在他看来,花树的存在与否,全以人的主观感觉为转移。 “他 ”指的是 A孟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阳明 答案: D 试题分析:材料所说万物的存在与否在于人是否看到,是以人的主观感觉为转移的,应该属于心学的体现,结合所学知识王阳明为心学的代表人物,所以选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明理学 心学 李贽称赞汉司马相如、卓文君 “善择佳偶 ”,还赞扬寡女改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政治家。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贽 A反对礼的观念 B揭露道学家的虚伪 C破除

18、对孔子思想的迷信 D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 答案: D 试题分析:结合所学李贽反对盲从孔子,反对封建礼教,材料体现李贽赞同自由恋爱和寡女改嫁,体现了对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礼教的反对,所以选 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早期反封建的启蒙思想 李贽 韩非子主张君主专制,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 ,对二者的评价正确的是 A都体现了当时社会变革的要求 B前者反动,后者进步 C都具有民主色彩 D都有利于封建统治 答案: A 试题分析:韩非主张君主专制,满足了封建地主阶级要求参与政治的需求,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思想领域内出现了早期反封建的民主启蒙思想,二者都是出于当时时代的需求,所以选

19、 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百家争鸣 法家;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早期反封建的启蒙思想 朱熹 四位学生在做研究性学习时,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的影响为题,各命了一个小题,你觉得哪些比较适宜 大汉的文明传承 纸改变了西欧的文化进程 西方海外殖民的助推器 指南针 火药 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致命武器 没有印刷术就没有西方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四大发明对于推动西方社会的发展起了重大的作用, 说法正确,印刷术的产生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发展,而不是其决定作用的,所以 的说法不正确,所以选 A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古代科

20、技 四大发明影响 中国古代科技高度发达的根本原因是 A统治者的政策 B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发展,农耕经济高度繁荣 C中外文化的交流 D科学家的刻苦、奉献精神 答案: B 试题分析:结合所学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同时文化又反作用于政治经济,古代中国科技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时政治经济的需求,所以根本原因为 B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古代科技 发达原因 唐朝以来,商业日益发展,城市走向繁荣,市民阶层壮大,与这些经济现象相适应,文化领域出现了哪些相应的成就 小说的出现和繁荣 黄宗羲等人提出 “工商皆民生之本 ” 宋朝风俗画的发展 魏 晋时期的书法 A B C D

21、 答案: B 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商品经济发展,中国古代城市规模日益扩大,市民阶层队伍发展壮大,为了满足市民阶层队伍扩大的需求,出现了世俗文化,即小说、风俗画,明清时期出现了反封建的民主启蒙思想,所以选 B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古代文学、艺术 世俗文学 在楚汉之争中,有这样一个故事:韩信投靠刘邦后,被派去管理杂乱无章的粮仓。但很快韩信就把新谷、陈粮分开,而且新谷、陈粮的多少统计的非常清楚。他的这些智慧最可能记载于 A石氏星表 B黄帝内经 C齐民要术 D九章算术 答案: D 试题分析:结合材料韩信要将新旧粮食分开统计出各自的数字需要的是数学知识,选项中 A为天文学成就, B为医学

22、成就, C为农学著作, D为数学成就,所以选 D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古代科技 九章算术 电视剧大国医在央视八套黄金剧场播出后,获得观众好评,这是一部表现中医的正剧。被医学家誉为 “万世宝典 ”的是 A本草纲目 B伤寒杂病论 C黄帝内经 D农政全书 答案: B 试题分析:公元 3世纪初,张仲景博览群书,广采众方,凝聚毕生心血,写就伤寒杂病论一书 , 伤寒杂病论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 “六经分类 ”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 ,被后世誉为 “万世宝典 ”,所以选 B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古代科技 古代

23、医学 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上述词句依次运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 A楚辞、汉赋、唐诗 B楚辞、唐诗、宋词 C唐诗、宋词、 楚辞 D唐诗、宋词、元曲 答案: C 试题分析:结合所学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出自于李白的蜀道难为唐诗,“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出自宋代晏殊的蝶恋花属于宋词,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出自离骚属于楚辞,所以选 C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古代文学 唐诗、宋词、元曲 简答题 材料 : 儒学在很长一段时间是被批判的。上世纪 80年代,我们对儒学的态度开始有了

24、一些改变,但基本上还是持一种批判、否定的态度。 1988年,在儒学国际会议上,余英时先生说,儒学现在是一个游魂,东游西荡,没有一个附着的制度和实体。林毓生教授认为,儒学是一个封闭、一元的思想体系,现在已经陷入了 “民主 “科学 ”的困境,很难摆脱出来。我们国内的学者也提出了对儒学的一个全面批判。 这么多年过去了,应该说现在儒学的复兴已经成为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比如说很多地方都竖起了孔子像,有人说这是对儒学的一种认可。还有全球现在有400多所孔子学院以及当前的 “国学热 ”。 摘编自吴光当代儒学发展的新方向 评述材料中关于儒学思想发展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 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

25、,史论结合。) 答案:赞成儒学在很长一段时间是被批判的。( 3分) 秦朝时期(秦始皇):焚书坑儒,儒学遭到沉重打击;( 2)明朝李贽的离经叛道,指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儒家经典也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 2)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三位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进行批判,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倡导经世致用。( 2)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到孔家店;( 2)文化大革命期间,批林批孔运动。( 2分) 答案: 2:赞成儒学的复兴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 3分) 战国时期,经过孟 子和荀子的发展,儒学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2)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把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

26、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汉武帝接受董仲舒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的建议,并付诸实行。此后,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2)唐朝儒学大师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 2)北宋时,儒家学者复兴儒学,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 “ 理学 ”。( 2)两宋程朱理学提倡格物致知,“存天理,灭人欲 ”。南宋陆九渊和明 朝王阳明提倡心学,主张 “致良知 ”和 “知行合一 ”。 (2分 )19世纪末,康有为借助孔子的名义,进行戊戌变法。( 2)儒家思想外传,成为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传统文化

27、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欧洲启蒙运动产生了重大影响。( 2)当前的 “国学热 ”和全球孔子学院兴起,说明儒学正在复兴。 (2分 ) (任选其中 5点给 10分 ) 答案: 3:对儒学的批判或者复兴儒学主要取决于人们自身所处的时代与立场。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批判继承,理性扬弃。 (必需史论结合方可得分 )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首先要搞清楚材料的观点是什么,即 由第一段材料可以得出第一种观点为儒学在很长一段时间是受批判的,结合古今历史史实加以回答即可,依据第二段可以得出第二种观点为儒学的复兴也是一个客观的事实,结合古今历史上儒学复兴的史实加以回答。同时也可以将两段才俩结合起来得

28、出一个更为全面的观点及对待儒学我们应该批判的继承,结合所学梳理出历史上对儒学的批判和继承的史实即可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儒学 发展演变及其评价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12分 ) 材料一 书名 成书时间 价值 西游记 明朝 中国古代一部具有浓郁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 聊斋志异 清朝 中国古代一部优秀的文言短篇小说集 儒林外史 清朝 中国古代一部优秀讽刺小说 红楼梦 清朝 中国古代最优秀的长篇小说,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材料二 同光十三绝 材料三 中国有关科技方面的统计 年代 世界重要科技发明(件) 中国 件 百分比 公元 1400

29、 年 45 28 62% 公元 4011000 年 45 32 71% 公元 10011500 年 67 38 57% 公元 15011840 年 472 19 4%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二,概述明清时期文学艺术的主要成就。( 4分) (2)以上三则材料反映了明清时期(鸦片战争前)我国的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呈现出怎样不同的发展趋势?( 4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文化现象产生的社会原因。( 4分) 答案: )成就:明清时期,小说创作繁荣;京剧走向成熟;绘画尤其是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任两点给 4分) 趋势:文学艺术不断发展,繁荣兴盛;而科学技术则由发展转为停滞。(各2分,共 4分

30、) 原因:明清时期,农业和手工业发展,商品 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在此基础上,文学艺术不断发展。( 2分)小农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封建制度日益腐朽 ;科举取士等使统治者进一步加强思想控制 ;抑制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2分 ,任答其中两点 分) 试题分析:( 1)结合图表信息,表中例举了明清时期的几部优秀小说的名称及评价,由此可以得出成就之一为小说创作繁荣,材料二中同光十三绝是清代京剧的典型代表,由此可以得出京剧走向成熟,其中任务栩栩如生,可知明清绘画尤其是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 ( 2)结合材料一二可以得出明清时期我国的文学艺术不断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表三所 述为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在世界

31、科技发明中所占的比重,从表中数字可以看出,我国科技所占比重逐渐下降,明清时期仅占百分之四,由此可以得出明清时期科技走向衰落。 ( 3)该问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明清时期我国文学艺术发达的原因,二是明清时期古代科技落后与西方的原因,应该分开作答,第一方面主要从明清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即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等,第二方面则应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政策方面加以考虑。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古代文学 明清小说;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古代艺术 京剧;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 化 古代科技 发展趋势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15分) 材料一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与传统的封建统治思想

32、相比,曾国藩的思想出现了具有新内容的变化,在伦理政治观念上由原来对内维护三纲五常、对外保持天朝至尊,转变为对内维护三纲五常、对外讲究 “忠信笃敬 ”、 “守定和约 ”。同时,他更重视引进西方技术的活动,认为是 “救时之第一要务 ”“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 ” 王少普曾国藩洋务思想的形成、性质和作用 材料二 “近五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 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 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 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

33、所以最近两三年间,算是画出一个新时期来。 ” 梁启超 1922年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 材料三 1918年,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赞誉俄国革命为 “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和世界的新潮流 ”,并且预言 20世纪的文明将以俄国革命为契机而发生巨变。 请 回答: ( 1)依据材料一,概括曾国藩基本思想主张的显著特点。( 2分) ( 2)梁启超归纳的第二期有何史实依据?( 2 分) “新时期 ”又指什么?( 2 分) ( 3)依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与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相比,在学习西方文化的过程中,知识界关注的重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分)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3分) ( 4)结合上述材料,

34、从近代中国思想解放历程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 4 分) 答案:( 1)特点:中体西用。( 2分 ,解释中体西用含义也可给分) ( 2)史实:从维新变法运动到辛亥革命,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2分 ,其 中每个制度 1分) “新时期 ”:新文化运动带来的民主、科学的新时期。( 2分 ,直接答出新文化运动时期即可得分) ( 3)变化:从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政治制度,到提倡民主和科学、接受马克思主义。 ( 2分) 变化原因: (3分 ) 思想文化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袁世凯却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 (1分 ) 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

35、义进 步发展。 (1分 ) 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冲破封建思想牢笼,实行民主制 ,袁世凯却梦想复辟帝制 ,实行独裁统治 (1分 ) ( 4)启示: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是渐进的过程,就是近代中国人思想不断解放的过程;向西方学习成为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的核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任 1点给 4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 试题分析:( 1)结合材料曾国藩主张对内维护儒家的三纲五常思想,同时又重视引进西方的技术,用以挽救民族危亡,体现出当时的指导思想为中体西用,即地主阶级洋务派主张学习方先进的科技,以维护腐朽落后的封建统治的主张 ( 2)结合材料,梁启超强调近代向西方的学习经历了三期,第一期学器物、第

36、二期学制度、第三期学西方的思想,结合所学近代学习西方 制度的历史事件即为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材料所述的新时期发生在 1922年前几年,由此可以推断出其所述的新时期即为新文化运动时期。 ( 3)材料三为新文化运动后期李大钊主张在中国学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结合材料二可知知识界关注的重点演变历程为从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政治制度,到提倡民主和科学、接受马克思主义,题中所说变化的原因可以转化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原因加以回答。 ( 4)启示可以从探索的历程、目的、作用、原因方面加以分析,不难得出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是渐进的过程,就是近代中国人思想不断解放的过程;向西方学习成为近代中 国思想解放潮流的核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顺乎世界之潮流 洋务运动;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顺乎世界之潮流 维新思想;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顺乎世界之潮流 民主共和;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顺乎世界之潮流 新文化运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