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安徽省安庆市怀宁中学高一上期中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王申宇 文档编号:290210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42.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学年安徽省安庆市怀宁中学高一上期中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5学年安徽省安庆市怀宁中学高一上期中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5学年安徽省安庆市怀宁中学高一上期中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5学年安徽省安庆市怀宁中学高一上期中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5学年安徽省安庆市怀宁中学高一上期中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5学年安徽省安庆市怀宁中学高一上期中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由 M个氨基酸构成的一个蛋白质分子,含 N条肽链,其中 Z条是环状肽链,这个蛋白质分子完全水解共需要 M-Z-N个水分子 B.在小麦细胞中由 A、 G、 T、 U四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的种类有 6种 C.质量相同的糖原和脂肪氧化分解所释放的能量是不同的 D.细胞中氨基酸种类和数量相同的蛋白质不一定是同一种蛋白质 答案: A 试题分析:链状肽链而言,脱去水分子数目 =氨基酸数目 -肽链数目,环状肽链需要再多脱去 1 分子才能形成环状,所以共脱去水分子 M-N+Z, A 项

2、错误。 A、G各参与构成两种核苷酸, T、 U个参与 1种核苷酸,共有 6种核苷酸, B项正确。相同质量的脂肪相对糖类储存的能量更多, C项正确。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有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以及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 D 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蛋白质、核酸、糖类、脂肪等有关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在 “观察 DNA和 RNA在细胞中的 分布 ”实验中,正确的操作顺序以及将口腔上皮细胞置入 8%的盐酸溶液中水解的主要目的是 ( ) 染色 水解 涂片 取口腔上皮细胞 观察 A ,使

3、细胞中的 DNA水解成脱氧核苷酸 B ,使细胞中物质全部水解 C ,利用盐酸改变细胞壁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D ,使染色体中的 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 DNA与染色剂结合 答案: D 试题分析:正确的顺序是取材 制片 水解 染色 观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使染色体中的 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 于 DNA与染色剂结合。 考点:本题考查观察 DNA和 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实验,意在考查考生能独立完成 “生物知识内容表 ”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鉴定可溶性还原糖、蛋

4、白质、脂肪,观察 DNA、 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所用实验材料均合理的一组是 ( ) A韭菜叶、豆浆、大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 B梨、鸡蛋清、花生子叶、人口腔上皮细胞 C苹果、花生子叶、大豆、洋葱鳞片叶外表皮 D番茄、豆浆、花生子叶、人口腔上皮细胞 答 案: B 试题分析:韭菜叶颜色较深,不适合检测还原糖, A项错误。花生子叶适合观察脂肪、大豆适合观察蛋白质、洋葱外表皮是紫色不适合作为观察 DNA和RNA的分布, C项错误。番茄颜色较深且是红色,不适合检测还原糖, 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化合物的鉴定和观察实验,意在考查考生能独立完成 “生物知识内容表 ”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

5、、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下列真核细胞结构与成分,对应有误的是 ( ) A细胞膜:脂质、蛋白质、糖类 B染色体:核糖核酸、蛋白质 C核糖体:蛋白质、核糖核酸 D细胞骨架:蛋白质 答案: B 试题分析:染色体中主要含有脱氧核糖核酸和蛋白质, B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真核细胞结构和成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下图表示糖类的化学组成和种类,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 、 依次代表单糖、二糖、多糖,它们均可继续水解 B 、 均属还原糖,在加热条件下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将产生砖红色沉淀

6、 C 、 分别为纤维素、肌糖原,二者均贮存能量,可作为贮能物质 D 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使用纤维素酶可将其破坏 答案: D 试题分析:单糖不能再水解, A项错误。蔗糖是非还原糖, B项错误。纤维素是结构物质,参与构成植物细胞壁,不是贮能物质, C项错误、 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糖类的结构和功能,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有关下图中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形成该蛋白质时共脱掉 125个水分子 B共有 126个肽键 C R基中共含 17个氨基 D含有 2条肽链 答案: D 试题分析:羧基的总数为 17个,其中 R基上的有 15个

7、,余下 2个是肽链末端的,所以有 2条肽链,脱去水分子数目 =肽键数目 =氨基酸数目 -肽链数目 =126-2=124, A项、 B项错误。氨基的总数也是 17个,减去 2条肽链首端的 2个, R基上有 15个, C项错误。以上分析可知含有 2条肽链, 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蛋白质的结构,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下面是某蛋白质的肽链结构示意图 (图甲,其中 数字为氨基酸序号 )及部分肽链放大图 (图乙 ),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该蛋白质中含有 2条肽链, 52个肽键 B图

8、乙中含有的 R基是 C从图乙可推知该蛋白质至少含有 4个游离的羧基 D若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128,则该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5646 答案: C 试题分析:肽键数目 =氨基酸数目 -肽链数目 =51-2=49, A项错误。 R基是 , B项错误。 2条肽链至少有 2个羧基,加上 的上面各有 1个羧基,共至少有 4个游离的羧基, C项正确。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12851-18(51-2)-6=5640, 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蛋白质的结构,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某蛋白质由

9、m条肽链、 n个氨基酸组成。该蛋白质至少含有 COOH 、 NH 2、氧原子的个数分别为 ( ) A m、 m、 n m B m、 n、 n 2m C m、 m、 n m D m、 m、 n 2m 答案: C 试题分析:每条肽链至少含有 1个氨基和 1个羧基,所以 m条肽链至少含有 m个氨基、 m个羧基。每个氨基酸至少有 2个 O,脱去的每个水中有 1个 O,所以至少含有 O的个数是 2n-(n-m)=n+m。 C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蛋白质的结构,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某多肽的分子式 C

10、42H65N11O9,它彻底水解后只得到右图所示的 3种氨基酸 ,则此多肽中含有赖氨酸的个数为( ) A 2个 B 3个 C 5个 D 8个 答案: B 试题分析:所有氨基酸都是 2个 O元素,假设有 X个氨基酸,则脱水缩合后有2X-( X-1) =9个, X=8个。赖氨酸中有 2个 N元素,其它氨基酸中含有 1个 N元素,假设有 Y个赖氨酸,则 2Y+(8-Y)=11, Y=3, B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多肽的结构,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如图表示细胞中各种化合物或主要元素占细胞鲜重的含量

11、,以下按 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A水、蛋白质、糖类、脂质; N、 H、 O、 C B蛋白质、糖类、脂质、水; O、 C、 N、 H C水、蛋白质、脂质、糖类; H、 O、 C、 N D蛋白质、 水、脂质、糖类; C、 O、 H、 N 答案: D 试题分析: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其次是蛋白质。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其次是 C。故 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中的化合物和元素的含量,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取细胞膜上糖蛋白成分相同的两种海绵动物,将其细胞都分散成单个后混合培养,发现这两种细胞能够结合在一起;但将细胞膜上糖蛋白成分不相

12、同的两种海绵动物的细胞分散后,混合培养,会发现这两种细胞不能结合在一起。这一实验现象说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与 ( ) A细胞间的 相互识别有关 B细胞间的免疫作用有关 C细胞的分泌作用有关 D细胞间物质交换有关 答案: A 试题分析:有糖蛋白就能相互识别进而结合在一起, A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糖蛋白的功能,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如图表示用 3H 亮氨酸标记细胞内的分泌蛋白,追踪不同时间具有放射性的分泌蛋白颗粒在细胞内分布情况和运输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答案: C 试题分析:氨基酸首先在核糖体合成,进入内质网,运输到高尔基体,形成分泌

13、小泡。由于转移使得前者减少后者增多, C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的过程,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下列有关细胞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核糖体是噬菌体、细菌、酵母菌唯一共有的细胞器 B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在其中生成的产物有丙酮酸、二氧化碳和水 C叶绿体是所有生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含有 DNA、 RNA、蛋白质和磷 脂等成分 D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末期,细胞中的高尔基体活动加强 答案: D 试题分析: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A项错误。葡萄糖分解产生丙酮酸发生在细

14、胞质基质, B项错误。蓝藻等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并没有叶绿体, C项错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末期,需要高尔基体参与细胞壁的形成, 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器的功能,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细胞内生物膜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了广阔场所,不同细胞器增大膜面积的方式可能不同 ,下列有关细胞器增大膜面积方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叶绿体通过内膜向内折叠增大膜面积 B内质网通过折叠广泛分布于细胞质基质 C线粒体内的基粒增大了线粒体的膜面积 D高尔基体通过产生囊泡而增大膜面积 答案: B 试题分析:叶绿体内膜是平滑的,其通过类囊体薄膜增大膜面积,

15、 A项错误。内质网通过折叠广泛分布于细胞质基质, B项正确。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增大膜面积, C项错误。高尔基体产生囊泡运输物质, 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下列结构中,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的膜性结构有 ( ) 细胞膜 线粒体 内质网 核糖体 中心体 染色体 核膜 高尔基体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核糖体和中心体是不含膜的细胞器,染色体由 DNA 和蛋白质构成,不含膜结构, 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的结构,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

16、识的网络结构。 对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起主要作用的物质是: A水; B糖类; C蛋白质; D磷脂 答案: C 试题分析:各种载体蛋白可以协助许多物质进出细胞, C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膜的功能,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对于功能复杂的细胞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脂质的种类和数量较多; B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较多; C脂质的种类较多,数量较少; D蛋白质的种类较少,数量较多。 答案: B 试题分析: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功能越复杂的生物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B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膜的结构,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

17、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典型的细胞膜最可能具有下列哪种组成(质量分数) A 35%脂质、 45%蛋白质、 5%糖类、 10%RNA; B 50%脂质、 45%蛋白质、 5%糖类、 0%RNA; C 20%脂质、 75%蛋白质、 0%糖类、 0%RNA; D 60%脂质、 30%蛋白质、 0%糖类、 5%RNA; 答案: B 试题分析:细胞膜主要含有脂质和蛋白质,还含有少量糖类, B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膜的成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美国宇航局于 2004年 3月 2日公布了 “机遇 ”号火星探测车对火

18、星进行探测的详细资料,有明确的数据表明,火星过去曾有丰富的水资源,于是推测火星上可能存在过生命。这一推测的理由是 ( ) A水是细胞内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B结合水是细胞和生物体的成分 C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 D代谢旺盛的细胞水的含量高 答案: C 试题分析:水是生命之源,生命起源于水且生命活动离不开水, C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水的功能,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如图表示有关蛋白质分子的简要概念图,对图示分析错误的是( ) A.甲中一定含有 C、 H、 O、 N等元素 B. 过程发生场所在核糖体内 C.多肽中丙的数目大于乙的数目 D.蛋白质

19、多样性是细胞多样性的直接原因 答案: C 试题分析:丙是肽键,乙是氨基酸,肽键的数目 =氨基酸的数目 -肽链的数目,丙的数目一定小于乙, C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蛋白质的结 构,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在高等植物细胞中,除细胞核外还有含 DNA的是 ( ) A核糖体和线粒体 B线粒体和叶绿体 C叶绿体和内质网 D高尔基体和液泡 答案: B 试题分析:线粒体、叶绿体含有少量 DNA,是半自主性细胞器, B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器的结构,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下列 4种生物中,哪一

20、种生物的细胞结构与其他三种生物的细胞有明显的区别( ) A酵母菌 B乳酸菌 C青霉菌 D蘑菇 答案: B 试题分析:酵母菌、青霉菌、蘑菇是真核生物,乳酸菌是原核生物, B 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 ) 生活在人肠道内的大肠杆菌 某一池塘中的全部生物 岳麓山的高大乔木 一根枯木及枯木上所有的生物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 是种群; 是群落; 比种群大、比群落小,不是生命系统的层次; 是生态系统。 A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生命系统的结

21、构层次,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小明正在那儿冥思苦想,此时,直接参与这一活动的最小结构是 ( ) A血液 B神经细胞 C大脑 D神经系统 答案: B 试题分析:思维依靠大脑,最基本的单位是神经细胞, B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实验 中用同一显微镜观察了同一装片 4次,每次仅调整目镜或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到下面各图。请问其中视野最暗的是( ) 答案: A 试题分析:放大倍数越高,视野范围越小、视野亮度越暗, A项细胞最少是放大倍数最高,所以视

22、野最暗。 考点:本题考查显微镜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独立完成 “生物知识内容表 ”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 如图是几种常见的单细胞生物结构示意图。有关该组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图中各细胞中都有两种核酸 B具有核膜、核仁的细胞是 C 一定是自养生物 D 的摄食行为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答案: C 试题分析: 是真核细胞, 是原核细胞。细胞结构都具有两种核酸,A项正确。具有核膜、核仁的细胞是真核细胞,包括 , B项正确。 不一定是自养生物, C项错误。 是变形虫,摄食过程依赖膜的流动性, 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

23、胞,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10年 8月 10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甲型 H1N1病毒的传播基本上接近尾声。甲型 H1N1流感病毒的 H和 N分 别指的是病毒表面的两大类蛋白质 血细胞凝集素和神经氨酸酶,病毒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病毒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B甲型 H1N1流感病毒仅含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C病毒表面的两类蛋白是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的 D甲型 H1N1流感病毒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答案: C 试题分析: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A项错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没有核糖体, B项错误。病毒没有独立的代谢系

24、统,合成蛋白质需要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进行, C项正确。病毒不能进行细胞呼吸, 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病毒的结构和功能,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下列关于蓝藻与酵母菌细胞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蓝藻和酵母菌细胞中都含有核糖体 B二者最大的区别是蓝藻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C蓝藻细胞中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而酵母菌则不能 D蓝藻与酵母菌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相似 答案: C 试题分析:一般所有细胞都有核糖体, A项正确。原核细胞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B项正确。蓝藻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是其是原核细胞结构,没有叶绿体, C项错误。细 胞

25、膜的成分和结构都相似, 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结构,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下列四种疾病的病原体不具有细胞结构的是 ( ) A肺结核 B破伤风 C甲型流感 D细菌性痢疾 答案: C 试题分析:流感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C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的结构,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19世纪建立的细胞学说揭示了( ) A生物界的统一性 B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C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 D细胞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单位 答案: A 试题分析:细胞学说是说明生物界的统一性,

26、A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学说,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关于高倍显微镜使用步骤的叙述,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将目标移到视野中央; 低倍镜观察,找到目标; 观察并用细准焦螺旋调焦; 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镜观察。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显微镜使用时先低倍后高倍,在低倍镜下找到目标后将其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镜观察并用细准焦螺旋调焦。 B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意在考查考生能独立完成 “生物知识内容表 ”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 生活在沙漠中的仙人

27、掌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 ) A蛋白质 B糖类 C水 D无机盐 答案: C 试题分析:一般情况下,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 ,C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中化合物的含量,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 动物细胞和植物叶肉细胞的功能差异很大,其主要原因是构成细胞膜的成分中( ) A脂质不同 B磷脂不同 C蛋白质不同 D水不同 答案: C 试题分析:生物膜的成分主要是脂质和蛋白质,生物膜功能主要跟蛋白质有关,C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膜的成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细胞膜的生理功能不包括 ( ) A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B进行细

28、胞间的信息交流 C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 D完成细胞内的各种生命活动 答案: D 试题分析:细胞膜有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三大功能, 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膜的功能,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糖原和淀粉完全水解后的产物分别是 ( ) A葡萄糖 葡萄糖 B葡萄糖 果糖 C核糖 葡萄糖 D乳糖 果糖 答案: A 试题分析:糖原和淀粉都是葡萄糖形成的多糖,水解产生葡萄糖, A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糖类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 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一个蛋白质分子

29、由三条肽链构成,共有 366个氨基酸,则这个蛋白质分子至少含有的氨基和羧基数目分别是 ( ) A 366和 366 B 365和 363 C 363和 363 D 3和 3 答案: D 试题分析:每条肽链至少含有 1个氨基和 1个羧基,所以 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蛋白质的结构,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下面各组分别表示鉴定材料、所用试剂和产生的反应现象,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 A苹果、斐林试剂、砖红色 B马铃薯、苏丹 染液、橘红色 C豆浆、双缩脲试剂、紫色 D花生种子、苏丹 染液、红色 答案: B 试题分析:马铃薯中主要含有淀粉,应该用

30、碘液检测,呈蓝色, B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化合物的鉴定实验,意在考查考生能独立完成 “生物知识内容表 ”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下列四种化合物中,构成生物蛋白质的氨基酸是 ( ) 答案: A 试题分析: A项符合氨基酸的结构通式, A项正确。 B项氨基和羧基不是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B项没有氨基, C项没有羧基。 考点:本题考查氨基酸的结构,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生物体内的蛋白质千差万别,其原因不可能是 ( ) A组成肽键的化学元素不同 B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和数量不同 C氨基酸排列顺序不同 D蛋白

31、质的空间结构不同 答案: A 试题分析:组成肽键的化学元素都是 CHON, A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蛋白质的多样性,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组成玉米和人体的最基本元素是 ( ) A H B O C N D C 答案: D 试题分析:以碳链为骨架可以形成生物大分子,所以 C是最基本元素, 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最基本元素,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 综合题 16分 )下图是几种生物的基本结构单位,请据图回答: (1)最有可能属于病毒的是 _,病毒的生活及繁殖必须在 _内才能进行。 (2)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 _,它在结构上不同于

32、真核细胞的最显著特点是 _。 (3)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 _,能完成此生理过程的物质基础是因为其含有 _。 (4)_图展示了哺乳动物的平滑肌细胞,与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是_。 答案: )C 寄主 (活 )细胞 (2)A、 B 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3)B 藻蓝素和叶绿素 (4)D 核糖体 试题分析: A是细菌、 B是蓝藻、 C是病毒、 D是动物细胞。 ( 1)最有可能是病毒的是 C,病毒必须寄生于活细胞中。 ( 2)细菌和蓝藻是原核细胞,最显著的特点是没有以核 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 3)蓝藻能进行光合作用,因为其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 ( 4) D是动物细胞,是平滑肌细胞。原核细胞只有

33、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考点:本题考查病毒、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结构,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 12分)如图是细胞间的 3种信息交流方式,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 A表示通过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随血液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表面的 _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 (2)图 B 表示通过相邻两细胞的 _,使信息从一 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图中 表示 _,请举例: _。 (3)图 C表示相邻两植物细胞之间形成 _,携带信息的物质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图中 表示 _。 答案:( 1)受体 ( 2)细胞膜接触 与膜结合的信号分子 精子和

34、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 ( 3)通道 胞间连丝 试题分析:( 1)细胞表面的受体与信息分子结合,接受信息。 ( 2)图 B是细胞直接接触的信号交流方式,是依靠靶细胞表面的受体与发出信号细胞 的信号分子结合,如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 ( 3)图 C表示通道进行信息交流,如植物的胞间连丝。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膜信息交流的功能,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 12分)右图是动物某分泌细胞。将该细胞用含放射性同位素 3H标记的氨基酸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在细胞外检测到含有放射性的分泌蛋白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 内填序号 ): (1)呼吸酶

35、、血红蛋白、胃蛋白酶三种蛋白质中属于分泌蛋白的是 。 (2)放射性同位素将依次出现在图中的部位是 。 (填序号 ) (3)脱水缩合形成的化学键的结构式为 ,分泌蛋白空间结构的形成场所是 。 ( 4)图中 是 ,在细胞内被形象地称为深海中的潜艇。 (5)分泌蛋白的合成、运输和分泌过程中,需要的能量主要是由 提供的。 答案:( 1)胃蛋白酶 ( 2) ( 3) -CO-NH- 内质网 ( 4)囊泡 ( 5) 线粒体 试题分析:( 1)呼吸酶和血红蛋白都在细胞内起作用,胃蛋白酶在细胞外起作用。 ( 2)氨基酸首先经过细胞膜吸收,再合成和分泌分泌蛋白时依次经过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分泌小泡、细胞膜、细胞外。 ( 3) 脱水缩合形成肽键: -CO-NH-。蛋白质的折叠场所是内质网。 ( 4)图中 是囊泡,起运输作用。 ( 5)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 考点:本题考查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过程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