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安徽省屯溪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刘芸 文档编号:290215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95.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学年安徽省屯溪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5学年安徽省屯溪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5学年安徽省屯溪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5学年安徽省屯溪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5学年安徽省屯溪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5学年安徽省屯溪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读图( 两幅图中箭头为地球自转方向),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 1】图中 B在 A的方向排序正确的是:( ) A东南、东南、东北、西南 B西北、西北、西南、东北 C东南、西南、西北、西南 D东北、西北、西北、西南 【小题 2】若北京时间为 2014年 11月 13日 16时,此时 图中 A点区时为:( ) A 2014年 11月 13日 15时 B 2014年 11月 13日 17时 C 2014年 11月 13日 16时 D 2014年 11月 12日 16时 答案:【小题 1】 A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

2、小题 1】从地球自转方向看,图 中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显示为北半球俯视图,中心点为北极点, B在 A的东南方;图 中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显示为南半球俯视图,中心点为南极点, B在 A的东南方;在图 中,仔细看指向标, B在 A的东北方;图 的我经纬网图中, B在 A的西南方。答案:选A。 【小题 2】仔细读图,图 中, A点的经度为 140E,它所在的时区为东九区,中央经线为 135E。若北京时间(东八区)为 2014年 11月 13日 16时,东九区的区时为 2014年 11月 13日 17时。答案:选 B。 考点:该题考查方向的判断和时间的计算。 图为海陆某月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

3、各题。 【小题 1】造成同纬度 XY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昼夜长短 C正午太阳高度角 D大气环流 【小题 2】 MNP三地 :( ) A降水差异主要是由于纬度造成的 B N地此时处于多雨季节 C N地少雨时, M地昼长夜短 D P地降水季节差异大 答案:【小题 1】 A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图为海陆某月等温线分布图,造成同纬度 XY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答案:选 A。 【小题 2】 MNP三地均位于大陆西岸,纬度不同,所受的大气环流形式不同,降水存在差异, A错;图示等温线状况看,同纬度陆地温度大于海洋,为北半球夏季,

4、N地为地中海气候,此时处于少雨季节, B错; N地为地中海气候, N地少雨时,该半球为夏季, M地昼长夜短, C对; P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降水季节差异小, D错。答案:选 C。 考点:该题考查等温线规律及气候特点判断。 读地球上大陆和海洋各纬度带的水平衡(降水量减去蒸发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 1】影响全球水平衡的根本因素是 :( ) A大气环流 B太阳辐射 C洋流 D下垫面 【小题 2】下列说法与图示相符的是:( ) A中纬度地区,大陆上降水量小于蒸发量 B低纬度地区,海洋上降水量小于蒸发量 C南纬 55附近,降水量出现峰值 D南、北极地区,降水量均小于蒸发量 答案:【小题 1】

5、B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要注意题目问的是根本因素。 .影响全球水平衡的根本因素是太阳辐射。答案:选 B。 【小题 2】仔细读图,中纬度地区,大陆上降水量大于蒸发量, A错;低纬度地区,海洋上降水量小于蒸发量, B对;南纬 55附近,大陆上降水量与蒸发量之差出现峰值, C错;南、北极地区,降水量均大于蒸发量, D错。答案:选B。 考点:该题考查地球上大陆和海洋各纬度带的水平衡规律分析。 图中(阴影部分为夜半球,箭头所示为地球自转方向)能正确表示 12月 22日日照情况的是:( ) 答案: B 试题分析: A图中,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北极圈内出现极昼,时间为 6 月 22日

6、, A错;B图中,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南极圈内出现极昼,时间为 12月 22日, B对;图 C中,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时间为春秋两分日, C错; D图中,地球的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南极圈内出现极夜,时间为 6月 22日, D错。答案:选 B。 考点:该题考查光照图的判读。 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 1】若图中劣弧 AB部分为黑夜 ,则 C点日出地方时为:( ) A 2时 B 3时 C 4时 D 6时 【小题 2】若图中阴影部分为 11月 12号,非阴影部分为 11月 13号,则北京时间为:( ) A 11月 12号 16时 B 11月 13号 0时 C 11月 13

7、号 16时 D 11月 12号 0时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若图中劣弧 AB部分为黑夜,所跨越的经度为 80,说明 A、 B、 C三地的夜长 =60*4分 =4小时,从而推断处 C 点日出地方时 =12-( 24-4) /2=2时。答案:选 A。 【小题 2】若图中阴影部分为 11月 12号,非阴影部分为 11月 13号,则 A和C点所在的经线均为日期的界线,其中 A所在的经线为 0时线, B所在的经线为 180线,地球的自转方向肯定为逆时针, A的经度为 120W,北京时间为 13日 16时,答案:选 C。 考点:该题考查俯视图中日出时间和日期界

8、线的判读。 总部位于江苏徐州(约 34N, 117E)的某企业于 2011年 12月 1日承接了甲国(如下图)价值 7.446亿美元的工程机械定单。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 1】甲国位于 :( ) A欧洲 B非洲 C北美洲 D南美洲 【小题 2】 2011年 12月 22日,该定单的首批产品从徐州发货。这一日,徐州与甲国首都相比 :( ) A徐州的正午太阳高度较高 B徐州的白昼较长 C两地正午物影方向相同 D两地日出方位角相同 【小题 3】该企业接到订单时,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最可能位于图(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行轨迹图) 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小题 1】 D 【小题 2】 C

9、 【小题 3】 B 试题分析: 【小题 1】从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综合判断,甲国位于南美洲。答案:选 D。 【小题 2】 12月 22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徐州与甲国首都相比,徐州的正午太阳高度较小, A错;徐州昼短夜长,白昼较短, B错;该日,徐州和该国首都的正午物影方向都朝北,是相同的, C对;两地日出方位都是东南升,但角度不同, D错。答案:选 C。 【小题 3】该企业接到订单时,时间为 12月 1日,要注意,图中是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行轨迹图,而不是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的周年运动图。答案:选 B。 考点:该题考查区域定位、两地昼长、正午太阳高度、日出方位和日影方向。 图中甲图为世界某区

10、域示意图,乙图为该区域 P城市的气候资料统计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 1】 2014年冬奥会在索契举办,下列关于该城市修建冬奥会滑雪场地的有利自然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有:( ) 山上气候寒冷,积雪时间长 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影响大,降水多,积雪量大 北部位于山区,有良好的天然滑雪赛道 A B C D 【小题 2】根据气候资料统计图判断, R河流经 P城市的河段径流量最大的季节为:(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答案:【小题 1】 B 【小题 2】 A 试题分析: 【小题 1】仔细读甲图,索契位于大高加索山脉的西南坡,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影响不大, 错; 山上气候寒冷,积雪时间长和 北部位于山区

11、,有良好的天然滑雪赛道都是其修建冬奥会滑雪场地的有利自然条件。答案:选 B。 【小题 2】根据气候资料统计图判断, R河流经 P城市的气候类型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位于北纬 47左右,河流以积雪融水补给为主,河段径流量最大的季节为春季。答案:选 A。 考点:该题考查索契建滑雪场地的条件和河水补给类型的判断。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 1】乙、丁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 A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小题 2】图示甲区域附近所处的主要板块及板块边界类型是:( ) A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的生长边界 B太平洋板块

12、与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 C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的生长边界 D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 答案:【小题 1】 C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仔细读图,乙地位于中美洲的半岛内部,从经纬度位置判断,该地属于热带草原气候;丁地位于东部沿海地区,受沿岸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同时位于低纬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答案:选 C。 【小题 2】甲区域位于 15N的大陆西岸沿海地区,位于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答案:选 D。 考点:该题考查中美洲气候和板块位置。 气温的日变化一般表现为最高值出现在 14 时左右,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日某时刻的等温线分布,该

13、日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 1】下列时刻中,最有可能出现该等温线分布状况的是 :( ) A 6时 B 9时 C 12时 D 14时 【小题 2】该日 :( ) A日落时刻甲地早于乙地 B日落时刻甲地晚于乙地 C正午太阳高度甲地大于乙地 D正午太阳高度甲地小于乙地 答案:【小题 1】 B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该日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说明该日太阳直射在丙地所在的纬线上。图中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最有可能在 9 时。如果是 6 时,陆地温度小于海洋;如果是 12时和 14时,陆地温度大于海洋温度。答案:选B。 【小题 2】该日太

14、阳直射在丙地所在的纬线上,北半球纬度越高,白昼越长,日落时刻甲地晚于乙地, A错; B对;甲地与乙地距离丙地的纬度接近,正午太阳高度甲地约等于乙地, C、 D错。答案:选 B。 考点:该题考查等温线判读及日出日落时刻和正午太阳高度大小的判断。 读北纬 52某地附近的相关等值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 1】该地区最高点的海拔大致范围在:( ) A 1500 m 1800 m B 1200 m 1500 m C 900 m 1200 m D 1800 m 2100 m 【小题 2】从图中 B的情况看, B点具有较明显的:( ) A热岛效应 B焚风效应 C集聚效应 D雨岛效应 答案:【小题 1】

15、A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仔细读图,该地区最高点位于第一幅图中,海拔大致范围在 1500 m 1800 m。答案:选 A。 【小题 2】北纬 52某地总体位于盛行西风带内, B点的位置位于山顶的东部,位于盛行西风的背风坡,具有明显的焚风效应。答案:选 B。 考点:该题考查等高线图的判读及焚风效应。 一幅地图比例尺为 1 500000,图幅面积为 10000平方厘米。现用1 1000000的比例尺绘制同一地区的地图,则新图的图幅面积为 :( ) A 20000平方厘米 B 5000平方厘米 C 250平方厘米 D 2500平方厘米 答案: D 试题分析: 1 1000000的

16、比例尺是 1 50000比例尺的 1/2,当实地距离相同时,图上距离为原图的 1/2,图幅面积为原来的 1/4,为 2500平方厘米。答案:选 D。 考点:该题考查比例尺的相关知识。 图为世界两区域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 1】图中 M、 N是世界著名的湖泊,关于两湖泊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 M湖是内流湖, N湖是外流湖 B M湖周围的植被为热带雨林, N湖周围的植被为温带草原 C M湖是由内力作用形成的, N湖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 D两湖均位于西半球 【小题 2】有关两湖泊所在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乙两区域经济发达,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分别为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 B甲、乙两

17、区域主要的环境问题分别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 C甲、乙两区域人口稠密,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D甲、乙两区域资源丰富,主要的资源分别为铁矿和石油 答案:【小题 1】 C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仔细读图,从经纬度位置和海陆轮廓分析看,甲图描述的是非洲东非高原的部分区域,乙图描述的是北美洲东北部部分区域。 M 湖为维多利亚湖,与尼罗河相联通,是外流湖; N湖为北美五大湖,为外流湖, A错; M湖周围的植被为热带草原, N湖周围的植被为温带草原, B错; M湖是由内力作用(板块张裂作用)形成的, N 湖是由外力作用(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 C 对;M湖位于东半球, N湖位于西半球, D错

18、。答案:选 C。 【小题 2】甲区位于东非高原,经济发展落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游牧业。乙区域经济发达,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分别为乳畜业, A错;甲区域由于人口增加,过度放牧等人为活动,会造成生态破坏,而乙区域人口和城市较密集,不合理的工业生产,会造成环境污染, B对;甲区域人口较稀疏,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乙区域人口稠密,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C错;甲地资源不丰富,乙区域铁矿资源丰富, D错。答案:选 B。 考点:该题考查世界两区域湖泊性质、农业、环 境问题、人口和资源的对比。 图为局部经纬网图,甲、乙区域所跨的纬度相等, QR的实际距离约为 MN的 2倍。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 1】与 N点关于地轴

19、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 A (60N,20E) B (60N,160W) C (60S,20E) D (60S,160W) 【小题 2】下列有关甲、乙两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区域位于乙区域的西北方向 B乙区域的面积约是甲区域的 4倍 C甲区域位于西半球,乙区域位于东半球 D甲区域面积约是乙区域的 1/2 答案:【小题 1】 D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 QR位于赤道上, QR的实际距离约为 MN的 2倍,则 MN的纬度为60N。 N点的经纬度为 (60N,20E),与 N点关于地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60S,160W)。答案:选 D。 【小题 2】甲区域所跨的经度

20、为 10E-20E,乙区域所跨的经度为 160W-150W,甲区域位于乙区域的东北方向, A错;甲、乙区域所跨的纬度相等,QR的实际距离约为 MN的 2倍,乙区域的面积约是甲区域的 2倍, B错;甲区域位于东半球,乙区域位于西半球, C错; QR的实际距离约为 MN的 2倍,甲区域 面积约是乙区域的 1/2。答案:选 D。 考点:该题考查经纬网地图中经纬度判别、方向和距离长短的判读。 图为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单位: m)和地形剖面图(单位: m),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 1】左图中剖面线 AB和 MN的交点在右侧两剖面图上所对应的位置分别是:( ) A 和 B 和 C 和 D 和 【小题

21、2】若该区位于一个拟建水库的库区内,当最高蓄水位达海拔 150 米时,图示范围内将出现:( ) A一个岛 B两个岛 C三个岛 D无岛 答案:【小题 1】 D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仔细读等高线上的海拔高度,在 AB线上, AB和 MN的交点的海拔高度在 200-250之间,是相对较高的点为 点; AB和 MN的交点的海拔高度在200-250之间,在剖面线 MN上,是相对较低的点 。答案:选 D。 【小题 2】若该区位于一个拟建水库的库区内,当最高蓄水位达海拔 150 米时,图中南北 150米等高线之间的区域被水淹没,没有岛屿出现。答案:选 D。 考点:该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和

22、剖面图的判读。 除南极洲外,各大洲都有分布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答案: C 试题分析: 除南极洲外,各大洲都有分布的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答案:选 C。 考点:该题考查世界气候的分布。 图是沿 20N纬线所作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 1】下列关于甲、乙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均位于印度洋板块 B均为重要的石油产地 C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均较小 D外力作用均以流水作用为主 【小题 2】近年,我国某知名摩托车企业在乙地投资建厂,主要是因为当地 :( ) A市场广阔 B资金雄厚 C资源丰富 D劳动力廉价 答案:

23、【小题 1】 D 【小题 2】 A 试题分析: 【小题 1】从该剖面图的经纬度位置判断,甲属于印度半岛,乙位于中南半岛。甲地位于印度洋板块,乙地位于亚欧板块, A 错;甲乙两地石油资源均不丰富,B错;甲乙两地均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均较大, C错;甲乙两地均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外力作用均以流水作用为主, D对。答案:选D。 【小题 2】乙地位于中南半岛,经济较不发达,我国某知名摩托车企业在乙地投资建厂,主要是因为当地市场广阔。答案:选 A。 考点:该题考查区域定位、区域对比和产业区位条件分析。 填空题 读地球 晨昏线示意图,回答问题。图为晨昏线通过极点 A后,与 AC所在的经线相

24、交于 B点的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最大的圆为赤道,大虚线圈为回归线,小虚线圈为极圈, C为极圈上的一点, B为经线 AC段的中点。 ( 1)晨昏线通过极点 A之日,日期约为月 22日;通过 B点之日,日期约为月 7日。 ( 2)晨昏线通过 B点之时,(如图所示)一艘位于赤道上的邮轮上的游客恰好看见日出,该邮轮所处的经度位置是;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大约是。 ( 3)晨昏线通过 B点之日,与北京( 40N)所处纬度不同,但正午太阳高度却相同的纬度是; C地正午太阳高度年较差为。 ( 4)在晨昏线经 B点至 C点期间,上海的白昼时间逐渐,地球的公转速度逐渐 _。 ( 5

25、)由 B到 D最短路线前进的方向是,图中所示日期 D点昼长为小时。 答案:( 1) 3, 5 ( 2) 135W, 1143N ( 3) 1634S, 4652(约 47) ( 4)延长,减慢 ( 5)自西北向东南, 18小时 试题分析: ( 1)晨昏线与纬线圈的交点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有关。 ( 2)赤道处终年 6时日出。 B点经度为 135E,位于夜半球的中间,当地时间为 0时,从而可以判断出该邮轮所处的经度位置是 135W。 B为经线 AC段的中点,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大约是 1143N。 ( 3)正午太阳高度 =90 (要求的某地的纬度与直射点纬度的距离)。再结合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

26、律,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 4)在晨昏线经 B点至 C点期间,北半球极昼的范围越来越大,上海的白昼时间逐渐增长,地球的公转速度逐渐减慢。 ( 5)由 B到 D最短路线前进的方向是沿晨昏线运动(晨昏线为大圆),是自西北向东南。图示时刻, D点位于晨昏 线上,夜长为 6小时,昼长为 18小时。 考点:本题考查日照图的判读。 综合题 读我国某地区地形图 (单位:米 ),回答下列问题。 ( 1)图中 P处适合户外攀岩运动。运动员从崖底攀至陡崖最高处,攀登的最大高度不超过米,陡崖崖顶高度范围为米。 ( 2)图中 a处附近等高线向右凸出,其地形名称是;若 b处附近等高线数值为 400,则 b处地形为。

27、( 3)图中 c、 d 两处可能发育有河流的是,河流流向大致是。 ( 4)简述图示区域地形特征。 答案:( 1) 400; 1000 1100。 ( 2)山脊;洼地。 ( 3) c;自南向北。 ( 4)图示区域地形主要为低山丘陵;地势从南部和西部向东北倾斜;低山丘陵主要分布在南部和西部。 试题分析: ( 1)图中的等高距为 100米,图中陡崖是由 3条等高线重合形成的,最大相对高度为 400米,图中陡崖顶部的海拔高度为 1000 1100米。 ( 2)图中 a处附近等高线向右凸出,即由高处向低处凸出,为山脊部位。根据“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原理,若 b处附近等高线数值为 400,则 b处的海拔

28、高度小于 400米,为洼地。 ( 3)图中 c处为山谷, d处为山脊,可能发育有河流的是 c处,河流流 向大致是自南向北流。 ( 4)区域地形特征从主要的地形类型、地势高低和起伏状况等 3个角度来分析。图示区域海拔相对高度不大,属于低山丘陵区。 考点: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是最大的群岛国家,河流众多而短小,渔业资源丰富。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各题。 材料一:印度尼西亚地理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爪哇岛地处板块边界上,北部是平原,南部是熔岩高原和山地,山间多宽广盆地,是世界上雷雨最多、土壤最肥沃、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 1)印度尼西亚大约四分之三的陆地位于半球

29、,主要气候 类型是。 ( 2)爪哇岛附近海域处于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填边界类型)边界上,是世界上发生火山、地震灾害频率最高的地区之一,这些灾害有可能引发破坏性极大的海啸。 ( 3)爪哇岛是世界上雷雨最多的地区之一,其原因是什么? 答案:( 1)南 ;热带雨林气候。 ( 2)亚欧;火山。 ( 3)原因: 地处热带; 周围水域广阔; 地形复杂; 空气对流强烈。 试题分析: ( 1)从纬度位置看,印度尼西亚的大部分陆地位于赤道以南地区,位于南半球。位于赤道附近,为热带雨林气候。 ( 2)马来群岛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多火山、地震。 ( 3)雷雨的多少与对流运动的强弱、水域面积大小、地形等条件有关。 考点:本题考查印度尼西亚的位置、气候、板块位置等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