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广东省揭阳市一中高二上期中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registerpick115 文档编号:290318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86.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学年广东省揭阳市一中高二上期中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5学年广东省揭阳市一中高二上期中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5学年广东省揭阳市一中高二上期中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15学年广东省揭阳市一中高二上期中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15学年广东省揭阳市一中高二上期中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5学年广东省揭阳市一中高二上期中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有关遗传物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 DNA B任何生物的遗传物质只有一种物质 C正常情况下,同一生物的不同组织, DNA结构一定相同,数量也一定相同 D正常情况下,同一生物的不同组织, DNA结构一定相同,数量可能不同 答案: C 试题分析:任何细胞结构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 DNA, A正确。任何生物个体的遗传物质都只有一种: DNA或 RNA, B正确。正常情况下,同一生物的不同组织中 DNA结构一定相同,但由于不同细胞所处的分裂情况不同,所以 DNA的数量不一定相同, C错误, D正确。 考

2、点:本题考查遗传物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如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 B同一物种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能导致种群基因库的差别越来越大,但生物没有进化 C地理隔离能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D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 答案: D 试题分析: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表现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 A错误。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同一物种不同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说明种群发生了进化, B错误。地理

3、隔离能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但不一定导致生殖隔离, C错误。图示生殖隔离的产生,是因为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逐代积累,导致种群基因库的差别越来越大,故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及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相关生物 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如图为人类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图, II5和 III11为男性患者。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病可能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若 II7不带致病基因,则 III11的致病基因可能来自 I1 C若 II7带致病基因,则 III10为纯合子的概率为 2/3 D若 II3不

4、带致病基因, II7带致病基因, III9和 III10婚配,后代患病的概率是1/18 答案: C 试题分析:图示 I1号和 I2号正常,所生 II5号为患病,可判断该病为隐性遗传病,可能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A正确。若 II7不带致病基因,则该病为伴 X隐性遗传病,则 III11的致病基因是由 I1通过女儿 II6传递的, B正确。若 II7带致病基因,则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 III10为纯合子的概率为 1/3, C错误。若II3不带致病基因, II7带致病基因,用 A、 a 表示该病的等位基因,则 II3为 AA,II4为 Aa的概率为 2/3,所生 III9的基因型为 2/3A

5、A或 1/3Aa; III10是 1/3AA或2/3Aa;二者婚配,后代患病的可能性为 1/32/31/4=1/18,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相关个体基因型及概率计算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相关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 B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 C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实现需要消化、循环、呼吸等系统的共同参与 D神经 体液 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答案: B 试题分析:内

6、环境是组织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其稳态被破坏,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 A正确。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通过神经 体液 免疫调节维持相对稳定,并不是保持不变的, B错误, D正确。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实现需要消化、循环、呼吸等系统的共同参与, 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的是 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血红蛋白、氧气和葡萄糖 葡萄糖、二氧化碳和激素 激素、细胞内液和氨基酸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人体内环境是组织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由细胞外液组成,包括组织液、

7、血浆和淋巴, 错误。血红蛋白是红细胞的结构蛋白, 错误, A 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肺泡中的 O2被运输到组织细胞中并被利用消耗,一共穿过了几层磷脂双分子层 A 6层 B 8层 C 9层 D 11层 答案: D 试题分析:肺泡中的 O2穿过肺泡壁细胞进入组织液中穿过了 2层膜,再穿过毛细血管壁细胞 2层膜进入血浆中,穿过红细胞膜 1层膜进入红细胞中,随红细胞运输至组织细胞处,出红细胞 1层膜,出毛细血管 2层膜,进入组织细胞 1层膜,最后进入线粒体中 2层膜,从肺泡运输到消耗利用共穿过 11层膜,

8、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进入组织细胞利用穿过的生物膜层数,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相关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如图是一个反射弧的部分结构图,甲、乙表示连接在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表。给予 a点一定刺激时,甲乙电流表指针发生的变化是 A甲、乙都发生两 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B甲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乙不偏转 C甲向左偏转,乙向右偏转 D甲向左偏转,乙不偏转 答案: D 试题分析:据图示 a点是后一神经元的神经纤维,给予 a点刺激,该处神经纤维膜外侧有局部电流产生,方向由左向右;电流表甲连接在突触两侧,神经冲动不能由突触后膜传

9、递至突触前膜,其指针只能向左偏转 1次。但局部电流不能传递至乙电流表,乙的指针不偏转,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静息到兴奋过程膜电位变化,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相关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如图所示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 M、 N分别表示两个神经元的局部。下列相关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图中 合称为突触小体,是神经元树突的末端 B兴奋由 a传至 b的过程中, 膜外电流方向是 ab C 内的神经递质只能经 释放再作用于 D经 释放的递质必然引起 N的兴奋 答案: C 试题分析:图中 合称为突触小体,是神经元轴突膨大的末端 , A

10、错误。兴奋由 a传至 b的过程中, 膜外为负电位, b侧膜外为正电位,电流方向是ba , B错误。图示 是突触前膜, 是突触后膜,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C正确。神经递质有兴奋型和抑制型,会引起后一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突触结构及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相关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下列有关糖代谢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肌肉、肝细胞中, 过程均可发生 B胰岛 B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 、 过程 C胰岛 A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 过程 D胰岛素促进 、 、 等过程 答

11、案: D 试题分析:只有肝脏中的肝糖原分解进入血液,调节血糖浓度,肌糖原氧化分解为肌肉运动供能, A错误。胰岛 B细胞分泌胰岛素,促进 、 、 和 过程,使血糖降低, B错误, D正确。胰岛 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促进 、 过程,使血糖升高, C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动物体内糖代谢及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相关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 力。 如图表示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的部分过程,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激素 Z的分泌受神经和激素的双重调节 B靶细胞识别激素 Z的物质是细胞膜上的脂蛋白 C血糖平衡调节的神经中枢位于大

12、脑皮层 D激素 Z主要促进靶细胞加速合成肝糖原 答案: A 试题分析:激素 Z是胰高血糖素,其分泌受神经和激素的双重调节, A正确。靶细胞识别激素 Z的物质是细胞膜上的糖蛋白, B错误。血糖平衡调节的神经中枢位于下丘脑, C错误。激素 Z主要促进肝糖原分解,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相关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下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 、 、 、 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四种器官, 是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表示的器官是心

13、脏 B 表示的器官是小肠, 表示消化吸收的过程 C 表示的器官是肾脏, 表示重吸收作用 D 表示的器官是皮肤 答案: A 试题分析:人体细胞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器 官 应该是肺, A错误。 器官为小肠,能为组织细胞提供营养物质, 表示消化吸收的过程, B正确。排出细胞代谢废物的器官 是肾脏, 器官 是皮肤, 表示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 C、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人体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相关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一个基因型为 AaBbcc的小麦与一个基因型为 AABbCc的

14、小麦杂交,三对性状遗传符合基因自由组合规律,则子代中与亲本基因型不同的个体占 A 1/4 B 3/8 C 3/4 D 5/8 答案: C 试题分析: AaBbccAABbCc分解成三对: AaAAAa AA,BbBbBB 2Bb bb, ccCccc Cc。子代中基因型为 AaBbcc的占1/21/21/2=1/8, 基因型为 AABbCc的占 1/21/21/2=1/8,与亲本基因型相同的个体共占 1/8+1/8=1/4,则与亲本基因型不同的个体占 3/4, 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相关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

15、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表现在 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种群是进化的单位 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 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现代进化理论认为种群作为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现代进化理论的内容及其与自然选择学说的区别,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

16、力。 将 两个植株杂交,得到 ,将 再做进一步处理,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的 A由 到 的育种过程依据的主要原理是基因突变 B秋水仙素的作用原理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 C 和 植株的染色体组数目不相同 D由 到 过程称为花药离体培养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 到 的育种过程用射线处理植物使其发生基因突变,产生新的性状,应用了基因突变的原理, A正确。秋水仙素的作用原理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 B正确。 植株的染色体数目是 的 2倍, 植株是 的单倍体植株 染色体加倍形成的,其染色体数与 的相同, C正确。由 的花药到单倍体幼苗 的过程称为花药离体培养, D错

17、误。 考点:本题考查几种常见的育种方法,意在考查考生从图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下列叙 述中正确的是 A细胞中的基因都在染色体上 B细胞中每条染色体都只有一个 DNA分子 C在体细胞中,基因和染色体一般成对存在 D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都是自由组合的 答案: C 试题分析:基因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线粒体和叶绿体及质粒上也有基因分布,A错误。处于不同分裂期的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含有的 DNA分子不同,如有丝分裂前、中期,每条染色体上有 2个 DNA分子, B错误。在体细胞中,基因和染色体一般成对存在, C正确。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

18、上,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不发生自由组合, D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及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某种鼠中,黄鼠基因 A对灰鼠基因 a为显性,短尾基因 B对长尾基因 b为显性,且基因 A或 b在纯合时使胚胎致死,这两对基因是独立遗传的,现有两只双杂合的黄色短尾鼠交配,理论上所生子代的表现型比例为 A 21 B 9331 C 4221 D 1111 答案: A 试题分析:据题意两只双杂合的黄色短尾鼠基因型为 AaBb,两者交配,对鼠色有 AaAaAA 2Aa aa,其中 AA胚胎致死,后代中 Aa aa=2:1,即黄

19、灰=2 1;对尾长有 BbBbBB 2Bb bb,其中 bb胚胎致死,后代中BB Bb=1 2,均为短尾。子代表现型有 21=2种,比例为 2 1, A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应用自由组合定律推断后代表现型及比例,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相关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关于下列图示的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一所示过程相当于图三的 过程,主要发生于细胞核中 B若图一的 中 A占 23%, U占 25%,则相应 DNA片段中 A占 48% C图二所示过程相当于图三的 过程,所需原料是氨基酸 D正常情况下图三中在动植物细胞中都不可能发生的

20、是 过程 答案: B 试题分析:图一表示由 DNA一条链做模板合成 RNA的过程,叫转录,相当于图三的 过程,主要发生于细胞核中, A正确。在单链中互补碱基之和所占的比例等于在双链中的比例,因转录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故 mRNA中 A+U等于双链 DNA中 A+T,即 48%;又双链 DNA中 A=T,则 A占 24%, B错误。图二表示翻译过程,相当于图三的 过程,所需原料是氨基酸, C正确。 过程是逆转录,发生在某些病毒体内,动植物细胞不可能发生, 过程迄今为止还未发现有存在,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表达过程及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

21、等方法对相关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某动物的精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为 2N,在如图所示的图像中,属于该种细胞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依次是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染色体经复制后每条染色体含有 2条染色单体, 2个 DNA分子,对应图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单体数为 0, N条染色体暂时加倍成 2N条,每条染色体含 1个DNA分子,对应图 , 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分裂特点和物质变化规律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相关生物学

22、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某班同学对一种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绘制并分析了其中一个家系的系谱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 II-5是该病致病基因的携带者 C II-5和 II-6再生患病男孩的概率为 1/2 D -9与正常女性结婚,建议生女孩 答案: B 试题分析:据图示, II-5和 II-6均正常,所生 -11患病,可判断该病为隐性遗传病, A错误。该病可能为常染色体隐性或伴 X隐性遗传,无论上述哪种遗传方式 -11都会从 II-5获得该病致病基因,故 II-5携带该病致病基因, B正确。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II-5和

23、II-6均为携带者,再生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41/2=1/8;若为伴 X隐性遗传, II-5为携带者, II-6正常,再生 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为 1/4, C错误。该病可能为常染色体隐性或伴 X隐性遗传,若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后代男女发病率相同,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分析及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相关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用含 32P和 35S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将一个未标记的噬菌体在这些细菌中培养 9小时,经检测共产生了 64个子代噬菌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32P和 35S只

24、能分别标记细菌的 DNA和蛋白质 B子代噬菌体的 DNA和蛋白质一定具有放射性 C DNA具有放射性的子代噬菌体占 1/32 D噬菌体繁殖一代的时间约为 1.0小时 答案: B 试题分析: 32P和 35S能分别标记细菌的 DNA和蛋白质,也能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 A错误。因细菌的 DNA和蛋白质被标记,噬菌体寄生在细菌体内,利用细菌的原料合成自身的 DNA和蛋白质,故子代噬菌体的 DNA和蛋白质一定具有放射性, B正确。因 DNA为半保留复制,所有子代噬菌体的DNA均有放射性, C错误。据题意噬菌体培养 9小时共分裂了 2n产生 64个子代噬菌体, n=6,则噬菌体繁殖一代的时间

25、为 1.5小时,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相关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如图甲、乙是真核生物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中的某两个阶段的示意图,丙为图乙中部分片段的放大示意图。对此分析合理的是 A甲、乙两过程均主要发生在细胞核内 B甲过程发生在细胞核内,乙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内 C催化甲、乙两过程的酶 1、酶 2、酶 3是相同的 D图丙中含有 2种单糖、 5种碱基、 5种核 苷酸 答案: A 试题分析:据图知甲表示 DNA复制过程,乙表示转录过程,均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 A正确, B错

26、误。催化甲过程的酶 1和酶 2相同,都是 DNA聚合酶;而催化乙过程的酶 3是 RNA聚合酶, C错误。图丙中含有 2种单糖、 5种碱基和 8种核苷酸,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真核生物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及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相关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下列各种措施中,能产生新基因的是 A高秆抗锈病小麦和矮秆不抗锈病小麦杂交获 得矮秆抗锈病小麦优良品种 B用秋水仙素诱导二倍体西瓜获得四倍体西瓜 C用 X射线、紫外线处理青霉菌获得高产青霉素菌株 D用离体花药培育单倍体小麦植株 答案: C 试题分析:两

27、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利用了基因重组的原理,只是原有基因的自由组合,不能产生新基因, A 错误。用秋水仙素诱导二倍体西瓜获得四倍体西瓜,引起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进而原有基因数量加倍,也不能产生新基因, B错误。用 X射线、紫外线处理青霉菌,引起青霉菌发生基因突变,产生青霉素高产基因, C正确。用离体花药培育单倍体小麦植株,植株体细胞染色体减少成本物种的一半,从而原有基因数量也减少,不能产生新基因,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变异类型及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如图为 DNA分子的某一片段,其中 分别表示某种酶的作用部位,则相应的酶依次为

28、A DNA连接酶、限制酶、解旋酶 B限制酶、解旋酶、 DNA连接酶 C限制酶、 DNA连接酶、解旋酶 D解旋酶、限制酶、 DNA连接酶 答案: D 试题分析:图示 是氢键,解旋酶作用于 此,将 DNA螺旋解开。 是磷酸二酯键,限制酶作用于此将 DNA分子切割。 部位是粘性末端, DNA连接酶于此处形成磷酸二酯键,将粘性末端连接起来,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与 DNA分子相关的几种酶的作用,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优生优育关系到国家人口的整体质量,也是每个家庭的自身需求,下列采取的优生措施正确的是 A胎儿所有先天性疾病都可通过产前诊断来确定

29、B杜绝有先天性缺陷的胎儿的根本措施是禁止近亲结婚 C产前诊断可以初步确定胎儿是否患有 21三体综合征 D通过遗传咨询可以确定胎儿是否患有猫叫综合征 答案: C 试题分析:产前诊断通过检查胎儿细胞的染色体是否正常,及早发现有严重遗传病和严重畸形的胎儿,不能确定先天性疾病, A错误, C正确。禁止近亲结婚是减少遗传病发生的措施,不能作为杜绝先天性缺陷胎儿的措施, B错误。遗传咨询是通过对家庭成员进行身体检查,了解、诊断病史等分析遗传病类型,推算出后代的再发风险率,提出对策方法和建议等,而猫叫综合征是染色体结构变异引起的,需要通过观察染色体结构进行确定,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优生措施的相关知识,

30、意在考查考生理解 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双选题 如图表示机体内生命活动调节的途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图示可以说明下丘脑既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又是神经中枢,但不受大脑皮层的调控 B当图中的感受器感受到血糖含量降低时,图中的内分泌腺一定是胰岛 C如果感受器、 、下丘脑、 和内分泌腺组成机体内的某一反射活动的反射弧,则 分别为传入神经、传出神经 D如果图示中的内分泌腺为甲状腺,则 的增加可引起 和 的减少 答案: AB 试题分析:图示下丘脑既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又是体温等的神经中枢,但下丘脑的活动受大脑皮层的调控, A错误。血糖含量降低时,机体调节胰

31、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增多,同时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多,故图示内分泌腺还可以为肾上腺, B错误。一个完整的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构成,若感受器、 、下丘脑、 和内分泌腺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则 分别为传入神经、传出神经, C正确。若图示中的内分泌腺为甲状腺,则 是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增加,会反馈调节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抑制其分泌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和 促甲状腺激素,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神经 体液调节及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从图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果蝇红眼对白眼为显性,控制这对形状的基因位于 X染

32、色体上。果蝇缺失1条 号染色体仍能正常生存和繁殖,缺失 2条则致死。一对都缺失 1条 号染色体的红眼果蝇杂交,(亲本雌果蝇为杂合子), F1中 A白眼雄果蝇占 1/4 B红眼雌果蝇占 1/4 C染色体数正常的红眼果蝇占 1/4 D缺失 1条 号染色体的白眼果蝇占 1/4 答案: AC 试题分析: 号染色体用 A表示,则亲本果蝇 A0A0AA 2A0 00,缺失 2条的个体不能存活;用 B、 b表示眼色基因,则XBXbX BYX BXB XBXb XBY XbY, F1中白眼雄果蝇占 1/4, A正确。红眼雌果蝇占 1/2, B错误。染色体正常的红眼果蝇占 1/33/4=1/4, C正确。缺失

33、1条 号染色体的白眼果蝇占 2/31/4=1/6,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伴性遗传与染色体变异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相关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 的能力。 如图为反射弧模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a处给一个刺激,效应器中的肌肉会收缩 B b处的名称是突触,兴奋在此处的传递方向是单向的 C a所示的结构,在反射弧中叫做传入神经 D这个简单的反射弧由 2个神经元组成 答案: AB 试题分析:据图示, b是突触结构,该反射弧共有 2个突触,由 3个神经元形成,D错误。据突触结构可判断 a为传出神经, C 错误。给 a处

34、一个刺激,神经冲动沿传出神经传导至效应器,引起肌肉收缩, A正确。兴奋在突触间传导是单向的, B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反射弧结构、兴奋传导及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从图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使大肠杆菌合成人的蛋白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常用相同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处理目的基因和质粒 B DNA连接酶和 RNA聚合酶是构建重组质粒必需的工具酶 C可用含抗生素的培养基检测大肠杆菌中是否导入了重组质粒 D导入大肠杆菌的目的基因一定能成功表达 答案: BD 试题分析:为获得相同的粘性末端,常用同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处理目的基因和

35、质粒, A正确。构建重组质粒必需的工具酶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 DNA连接酶, B错误。可用含抗生素的培养基检测大肠杆菌中是否导入了重组质粒, C正确。目的基因成功导入大肠杆菌,但并不一定成功表达,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和操作步骤及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真核生物进行有性生殖,通过减数分裂和随机受精使后代 A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 B继承双亲全部的遗传性状 C从双亲各获得一半的 DNA D可产生不同于双亲的基因组合 答案: AD 试题分析:有性生殖的生物通过减数分裂和随机受精,使受精卵中的染色体

36、数目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保证了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A正确。性状具有相对性,后代并不能继承双亲的全部遗传性状, B错误。受精卵从卵细胞获得核 DNA和质 DNA,获得 DNA量比精子的多, C错误。亲本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发生了基因重组,随机受精可产生不同于亲本的重组型后代,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有性生殖的生物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及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 络结构的能力。 基因型为 AaXBY的小鼠仅因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未正常分离,而产生了一个不含性染色体的 AA型配子。等位基因 A、 a位于 2号染色体上,下列关于染色体未分离时期

37、的分析,正确的是 A 2号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 B 2号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 C性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 D性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 答案: AC 试题分析:基因型为 AaXBY的小鼠异常减数分裂产生了一个不含性染色体的AA型配子,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2号染色体一定未分离,进入同一个配子中,A正确, B错误。性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 XBY未分离,也可能是减数第二次分裂时 XBXB 或 YY未分离, C正确,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减数分裂异常情况原因分析,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相关生物学问题进行

38、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综合题 ( 8分)下图甲、乙、丙表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含量的变化。请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 ab段上升的原因相同,均是 _。 (2)图甲中 bc段可表示有丝分裂的 _期,此时染色体与染色单体的数目之比为 _ _;在减数分裂中,处于图甲 bc段的细胞中 _(填 “可以 ”或“不可以 ”)含有同源染色体。 (3)图甲、丙中, cd段下降的原因分别是 _、_。 (4)细胞在 de段时,一定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 _;可能含有 4个染色体组的是 _。 (填 “甲 ”、 “乙 ”或 “丙 ”) 答案: )DNA分 子复制 ( 2

39、)前、中 1:2 可以 ( 3)着丝点分裂 同源染色体分离,细胞一分为二 ( 4)乙 甲 试题分析: (1)图甲、乙、丙中, ab段上升的原因相同,均是细胞分裂间期DNA复制的结果。 ( 2)图甲中 bc段每条染色体含 2条染色单体和 2个 DNA,可表示有丝分裂前、中期,此时染色体与染色单体的数目之比为 1:2。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全过程和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每条染色体均含 2条单体,故在减数分裂中,处于图甲 bc段的细胞中可以含有同源染色体。 ( 3)图甲 cd段下降的原因:染色体着丝点断裂,染色体单体分离,导致每条染 色体从含 2个 DNA降为含 1个 DNA。图丙中, cd段下降的原因

40、: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形成的 2个子细胞 DNA减半。 ( 4)图甲如果是有丝分裂,细胞在 de段时,一定含有同源染色体;如果是减数分裂,一定不含同源染色体。图乙代表有丝分裂,生成子细胞一定含有同源染色体。图丙代表减数分裂,生成子细胞一定不含有同源染色体。图甲代表的有丝分裂后期细胞含有 4个染色体组。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分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 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 9分)如图表示鳄梨果实成熟时乙烯引起纤维素酶的形成。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1)乙烯诱导纤维素酶形成是通

41、过直接调节基因表达的 _过程而实现的。 ( 2) 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_。 进入细胞质需要通过 _(细胞结构)。 ( 3)纤维素酶在 _中合成,随后在 _加工,最后又经 _再加工和包装。 ( 4)在 中,哪些构成了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_(填序号) ( 5)该图表明基因控制果实成熟是通过控制 _ 过程而实现的。另外,基因对性状的控制也可以通过控制 _ _直接影响性状。 答案:( 1)转录 ( 2)脱氧核苷酸 核孔 ( 3) 核糖体 内质网 高尔基体 ( 4) ( 5)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 蛋白质的结构 试题分析:( 1)从图示可知乙烯诱导纤维素酶形成是通过直接调节基因表达的转录过程而实现的。 ( 2

42、) 是 DNA,其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 是 mRNA,它通过细胞核上的核孔进入细胞质。 ( 3)图中结构 是核糖体, 是 内质网, 是高尔基体。纤维素酶本质是蛋白质,在 核糖体上合成,随后经过 内质网的加工和 高尔基体的再加工和包装,才具有生物活性。 ( 4)上述 中, 和 具膜结构,属于生物膜系统。 ( 5)该图表明基因控制果实成熟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而实现的。基因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性状。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基因表达及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相关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

43、力。 ( 11分)人类遗传病调查中发现两个家系都有甲遗传病 (基因为 H、 h)和乙遗传病 (基因为 T、 t)患者,系谱图如下。以往研究表明在正常人群中 Hh基因型频率为 10 4。请回答下列问题 (所有概率用分数表示 ): (1)甲病的遗传方式为 _,乙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为_。 (2)若 -3无乙病致病基因,请继续以下分析。 -2的基因型为 _; -5的基因型为 _。 如果 -5与 -6结婚 ,则所生男孩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为 _。 如果 -7与 -8再生育一个女儿,则女儿患甲病的概率为 _。 如果 -5与 h基因携带者结婚并生育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儿子,则儿子携带 h基因的概率为 _。 答

44、案: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伴 X染色体隐性遗传 (2) HhXTXt HHXTY或 HhXTY 1/36 1/60000 3/5 试题分析: (1)图中表现正常的 -1和 -2生了个患甲病的女儿 -2,可确定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正常的双亲均有儿子患乙病,可推断乙病最可能为伴 X染色 体隐性遗传。 ( 2) -3无乙病致病基因,可确定乙病为伴 X染色体隐性遗传。 -1和 -2表型正常,生有患乙病的儿子和患甲病的女儿,可推断 -1的基因型为 HhXTY, -2的基因型为 HhXTXt,则 -5的基因型为 HHXTY或HhXTY。 -3和 -4的基因型分别为 HhXTY、 HhXTXt,则 -

45、6与甲病有关的基因型为 1/3HH、 2/3Hh,与乙病有关的基因型为 1/2XTXT、 1/2XTXt。 -5的基因型为 1/3HHXTY、 2/3HhXTY。若 -5和 -6结婚,所生男孩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为 2/32/31/41/21/2=1/36。 -7 与甲病有关的基因型为 1/3HH、 2/3Hh, -8 基因型为 Hh 的概率为 10 4,二者生育女儿患甲病的概率为 2/310 41/4=1/60000。 -5与甲病有关的基因型为 1/3HH、 2/3Hh,与基因型 Hh的女性结婚,子代中 HH比例为1/31/2+2/31/4=1/3; Hh比例为 1/31/2+2/31/2=1/2; hh的比例为 2/31/4=1/6,表现正常儿子中携带 h的概率为 (1/2)/(1/2+1/3)=3/5。 考点:本题考查人类遗传 病犀浦分析、遗传方式判断、相关个体基因型判断和概率计算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相关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 7分)假设 A、 b代表玉米的优良基因,这两种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有AABB、 aabb两个品种,为培育出优良品种 AAbb,可采用的方法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由品种 AABB、 aabb经过 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式称为 _,用此育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