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河北成安一中等三校高一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jobexamine331 文档编号:290388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32.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学年河北成安一中等三校高一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5学年河北成安一中等三校高一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5学年河北成安一中等三校高一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5学年河北成安一中等三校高一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5学年河北成安一中等三校高一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5学年河北成安一中等三校高一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宗 ”是一个会意字。在甲骨文中,宗字作 “ ”, “ ”象宫室屋宇之形,“ ”可能表示 A青铜兵器 B铁制农具 C皇帝宝座 D祖先牌位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既然 “ ”象宫室屋宇之形,那么本题就不可能选 C皇帝宝座,而 “宗 ”又有宗族观念、宗法思想的意思,祖先牌位又和宗族观念、宗法思想有关, AB两项则和宗族观念、宗法思想毫无关系,所以,本题答案:就是 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

2、制度 “宗 ”的含义 揭贴、口号等往往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具有明显的时代气息。下列揭贴、口号与事件搭配不符合史实的是 A一概鬼子全杀尽,大清一统庆升平 甲午战争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辛亥革命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五四运动 D打倒列强,除军阀 北伐战争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 “一概鬼子全杀尽,大清一统庆升平 甲午战争 ”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义和团运动并不是甲午战争,因为该运动主张扶清灭洋,所以,揭贴、口号与事件搭配不符合史实的只能是A。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

3、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揭贴、口号与事件的搭配 辛亥革命 10周年之际 ,梁启超撰文写道 :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呢 简单说 -第一 ,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 ;第二 ,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 .他主要肯定辛亥革命 A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B推翻了封建帝制 C增强了民族民主意识 D实现了民族独立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觉得凡 “不是中国人 ”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是鲜明的民族意识,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 “管 ”中国人的事则是鲜明的民主意识,所以

4、本题答案:就是 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增强了民族民主意识 “根据统计,国民政府在 19381940 年先后组织的大战役有:南昌会战、随枣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 1939年冬季攻势、桂南战役、绥西作战和枣宜会战等。第七次战役规模相当大,地域涵盖华东、华北、华中和西南地区,每次日军投入的兵力均在 810 万,中国军队投入的兵力至少在 20万以上。 两年间,国民党军队共毙俘日军 263, 251人,同时也付出了 1, 019, 911人的重大伤亡。 ”材料要说明的观点是 19381940 年间 A国民党和共产党都是抗日的中流砥柱 B国民党积极抗战,给日军沉重的打击 C国共

5、合作抗战,取得了抗战的胜利 D人民群众积极支持抗战,给日寇沉重的打击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本题所反映的是国民政府、国民党的积极抗战,并且重创日军,而并没有牵涉到共产党抗战和国共合作抗战,材料的主旨也不是反映人民群众积极支持抗战,所以本题答案:就是 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 国民党积极抗战 纪念碑、纪念实物等都可以生动地再现历史,下列纪念碑、纪念舰所承载的历史事件,本质上的相似之处是 A抵制西方文明 B发展资本主义 C反对封建统治 D反对外来侵

6、略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三元里人民抗英是反对外来侵略,定远号铁甲纪念舰也是反对外来侵略,因为定远号铁甲纪念舰是反映的甲午战争,所以,此题中的纪念碑、纪念舰所承载的历史事件,本质上的相似之处只能是反对外来侵略。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反对外来侵略 近代中国,先进的中国人从 “走日本人的路 ”“走美国人的路 ”“走俄国人的路 ”到 “走自己的路 ”。其中, “走美国人的路 ”主要体现在 A在美国支持下建立中华民国 B按三权分

7、立原则构建政治体制 C效仿美国实行联邦制 D临时约法实行总统制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辛亥革命后的南京临时政府是模仿美国,按三权分立原则构建政治体制,中华民国也因此被称为亚洲第一个第一个美国式式的民主共和国,所以本题答案:就 是 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按三权分立原则构建政治体制 某中学进行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放映了一部电影,其中有这样一组镜头:青年学生高呼着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废除二十一条 ”等口号在街头进行示威游行。请你判断这组镜头反映的是哪场学生运动 A

8、五卅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一二九运动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废除二十一条 ”等口号显然是五四运动的标志性口号,所以这组镜头反映的是五四运动。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 五四运动 观察下列两图,表述有误的是 A都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B都发生在中国革命关键时期 C都开创了中国革命新局面 D图二比图一更具史料价值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 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

9、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七届二中全会的确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但是南昌起义并没有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所以本题答案:就是 A。另外,图一是油画,图二是真实的照片,当然图二比图一更具史料价值。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南昌起义、七届二中全会 2011 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 90 周年。下列史实属于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有 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完成长征,实现了战略转移 根据一国两制构想成功解决了香港、澳门问题 与国民党进行了两次合作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

10、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 “ 根据一国两制构想成功解决了香港、澳门问题 ”是改革开放之后才发生的事情,当然该史实并不属于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所以本题答案:就是 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史实 2011年 3月 10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举行的记者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徐显明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 “改革开放前我国只有两部法律,如今已形成了 239 部法律。 ”“两部法律 ”的一部是婚姻法,另一部是 A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刑事诉讼法 D民事诉讼法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1、。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当然是改革开放之前的法律,所以本题答案:就是 B。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均是改革开放之后的法律。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民主法制的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国人的政治智慧是无与伦比和无限美妙的。周恩来教会人类怎么为人处世;邓小平教会人类怎么解决恩怨情仇。符合该材料主题的理论或政策分别是 A求同存异、四项基本原则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国两制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D求同存异、市场经济理论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2、。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周恩来教会人类怎么为人处世指的是周恩来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解决国与国之间的关系,邓小平教会人类怎么解决恩怨情仇指的是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解决了台湾问题,所以本题答案:就是 B。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一国两制 ”的理论与实践 一国两制 周恩来说: “一个民族完全聚居在一个地方的比较少,甚至极少。历史的发展使中国各民族多数是杂居的,互相同化,互相影响。 ”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实行民族区 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因素是 A民族团结与平等的历史传统 B民族共同繁荣的经济任务 C杂居融合的现实国情 D各民族反侵略的政治需要 答案

13、: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和杂居融合的现实国情才是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原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由于我国国情所决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三大基本制度之一。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因素 2007年 12月 4日全国法制宣传日的主题为 “弘扬法治精神,推进依法治国 ”。把 “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写进宪法是在 A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1982年全国人大五届五次

14、会议 C 1997年中国共产党 “十五大 ” D 1999年九届人大二次会议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 1999年九届人大二次会议明确提出把 “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写进宪法,这是1999年九届人大二次会议的核心内容,所以本题答案:就是 D。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依法治国 “九二共识 ”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这一重要共识是 A两岸直接实行通邮、通航、通商 B两岸同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C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

15、原则 D允许台湾居民回大陆探亲旅游投资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 “九二共识 ”指的是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都承认一个中国,而两岸直接实行通邮、通航、通商、两岸同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允许台湾居民回大陆探亲旅游投资均和 “九二共识 ”毫无关系。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一国两制 ”的理论与实践 “九二共识 ” 唐德刚认为我国的社会政治制度在某次战争前千年不变,战后十年一变。这次战争有可能是 A鸦片战争 B中日甲午战争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答案: B 试题分

16、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开始认识到战争的失败是因为制度的落后,所以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就开始改变中国的社会政治制度,社会政治制度可谓是战后十年一变,所以本题答案:就是 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中日甲午战争 在重读中国近代史一书中有这样的叙述: “(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对比,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 ”这一观点最有可能用来描述近代中国的 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

17、团运动 D辛亥革命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太平天国运动主张平等、土地的平均,言辞可谓崇高,许诺可谓平等,而天京变乱则足以证明其行为的凶暴,所以,这一观点最有可能用来描述近 代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太平天国运动 美国记者史沫特莱曾对一场战役作这样报道: “整个华北地区,从晋北山区到东海岸从南面的黄河到北面的长城,都成了战场, 一百团人打击了敌人在华北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战斗是炽烈而无情的。 ”对

18、上述战役理解正确的是 A发生于抗日战争的防御阶段 B是抗日战争以来的首次大捷 C当时中国的主要矛盾是中日民族矛盾 D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本题中的战役指的是百团大战,百团大战并不是发生在抗日战争的防御阶段,抗日战争以来的首次大捷是平型关大捷并不是百团大战,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的历史事件是七七事变并不是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时中日民族矛盾仍然是主要矛盾,所以本题答案:就是 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 百团大战 它

19、“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而是中国早期阶级社会中政权结构的一种表现形式,一种 由部落联盟转变而来的 联邦 或 邦联 式的松散的国家结构形式。 ”材料中所提的这种表现形式是指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中央集权制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在本题中只有 “分封制 ”既是中国早期阶级社会中政权结构的一种表现形式,同时又是一种由部落联盟转变而来的 联邦 或 邦联 式的松散的国家结构形式,所以,材料中所提的这种表现形式就是指分封制。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 度 分封制 依

20、照周朝礼制规定,只有天子才能享用八排六十四人规格的乐舞礼仪,诸侯只能用六排,大夫用四排。实行这种礼乐制度的主要目的是 A满足统治阶级奢侈享乐的欲望 B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 C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 D推动周朝文化事业的发展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礼乐制度和分封制和宗法制其实是一个完整的、统一的、目的一致的一个制度,所以实行这种礼乐制度的主要目的当然只可能是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从而达到维护周朝统治的根本目的,所以本题答案:就是 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礼乐制度的主

21、要目的 中国古代专制王权不断加强,中央官制也不断发生变化。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西汉废除三公九卿制,设中书省以削弱相权 隋唐确立并完善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 北宋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相权 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了宰相制度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西汉并没有废除三公九卿制,也并没有设中书省以削弱相权,而是设立了内外朝制度来削弱相权,所以本题凡是含 均是错误的,本题答案:就是 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中央官制变化的表述 “分封制 郡县制 行省

22、制 ”,这种演变说明了: A古代中国的地方行政制度逐渐完善 B中国古代相权的削弱 C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逐渐瓦解 D古代中央机构逐渐完善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在做本题时首先一定要明确 “分封制 郡县制 行省制 ”都是古代中国的地方行政制度,都是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管理而推行的政治制度,并且是越来越完善的政治制度,所以,这种演变说明了古代中国的地方行政制度逐渐完善。 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分封制 郡县制 行省制 下图反映了我国古代不同封建王朝官员上朝的礼仪,实际

23、上代表了君臣关系的变化。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C专制皇权不断加强 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从宰相与皇帝一块坐着,到宰相站着、皇帝坐着,再到宰相跪着、皇帝坐着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宰相的权力、宰相的地位不断地在削弱,而专制皇权是在不断的加强,所以本题答案:就是 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专制皇权不断加强 网上书店介绍易中天帝国的终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批判一书的内容时说: “这是一个帝国制度不断成

24、熟、完善的过程 ,它表现为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秦创郡县制 ,汉 因之;隋创科举制,唐因之;宋创文官制 ,明因之;明创阁臣制 ,清因之。 ”就此 ,同学们展开了讨论。 甲同学: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基本模式 乙同学:秦朝开创的郡县制奠定了中国古代管理地方的基础 丙同学:隋朝开始形成的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 丁同学: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标志着内阁的出现。 根据所学知识 ,你认为 A乙丙对 ,甲丁错 B甲丙对,乙丁错 C甲乙错,丙丁对 D甲乙对,丙丁错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 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

25、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的确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基本模式,隋朝开始形成的科举制的却是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郡县制是秦国创建的而不是秦朝创建的,殿阁大学士不是明太祖设置的,所以本题答案:就是 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讨论 下图为土司制度的活化石,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云南德宏南甸宣抚司署。明清时期的 “改土归流 ”政策是指 A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土司制度 B平定西南地区宣慰司的叛乱 C取消西南地区的土司衙门,改由朝廷任命的官员统治 D对西南地区实行地方土司和中央委派官员共同管理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

26、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 “改土归流 ”为了加强对中国西南地区的管辖而取消了西南地区的官吏被当地人所世袭的土司制度,改由中央政府任命的流官进行统治,所以本题答案:就是 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改土归流 ” 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 ,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 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 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 徐州

27、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 A秦、唐、元 B汉、宋、明 C秦、元、清 D秦、唐、明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丞相与诸卿体现的是三公九卿制度,说明是秦朝或汉朝;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体现的是三省六部制度,说明是隋唐时期;阁臣、工部、户部体现的是内阁与六部制度,说明是明朝。所以,综合上述分析本题正确答案:选 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中央政府的运作程序 荀子 君道: “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 (君主 )之守司

28、 (官吏 ),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 ”为达到引文的效果,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 A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制 B设丞相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C设御史大夫为副相,负责监察百官 D设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 “不可不略知也 ”指的是君主不可不略知自己的官吏,而君主监察自己的官吏而是监察机构,所以,为达到引文的效果,秦始皇采取的措施只能是 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御史大夫 社会流动是指不同阶层出身者可以因为后天因素而进入另

29、一个阶层,是社会结构自我调节的机制之一。下列选项中,最能促进社会流动的是 A “立嫡以长不以贤 ” B “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 ” C “世胄嗫高位,英雄沉下僚 ” D “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科举制度最能促进社会流动,而能反映科举制度的选项是 “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 窗,也可跃登上第, ”所以本题答案:就是 B。而其他三个选项则和题目主旨无关。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科举

30、制度最能促进社会流动 康有为在诗中写道: “海东龙泣舰沉波,上相锚轩 (古代使臣乘坐的一种轻车 )出议和 台人号泣秦桧歌,九城谣谍遍网罗。 ”该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有 甲午海战 马关条约的签订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百日维新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康有为的确是和百日维新有关,但是这首诗歌所反映历史事件却和百日维新无关,所以,本题凡是含 均是错误的,所以,本题答案:就是 A。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甲午海战 下图所

31、示事件产生的影响是 A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主要矛盾 B加速并促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建立 C中国政府正式对日宣战 D使中国的政治中心被迫由北往南 移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此图所示事件指的是七七事变,而七七事变产生的影响则是指加速并促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建立,所以本题答案:就是 B。其他几个选项则不是七七事变所产生的影响。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 卢沟桥事变 以下是近代不平等条约中的三组条款,其共同的危害是 第一组: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

32、、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国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驻该五处城邑,专理商贾事宜 第二组: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 第三组:在国内由各国驻兵,以保京师至海通道无断绝之虞,计由黄村经天津至山海关共十二处 A中国的领土主权日益遭到破坏 B中国社会日益半殖民地化 C严重危害了国内民族工业的发展 D清政府沦为列强的侵华工具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第三组并没有涉及到领土主权,所以,本题不能选 A。 “严重危害了国

33、内民族工业的发展 ”只适合第二组。清政府沦为列强的侵华工具只适合第三组。所以,三组条款,其共同的危害只能是 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不平等条约共同的危害 综合题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5分) 17、 18世纪,欧美国家建立起资产阶级代议制,但是同一时期,我们中国依旧在传统社会踯躅徘徊。直到 20世纪初武昌首 义后,民主革命才在欧美影响下成为一股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站起来后的中国人更是走出了另一条不一样的民主建设之路。 英国诺丁汉大学教授郑永 请回答: ( 1)材料中的 “传统社会 ”实行的是什么类型政治制度?这对

34、当时中国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7分) ( 2)结合史实说明 20世纪初武昌首义后,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如何成为一股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8分) ( 3)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人是如何按照自己的理想进行政治民主建设的?( 10分) 答案:( 1)政治制度: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3分) 影响:使中国依然固守传统的封建社会, 逐步衰落;与世界的民主潮流背道而驰,拉开了差距。( 4分) ( 2)史实说明:中华民国成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建立;( 2分) 推翻帝制,颁布临时约法,实行责任内阁制,民主共和逐步深入人心;( 4分) 袁世凯复辟帝制,最终以失败告终;( 2分) ( 3)民主建设: 颁布共同纲领,

35、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2分) 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保障人民权利;( 2分) 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6分)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 ( 1)材料中的我们中国 “传统社会 ”实行的政治制度指的是 17、 18世纪中国的政治制度, 17、 18世纪中国的政治制度指的是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因为明清时期是君主专制空前的强化时期。对当时中国造成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消极的影响,例如,经济方面:使中国依然固守传统的封建社会,逐步衰落,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36、政治方面:与世界的民主潮流背道而驰,拉开了差距,造成了中国的落后挨打。 ( 2) 20世纪初武昌首义后,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成为一股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主要是回答出武昌首义后和革命、民主有关的历史事实即可。例如,中华民国成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建立,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辛亥革命推翻帝制,颁布临时约法,实行责任内阁制,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逐步深入人心。袁世凯复辟帝制,最终以失败告终就是一个明显的证明。 ( 3)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人按照自己的理想进行政治民主建设主要包括颁布共同纲领、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建立三大政治制度。特别是颁布共同纲领、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做题时非常容易忘掉, 新中国的政治民主建设是和西方的民主政治建设完全不同的两种政治模式,主要体现在两个不同的原则,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新中国的政治民主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