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广东省汕头市潮狮高级中学高三期中考试理综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livefirmly316 文档编号:290797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08.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届广东省汕头市潮狮高级中学高三期中考试理综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5届广东省汕头市潮狮高级中学高三期中考试理综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5届广东省汕头市潮狮高级中学高三期中考试理综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5届广东省汕头市潮狮高级中学高三期中考试理综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5届广东省汕头市潮狮高级中学高三期中考试理综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5届广东省汕头市潮狮高级中学高三期中考试理综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有关化合物或细胞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生长素和干扰素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氨基酸 B植物细胞都含有溶酶体、叶绿体和内质网 C颤藻和衣藻都不含有核膜和线粒体 D麦芽糖、蔗糖和乳糖都是由两个单糖结合形成 答案: D 试题分析: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干扰素的化学本质是多肽,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A错误。绿色植物细胞都含有溶酶体和内质网,根尖细胞和叶的表皮细胞等没有叶绿体, B错误。衣藻是真核细胞,含有核膜和线粒体;颤藻属于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和复杂的细胞器, C错误。麦芽糖、蔗糖和乳糖都是由两个单糖结

2、合形成的二糖,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化合物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镰刀型红细胞贫血症是一种由常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杂合子也会出现患病症状,但症状会轻于此病的纯合子。右图示该病的遗传图谱,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4和 5的遗传信息传递规律有差异 B 5和 6生正常男孩的概率为 1/4 C若 5同时为红绿色盲携带者, 6色觉正常,他们生一个同时患两种病男孩的概率为 1/8 D此病产生的根本原因是血红蛋白结构异常 答案: BC 试题分析:设患病基因是 a,据图分析, 4的基因型为 aa, 5的基因型为

3、Aa, 遗传信息传递都是基因分离定律,故 A错。 5的基因型为 Aa, 6基因型为AA,后代为 1AA(正常 ): 1Aa(患病),故生正常男孩的概率 1/21/2=1/4,故B正确。设红绿色盲基因为 b,则 5的基因型为 AaXBXb, 6基因型为 AAXBY,故生一个同时患两种病男孩( AaXbY)的概率为 1/2 x 1/4=1/8,故 C正确。镰刀型红细胞贫血症产生的直接原因是血红蛋白结构异常,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故 D错。 考点:本题考查遗传病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遗传

4、图谱分析能力。 下列图例中,能正确示意不同细胞的膜蛋白及其相应功能的是( ) 答案: AC 试题分析:氨基酸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细胞膜上的特定载体协助,A正确;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部的成分,氧气的跨膜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 B错误;兴奋传到效应器骨骼肌时,突触小体释放的神经递质与骨骼肌细胞膜表面的特定神经递质受体结合,从而使骨骼肌细胞兴奋或抑制, C正确;抗体是由浆细胞分泌的,且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的膜蛋白及其相应功能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如图是马铃薯细胞的部分 DNA片段自

5、我复制及控制多肽合成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注:脯氨酸的密码子为 CCA、 CCG、 CCU、 CCC) A.a链中 A、 T两个碱基之间通过氢键相连 B.若 b链上的 CGA突变为 GGA,则丙氨酸将变为脯氨酸 C.与 相比, 过程中特有的碱基配对方式是 AU D.图中丙氨酸的密码子是 CGA 答案: B 试题分析:图中 是 DNA复制, 是转录, 是翻译;转录时是以 DNA的 b链为模板形成 c链的。 a链中 A、 T两个碱基属于同一条核苷酸链内部相邻两个脱氧核苷酸的碱基,不通过氢键相连, A 错误;若 b 链上的 CGA 突变为 GGA,则 c链对应为 CCU,因而丙氨酸将变

6、为脯氨酸, B正确;与 相比, 过程中特有的碱 基配对方式是 T-A, C错误;密码子存在于 mRNA中,图中丙氨酸的密码子是 GCU,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鸟类的性别决定为 ZW型。某种鸟类的眼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团 (A、 a和B、 b)控制。甲、乙是两个纯合品种,均为红色眼。根据下列杂交结果,推测杂交 1中亲本甲、乙的基因型是 ( ) A甲为 AAbb,乙为 aaBB B甲为 aaZBZB,乙为 AAZbW C甲为 AAZbZ

7、b,乙为 aaZBW D甲为 AAZbW,乙为 aaZBZB 答案: B 试题分析:鸟类的性别决定为 ZW型,雄性为 ZZ,雌性为 ZW,故 D错。杂交 1和 2结果不同,且杂交 2雌雄眼色不同,推断眼色遗传与性别相关,故有一对基因在 Z染色体,故 A错。杂交组合 1中后代雌雄眼色相同,且都与亲本不同,可见子代雌雄个体应是同时含 A和 B才表现为褐色眼,则甲的基因型为 aaZBZB,乙的基因型为 AAZbW,因此后代褐色眼的基因型为 AaZBZb和 AaZBW,由此可知反交的杂交组合 2中亲本基因型为 aaZBW和 AAZbZb,后 代雌性的基因型为AaZbW(红色眼)、雄性的基因型为 AaZ

8、BZb(褐色眼),这个结果符合杂交 2的子代表现,说明最初推测正确,即杂交 1 的亲本基因型为 AaZBZb和 AaZBW,B项正确, C错。 考点:本题考查遗传定律运用,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 下列叙述与生物学史实相符的是 ( ) A孟德尔用山柳菊为实验材料,验证了基因的分离及自由组合定律 B范 海尔蒙特基于柳枝扦插实验,认为植物生长的养料来自土壤、水和空气 C富兰克林和威尔金斯对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D赫尔希和蔡斯用 35S和 32P分别标记 T2噬菌体的蛋白

9、质和 DNA,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 答案: C 试题分析:孟德尔以豌豆作为实验材料,验证了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 A错误;范 海尔蒙特利用柳树苗发育形成柳树实验,认为植物生长的养料来自水, B错误;富兰克林和威尔金斯提供了 DNA衍射图谱,为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作出了贡献, C正确;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 法,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学史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的能力。 如图为动物细胞分裂中某时期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在分裂前期倍增并移向细胞

10、两极 B乙和丙在组成成分上差异很大 C该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的两倍 D该时期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的物质减少 答案: B 试题分析:甲是中心体,在分裂间期倍增,在前期移向细胞两极, A错误;乙是姐妹染色单体,成分是 DNA和蛋白质,丙是星射线,成分是蛋白质,二者组成成分差异很大, B正确;该时期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C错误;该时期没有核膜、核孔,不会有物质通过核孔,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抗癌药物 3-BrPA运输至细胞内需要单羧酸转运蛋白( MCT1)的协助

11、。MCT1是 MCT1基因表达的产物。如图示 3-BrPA作用于癌细胞的机理,表格中数据是用相同剂量 3-BrPA处理种细胞所得的实验结果。据此推断 不正确的是( ) A正常细胞和癌细胞 4死亡率为 0的原因是 MCT1基因没有表达 B癌细胞死亡率最高是因为只有它具有控制合成 MCT1的基因 C MCT1可能是载体, 3-BrPA作用于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 D细胞中的 MCT1含量越高,更有利于 3-BrPA进入细胞 答案: B 试题分析:正常细胞和癌细胞 4死亡率为 0的原因是它们的 MCT1基因没有表达, 3-BrPA没有起到作用, A正确;细胞中都含有控制合成 MCT1的基因,但癌细胞 3

12、死亡率最高是因为它具有 MCT1基因的高表达水平,抗癌药物 3-BrPA运输至细胞内,杀死细胞, B错;由图可推断 MCT1协助 3-BrPA进入细胞,可能是载体, 3-BrPA 主要作用于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葡萄糖生成丙酮酸, C 正确;表中数据表明细胞中的 MCT1基因表达水平越高,死亡率越高,更有利于 3-BrPA进入细胞,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癌变方面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综合题 ( 16分)菰是水稻的一种,其茎基部膨大可作蔬菜食用,称茭白,科学家对菰的光合作用特性进行研究。 科学家将菰的倒数

13、第 三片功能叶片在不同温度和光照强度下进行离体培养,利用红外 CO2分析仪分析 CO2的变化,所得结果如下图所示:根据图 1回答问题( 1) ( 3): ( 1)在温度为 _时,菰叶片的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相同。 ( 2)若光照和黑暗各占一半,且光照时的光照强度一直和图 1中的光照强度一样,则菰的功能叶在 10 时生长状况为 _。 A干重将减轻 B干重将增加 C干重不变 D无法判断 ( 3)用 CO2消耗来表示, 35 时菰叶片的真实光合速率约为_mol m-2 s-1。 科学家进一步制作出了净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与温度的对应关系图如图 2和图 3所示,根据图 1、图

14、2、图 3,回答问题( 4)( 5): ( 4)图 2的曲线最可能是在温度为 _ 时作出来的。 A点产生 ATP的场所有 。 ( 5)种植菰生长的最适条件是温度 _ ,光照强度 _(molm-2 s-1) ( 6)写出菰制造有机物的反应式:_。 答案: ( 1) 3 、 50 ( 2分,答 1个 1分) ( 2) B ( 3) 24 5 ( 4) 30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 5) 30 1040 ( 6)光合作用反应式略 (反应物、产物、单箭头、场所、条件等错 2点得 0分 ) 试题分析: 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时,即净光合作用速率等于 0,根据图 1可知,在温度为 3 和 5

15、0 时,曲线与横轴相交,净光合作用速率等于 0。 根据题意可知, 12小时光照和 12小时黑暗,植物有机物的变化条件取决于光照 12小时的净光合作用速率与黑暗 12小时的呼吸作用速率的关系,在 10时,净光合作用速率等于 5,呼吸作用速率等于 1.5,因此 24小时内有机物的量增加。 真光合作用速率净光合作用速率呼吸作用速率,在 35 时,净光合作用速率为 20mol m-2 s-1,呼吸作用速率为 4.5mol m-2 s-1,因此真光合作用速率为 24.5mol m-2 s-1。 根据图 2可知,该温度下的净光合作用速率最大为 22,与图 1中 30 的净光合作用速率相同,表明图 2是在温

16、度为 30 时绘制的曲线。 A点时净光合作用速率等于 0,即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此时细胞产生 ATP的场所有细胞 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 5)菰生长的最适条件应保证净光合速率最高,由图 1和图 3可知温度为30 、光照强度为 1040mol m-2 s-1时菰的净光合速率最高且已到达光饱和点,此条件最适宜其生长。 ( 6)光合作用反应式略。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识图、图文转化的能力。 ( 14分)某研究者用非洲爪蟾性腺为材料进行了下列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对非洲爪蟾的精巢切片进行显微观察,绘制

17、了以下示意图。 上图中甲、乙、丙、丁细胞 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有 _;称为初级精母细胞的有 _。 丁细胞中染色体的互换区段内同一位点上的基因 _(填 “相同 ”“不相同 ”或 “不一定相同 ”)。 (2)如对卵巢切片进行显微观察,可能看到甲、丙、丁同时期的细胞,却无法看到和乙细胞同时期的细胞,其原因是_。 (3)该研究者进行了一系列 “诱导早期卵母细胞成熟的物质 ”实验,结果如下: (注:孕酮属于类固醇激素 ,是孕激素的一种。) 由实验一可得出推论: _含有可以诱导卵母细胞成熟的物质。 由实验二可得出推论:诱导早期卵母细胞成熟的物质称为 “促成熟因子 ”,这种“促成熟因子 ”的化学成分是 _;孕酮

18、在实验二中的作用是_。 答案: )甲、丙、丁(全对才 2分) 甲、丁(全对才 2分) 不一定相同 (2)卵母细胞在卵巢中不能分裂到该时期 (3) 成熟卵细胞的细胞质 蛋白质 诱导早期卵母细胞合成 “促成熟因子 ” 试题分析:( 1) 根据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特征可以判断:甲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期、乙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丙为有丝分裂的后期、丁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二倍体生物有丝分裂(图丙)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图甲、图丁)有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图乙)无同源染色体;雄性生物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中期(图甲)、后期(图丁)的细胞均称为初级精母细胞。丁中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

19、互换区段内同一位点上的基因是否相同与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含的基因有关,如果同源染色体上含相同基因,则互换区段内同一位点仍是相同基因,如果同源染色体上 含等位基因,则互换区段内同一位点是不同基因。 ( 2)排卵排出的卵子先是在输卵管中发育到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只有在受精的过程中才能继续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发生图乙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因此在输卵管中发生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卵巢中观察不到。 ( 3)实验一的相互对照可知,当含有成熟卵细胞的细胞质才能使早期卵母细胞发育成成熟卵细胞,说明成熟卵细胞的细胞质中含有可以诱导卵母细胞成熟的物质。由实验二孕酮处理组,可以得出孕酮有诱导早期卵母细胞成熟的功能;

20、当蛋白质合成抑制剂与孕酮同时处理时,蛋白质合成抑制剂抑制蛋白质的 合成,早期卵母细胞就不能发育成熟,说明蛋白质的合成与促进早期卵母细胞成熟有关。由此可以做出推测:诱导早期卵母细胞成熟的 “促成熟因子 ”的化学成分是一种蛋白质;孕酮是诱导早期卵母细胞合成 “促成熟因子 ”从而促进其发育成熟的。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分裂和实验分析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合理结论的能力。 ( 18分)根据以下材料回答有关遗传问题: 豌豆的表现型有高茎和矮茎、紫花和白花,其中紫花和白花这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中任意一对为隐 性纯合则表现为

21、白花。用纯合的高茎白花个体与纯合的矮茎白花个体杂交, F1表现为高茎紫花, F1自交产生 F2, F2有 4种表现型:高茎紫花 162株,高茎白花 126株,矮茎紫花54株,矮茎白花 42株。请回答: 根据此杂交实验结果可推测,株高受 对等位基因控制,依据是 。在 F2中矮茎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 种,矮茎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 种。 如果上述两对相对性状自由组合,则理论上 F2中高茎紫花、高茎白花、矮茎紫花和矮茎白花这 4种表现型的数量比为 。 水稻的高杆对矮杆为完全显性,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A、 a),抗病对易感病为完全显性,由另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B、 b),现有纯合高杆抗病和纯合矮杆易感病的

22、两种亲本杂交,所得 F1代自交,多次重复实验,统计 F2的表现型及比例都近似得到如下结果:高杆抗病:高杆易感病:矮杆抗病:矮杆易感病=66: 9: 9: 16。据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 3)控制抗病和易感病的等位基因 (遵循 /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 4)上述两对等位基因之间 (遵循 /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 5) F2代中出现了亲本所没有的新的性状组合,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进行 了 ,具体发生在 时期。 ( 6)有人针对上述实验结果提出了假说: 控制上述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 对同源染色体上 F1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比例都是

23、AB: Ab: aB: ab=4:1:1:4 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为验证上述假说,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并预期实验结果: 实验设计: 。 预期结果: 。 答案: ( 1)一 F2中高茎:矮茎 =3: 1( 2分) 4 ( 2分) 5 ( 2分) ( 2) 27: 21: 9: 7( 2分) ( 3)遵循 ( 4)不遵循 ( 5)重新组合(基因重组)、 减数分裂的四分体(减 前期) ( 6) (同)一对 实验设计:将两纯合亲本杂交得到的 F1代与纯合矮杆易感病的水稻杂交( 1分),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1分)。(共 2分) 预测结果:所得子代出现四种表现型,比例为:高杆抗病:高杆易感病:矮

24、杆抗病:矮杆易感病 =4: 1: 1: 4 (表现型与比例各得 1分,共 2分) 试题分析: ( 1)根据 F2中,高茎:矮茎 =( 162 126):( 54 42) =3:1,可知株高是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设紫花和白花受 A、 a和 B、 b两对基因控制,高茎和矮茎受基因 D、 d控制,根据题干可知,紫花基因型为 A B;白花的基 因型为 A bb、 aaB、 aabb。根据纯合白花和纯合白花杂交出现全部为紫花( A B),可知亲本纯合白花的基因型是 AAbb和 aaBB,故 F1的基因型为 AaBbDd,因此 F2的矮茎紫花植株基因型有: AABBdd、 AABbdd、AaBBdd、

25、AaBbdd 四种基因型,矮茎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 AAbbdd、 Aabbdd、aaBbdd、 aaBBdd和 aabbdd5种基因型。 ( 2) F1的基因型是 AaBbDd, A和 B一起考虑, D和 d基因单独考虑分别求出相应的表现型比例,然后相乘即可。即 AaBb自交,后代紫花( A B ):白花( A bb、 aaB、 aabb) =9:7, Dd自交,后代高茎:矮茎 =3:1,因此理论上F2中高茎紫花、高茎白花、矮茎紫花和矮茎白花 =27:21:9:7。 ( 3)分析每一对性状,在 F2代都符合 3 1,因此控制抗病和易感病的等位基因都符合基因分离定律。( 4)分析两对等位基因之

26、间关系,即不符9 3 3 1,也不属于它的变型,因此它们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 5)因此最可能原因是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在减数分裂时发生四分体的交叉互换造成的。 ( 6)根据以上分析,可实验假设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 对同源染色体上,并且题中已假设了 F1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比例都是 AB: Ab: aB:ab=4:1:1:4,如果假设成立,那么通过测交的方式后代也应该会出现这一结果。 考点:本题考查了孟德尔定律,同时还考查了减数分裂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孟德尔定律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学生对生物学数据的抽象分析能力及设计实验的能力。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

27、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16分 )下表列出了教材中部分实验的材料、实验条件和观察内容,请回答有关问题。 组别 材料 实验条件 观察内容 A 浸泡过的花生种子 清水、苏丹 染液、 50%酒精溶液 细胞中着色的小颗粒 B 人口腔上皮细胞 甲基绿吡罗红染液 DNA和 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C 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 解离液、 0.3 g/mL蔗糖溶液、清水 质壁分离及复原 D 洋葱根尖 解离液、龙胆紫溶液等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 E 菠菜叶 丙酮、层析液 滤纸条上的色素带 (1)A组实验中脂肪颗粒被染成 _; B组实验细胞核被染成 _色,细胞质被染成 _色。 (2)C组

28、实验中,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质壁分离现象,导致实验失败的原因是_ _。 (3)在做 D组实验时,应选择图甲 _(填编号 )处细胞为材料。某同学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到乙图所示图像,此视野中分裂期的细胞数目过少,可能的原因有 _(多选) A视野选择不合适 B取材时间不合适 C制片时压片力量不合适 D解离时间不合适 (4)E组实验中,如取材合适且提取色素的过程操作很 规范,但得到的滤纸条上的色素带颜色均非常淡,可能的原因除了滤纸条湿度大,没有预先干燥处理外,最可能的原因还有 _。 ( 5)果蝇是遗传学研究的好材料,人们对果蝇的遗传及变异做了较充分的研究。人们研究发现, Y染色体含有几十个基因,如果果蝇的

29、刚毛、截毛这对相对性状由 X、 Y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刚毛基因 B对截毛基因 b为显性。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孟德尔的 _定律。让刚毛果蝇与截毛果蝇杂交,后代中,雌果蝇全为刚毛,雄果蝇全为截毛,则亲本的杂交组合为_ (基因型 )。用遗传图解表示这一杂交过程。 答案: ) 橘黄色 绿 红 (2) 解离液破坏了细胞的原生质层,细胞失去了选择透过性 (或解离液使细胞死亡 ) ( 2分) (3) AB (4) 划滤液细线次数不够( 2分) (5) 分离 XbXb XBYb( 2分) 遗传图解如下:( 4分) (亲本基因型、表现型、配子组合、 F1 基因型、表现型、比例等都准确得 4 分,酌情扣

30、分。) 试题分析:( 1)苏丹 染液可将脂肪颗粒染成橘黄色。 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 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甲基绿吡罗红染液可将 DNA染成绿色,将 RNA染成红色。 ( 2) C组实验中使用了解离液会导致细胞死亡,破坏了细胞的原生质层,细胞失去了选择透过性,因而看不到质壁分离现象。 ( 3)在做 D组实验时,材料应该选择未成熟的,细胞分裂能力强的分生区的细胞。观察时没有选择正方形的细胞排列紧密的分生区观察或取材时间不合适都可能导致视野中分裂期的细胞数目过少。 ( 4)由题干所给信息 “取材合适且提取色素的过程操作很规范 ”,推测色素带颜色浅的原因可能是画滤液细线的次数少,导致滤纸条上滤液细线上色素含量少。 ( 5)根据题意,刚毛、截毛位于 X、 Y这对同源染色体上,故这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由于后代雌果蝇全为刚毛( XBX_),雄果蝇全为截毛(XbYb),可推知亲本刚毛和截毛的基因组成是 XbXb XBYb,遗传图解见答案:。 考点:本题考查教材中部分实验的材料、实验条件和观察内容,意在考查考生能独立完成 “生物知识内容表 ”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