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届湖南省益阳市六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对下列化学用语的理解正确的是 A原子结构示意图 :可以表示 12C,也可以表示 14C B比例模型 :可以表示二氧化碳分子,也可以表示水分子 C电子式: 可以表示羟基,也可以表示氢氧根离子 D分子式 C2H4O2:可以表示乙酸,也可以表示乙二醇 答案: A 试题分析: A、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一类原子的结构, 12C与 14C的核内的质子数相同,核外电子数相同,所以原子结构示意图相同,正确; B、二氧化碳分子是直线型分子,所以该比例模型不能表示二氧化碳分子,错误; C、氢氧根离子的电子式是离子形式,用 “”表示,且最外
2、层共 8个电子,错误; D、分子式 C2H4O2可表示乙酸分子,而乙二醇的分子式为分子式 C2H6O2,错误,答案:选 A。 考点:考查对原子结构示意图、比例模型、电子式、分子式的判断 1.52 g铜镁合金完全溶解于 50 mL密度为 1.40 g/mL、质量分数为 63%的浓硝酸中,得到 NO2和 N2O4的混合气体 1120 mL (标准状况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 1.0 mol/L NaOH溶液,当金属离子全部沉淀时,得到 2.54 g沉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合金中铜与镁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2 1 B该浓硝酸中 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14.0 mol/L C NO2和 N2O
3、4的混合气体中, NO2的体积分数是 80% D得到 2.54 g沉淀时,加入 NaOH溶液的体积是 600 mL 答案: D 试题分析: A、设 Cu、 Mg的物质的量分别是 x、 y,则 2.54g 沉淀为氢氧化铜、氢氧化镁沉淀,所以沉淀中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为 2x+2y=(2.54g-1.52g)/17g/mol=0.06mol,且 64g/molx+24g/moly=1.52,解得 x=0.02mol,y=0.01mol,则该合金中铜与镁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2 1,正确; B、根据物质的量浓度与溶液质量分数的关系,密度为 1.40 g/mL、质量分数为 63%的浓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4、10001.4063%/63=14mol/L,正确; C、 NO2和 N2O4的混合气体 1120 mL (标准状况 )的物质的量是 1.12L/22.4L/mol=0.05mol,设二氧化氮的物质的量是 a,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则 a+( 0.05-a) 2 1=2x+2y=0.06mol,解得 a=0.04mol, N2O4的物质的量是 0.05mol-0.04mol=0.01mol,所以 NO2和 N2O4的混合气体中, NO2的体积分数也是物质的量分数是 80%,正确; D、浓硝酸中硝酸的物质的量为被还原的硝酸 +未被还原的硝酸=2x+2y+0.04mol+0.01mol2=0.12mo
5、l,最终得到的溶液的溶质为硝酸钠,所以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等于硝酸的物质的量为 0.12mol,则加入 NaOH溶液的体积是 0.12mol/1.0 mol/L=0.12L=120mL,错误,答案:选 D。 考 点:考查金属与硝酸溶液的反应计算,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之间关系的应用 将 51.2gCu完全溶于适量浓硝酸中,收集到氮的氧化物(含 NO、 N2O4、NO2)的混合物共 0.8mol,这些气体恰好能被 500ml 2mol/LNaOH溶液完全吸收,生成含 NaNO3和 NaNO2的盐溶液,其中 NaNO2的物质的量为 A 0.2mol B 0.6mol C 0.8mol D 1.0mo
6、l 答案: C 试题分析: 51.2g的 Cu的物质的量是 51.2g/64g/mol=0.8mol,则该过程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0.8mol2=1.6mol,设 NaNO3和 NaNO2的盐溶液,其中 NaNO2的物质的量为 x,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则整个过程中相当于 +5价 N元素得到电子生成 +3价 N元素,所以 1.6mol=2x,则 x=0.8mol,答案:选 C。 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下列实验过程中,始终无明显现象的是 A Cl2通入 FeSO4溶液中 B CO2通入 Ca(OH)2溶液中 C将 AlCl3溶液滴入 NaOH 溶液中 D SO2通入 BaCl2溶液中 答
7、案: D 试题分析: A、氯气通入硫酸亚铁溶液中,则氯气与亚铁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铁离子,所以溶液的颜色由浅绿色变为黄色,错误; B、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开始有白色沉淀产生,后白色沉淀逐渐溶解,错误; C、将AlCl3溶液滴入 NaOH 溶液中,因为氢氧化钠过量,所以开始无沉淀,后有白色沉淀产生,错误; D、亚硫酸的酸性比盐酸酸性弱,所以二氧化硫通入氯化钡溶液中,无现象,正确,答案:选 D。 考点:考查气体与溶液反应的现象 ( 3分)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可不经干燥直接用于配制溶液 B用分液 的方法分离水和酒精的混合物 C配制 1L0.1mol/L的
8、 NaCl溶液时可用托盘天平称量 5.85gNaCl固体 D用滴管滴加液体时,为防止液滴飞溅,滴管紧贴试管内壁 答案: A 试题分析: A、用容量瓶配制溶液的过程中,需直接向容量瓶内加蒸馏水,所以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可不经干燥直接用于配制溶液,正确; B、水与酒精互溶,所以不能用分液的方法分离二者的混合物,错误; C、托盘天平只能精确到 0.1g,所以配制 1L0.1mol/L的 NaCl溶液时可用托盘天平称量 5.9g的氯化钠固体,错误; D、滴管滴加液体时, 滴管不能接触试管内壁,防止污染滴管,错误,答案:选 A。 考点:考查实验基本操作的判断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 SiO2是酸性氧化物
9、,能与 NaOH溶液反应 B Na2O、 Na2O2组成元素相同,与 CO2反应产物也相同 C CO、 NO、 NO2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 D新制氯水显酸性,向其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后溶液呈红色 答案: A 试题分析: A、酸性氧化物都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二氧化硅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正确; B、 Na2O、 Na2O2 组成元素相同,但造成元素的原子数目不同,化学性质不同,则与二氧化碳反应的产物不同,错误; C、 NO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所以 NO不能在空气中稳定存在,错误; D、新制氯水显酸性,向其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先变红色,又因为氯水
10、中存在强氧化性的次氯酸,所以最终石蕊红色退去,错误,答案:选 A。 考点:考查对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比较、判断 下表中叙述 和叙述 均正确并且互为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叙述 叙述 A NH4Cl是强酸弱碱盐 将 NH4Cl溶液蒸干可制备 NH4Cl固体 B Fe3+有强氧化性 用 KSCN溶液可以鉴别 Fe3+ C SO2有还原性 用 SO2可使溴水褪色 D Cl2有漂白性 用 Cl2可与石灰乳反应制备含氯消毒剂 答案: C 试题分析: A、氯化铵是强酸弱碱盐与将 NH4Cl溶液蒸干可制备 NH4Cl固体不存在因果关系,错误; B、用 KSCN溶液可以鉴别 Fe3+发生的不是氧化还原反应,与铁离子具
11、有强氧化性无关,错误; C,因为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所以可与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使溴水褪色,正确; D、用 Cl2可与石灰乳反应制备含氯消毒剂,次氯酸或次氯酸盐具有漂白性,氯气不具有漂白性,错误,答案:选 C。 考点:考查物质化学性质的判断 实验室制 Cl2的反应为 4HCl(浓 )+MnO2 MnCl2+C12+2H2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还原剂是 HCl,氧化剂是 MnO2 B每生成 1 molCl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2 mol C每消耗 1 molMnO2,起还原剂作用的 HCl消耗 4mol D生成的 Cl2中,除含有一些水蒸气外,还含有 HCl杂质 答案: C 试题分析: A
12、、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l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到 0价,所以HCl 作还原剂, Mn 元素的化合价从 +4 价降低到 +2 价,所以二氧化锰作氧化剂,正确; B、每生成 1 molCl2,则消耗 1mol二氧化锰,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 mol,正确; C、在反应中参加反应的 HCl有一半作还原剂,所以每消耗 1 molMnO2,参加反应的 HCl为 4mol,起还原剂作用的 HCl消耗 2mol,错误; D、因为浓盐酸乙挥发,所以生成的氯气中除水蒸气外还有少量的 HCl 气体,正确,答案:选 C。 考点:考查对氯气制取反应的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A在常温下, Na2S
13、iO3+H2O+CO2=Na2CO3+H2SiO3,说明 H2CO3酸性强于H2SiO3;在高温下, Na2CO3+SiO2= Na2SiO3+CO2,说明 H2SiO3酸性强于H2CO3; B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点是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C KAl(SO4)2 12H2O是复盐; (NH4)2Fe(SO4)2也是复盐 D CaCl2、 NaOH、 HCl、 HD四种物质都属于化合物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在溶液中,碳酸可制取硅酸,说明碳酸酸性比硅酸强,但高温下,因为生成的二氧化碳是气体,使反应正向进行,所以不能判断硅酸的酸性比碳酸强,错误; B、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点是胶体
14、粒子的直径在1-100nm之间,错误; C、 KAl(SO4)2 12H2O是复盐,是因为含有两种金属离子,而 (NH4)2Fe(SO4)2也含有两种金属离子,属于复盐,正确; D、 HD是由 H元素组成的单质,不是化合物,错误,答案:选 C。 考点:考查物质性质、分类的判断 将一定量的氯气通入 30 mL浓度为 10.00 mol/L的氢氧化钠浓溶液中,加热少许时间后溶液中形成 NaCl、 NaClO、 NaClO3共存体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与 NaOH反应的氯气一定为 0.3 mol B n(Na ) n(Cl )可能为 7 3 C若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 n mol,则 0.15 n 0
15、.25 D n(NaCl) n(NaClO) n(NaClO3)可能为 11 2 1 答案: C 试题分析:设形成 NaCl、 NaClO、 NaClO3的物质的量分别是 x、 y、 z,根据 Na元素守恒,则 x+y+z=0.03L10mol/L=0.3mol,若 y=0,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则x=5z,解得 x=0.25mol, z=0.05mol;若 z=0,则 x=y=0.15mol,则实际的产物中0.15molx0.25mol。 A、根据 Cl元素守恒,则 n(Cl)= x+y+z=0.3mol,所以氯气的物质的量是 0.3mol/2=0.15mol,错误; B、 n(Na )=0.3
16、mol,根据 0.15mol n(Cl )0.25mol,所以 1.2n(Na ) n(Cl )2,所以 n(Na ) n(Cl )不可能是 7:3,错误; C、反应中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 n也是氯离子的物质的量 x,所以则0.15 n 0.25,正确; D、若 n(NaCl) n(NaClO) n(NaClO3)=11:2:1,则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可表示 为 2mol+5mol=7mol,而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11mol,不符合得失电子守恒,错误,答案:选 C。 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用 NA表示阿伏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 22.4LH2O含有的分子数为 NA
17、B常温常压下, 1.06g Na2CO3含有的 Na+离子数为 0.02 NA C通常状况下, NA个 CO2分子占有的体积为 22.4L D物质的量浓度为 0.5 mol/L的 MgCl2溶液中,含有 Cl-个数为 NA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标准状况下下,水不是气体,所以 22.4L的水的物质的量不是1mol,则分子数不是 NA,错误; B、碳酸钠中含有 2个钠离子, 1.06g碳酸钠的物质的量是 1.06g/106g/mol=0.01mol,所以钠离子的数目是 0.02NA,正确; C、标准状况下, NA个 CO2分子占有的体积为 22.4L,不是通常状况,错误; D、氯化镁的溶液
18、体积未知,所以氯离子的数目无法计算,错误,答案:选 B。 考点:考查阿伏伽德罗常数与微粒数的关系 将 15g两种金属的混合物投入足量的盐酸中,反应完全后得到 H2 11 2L(标准状况 )该混合物的组成可能是 A钠和铁 B镁和铜 C铝和镁 D锌和铁 答案: B 试题分析:标准状况下 11.2L氢气的物质的量是 0.5mol,设金属为 +2价,则该金属混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 15g/0.5mol=30g/mol,根据平均思想,则金属为 +2价时,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有大于 30的,有比小于 30。 A、钠与铁的混合物时,若钠为 +2价,则 2Na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46, Fe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
19、6,都大于 30,不可能,错误; B、镁和铜的混合物时, Mg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4,小于 30, Cu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64,大于 30,正确; C、铝和镁的混合物中,若 Al为 +2价时,则 2/3Al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当于是 272/3=18, Mg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24,都小于 30,错误; D、锌和铁的相对原子质量都大于 30,错误,答案:选 B。 考点:考查金属与酸反应的计算,平均思想的应用 在 MgCl2、 KCl、 K2SO4三种盐的混合溶液中,若 K+、 Cl 各 1.5mol, Mg2+为0.5mol,则 SO42 的物质的量是 A 0 25 mol B 0 5mol C 0
20、75mol D 0 75mol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电荷守恒定律,则 n(K+)+2n(Mg2+)=n(Cl )+2n(SO42 ),将数据代入,解得 n(SO42 )=0.5mol,答案:选 B。 考点:考查电荷守恒规律的应用 下列各组离子在对应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的是 A水电离出的 c(H+)=10-12mol L-1的溶液: K+、 Cu2+、 SO32-、 MnO4- B与铝粉反应能放出氢气的溶液: Na+、 SO42-、 HCO3-、 Cl- C含有大量 ClO-的溶液: H+、 I-、 SO42-、 Cl- D pH=12的溶液: K+、 Cl-、 SO32-、 SiO32-
21、答案: D 试题分析: A、该溶液中 SO32-与 MnO4-无论溶液为酸性、碱性或中性都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错误; B、与铝粉反应能放出氢气的溶液为酸性或碱性,则 HCO3-与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都发生反应,一定不能大量共存,错误; C、含有大量 ClO-的溶液中,次氯酸根离子与 H+、 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错误; D、 pH=12的溶液为碱性,四种离子在碱性溶液中都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正确,答案:选 D。 考点:考查给定条件的离子大量共存的判断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FeSO4酸性溶液暴露在空气中 :4Fe2+O2+4H+=4Fe3+2H2O B过量石灰
22、水与碳酸氢钙反应: Ca2 2HCO3- 2OH =CaCO3 CO32-2H2O C H218O中投入 Na2O2固体: 2H218O 2Na2O2=4OH 4Na 18O2 D向氯化铝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 Al3 4NH3 H2O=AlO2- 4NH4+ 2H2O 答案: A 试题分析: A、在酸性溶液中,亚铁离子被空气中氧气氧化为铁离子,同时有水生成,符合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 B、碳酸氢钙少量时,按照碳酸氢钙的量来书写离子方程式,则溶液中剩余氢氧根离子,离子方程式 应为: Ca2 HCO3- OH =CaCO3 H2O,错误; C、水与过氧化钠的反应中,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23、,所以水分子中的 O元素应存在于氢氧根离子中,氧气分子中的 O元素来自过氧化钠,错误; D、氨水与氯化铝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铝,而氢氧化铝不溶于氨水中,错误,答案:选 A。 考点:考查离子方程式书写正误的判断 某溶液中含有 AlO2-、 SO32-、 SO42-、 Na ,向其中加入 Na2O2后,溶液中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离子是 A SO32- B Na C AlO2- D SO42- 答案: C 试题分析: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所以钠离子浓度增大,产生的氧气与亚硫酸根离子产生硫酸根离子,所以亚硫酸根离子的浓度减小,硫酸根离子的浓度增大,因此浓度不变的是偏铝酸根离子,答案:选 C。
24、 考点:考查离子之间的反应判断 填空题 ( 10分)某强酸性溶液 X含有 Ba2 、 Al3 、 NH4+、 Fe2 、 Fe3 、 CO32-、 SO32-、SO42-、 Cl 、 NO3-中的一种或几种,取该溶液进行实验,实验内容如下: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 1)溶液 X中除 H 外还肯定含有的离子是_; ( 2)写出有关离子方程式: 步骤 中生成 A_;步骤 生成沉淀 I_。 ( 3)假设测定 A、 F、 I均为 0.01 mol,10 mL X溶液中 n(H ) 0.04 mol,而沉淀C物质的量 0.07 mol,能说明该溶液不能确定的阴离子存在的理由是_。 答案:( 1
25、0分) ( 1) Al3 、 NH4+、 Fe2 、 SO42- ( 2) 3Fe2 NO3- 4H =3Fe3 NO 2H2O ; AlO2- CO22H2O=Al(OH)3 HCO3- ( 3)若检验 Fe3 肯定存在时,就有 Cl 存在,因为肯定存在的离子电荷总数已相等 试题分析:因为在强酸溶液中, CO32-、 SO32-不可能大量存在,所以溶液中一定不存在 CO32-、 SO32-;加入硝酸钡溶液后,溶液中相当于存在硝酸,产生的气体可与氧气连续反应,所以该溶液中一定存在与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产生的气体为 A是 NO,所以原溶液中一定存在 Fe2 ,则一定不存在 NO3-,因为
26、强酸性溶液中, NO3-与亚铁离子不能电离存在;同时产生的白色沉淀应是硫酸钡沉淀,所以原溶液中一定存在 SO42-,则一定不存在 Ba2+;所得溶液 B中一定含有剩余的硝酸钡及硝酸铁; B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气体,则该气体只能是氨气,所以原溶液中一定存在 NH4+,产生沉淀 G,因为 B中含有铁离子,则 G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铁;溶液 H中一定含有硝酸钠、硝酸钡、氢氧化钠,通入过量二氧化碳后仍产生沉淀 I,则 H中应存在偏铝酸根离子,说明原溶液中存在 Al3+,与过量的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根离子,偏铝酸根离子与二氧化碳反 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 ( 1)根据以上分析,溶液 X 中除 H 外
27、还肯定含有的离子是 Al3 、 NH4+、 Fe2 、SO42-; ( 2)步骤 中生成 NO的反应方程式为硝酸与亚铁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Fe2 NO3- 4H =3Fe3 NO 2H2O ;步骤 为偏铝酸根离子与过量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碳酸氢根离子,离子方程式为 AlO2- CO22H2O=Al(OH)3 HCO3- ( 3) A、 F、 I均为 0.01 mol,说明 Fe2 的物质的量是 0.03mol、 NH4+的物质的量是 0.01mol、 Al3 的物质的量是 0.01mol,硫酸钡的物质的量是 0.07mol,则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是 0.07mol,则 2n(Fe
28、2 )+n(NH4+)+3n(Al3 )+ n(H )=0.14mol, 2n(SO42-)=0.14mol,此时已满足电荷守恒,所以不能确定 Cl-的存在。 考点:考查常见离子的检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电荷守恒规律的应用 9分 ) 向浓度相等、体积均为 50 mL的 A、 B两份 KOH溶液中,分别通入一定量的 SO2气体后,再稀释到 100 mL。 ( 1)在 KOH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 SO2气体后,溶 液中溶质的组成可能是: ; ; ; 。 ( 2)在稀释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 0.1 mol/L的盐酸,产生 SO2的体积 (标准状况 )与所加盐酸的体积关系如下图所示。 A曲线表明,原溶液通
29、入 SO2气体后,所得溶质与盐酸反应产生 SO2的最大体积是 _mL(标准状况 )。 B曲线表明,原溶液通入 SO2气体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 原 K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_ _。 答案:( 9分) ( 1) KOH、 K2SO3 K2SO3 K2SO3、 KHSO3 KHSO3 ( 2) 112 KOH、 K2SO3 0.150 mol/L 试题分析:( 1)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时,若二氧化硫少量,与氢氧化钾恰好反应则生成亚硫酸钾,若二氧化硫过量与氢氧化钾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亚硫酸氢钾,所以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得到的溶液中溶质可能有四种可能: KOH、 K2SO3;
30、 K2SO3; K2SO3、 KHSO3; KHSO3; ( 2) 因为亚硫酸根离子与盐酸反应生成亚硫酸氢根离子消耗盐酸的体积与亚硫酸氢根离子生成二氧化硫消耗盐酸的体积 相等。 A曲线开始无气体产生,且生成气体消耗的盐酸的体积大于无气体产生消耗的盐酸的体积,说明该溶液中的溶质为 K2SO3、 KHSO3,盐酸先与 K2SO3反应生成 KHSO3,消耗盐酸 25mL,再与亚硫酸氢根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共消耗盐酸 50mL,所以溶液中 K2SO3、KHSO3的物质的量相等,最终得到溶液为氯化钾溶液,设 K2SO3、 KHSO3的物质的量均是 x,则 3x=0.075L0.1mol/L,解得 x=0
31、.0025mol,所以产生二氧化硫的体积是 20.0025mol22.4L/mol=0.0112L=112mL; 根据图像中的数据可知,生成气体消耗的盐酸的体积小于无气体产生消耗的盐酸的体积,说明溶液中的溶质为 KOH、 K2SO3; 根据 A曲线的结果可知 K2SO3、 KHSO3的物质的量均是 0.0025mol,则 K元素的物质的量是 30.0025mol=0.0075mol,所以原 K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075mol/0.05L=0.15mol/L。 考点:考查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的判断,产物的分析,对图像的分析判断及计算 9分 ) 在下列物质转化中,已知 A是一种正盐
32、, D的相对分子质量比 C的相对分子质量大 16, E是酸;当 X无论是强酸还是强碱时,都有如下的转化关系: 说明:当 X是强酸时 A、 B、 C、 D、 E均含同一种元素;当 X是强碱时, A、 B、C、 D、 E均含另外同一种元素。(已知 H2CO3、 H2S、 H2SO3、 H2SiO3皆为二元弱酸) 请回答下列问题: ( 1) A是 , Y是 , Z是 (填化学式,下同)。 ( 2)当 X是强酸时, E是 ,写出 B生成 C的化学方程式: _ 。 ( 3)当 X是强碱时, E是 ,写出 D生成 E的离子方程式: _。 答案:( 9分) ( 1) (NH4)2S ; O2 ; H2O;
33、( 2) H2SO4 2H2S+3O2 2SO2+2H2O ( 3) HNO3 3NO2+H2O =2 H+2NO3- +NO。 试题分析: D的相对分子质量比 C的相对分子质量大 16,恰好是 1个 O原子的相等原子质量,说明 D的分子式中比 C多一个 O原子,且 E是酸,所以 D是非金属元素的氧化物,根据所学知识判断, D若是 SO3, C是 SO2;则 Y是氧气,B应是 H2S, A是一种正盐,则 A是硫化物,与酸反应产生硫化氢气体;若 D是 NO2,则 C是 NO,则 B是 NH3,氨气与氧气反应产生 NO,所以 A与强碱反应产生氨气,所以 A是硫化铵, Y是氧气, Z是水。 ( 1)
34、 A、 Y、 Z的化学式分别为 (NH4)2S ; O2 ; H2O; ( 2)当 X是强酸时, E是硫酸,化学式为 H2SO4;硫化氢与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硫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2H2S+3O2 2SO2+2H2O; ( 3)当 X是强碱时, E是 HNO3;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 NO,离子方程式为 3NO2+H2O =2H+2NO3- +NO。 考点:考查 N、 S元素的化合物的判断,化学性质的应用 ( 12 分)为探索工业废料的再利用,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用含有铝、铁和铜的合金废料制取氯化铝、绿矾晶体 (FeSO4 7H2O)和胆矾晶体。 请回答: ( 1)写出步骤 反
35、应的离子方程式: 。 ( 2)试剂 X是 。步骤 、 、 中均需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 ( 3)进行步骤 时,该小组用如下图所示装置及试剂制取 CO2并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溶液 A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中产生的白色沉淀会逐渐减少。为了避免固体 C减少,可采取的改进措施是 。 ( 4)用固体 F制备 CuSO4溶液,可设计以下三种途径: 写出途径 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请选出你认为的最佳途径并说明选择的理由 。 答案:( 12分) ( 1) 2Al+2OH +2H2O=2AlO2 +3H2 ( 2)稀硫酸或 H2SO4 过滤 ( 3)在装置 a、 b之间增加一个盛有饱和 NaHCO3溶液的洗气瓶
36、( 4) 3Cu+2NO3 +8H+=3Cu2+2NO+4H2O 途径 最佳,理由是原料利用率高,环境污染小 试题分析:( 1)合金中的 Al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离子方程式为 2Al+2OH +2H2O=2AlO2 +3H2; ( 2)固体 B中含有 Fe、 Cu,根据流程图可知,将 Fe、 Cu分离的物质 X应是非氧化性酸类,且得到硫酸盐,所以 X是硫酸;步骤 、 、 中均存在将固体与液体分离的操作,所以均需进行的实验操作是过滤; ( 3)因为浓盐酸易挥发,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含 HCl,与生成的氢氧化铝沉淀反应,导致沉淀量减少,所以应除去,选择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在装置 a
37、、 b之间增加一个盛有饱和 NaHCO3溶液的洗气瓶,可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 ( 4)固体 F是 Cu,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硫酸铜、 NO、水,离子方程式为3Cu+2NO3 +8H+=3Cu2+2NO+4H2O;途径 与 中都有 NO或二氧化硫有毒气体产生,污染空气,且消耗酸的量多,所以途径 最佳,发生的反应是2Cu+O2+ 2H2SO4 2CuSO4+2H2O,原料利用率高,环境污染小。 考点:考查金属的化学性质,实验操作的判断,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对流程的分析 ( 12分)香豆素是一种天然香料,存在于黑香豆、兰花等植物中。工业上常用水杨醛与乙酸酐在催化剂存在下加热反应制得: 以下是由甲苯为原
38、料生产香豆素的一种合成路线(部分反应条件及副产物已略去) 已知以下信息: A中有五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 B可与 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同一个碳原子上连有两个羟基通常不稳定,易脱水形成羰基。 请回答下列问题: ( 1) A的化学名称为 _; ( 2)香豆素的分子式为 _;由甲苯生成 A的反应类型为 _; ( 3) B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的还有 _种,其中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只出现四组峰的有 _种; ( 4)由 B生成 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 ( 5) D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的还有 _种,其中:既能发生银境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 _(写结构 简式)。 答案:( 12 分) ( 1)
39、 2-氯甲苯(或邻氯甲苯) ( 2) C9H6O2; 取代反应; ( 3) 4 2 ( 4) ( 5) 4, 试题分析:( 1)甲苯在氯化铁作催化剂的条件下与氯气发生邻位取代反应,所以 A的名称是 2-氯甲苯(或邻氯甲苯); ( 2)根据香豆素的结构简式可知香豆素的分子式为 C9H6O2;甲苯生成 A的反应是取代反应; ( 3)根据流程图可知, B是邻甲苯酚,含有苯环的同分异构体中还有间、对甲苯酚、苯甲醇、苯甲醚 4种;其中有 4种不同 H原子的是对甲苯酚、苯甲醚 2种; ( 4)根据 C的结构简式可知, C是 B的甲基上发生二卤代反应的产物,化学方程式为 ; ( 5) C在氢氧化钠的水溶液中发生水解得到水杨醛,所以 D为水杨醛,水杨醛的含苯环的同分异构体有间、对羟基苯甲醛、苯甲酸、甲酸苯酯, 4种同分异构体;其中能发生银境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甲酸苯酯,结构简式为。 考点:考查有机物的推断,官能团性质的应用,同分异构体的判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反应类型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