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湖南省益阳六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hopesteam270 文档编号:291106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2.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湖南省益阳六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5湖南省益阳六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5湖南省益阳六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5湖南省益阳六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5湖南省益阳六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5 湖南省益阳六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摩尔是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B阿伏伽德罗常数是没有单位的 C氮气的摩尔质量是 28g D 1molH2O约含有 6 021023个水分子 答案: D 试题分析: A、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物质的量是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不选 A; B、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单位为 mol-1故不选 B; C、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故不选 C; D、正确,选 D。 考点: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数,摩尔质量。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及说法正确的是 A CH4( g) + 2O2(g) CO2(g) 2H2O(l)H= 89

2、0KJ B丁烷的燃烧热是 2878 kJ/mol,则: C4H10( g) +13/2O2( g) =4CO2( g)+5H2O( g) H= 2878kJ/mol C 2 mol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 484 kJ热量,则: H2O( g) =H2( g) +1/2O2( g); H=+242 kJ mol 1 D CH3COOH( aq) +KOH( aq) =CH3COOK( aq) +H2O( l) H= akJ mol 1, a就为中和热的值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反应热的单位为 kJ/mol,故不选 A; B、物质的燃烧热是指 1摩尔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液态水为稳

3、定状态,故不选 B; C、反应放热,方程式颠倒书写,反应热的符号改变,数值不变,选 C; D、中和热是指稀的溶液中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 1摩尔水时放出的热量,醋酸反应放热少,不是中和热,不选 D。 考点: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燃烧热,中和热。 白磷与氧可发生如下反应: P4+5O2=P4O10。已知断裂下列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 PP a kJ mol1 、 PO b kJ mol1 、 P=O c kJ mol1 、 O=O d kJ mol1 。根据下图示的分子结构和有关数据估算该反应的 H 其中正确的是: A( 4a+5d 4c 12b) kJ mol1 B( 4c+12b 4a 5d

4、) kJ mol1 C( 4c+12b 6a 5d) kJ mol1 D( 6a+5d 4c 12b) kJ mol1 答案: D 试题分析:反应热 =反应物的键能总和 -生成物的键能总和,在 1摩尔白磷中含有 6摩尔化学键,在 1摩尔 P4O10中有 4摩尔 P=O, 12摩尔 P O,所以反应热为:( 6a+5d 4c 12b)。选 D。 考点:键能计算反应热。 反应 N2 3H2 2NH3 ,开始时 N2的浓度为 3 mol L 1, H2的浓度为 5 mol L 1, 3 min后测得 NH3浓度为 0 6 mol L 1,则此时间内,下列反应速率表示正确的是 A v(H2) 0 3

5、mol L 1 min 1 B v(NH3) 0 2 mol L 1 s 1 C v(N2) 1 0mol L 1 min 1 D v(H2) 1 67 mol L 1 min 1 答案: A 试题分析:氨气的速率 =0 6/3=0 2 mol L 1 min 1根据速率比等于化学计量数比,得氢气的速率为 0 3 mol L 1 min 1,氮气的速率为 0 1 mol L 1min 1。选 A。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 实验室测得 4 mol SO2发生下列化学反应: 2SO2(g)+O2(g) 2SO3(g) H 196 kJ/mol。当放出 313 6 kJ热量时, SO2转化率最接

6、近于 A 40% B 50% C 80% D 90%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反应, 2摩尔二氧化硫反应放热 196kJ,所以放出 313 6 kJ热量时,反应的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为 313 6/98=3 2摩尔,二氧化硫的转化率=3 2/4=80%,选 C。 考点:反应热的计算,转化率。 甲:在试管中加入 1 g粉末状大理石,加入 4 mol/L盐酸 20 mL(过量 ); 乙:在试管中加入 2 g颗粒状大理石,加入 4 mol/L盐酸 20 mL(过量 ); 生成体积 (折算成标准状况 )V(CO2)同反应时间 t的关系曲线图合理的是 答案: D 试题分析:甲中时粉末状的大理石,反应速率

7、快,即甲的斜率大于乙,由于盐酸过量,所以产生的二氧化碳的体积有碳酸钙来决定,甲产生的二氧化碳少,故选 D。 考点: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在反应 C(s) CO2(g) 2CO(g)中,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增大压强 升高温度 将 C粉碎 通 CO2气体 加入足量木炭粉 A B C D全部 答案: A 试题分析:加快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增大压强或升温,或增大物质的浓度,或增大固体的接触面积,故选 ,选 A。 考点: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下列 条件的改变,一定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A增大压强 B升高温度 C增大反应物的量 D减小生成物的浓度 答案: B 试题分析: A、压强只能影响有气体参与的反应,

8、故不选 A; B、升温一定能加快反应速率,选 B; C、增大反应物的量,但不一定增大的反应物的浓度,故不选 C; D、减小物质的浓度,减慢反应速率,不选 D。 考点: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在一定条件下,将 1mol CO和 2mol 水蒸气混合后发生如下变化:CO(g)+H2O(g) CO2(g)+H2(g),若反应达平衡时测得 CO转化率为 40%,则该条件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A 0 25 B 0 44 C 0 17 D 1 0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一氧化碳的转化率为 40%计算,平衡时一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0 6摩尔,水为 1 6摩尔,二氧化碳为 0 4摩尔,氢气为 0 4摩尔,设容

9、器的体积为 v,则平衡常数 = 。 考点:平衡常数的计算。 在恒温时,一固定容积的容器内发生如下反应: 2NO2( g) N2O4(g)达到平衡时,再向容器内通入一定量的 NO2( g),重新达到平衡后,与第一次平衡时相比, NO2的体积分数 A减小 B增大 C不变 D无法判断 答案: A 试题分析:在恒温时,一固定容积的容器内再通入一定量的二氧化氮,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故二氧化氮的体积分数减小,选 A。 考点:平衡移动,体积分数。 右图中的曲线是表示其他条件一定时, 2NO O2 2NO2 H 0 ,反应中NO的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曲线,图中标有 a、 b、 c、 d四点,其中表示未

10、达到平衡状态,且 v(正 )v(逆 )的点是 A a点 B b点 C c点 D d点 答案: C 试题分析: A、 a 点对应的平衡点在下方,即一氧化氮的转化率降低后才到平衡,则说明反应向逆向进行 ,不选 A; B、 b点在曲线上,说明处于平衡状态,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不选 B; C、 c点位于平衡点下方,一氧化氮的转化率增大后到平衡,说明反应向正向进行,选 C; D、 d 点在曲线上,说明处于平衡,不选 D。 考点:平衡状态的判定,化学平衡的图像分析。 在一定温度不同压强( P1 P2)下,可逆反应 2X(g) 2Y(g) + Z(g)中,生成物 Z 在反应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 )与反

11、应时间( t)的关系有以下图示,正确的是 答案: B 试题分析:压强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曲线的斜率大,到达平衡需要的时间短,压强大,有利用反应逆向移动, Z的体积分数越小,故选 B。 考点:化学平衡的图像分析,条件对速率和平衡的影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某反应低温条件下能自发进行,那么高温条件也一定能自发进行 B某反应高温条件下不能自发进行,那么低温条件也不能自发进行 C反应方向是由焓变和熵变共同决定的,与反应温度无关 D温度有可能对反应的方向起决定性的作用 答案: D 试题分析: G= H-T S,当 G0,反应自发进行; H0, S0, S0,或 H0, S0,所以反应自发进行的原因,是

12、熵增大效应大于能量效应。 考点: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已知: CH4(g)+2O2(g)CO 2(g)+2H2O(g) H Q1 kJ/mol; 2H2(g)+O2(g) = 2H2O(g) H Q2 kJ/mol; H2O(g) = H2O(l) H Q3 kJ/mol 常温下取体积比为 4: 1的甲烷和 H2的混合气体 112L(标准状况下),经完全燃烧后恢复到常温,则放出的热量为 A 4Q1+0 5Q2 B 4Q1+Q2+10Q3 C 4Q1+2Q2 D 4Q1+0 5Q2+9Q3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题目要求书写化学方程式为: 4CH4(g)+ H2(g) +17/2O2(g)4

13、CO 2(g)+9H2O(l),分别将化学反应标记为 , 4+ /2+ 9,所以放出的热量为 4Q1+0 5Q2+9Q3。选 D。 考点:盖斯定律。 下列四种盐酸溶液,均能跟锌片反应,其中最初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 10 20mL 3mol/L的盐酸溶液 B 20 30mL 2mol/L的盐酸溶液 C 20 20mL 2mol/L的盐酸溶液 D 20 10mL 4mol/L的盐酸溶液 答案: D 试题分析:影响速率的因素有浓度和温度,所以温度高浓度大的反应最快,选D。 考点:影响速率的因素。 2005年 10月 12日我国用长征二号 F型火箭成功发射了神舟 “六号 ”载人飞船,并于 10月 17

14、日圆满着陆。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又有新的突破。长征二号F型火箭用的燃料是液态的偏二甲基肼( C2H8N2),氧化剂是液态的 N2O4,已知 1 5 g火箭燃料偏二甲基肼完全燃烧生成氮气,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放出热量50 kJ。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燃料在火箭发动机中燃烧是将化学能主要转 变为热能和机械能 B偏二甲基肼在四氧化氮中的燃烧反应是放热反应 C该反应中偏二甲基肼和四氧化氮总能量小于二氧化碳、氮气和水的总能量 D燃烧时的总反应为: C2H8N2+2N2O4 2CO2+3N2+4H2O 答案: C 试题分析: A、燃料燃烧释放热能,推动火箭发射,将化学能转变成机械能,故不选 A; B、反应放出热

15、量,故为放热反应,不选 B; C、由于反应为放热反应,使用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选 C; D、根据题目信息书写反应方程式是正确的,不选 D。 考点: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小于 1 nm B胶体是一种介稳体系 C用滤纸能分离胶体和悬浊液 D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溶液和胶体 答案: A 试题分析: A、胶体中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在 1-100nm之间,故选 A; B、胶体是介稳定体系,不选 B; C、胶体能透过滤纸,但悬浊液不能透过滤纸,所以能用滤纸分离胶体和悬浊液,不选 C; D、胶体有丁达尔效应,而溶液没有,故不选 D。 考点:

16、胶体的性质。 下列电离方程式错误的是 A Al2(SO4)3 2Al3 3SO42 B NaHCO3 Na H CO32 C Ba(OH)2 Ba2+ + 2 OH- D NaHSO4 Na H SO42 答案: B 试题分析: A、硫酸铝电离出铝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故选 A; B、碳酸氢钠电离出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故不选 B; C、氢氧化钡电离出钡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故不选 C; D、硫酸氢钠电离出钠离子和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故不选 D。 考点: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反应 3Cl2 + 6KOH=5KCl + KClO3 + 3H2O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之比是 A 11 B 15 C 51

17、D 32 答案: C 试题分析:反应中 3个氯气分子中有 5个氯原子的化合价有 0降低到 -1价,做氧化剂, 1给我氯原子化合价从 0升高到 +5价,做还原剂,所以比例为 5:1,选C。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 下列有关 NaHCO3与 Na2CO3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别与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反应,产生 CO2的速率: Na2CO3 NaHCO3 B分别加热两种样品,没有残留物质的是 NaHCO3 C分别配成溶液,再加入石灰水,无白色沉淀生成的是 NaHCO3 D二者在一定条件下不能相互转化 答案: A 试题分析: A、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比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快,故选 A; B、碳酸氢钠加热分

18、解生成碳酸钠和水和二氧化碳,故不选 B; C、碳酸氢钠和碳酸钠都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故不选 C; D、碳酸氢钠加热条件下转化为碳酸钠,碳酸钠和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故能相互转化,故不选 D。 考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 一定量的浓硝酸与过量的铜充分反应,生成的气体是 A只有 NO2 B只有 NO C NO2和 NO D NO2和 H2 答案: C 试题分析:浓硝酸和铜反应生成二氧化氮,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硝酸逐渐变成稀硝酸,稀硝酸与铜反应生成一氧化氮,故选 C。 考点:硝酸的性质。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示方法中正确的是 A氯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B N2的结构式: NN C原

19、子核内有 8个中子的氧原子: D二氧化碳的电子式: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氯原子核外有 17个电子,故不选 A; B、氮气中氮原子之间形成氮氮三键,故选 B; C、氧元素的质子数为 8,有 8个中子,所以质量数位 16,故不选 C; D、碳原子和氧原子之间形成两对共用电子对,故不选 D。 考点:基本化学用语。 下列物质中,不能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的是 A CH3Cl B CCl4 C CH2Cl2 D CH4 答案: B 试题分析:物质和氯气发生取代是用氯原子取代物质中的氢原子,故选 B。 考点:取代反应。 下面几种情况,能够形成原电池的是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原电池里要有两个不同

20、的电极,不选 A; B、原电池形成闭合回路,不选 B; C、有两个不同的电极,有电解质溶液,形成闭合回路,有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故选 C; D、酒精是是非电解质溶液,不能形成原电池,不选D。 考点:原电池的形成条件。 已知标况下氯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共 22 4L,经过点燃充分反应之后,将反应后的混合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完全后,共消耗氢氧化钠1 5mol,求原混合气体中氯气和氢气的体积比 A 2:1 B 1:1 C 1:2 D 3:1 答案: D 试题分析:氯气和氢气反应生成氯化氢,氯化氢再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或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次氯酸钠和水,根据原子守恒知,钠的物质的

21、量等于氯原子的物质的量,故氢氧化钠 1 5摩尔,说明氯气有 0 75摩尔,则氢气为 0 25摩尔,故二者的体积比等于物质的量比,为 3:1。 选 D。 考点:氯气的性质,原子守恒。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任何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变化 B即使没有发生化学变化,也可能有能量的变化 C化学反应中既有物质变化又有能量变化 D物质的化学能可以通过不同的变化方式转化为热能、电能等 答案: A 试题分析: A、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多数表现为热量变化,但有的也有光或电的形式表现,故选 A; B、没 有化学反应,物质的状态的改变也有能量的变化,故不选 B; C、化学反应中有物质的变化,也肯定有能

22、量的变化,故不选 C;D、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或电能等,不不选 D。 考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已知反应 A B C D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C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该反应只有在加热条件下才能进行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图分析,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为吸热反应,选 B,不选 AC;吸热反应有的在常温的下进行,故不选 D。 考点: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判断。 下列措施可以提高燃料燃烧效果的是 固体燃料粉碎 液体燃料雾化 煤经气化处理 通入足量的空气 提高燃料的着火点 降低燃料的着火点 A B C D 答案

23、: D 试题分析:固体燃料粉碎,增大了接触面积,能提高燃烧效果;液体燃料雾化也能增大接触面积;煤气化提高燃料的利用率;通入足量的空气,可以提高燃烧效果; 燃料的着火点是物质本身的特征不能改变;故选择 ,选 D。 考点:燃料燃烧的影响因素。 1905年德国化学家哈伯发明了合成氨的方法。他因此获得了 191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哈伯法合成氨需要在 2050 MPa 的高压和 500 的高温下,用铁作催化剂,且氨转化率 10%15% 。 2005年 6月 27日美国化学会刊报道,美国俄勒冈大学的化学家使用了一种名为 transFe(DMeOPrPE)2Cl2的铁化合物。用transFe(DMeOPrP

24、E)2Cl2作催化剂,在常温常压下合成出氨,反应可表示为N2+3H2 2NH3,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不同的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均相同 B新法合成与哈伯法相比不需要在高温条件下,可节约大量能源,极具发展远景 C新法合成能在常温下进行是因为不需要断裂化学键 D哈伯法合成氨是吸热反应,新法合成氨是放热反应 答案: B 试题分析: A、不同的催化剂的催化效果不同,故不选 A; B、新的合成方法在常温下进行,节约大量的能源,选 B; C、新法合成也需要断裂化学键,不选 C;D、使用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的速率,不能改变反应热,不选 D。 考点: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 填空题 B是化学实验室中最常见的有机物

25、,其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还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并能进行如图所示的反应。且 D能发生加聚反应。 ()写出 A的结构简式 ( 2)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反应类型 反应 : ; ( 3)写出 A与足量的溴水反应的方程式且命名产物: ; ( 4)写出 D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答案:( 1) CHCH ( 2)反应 CHCH + H2 CH2=CH2, 加成反应 ( 3) CHCH + Br2 CBr 2CBr2, 1,1,2,2 四溴乙烷; ( 4) 试题分析:根据 B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还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所以 B为乙烯,

26、A为乙炔, D能发生加聚反应, D为一氯乙烯, C为乙烷。( 1)乙炔的结构简式为 CHCH 。( 2)反应 是乙炔和氢气加成生成乙烯,反应为 CHCH + H2 CH2=CH2。 ( 3)乙炔和足量的溴水反应生成 1,1,2,2 四溴乙烷,故反应为: CHCH + Br2 CBr 2CBr2, 1,1,2,2 四溴乙烷; ( 4) D为一氯乙烯,结构中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聚反应,考点:烯烃和炔烃的性质。 ( 16分) ( 1)在 25 、 101kPa下, 1g甲烷完全燃烧生成 CO2和液态 H2O,放出 55 kJ的热量,写出表示甲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 ( 2) 2Zn( s) +

27、O2( g) =2ZnO( s) H1 = 702 kJ/mol 2Hg( l) +O2( g) =2HgO( s) H2 = 182 kJ/mol 由此可知 ZnO( s) +Hg( l) = Zn( s) +HgO( s) H3= 。 ( 3)已知 2SO2(g)+O2(g) =2SO3(g)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 1mol SO2(g)氧化为 1mol SO3的 H=99kJ mol-1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 E、 C分别表示 、 , E的大小对该反应的反应热有无影响? 。该反应通常用 V2O5作催化剂,加V2O5会使图中 B点升高还是降低? ,理由是 图中 H= kJ mol

28、-1。 答案:( 1) CH4( g) +2O2( g) =CO2( g) + 2H2O( l) H=-880 kJ/mol ( 2) +260 kJ/mol ( 3) 活化能 生成物能量 无 降低 因为催化剂改变了反应的历程使活化能 E降低 198 试题分析:( 1)书写甲烷的燃烧热要注意甲烷为 1摩尔, 1摩尔甲烷燃烧放热为 5516=880 kJ,反应热用 “-”表示,故热化学方程式为: CH4( g) +2O2( g)=CO2( g) + 2H2O( l) H=-880 kJ/mol;( 2) 将方程式标记为 和 ,( - ) /2,计算反应热 =(-182+702)/2=+260 k

29、J/mol( 3)图像中 A为反应物的总能量, E为反应的活化能, C为生成物的总能量, H为反应热。 活化能对反应热的大小无影响,以为分子成为活化分子的难易,使用催化剂因为能改变了反应的历程使活化能 E降低。 反应中为 2摩尔二氧化硫,所以反应热为 992= 198kJ mol-1。 考点:反应热的计算,活化能,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 12分 ) 向一个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充入 2 mol A和 1 mol B,发生如下反应: 2A(g) + B(g) 3C(g) + D(g), 2分钟后,反应达到平衡, C的浓度为 1 2 mol/L。 ( 1)平衡后继续向容器中充入惰性气体,平衡 _移动。(

30、填 “正向 ”,“逆向 ”, “不 ”) ( 2)用 A表示 2分钟内平均反应速率 , A在第 1分钟平均速率 第 2分钟平均速率(填 “”、 “=”)。 ( 3)容器温度升高,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则正反应为_(填 “吸热 ”或 “放热 ”)反应。 ( 4)为了增大 B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_(用序号填空) 加入 A 加入 B 加压 再加入 1 6 mol A+ 0 8 mol B 将 C分离出容器 ( 5)体积可变,维持容器压强和温度不变,按下列方法加入起始物质,达到平衡时 C的浓度仍为 1 2 mol/L的是 _(用序号填空) 4 mol A + 2 mol B 3m

31、ol C + 1 mol D + l mol B 3 mol C + 2 mol D 1 6 mol A+ 0 8 mol B + 0 6 mol C + 0 2 mol D 答案:( 1)不移动( 2) 0 4 mol/(L min); ;( 3)吸热 ;( 4) ( 5) 试题分析:( 1)平衡后冲入惰性气体,不影响物质的浓度,平衡不移动。( 2)C的速率 =1 2/2=0 6 mol/(L min),根据速率比等于系数比分析, A的速率=0 4 mol/(L min);反应时速率越来越慢,所以第 1分钟的平均速率大于第 2分钟平均速率。( 3)升温,混合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减小,所以说明反应向正向移动,正向为吸热方向。( 4) 加入 A,平衡正向移动,增大 B的转化率; 加入 B,平衡正向移动,但 B的转化率降低; 加压,平衡逆向移动, B的转化率降低; 在加入 1 6 mol A+ 0 8 mol B,相当于加压,平衡逆向移动,B 的转化率降低; 将 C 分出,平衡正向移动, B 的转化率增大,所以选 。( 5)体积可变,维持容器压强和温度不变,达到平衡时 C的浓度仍为 1 2 mol/L,要求将物质的数据转化为 A、 B, A、 B的物质的量比等于原来的比例2:1即可,所以选 。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平衡移动,转化率,等效平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