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黑龙江省绥化市三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组物质中,全部属于纯净物的是 A汽油、油酸、聚乙烯 B碳酸、盐酸、冰醋酸 C甘油、乙醇钠、乙酸乙酯 D福尔马林、食盐、酒精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同一种物质构成的是纯净物。 A、汽油中含有多种烃,汽油、聚乙烯都是混合物,错误; B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是混合物,错误; C、都是纯净物,正确 D、福尔马林是甲醛的水溶液、酒精是乙醇和水的是混合物,错误。 考点:混合物和纯净物。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在 CuSO4溶液中滴入少量 NaOH溶液,来配制新制 Cu(OH)2 B在稀氨水中逐渐加入稀的硝酸银溶液来
2、配制银氨溶液 C除去苯中的少量苯酚:加入 NaOH溶液,振荡、静置分层后,除去水层 D溴乙烷在氢氧化钠存在下进行水解后,加入硝酸银溶液,可检验溴离子的存在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应该是在一定量 NaOH溶液中,加入少量 CuSO4溶液,保证氢氧化钠过量错误; B、 配制 银氨 溶液 : 在 一定量 AgNO3溶液 , 滴 加氨水至沉淀恰好溶解。 C、除去混在苯中的少量苯酚,一般是加入 NaOH溶液中分液,正确; D、卤代烃碱性条件下水解后,必须加硝酸酸化,再加入硝酸银,以生成卤化银沉淀,从而检验 X原子,否则在碱性溶液中直接加入硝酸银,将生成 AgOH沉淀,干扰卤化银沉淀判定,错误。 考
3、点:考查有机实验。 苯乙酸同分异构体中属于酯类的有几种 A 4种 B 5种 C 6种 D 7种 答案: C 试题分析: CH3-C6H4-OOCH按取代基的位置 “邻间对 ”有 3种异构体, C6H4-OOCCH3, C6H4-COOCH3, C6H4-CH2OOCH共 6种。 考点:考查同分异构体的判断。 pH=2的两种一元酸 HX和 HY的溶液分别取 50mL,加入过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收集 H2的体积在相同状况下分别为 V1和 V2,若 V1V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HX一定是弱酸 B NaX水溶液的碱性弱于 NaY水溶液的碱性 C HX可能是强酸 D反应过程中二者生成 H2的速率相
4、同 答案: A 试题分析: pH=2的两种一元酸,分别取 50mL加入足量镁粉,由 V1V2,说明HX溶液的浓度较大,则 HX酸性较弱,二者可能一种为强酸,另一种为弱酸,或者二者都是弱酸,其中 HX较弱,开始时 PH相等,则 c( H+)相等,则开始时二者生成 H2的速率相等,反应过程中二者 生成 H2的速率 HX HY。 考点:考查对溶液中弱酸的浓度和离子浓度的区别。 在三个烧杯中分别盛有海水,依次插入( 1)铁片;( 2)导线相连的铜、铁片;( 3)导线相连的锌、铁片,铁被腐蚀的速度由快到慢的顺序是 A( 2)( 1)( 3) B( 2)( 3)( 1) C( 1)( 2)( 3) D(
5、3)( 2)( 1) 答案: A 试题分析:金属被腐蚀快慢顺序是:原电池负极化学腐蚀原电池正极,( 1)中铁发生化学腐蚀,( 2)( 3)发生电化学腐蚀,( 2)中铁易失电子作负极而加速被腐蚀,( 3)中锌作负极、铁作正极,所以铁被保护 ,则铁被腐蚀快慢顺序是( 2)、( 1)、( 3)。 考点:考查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当用碱滴定酸时,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测定结果(酸的浓度)偏低的是 A滴定后读取标准液体积时仰视 B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后,未干燥 C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 D滴定至溶液呈浅红色后,未等到半分钟立即开始读数 答案: D 试题分析: A滴定后读取标准液体积时仰视,造成
6、 V(碱)读数偏大,根据 c(酸) = 判断可知 c(酸)偏大,错误; B最后需用蒸馏水定容,故未干燥,无影响,错误; C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标准液浓度减小,所需 v(碱)增大,根据 c(酸) = 判断可知 c(酸)偏大,错误; D滴定至溶液呈浅红色后,未等到半分钟立即开始读数,可能未达到滴定终点,结果偏低,正确。 考点:考查中和滴定误差分析。 关于溶液中微粒的浓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 1mol L-1的 (NH4)2SO4溶液中: c(SO42-) c(NH4+) c(H+) c(OH-) B等浓度等体积的 NaHSO3溶液与 NaClO溶液混合后: c(Na+)
7、+ c(H+) = c(HSO3-) + c(ClO-) + c(SO32-) + c(OH-) C等浓度等体积的 NaHCO3溶液与 NaCl溶液混合后: 1/2 c(Na+) = c(HCO3-) + c(CO32-) + c(H2CO3) D标况下,将 2 24L SO2气体通入到 100ml 1mol L-1的 NaOH溶液中,完全反应后溶液呈酸性,则该溶液中: c(Na+) c(HSO3-) c(SO32-) c(H+) c(OH-) 答案: C 试题分析: A、 (NH4)2SO4溶液中, NH4+水解程度较低,溶液呈酸性,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为: c(NH4+) c(SO42-
8、)c(H+)c(OH-),错误; B、等浓度等体积的 NaHSO3溶液与 NaClO溶液混合后根据电荷守恒: c(Na+) + c(H+) = c(HSO3-) + c(ClO-) + 2c(SO32-) + c(OH-),错误。 C、根据物料守恒可得 1/2 c(Na+) = c(HCO3-) + c(CO32-) + c(H2CO3),正确; D、二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NaOH=NaHSO3,则该溶液中: c(Na+) c(HSO3-) c(H+) c(SO32-) c(OH-),错误。 考点:考查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某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以 Li2CO3、 K2CO3为电解质、
9、以 CH4为燃料时,该电池工作原理见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为 CH4, b为 CO2 B CO32-向正极移动 C此电池在常温时也能工作 D正极电极反应式为: O2+2CO2+4e-=2CO32- 答案: D 试题分析: A在燃料电池中,电子由负极流行正极,燃料做负极,氧气作正极,所以若以 CH4为燃料,则 a是甲烷, b为 O2和 CO2,错误; B在电池中,电解质中的阴离子移向负极,错误; C此电池在常温时不能工作,错误;D正极上是氧气得电子的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 O2+2CO2+4e-=2CO32-,正确。 考点:考查化学电源新型电池。 关于浓度均为 0 1 mol L 1的
10、三种溶液: 氨水、 盐酸、 氯化铵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c(NH4+): B水电离出的 c(H ): C 和 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 c(H ) c(OH ) c(NH3 H2O) D 和 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 c(NH4+)c(Cl )c(OH )c(H )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氯化铵为强电解质 ,完全电离后产生大量的 NH4+, NH3 H2O为弱电解质不完全电离 ,只有少量的 NH4+产生,正确。 B、在水中加入酸和碱都抑制水的电离,盐酸是强酸抑制水的电离的程度大,错误。 C、 和 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恰好是氯化铵溶液, NH4Cl溶液中的质子守恒: c(H+)=c(OH-)
11、+c(NH3 H2O),正确; D、 和 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形成的是 pH7的溶液,正确。 考点:考查溶液的酸碱性与 pH值的关系。 甲、乙两杯醋酸稀溶液,甲的 pH=a,乙的 pH=a+1,对下列叙述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中水电离出来的 H+的物质的量浓度是乙中水电离出来的 H+的物质的量浓度的 10倍 B中和等物质的量的 NaOH溶液需甲、乙两杯醋酸溶液的体积, 10V(甲) V(乙) C物质的量浓度 c(甲) 10c(乙) D甲中的 c( OH-)为乙中的 c( OH-)的 10倍 答案: C 试题分析: A c( H+) =10-pH,所以 c ( H+) 甲 =10-a, c ( H+
12、) 乙 =10-( a+1) ,所以 c( H+) 甲 =10c ( H+) 乙 ,酸溶液中水电离出的 c( H+)等于溶液 中 c( OH-),所以 c( OH-) = ,所以氢氧根离子浓度: 10c ( OH-) 甲 =c ( OH-) 乙 ,则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 10c( H+) 甲 =c( H+) 乙 ,错误; C酸的浓度越大,酸的电离程度越小, c(甲) 10c(乙),正确; B酸的浓度越大,酸的电离程度越小,与等量 NaOH反应,酸的浓度越大则消耗酸的体积越小, c(甲)10c(乙),所以消耗酸的体积, 10V(甲) V(乙),错误; D c( OH-) =,所以氢氧根离子浓度:
13、 10c ( OH-) 甲 =c ( OH-) 乙 ,错误。 考点:考查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某酸性溶液中只有 Na 、 CH3COO 、 H 、 OH 四种离子。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该溶液可能由 pH 3的 CH3COOH与 pH 11的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而成 B该溶液可能由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 NaOH溶液和 CH3COOH溶液混合而成 C加入适量 NaOH,溶液中离子浓度可能为 c(CH3COO ) c(Na ) c(OH )c(H ) D加入适量氨水, c(CH3COO )一定大于 c(Na )、 c(NH4 )之和 答案: A 试题分析: A、醋酸过量,溶液显酸
14、性,只有 Na 、 CH3COO 、 H 、 OH 四种离子,正确; B、溶液 NaOH与 CH3COOH恰好完全反应,所以溶液呈碱性,错误; C、当加入 NaOH后溶液仍然呈酸性,则 c(H ) c(OH ),不成立,当恰好完全反应,溶液呈碱性,则 c(Na ) C(CH3COO ),当碱过量时,必定 c(Na ) C(CH3COO ),所以在任何情况下溶液的离子关系都不能成立,错误; D、加入氨水,由电荷守恒得: c(CH3COO ) c(OH )=c(Na ) c(NH4 ) c(H ),当溶液仍呈酸性即 c(OH ) c(H ),则 c(CH3COO ) c(NH4 ) c(Na );
15、当溶液呈中性时, c(H ) c(OH ),则 c(CH3COO ) c(NH4 ) c(Na );当溶液呈碱性时,c(H ) c(OH ),则 c(CH3COO ) c(NH4 ) c(Na ),所以 c(CH3COO )不一定大于 c(Na )、 c(NH4 )之和。 考点:考查溶液中的离子及其浓度比较。 25 时, 5种银盐的溶度积常数( Ksp)分别是: AgCl Ag2SO4 Ag2S AgBr AgI 1 810-10 1 410-5 6 310-50 7 710-13 8 5110-1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氯化银、溴化银和碘化银的溶解度依次增大 B将硫酸银溶解于水后,向其中加入
16、少量硫化钠溶液,不能得到黑色沉淀 C在 5mL1 810-5 mol/L的 NaCl溶液中,加入 1滴( 1mL约 20滴) 0 1 mol/L的 AgNO3溶液,不能观察到白色沉淀 D将浅黄色溴化银固体浸泡在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可以有少量白色固体生成 答案: D 试题分析: A、氯化银、溴化银和碘化银的溶度积常数逐渐减小,溶解度逐渐减小,错误; B、硫化银的溶度积常数很小,可以得到硫化银沉淀,错误; C、溶液中氯离子和银离子浓度分别是 1 810-5mol/L、 0 001mol/L,此时1 810-50 001 1 810-8 1 810-10,所以能产生氯化银沉淀,错误; D、氯离子浓度足
17、够大,在饱和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银的浓度商大于 Ksp时,可以有少量白色固体生成,正确。 考点:考查沉淀溶解平衡应用。 可以充分说明反应 P( g) +Q( g) R( g) +S( g)在恒温下已达到平衡的是 A反应容器内的压强不随时间改变 B反应容器内 P、 Q、 R、 S四者浓度之比为 1:1:1:1 C P的生成速率和 S的生成速率相等 D反应容器内的气体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变化 答案: C 试题分析: A由于该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相等的反应,所以反应容器内的压强不随时间改变,不能作为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错误; B反应达到平衡时, P、 Q、 R、 S物质的量的浓度之比可能为 1111
18、,也可能不是1111,这与该反应的初始分子数及转化率有关,错误; C每产生 1mol的P,就消耗 1mol的 S。若 P的生成速率和 S的生成速率相等,则反应达到平衡,正确; D无论反应是否发生,也无论反应是否平衡,反应容器内的气体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变化,不能作为判断平衡的标志,错误。 考点:考查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一定温度下, pH=a的某电解质溶液中,插入两支惰性电极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溶液的 pH a,则该电解质可能是 A NaCl B H2SO4 C CuCl2 D Na2SO4 答案: B 试题分析:溶液的 pH a,说明溶液的碱性降低,酸性增强。 A、电解氯化钠溶液的生成物是氯气、
19、氢气和氢氧化钠,碱性增强,错误; B、电解硫酸溶液实质是电解水,生成物是氢气和氧气,硫酸的浓度增大 ,酸性增强,正确。 C、电解 CuCl2溶液生成铜和氯气,铜离子浓度减小,酸性减弱,错误; D、 Na2SO4溶液中性的,电解 Na2SO4溶液实质是电解水,生成物是氢气和氧气,硫酸钠的浓度增大,但 pH不变,错误。 考点:考查电解原理应用。 下列化合物分别与金属钠反应,其中反应最慢的是 A CH3CH2OH B CH3COOH C H2O D C6H5OH 答案: A 试题分析: H的活泼性: CH3COOH C6H5OH H2OCH3CH2OH ,所以与金属钠反应,其中反应最慢的是 CH3C
20、H2OH。 考点:活泼金属与酸的反应。 在中和热测定的实验中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A量筒 B温度计 C环形玻璃搅拌棒 D托盘天平 答案: D 试题分析:中和热测定的实验装置如图 需要温度计测定温度、环形玻璃搅拌棒搅拌使溶液混合均匀,还需要量筒量取一定量的酸、碱溶液,不需要天平。 考点:考查中和热测定的实验装置。 升高温度,下列数据不一定增大的是 A电离平衡常数 Ka B水解平衡常数 Kb C化学平衡常数 K D水的离子积常数 Kw 答案: C 试题分析:升高温度反应速率一定是增大,但不能确定平衡但移动方向,所以反应的平衡常数不一定是增大。电离和水解是吸热的,升高温度,常见水解,电离常数增大。 考
21、点:考查温度对化学平衡常数、水的离子积常数的影响规律。 反应 C( s) +H2O( g) CO( g) +H2( g)在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 A在密闭容器中通入水蒸气 B升温 C保持压强不变,充入氦气使容器体积增大 D保持体积不变,充入氦气使体系压强增大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通入水蒸气,化学反应速率加快,错误; B、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反应速率加快,错误; C、保持压强不变,充入惰性气体使容器容积增大,反应物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错误; D、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充入惰性气体使体系压强增大,但气体的浓度均未改变,所以反应速率不变,正确。
22、 考点:考查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合成氨反应: N2( g) +3H2( g) 2NH3( g) H ,若该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自发,则有关该反应的 H、 S判断正确的是 A H 0 S 0 B H 0 S 0 C H 0 S 0 D H 0 S 0 答案: A 试题分析:一般来说,化合反应的焓变小于 0,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 S 0,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化合反应,所以 H 0, S 0。 考点:考查焓变和熵变。 在 0 1 mol L 1 CH3COOH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 CH3COOHCH3COO H+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入水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加入少量 NaO
23、H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加入少量 0 1 mol L 1 HCl溶液,溶液中 c(H+)减小 D加入少量 CH3COONa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答案: B 试题分析: A、加入水时, c(CH3COO )和 c(H )均减小,平衡向其浓度增大的方向 (也就是正方向 )移动,错误; B、加入的少量 NaOH 与 H 反应, c(H )变小,平衡正向移动,正确; C、加入盐酸时 c(H )变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但最终 c(H )比未加盐酸前还要大,错误; D、加入 CH3COONa固体,c(CH3COO )增大,导致平衡逆向移动,错误。 考点:考查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24、 下列电离或水解方程式正确的是 A Na2SO3的水解: SO32 + 2H2O H2SO3 + 2OH B NaHCO3的电离: NaHCO3 Na + + H+ + CO32- C KHS溶液中 HS-的电离: HS-+ H2O H3O+ + S2- D NaClO溶液与 FeCl2溶液混合: 2ClO- + Fe2+ + 2H2O = 2HClO + Fe(OH)2 答案: C 试题分析: A Na2S溶液的水解分步进行,离子反应为 SO32 +H2O HSO3-+OH-,错误; B NaHCO3溶液的电离的方程式为 NaHCO3Na+HCO3-,错误;C HS-的电离: HS- + H
25、2O H3O+ + S2-,正确; D NaClO溶液与 FeCl2溶液混合的离子反应为 2Fe2+ClO-+5H2O=2Fe( OH) 3+4H+Cl-,错误。 考点:离子方程式书写。 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 HCl和 NaOH反应的中和热 H 57 3kJ mol-1,则 H2SO4和 Ba(OH)2反应的中和热 H 2( 57 3) kJ mol-1 B CO(g)的燃烧热是 283 0 kJ mol-1,则 2CO2(g) 2CO(g) O2(g)反应的 H + 2283 0 kJ mol-1 C牺牲阳极阴极保护法是应用电解原理防止金属的腐蚀 D用洁净玻璃棒蘸取某溶液点在湿润的 pH试
26、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即可测定该溶液 pH 答案: B 试题分析: A、中和热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的稀溶液中,酸和碱反应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错误。 B、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则逆反应是吸热反应。燃烧热是指在一定条件下, 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正确。 C、牺牲阴极的阳极保护法是应用原电池原理,错误; D、 pH试纸不能润湿,错误。 考点:考查燃烧热、中和热及 pH试纸的使用等。 下列各组离子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A在含大量 Al3+的溶液中: NH4+、 Na+、 HCO3-、 SO42- B能使甲基橙试液变红的溶液中: Na+、 K+、 MnO4-、 Cl-
27、 C在水电离出的 c(H+) =10-13mol L-1的溶液中: NH4+、 AlO2 、 SO42-、 NO3- D加 Al粉能放 H2的溶液中: K+、 Na+、 Cl-、 SO42- 答案: D 试题分析: A、 Al3+与 HCO3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不能大量共存,错误; B、使甲基橙试液变红的溶液呈酸性,酸性条件下, MnO4-体现强氧化性,能氧化 Cl-成氯气,错误; C、水电离出的 c( H+) =10-13mol L-1的溶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成碱性,酸性条件下 AlO2 不能大量共存,碱性条件下 NH4+不能大量共存,且二者之间发生互促水解反应,错误; D、加人铝能放出
28、 H2的溶液可能是酸性的也可能是碱性的,两种条件离子间都不反应,可以共存,正确。 考点:考查离子共存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某学生欲完成 2HCl+2Ag=2AgCl+H2反应,设计了下列四个实验,你认为可行的实验装置是 答案: C 试题分析: 2HCl+2Ag=2AgCl+H2不能自发进行,所以必须设计成电解池,该反应中银失电子,所以银作电解池阳极,金属或导电的非金属作电解池阴极,该反应中氯化氢得电子生成氢气,则选取盐酸作电解质溶液,所以 C可行。 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将 CH3COOH 和 H18OC 2H5混合发生酯化反应,已知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达到平衡后的有关说法正确
29、的是 A 18O存在于所有物质里 B 18O仅存在于乙醇和乙酸乙酯里 C 18O仅存在于乙醇和水里 D只有乙酸乙酯分子中含 18O 答案: B 试题分析:乙酸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的规律是:乙酸断 CO 键,脱去 OH ,乙醇断羟基上的 OH 键,脱去 H ,根据这一规律,可知 B正确。 考点:考查酯化反应原理。 填空题 ( 6分)( 1)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醋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溶液呈 (填 “酸性 ”, “中性 ”或 “碱性 ”,下同),溶液中 c(Na ) c(CH3COO )(填 “”或 “ ”或 “”或 “ ”或 “”或 “ ”或 “ 酸性 ”, “”或 “=”) ( 3)其他条
30、件不变,若再充入 0 2 mol Z,平衡时 X 的体积分数 (填 “增大 ”,“减小 ”或 “不变 ”) ( 10分)下图中 X是一种具有水果香味的合成香料, A是直链有机物, E与 FeCl3溶液作用显紫色。 请根据上述信息回答: ( 1) H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 _ _, BI的反应类型为 _ _。 ( 2)只用一种试剂鉴别 D、 E、 H,该试剂是 _ _。 ( 3) H与 J互为同分异构体, J在酸性条件下水解有乙酸生成, J的结构简式为_ _。 ( 4) D和 F反 应生成 X的化学方程式为 _ _。 答案: 0 004 mol/( L min) 1 44 (每空 2分,不写单位
31、0分 ) ( 1分) 不变 ( 2分) ( 1)羧基;消去反应;( 2)溴水;( 3) CH3COOCH=CH2; ( 4) CH3CH2CH2COOH+ + H2O; 试题分析: 2min内 Y物质的量变化为 0 16mol-0 12mol=0 04mol,故 v( Y) = =0 002mol/( L min),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 v( Z) =2v( Y) =20 002mol/( L min) =0 004mol/( L min);由表中数据可知 7min时,反应到达平衡,平衡时 Y的物质的量为 0 10mol,则: X( g) +Y( g) 2Z( g) 开始( mol)
32、: 0 16 0 16 0 变化( mol): 0 06 0 06 0 12 平衡( mol): 0 1 0 1 0 12 由于反应气体氢气的化学计量数相等,用物质的量代替浓度进行计算,故化学平衡常数 k= =1 44; 该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移动,反应达到新平衡前 v(逆) v(正); 再通入 0 2 mol Z,等效为在原平衡基础上增大压强,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变,平衡不移动, X的体积分数不变。 X是一种具有水果香味的合成香料,应属于酯,据 E的分子式及 E与 FeCl3溶液作用显紫色,可知 E是苯酚, A是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直链化合物,且 A到 B加成 2H2,所以
33、 A是含一个双键的直链醛, B是 A加成还原得到的 1-丁醇, C是丁醛, D是丁酸 F是环己醇; H是含一个双键的直链羧酸,I 是 B 发生消去反应得到的 1-丁烯, A 和银氨溶液反应生成 G,酸化后得羧酸,所以 H 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羧基; B 为醇类。发生消去反应生成 I;( 2) D、E、 H分别 是丁酸、苯酚、不饱和丁酸,鉴别从双键和苯酚入手,选用溴水,苯酚与溴水产生白色沉淀,不饱和丁酸使溴水褪色,丁酸与溴水不反应;( 3) J能水解出乙酸应该属于不饱和酯,应是乙酸乙烯酯,结构简式为CH3COOCH=CH2; ( 4) D是丁酸, F是环己醇,二者发生酯化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CH
34、3CH2CH2COOH+ + H2O; 考点:考查化学平衡计算、物质的鉴别,化学方程式的判断与书写,同分异构体的判断。 ( 14分)某温度下,水的离子积 Kw l10 13。有酸溶液 A, pH a;碱溶液 B, pH b。为测定 A、 B混合 后溶液导电性的变化以及探究 A、 B的相关性质,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 1)实验时,烧杯中应盛 (选 A或 B)溶液。 ( 2)若 A为一元强酸, B为一元强碱,且 a b 13。该同学在烧杯中先加入其中一种溶液,闭合开关 K,测得烧杯中灯泡的亮度为 10(假设亮度由暗到亮表示为 1、 2、 3、 10 、 11、 12、 20 )。断开
35、开关 K,将滴定管中的溶液逐滴加入到烧杯中。当从滴定管滴入烧杯中的溶液体积和烧杯中盛有的溶液体积相等时,停止滴加溶液并闭合开关 K,此时灯泡 G的亮度约为 ,原因是 。烧杯中得到的溶液 pH 。 ( 3)若 A为强酸, B为强碱,且 a b 13。断开开关 K,将滴定管中的溶液逐滴加入到烧杯中。当测得烧杯中溶液 pH和 “ ”中最后得到的溶液 pH相同时,停止滴加溶液。此时烧杯中的溶液中阳离子浓度大于阴离子浓度,原因可能是 。 ( 4)若 A的化学式为 HR, B的化学式为 MOH,且 a b 13,两者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碱性。则混合溶液中必定有一种离子能发生水解,该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
36、 _。 此时烧杯中的混合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_ _(填序号)。 c( MOH) c( M+) C( R ) c( H+) c( OH ) c( HR) c( M+) c( R ) c( OH ) c( H+) c( R ) c( M+) c( H+) c( OH ) c( M+) c( R ) c( OH ) c( H+) c( M+) + c( H+) =c( R ) +c( OH ) c( MOH) =c( H+) c( OH ) 答案: B 5 反应后烧杯中自由离子的浓度约为原溶液的一半 6 5 A为多元强酸(答案:合理就可给分) M+H2O MOH+H+ 试题分析:
37、图中为酸式滴定管,所以烧杯中应盛碱溶液 B; 当从滴定管滴入烧杯 中的溶液体积和烧杯中盛有的溶液体积相等时,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一元强酸强碱盐,离子数目与原 B溶液中相等,体积约为原来 2倍,离子的浓度约为原溶液的一半,导电能力约为原来 1/2,溶液为中性 pH 6 5。( 3)溶液为中性时,溶液中阳离子浓度大于阴离子浓度,可能 A为多元强酸; a b13 说明酸中 c(H )与碱中 c(OH )相等,二者混合后溶液呈碱性,说明碱为弱碱,所以碱过量,弱碱阳离子 M 水解,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M+H2O MOH+H+;由于溶液呈碱性, c( OH-) c( H+), 、 错误,根据 c( OH
38、-) c( H+)和电荷守恒 c( M+) +c( H+) =c( R-) +c( OH-)可得 c( M+) c( R-),因为 OH-和 H+均来自于弱电解质的电离,其浓度应该很小,故 c( M+) c( R-) c( OH-) c( H+),所以 正确,根据电荷守恒是关系, 正确,若 HR是强酸,此时溶液中不再有 HR分子, 是错误的,由于( 3)的混合溶液中 MOH 有大量剩余,即 c( MOH) 0,若 正确,则 c( H+) c( OH-),溶液显酸性,所以 错误。 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pH的简单计算、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 10分)如图所 示,用甲醇和氧气以及强
39、碱做电解质溶液的新型燃料电池做电源,对 A、 B 装置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有 1 6g甲醇参加反应且 电极增重(假设工作时无能量损失)。 请回答下列问题: ( 1)分别指出 F电极、 电极的名称 、 。 ( 2) 电极的反应式: 。 E电极的反应式: 。 ( 3)若 A池中原混合液的体积为 500 mL, CuSO4、 K2SO4浓度均为 0 1 mol/L,电解过程中 A池中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 L, 、 电极析出固体物质的量之比 。 答案: 正极 阳极 Ag - e =Ag+ , CH3OH + 8OH- 6e-= CO32 + 6H2O 3 92 1:6 试题分析:( 1)对 A、
40、B装置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有 1 6g甲醇参加反应且 电极增重,说明 电极上银离子得电子析出银,阳离子在阴极放电,所以 是电解池阴极, 是阴极, 是阳极,原电池中 E是负极, F是正极;( 2)电解池中, 上银离子得电子生成银单质, 电极上银失电子生成银离子进入溶液,电极反应式为: Ag-e-=Ag+, E是原电池负极,甲醇失电子,电极反应式为: CH3OH+8OH-6e-CO32-+6H2O;( 3)根据电极反应式 1 6g甲醇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0 3mol,若 A池中原混合液的体积为 500mL, CuSO4、K2SO4浓度均为 0 1mol/L,则铜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 1mol/
41、L0 5L=0 05mol,当铜离子完全析出时,铜离子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 =0 05mol2=0 1mol 0 3mol,所以电解混合溶液时,阴极上先析出铜后析出氢气,阳极上析出氧气,但得失电子的物质的量都是 0 3mol,设阴极上析出氢气的物质的量是 y,阳极上析出氧气的物质的量是 z,则0 05mol2+2y=4z=0 3mol, y=0 1mol, z=0 075mol,所以 A池中共收集到的气体的物质的量是( 0 1+0 075) mol=1 75mol,则气体体积=0 175mol22 4L/mol=3 92L; 电极析出 0 05mol铜, 电极析出0 03mol银,物质的量之比为 1:6。 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