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北京卷)数学(带解析).doc

上传人:inwarn120 文档编号:293056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665.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北京卷)数学(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北京卷)数学(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北京卷)数学(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北京卷)数学(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北京卷)数学(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北京卷)数学(带解析) 选择题 2的相反数是 A 2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相反数的意义可知 2的相反数是 -2,所以选 B 考点:相反数 已知点 为某封闭图形边界上一定点,动点 从点 出发,沿其边界顺时针匀速运动一周设点 运动的时间为 ,线段 的长为 表示 与 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如右图所示,则该封闭图形可能是 答案: A 试题分析: A、等边三角形,点 P在开始与结束的两边上直线变化,在点 A的对边上时,设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 a,则 y= ( a x 2a),符合题干图象; B、菱形,点 P在开始与结束的两边上直线变化,在另两边上时,都是先变速减小

2、,再变速增加,题干图象不符合; C、正方形,点 P在开始与结束的两边上直线变化,在另两边上,先变速增加至 A的对角顶点,再变速减小至另一顶点,题干图象不符合; D、圆, AP的长度,先变速增加至 AP为直径,然后再变速减小至点 P回到点 A,题干图象不符合 故选 A 考点:函数的图象 如图 的直径 垂直于弦 ,垂足是 , , , 的长为 A B C D 8 答案: C 试题分析: OC=OA OCA= A=22.5 CEO=45又 CEO=90 OC=4 CE=OCsin45= CD=2CE= 考点: 1、垂径定理; 2、三角函数 园林队在某公园进 行绿化,中间休息了一段时间已知绿化面积 (单

3、位:平方米)与工作时间 (单位:小时)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休息后园林队每小时绿化面积为 A 40平方米 B 50平方米 C 80平方米 D 100平方米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图象可知休息后共工作了 4-2=2小时,完成 160-60=100平方米,因此休息后园林队每小时绿化面积为 1002=50平方米 考点:一次函数的图象 某篮球队 12名队员的年龄如下表所示: 年龄(岁) 18 19 20 21 人数 5 4 1 2 则这 12名队员年龄的众数和平均数分别是 A 18, 19 B 19, 19 C 18, D 19, 答案: A 试题分析:众数是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 18出现了

4、5次,最多,所以众数是 18;平均数: 考点: 1、众数; 2、平均数 如图是几何体的三视图,该几何体是 A圆锥 B圆柱 C正三棱柱 D正三棱锥 答案: C 试题分析:主视图看到是正三角形,左视图看到的是一个矩形,俯视图看到的是两个放在一起的矩形,因此可以确定是正三棱柱 考点:三视图 如图,有 6张扑克处于,从中随机抽取一张,点数为偶数的概率是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有 6张扑克牌,从中随机抽取一张,点数为偶数的有红心 4、方块 8、方块 10共有 3种情况, 从中随机抽取一张,点数为偶数的概率是: = 故选 D 考点:概率 据报道,某小区居民李先生改进用水设备,在十年内帮助

5、他居住小区的居民累计节水 300 000吨将 300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 a10n的形式,其中 1|a| 10, n为整数 300 000=3105 考点:科学记数法 填空题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中,对于点 ,我们把点 叫做点 的伴随点,已知点 的伴随点为 ,点 的伴随点为 ,点 的伴随点为 , ,这样依次得到点 , , , , , .若点 的坐标为( 3, 1),则点 的坐标为 ,点 的坐标为 ;若点 的坐标为( , ),对于任意的正整数 ,点 均在 轴上方,则 , 应满足的条件为 . 答案:( -3, 1);( 0, 4)

6、; 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若 A1( x,y),则有 A2( -y+1,x+1)、 A3( -x,-y+2)、 A4( y-1,-x+1)、A5( x,y)、 A6( -y+1,x+1)、 A7( -x,-y+2)、 由此可知这样的点四个就开始循环了,因此可知点 A3的坐标为( -3, 1),点 A2014的坐标为( 0, 4);若要 对于任意的正整数 n, 点 An均在 x轴上方,则必须满足 b0、 -b+20、 a+10、 -a+10 因此可得a, b应满足的条件为 考点: 1、坐标; 2、规律; 3、不等式组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中,正方形 的边长为 2写出一个函数 ,使它的图象与正

7、方形 有公共点,这个函数的表达式为 答案: (答案:不唯一) 试题分析:由图象可知过 B点时图象与正方形只有一个公共点,此时 k值最大 正方形 OABC的边长为 2, B点坐标为( 2, 2), 当函数 y= ( k0)过 B点时, k=22=4, 满足条件的一个反比例函数式为 y= 故答案:为: y= , y= ( 0 k4)(答案:不唯一) 考点: 1、反比例函数; 2、正方形 在某一时刻,测得一根高为 m的竹竿的影长为 3m,同时测得一根旗杆的影长为25m,那么这根旗杆的高度为 m 答案: 试题分析:设旗杆长 xm由题意则有 1.8: 3=x: 25,解得 x=15 考点:相似 分解因式

8、: 答案: a(x2-3y)(x2+3y) 试题分析: ax49ay2=a( x49y2) =a( x23y)( x2+3y) 考点:分解因式 计算题 计算: . 答案: -4 试题分析:非 0数的 0次幂是 1,任何一个不等于 0的数的负 P次幂等于这个数的 P次幂的倒数 , ,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按顺序计算即可 试题:原式 = 考点: 1、零指数幂; 2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3、绝对值; 4、负指数幂 解不等式 ,并把它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 答案: x-3 试题分析:去分母得: 3x-64x-3,移项合并得 x-3,正确在数轴上表示即可 试题: 3x-64x-3 x-3 考点:解一

9、元一次不等式 解答题 在正方形 外侧作直线 ,点 关于直线 的对称点为 ,连接 ,其中 交直线 于点 ( 1)依题意补全图 1; ( 2)若 ,求 的度数; ( 3)如图 2,若 ,用等式表示线段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答案: (1)见图形 ADF=25 EF2+FD2=2AB2 证明见 试题分析:( 1)按照题意补全图形 应用轴对称的性质及正方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决问题 依照题意画出图形,然后应用轴对称的性质等进行解答 试题:( 1)补全图形如图所示: ( 2) 连接 AE 则 PAB= PAE=20, AE=AB=AD ABCD是正方形 BAD=90 EAD=130 ADF=25

10、 ( 3) 连接 AE、 BF、 BD 由轴对称的性质可得: EF=BF, AE=AB=AD, ABF= AEF= ADF BFD= BAD=90 BF2+FD2=BD2 EF2+FD2=2AB2 考点: 1、轴对称的性质; 2、正方形的性质; 3、勾股定理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中,抛物线 经过点 ( 0, ), ( 3, 4) ( 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及对称轴; ( 2)设点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 ,点 是抛物线对称轴上一动点,记抛物线在 ,之间的部分为图象 (包含 , 两点)若直线 与图象 有公共点,结合函数图像,求点 纵坐标 的取值范围 答案: (1)抛物线的表达式为 对称轴 (2)t的取值

11、范围是 试题分析:( 1)将所给的点的坐标代入就可求得式,利用对称轴公式就可以 ( 2)先确定点 C的坐标,当 D点为抛物线的顶点时,此时 t最小,当 D为 BC与对称轴的交点时,此时的 t最大 试题: (1) 经过点 A( 0, -2), B( 3, 4) 代入得: 抛物线的表达式为 对称轴 (2)由题意可知 C( -3, -4) 二次函数 的最小值为 -4 由图象可以看出 D点纵坐标最小值即为 -4,最大值即 BC与对称轴交点 直线 BC的式为 当 X=1时, 所以 t的取值范围是 考点: 1、二次函数; 2、 中心对称; 3、数形结合 阅读下面材料: 小腾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如图 1,在

12、中,点 在线段 上, , , ,求 的长 小腾发现,过点 作 ,交 的延长线于点 ,通过构造 ,经过推理和计算能够使问题得到解决(如图 2) 请回答: 的 度数为 , 的长为 参考小腾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 如图 3,在四边形 中, , , , 与 交于点 , , ,求 的长 答案: ACE的度数为 75, AC的长为 3. 试题分析:由 CE/AB可知 ACE= BAD=75,又 CAD=30,可知 ACE是等 腰三角形,又 CE/AB可知 ABD CED,由相似的性质可知 DE=1,所以AD=AC=AE+CE=3 图 3中,由已知的条件可知 ACD是等腰三角形,因为 BAC=90,因此

13、可过点 D作DF AC,然后利用相似、三角函数、勾股定理加以解决 试题:图( 2): ACE的度数为 75, AC的长为 3. 图( 3):过点 D作 DF AC于 F BAC=90 AB/DF ABE FDE EF=1 在 ACD中, CAD=30, ADC=75 ACD=75 AC=AD DF AC AFD=90 在 AFD中, AF +, FAD DF AFtan30 , AD=2DF=2 AC=2 , AB=2DF=2 考点: 1、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3、三角函数的应用 如图, 是 的直径, 是 的中点, 的切线 交 的延长线于点 ,是 的中点, 的延长线

14、交切线 于点 , 交 于点 ,连接 . ( 1)求证: ; ( 2)若 ,求 的长 . 答案: (1)证明见 (2) 试题分析: (1)连接 OC,若要证明 C为 AD的中点,只需证 OC/BD,已知 C是 的中点,可知 OC AB,又 BD是切线,可知 BD AB,问题得证 (2)由( 1)及 E为 OB中点可知 COE FBE,从而可知 BF=CO=BO=2,由勾股定理可得 AF的长,由面积法即可求出 BH的长 试题:( 1)连接 OC C是 的中点, AB是 O的直径 OC AB BD是 O的切线 BD AB OC/BD AO=BO AC=CD ( 2) E是 OB的中点 OE=BE 在

15、 COE和 FBE中 COE FBE( ASA) BF=CO OB=2 BF=2 AF= AB是直径 BH AF 考点: 1、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2、切线的性质; 3勾股定理; 4、全等三角形 根据某研究院公布的 2009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阅读调查报告的部分相关数据,绘制的统计图表如下: 年份 年人均阅读图书数量(本)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 1)直接写出扇形统计图中 的值; ( 2)从 2009到 2013年,成年国民年人均阅读图书的数量每年 增长的幅度近似相等,估算 2014年成年国民年人均阅读图书的数量约为 本; ( 3

16、) 2013年某小区倾向图书阅读的成年国民有 990人,若该小区 2014年与 2013年成年国民的人数基本持平,估算 2014年该小区成年国民阅读图书的总数量约为 本 . 答案:( 1) 66 ( 2) 5.01 ( 3) 4960 试题分析:( 1)总量是 100%,用 100%去减就可得到 先求得每年增长的本数,然后再求出平均数为 0.23本 ,用 2013年的阅读量加上这个数字即可估算出 2014年的 人均阅读图书的数量 成年人数 990=总阅读的数量 试题: ( 1) m=100-15.6-15-2.4-1.0=66 ( 2) ( 3) 5.019904960 考点: 1、扇形图;

17、2、估算; 3、统计表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 ABCD中, 平分 ,交 于点 , 平分 ,交于点 , 与 交于点 ,连接 , . ( 1)求证:四边形 是菱形; ( 2)若 , , ,求 的值 . 答案:( 1)证明见 ( 2) 试题分析:( 1)根据 AE平分 BAD、 BF平分 ABC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AF=AB=BE,从而可知 ABEF为平行四边形,又邻边相等,可知为菱形 ( 2)由菱形的性质可知 AP的长及 PAF=60,过点 P作 PH AD于 H,即可得到 PH、DH的长,从而可求 tan ADP 试题: (1) AE平分 BAD BF平分 ABC BAE= EAF ABF= E

18、BF AD/BC EAF= AEB AFB= EBF BAE= AEB AFB= ABF AB=BE AB=AF AF=AB=BE AD/BC ABEF为平行四边形 又 AB=BE ABEF为菱形 ( 2)作 PH AD于 H 由 ABC=60而已( 1)可知 PAF=60, PA=2,则有 PH= , AH=1, DH=AD-AH=5 tan ADP= 考点: 1、平行四边形; 2、菱形; 3、直角三角形; 4、三角函数 列方程或方程组解应用题: 小马自驾私家车从 地到 地,驾驶原来的燃油汽车所需油费 108元,驾驶新购买的纯电动车所需电费 27元,已知每行驶 1千米,原来的燃油汽车所需的油

19、费比新购买的纯电动汽车所需的电费多 元,求新购买的纯电动汽车每行驶 1千米所需的电费 . 答案:纯电动车行驶一千米所需电费为 0.18元 试题分析:此题的等量关系是: A地到 B地的路程是不变的, 即: 试题:设新购买的纯电动汽车每行驶一千米所需电费为 x元 . 由题意得: 解得: x=0.18 经检验 0.18为原方程的解 答 :纯电动车行驶一千米所 需电费为 0.18元 . 考点:分式方程的应用 已知关于 的方程 . ( 1)求证:方程总有两个实数根; ( 2)若方程的两个实数根都是整数,求正整数 的值 . 答案:( 1)证明见 ( 2) m=1或 2 试题分析:( 1)要看根的判别式与

20、0的关系,如果大于 0,则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如果等于 0,则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如果小于 0,则方程无实数根 ( 2)利用因式分解法求出方程的两个根,根据方程的根都是实数这一条件去确定正整数 m人值 试题: ( 1) 原方程总有两个实数根 ( 2)解: 即 (x-1)(mx-2)=0 x1=1 , x2= x1=1为整数 x2= 为整数即可 所以 m=1或 2 考点: 1、根的判别式; 2、因式分解解一元二次方程 已知 ,求代数式 的值 . 答案: 试题分析:先利用完全平方公式以及整式的乘法将所给的式子化简,然后再进行处理,代入所给的数据即可 试题:原式 =x2-2xy+y2+1=

21、(x-y)2+1 把 代入原式 =3+1=4 考点: 1、完全平方公式; 2、整式乘法; 3、代数式的值 如图,点 在线段 上, , , .求证: . 答案:证明见 试题分析:若要证明 A= E,只需证明 ABC EDB,题中已给了两边对应相等,只需看它们的夹角是否相等,已知给了 DE/BC,可得 ABC= BDE,因此利用 SAS问题得解 试题: DE/BC ABC= BDE 在 ABC与 EDB中 ABC EDB( SAS) A= E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对某一个函数给出如下定义:若存在实数 ,对于任意的函数值 ,都满足,则称这个函数是有界函数,在所有满足条件的 中,其最小值称为

22、这个函数的边界值例如,下图中的函数是有界函数,其边界值是 1 ( 1)分别判断函数 和 是不是有界函数?若是有界函数,求其边界值; ( 2)若函数 的边界值是 2,且这个函数的最大值也是 2,求的取值范围; ( 3)将函数 的图象向下平移 个单位,得到的函数的边界值是 ,当 在什么范围时,满足? 答案: (1) ( x0)不是 是 ,边界为 3 (2) (3) 试题分析:( 1)依据定义进行判断 ( x0)不是, 是 ,边界为 3 先分别求出当 x=a与当 x=b时的 y的值,通过比较得出 的取值范围 分情况讨论即可 试题: (1) ( x0)不是 是 ,边界为 3 (2) y=-x+1 y随 x的增大而减小 当 x=a时 ,y= -a+1=2, a= -1 当 x=b时 ,y= -b+1 (3)若 m1,函数向下平移 m个单位后, x=0时,函数的值小于 -1,此时函数的边界 t大于 1,与题意不符,故 . 当 x=-1时, y=1 ( -1, 1) 当 x=0时, ymin=0 都向下平移 m个单位 (-1, 1-m) (0, -m) 考点: 1、阅读题; 2、分类讨论; 3、数形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