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北京市和平街第一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doc

上传人:testyield361 文档编号:295983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届北京市和平街第一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2届北京市和平街第一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2届北京市和平街第一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2届北京市和平街第一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2届北京市和平街第一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2届北京市和平街第一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 选择题 划线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可 汗 hn妖 娆 ro禁 锢 g 妄自 菲 薄 fi B 喑 哑 yn颤 动 chn伫 立 zh 免冠徒 跣 xin C 驽 钝 n怫 然 f社 稷 j 斜晖 脉脉 mi D 襁 褓 qing 留 滞 zh 田 圃 p 舴 艋舟 z 答案: C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色挠折腰洗礼引喻失意 B风骚崩殂喧嚷稍逊风骚 C分外天骄栖息脑羞成怒 D缟素留滞静谧物事人非 答案: B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字义相同的是( ) A轻而易 举举 世闻名 B 名 列前茅莫 名 其妙 C言 行

2、 相顾各 行 其是 D因小 失 大流离 失 所 答案: D 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是:( ) A经过大半个学期的 “抗震加固 ”,同学们终于又回到了熟悉的学校。看到 焕然一新 的教学楼,大家搬迁的劳累顿时化为乌有。 B他 妄自菲薄 别人,在班里很孤立,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个自负的人。 C鲁迅先生的故乡,构思新颖, 别具匠心 ,值得一读。 D根据 家喻户晓 的古典名著西游记改编的新版电视剧,虽未正式播出,却已引起广泛关注。 答案: B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A生命中最伟大的光辉不在于永不坠落,而是坠落后总能再度升起。 B通过观看赈灾义演晚会,使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C李老师工

3、作很忙,经常要接待很多学生家长的来访和来信。 D不酒后驾车,是衡量一个公民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准。 答案: A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生活中种种苦涩, ;历程中多少挫折, ;漫漫岁月里的辛苦挣扎, 。但由于忍耐,由于奋斗,也由于不断地向上望,坚韧的生命终能超越所有的忧患与磨难,而从生活自身获得智慧。 A曾催人衰老憔悴曾使人失望流泪曾给人痛苦沉思 B曾给人痛苦沉思曾使人失望流泪曾催人衰老憔悴 C曾使人失望流泪曾给人痛苦沉思曾催人衰老憔悴 D曾使人失望流泪曾催人衰老憔悴曾给人痛苦沉思 答案: B 现代文阅读 孝心无价(毕淑敏) ( 17分) 我不喜欢一个苦孩求学的故事

4、。家庭十分困难,父亲逝去,弟妹嗷嗷待哺,可他大学毕业后,还要坚持读研究生,母亲只 有去卖血 我以为那是一个自私的学子。求学的路很漫长,一生一世的事业,何必太在意几年蹉跎 况且这时间的分分秒秒都苦涩无比,需用母亲的鲜血灌溉 !一个连母亲都无法挚爱的人,还能指望他会爱谁 把自己的利益放在至高无上位置的人,怎能成为人类的大师 我也不喜欢父母病重在床,断然离去的游子,无论你有多少理由。地球离了谁都照样转动,不必将个人的力量夸大到不可思议的程度。在一位老人行将就木的时候,将他对人世间最期冀的希望斩断,以绝望之心在寂寞中远行,那是对生命的大不敬。 我相信每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 “孝 ”的

5、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 可惜人们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 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 父母走了,带着对我们深深的挂念;父母走了,留给 我们永无偿还的心情。你就永远无以言孝。 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弥补,有些东西永无弥补 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簿上的一个满分。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山花。也许是花团

6、锦簇的盛世华衣,也许是一双洁净的布鞋。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 但在 “孝 ”的天平上,它们等值。 只是,天下的儿女们,一定要抓紧啊 !趁你们父母健在的光阴。 【小题 1】请从文中找出与 孝敬母亲的 “我 ”截然相反的两种人,并各用一个 短语 加以表达。( 4分) ( 1) ( 2) 【小 题 2】文中作者呼吁要赶快为父母尽孝心,其理由是:( 8分) ( 1) ( 2) ( 3) ( 4) 【小题 3】本文能揭示 “但在 孝 的天平上,它们等值 ”这句话含义的一个短语是 。( 3分) 【小题 4】文中作者说 “一个连母亲都无法挚爱的人,还能指望他会爱谁 ”你同意这种说法

7、吗 请谈谈你的看法。( 2分) 答案: 【小题 1】( 4分)( 1)自私的学子( 2)残忍(无情)的游子(每个要点 2分,注意要运用偏正短语;要点对,但未使用偏正短语则得 1分) 【小题 1】(共 8分)( 1)时间的残酷( 2)人生的短暂 ( 3)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 恩情 ( 4)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每个要点 2分) 【小题 1】孝心无价 ( 3分) 【小题 1】凡有理有据,能自圆其说者皆可。( 2分) 现代文阅读 老家的树( 17分) 不用说,在风雪的旷野里,所有的树都失去了颜色;只有松柏,才能挺立在严寒中,擎起一树清郁的墨绿。可 是,小时候,只记得松柏总是种在一些大户祖茔的墓地

8、上,每回经过,就觉得雪地里的黑松林,特别神秘,特别恐怖,黑黝黝里面藏着些什么,心里认定那些松柏不是属于我们的。读书之后,书中有数不尽的松柏颂歌;不管书上怎么说,我还是喜欢活在我们生活中的那些树。我喜 欢:柳的娇柔、榆的粗犷、白杨的潇洒,我喜欢槐、椿以及各种常见的树木,我还是不喜欢松柏,总觉得松柏不是我们的。直到我走出了家园,跋涉过千山万水,看遥了人世的冷暖沧桑,渐渐地,我才懂得,松柏,是多么可傲的树! 松柏,挺立在山峦最高处,与白云絮语,与天风唱和,在苍茫的天地之间,树产出一种生命的风范来。它站在高处,超脱于红尘之外,让群树仰望,仰望而无法企及。松柏,虽然享有无数的赞颂,却也承担着千古的寂寞啊

9、!在红尘之中,那些不甘寂寞的人,却想借着松柏的风采,让自己伟大起来,崇高起来,这是何等的自私和愚昧啊!因此,一 想到老家的原野上的那些松柏被种在坟地里,我就为它们感到屈辱与难堪。可是,我也更懂得:为何在大风雪的旷野中,松柏要傲然挺立,擎着一树墨绿抗拒严冬的淫威了。是的,冬天的淫威,可以让柔弱的暂时低头,却永远征服不了顽强的生命。 想念北方,想念老家的那些树木,当然,我更想念老家的人,想起那劳苦而沉默的人们,许多熟悉的面孔,就浮现在我眼前!那与我血肉相连的亲人,您们可好?三十多年的岁月,三十多年的动乱,可曾把您们摧折?知道吗?今天对你们,我是如何地想念! (选自台湾作家郭枫的老家的树) 注释 祖

10、茔( yng) :祖坟 【小题 1】作者对松柏的认识和态度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5分) 【小题 2】第 段写 “在风雪的旷野里,所有的树都失去了颜色 ”的作用是什么?( 2 分) 【小题 3】文中 “生命的风范 ”的内涵是什么?请结合第 段内容从三个方面概括。( 6分) 【小题 4】结合全文的主题来看,本文中的 “严寒 ”和 “松柏 ”各象征什么?( 4 分) 答案: 【小题 1】( 5分) 小时候 . 认为松柏不属于自己;读书之后还是认为它不属子自己,不喜欢它;后来认为它是很可傲的树。(每阶段 1 分,共 3 分,答 “由不喜欢到喜欢( 崇敬,赞美) ”也可给 3分

11、。) 因为知识和阅历逐渐丰富,看遍了人世的冷暖沧桑。( 2分,答出 “看遍了人世的冷暖沧桑 ”即可 【小题 1】( 2分)反衬松柏的不畏严寒(或 “与松柏的不畏严寒形成对比 ” )(只答 “反衬 ”或 “对比 ”给 1分) 【小题 1】( 6分) 超脱尘俗的崇高 甘受寂宽的淡定 抗拒苦难的顽强(或“超脱红尘之外、能够承受寂寞、顽强)(每个要点 2分) 【小题 1】( 4分) “严寒 ”象征 “严酷的社会环境 ”(或 “老家三十多年的动乱 ”)( 2 分) “松柏 ”象征 “老家劳苦、沉默而坚强的人们 ”(或 “坚强的愈志 ”,或 “顽强的生命 ”) ( 2分) 文言文阅读 阅读出师表节选,完成

12、下面题目。( 12分)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 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 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份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 、允之任也。 【小题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 ( 1) 先 帝不以臣卑鄙 ( ) (

13、 2) 由 是感激 ( ) ( 3) 夙 夜忧叹 ( ) ( 4) 庶 竭驽钝 ( ) 【小题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4分) (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 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份也。 【小题 3】诸葛亮始终以 “报先帝,忠陛下 ”为职分,在心理上体现为: ;在行动上的体现为: ;在打算上认为北伐时机成熟的是 : 。诸葛亮 “出师 ”的战略目标是 。(用文中语句回答)( 4分) 答案: 【小题 1】身份低微,出身低下;感动激奋;早;希望。( 4分) 【小题 1】( 1)我在乱世里苟且保全性命,并不想在诸侯中做官扬名。( 2 分) ( 2)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

14、并尽忠陛下的职责和本分啊。( 2分) 【小题 1】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 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答 “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也可)(共 4分,每个空 1分) 语言表达 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很多同学认为当代社会只有数理化才重要,语文、历史等学科学不学无关紧要。针对这种情况,初三某班展开了激烈的辩论赛,正方主辩以 “有 理 (数理化)走遍天下 ”为观点展开论述。 【小题 1】假如你是反方主辩,你确立的观点应该是:( 2分) 【小题 2】请你围绕你的观点写出两条充分的理由。( 4分) 答案: 【小题

15、 1】无 “文 ”寸步难行( 2分) 【小题 1】第一、语文是工具,学好语文,才能增强理解能力,为学习其他学科奠定基础;第二、学好文史,通晓古今,有助于理清事情的来龙去脉。(此题答案:不唯一,学生言之有理即可)(每个理由 2分共 4分) 默写 默写( 6分) 【小题 1】羌管悠悠霜满地, , 。 【小题 2】老夫聊发少年狂, ,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小题 3】辛弃疾在破阵子一词中用 , 两句写出了作战目的,也是作者的理想。 答案: 【小题 1】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小题 1】左牵黄,右擎苍。 【小题 1】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作文 作文(以下任选一题)( 50分) 1. 认真地观察生活,体会其中的意义和乐趣,这就是 “品味 ”。生活中的一人一事,一景一物,一书一文,都会使你有所领悟。只要你认真去观察,细心去体昧,就会发现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一件事的深刻意义,就会发现自然景物也蕴涵着人生道理,一书一文都会使你获得享受或启迪。请以 “品味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600字的文章,讲述你亲身的经历,写出自己的感悟。 2. 对手是什么?是促你进步的合作伙伴;是使你不断树立信心的一道难题;是你想方设法战胜的对象;对手还可能是 请以 “对手 ”为题,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或感受,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 一篇不少于 600字的文章。 答案:按中考评分标准给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