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西卷)语文.doc

上传人:eventdump275 文档编号:297200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8.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西卷)语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西卷)语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西卷)语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西卷)语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西卷)语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西卷)语文 其他 眼过千遍,不如手抄一遍。张梦超同学从初中语文课本中摘录了四个句子,但不小心抄错了一个字,请细心的你帮他改正。 (2分 ) A看不厌,看不厌那些在波峰涛谷中飞翔的白帆。 B “吹面不寒杨柳风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C一把黄土塑成千万个你我,静脉是长城,动脉是黄河。 D啊,你 令人叹服的大自然,高明的魔法师,卓跃的雕刻家 ! 答案: (2分 )(卓 )跃 改为(卓)越 选择题 语文大厦由文砖字瓦砌成。下列归类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 ) A花蕾 苍穹 风筝 推敲 【名词】 B美滋滋 沉甸甸 空荡荡 急匆匆 【形容词】 C芝麻开花 节

2、节高 鼻子里插葱 装相 (象 ) D 猴子捞月亮 白忙一场 杀鸡用牛刀 大材小用 【歇后语】 答案: A (2分 )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记叙文,完成 1218 题。 (20分 ) 一次帮助,改变两个人命运 在 19世纪末的苏格兰,有一位贫苦农夫叫弗莱明。他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有一天他在干活时,忽然听到附近的泥沼地里有人呼救,原来,一个男孩陷了进去。眼看泥沼已淹到胸口,弗莱明立刻跳下去,奋力救起了男孩。 这时,一位绅士驾着华丽 的马车赶了过来,正在焦急地寻找走失的儿子。得知是弗莱明救了儿子,这位绅士提出要用重金报答,却遭到弗莱明的拒绝。推让之际,一个农家少年忽然闯入绅士的视线。 “这是你的儿子

3、吗 ”弗莱明点点头。绅士说: “既然你救了我的孩子,那也让我为你的儿子尽点力,请允许我资助他,让他接受教育。 ”弗莱明被绅士的诚意打动,答应了他的提议。 绅士非常讲信誉,一直资助这位农家少年,并将他送入圣玛利医学院。毕 业后,这位少年成为英国著名的细菌学家 他就是亚历山大 弗莱明教授。 1928年,亚历山大 弗莱明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种抗生 素 青霉素,20年后普遍应用于临床医学,挽救了数以亿计病人的生命,他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而他的同龄人、被自己父亲救起的那位绅士的儿子,也成长为著名的政治家 后来的英国首相丘吉尔。 二次大战期间,已经当上英国首相的丘吉尔在出访非洲时,不幸患了肺炎 (

4、在当时肺炎属于绝症 ),生命垂危。紧急时刻,亚历山大 弗莱明从英国赶来,用自己发明的青霉素治好了丘吉尔的病。 丘吉尔紧紧握住他的手说: “谢谢,你们父子给了我两次生命。 ”亚历山大 弗莱明微笑着回答: “不用客气,第一次是我的父亲救了你,但这一次,是你的父亲救 了你。 ” 一次帮助,改变了两个人的命运。没人会料到,一个农夫救起一个素不相识的孩子,这样的小事,会对人类历史发生如此重大的影响。 【助读资料】 丘吉尔,政治家、画家、演说家、作家以及记者, 195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获奖作品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曾于 19401945 年及 19511955 年期间两度任英国首相,被认为是 20

5、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之一,带领英国获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据传为历史上掌握英语单词词汇量最多的人之一 (十二万多 )。被美国杂志展示 列为近百年来世界最有说服力的八大演说家之一 。2002年, BBC举行了一个名为 “最伟大的 100名英国人 ”的调查,结果丘吉尔获选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英国人。 1953年,丘吉尔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瑞典文学院在授予他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词中说: “丘吉尔成熟的演说,目的敏捷准确,内容壮观动人。犹如一股铸造历史环节的力。 丘吉尔在自由和人性尊重的关键时刻的滔滔不绝的演说,却另有一番动人心魄的魔力。也许他自己正是以这伟大的演说,建立了永垂不朽的丰碑。 ” 【小题

6、1】下面的名言警句,有几则也包含了题目中 “帮助 ”的意思,它们是: (3分 ) A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B对人不尊敬,首先就是对自己的不尊敬 C助人是人格升华的标志 D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万念俱灰;另一是踌躇满志 E施比受更有福 【小题 2】根据示例,概括绅士的优良品质。 (2分 ) 示例:农夫:心地善良 乐于助人 绅士: 【小题 3】用描写的表达方式写几句连贯的话,具体表现绅士寻找走失的儿子时的焦急。 (3分 ) 【小题 4】从布局谋篇上看,如果在第 段结尾加上 “这个男孩就是后来的英国首相丘吉尔 ”,你认为好不好 为什么 (3分 ) 【小题 5】第 段中 “第一次 ”指的是什么 为什么说

7、“但这一次,是你的父亲救了你 ” (3分 ) 【小题 6】阅读全文后,请用 “假如 就 ” 这种表示假设关系的复句形式,写两句话,表达你对第 段中 “对人类历史发生如此重大的影响 ”的理解。 (4分 ) (1) (2分 ) (2) (2分 ) 【小题 7】 .阅读助读资料,完成这张读书卡片。 (2分 )答案: 【小题 1】 A、 C、 E (3分 ) 【小题 1】 (2分 )例如:知恩图报,诚实守信(扣住 “报恩、感恩、守信、慷慨 ”等作答即可) 【小题 1】 (3分 )例如:绅士纵身跳下马车,满头大汗。心里默念着: “但愿儿子不会有事 ,不,不会,绝对不会有事的 ” 当气喘吁吁的他看到满身污

8、泥的农夫和平安的儿子在一起时,悬着的一颗心才逐渐平静下来。( “焦急 ”描写具体 2分,语言表达 1分) 【小题 1】 (3 分 )不好。( 1 分) 示例:因为原文设置了悬念(或埋下了伏笔),行文有波澜,引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意思接近即可) 【小题 1】 (3分 )示例: “第一次 ”指的是农夫弗莱明救了丘吉尔( 1分);在亚历山大 弗莱明看来,正是因为丘吉尔的父亲资助了自己,也才有后来青霉素的问世,才有丘吉尔被救治,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就是 “这一次是你的父亲救了你 ”。(表达清 楚即可得分) 【小题 1】 (4分 )(1) 假如不是农夫救了小男孩,就不会有后来成为英国首相著名政治家、首

9、相的丘吉 尔。( 2分) (2) 假如没有绅士资助农家少年,就不会又挽救数以亿计病人生命的青霉素的诞生。 (2分 )(每句形式 1分,和 “重大影响 ”相关的内容理解 1分) 【小题 1】 (2分 )例如:丘吉尔被美国杂志展示列为近百年来世界最有说服力的八大演说家之一。(摘录助读资料中有关丘吉尔其它信息都可)( 2分) 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 19-25题。 (18分 ) 成语里的歌声 翻阅成语大词典,你能找到许多形容歌唱的词汇,你会听到许多成语里飞扬的歌声。这歌声唤出了历史,展现着我们祖国民族音乐五千年的文明底蕴和独特的迷人的风采。 相传,古人唱起歌来,格外投入,常常放开嗓门,大声歌唱。于是,

10、便有人用 “引亢高歌 ”来描述其情状。歌声亮传播远,又有人用 “响遏行云 ”形容赞美这嘹亮的歌声。 “响遏行云 ”这个成语出自列子 汤问篇,是说秦国有个叫薛谭的人,拜秦青为师学习歌唱。不久他以为把老师的本领都学到了,便要告辞回家。老师知其想法,未作劝阻,并摆酒为他送行。临别时老师在郊外大路旁,满怀惜别之 情高歌一曲,其声音洪亮,震得树林瑟瑟作响,行云驻足不前。薛谭见此大吃一惊,深感自己无知和盲目,于是请求老师留下他继续学习。 古人不但喜好歌声的高亢、嘹亮,而且注重吐字清楚,行腔流畅,发声自然圆润,以达到表意之目的。于是,便产生了 “字正腔圆 ”、 “珠圆玉润 ”这两个成语。唱歌既要唱声, 又要

11、唱情。 “声情并茂 ”这个成语,就反映了古人对歌唱的更高追求,只有用声情并茂的歌声,恰当表现歌曲的情感内蕴,才能产生极大的艺术感染力,使听者为之动容,为之共鸣。这就要用上 “回肠荡气 ”、 “哀感顽艳 ”这两个成语。 歌唱含情,歌声美 妙,回荡耳畔,久久难忘。这便是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的心理效果。 “余音绕梁 ”这个成语也出自列子 汤问篇。说的是韩国有个名叫韩娥的美丽歌女,一次来到齐国临淄城,因带的口粮吃光了,只好在西城门卖唱谋生。她的歌声哀婉悦耳,使人们张大嘴,听得出神。直到韩娥走了很久时间,听者的嘴巴还未闭上。她那优美的歌声,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以至过了三天,人们还感觉到歌声的余音

12、仍在屋梁周围回旋荡漾。古人唱歌还十分讲究节拍韵律。 “一板一眼 ”、 “一板三眼 ”、 “有板有眼 ”这三条成语即是。板、眼是民族音乐和戏曲中的节拍。每小节中最强的 拍子叫板,其余的拍子叫眼。 从成话中,人们还能听到一种结构复杂,音 域宽广 ,演唱中还要改变调性的歌曲,这便是 “移宫换羽 ”和 “引商刻羽 ”两成语播出的音响。 “移宫换羽 ”的意思是先唱原宫调,后再转换唱羽调,相当于现在的 “1”大调转为 “6”小调,这显然是难度较大的艺术歌曲,演唱需有一定的音乐造诣。而且,从这些文献中,还知道在战国时就已经有了通俗音乐和高雅音乐两大流派。当时楚国的歌曲中有两首很有名气,那就是阳春和白雪。相传

13、为春秋时晋国乐师师旷所作。阳春取万物知春,和风涤荡之意;白雪取凛然清洁,雪竹 琳琅之音,均属于较高级的音乐。于是,便产生了 “阳春白雪 ”、 “曲高和寡 ”两个成语,后泛指高雅的文艺作品难以得到大众的理解和应和。 古人不仅能歌通曲,而且有着纯熟的演奏技艺和惊人的欣赏水平。成语 “高山流水 ”(见于列子 汤问)记载此事,传为美谈:春秋时,晋国大夫俞伯牙善于弹琴。一个皓月当空的中秋之夜,伯牙乘兴弹起琴来,意境表现高山。曲犹未尽,只听有人赞道: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伯牙抬头一看,见迎面走来一人,相貌平常。伯牙未加理会,又弹一曲,意境表现流水。曲音未绝,来人朗声赞道: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

14、十分 吃惊,起身施礼,得知此人叫钟子期。伯牙与子期凭音乐的共鸣结成 “知音 ”。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身不操。几千年前,伯牙因失去知音而不再弹高山流水,而高山流水并没有因伯牙不弹而失去知音,它源远流长,成为中华民族音乐中的珍品。 古人还悟出了音乐在战争中的积极作用,以歌声迷惑敌人、涣散敌方军心。成语 “四面楚歌 ”的声波将真情传递:楚汉相争时,楚军被围垓下。一天夜里,项羽听到汉军中的楚歌从四面八方传来,觉得楚地全被汉军占领,十分惊恐。“四面楚歌 ”出自史记 项羽本纪,它为刘邦打败项羽起到了推波助 澜的作用。 从摘引的部分有关歌唱的成语里,我们可以知晓古人与音乐的美丽传说,证实祖先

15、创造的民族音乐文化的博大而精深。 【小题 1】 .第 段 “曲高和寡 ”中 “和 ”的读音是 意思是 ( 2分) 【小题 2】 .本文采用的最主要的说明方法是 ( 2分) 【小题 3】 .以下从第 、 、 段中摘出的句子,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 2分) A古人不但喜好歌声的高亢、嘹亮,而且注重吐字清楚,行腔流畅,发声自然圆润,以达到表意之目的。 B从成语中,人们还能听到一种结构复杂,音域宽广,演唱中还要改变调性的歌曲。 C古人不仅能歌通曲,而且有着纯熟的演奏技艺和惊人的欣赏水平。 【小题 4】第 段 “相传为春秋时晋国乐师师旷所作 ”这句话中的 “相传 ”能否去掉?为

16、什么? (3分 ) 【小题 5】 .本文是一篇文艺性说明文,有些语言十分生动、传神,请把第 段中对高山流水高度赞赏的两个句子,认真地抄在下面的方格里。 ( 2分) 【小题 6】 A详细介绍 “晌遏行云 ”是为了说明古人唱歌时歌声亮传播远。 B详细介绍 “余音绕梁 ”是为了说明歌唱含情,歌声美妙,回荡耳畔,久久难忘。 C详细介绍 “高山流水 ”是为了印证俞伯牙与钟子期凭音乐的共鸣结成了 “知音 ”。 对详细介绍三个成语在说明语段中所起的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正确的理解应该是: 。 ( 3分) 【小题 7】 第 段和第 段首尾照应,使文章的结构完整。读了这两段文字,你获得了哪些知识? (

17、 4分) 知识一: 知识二: 答案: 【小题 1】 h ; 应和(和谐地跟着唱)( 2分) 【小题 1】举例子 ( 2分) 【小题 1】 B ( 2分) 【小题 1】 (3分 ) 不能去掉。( 1分)示例:如果去掉 “相传 ”,就肯定阳春和白雪是师旷所作,但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确凿的证据来证明。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意思对即可) 【小题 1】( 2分)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小题 1】 C 改正:详细介绍 “高山流水 ”是为了说明古人有着纯熟的演奏技艺和惊人的欣赏水平。 ( 3分) 25【小题 1】( 4分) 知识一:了解了成语词典中有许多形容歌唱的词汇,许多成

18、语里飞扬着歌声。 知识二:了解了成语里的歌声展现着我们祖国民族音乐五千年的文明底蕴和独特迷人的风采。 知识三:从歌唱的成语 里可以知晓古人与音乐的美丽传说。 知识四:从歌唱的成语里能够证实 祖先创造的民族音乐文化的博大而精深。(只要和以上任意两个知识点相近即可得 4分) 文言文阅读 比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7-11题。 (12分 ) 小石潭记 (节选 ) 柳宗元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 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 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19、怡然不动, m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 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小题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2分 ) 往来翕忽 ( )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 ) 【小题 2】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2分 ) 潭中鱼可百许头 怀民亦未寝 【小

20、题 3】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分 ) 其岸势犬牙差互: 念无与为乐者: 【小题 4】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用原文回答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 (2分 ) 甲文是 乙文是 【小题 5】仿照示例,赏析乙文中的句子。 (2分 )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示例:正面写了游鱼,侧面写了潭水的清澈透明。字面只写鱼,对水只字未提,但水清鱼欢的优美画面却展现在了读者面前。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答案: 【小题 1】 (2分 )x ; su 【小题 1】 (2分 ) 大约 ; 睡觉、眠、卧 【小题 1】 (4分 ) 那(石)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犬牙)那样相互交

21、错(参差不齐) 想到(考虑) 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 【小题 1】 (2分 )(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答 “心乐之 ”也可); (何夜无月 何 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小题 1】 (2 分 )示例:此句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月光的皎洁(清澈透明)。句中没有写 “月 ”字,却无处不见皎洁的月光,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蔬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只要扣住 “比喻的手法 ”和 “月光的皎洁 ”即可得分) 默写 只有当背诵像流水 样自然流泻出来,书上的营养才能化为 自身的血肉。请在横线上默写。 (10分 ) (1)山舞银蛇, ,欲与天公试比高。 (毛泽东沁园春 雪 ) (2)

22、峰峦如聚, ,山河表里潼关路。 (张养浩山坡羊 潼关怀古 ) (3) ,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 ) (4) ,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辛弃疾破阵子 ) (5)黄发垂髫,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6)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对蜀汉当时处境进行分析的句子是: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 ” (7)“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一个人担当大任之前,如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所说: “必先苦其心志, , ,空乏其身。 ”目的是让其经受磨练,增长才干。 (8)毕业在即,挚友李想在你的毕业纪念册上写下了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的赠言,请你选择有关友情、志向、祝愿的古诗词名句回赠李

23、想。 答案: (10分 ) (1) 原驰蜡像 (2)波涛如怒 (3)何当共剪西窗烛 (4)八百里分麾下炙 (5)并怡然自乐 (6)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7)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8) 只要是关于 “友情 ”、 “志向 ”、 “激励 ”、 “祝愿 ”等符合语境的古诗词即可。 作文 写作( 50分) 一个好习惯,无论其大小,带来的影响将是巨大的,有益于人的一生。 如果你养成了好习惯,你会一辈子享受不尽它的利息。 多一个好习惯,就多一份自信;多一个好习惯,就多一份成功的机会;多一个好习惯,就多一份享受生活的能力。 良好的习惯对于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是一份享用不完的财富。 文题:请以 “_好习惯 ”或者 “好习惯 _”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先选择题目并补充完整; 文体自选; 避开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不少于 600字; 书写规范、标点正确、卷面整 洁 来源 :学 科 网 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