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山东威海环翠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思品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lawfemale396 文档编号:298699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6.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学年山东威海环翠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思品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5学年山东威海环翠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思品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5学年山东威海环翠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思品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5学年山东威海环翠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思品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5学年山东威海环翠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思品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5学年山东威海环翠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思品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单选题 2013年到 2014年 2月,全国共 19名省部级官员、 200余名厅局级官员、数十名国企高管落马。李克强总理指出,对于腐败分子和腐败行为实行 “零容忍 ”。在中国,不论是谁,不论职位高低,只要是触犯了党纪国法,就要依法依纪严肃查处、惩治。这说明( )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任何人都应依法律己、依法办事 法律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法律的特征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题文中对高官的查处和惩治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

2、有普遍约束力,任何人都要依法办事,其中 不符合题意,所以正确答案:选 D 考点:法律的特征 经我市教育局、市知识产权局审查,全市共有 123名初中学生获国家发明专利,可享受高中招生录取优惠政策。这一政策( ) 保护了公民的人格尊严权 保护了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 有利于培养未成年人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保护了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权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智力成果权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智力成果权也称知识产权,通常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权,以及反不正当竞争中的商业秘密等。题文中保护初中生的专利权有利于培养未成年人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其中 不符合题意,正确答案:选 C 考

3、点:保护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权 70位知名音乐人的 55首音乐作品未经允许被制成同一首歌 mp3100 首出售后,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将发行方和制作方告上法庭。结合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 1】材料中出版社的行为侵犯了同一首歌 mp3-100首作者的( ) A肖像权 B隐私权 C智力成果权 D知悉真实情况权 【小题 2】上述材料告诉我们,作为当代青少年,要( ) 加深对依法保护智力成果的认识 依法维护自己的智力成果 积极参与社会对智力成果的保护、尊重他人的智力成果 努力增强保护智力成果的法律意识 A B C D 答案:【小题 1】 C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智

4、力成果权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智力成果权也称知识产权,通常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权,以及反不正当竞争中的商业秘密等。题文中的做法侵犯了他人的著作权,所以正确答案:选 C。 【小题 2】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怎保护智力成果权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作为青少年当自己的智力成果权受到侵害时,要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我们还要积极参与社会对智力成果权的保护,尊重他人的脑力劳动不做有损他人智力成果权的事情。所以正确答案:选 D 考点:智力成果权;怎样保护公民的智力成果权 王某将自己拥有的一套合法 房产出租给张三使用,并每月收取 1000元钱的费用。这表明,王某对自己的合法财产( ) A享有收益权

5、B享有使用权 C享有占有权 D享有处分权 答案: A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财产所有权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财产所有权是公民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受益和处分的权利。题文中王某在其经营和使用的财产上获得经济收益的权利,行使了对自己财产的受益权。所以正确答案:选 A 考点:财产所有权 李某身患绝症,担心自己死后 10岁的儿子无人照顾,便决定将自己财产的1/3留给父母父母,以满足父母的生活需要,另外 2/3由儿子继承公证。李某的行为是在对自己财产行使 ,选择的财产继承方式是 。( ) A处分权、遗嘱继承 B使用权、法定继承 C收益权、法定继承 D占有权、遗嘱继承 答案: A 试题分析

6、: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财产所有权和继承方式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财产所有权是公民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受益和处分的权利。题文中的李某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处理自己财产的权利属于处分权。李某将自己的财产以遗嘱的方式进行分配,属于遗嘱继承。所以正确答案:选 A 考点:财产所有 权和继承方式 某贫困县为建形象工程, 10天内强拆千户民房,而这些拆迁都是在没签订补偿协议,没对群众进行妥善安置的情况下进行的。这种做法侵犯了公民的( ) A财产继承权 B智力成果权 C合法私有财产权 D生命健康权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合法财产所有权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题文中的民房属于公民个人的合

7、法财产,其他任何人都没有权利处置,所以题文中做法侵犯了公民的合法财产所有权。所以正确答案:选 C 考点:合法财产所有权 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权的最常见与最有效的手段分别是( ) A刑事法律手段和民事法律手段 B民事法律手段和刑事法律手段 C民事协商手段和民事诉讼手段 D行政法律手段和民事法律手段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掌握。根据教材知识,我国的民事法律是保护公民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重要武器。我国的刑事法律,是保护公民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锐利武器。所以正确答案:选 B 考点;法律保护合法财产所有权 下列行为中属于侵犯公民人格尊严的是( ) 未经本人同意利用公

8、民肖像做广告 冒用他人姓名写信控告他人 偷看他人的日记 用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名誉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人格尊严权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人格尊严权包括: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其中 侵犯了公民的肖像权; 侵犯了公民的姓名权; 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 侵犯了公民的名誉权。所以正确答案:选 A 考点:人格尊严权的内容 在一些重要路段,威海市公安和交通部门联手张挂了这样一些标语, “喝酒过多伤身,酒后驾车要命 ”, “驾车容易,上路不易,且行且珍惜, ”这些温馨提示都是为了保护公民的( ) A建议权 B生命健康权 C受教育权 D人格尊严 答案: B 试题分析

9、: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生命健康权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首要的人身权,题文中的酒驾会伤害公民的生命健康权,所以正确答案:选 B 考点:生命健康权 下列行为能体现公民自觉履行义务的有( ) 青年小丁符合征兵条件,便主动报名参军 工人老杨遵纪守法,从不做法律禁止做的事情 学生小明和同学成立废电池回收小分队,在多个社区上门回收废电池 教师老张积极参与镇人大代表选举,认真投出神圣一票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公民如何履行义务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其中 自觉履行了服兵役的义务; 履行了遵纪守法的义务; 履行了保护环境的义务; 行使了选举权。所以排除 ,

10、正确答案:选 A 考点:依法履行义务 下列选项能直接体现法律最主要特征的是( ) A人代会上听取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B公交车上谴责不让座行为 C因盗窃罪法院判处林某有期徒刑 D学校处分违反校纪的学生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法律的基本特征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法律是由国家制定获认可的;法律靠 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其中 A不符合题意; D是不道德的,没有违法,C体现了法律的强制性。所以正确答案:选 C 考点:法律的基本特征 下列对权利和义务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 A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同的 B公民先享有权利,后承担义务 C公民的权利和

11、义务是一致的 D权利必须行使,义务可不履行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权利和义务关系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我们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也是履行义务的主体,所以正确答案:选 C 考点:权利义务的关系 法律体现的是( ) A全体社会成员的意志 B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 C国家执法机关的意志 D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的意志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法律本质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法律体现的是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的意志,我国社会主义国家体现的广大人民意志和利益,不符合题意, AC错误,所以正确答案:选 D 考点:法律的本质 “新华社发布

12、”客户端快讯: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对原铁道部运输局局长、副总工程师张曙光受贿案作出一审宣判,对张曙光受贿 4700余万以受贿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 1】这一案例告诉我们( ) 法律具有普遍约束力和强制力 任何人都不得有超出法律的特权 高官犯罪从重处罚 法律通过惩治违法犯罪来维护人民的利益 A B C D 【小题 2】对本案认识错误的是( ) A这样的处罚维护了公民、国家利益 B权利的行使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 C不遵守法律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D这是通过民事法律手段维护公民权益 【小题 3】对张曙光的处罚属于( ) A刑事

13、制裁 B民事制裁 C违宪制裁 D行政制裁 答案:【小题 1】 B 【小题 2】 D 【小题 3】 A 试题分析: 【小题 1】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法律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题文中对高官的处罚,体现了法律的强制性和普遍约束力,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不得有超越法律的特权,法律通过打击违法犯罪保护人民的权利。所以正确答案:选 B 【小题 2】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如何法律的作用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题文中对高官的判决 “以受贿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是通过刑事法律手段来维护公民权利的,所以错误的选 D 【小题 3】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违法类型的认识。根据教材知

14、识,题文中对张曙光 “以受贿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属于刑事制裁。所以正确答案:选 A 考点:法律的特征和作用;违法的行为的分类 我国刑法规定,年满 14岁的人,一次盗窃 500元以上的财物,即构成盗窃罪。或者在 12个月之内累计盗窃三次,哪怕每次只有 1元,也构成盗窃罪。此规定说明( ) 我国法律保护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权 侵犯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应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法律所禁止的事坚决不做 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法律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题文中违法必受法律制裁体现了法律的强制性,法律保护

15、公民的合法财产,法律规定的义务我们必须履行,所以正确答案:选 A 考点:对法律的认识 农民王某因为不赡养父母,被双亲告上法院,法院判 决王某每月支付父母200元钱的赡养费用。这说明( ) 法律通过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来规范人们的行为 凡是宪法和法律对公民提出具体要求的就必须去做 凡是宪法和法律所提倡和鼓励的行为要积极的去做 公民要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权利义务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孝敬父母既是我们的道德义务,也是我们应该履行的法定义务,是法律规定的行为,所以排除 ,正确答案:选 B 考点:公民应当履行的义务 2014年 5月 28日 21时

16、许,山东招远市一麦当劳快餐店内发生一起命案,一女因拒绝给陌生人电话号码,被 6名全能神邪教组织成员殴打致死。警方迅速出动,将 6 名嫌疑人抓捕归案,经法院审理犯罪嫌疑人最后分别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和有期徒刑。这一案例体现我国法律的作用是( ) A通过制裁违法犯罪,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B体现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和利益 C通过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来规范人们的行为 D通过刑事处罚来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民利益 答案: A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我国法律作用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法律具有规范作 用和保护作用,题文中对犯罪分子的惩罚,体现了我国法律通过制裁违法犯罪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所以正确

17、答案:选 A 考点:法律的作用 探究题 ( 18分) 新闻天下 法眼观察 香港特别行政区一部分人 9月 28日凌晨发起所谓 “占领中环 ”非法集会,他们高呼口号、占领街道,导致交通堵塞、商店关门、学校停课、工作无法正常进行,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影响香港经济民生。 对于占中事件,网友们纷纷表达着自己的观点: 网友忆江南:权利的行使必须要在法治之内,所谓的 “占中 ”行动是违法的,已经不是在行使正常的表达自由,其后果是损害香港公共利益,破坏香港法治,影响香港社会未来的发展。 网友如风:香港是自由的社会,也是法治的社会。 “占中 ”行为就是践踏着法律要民主、要自由,多么荒唐可笑。他们不仅扰乱市民生活,

18、更破坏了法治精神,将法律践踏在脚下,港人的权益更令人担忧。 网友阳光伟岸:香港无天灾且获国家支持,真是一块福地,如今却遭遇人祸,很多学生法制观念淡薄,是非不分,被煽动上街,行为蛮横,实在是令人心痛! ( 1)网友忆江南说 “权利的 行使必须要在法治之内 ”,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8分) ( 2)网友如风 “践踏着法律要民主、要自由 ”,这警示我们要处理好怎样的关系?( 2分) “将法律践踏在脚下,港人的权益更令人担忧 ”,试从法律在我们生活中作用的角度阐述理由。( 4分) ( 3)请运用所学知识,谈谈网友阳光伟岸的话带给青少年怎样的思考?( 4 分) 答案:( 1)每个公民都

19、要依法行使权利( 2分)权利的行使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不得超越法律许可的范围,( 2 分)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要尊重他人的权利,不能在合法权利之外谋取非法利益;( 2分)公民维护自己合法权益时必须采用合法的方式,按照法律的程序进行,不能采取非法手段。( 2分) ( 2)处理好权利义务的一致性。( 2分) 因为法律可以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来规范人们的行为;法律通过解决公民之间的权利义务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来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因此,失去法律的规范和保护,港人的生活必定令人担忧。( 4分) ( 3)作为青少年,我们要增强法律意识、公民意识,在家庭、学校和社会

20、公共生活中,要自 觉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4分) 试题分析: ( 1)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公民如何正确行使权利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设问中 “权利的行使必须要在法治之内 ”,我们可以做个题型转换,即公民怎样依法正确行使权利,从依法行使;不超越法律范围、不损害国家、社会、集体以及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用合法的方式行使等角度组织答案:。 ( 2)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权利义务关系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题文中的 “民主、平等 ”是我们享有的权利,但是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所以作为公民要处理好权利义务之间的关 系。法律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根据叫知识,从规范作用和保

21、护作用两个方面回答即可。 ( 3)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怎样增强法律意识的认识。题文中阳关伟岸的话说明人们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淡薄,所以我们作为中学生应该增强法律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依法规范自身行为等。 考点:公民如何正确行使权利;权利义务的一致性;法律的作用;中学生怎样增强法律意识 ( 22分)【新消法 新责任】 材料一: 2013年 10月 2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决定, 2014年 3月 15日起,新修订版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开始正式实施。新修订的消法规定:消费者在七天内有 “后悔权 ”;禁止泄露消费者信息;由经营者证明

22、产品无瑕疵;精神损害赔偿入法;遇消费欺诈获三倍赔偿等。新消法充实细化了消费者权益,强化了经营者的义务与责任,规范了网络购物等新的消费方式,加大了惩罚性赔偿力度,严惩消费侵权行为等。 材料二: 2014年 3.15晚会的主题是 “让消费更有尊严 ”,突破性地用三个字 信、法、义作为晚会的三个篇章。晚会曝光了一系列企业侵权行为,例如尼康D600 拍照现黑斑,众多摄影者要求退货被拒 ;杭州广琪销售过期进口食品原料,面粉爬满虫子,欺骗消费者;山东企业违规生产四轮代步车,事故频出等等。 ( 1) 材料一体现了法律的哪些特征? “消费者在七天内有 “后悔权 ”; 禁止泄露消费者信息等规定 ”有利于保护消费

23、者(公民)的哪些权利?( 4分) ( 2)材料二中的企业侵犯了消费者的哪些权利?( 4分)企业要做到信、法、义必须坚持什么样的准则?( 2分) ( 3)为了 “让消费更有尊严 ”,你认为谁应该承担起责任?( 4分)面对形形色色的 “消费侵权行为 ”,如何做一个聪明的消费者?( 8分) 答案:( 1)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具有强 制性的特征。 自主选择权、隐私权。( 4分) ( 2) 依法求偿权、人身财产安全权、知悉真实情况权、公平交易权。( 4 分) 必须坚持平等、公平、诚实守信的原则,依法规范自己的经济行为。( 2 分) ( 3) 生产者、销售者、消费者及国家监管部门( 4分) 要主动学习和掌

24、握有关消费知识,增强自己的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选择适当合理的消费行为。不轻信广告宣传;不盲目追随其他消费者;从信誉高、服务态度好的正规商家购买商品;向经营者索要消费凭证并注意保存。( 4分)消费者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应通过正确的途径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 a与经营者直接协商和解; b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c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4分) 试题分析: ( 1)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法律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结合材料中的关键词“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决定,说明法律有国家制定; “强化了经营者的义务与责任,规范了网络购物等新的消费方式,加大了惩罚性赔偿力度,严惩消费侵权行为等

25、 ”。说明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 ( 2)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消费者权利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结合材料中的关键词 “要求退货被拒 ”侵犯了消费者的依法求偿权; “杭州广琪 销售过期进口食品原料,面粉爬满虫子,欺骗消费者 ”侵犯了消费者的人身安全权、公平交易权、知悉权等; “山东企业违规生产四轮代步车,事故频出 ”侵犯了消费者的人身安全权。企业要做到信、法、义必须坚持的准则是平等、公平、诚实守信的原则,依法规范自己的经济行为。 ( 3)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如何维护消费者尊严的认识。可以从生产者、销售者、消费者及国家监管部门等方面回答。如何做一个聪明的消费者根据教材知识,从消费前、消费

26、后以及维权的途径等方面组织答案:。 考点:法律的特征及其作用;消费者的权利;维护消费者的尊严;怎样做一个聪 明的消费者 ( 20 分)【尊重权益 文明上网】以下是截取自某论坛几位同学的聊天内容,请阅读下面贴子,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网络昵称 聊天内容 旭日 唉!前天我的 QQ账号被盗了, QQ空间里还有许多私人照片呢!真烦人! sunny 看来网络还真不靠谱,个人信息的泄露越来越普遍了。前不久我的好朋友林某就被舍友用多功能的手机偷拍了在寝室内的各种生活照片传到了网上,并在微信里捏造种种事实对她进行中伤,对她产生了极坏的影响,这事还在处理中呢! 青青草 这样做太无良了!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听说

27、不久前全国人大通过了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第一次从立法层面对个人电子信息进行保护,还规定了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窃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手段获取公民个人电子信息。对非法收集、使用、泄露个人电子信息的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sunny 这么说,以后上网就高枕无忧了,个人电子信息再也不会泄露了! ( 1)在上述聊天记录中,一些组织或个人都侵犯了公民的哪些权利?( 2分)人格尊严是公民必须具有的、终身守护的权利,请从这一角度谈谈 sunny朋友的遭遇带给你怎样的启示?( 8分) ( 2)材料中 sunny认为 “以后上网就高枕无忧了,个人电子信息再也不会泄露了 ”,这种说法对吗?( 2分)为

28、什么?( 6分) ( 3)请你列举生活中侵犯未成年人隐私权的现象?(不少于两条)( 2分) 答案:( 1)隐私权、名誉权。( 2分) 启示:在我国,每个人都平等地享有人格尊严的权利,法律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容侵犯。在生活中,我们要做到自尊自爱,依法规范自己的言行,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提高维权意识,当人格尊严受到侵害时,要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找回失去的尊严;同时,我们必须爱护、尊 重他人的人格尊严。(各 2 分,共 8分) ( 2)不对。( 2分) 因为:这只是为保护我们的隐私权提供了一个法律依据,还需要我们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要管理好自己的隐私物品和信息;一旦发现有人披露自己的个人隐私,要依法制

29、止,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隐私权,同时还要尊重他人的隐私权。( 6分) ( 3)偷看未成年人日志(聊天记录)、在背后散布和议论未成年人的身体缺陷等(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2分) 试题分析: ( 1)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人格尊严权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结合材料中的关键信息 “个人信息的泄露 ”是隐私权; “捏造种种事实对她进行中伤 ”是名誉权。启示可以从法律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权,依法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权,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权等角度组织答案:。 ( 2)此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对怎样保护隐私权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题文中的做法只是为保护我们的隐私权提供了法律依据,除此之外,还需要我们自己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依法维护自己隐私、尊重他人隐私等角度回答。 ( 3)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侵犯隐私权的认识。属于开放性试题,根据教材知识,只 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考点:人格尊严权;怎样保护自己的隐私权;侵犯隐私权的表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