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学年江苏泰兴市洋思中学七年级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刘德华在电影墨攻中扮演了一位墨家的学者,组织了对赵国进攻的反抗,以下哪点是符合他的观点( ) A主张民贵君轻 B反对掠夺战争 C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 D主张政治改革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墨家的思想。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墨家的创始人墨子主张 “兼爱 ”、 “非攻 ”,希望人们互助互爱,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所以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百家争鸣 最能代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音乐文化已达到很高水平的是 ( ) A编钟 B铜钟 C古筝 D笛子 答案: A 试
2、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音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两千多年前为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此时我国盛行 “钟鼓之乐 ”,反映了我国古代音乐发展的较高水平,湖北随州出土了大量的钟鼓乐器,其中以整套的编钟最为珍贵,所以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屈原和 “钟鼓之乐 ” 成都平原被称为 “天府之国 ”得益于水利工程( ) A治理黄河 B兴修灵渠 C大禹治水 D都江堰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战国时期著名水利工程都江堰及其影响。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守李冰负责修建的都江堰,消除了岷江水患,使成都平原变得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 ”,因而获得了
3、“天府之国 ”的美称,所以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大变革的时代 著名的都江堰 下图人物中,在诸子百家中主张 “民贵君轻 ”的代表人物是( )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孟子的主张。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儒家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是孟子,他要求统治者用 “仁政 ”治国,提出了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的主张,所以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百家争鸣 孔子的言论被弟子整理在( ) A春秋 B论语 C诗经 D尚书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儒家学派的著作。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由孔子的弟子整理的论语一书,记载了孔子的言论,而 A、 C、 D选
4、项都是孔子本人整理的著作,所以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 下列关于孔子思想主张的描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仁 ”就是要爱人,理解体贴别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B “礼 ”就是要求人们能够约束自己,加强个人修养 C主张以 “德 ”教化人民,反对严酷的刑罚 D主张实行 “法治 ”,制定严酷的刑罚镇压人民的反抗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孔子的思想主张。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孔子主张 “仁者爱人 ”、 “克己复礼 ”、 “为政以德 ”,分别是 A、 B、 C的阐述, D主张法治的应为法家的韩非,所以选 D。 考点:人教新
5、课标七年级上册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百家争鸣 观察下图,你认为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青铜文明的相关知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图 A为商朝的司母戊鼎,通体高 133厘米、口长 112厘米、口宽 79.2厘米,重达 832.84公斤,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所以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灿烂的青铜文明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今天汉字的渊源是( ) A甲骨文 B金文 C大篆 D小 篆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汉字的演变。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商朝出现了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称作 “甲骨文 ”,甲骨文已经
6、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所以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文字的演变 商鞅变法措施中,对当代行政管理制度也有重要影响的是( ) A允许土地私有 B重农抑商 C实行 “连坐法 ” D推行县制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商鞅变法的措施。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商鞅建立县制的措施对当代行政管理制度也有重要的影响,今天我国的行政单位当中仍然有县这一级别,可见其影响深远,所以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大变革的时代 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实行后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获得爵位,最好的办法是( ) A多生产粮食布帛 B去经商发财而得到政府的奖赏
7、C去当兵在战场上杀敌立功 D大力开垦荒地而得到政府的奖赏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商鞅变法的措施。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推行奖励军功的措施,规定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其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因此农民获得爵位的方法是去当兵在战场上杀敌立功,所以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大变革的时代 商鞅变法 “合纵 ”“连横 ”发生在( )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夏朝 D西周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 “合纵 ”“连横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合纵连横简称纵横,是战国时期纵横家所宣扬并推行的外交和军事政策,所以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春秋战国的纷
8、争 战国七雄 下列关于下图都江堰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主持修建 B东边的内江用于灌溉,西边的外江用于分洪 C内江之水通过 “飞沙堰 ”引入支流,灌溉农田 D 2000年被列入 “世界文化遗产 ”名录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著名水利工程都江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都江堰为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守李冰主持修建,内江内江用于灌溉,外江用于分洪,且在2000年被被列入 “世界文化遗产 ”名录, A、 B、 D都正确, C向阐述将内江、外江用途颠倒,错误,所以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大变革的时代 著名的都江堰 “塞翁失马 .焉知非福 ”的故事蕴含了对
9、立事物能够互相转化的道理 .这跟我国古代一位思想家的主张不谋而合。这位思想家是 ( ) A老子 B墨子 C韩非子 D孙膑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老子的思想主张。依据已学知识可知,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如难和易、长和短、前和后、福和祸,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所以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思想家老子 通过甲骨文卜辞、四羊方尊、司母戊鼎、 殷墟等遗物遗址、我们可以了解( ) A夏朝历史 B商朝历史 C周朝历史 D秦朝历史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商代的文化和历史。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甲骨文是商代出现的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四羊方尊和司母戊鼎
10、都是商代著名的青铜器,而商朝又称殷朝,题述都代表了商朝的历史,所以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夏、商、西周的兴亡 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灿烂的青铜文明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文字的演变 妇 好是商王的王后。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商王犹豫不决,占卜后才决定派妇好起兵,结果大胜。这个故事最早可能记载在( ) A龟甲或兽骨上 B竹简或木牍上 C丝帛或麻布上 D宣纸上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商代的文字 “甲骨文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商代时出现了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称作 “甲骨文 ”,主
11、要用于占卜记事,所以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文字的演变 史书上记载春秋时期 “公作则迟 ”, “分地则速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个体农耕已经取代了集体耕作 B奴隶消极殆工 C土地被极少数人占有 D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内容土地制度发生变化的原因。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由 “公作 ”到 “分地 ”,体现了由井田制到土地私有制的变化,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 D选项,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正是当时生产力迅速发展的重要表现,所以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大变革的时代
12、 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失败是成功之母 ”体现的是诸子百家中哪一家的思想? ( ) A道家 B儒家 C兵家 D法家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老子的思想。依据已学知识可知,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失败和成功是对立的两个方面, “失败是成功之母 ”体现了两者的相互转化,所以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思想家老子 夏商西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 A自然灾害严重,使社会经济遭到破坏 B王朝后期国王昏庸残暴 C爆发平民大起义 D少数民族入侵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夏、商、西周灭亡的原因。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夏
13、朝最后一个王桀和商朝最后一个王纣都是有名的暴君,西周最后一个王周幽王也非常昏庸,为博褒姒一笑,烽火戏诸侯,结果导致灭亡,所以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夏、商、西周的兴亡 夏朝的兴衰、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春秋战国的纷争 烽火戏诸侯 台湾各党派首脑如连战、宋楚喻等到大陆访问时都拜谒黄帝陵,是因为( ) A黄帝是后人尊称的 “人文初祖 ” B是因为他自己打败的蚩尤 C因为他的部落形成华夏族的基础 D是因为他 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黄帝的有关内容。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炎、黄部落联合打败蚩尤后结成以黄帝部落为主的部落联盟,经过
14、长期发展,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而黄帝被后人尊称为 “人文初祖 ”,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海外华侨常以“炎黄子孙 ”自称,所以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华夏之祖 炎黄战蚩尤、黄帝 “ 人文初祖 ” 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 A有无语言 B会不会制造工具 C会不会使用火 D能否直立行走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依据已学知识可知,通过元谋人遗址发现的粗糙石器和大量炭屑表明它们已经会制造和使用工具了,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所以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元谋人 下面这些对北京人一天生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早晨,几
15、十个人围在一起喝小米粥 B下午,一个人在原始森林中用弓箭射死了一头野兽 C大家很高兴,马上钻木取火烧烤捕到的野兽 D晚上,大家住在洞穴中,洞口燃着一堆大火以驱赶野兽和照明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北京人的生产生活状况。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小米又称粟,是半坡原始居民开始种植的作物,弓箭属于磨制石器,北京人时代使用的是粗糙的打制石器,钻木取火是山顶洞人开始掌握的技能,可见 A、 B、 C表述都是错误的,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的洞穴里,会使用天然火, D正确,所以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北京人、山顶洞人;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原始的农耕生活 半坡原始居民的生
16、活 下列器具中,夏朝人不曾使用的是( ) A青铜器 B陶器 C铁器 D玉器 答案: C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夏代文明的表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青铜器、玉器、陶器在夏朝时都已出现,而铁器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所以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灿烂的青铜文明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大变革的时代 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我们说春秋战国是大变革的时期,是因为( ) A战争频繁 B诸侯争霸 C新旧制度更替 D百家争鸣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春秋战国大变革的含义。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处于一种大变革的时代,奴隶制走向瓦解,封建制度形成,因
17、此大变革的含义应指新旧制度的更替,所以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大变革的时代 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商鞅变法 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 “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 ”、 “黄帝教民养蚕缫丝 ”。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古老中华文明的核心是( ) A农业文明 B工业文明 C商业文明 D科技文明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华文明所属种类。依据已学知识可知 ,播种五谷和养蚕缫丝都属于农业的范畴,所以题中所说的传说反映了中华文明的核心是农业文明,所以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华夏之祖 黄帝 “ 人文初祖 ” 铁制工具和牛耕开始广泛用于农业生产领域是在( ) A商朝 B西周 C春秋
18、D战国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和牛耕,到战国时期,得到进一步推广,所以其开始广泛用于农业应为春秋时期,所以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大变革的时代 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战国时期的下列四国中,地理位置在最东面的是( ) A楚 B齐 C秦 D燕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战国七雄的地理位置。依据教材 33页战国形势图可以发现,今山东境内的齐国,所处的地理位置最为靠东,燕、韩、赵、魏、楚大体上处于一条纵线上,秦国地理位置最为靠西,所以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春秋战国的纷争 战国七雄 据史书记载
19、,奄国(今山东曲阜)曾随武庚叛周。平叛后,成王封周公长子伯禽于奄国称鲁,并辖 “殷民六族 ”。 “殷民 ”指( ) A夏人后裔 B商代遗民 C周朝百姓 D少数民族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西周分封制及商朝别称。商朝都城曾一再迁徙,直到商王盘庚迁都到殷才稳定下来,所以商朝又称殷朝,西周建立后,商纣王的儿子武庚发动叛乱,西周平叛后,周成王封周公长子伯禽于奄国称鲁,并辖 “殷民六族 ”,可见殷民应该指的是商代遗民,所以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夏、商、西周的兴亡 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西周的分封制 夏朝和商朝的暴君分别是 ( ) A启、桀 B桀、纣 C汤、桀 D汤、纣 答案: B
20、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夏朝和商朝的末代国王。依据已学知识可 知,夏朝最后一个王桀和商朝最后一个王纣都是有名的暴君,桀建造豪华的宫室,无休止的征发百姓,纣也修建了豪华的宫殿园林,施用炮烙等酷刑,所以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夏、商、西周的兴亡 夏朝的兴衰、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 下图反映商鞅在变法中采取的措施,目的是 ( ) A统一政治 B统一度量衡 C加强军事力量 D统一文字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商鞅变法的措施。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商鞅方升,高2.32厘米,通长 18.7厘米,容积 202.15毫升,属于战国中期的量器,斗呈长方形,直壁,后有长方形柄。可见其目的是为了统一
21、度量工具,所以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大变革的时代 商鞅变法 俗话说: “水火无情 ”,在我国远古时代,有一位英雄人物,花了 13 年时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治好洪水 ,下列对他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 ) A他是禅让制度下产生的最后一位部落首领 B他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C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的建立者 D他传位于子,开创了 “家天下 ”的历史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历史人物禹。依据已学知识可知,题中带领人们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英雄是禹,黄帝之后著名部落联盟首领有尧、舜、禹,他们之间实行禅让制,到禹时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夏朝,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父
22、位,成为夏朝的第二代国王,从此 “公天下 ”变成了家天下, A、 C、D表述正确,而 B项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应该是黄帝,所以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华夏之祖 黄帝 “ 人文初祖 ”、尧舜禹的 “禅让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夏、商、西周的兴亡 夏朝的兴衰 我们知道 “神农尝百草 ”、 “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宫室、车船、平定蚩尤乱。 ”主要是依据( ) A推理 B考古 C想象 D传说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黄帝的传说及贡献。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传说,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还教人挖井,发明舟车,被后人尊称为 “人文初祖 ”,但这些都源于传说,并没有切实的证据,所以选
23、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华夏之祖 黄帝 “ 人文初祖 ” 我国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文化的代表是( ) A河姆渡遗址 B半坡遗址 C大汶口遗址 D红山文化遗址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区域。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我国原始农耕时代的代表是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河姆渡原始居民生动地展现了长江流域的原始农耕图景,所以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原始的农耕生活 河姆渡的原始农耕 下图是哪一聚落房屋复原图( ) A山顶洞原始居民 B半坡原始居民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大汶口原始居民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状况。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半坡
24、原始居民生活在半地穴式的房子里,屋内有灶坑,供炊煮和取暖用,符合图片描述,所 以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原始的农耕生活 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中国在世界上最早培植的两种农作物是( ) A棉花与水稻 B棉花与玉米 C水稻和玉米 D水稻和粟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原始农耕时代种植的作物。依据已学知识可知,距今约七千年前的河姆渡居民最早种植水稻,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半坡原始居民最早种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所以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原始的农耕生活 河姆渡的原始农耕、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韩非子在描述远古社会自然环境时,写道: “上古之世,人民少
25、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因此,古人最需要的是( ) A学会制造工具 B住在山洞里 C过着群居生活 D懂得用火驱赶野兽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远古居民的生活状况。以北京人为例,其生存环境极其恶劣,因此他们往往几十个人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过着群居生活,所以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北京人 火的使用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最早知道人工取火的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 山顶洞人 D半坡人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火的使用。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生活在距今约三万年前的山顶洞人,已经会人工取火,元谋人和北京人只会使用天
26、然火,半坡人则晚于山顶洞人,所以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山顶洞人 我们说自己是 “炎黄子孙 ”,是因为( ) A中国人善于想象 B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传统 C中华民族的锐意进取精神 D华夏族是由黄帝和炎帝部落融合而成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 “炎黄子孙 ”的由来。距今约四五千年前,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有黄帝、炎帝,他们曾联合在涿鹿一带大战蚩尤,此后双方结成联盟,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所以中国人常以 “炎黄子孙 ”自称,所以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华夏之祖 炎黄战蚩尤 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 “人文始祖 ”的是( ) A尧 B舜 C大禹 D黄
27、帝和炎帝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 “人文初祖 ”黄帝。相传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还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他的妻子嫘祖发明了养蚕缫丝,他的属下仓颉发明了文字等等,后来黄帝部落与炎帝部落合力战胜了蚩尤并逐步走向融合,形成华夏族,后人尊称他们为 “人文始祖 ”,所以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华夏之祖 黄帝 “ 人文初祖 ” 大禹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他所治的 “水 ”是指( ) A长江 B珠江 C雅鲁藏布江 D黄河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大禹治水。尧、舜、禹都是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联盟首领,相传三皇五帝时期 ,黄河泛滥,鲧、禹父子二人受命于尧、舜二帝,任崇伯和夏伯
28、,负责治水,所以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华夏之祖 尧舜禹的 “禅让 ” 战国初期,分晋的三家是( ) A齐、楚、燕 B韩、赵、魏 C赵、魏、秦 D燕、韩、赵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战国七雄的形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战国初年,出现了诸侯国中的卿大夫夺权事件,齐国的田氏代齐,以及晋国的韩、赵、魏三家分晋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所以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春秋战国的纷争 战国七雄 战国时期出现 “百家争鸣 ”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 ) A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B社会大变革的出现 C频繁的争霸战争 D学术的繁荣和思想的活跃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战国时期 “百
29、家争鸣 ”局面出现的原因。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变革,我国正处于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在新旧社会的交替时期,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于是纷纷著书立说,并相互辩论,形成了 “百家争鸣 ”的局面,可见其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的,所以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百家争鸣 “卧薪尝胆 ”反映了哪一时 期的历史故事 ( ) A西周 B春秋 C战国 D秦朝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卧薪尝胆的历史典故。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春秋末年,吴越争霸,吴王夫差时大破越国,强迫越王勾践及其夫人为其驾车养马,打扫宫室,后来勾践被遣送回
30、国后立志雪耻,他在室内悬挂苦胆,坐卧都要舔尝,后来终于灭掉了吴国,这就是卧薪尝胆一词的由来,所以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春秋战国的纷争 春秋争霸 西周实行分封制的根本目的是( ) A铲除商的残余势力 B保卫镐京 C发展社会经济 D巩固统治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依据已学知识可知,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及通过分封诸侯,巩固周王朝的统治,所以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夏、商、西周的兴亡 西周的分封制 河南殷墟遗址被列为 2006年第三十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我国的审议项目。你认为殷墟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最主要是因为它
31、向人们展现了哪个王朝的社会风貌(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商朝的别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商朝建立后都城一再迁徙,直到商王盘庚迁都到殷才稳定下来,后人又称商朝为殷朝,殷墟应指商朝遗址,所以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夏、商、西周的兴亡 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 齐桓公能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领土广阔经济富庶 B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 C提出 “尊王攘夷 ”的旗号 D召集诸侯会盟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齐桓公首霸的原因。其中 A为齐国称霸的客观条件,C为管仲提出的建议,应归功于管仲的改革, D是齐桓公称霸的
32、表现,不是原因,排除后,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春秋战国的纷争 春秋争霸 夏商西周国家统治人民的手段有( ) 分封制 军队 刑法 礼仪教化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夏、商、西周的国家机器。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奴隶制国家夏、商、西周都建立了军队、刑法、监狱等,分封制只有西周实习,夏、商并未推行,所以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夏、商、西周的兴亡 夏朝的兴衰、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西周的分封制 天子向诸侯,诸侯向卿大 夫 “授民授疆土 ”的政治制度是( ) A世袭制 B郡县制 C分封制 D行省制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西周的分封制。依据已学
33、知识可知,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天子分封诸侯,诸侯分封卿大夫,卿大夫分封士,所以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夏、商、西周的兴亡 西周的分封制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是( ) A夏朝 B西周 C东周 D商朝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建立。约公元前 1046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夏朝,禹也从部落联盟首领转变为奴隶制国家的国王,所以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华夏之祖 尧舜禹的 “禅让 ” 下列史实,标志着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 ) A尧传位于舜 B舜传位于禹 C禹传子,家天下 D启打败有扈氏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继承制度的变化。尧舜禹时期采取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称作 “禅让 ”,而禹死后,启继承父位,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公天下 ”变成了 “家天下 ”,所以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夏、商、西周的兴亡 夏朝的兴衰 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元谋人 D蓝田人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所以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元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