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四川达州大竹县双拱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medalangle361 文档编号:299134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9.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届四川达州大竹县双拱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5届四川达州大竹县双拱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5届四川达州大竹县双拱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5届四川达州大竹县双拱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5届四川达州大竹县双拱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5届四川达州大竹县双拱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单选题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现在,乡愁是一万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这两首诗反映了作者的爱国情感,它们体现的民族精神是( ) A艰苦创业 B改革创新 C团结统一 D渴望独立 答案: C 试题分析 :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民族精神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中华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题文中体现的是对祖国统一的渴望,所以正确答案:选 C 考点:中华民族精神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政治、经济、国防、文化、卫生

2、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成就更加显著:加入世贸组织、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青藏铁路建成通车、 “神舟 ”系列飞船和 “嫦娥一号 ”探月卫星的成功发射 据此回答下题。 【小题 1】以上这些成就的取得充分证明了( ) A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 国 B我国实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C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D我国步入了发达国家行列 【小题 2】中国共产党在建设和改革时期不断丰富和发展我们的民族精神,主要形成了 ( ) 长征精神 大庆精神 延安精神 “两弹一星 ”精神 抗洪精神 载人航天精神 A B C D 答案:【小题 1】 C 【小题 2】 B 试题分析:【小题 1】此题

3、旨在考查学生对我国成就的认识。注意题文中的关键词 “新中国成立后 ”,所以 A项不符合题意;我国道本世纪 20年代才能建成全面小康,所以 B错误;虽然我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我国仍属于发展中国家,所以 D错误,正确答案:选 C。 【小题 2】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民族精神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其中长征精神和延安精神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所以排除,正确答案:选 B 考点: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民族精神在不同时期的表现 人人生而平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这主要体现在( ) 人人都享有同等的社会地位,获得同等的报酬 每个人的生命都同样宝贵,同等重要 每个人的人格尊严都应得到同样的尊重 每个人都可以直

4、接参与国家的各项管 理活动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平等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人与人的平等集中表现为人格和法律地位上的平等。而不是报酬同等,我国公民往往是以间接的形式参与国家管理的。所以 ,正确答案:选 C 考点:对平等的认识 发展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是( ) A富而思源、富而思进的人生境界 B高科技人才和丰富的资金 C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 D勤劳和智慧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掌握。根据教材知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所以发展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是科技,所以正确答案:选 C 考点:科学技术的地位和作用 目前,我国还存在弱势群体

5、的原因是( ) 我国人口众多,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 受历史、自然等因素的影响 我国还没有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我国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我国国情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我国人处于并将长期处于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比较低、发展不平衡等,但是我国人民的温饱问题已经解决,所以排除 ,正确答案:选 B 考点:我国的基本国情 “忧患增人慧,艰难玉妆汝成 ”这句名言启示我们( ) 要继承优良传统,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只有自觉磨练自己,才能逐步把自己造成能担负重任的人 提倡艰苦奋斗,就是提倡过苦日子,当苦行僧 要培养

6、艰苦创业精神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艰苦奋斗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艰苦奋斗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但是 的观点是错误的,可以排除,正确答案:选 C 考点:艰苦奋斗 古人说: “对人言,生财有大道,以义为利,国且如此,况身家乎? ”它告诉我们( ) A获得财富要遵守道德 B做人做事不能讲利益 C古人讲义不讲利 D对自己讲 “利 ”,对别人讲 “义 ” 答案: A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金钱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题文中的意思是要采取合法手段,正当的途径致富,其中 BCD的观点都是错误的。正确答案:选 A 考 点:对金钱的认识 我国社会中弱

7、势群体的主体是( ) 占全国人口近十分之一的乙肝病毒携带者 一些身患重病和身有残疾的人 收入水平处于最低生活保障的城市居民 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农村人口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掌握。根据教材知识,我国弱势群体的主题包括收入水平处于最低生活保障的城市居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农村人口,其中 不符合题意,正确答案:选 D 考点:对弱势群体的认识 在今天,我国公民所缴纳的每 100 元税款中就有 17.6 元用于发展教育事业,14.7元用于能源、交通等基础建设, 8.7元用于改善治安状况, 3.7元用于社会救助,还有的用于国防及科技术研究等方面。材料表明,

8、我国税收( ) 具有强制性的特征 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为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证 A B C D 答案: B 试 题分析:材料中把税收用于发展教育事业、能源、交通等基础建设,说明我国税收取之用民,用之于民,为国家的各项事业的顺利进行提供了物质保证, 观点正 确,税收具有强制性的特征 ,也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但材料中没有体现这些, 观点不合题意,所以本题选择 B答案:。 考点:本题考查正确理解我国税收的特点。 考点:税收的特征和作用 “一两百太寒酸,四五百刚够数,千八百才算酷。 ”这句流传在校园中的顺口溜,反映了少数中学生过生日的攀比现象。对此我们要( )

9、 A弘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B倡导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 C增强积极进取的竞争意识 D坚持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合理消费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 ,我们在消费过程中要学会合理消费,不攀比,不浪费等,题文中的做法与勤俭节约相违背的,所以正确答案:选 B,其中 ACD不符合题意。 考点:合理消费 广西是经济相对欠发达的地区,贫困大学生上学难的现象比较普遍,广西工商联各级会员企业共捐赠爱心助学款 2100多万元。企业捐赠爱心助学款( ) 体现了对社会的责任感 表现出 “富而思源 ”的高尚境界 不仅体现了个人品质,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和标志 反映了 “富而思进 ”的人生观

10、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责任的理解。根据教材知识,题文中的爱心企业承担了对社会、对他人的责任,是无私奉献的精神,并没有体现进取,所以 不符合题意,正确答案:选 B 考点:对承担责任的认识 几位民营企业家提出以 “扶贫开发 ”为主题的倡议,号召先富起来的民营企业界人士以互惠互利、自觉自愿为原则,帮助 “老、少、边、穷 ”地区培训人才,兴办项目,开发资源 这一倡议( ) A能缩小贫富差距,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 B有利于实现同步富裕 C体现了平均分配的原则 D说明分配中我们只需要奉献精神 答案: A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共同富裕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共同富裕不等

11、于同时、同步富裕,在共分配过程中,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的悬殊。所以 BCD 的观点是错误的。正确答案:选 A 考点:共同富裕 简答题 ( 15分)材料一:在党的十六大,江泽民同志作了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的报告,为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提出了在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材料二:漫画小康生活大家谈 ( 1)我国现在所达到的是什么水平的小康?( 1分 )说说它的特征?( 3分) ( 2)你知道我国 21世纪头 20年的发展目标吗?( 2分)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你有何建议?(至少四点, 2分) 答案:( 1)我

12、国现在所达到的小康是总体上的小康( 2分)它的特征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均衡( 3分) ( 2)发展目标是全面的小康( 2分)建议: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4分) 试题分析:( 1)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掌握。根据教材知识,我国现阶段的小康是总体上的小 康,其特点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 2)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全面小康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到本世纪 20 年代,我国要建成全面小康。建议即考查学生对怎样建成全面小康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从党的领导

13、;国家制度;方针政策和战略等角度组织答案:,或者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组织答案:。 考点:现阶段的小康及其特征;全面小康 综合题 ( 12分)材料一: “不让一户受穷,不让一人掉队,走共同富裕之路 ”。这是连任 33年甘南县兴十四村村党支书华廷向父老乡亲立下的誓言,一定要带领大家过上共同富裕的 好日子。 材料二:据山东泰山网 2008年 8月 4日报道: 3年前,山东泰山市旧县乡北吉城村任德贞与远程教育结下不解之缘,利用在远程教育课堂上学到的技术种植鸡腿菇,当年获利 15万元,走上了致富道路。今天,他联合 300多家种植户成立旧县乡鸡腿菇种植产业协会,依托远程教育为鸡腿菇生产、销售提供全程服

14、务,全村年销售收入 1000多万元,谱写了用所学致富、帮乡亲带富、树品牌共富的 “三部曲 ”。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 1)材料一中 “不让一户受穷,不让一人掉队 ”体现了我国倡导的怎样的富民政策?( 3分) ( 2)材料二中的任德贞走上 了致富道路,依靠的是什么?除了依靠这种形式致富外,你认为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创造财富?( 3分) ( 3)任德贞事迹给当代青少年的成长什么启示?( 2分) ( 4)要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你有哪些好的建议?( 4分) 答案:( 1) “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的富民政策。( 4分) ( 2)

15、依靠智慧与开拓精神、科学技术致富。还有勤劳、资本、管理等( 4分) ( 3)努力学习,虚心求教,努力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特别是学懂基本的计算机网络知识,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要培养自己的创 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敢于创新的头脑与开拓的胆识与勇气,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家乡的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3分) ( 4)首先要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其次要建立健全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 2分) 试题分析:( 1)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共同富裕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题文中“不让一户受穷,不让一人掉队 ”体现了我国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 ( 2)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我国基本分配制度的认识。认真分析材料,找到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其中 “远程教育、科技种植 ”体现了科技的作用,以及任德贞的勤劳智慧等都是致富的依靠。另外还可以从资 本、管理等角度回答。 ( 3)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只要从科技、创新等角度回答即可得分。 ( 4)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经济发展的认识。可以从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的角度回答。 考点:共同富裕;基本经济制度和基本分配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