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江苏泰兴市洋思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二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sumcourage256 文档编号:299192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6.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届江苏泰兴市洋思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二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5届江苏泰兴市洋思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二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5届江苏泰兴市洋思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二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5届江苏泰兴市洋思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二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5届江苏泰兴市洋思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二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5届江苏泰兴市洋思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二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单选题 有句公益广告语说 “每人前进一小步,社会前进一大步 ”。鲁迅先生也曾说过, “一个人要想离开社会而存在,那正像人拔着自己的头发想离开地球一样的不可能。 ”对他们的话你认为( ) A两者的意思都是个人是社会中的人,个人不可能离开社会而独立存在 B两者的意思都是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C广告语的意思是个人的发展决定着社会的进步 D鲁迅话的意思是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答案: D 试题分析:公益广告语是说个人对社会的影响;鲁迅先生的话是说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因此 A B说法错误,选项

2、 C 过分夸大了个人对社会的影响,不能入选。 考点:本题考查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有评论家认为,莫言的作品用满怀的红色意象托举着伟大的民族精神。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等作品中的 “红色 ”深深地牵引着每个中国读者的心灵。红色意象的核心是( ) A勤劳勇敢 B自强不息 C爱国主义 D爱好和平 答案: C 试题分析: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考点:伟大的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 下列属于中学生亲社会的行为有( ) A初中毕业后立即参加工作 B把节省下的零用钱买学习用品 C认真学习、锻炼身体 D做一名环保志愿者 答案: D 试

3、题分析:题目考查的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故排除 B C,选项 A也是怎样选择个人的人生道路,不符合要求,应排除。 考点:亲社会行为的表现 “收入增加理财忙,住房宽敞心头亮;秀美山川建家园,交通发展道路畅;餐 桌品种难认全,轿车进家成时尚;终身学习教育热,通信便捷新式样。 ”上述百姓生活的写照,说明了我国( ) A已进了全面的小康社会,人民生活显著提高 B人民的民主意识不断增强,积极参与政治生活 C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方式不断变化 D已成为一个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 答案: C 试题分析:材料呈现的是百姓日常生活的变化,故选 C。选项 A说法错误,我国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

4、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到 2020年才能实现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材料中没有体现人民如何参与政治生活,故排除 B;选项 D说法错误,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即不发达阶段,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到 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才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考点:当前我国的国情;三步走战略目标前两步目标完成后,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跨入新世纪,我国的战略目标(即两个一百年);人民怎样依法参与政治生活。 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建立更加公平和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深化医疗卫生体制等领域改革,切实解决民生问题。我国解决民生大事的根本途径是( ) A坚持四项

5、基本原则 B坚持基本经济 制度和分配制度 C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D坚持以经济建设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答案: D 试题分析: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也是兴国之要。故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途径是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 考点:经济建设的重要性 过马路不闯红灯,步行走斑马线,乘车排队,这些看起来是小事,却是一个人的 _表现。( ) A不做 “看客 ” B遵守社会公德 C善于明辨是非 D善于自我保护 答案: B 试题分析:遵守交通秩序、乘车时不拥挤都是公民遵守社会公德的表现。 考点:

6、怎样遵守社会公德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是( )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 B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 C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D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 答案: B 试题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的。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位一体,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以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再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体现了实践发展和理论创新的有机统一。 考点:中国特色社

7、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 ,属于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是( ) 富强 平等 诚信 爱国 和谐 法治 友善 自由 文明 公正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为三个层面,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考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在遇到挫折时,主动把自己遇到的挫折、痛苦和沮丧心情向亲人、朋友倾诉,甚至大哭一场,以此来克服挫折。这种方法是( ) A自我对话训练 B自我放松训练 C认知调整训练 D请求帮助 答案: D 试题分析: 调节情绪有很多具体的方法,向他人倾诉或在适当的场合哭一场

8、,通过简单的宣泄把不良情绪表达出来,都属于请求帮助法(也称作合理发泄法)。 考点:调控情绪的方法 韩剧来自星星的你、继承者在 2013年受到中国不同年龄阶段观众的追捧,掀起了新一股的韩流,两位长腿欧巴更是成了吸金的工具。这种现象启示我们对待外来文化应该( ) A无所谓,顺其自然,只要大家喜欢就行 B吸收一切外来文化,发展本民族文化 C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地借鉴和吸收 D坚决抵制外来文化,保持本民族文化的独特性 答案: C 试题分析: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我们既要打开国门,又要注意维护自身安全;既要吸收和借鉴一切先进文明的东西,又要抵制一切腐朽的东西。因此, A、 B、D三个选项说法错误应该选

9、C 考点: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_三个方面的内容( ) A实践 B法律 C文化 D制度 答案: D 试题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容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这一梦想的最可靠保证是( ) A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B落实科学发展观 C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D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答案: D 试题分析:实现中国梦最可靠的保证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

10、展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 考点: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重要性 作为国家公民,对自己的国家负有一定的责任。亲近社会,服务社会,首先必须( ) A关心社会发展,关心祖国建设 B克服对社会的冷漠情绪和 “看客 ”心态 C自觉履行自己的职责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D遵守社会公德,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 答案: C 试题分析:作为社会的成员,国家的公民,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对自己的国家负有一定的责任,履行一定的义务。亲近社会,服务社会,首先要自觉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自觉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选项 A、 B、 C、D都是公民对国家和社会应负的责任,但是首先要做到自觉履行自己的职责

11、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考点:本题考查亲近社会,服务社会,公民怎样承担起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 第七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成都举行。与会人士在深化两岸文化 方面达成共识。实现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文化基础是( ) A维护两岸经济利益 B认同中华民族文化 C确保两岸和平发展 D传承一切传统文化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要考查实现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文化基础,因此选项 A、 C应排除。选项 D 说法错误,对于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能一概传承,故选 B 考点:实现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基础 “是挫折使骨头坚如燧石;是挫折使软骨变成肌肉;是挫折使人战无不胜。 ”道理是( ) A挫折对人具有双重影响 B挫折

12、会给人打击,带来损失和痛苦 C只要经历挫折就一定能够成功 D挫折也是财富 答案: D 试题分析: “挫折是把双刃剑 ”对人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一方面可能给人带来损失和痛苦;另一方面也能给人以教育和磨炼 ,使人奋起和成熟。材料中的这句话强调的是挫折对人的积极影响。 考点:本题考查挫折对人的影响 “中国好声音 ”第一季度好声音奖由梁博获得,梁博的老师权振东也同时参赛并获得实力绽放奖。权振东教梁博唱歌并极力将他推荐给栏目组,梁博把权振东称作 “权哥 ”并同台比赛。这一戏剧性故事启示我们( ) A要直面竞争,敢于挑战权威 B要善于合作,学会相互配合 C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 D合作就不要竞

13、争,竞争就不能合作 答案: C 梁博与老师权振东同台参加比赛,他们在竞争;台下权振东教梁博唱歌并极力将他推荐给栏目组,他们在合作。这样最终的目的是提升自己的实力。合作与竞争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我们要学会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竞争合作求双赢。故 C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下列古训与 “一客失了信,百客不登门 ”蕴涵的道理相一致的有(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言而有信,一诺千金 海纳百 川,有容乃大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一客失了信,百客不登门 ”蕴含的道理是失信于人的危害 符合要求;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蕴含的道理是将心比心

14、,体谅他人; “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蕴含的道理是做人要有宽广的胸怀。 考点:诚信的重要性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以 “改革 ”为主题。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 “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是( ) 强国富民之路,需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 我们伟大祖国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之一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选项 是 “强国富民之路 ”,说法正确,但 “需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 ”说法错误,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选项 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之一,说法错误。我国人民当家做

15、主的途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故排除 考点: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优良传统的民族, 5000年历史孕育的中华优良传统美德有( ) 公正无私,嫉恶如仇 舍生取义,见义勇为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天下 兴亡,匹夫有责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题目考查的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选项 “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是一种自私自利的思想,故排除 考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容 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和核心分别是( ) A发展、以人为本 B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C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兼顾 D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

16、答案: A 试题分析: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故选 A。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是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因此排除 B、 C,选项 D说法错误 考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探究题 2013年 4月 20日 8时 2分,我国四川雅安市芦山县发生 7级地震。地震发生后,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立即作出重要指示: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千方百计救援受灾群众。数万人民子弟兵不顾个人安危,奋斗在抗震救灾一线,成千上万来自全国的志愿者奋战在灾区的每一个角落,灾区人民也奋力自救、重建家园。 ( 1)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表明了

17、我们党 什么样的执政理念?你是怎样理解的( 3分) ( 2)人民子弟兵、志愿者、灾区人民的行动集中体现了什么精神?这一精神的内容是什么?( 2分) 答案:( 1)以人为本。体现了党的性质、党的宗旨、 “三个代表 ”的重要思想等。 ( 2)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试题分析: ( 1)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千方百计救援受灾群众。说明党中央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同时,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 民族的先锋队;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

18、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内容之一。 ( 2)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 “子弟兵不顾个人安危,奋斗在抗震救灾一线,志愿者奋战在灾区的每一个角落,灾区人民也奋力自救、重建家园。 ”说明在灾难面前,全国人民团结一心,迎难而上,战胜自然灾害,这正是伟大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 考点:科学发展观;党的性质和宗旨;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中华民族精神; 我们或许都有这样的体验:只身一人, 我们能做的少而又少:并肩协作,我们能做的很多很多。难怪乎,孟子云: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合作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

19、 1)请你写两个体现合作的名言警句或者成语故事。( 2分) ( 2)有人说: “有合作就不会有竞争,有竞争就不会有合作。 ”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3分) 答案:( 1)名言警句: 五人团结一只虎,十人团结一条龙,百人团结像泰山。 邓中夏 合群永远是一切善良思想的人的最高需要。 歌德 二人同心,其力断金。 易经 成语:齐心合力 众志成城 ( 2)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不是水火 不容的,而是相互依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在合作中竞争,一方面,团体的通力合作鼓励各个成员间相互竞争;另一方面成员间相互竞争促进团体竞争力的提高。在竞争中,合作得越好,力量就越强,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 试

20、题分析: ( 1)只要是体现合作的例子就可以。 ( 2)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不是水火不容的,竞争中往往有合作,合作中也会存在竞争。 考点: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曾经饱受欺凌,山河破碎,但 “中国梦 ”在无数仁人志士的心中从未泯灭。汇聚了中华民族先进分子的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儿女找到了实现 “中国梦 ”的道路,让中华民族的 “中国梦 ”越来越清晰 ( 1)你知道建党 100 年和建国 100 年时我们的 “中国梦 ”分别是什么吗?( 2 分) ( 2)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民族的 “中国梦 ”越来越清晰,请分析其中的根本原因( 1分) ( 3) “青春有梦,勇敢去追 ”,你

21、打算怎样追逐梦想,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2分) 答案:( 1)建党 100年的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建 国 100年的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 2)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 3)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努力使自己的成才之路与祖国的需要相结合;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充实自己;转变学习方式,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树立法制观念,自觉遵守法律,依法约束自身行为;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等。 试题分析: ( 1)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经过长期有步骤、分阶段的努力,党的十

22、四大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目标。跨入新世纪,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分为两步:到建党一百年(即 2020年),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建国一百年时(即 21世纪中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 3)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要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思想意识,落 实实际行动。 考点: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取得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青少年怎样为实现中国梦做努力。 材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

23、体系白皮书于 2011年 10月 27日发表。截至 2011年 8月底,中国已制定现行宪法和有效法律共 240部、行政法规 706部、地方性法规 8600部,涵盖社会关系各个方面的法律部门已经齐全,各个法律部门中基本的、主要的法律已经制定,相应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比较完备,法律体系内部总体做到科学和谐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 材料二: 12月 4日是全国法制宣传日,某校开 展了相关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九年级( 1)班的同学为了了解学生受到侵害后采取的措施,在本班 45名学生中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其结果统计如下: 受到侵害后采取的措施 忍气吞声 事后找人报复 找人 “私了 ”

24、依法维权 具体人数 8 5 4 28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 1)根据材料一,要推进我国依法治国的进程还必须做到哪些方面?( 3分) ( 2)材料二中的表格反映了哪些问题?从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4分) ( 3)依法治国的本质是什么?( 1分) ( 4)为了使学校的法制宣传教育更加有针对性,请你以中学生为调查对象,设计两个调查 问题。( 2分) 答案:( 1)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 2)该校学生在合法益受到侵害时,多数学生有法律意识,懂得依法维权。部分同学法律意识淡薄,需增强依法维权意识。 启示是:养成学法、懂法、守法的良好习惯。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

25、权益。 ( 3)本质是: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 ( 4)你了解宪法吗?你知道宪法和公民生活的关系吗?你知道哪部法律的名称?你了解这部法律的内容吗? 试题分析: ( 1)要 实现依法治国,就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落实依法治国的十六字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材料呈现的是我国的法律体系已经形成,社会关系各方面的法律部门已经齐全,法律制度比较完备。这是有法可依的要求落到了实处,要实现依法治国,还要继续落实其它三个方面的要求。 ( 2)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当学生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往往有四种处理方法:忍气吞声,找人报复,找人私了,依法维权。其中依法维权的人数比其他三种方式的人数多。 ( 3)依法治国的本质是彻底否定人治,确立宪法和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权威。 ( 4) 中学生了解到的法律知识,基本上限于课本上学到的内容。只要能说出法律的名称和基本内容即可。 考点: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正确的做法是什么;依法治国的本质;学生对法律的基本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