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0届北京市通州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生产生活中的实例,与化学变化无关的是 A粮食酿酒 B钢铁生锈 C蜡烛受热熔化 D用 “84”消毒液消毒 答案: C 试题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二者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 A、粮食酿酒的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酒精,是化学变化; B、钢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发生作用,生成了新物质氧化铁,是化学变化; C、蜡烛受热熔化只是蜡烛由固态变成液态,没有产生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D、用 “84”消毒液消毒,是利用了消毒液的氧化性使细菌、病毒中的蛋白质变性,而将其杀死,是化学变化。故选
2、C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下列常见的生活用品中,主要使用合成纤维材料制成的是 A橡胶鞋底 B尼龙背包 C纯棉 T恤 D塑料纸篓 答案: B 试题分析:合成纤维是化学纤维的一种,是用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做原料而制得的化学纤维的统称。 A、橡胶鞋底属于合成橡胶,但不属于合成纤维,故错误; B、尼龙属于合成纤维,故正确; C、纯棉属于天然纤维,故错误; D、塑料属于合成材料,但不是合成纤维,故错误。故选 B 考点:合成纤维及其应用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天然纤维与合成纤维的特点
3、的认识和区别,可根据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分类依据、概念及产品名称进行综合分析解答。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A N2 B O2 C H2O D CO2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来解答,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为:氮气 78%、氧气 21%、稀有气体 0.94%、二氧化碳 0.03%、水蒸气和杂质0.03%。故选 A 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点评:本题属于基础性识记类型的题目,熟记空气中的各成分及体积分数,知道空气中的主要气体,是解题的关键。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时,能产生明亮蓝紫色火焰的是 A木条 B木炭 C硫 D铁丝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物质在氧气中燃
4、烧的现象分析。 A、木条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白光,错误;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白光,错误; C、硫在氧气中燃烧能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正确;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火星四射的现象,错误。故选 C 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点评:熟记可燃物燃烧时的实验现象,解答时应该从火焰、光、烟雾、是否放热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下列氧气用途的归纳中,不正确的是 A富氧炼钢 B医疗急救 C氧气能供给动植物呼吸 D焊接金属时用作保护气 答案: D 试题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氧气的性质来分析解答。 A、富氧炼钢是利用了氧气能支持燃烧的性质,正确; B、医
5、疗急救是利用了氧气能供给呼吸的性质,正确; C、氧气能供给动植物呼吸,正确; 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不能作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说法错误。故选D 考点:氧气的用途 点评: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反映物质的性质,熟记氧气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下列各物质与空气混合后,遇到明火时不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A氢气 B煤气 C天然气 D二氧化碳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爆炸的原理或发生的条件分析,爆炸是可燃性物质在有限的空间中燃烧,燃烧放出的热量聚集不能散失,气体受热急剧膨胀造成的,可燃性的气体与氧气或空气混合后点燃易发生爆炸。 A、氢气是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 B、煤
6、气是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 C、天然气是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 D、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不可能发生爆炸。故选 D 考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 点评:燃烧和爆炸的知识是化学考查热点,理解和掌握燃烧、爆炸的条件及其防护措施,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金属材料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下列属于金属共性的是 A很大的硬度 B很高的熔点 C良好的导电性 D都能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金属的性质方面进行 分析、判断。 A、不是所有的金属硬度都很大,有一些金属的硬度很小,例如铅、钠等,故A错误; B、不
7、是所有的金属熔点都很 ,有一些金属的熔点较低,例如汞,故 B错误; C、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故 C正确; D、只有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和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氢后面的金属则不能,例如铜就不能和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故 D错误。故选C 考点:金属的性质及用途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了解金属的性质,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下列检验方法中,能一次将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区别开的是 A分别加入紫色石蕊试液 B分别加入澄清的石灰水 C观察颜色并闻它们的气味 D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观察现象 答案: D 试题分析:区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种气体,要根据三种气体的性质差
8、别分析。 A、在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中分别加入紫色石蕊试液,只有一个瓶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盛放的是二氧化碳,其它两瓶不能鉴别,故 A 错误; B、在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中分别加入澄清的石灰水,只有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另两瓶没有现象,故 B错误; C、由于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都是无色无味的气 体,观察颜色并闻它们的气味是无法鉴别的,故 C错误; D、向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中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燃烧得更旺的是氧气,熄灭的是二氧化碳,照常燃烧的是空气,所以能区别开,故 D正确。故选 D 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 点评:解答此类题,要利用需要鉴别的物质的
9、性质不同,设计实验方案,所设计的实验必需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实验现象,才能达到鉴别气体的目的。 右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 t1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等于 乙物质的溶解度 C t2 时, 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D t2 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可以比较不同的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的大小、可以判断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的趋势等。 A、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甲和乙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
10、 A正确; B、 t1 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说明在 t1 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 B正确; C、在 t2 时,甲的溶解度比乙的溶解度大,故 C正确; D、由于在 t2 时,甲的溶解度比乙的溶解度大,因此在 t2 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比乙大,故 D错误。故选 D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要熟记和理解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以及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 下列预设应用方案中,能够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研制新型的催化剂,可使水变
11、成油 B用碳酸氢钠溶液可中和过多的胃酸 C在自来水中加入净水剂(明矾),可使硬水变成软水 D在实验室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用蜡烛代替红磷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已有化学知识结合具体问题分析。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来判断,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油中却含有碳元素,而催化剂只改变化学反应的速度,故无法让水变成油,故 A错误; B、碳酸氢钠溶液能与盐酸的反应,可以中和过多的胃酸,故 B正确; C、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的水,而明矾溶于水后形成胶状物,能吸附水中不溶性的杂质从而沉降下来,不能硬水变成 软水,故 C错误; D、红磷燃烧生成固体五氧化二
12、磷,而蜡烛燃烧却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水,由于反应生成了气体,影响了对剩余气体的体积测定,故 D错误。故选 B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常用盐的用途,酸的化学性质,硬水与软水,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探究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但涉及的知识点较多,主要侧重于基础知识考查,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加强相关知识的储备,并能在解题时能灵活运用。 在某化工厂用电解食盐水的方法制取一些化工生产中的基本原料时,你认为其产物中不可能存在的物质是 A H2 B Cl2 C NaOH D H2SO4 答案: D 试题分析: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而已知反应物食盐水中含
13、有氢元素、氧元素、钠元素和氯元素,故电解食盐水时不可能生成硫酸,因为硫酸中含有硫元素。故选 D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点评:在化学反应过程中,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个数都不变。 在制取氢气的实验中同学们需要用到稀硫酸,现预将 50g 质量分数为 98%,密度为 1.84g/cm3的浓硫酸稀释为质量分数为 20%的稀硫酸,你认为需取用蒸馏水的体积为 A 106m B 195mL C 245mL D 400.8mL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溶液稀释前后的溶质质量不变进行分析、解答。 设需要取用蒸馏水的质量为 x,则 5098%=( x+50) 20% 解
14、得, x=195g 由于水的密度是 1g/cm3,所以水的体积 = =195mL。故选 B 考点: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会分析题中不变的量,然后依据该量列出等量关系进行解答,注意液体混合后体积会改变,故应用质量来计算,最后再利用公式换算出体积。 下列各物质中,属于最清洁燃料的是 A 氢气 B酒精 C天然气 D无烟煤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氢气、酒精、天然气和无烟煤燃烧的产物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判断。 A、氢气的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是最清洁的燃料,故选项正确; B、酒精作为燃料,虽然比较洁净,但不完全燃烧时,也产生一氧化碳等空气污染物,故选项错误; C、天然
15、气作为气体燃料,虽然比较洁净,但能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故选项错误; D、煤在燃烧时能产生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大量空气污染物,故选项错误。故选 A 考点:氢气的用途和氢能的优缺点,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 境的影响 点评:能源使用对环境的影响、新能源开发与利用等是化学考查的热点,了解各种常见燃料燃烧产物的性质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下列各实验操作中,一定不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 B稀释浓硫酸 C蒸发食盐水 D检查气密性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 A、加热液体,要先均匀预热,然后再固定集中加热,正确; B、稀释浓硫酸时,要将浓硫酸沿容器内壁,
16、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使热量散失,切不可将水注入硫酸,否则酸液会沸腾溅出,可能伤人,错误; C、蒸发溶液时,要用玻璃棒不断地搅拌,使受热均匀,防止液体飞溅,正确; D、在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时,利用的是装置内气体的压强改变,要把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用手握住试管外壁,如果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正确。故选 B 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点评: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熟悉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用铜丝做导线 B用干冰作制冷剂 C用木炭去除冰箱内的异味 D用食醋清除暖水瓶中的水
17、垢 答案: D 试题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A、用铜丝做导线,是利用了铜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 B、用干冰作制冷剂,是利用了干冰升华时能够吸收热量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 C、用木炭去除冰箱内的异味,是利用了木炭的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 D、用食醋清除暖水瓶中的水垢,是利用了食醋能和水垢中的碳酸钙、氢氧化镁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故选 D 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物 质具有多种性质,解答时应该理解物质的用途是由物质的哪种性质决定的。 下列不属于
18、化学研究项目的是 A合成新材料 B开发氢能源 C动漫游戏软件开发 D用石油生产化工原料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化学研究的领域和化学的用途来解答。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也就是说化学是研究物质的一门科学,软件的开发与应用属于信息技术研究的问题。故选 C 考点:化学的研究领域 点评:解答这类题目时,就要对化学的研究领域有个大致的了解,并熟记几个典型的关键的事例,要能将其与相关知识关联起 来理解。 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各种水属于纯净物的是 A自来水 B蒸馏水 C矿泉水 D纯净海水 答案: B 试题分析:纯净物是指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
19、质。 A、自来水中含有水和一些可溶于水的物质,属于混合物,错误; B、蒸馏水是由一种物质 水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正确; C、矿泉水中含有水和一些可溶于水的矿物质,属于混合物,错误; D、海水中含有水、氯化钠等物质,属于混合物,错误。故选 B 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分类,解答时要分析物质的组成,如果只由一种物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如果由多种物质组成就属于混合物。 臭氧( O3)主要分布在 10km50km 的高空,它能吸收大部分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下列关于臭氧的分类叙述正确的是 A属于单质 B属于氧化物 C属于化合物 D属于稀有气体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臭
20、氧的化学式 O3分析。 A、臭氧是由氧元素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臭氧是单质,正确; B、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而臭氧中只含有一种元素,错误; C、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化合物,而臭氧中只含有一种元素,错误; D、稀有气体中不包括臭氧,错误。故选 A 考点:氧元素组成的单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分类方法,解答时要分析物质的元素组成和物质组成,然后再根据各类物质概念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吸烟不但会污染环境还有害健康,在公共场所由于少数人吸烟而造成非吸烟者被动吸烟。对这一现象的下列解释中
21、正确的是 A分子是可分的 B分子之间是有间隔的 C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 D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于烟草在燃烧的过程中会产生如 CO、尼古丁、焦油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构成这些有害物质的微粒会不断运动,向四周扩散,从而造成他人被动吸烟。故选 C 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在构成原子的粒子中,与元素的化学性质有密切关系的是 A质子数 B中子数 C最外层电子数 D质子数加中子数 答案: C 试题分析:元素的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别是最 外层上的电子数目有密切
22、关系,所以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故选 C 考点: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元素的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即可正确解答。 下列符号中,只具有微观意义的是 A Cu B Cl2 C 2H2 D NH3 答案: C 试题分析:化学式可表示宏观意义,也可表示微观意义。既可表示这种物质,也可表示构成这种物质的一个粒子(分子、原子或离子),所以 ABD都具有两方面的意义;而在化学式的前面加数字,只表示微观意义,即只表示几个这样的粒子,如 2H2只表示 2个氢分子。故选 C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点评:解答好这类题目的关键是,要理解和熟记化学符号及其周围
23、数字的意义,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在初中化学中学习到的化学式、离子符号、元素符号等都具有两方面的意义,而在这些符号的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就只表示微观意义。 厨房中的下列各物质与水混合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白糖 B食盐 C食醋 D植物油 答案: D 试题分析:溶液的本质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白糖、食盐、食醋等物质都易溶于水,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能和水形成溶液;植物油不溶于 水,不能和水形成溶液,只能形成乳浊液。故选 D 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 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物质的水溶性,如果物质易溶于水,就能够和水形成溶液,如果物质不溶于水,就不能够和水形成溶液。 在讨论 S
24、 + O2 SO2所提供的信息时,小明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反应物是硫和氧气; 反应的条件是点燃; 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目不变; 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化学方程式的含义主要有四点:方程式左边表示反应物,方程式右边表示生成物,等号上下表示 反应条件,方程式还能反映各物质间量的关系;由此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硫和氧气,故 正确;反应条件是点燃,故 正确;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的元素种类不变,故 正确;根据题目提供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有一个硫原子和一个氧分子,而反应后生成一个二氧化硫分子,故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改变,故 错误 。故选 B 考点:化学方程
25、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 点评:化学方程式是最重要的化学用语之一,也是考查的重点,了解方程式的读法,理解方程式的含义,明确方程式中体现的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下列各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 CO2 + C 2CO B 2HI + Cl2 2HCl + I2 C 2HCl+CuO CuCl2+H2O D NH4HCO3 H2O+NH3+CO2 答案: B 试题分析:置换反应是指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另外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A、反应物是两种物质,生成物只有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错误; B、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正确; C、反
26、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两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错误; D、反应物是一种物质,生成物是三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错误。故选 B 考点:反应类型的判定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分析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然后再根据各种反应类型的概念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为了防止发生火灾,在加油站、面粉厂、纺织厂、液化气站等必须张贴的标志是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在加油站、面粉厂、纺织厂、液化气站等地方需要张贴 “禁止烟火 ”的标志,结合选项中的标志进行分析。 A、图中标志为禁放易燃物的标志,不符 合题目环境要求,错误; B、图中标志
27、为节水标志,不符合题目环境要求,错误; C、图中标志为自燃物品标志,不符合题目环境要求,错误; D、图中标志为禁止烟火的标志,故 D正确。故选 D 考点: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各个标签所代表的含义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然后根据所贴环境进行具体的分析即可。 填空题 ( 6分)根据下图所示,回答下面问题。 A B C ( 1)写出仪器的名称: a 。 ( 2)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和收集氧气时,需要选用的装置是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3)利用 B装置和 C装置可以制备的气体是 (要求写出两种)。 ( 4)将 A装置中反应后的产物经过 三步操作可得到一种黑色粉
28、末。该黑色粉末与双氧水混合时有大量气泡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 1)酒精灯 ( 2) A、 C 2KClO3 2KCl + O2 ( 3)氧气、二氧化碳(或 O2、 CO2) ( 4)溶解、过滤、蒸发 2H2O2 2H2O+ O2 试题分析:( 1)依据对实验室常用仪器的认识,可知标有字母 a的仪器名称是酒精灯。 ( 2)制取气体的装置分为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发生装置需要考虑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收 集装置需要考虑气体的水溶性和密度与空气的大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均为固体,反应需要加热,故发生装置应选 A(固体加热型);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故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所以选
29、用收集装置为C;氯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以及二氧化锰的催化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ClO3 2KCl + O2。 ( 3)由于发生装置 B(固液不加热型)适合固体和液体反应且不需加热来制取气体,而收集装置 C要求收集的气体密度要大于空气,符合以上两个要求的有实验室制取氧气、二氧化碳。 ( 4)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反应生成氯化钾 和氧气,由于二氧化锰是催化剂没发生变化,故反应后的产物为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又因为氯酸钾可溶于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水,所以可通过加水溶解、过滤,烘干的操作,即可分离得到二氧化锰固体;二氧化锰与双氧水混合,能起到催化作用,反应生成氧气和水,故反应的化学
30、方程式为 2H2O2MnO22H2O+ O2。 考点: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氧气的制取装置 点评:此题的重点是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取方法,要学会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根据制取气体的溶解性和密度的大小选择收集气体的方法。 ( 5分) “三效催化转换器 ”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处理为无毒气体。该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 1)一个 A分子中含有 个原子。 ( 2) A分子和 C分子的不同点是 。 ( 3) A分子、 B分子、 C分子的相同点是 。 ( 4)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填图中字母)。 ( 5)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1、。 答案:( 1)三(或 3) ( 2)分子的构成不同 ( 3)都含有氧原子 ( 4) A、 B、 C ( 5) NO2 + 2CO 2CO2 + N2 试题分析:根据反应模型图可知,该反应是 NO2(物质 A)和 CO(物质 B)反应,生成了 CO2(物质 C)和 N2(物质 D)。 ( 1)由图中物质 A的分子构成模拟图,可知该物质的分子构成,即一个 A分子是由 1个氮原子和 2个氧原子共 3个原子构成的; ( 2)由图中物质 A和 C的分子构成模拟图可知, A分子是二氧化氮分子, C分子是二氧化碳分子,故它们的分子的不同点是分子的构成不同; ( 3) A 分子是二氧化氮分子、 B 分子是
32、一氧化碳分子、 C 分子是二氧化碳分子,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故它们的相同点是都含有氧原子; ( 4)根据化合物的概念判断,化合物是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物质 A、 B、C的分子都 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化合物分子,而物质 D的分子为同种原子构成的单质的分子,故属于化合物的是 A、 B、 C; ( 5)根据反应微观图,判断各物质的分子构成,从而确定各物质的化学式,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O2 + 2CO催化剂 2CO2 + N2。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书写化学方程式 点评:试题通过给出微粒的模型,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33、以检测考生从微观角度认识化学的意识和能力;根据变化微观示意图及粒子构成模拟图,确定物质的分子构成,能够正确写出物质的化学式,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 7分)随着城镇化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日益受到关注。 ( 1)水是人类最宝贵的自然资源,也是我们身边的一种重要物质。在净化雨水的实践活动中,小明用可乐瓶、吸管等物品自制了一个简易净水器(下图 所示)净化雨水,你认为下列水的感官性指标中的前两项是通过 (填写名称 )吸附作用达 到的。 不得呈现异色, 不得有异嗅异味, 不得含有肉眼可见物, 水应清澈透明。 ( 2)在实验室用上图所示装置(如图 所示)探究水的组成时。当接通电源一段时间
34、后,试管 1、和试管 2 内分别得到无色气体,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由该实验可知水的组成元素是 (填写名称 )。 ( 3)当今世界上有 20亿人口面临淡水危机。为了解决这一危机,请你从保护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两条切实可行建议 。 ( 4)化石燃料中的煤、石油、天然气是重要的不可再生资源,在它们当中属于气体燃料的是 ,其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 5)为了使固体燃料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和节约能源,请结合固体燃料的实际应用和所学知识,提出一条具体措施 。 答案:( 1)活性炭 ( 2) 2H2O通电 2H2+ O2 氢元素、氧元素 ( 3)防止水源污染;注意节约用水 ( 4)天然
35、气 CH4 + 2O2点燃 CO2+2H2O ( 5)将煤块粉碎成粉末(或将煤粉制成蜂窝煤;将大块的煤粉碎成小块等) 试题分析:( 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 2)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H2+O2;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而反应生成的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由此可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 3)从保护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防止水源污染和注意节约用水是解决淡水危机的根本途径。 ( 4)天然气是气态的能源,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4+
36、2O2点燃 CO2+2H2O。 ( 5)从如何让燃料充分燃烧的角度分析可知,增大燃料和空气的接触面积(如将煤块粉碎成粉末),可以使燃料更加充分的燃烧,也就使固体燃料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和 节约能源。 考点:水的净化,电解水实验,书写化学方程式,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 点评:对知识的归纳、整理是有效的学习方法,通过对相关知识的归纳、整理可以有效地把零散知识系统化,有利于对类似问题的解答。 ( 6分)化学与人类生活和生产有着密切关系。 ( 1)人类为了维持生命和健康,必须摄取食物。食物中的主要营养素有蛋白质、糖类、维生素、无机盐、油脂、水等六大类,其中一定属于氧化物的是 。在下列
37、食物中能提供丰富蛋白质的是 (填写序号 )。 A大米 B鸡蛋 C萝卜 D花生米 ( 2)组成人体自 身的元素有 50多种,其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当人体中缺少某些元素时会影响健康,以下疾病可能与缺锌相关的是 。 A贫血 B佝偻病 C侏儒症 D甲状腺肿大 ( 3)现代化农业生产中常用到复合肥料,它的特点是既能同时供给作物几种养分,又能充分发挥营养元素间的相互作用,有效成分高。下列物质中可用作复合肥的是 (填写序号 );它含有的营养素名称是 。 A CO(NH2)2 B K2SO4 C NH4NO3 D KH2PO4 答案:( 1) 水 B、 D ( 2)氧元素(或 O) C ( 3) D 钾元素
38、、磷元素 试题分析:( 1)根据氧化物的定义分析,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并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结合六大营养素可知,水一定是氧化物;再根据六大营养素的食物来源判断: A大米中含有丰富的淀粉等糖类物质, B鸡蛋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C萝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D花生米中含有丰富的脂肪和部分蛋白质,故选 B、 D。 ( 2)人体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是 O、 C、 H、 N,故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O;根据锌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进行分析判断,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等症状,严重时会容易导致侏儒症,故选 C。 ( 3)含有氮元素的 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
39、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KH2PO4中含有钾元素和磷元素,属于复合肥,故选 D。 考点: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但考查的知识点较多,涉及的营养物质、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间的相关问题等,既是社会热点,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所以同学们在日常的学习中要注意相关知识的积累。 计算题 ( 3分)蛋白质在人体胃肠内与水反应,最终生成氨基酸被 人体吸收。丙氨酸( C3H7O2N)就是其中的一种。请回答下列问题: ( 1)丙氨酸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 ( 2
40、)丙氨酸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 3)已知合格奶粉每 100g中含蛋白质约 18g,蛋白质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6%。若测定某种奶粉 100g中含有氮元素的质量为 2g。你认为该奶粉是否属于合格奶粉? 答案:( 1) 9 8 ( 2) 15.7% ( 3)该奶粉属不合格奶粉 试题分析:( 1)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 =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个数之比,可得丙氨酸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123):( 162) =9: 8; ( 2)根据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 100%= =15.7%; ( 3)根据题意可知,每 100g合格奶粉中含蛋白质约 18g,根据蛋白质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41、,可计算出 18g 蛋白质中含有的氮元素的质量为 18g16%=2.88g,即每 100g合格奶粉中含氮元素质量为 2.88g 2g;故该奶粉属于不合格奶粉。 考点: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混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 点评:理解和熟记混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的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即混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 =该混合物的质量 其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 ( 3分)长久使用的热水壶内都会有一层水垢,已知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用稀盐酸可以清除这些水垢。某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同学在测定水垢中碳酸钙的含量时,在 200g水垢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并同时测量了 3分钟内产生气体的质量,有关数据如下
42、: 时间 /s 0 30 50 90 120 150 180 气体质量 /g 0 30 50 60 80 66 66 请回答下列问题: ( 1)表中有一项测量结果有较大的误差,其对应的时间是 。 ( 2)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答案:( 1) 120 ( 2) 75% 试题分析:( 1)根据表格中的前四次的数据分析,二氧化碳的生成量应该逐渐增多的,但在 120s时突然增大,而后又减下来了,说明此时间时的测量有较大的误差。 ( 2)由于稀盐酸是足量的,由表格中的最后两次数据没变可知,在 150s时碳酸钙已完全反应了,由此可得到生成气体( CO2)的质量为 66g,再根据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
43、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出碳酸钙的质量。 解:设 200g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为 x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CO2 100 44 x 66g 解得, x=150g 则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 100%=75% 答: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 75%。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点评:此题是关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主要是利用图表及反应方程式来分析和解决化学计算中的有关问题,要求学生要有较强的数据分析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找出相关的化学反应,并依据已知量对未知的应求量进行求解计算,解题要规范。 探究题 ( 5分)根据下表内容进行活动与探究,请你参与并回答问题: 实验 名称
44、 (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实验 设计 (燃烧匙中的药品为红磷) 问题 与结论 该实验应用的化学方程式为: ; 实验中应该观察到的现象是: 。 实验 名称 ( 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实验 设计 问题 与结 论 写出氧化铁被还原成铁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 从环保角度分析,该装置有明显的缺陷,你认为是 ; 用该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时,石灰水所起的作用是 。 答案:( 1) 4P + 5O2 2P2O5 有大量白烟产生,水由导气管流入集气瓶中,体积约为其容积的 1/5 ( 2) Fe2O3 + 3CO 2Fe + 3CO2 缺少尾气处理装置(或应加上尾气处理装置) 检验一氧化碳是否发生反应和吸收其
45、产物二氧化碳 试题分析:( 1)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原理是利用可燃物将氧气消耗,借助外界液体的等体积补充,从而实现氧气含量的测定;一般情况下,我们都选择用红磷来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因为红磷与氧气反应生成固体五氧化二磷,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P + 5O2 2P2O5;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用红磷燃烧消耗空气里的氧气后,使瓶内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在瓶内外压强差的作用下,水就会被压入瓶中,使液面大约上升至原来瓶内气 体体积的 1/5。 ( 2) 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在高温下还原氧化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O3+3CO 2Fe +3CO2; 一氧化碳有
46、毒,直接排放会污染空气,本实验缺少尾气处理装置; 由于该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故通入澄清石灰水会变浑浊,故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检验一氧化碳是否发生反应和吸收其产物二氧化碳。 考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探究,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书写化学方程式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会分析题中涉及的反应原理,然后结合反应原理和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对于验证型实验探 究,要熟记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根据给出的实验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分析和探究,并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的实验现象,来验证该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等。 ( 8分)已知一种固体化合物由氢、氧、碳、铜四种元素组成,向盛有该化合物的试管中加入稀盐酸时,固体逐
47、渐溶解,有大量气泡产生,得到蓝绿色的氯化铜溶液。 ( 1)探究产生的气体是什么。 猜想: 可能是氢气; ; 实验:请针对你 和 猜想中的一种,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你的猜想 。 ( 2)从蓝绿色溶液中提取金属铜。有关实验方案如下: 操作 的名称为 ;加入过量 A的目的是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操作 II中加入足量 B的目的是 ;确定此目的已经达到的依据是 。 答案:( 1)猜想: O2 CO2(或 CO、 CH4等) 实验:用带火星木条试验,木条复燃。(或将气体通入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等) ( 2) 过滤 使溶液中的氯化铜完全反应 Fe + CuCl2 = FeCl2 + Cu(或 Zn + CuCl2 = ZnCl2 + Cu等) 使过量的 A完全除去 溶液中不再有气泡产生 试题分析:( 1)由于该固体化合物是由氢、氧、碳、铜四种元素组成的,而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 在化学反应中元素的种类不变,故生成的气体也可能含有这四种元素,故它们可能是氧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或者是甲烷等。检验氧气可以用带火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