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山东省金乡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ownview251 文档编号:301578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40.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2012学年山东省金乡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1-2012学年山东省金乡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1-2012学年山东省金乡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1-2012学年山东省金乡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1-2012学年山东省金乡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1-2012学年山东省金乡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隋炀帝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有功有过,作出的对历史影响深远的一项措施是:( ) A兴建许多粮仓 B开凿大运河 C统一全国 D加强中央集权 答案: B 试题分析:首先题目是对隋炀帝的历史活动进行评价。 589 年隋文帝统一隋朝、在隋文帝励精图治、社会繁荣、人口增加、他还在洛阳一带修建许多粮仓。 A、C不符合题意。隋炀帝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统治、开凿大运河、大大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C符合题意。 加强中央集权是历代皇帝一贯的主张。没有明显的影响之处、 D不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隋朝大运河。 点评:本题

2、难度适中,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大运河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河流。本题还可以从大运河开通的目的、意义等方面来考查学生。 莫高窟堪称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其中大部分洞窟开凿于:( ) A隋朝 B唐朝 C南北朝 D隋唐 答案: D 试题分析:莫高窟堪称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里面有大量精美的壁画和无数形象生动的彩色塑像、还有大量佛经 和文书也极为珍贵。那里大部分的洞窟是隋唐时期开凿的。因为隋唐时期我们佛教盛行、莫高窟又称千佛洞、画面主要表现佛教的故事,里面的佛尊姿态各异、个个富于艺术魅力。 D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隋唐时期的文化

3、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学生对课文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大同云岗石窟、洛阳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被称为中国 “三大石窟 ”。 有一部名为澶渊之盟的古装电视剧中,不应该出现的剧情是:( ) A辽军攻宋,一直打到澶州城下 B宰相寇准反对退让,劝皇帝御驾亲征 C宋真宗抵达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 D北宋每年送给金 “岁币 ” 答案: D 试题分析:澶渊之盟是北宋和辽签订的。宋真宗时,辽大举攻宋,一直打到澶州城下,再想寇准力劝黄帝亲征、宋真宗抵达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辽宋议和,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 “澶渊之盟 ”。此后,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 “澶渊之盟 ”与金无关。选 D答案:。 考点:本

4、题考查史实澶渊之盟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本题以拍摄电视剧为背景,考查学生对澶渊之盟熟悉程度。辽宋夏金民族并立时期,北宋给辽岁币、北宋给西夏岁币、南宋给金岁币。 “(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 安居,不乐战斗 ”(苏辙:栾城集)。出现该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融合加强 B宋、辽边境开设榷场 C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D岳家军的抵抗 答案: C 试题分析:辽是指契丹人阿保机建立的政权,朝廷指的是北宋。苏辙认为宋辽之间的友好相处,人民休养生息、安居乐于。出现这种和平的局面是因为辽宋之间签订了 “澶渊之盟 ”。 C符合题意。虽然辽宋双方和平相处。但宋朝每年要给辽岁币作为代价来换取的,所以

5、A不符合题意。 B项的出现也是得益于澶渊之盟的签订,岳家军的抵抗是在南宋时期。 D也不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澶渊之 盟签订的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澶渊之盟的订立虽然带来和平的局面,但宋每年给辽岁币,增加了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所以从某种程度来说,这是一个屈辱性的盟约。 下图人物是南宋著名的抗金英雄,他领导的军队纪律严明、作战勇敢,深受人民的爱戴,被称为:( ) A戚家军 B岳家军 C义和团 D赵家军 答案: B 试题分析:题目关键词是南宋著名的抗金英雄。戚家军是明朝时抗击倭寇的一支队伍。义和团是近代 1899年在山东等地兴起的一支抗击帝国主义侵略的民间组织。岳飞是南宋

6、时期,著名的抗金名将,多次打败金军,收复失地。 B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历史人物岳飞。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 “岳母刺字 ”的故事、抗金英雄事迹等事迹,学生耳熟能详,考查学生对历史人物的熟悉程度。 下列遗址最能体现国内民族团结友好的是:( ) . . . . 答案: C 试题分析:图 A是秦始皇的兵马俑;图 B是鉴真坐像,见证了中日友好往来的历史。图 D是敦煌莫高窟中精美的壁画。图 C是布达拉宫, 641年,松赞干布为了迎接文成公主,特 意在拉萨的修建的宫室,是汉蕃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团结的友好见证。选 D。 考点 :本题考查唐朝的民族关系。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历史图片再现的认识

7、和理解能力。本题以图片的形式清晰的反应了不同历史时期的事件,学生需对图片加以认真辨别就能推出相关的史实,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 “苏湖熟,天下足 ”反映的实质性问题是:( ) A苏湖地区粮食获得了大丰收 B全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C苏湖地区是我国的经济重心 D宋朝时粮食产量非常大 答案: B 试题分析: “苏湖熟,天下足 ”是民间流传的谚语,苏指苏州,湖指湖州。是指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这两个城市属于长江三角洲,说明在当时,长江三角洲的农业丰产对全国粮食安全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经济重新开始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A、 D说明的是实现和现象,不是本质。 C项就是事论事,有自

8、身的局限性,也不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经济重心的南移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我国经济重心难移是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到南宋最后完成。东南地区的财政收入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下图是我国古代哪座城市的平面图( )。 A唐都长安 B宋都东京 C南宋都城临安 D明都北京 答案: A 试题分析:结合图片的说明文字 “唐朝长安城示意图 ”可知,这是唐朝都城长安。长安城宏伟富丽,城内分坊和市,分别为住宅居和商业区。全城街道整齐、树木成行、人口百万、热闹非凡、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考点:本题考查历史故都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读图能力。

9、 长安,意为 “长治久安 ”,现今西安城的旧称,是我国七大古都之首。与开罗、雅典、罗马并称 “世界四大古都 ”。 交子出现在( )。 A安徽 B山西 C河南 D四川 答案: D 试题分析: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南宋时,纸币发行与铜钱并行的货币。纸币的产生有利于商业的发展。选 D答案:。 考点:本题考查纸币的出现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学生对课文基础的识记能力。北宋初年 ,由于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 ,四川成都首先行用纸币 ,反映了商业的高度发展和城市的繁荣。 【小题 1】宋朝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在广州、杭州等地设置 机构管理海外贸易。元朝重视农业生产,忽必烈下诏令司农

10、司编写 颁行全国,知道生产。 【小题 2】我国饮茶习俗在 朝风靡全国,茶成为生活必需品;生活用煤则始于 朝; 答案: 【小题 1】市舶司 农桑辑要 【小题 2】唐朝 宋朝 【小题 1】试题分析:宋朝海外贸易超过前代,广州、泉州是世界闻名的大商港,为了便于管理设置市舶司 。忽必烈刚即位时就下达诏令说 :“国以民为本 ,.忽必烈还诏令司农司编成农桑辑要一书颁行全国 ,指导农业生产。 考点:本题考查宋代的农业和商业。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学生对课文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小题 2】试题分析:茶是世界上三大饮料之一。饮茶之风在唐朝盛行, “茶神 ”陆羽著有茶 经一书。我国宋代城乡居民以煤作为生活燃

11、料已很普遍,主要在都城汴京 (今河南开封 )等地。 考点:本题考查唐宋时期的生活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学生对课文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 ) A丝绸之乡 B鱼米之乡 瓷都 产茶中心 答案: C “世上苍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 ,笔底波澜。 ”这幅对联称颂的是:( ) . . . . 答案: B 试题分析:这幅对联是后人对杜甫的评价。上句评 人,下句论诗。上句 “疮痍 ”既是是指杜甫历尽世事沧桑,一生不得志,最终贫病而死的人生经历,又是指杜甫经历的战争 -安史之乱。 “诗中圣哲 ”则化用人们普遍认同的 “诗圣 ”称号。下句 “民间疾苦 ”是说杜甫的诗内

12、容广泛涉及并反映民间疾苦。 “笔底波澜 ”不但是说杜甫笔底波澜壮阔,诗歌艺术价值极高;还反映了杜甫的情感倾向,即关注民生,与民同悲,哀民所哀,因此而情感波澜。 A图是屈原、 B图是杜甫、 C图是白居易 D图是李白。选 B 考点:本题考查唐代诗人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诗人有李白 、杜甫、白居易。李白的诗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轻快。代表作有早发白帝城蜀道难等,被称为 “诗仙 ”。杜甫的诗歌气魄雄浑、沉郁悲怆,代表作有 “三官吏 ”“三别 ”后人称他为 “诗圣 ”。白居易的诗歌直白如画、通俗易懂,代表作有秦中吟新乐府等。 .20

13、04年 10月 14日,第六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京剧艺术表演家尚长荣扮演京剧贞观盛事中一位耿直进谏的名臣。你知道尚长荣扮演的名臣是( )。 A程咬金 B李渊 C秦叔宝 D魏征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京剧贞观盛事可知,这是唐太宗时期。唐太宗任用贤才、虚心纳谏。如:房玄龄、杜如晦,人称 “房谋杜断 ”。还有最著名的谏臣魏征。贞观年间、名相、名将辈出。 D符合题意。程咬金 、秦叔宝 是隋末的瓦岗军,之后归顺唐军,成为秦王李世民的骨干成员。但他们不是耿直进谏的名臣;李渊是李世民之父也不符合题意。只有 D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唐朝著名谏臣魏征。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魏征是历史有名的谏臣,魏征死

14、后,唐太宗非常悲痛惋惜,曾言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今魏征猝 逝,遂失一镜矣! ”并亲书墓碑,下诏陪葬昭陵。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盛况?( ) A唐高祖统治时期 B唐太宗统治时期 C武则天统治时期 D唐玄宗统治前期 答案: D 试题分析:这是大诗人杜甫在忆昔诗中对 “开元盛世 ”的描述,意思是开元全盛时期,连小县城都有上万户人家。农业连年获得丰收,粮食装满了公家和私人的仓库,人民生活十分富裕。 “开元盛世 ”是在唐玄宗统治前期。 D符合题意。唐高祖是唐朝的建立者、唐太宗统治

15、时期出被称为 “贞观之治 ”、武则天统治时期 被称为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 A、 B、 C均不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开元盛世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本题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唐朝出现 “开元盛世 ”的原因,以及唐玄宗和他的曾祖父唐太宗的治国措施的相同之处。 下列文字受汉字影响最大的是( )。 A日本文字 B阿拉伯文字 C印度文字 D埃及文字 答案: A 试题分析:唐朝贞观年间、日本有多遣唐使、留学生和留学僧来中国学习唐朝文化制度。他们回国后,参照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 A符合题意。阿拉伯数字是印度人发明的、阿拉伯人对它加以改造,被称为 “阿拉伯数字 ”。埃及形象文字

16、早在 3000多年就出现。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B、 C、 D均不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唐朝对外友好往来。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唐朝对日本的影响非常大,除了文字外,日本海参照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还有日本的建筑、钱币、饮茶习惯等方面都受唐朝的影响。 下列新式农具的发明,出现在唐朝的是:( ) 曲辕犁 翻车 筒车 水排 耧车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曲辕犁是唐朝农民制成的、还制成新的灌溉工具筒车。 出现在唐朝。翻车,是一种刮板式连续提水机械,又名龙骨水车,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农业灌溉机械之一。后汉书记有毕岚作翻车,三国马钧加以完善。水排是东汉的

17、南阳太守杜诗发明的冶铁工具、耧车是西汉新型播种工具。 B、 C、 D均不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唐朝的新式发明工具。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学生对课文所学知识的识记能力。根据课文所学知识知道水排、耧车分别是东、西汉发明的,让后就可以排除。 如果你是一位唐朝时期的读书人,要参加科举考试某科的 “杂文 ”考试,你需要复习: ( ) A春秋中的内容 B儒家经典 C四书五经的内容 D诗赋 答案: D 试题分析:科举制度在隋朝创立、唐朝完善,常设科目很多,主要以进士、明经两科最为重要,唐玄宗时期,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内容。 D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唐朝的科举制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学生的识记能

18、力。科举制度在唐朝完善,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完善科举制度的关键人物。唐太宗扩大国学规模、增建学舍、学员、武则天增加殿试和武举,唐玄宗时期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内容。 .某剧组想要拍摄一个文成公主入藏前,皇亲国戚和文武百官送别的场景,根据史实,这位皇帝应是:( ) A唐太宗 B唐高宗 C唐玄宗 D武则天 答案: A 试题分析:文成公主入藏与松赞干布成婚,是在唐太宗时期。 7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赞普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化,几次向唐求婚,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他。A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历史人物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本题以拍摄影视剧为切入点,通过剧情与史实是否相符合的形式,有效的考查学生对历史人物和历

19、史事件的识记、理解能力。 在古代, “状元、榜眼、探花 ”这些称号可以通过什么方式取得?( ) A皇帝御赐 B九品中正制 C科举考试制 D察举制 答案: C 试题分析:科举考试选状元开始于隋,确立于唐,完备于宋。明、清时期,殿试的一、二、三名,名称确定为 “状元 ”、 “榜眼 ”、 “探花 ”,合称 “三鼎甲 ”。 考点:本题考查科举制度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三个级别全考第一叫 “三元及第 ”。 唐太宗之所以被北方各民族尊称为 “天可汗 ”,主要是因为:( ) A强大的军事 B唐朝是世界的中心 C唐太

20、宗本人具有天可汗的素质 D开明的民族政策 答案: D 试题分析:唐太宗时期,实行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如文成公主入藏、密切唐蕃经济文化交流;还分别册封少数民族首领回鹘族的怀人可汗、 族的渤海郡王和南召的云南王。赢得各族拥戴。北方各族和西域首领来到 长安、尊奉他为各族的 “天可汗 ”。 D符合题意。 唐朝时期实行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以和亲和册封首领为主、没有过多的军事征服。 A错误。 本题只是讲到唐朝的民族关系,没有提到对外关系, B 也不符合题意。 “天可汗 ”是北方各族对君长得称呼, C的说法也过于笼统,也不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唐朝开明的明族政策。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该知识点还从其他角

21、度考查唐朝比较开明的民族关系。见证唐与吐蕃的友好往来是布达拉宫、见证唐与 友好往来的是渤海石灯塔;见证唐与云南友好往来的是千寻塔。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这是李白的诗句,写作此诗的目的是悼念一位海外友人。根据 “晁卿 ”二字判断,这位友人是:( ) A空海 B阿倍仲麻吕 C僧一行 D先备真备 答案: B 试题分析:诗句选自哭晁卿衡,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曰: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是李白得闻友人晁卿衡回日本途中沉船,误传晁衡已溺死后,写下这首诗来悼念他。晁卿衡:即晁衡,又作 “朝衡 ”,日本人,原名阿倍仲麻吕(又作

22、安陪仲麻吕)。 B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中 日友好交往的历史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关键是对诗句的理解。本题还可以以鉴真东渡为例,考查唐朝时期中日文化交流。 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建造于:( )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秦朝 答案: A 试题分析: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是隋朝杰出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修建的赵州桥。这座桥设计科学、跨度很大、桥面平缓、便于交通、造型也很美观。比欧洲早建七百多年。 A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隋唐的科技文化。 考点: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隋唐时期,具有高超的建筑水平,除了赵州桥以外,还有长安城北的大明宫含元殿,气势雄伟、富丽堂皇。在技术方面有雕版印

23、刷术等。 综合题 读故事回答问题:( 10分) 故事 A:话说南宋绍兴府有一个老员外,中年丧妻,膝下无子,却有四个女儿,四个女儿都出了门子。这天,是老员外的六十寿辰,四个女婿都来贺寿。酒席宴上,老员外说: “我老了,打算把家产卖了,你们哪个孝顺,愿意招我,我就去跟你们哪一个过。 ”四个女婿听了,都争着要老员外去。老员外说: “你们也别争了,从大女婿开始,以桌上的酒菜为 题,说几句话,我听着哪个说的顺耳,我就跟哪个去。 ”大女婿摇头晃脑地说: “壶之中有酒泱泱,碟中有菜乎香香;老泰山者,东床再生父母也 ” 老员外听了很高兴,二女婿不服,打断他的话说: “大壶里倒酒你喝酒,大碗里盛饭你吃饭,吃不饱

24、你再吃我带来的大鸡蛋 !”三女婿说: “白瓷碗里盛鱼虾,青瓷盘里装西瓜,装不下还有我烧的大青花。 ”四女婿说: “一壶老酒三贯三,满桌饭菜三两三,半斤八两一边多,大家吃酒我买单。 ” ( 1)请同学们对这四个女婿的身份,按顺序每个人用一个字表示出来。( 4 分) ( 2)那么,老员外到底喜欢哪个女婿呢 说一 说老员外为什么喜欢大女婿 ( 3分) 故事 B:老员外喜欢大女婿,二女婿不服气,说: “爹,吃完饭,先接你老到俺们城外赵家庄住几天,你老看俺乡村好,你老就住,你老看俺乡村不好,你老就走,咋样 ”这里咱们按下不表,单说日月穿梭,光阴如箭,转眼到了年底:老员外和众人要向二女婿告辞,回家过年,二

25、女婿死活不答应,非要大伙在赵家庄过年。大年初一这天早上,老员外和众人被一阵噼里啪啦的声音吵醒,起来一看,门外到处在放炮,二女婿正站在门口帖对联,边大声吟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边向 爹拜年。 ( 3)故事反映了农村哪些风俗习惯?( 3分) 答案: ( 1)士、农、工、商 ( 2)显然老员外还是喜欢大女婿。大女婿是士人,宋代的士人与科举考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更重要是宋朝开国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士人受到社会普遍尊重。 ( 3)放爆竹、挂桃换、吃年饭、帖对联、拜年。 试题分析:( 1)从大女婿的话语中可以看出他是生活优越的官僚阶级人士,属于社会主

26、体中的 “士 ”;从二女婿的 “大壶倒酒、大碗吃饭、到打鸡蛋 ”可以看出是农民出身,属于社会主体中的 “农 ”;三女婿讲到的 “白瓷、青瓷、还有我烧的大青花 ”可以看出,他从事手工业,属于社会主体中的 “工 ”;四女婿讲到的 “斤两、买单 ”是商人常用的语气,他是社会主体中的 “商 ”。 ( 2)在封建社会里,中国社会地位的排列顺序是 “士、农、工、商 ”,士是最受人们羡慕和尊敬的,而工商业是被士大夫们看不起的 “末业 ”。 ( 3)宋代时期,已经有了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 “等节日。宋代春节称为元旦,这一天人们放爆竹、挂桃换、吃年饭、帖对联、拜年,欢庆节日的喜悦。 考点:本题考查宋代的

27、社会风貌。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文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本题还可以联系到宋代热闹的瓦子等相关知识点。 回望岳家军风采 1.了解岳飞 北宋灭亡,中原惨遭浩劫,岳飞的家乡相州也遭到金军的蹂躏。女真族的铁骑所过之处,老弱遭杀戮,妇女被掳掠,男子被强迫剃掉头发充当苦力。岳飞怀着深深的民族仇恨,时刻想奔赴战场,收复失土。但是父亲死后,母亲年老,使他犹豫不决。岳母深明大义,勉励儿子从戎报国,于是 岳飞决定奔赴抗金战场,临行前,岳母请人在岳飞背上刺了 精忠报国 四个大字。岳飞记取母亲教诲,从此南征北战,不曾返回故乡。 ( 1)请给上图起一个名 ( 1分) 2、赞美岳家军 八大锤大闹朱仙镇 金兀

28、 X的十万大军驻扎在开封朱仙镇,进行顽抗。岳家军前哨的五百铁骑先出阵,双方一交手,金军即行崩溃。岳飞高兴地对部属说: “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 ( 2)小明说黄龙府是金朝的都城,对吗?为什么?( 2分) 3、痛惜岳家军 绍兴十一年八月,岳飞被弹劾罢官。宋金和议已展开,双方使者往还不绝。十月,岳飞接到 “乞令 班师 ”回朝的十二道金牌。岳飞气愤的说 “十年之功,废于一旦。 ”虽知此行凶多吉少,岳飞仍一意前往。不久被捕入狱高宗为了与金人言和,在秦桧的怂恿下,决定杀害岳飞。 ( 3)秦桧 “乞令班师 ”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文中 “十年之功 ”是指什么? ( 4分) ( 4) 秦桧以什么罪名杀害了

29、岳飞?( 1分) ( 5)如果你是岳飞,你会班师回朝吗?( 4分) 4、怀念岳飞 岳飞受到陷害,惨遭杀害。事发后,杭州城有一位卖油炸饼的小摊贩憎恨秦桧这对贼夫妇,就用面团捏了两个面人,代表秦桧和王氏,再把他们捏在一起,下油锅炸熟。他高声叫喊:来,来,大家来吃油炸鬼,吃掉这对害人的狗男女! 鬼与桧谐音,油炸鬼影射秦桧。市民纷纷前来购买,个个拍手叫好。很快,这个小吃传遍全国,并流传至今。 ( 6)你一定吃过这种小吃,你知道这种小吃的名字吗?( 1分) ( 7)岳飞为什么受到人们的爱戴?( 2分) 答案: ( 1) “岳母刺字 ” ( 2)不对,金的都成在会宁 ( 3) .害怕抗金力量的壮 大 ,会

30、威胁自己的统治。经过十年抗金斗争 ,南宋收复了许多失地 ,抗金斗争顺利发展 . ( 4)被秦桧以莫须有罪名杀害 . ( 5)答案:之一:不会,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为了国家、黎民百姓不能班师,要坚持到底。之二,会的,封建社会,忠君思想突出,作为地主阶级的一员,皇帝命令高于一切。 ( 6)油条 ( 7)岳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以及他精忠报国的精神;岳飞抗金,阻止了金军南下,保护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受到了人们的爱戴。(言之有理即可) 试题分析:( 1)根据题干 “临行前,岳母请人在岳飞背上刺了 精忠报国 四个大 字 ”,可以在横线上填写 “岳母刺字 ” 。 ( 2)根据所学知识,阿骨打在会

31、宁称帝,国号金,会宁是金的都城。 ( 3)岳飞带领的岳家军多次打败金军收复失地,威望极高,队伍作战能力很强大。所以,统治阶级担心抗金力量的强大会威胁自己的统治地位。 ( 4)秦桧认为岳飞 “谋反 ”之心,以莫须有罪名杀害了他。 ( 5)本小题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去考虑,言之有理即可。 ( 6)根据题意 “油炸鬼 ”三字,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知道是油条。 ( 7)本小题可以从岳飞抗金的英雄事迹出发,找出他身上具有的优秀品质和作出的杰出贡献等方面就可以作答。 考点: 本题考查岳飞抗金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本题还可以就岳飞抗金、文天祥抗元、戚继光抗击倭寇等内容相比较,综合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