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1-2012学年度江苏省兴化市文正学校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 选择题 空气中含量最多且性质很稳定的是 A氧气 B氮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答案: B 中科院的全超导的 “人造太阳 ” 托克马克核聚变试验装置的调试运行成功,使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处于世界前列。氘和氚是核聚变的原料(氘、氚原子核内都只有 1个质子,但含不同数目的中子),聚变发生后,氘、氚原子核转变为氦原子核(氦原子核内有 2个质子)。根据以上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核聚变中原子不变,没有变成新的原子 B氘原子和氚原子属于不同元素 C氘原子和氚原子属于同种元素的两种不同原子 D氘原子和氚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同
2、答案: C 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约占 1/5 B实验时红磷要足量 C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红磷燃烧的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答案: AD 已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小密度越小。下列气体中密度最小的是 A N2 B CO C SO2 D CH4 答案: D 小林同学对所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A元素与人体健康 缺钙 易患甲状腺肿大缺氟 易生龋齿 B环保与物质利用 减少水污染 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减少白色污染 使用可降解塑料 C实验与安全 闻药品气味 招
3、气入鼻法给试管内液体加热 管口不对着自己或他人 D化学与分析 湿衣服晾干 微粒间有间隙 干冰人工降雨 易升华放热 答案: AD 下列实验操作先后顺序不正确的是 A加热碱式碳酸铜固体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 B使用胶头滴管吸取液体时,先将胶头滴管伸入液体中,后挤压胶头吸入液体。 C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结束时,先把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后停止加热。 D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先调平,后称量。 答案: B 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通常空气中各成份比值保持相对稳定 B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变化之一 C因为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很低,所以它是人类生存可有可无的物质 D大气中的
4、二氧化碳参与自然界中的许多变化,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答案: C 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如图, 在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中,二氧化碳进入植物体是通过 A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 C蒸腾作用 D火山喷发 答案: B 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B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 C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离子 D CO2和 CO性质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分子间的间隔不同 答案: C 为纪念化学学科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对人类文明的贡献,联合国将 2011年定为 “国际化学年 ”。下列对化学学科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A化学为人类研制了新材料 B化学的发展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C化学为人
5、类提供了新能源 D化学已成为生命科学的重要基础 答案: B 下图所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答案: B 天宫一号( Tiangong-1)于 2011年 9月 29日发射成功。它的发射标志着中国迈入航天新阶段。 “天宫一号 ”由长征二号 FT1火箭运载,主要以四氧化二氮 -肼类为燃料。 “天宫一号 ” 发射后,火箭底部冒出大量白色烟雾,原因是火箭发射时火焰喷射产生巨大的热量使导流槽中的水烧成水蒸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导流槽中的水烧成水蒸气是化学变化 导流槽中的水能冷却降温,保护发射架和火箭等 导流槽中的水能吸收一部分燃烧时产生的毒气 D导流槽中的水能减缓冲击力,降低灼烧度 答案: A 天宫
6、一号( Tiangong-1)于 2011年 9月 29日发射成功。它的发射标志着中国迈入航天新阶段。 “天宫一号 ”由长征二号 FT1火箭运载,主要以四氧化二氮 -肼类为燃料。 “天宫一号 ”飞天的动力来源于 A太阳能 B电能 C化学能 D风能 答案: C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B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白烟 答案: A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右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中获取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A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为 Ar B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 1
7、8个电子 D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39.95 答案: B 填空题 (6分 )物质都是由微粒构成的,请用微粒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用化学符号和数字表示: 2个碳原子 _;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_。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分子、原子、 _。水是由 构成的。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某一周期 (同一横行 )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_ A不同元素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不同 B同一周期(同一横行)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 C铝原子易失去 3个电子而形成带三个单位负电荷的铝离子 D同一周期(同一横行)从左向右,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大 答案: 2C O 离子 水分子 15 C ( 12分
8、)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同学们已经认识了几种常 见的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现有 液态氧 空气 铁 二氧化碳 氧化镁 碳酸氢铵( NH4HCO3) 高锰酸钾 水八种物质,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填序号,下同) _;属于氧化物的是 _, 属于单质的是 _。 水是人类最宝贵的自然资源。小明利用右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水的组成。通电一段时间后,试管 a与试管 b所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之比为 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通过该实验小明得出了许多结论,请你说出一条: 。 如图是水分子分解的示意图,请用序号回答: 该变化中发生变化的微粒是 _ ;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是 _;产生的新微粒是 _。 A H2O B. H2 C.
9、O2 D. H E. O F.H+ 某实验小组从护城河中取了水样,观察到: A. 水样呈黄色,有异味 B.水样浑浊,有固体小颗粒。他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净化处理,请回答: 向水样中加入明矾搅拌溶解,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 (填操作名称),除去固体小颗粒。 生活中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杀菌消毒的方法是 。 含氮的物 质进入水中会造成水中藻类大量繁殖,使水质恶化。这里的 “氮 ”是指 。 A元素 B原子 C离子 D分子 答案: 2: 1 水 氢气 +氧气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或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合理即可) A DE BC 过滤 煮沸 A (共 8分 )为了验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小林同学将实验中
10、制取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 A、 B装置。 ( 1)装置 A中的现象是 _,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该反应属于 _反应(填 “化合 ”或 “分解 ”);小颖同学对小林同学的 A装置的实验进行了改进(如图 C),她取一张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片,将纸片的一半喷上水,喷水的那一半为 _色;将这一纸片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到干燥的一边呈紫色,潮湿的一边呈红色,说明了 _,她进行这样的实验改进的目的是 _。 ( 2) B 装置中的现象是 _,说明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蜡烛燃烧。由此可知,二氧化碳在生活中可用于 _。 答案: 紫色变为红 色 水 +二氧化碳 碳酸 化合 紫色 二氧化碳
11、与水反应的生成物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或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酸性物质) 对比,排除了二氧化碳和水直接使之变为红色的干扰 蜡烛由下至上熄灭 灭火 (共 10分 ) ( 1)用下列序号填空: 烧杯 试管 胶头滴管 燃烧匙 能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 ;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 ; ( 2)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仪器与装置。依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 ; 写出用 A装置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收集装置可选用 (填标号 );选择装置A以合适的药品为原料制取氧气时,甲同学还在该装置试管内的导管口处添加了一团棉花,其目的是: ;甲同学做完实验后,发现试管炸裂了,可能的原因有 _(请讲出其
12、中的一条 ) 实验室制取氧气还常采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该方法制氧气有许多优点,如: (填序号)。 A产物无污染 B不需加热 C需加热 D生成物只有氧气 乙同学选用装置 C和 D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如何检验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是否已经收集满 _,检查 C装置气密 性时,用止水夹夹紧右边的导气管,向分液漏斗内倒入水,打开活塞,若观察到_,说明气密性好。 答案: 铁架台 高锰酸钾 锰酸钾 +二氧化锰 +氧气 D或 E 防止高锰酸钾阻塞导气管 试管外壁有水(其它答案:合理即可) AB 用燃着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 漏斗内液面不下降(合理即可) 简答题 (共 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臭氧是淡蓝色气体,大气中的臭氧层能有效阻挡紫外线,长期吸入大量臭氧会引起口干舌燥、咳嗽等不适症状,臭氧可用于游泳池的杀 菌和消毒。磷在臭氧中燃烧比在氧气中燃烧更旺,生成物与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生成物相同。 (1)臭氧的物理性质: (写一条); (2)请从分子构成的角度看,氧气和臭氧化学性质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 (3)磷在臭氧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 ; (4) 从上述材料中可见臭氧对人类有利有弊。请再举出一种物质,并说出其利弊: 。 答案: 臭氧是淡蓝色气体 构成的分子不同 点燃 磷 +氧气 五氧化二磷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