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1届江苏苏州中学初中部立达中学初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2010年 11月 21日上午,苏州太湖半程马拉松赛,全程约 21.0975公里,即将在风景秀丽的太湖之畔隆重举行。本次活动旨在通过跑步这种简单的运动方式,向大众提倡低碳健康新生活,呼吁环境保护,展现名城苏州和谐、易居和梦里水乡的独特魅力。下列做法不符合环保理念的是: A提倡步行或自行车等短途交通方式 B大力发展公交及轨道交通等公共交通事业,缓解城市汽车尾气排放问题 C在农田里大量焚烧秸秆、树枝等农林废弃物,以获得某些营养物质 D实时对企业的排气进行监测,从源头上控制、减少大气排放污染源 答案: C 试题分
2、析:提倡步行或自行车等短途交通方式、大力发展公交及轨道交通等公共交通事业,缓解城市汽车尾气排放问题、实时对企业的排气进行监测,从源头上控制、减少大气排放污染源等做法都是有利于环境改善的,符合环保理念,而在农田里大量焚烧秸秆、树枝等农林废弃物,会增加空气中粉尘等有害物质,不符合环保理念。故选 C。 考点:化学与环境保护。 点评:环保理念关乎我们的环境与生活,爱护环境, 人人有责。 人体中缺少某些元素,会影响健康,甚至引起疾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缺铁易患贫血病 B缺碘易患夜盲症 C缺锌易患甲状腺疾病 D缺钙易患动脉硬化疾病 答案: A 试题分析:人体中缺少某些元素,会影响健康,甚至引起疾病,缺铁易
3、患贫血病;缺碘易患大脖子病;缺锌易影响智力发育,侏儒症;缺钙易患佝偻病。 考点:元素与人体健康。 点评: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元素与人体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识记内容,难度不大。 元素的种类决定于原子的 A最外层电子数 B质子数 C相对原子质量 D中子数 答案: B 试题分析: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的种类决定于原子的质子数。元素的化学性质决定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选 B。 考点:元素的性质;原子的构成。 点评:元素的种类决定于原子的质子数,元素的化学性质决定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下列关于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镁带在氧气中燃烧,有白烟产生 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有黑
4、色固体生成 C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瓶壁有水雾产生 D硫磺在氧气中燃烧,有大量白烟生成 答案: D 试题分析:题中 A、 B、 C描述的实验现象是对的, D中硫磺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选 D。 考点:镁、铁、蜡烛和硫磺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点评:化学反应的现象是推断化学反应结论的基础,要识记。 下列微粒结构图示中,能表示水分子的是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题中 B可以表示水分子。 考点:微粒的模式图;水分子的构成。 点评:分子有原子构成,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对下列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分
5、析合理的是 A制取 CO2气体时,始终收集不到 CO2 收集 CO2的集气瓶没盖严 B加热碱式碳酸铜固体粉末时,试管破裂 加热前没有将试管外壁擦干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炸裂 用于引燃的火柴过长 D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少于 1 5 红磷过量 答案: B 试题分析:制取 CO2气体时,始终收集不到 CO2,可能是装置漏气造成的,制取气体时,首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炸裂,可能是因为没预先在瓶内装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反应时生成的熔融物炸裂了瓶底;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少于 1 5,可能是因为红磷的量不足,也可能是因为装置气密性
6、不好,还有可能是没有等到装置冷却的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B选项对异常现象分析的较为合理。选 B。 考点:化学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点评:化学实验中有一些注意事项往往关乎实验的成败,同学们要养成严谨的科学作风。 生活中的现象可以用分子等微粒的知识加以解释,其中错误的是 A气体热胀冷缩主要是因为气体分子间的距离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B高锰酸钾溶液稀释后溶液颜色变浅红甚至变为无色,是因为构成高锰酸钾的微粒变小 C分别蘸有浓盐酸和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时,产生大量白烟,是 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液氧和氧气都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是因为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答案: B 试题分析:微粒的性质有三个: 1、微
7、粒很小; 2、微粒之间有间隔; 3、微粒是不断运动的。题中 A、 C、 D的解释是正确的, B选择中高锰酸钾溶液稀释后溶液颜色变浅红甚至变为无色,是因为高锰酸钾微粒之间的间隔变大所致,不是构成高锰酸钾的微粒变小。选 B。 考点:微粒的性质。 点评:微粒的性质有三个: 1、微粒很小; 2、微粒之间有间隔; 3、微粒是不断运动的。 常温常压下在实验室收集 NH3(气体 ),与选择收集方法无关的信 息是 A NH3的密度 B NH3在水中的溶解性 C空气的密度 D NH3的质量 答案: D 试题分析:收集气体要根据气体的性质来选择合适的收集方法。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中成分发生反应的可用向上排空气
8、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且不与空气中成分发生反应的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反应的,可用排水法收集。收集方法与收集气体的质量没有关系。故选 D。 考点:气体的收集方法。 点评:收集气体的方法有: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和排水法,具体使用是要根据气体的性质来选择。 用下图装置可以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棉花会变蓝 B粗铜丝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C能产生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 D能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答案: B 试题分析: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变红,故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棉花会变红, A错;
9、将铜丝放下使内装石灰石的尼龙布袋与稀盐酸接触,反应开始,将铜丝往上提,则反应终止,可见铜丝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B正确;气体从稀盐酸中逸出,不能得到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该装置无法比较二氧化碳与空气的密度大小, D错。故选 B。 考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点评:本题考查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及其化学性质。 按环保要求:凡是有颜色、异味的工业废水都禁止排放。净化此类废水可采用的方法是 A沉淀 B过滤 C吸附 D静置 答案: C 试题分析:静置和沉淀只能使水中较大的颗粒物沉降到水底;过滤能除去水中的固体不溶物;吸附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选 C。 考点:水的净化;沉淀;
10、过滤;吸附。 点评:吸附一般 使用活性炭,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下列有关化学符号书写正确的是 A四个氢氧根离子 4(OH-) B碳酸钠 NaCO3 C硫酸钠 Na2S D三个铁离子 3Fe3+ 答案: D 试题分析:离子就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上合适的数字和正负号来表示,几个离子就在离子符号前加数字几;书写化学式,要依据客观事实,不能随便臆造,写完后可以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等于零的原则来检验。四个氢氧根离子 :4 ;碳酸钠 : ;硫酸钠 : ;三个铁离子 3Fe3+ 。故选 D。 考点:化学符号;化学式。 点评:化学式,化学符号周围的数字都有一定的含义,不能随便更改。
11、 在 H2、 OH-、 H、 H 四种微粒中,属于分子的是 A OH- B H2 C H D H 答案: B 试题分析: OH表示氢氧根离子, A 不是分子; H2表示氢分子; H 表示氢原子,不是分子; H+表示氢离子,也不是分子。故选 B。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随着科学的发展,古人点石成金的梦想现在已经可以实现了,早在 1919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就用 粒子轰击氮原子使氮元素变成了氧元素,下列有关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 A 粒子在轰击氮原子过程中氮原子内质子数没有改变 B 粒子在轰击氮原子过程中氮原子内电子数没有改变 C 粒子在轰击氮原子过程中氮原子内中子数没有改变 D 粒子在轰
12、击氮原子过程中氮原子内质子数发生了改变 答案: D 试题分析:元素的种类决定于质子数,氮原子经轰击变成氧原子,元素的种类发生改变,则其质子数一定改变,元素的种类发生改变,则原子的质量也随之改变,故中子数也会改变。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故选 D。 考点:原子与原子构成。 点评: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的种类决定 于质子数。 实验室里用加热的方法制取氧气的过程,大致分为以下六个主要操作: 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 熄灭酒精灯;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里,并在靠近试管口处放一小团棉花,用带导管的胶塞塞紧,并将它固定在铁架台上;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将导管
13、从水面下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加热高锰酸钾分解制取氧气时的操作步骤为:查、装、定、点、收、移、熄。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是: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里,并在靠近试管口处放一小团棉花,用带导管的胶塞塞紧,并将它固定在铁架台上; 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将导管从水面下取出。 熄灭酒精灯。故选 B。 考点: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 点评:制取氧气步骤的口诀: “查、装、定、点、收、移、熄 ”,谐音 “茶庄定点收利息 ”。 在做镁条燃烧实验时,用于夹持镁条的仪器是 A弹簧夹 B坩埚钳 C铁夹 D试管夹 答案
14、: B 试题分析:弹簧夹是用来夹住导管上的乳胶管的;铁夹是用在铁架台上加持试管或的别的玻璃仪 器的;试管夹是木制的,用来夹持试管加热用的;坩埚钳是铁制的,可以夹持温度很高的物体,如很烫的坩埚,做镁条燃烧实验时,可以用坩埚钳夹持镁条。选 B。 考点:实验室常见夹持仪器的使用方法。 点评:注意区分这些常见的夹持仪器的用途,不能混淆,不可替代。 离子在人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根据下列微粒的结构示意图 (圆圈内 “+”号和数字表示带正电的质子的数目,弧线上数字代表各电子层带负电的电子的数目 ),其中属于阴离子的是答案: D 试题分析:原子中,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离子是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的,原子得到电子,
15、则核外电子总数 大于质子数,是阴离子;失去电子,则核外电子总数小于质子数,是阳离子。题中 D的质子数是 17小于核外电子数 18,故 D是阴离子。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离子结构示意图。 点评:原子中,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离子是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的,原子得到电子,则核外电子总数大于质子数,是阴离子;原子失去电子,则核外电子总数小于质子数,是阳离子。 已知 n个银原子的质量为 mkg, a个碳原子(测定相对原子质量的一种碳原子)的质量为 bkg,则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可以表示为 A 12am/bn B am/12bn C 12bn/am D bn/12am 答案: A 试题分析:相对原子质量 =
16、 。 根据题意得: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 =12am/bn。故选 A。 考点:相对原子质量。 点评:相对原子质量 = 。 有资料表明,目前全球变暖引发的异常高温,每年造成世界大城市中约6000人死亡。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气体是: A氧气 B水蒸气 C氢气 D二氧化碳 答案: D 试题分析:二氧化碳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气体,此外还有甲烷、水蒸气等。 考点:温室气体。 点评: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漫步在 2500年悠久历史的苏州古城之中,处处都能体味到小桥流水人家的独特韵味。可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建设,苏州水污染的情况也不容忽视。下列做法中,不会造成水污
17、染的是: A随意向河道内倾倒垃圾 B随意在沿河修建码头或建房,侵占河面 C向河道内投放花白鲢鱼苗 D工厂或其他产业产生的废水直接排入河道 答案: C 试题分析:工农业废水、生活污水等都会造成水体污染。随意向河道内倾倒垃圾 、工厂或其他产业产生的废水直接排入河道,会直接导致水体污染;随意在沿河修建码头或建房,侵占河面会降低水的自我净化能力,结果是导致水体破坏 ;而向河道内投放花白鲢鱼苗则能让这些鱼消化掉河中的浮游生物,达到净化水源的目的。选 C。 考点: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点评:保护水资源,人人有责。 苏州,作为唯一的一座地级市亮相于 2010年上海世博园城市最佳实践区之中。以 “古城保护与更
18、新 ”为主题的苏州馆内,古典文化与现代文明相互交融,向世界演绎出一幅苏州文化 “双面绣 ”。以下列举的苏州特产制作过程中,与化学变化密切相关的是: A烧制松鼠桂鱼 B制作苏绣织品 C雕刻明式家具构件 D印制桃花坞年画 答案: A 试题分析: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两者的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制作苏绣织品、雕刻明式家具构件、印制桃花坞年画都是物质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而烧制松鼠桂鱼时,鱼肉中蛋白质变性,是化学变化。选 A。 考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辨别。 点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日常生活中的下列
19、物质,可以认为是纯净物的是:答案: D 试题分析:混合物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而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食用醋、 75%医用酒精、加碘食盐都是混合物;千足金可以认为是纯净物。 考点: 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 点评:混合物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而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 )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味的原因是 A分子很小 B分子是可分的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答案: D 试题分析:微粒的性质有三: 1、微粒很小; 2、微粒是不断运动的; 3、微粒之间有间隔。诗人能闻到花香,是花中有香味的物质微粒不断运动的
20、结果。选 D。 考点:微粒的性质。 点评:微粒的性质有三: 1、微粒很小; 2、微粒是不断运动的; 3、微粒之间有间隔。 下列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 A用肥皂水区分硬水与软水 B用加热的方法区分碳酸氢铵固体与蔗糖固体 C用通电的方法区分蒸馏水和食盐水 D用带火星的木条区分氮气和二氧化碳 答案: D 试题分析: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物质,加肥皂水会有沉淀,泡沫少,所以 A方案可行;碳酸氢铵遇热会分解,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而蔗糖不能, B方案可行;蒸馏水几乎不导电,而食盐水可以导电, C方案可行;氮气和二氧化碳都不能支持燃烧,故 D方案不可行。 考点:物质的辨别。 点评:辨别物质,要根据其性质来进行
21、。 下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碳元素只能形成一种单质 B氮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7 C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6.00 D C、 N、 O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图可知: C、 N、 O的原子序数依次为 6、 7、 8,依次增加;氮是7号元素,原子中,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所以氮元素核外有 7个电子;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6.00;碳元素可以形成金刚石、石墨等同素异形体;故 A 不对。 考点:元素周期表;元素的性质;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 点评:元素周期表内包含了很丰富的含义,原子中,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人们常说,菠菜中含丰富的铁,这里的铁应理解为
22、A金属单质 B非金属单质 C元素 D分子 答案: C 试题分析:人体需要多种元素参与生命活动。菠菜中含丰富的铁,是指铁元素。 考点:元素与人体健康;元素与分子、原子、单质的区别。 点评:元素有游离态和化合态之别,元素与人体健康中的元素一般都是化合态的元素。 1991年我国著名化学家张青莲教授,精确测定了铟( In)元素等相对原子质量新值。铟元素的核电荷数为 49,相对原子质量为 115。铟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 115 B 49 C 66 D 164 答案: B 试题分析:原子中,质子数 =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中子数。由题中信息可知,铟元素的核电荷数为 49,其核
23、外电子数为 49。选 B。 考点:原子的构成。 点评:原子中,质子数 =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中子数。 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A干冰 B氯化钠 C氨气 D金刚石 答案: D 试题分析:气体、非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由分子构成;金属、非金属固体单质、稀有气体由原子构成;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有离子构成。干冰、氨气由分子构成;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金刚石由碳原子构成。选 D。 考点:物质的构成。 点评: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动植物的新陈代谢 B金属器皿的锈蚀 C蜡烛燃烧 D食物的腐烂 答案:
24、 C 试题分析:缓慢氧化是物质与氧发生的缓慢的不易被人察觉的反应。动植物的新陈代谢、金属器皿的锈蚀、食物的腐烂都是缓慢氧化,而蜡烛燃烧是剧烈的氧化反应。选 C。 考点:缓慢氧化。 点评:缓慢氧化的特征就在一个慢字。燃烧是剧烈的氧化反应。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工业上利用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从液态空气中分离出氧气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B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 C若大量有害物质进入空气中,仅靠大自然的自净能力,大气还能保持洁净 D按体积分数计,空气中约含有氮气 78、氧气 21、其他气体 和杂质 1 答案: C 试题分析: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空气的成分比较复杂,是混合物
25、,按体积分数计,空气中约含有氮气 78、氧气 21、其他气体和杂质 1,工业上利用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从液态空气中分离出氧气,这个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空气有一定的自我净化能力,但是空气的自我净化能力是有限度的,若大量有害物质进入空气中,仅靠大自然的自净能力,大气将不能再能保持洁净。选 C。 考点:空气的组成,空气的保护。 点评: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空气有一定的自我净化能力,但是空气的自我净化能力是有限度的。 下列有关酒精灯使用或存放的图示错误的是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酒精灯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加热仪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 1、用火柴点燃酒精灯,不可到别的燃着的酒精灯上借
26、火; 2、向灯内添加酒精,要用漏斗,添加的酒精总量不超过灯容积的 2/3; 3、存放酒精灯要盖上灯帽,防止灯内酒精挥发,灯芯上留下水,难以点燃; 4、用酒精灯加热时,要使用酒精灯的外焰,此处温度最高。 考点:酒精灯的使用。 点评:酒精灯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加热仪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安全。 填空题 ( 7分)下图 A F是实验室制备某些常见气 体的发生装置示意图。 ( 1)实验室制备 CO2的反应表达式为: 可用的发生装置有: (选填上图字母序号 )。 ( 2)装置 E相对于装置 C在操作方面的优势为: 。 ( 3)某学生使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他选择上述装置中的 (填装置序号)进行反应,写出该反应的
27、反应表达式 。检查装置气密性良好后,该同学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检查装置并无破损,可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高锰酸钾已大量分解,但导管口仍未产生明显气泡,可能的原因是 ;该同学在洗涤试管时发现有墨绿色固体,根据你已有的知识判断该固体可能是(用化学式表示) 。 答案:( 1) CaCO3 2HCl CaCl2 CO2 H2O ( 2)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 3) A; 2KMnO4 K2MnO4+MnO2+ O2 橡皮塞没有塞紧; K2MnO4 试题分析:( 1)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物是石灰石和稀盐酸,生成物是氯化钙、水、二氧化碳;反应的表达式为: CaCO3 2HCl CaCl2 CO2
28、H2O,题中 BCDE的装置都可以要来制取二氧化碳; ( 2)装置 E在开始实验时打开开关,球形漏斗内液体向下流与装置内固体接触反应开始,如果关闭开关,装置内气体越来越多,压强越来越大 ,会把液体压回到球形漏斗内,使固体和液体分离,所以反应停止,所以该装置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 3)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属于加热固体制取气体的类型,可以选用题中A装置;反应的表达式为: 2KMnO4 K2MnO4+MnO2+ O2;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高锰酸钾已大量分解,但导管口仍未产生明显气泡,说明没收集到气体,可能是装置漏气造成,比如橡皮塞没塞紧;高锰酸钾分解后,生成物是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29、所以在洗涤试管时发现有墨绿色固体应该是反应生成的锰酸钾。 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实验 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书写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点评:本题考查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反应装置的选用方法。 ( 2分)微粒模型观察与比较。如下图所示,在钠与氯气的反应中,每个钠原子失去 1个电子,成为 1个钠离子;每个氯原子得到 1个电子,成为 1个氯离子;钠离子与氯离子结合形成氯化钠。因为 1个电子的质量大约为 1个质子或中子质量的 ,故原子的质量几乎都集中在原子核上。 若用 r、 m分别表示微粒的半径和质量,以 “ ”或 “ ”或 “”填空。 ( 1) m
30、(Na) m(Na+); ( 2) r(Cl) r(Cl-); ( 3) r(Na) r(C1); ( 4) r(Na+) r(Cl-)。 答案:( 2分,每空 0.5分) ( 1) ( 2) ( 4) 试题分析:同周期的元素一般满足从左往右半径依次减小,因为半径越小,对电子的吸附能力就越强,外围的电子数就越多;离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 ( 1) 1个电子的质量大约为 1个质子或中子质量的 ,故原子的质量几乎都集中在原子核上,所以 m( Na) m( Na+); ( 2)因为 Cl离子比 Cl原子多了 1个电子,所以 Cl离子的半径大于 Cl原子的半径; r( Cl) r( Cl-)
31、; ( 3)根据同周期的元素一般满足从左往右半径依次减小,可知: r( Na) r( C1); ( 4)比较离子的半径大小:第一看离子核外电子层数,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第二,如果电子层数相同,看核电荷数,核电核数越大对外界电子的吸引力越大,离子半径反而越小。 Na+只有两层电子层, Cl-有三层,因此: r( Na+) r( Cl-)。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原子的构成;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 点评:同周期的元素一般满足从左往右半径依次减小,本题难度较大。 (7分 )完成下列反应的反应表达式 ,并回答有关问题 ( 1)化学实验室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其中二氧化锰起 作
32、用。 ( 2)二氧化碳通入滴有紫色石蕊试剂的水中: ,液体的颜色变为 色。 ( 3)铜丝在空气中加热: ,该反应属于 反应类型(填写基本反应类型) ( 4)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的原理: 。 答案:( 7分,每空 1分) ( 1) H2O2 H2O + O2;催化; ( 2) CO2 + H2O H2CO3;红 ( 3) Cu + O2 CuO ;化合(反应); ( 4) CO2 + Ca(OH)2 CaCO3 + H2O 试题分析:书写化学反应表达式要根据客观事实来写。 ( 1)化学实验室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H2O2 H2O + O2,其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起催化作用。 ( 2)二氧化碳
33、通入滴有紫色石蕊试剂的水中: CO2 + H2O H2CO3,液体的颜色变为红色。 ( 3)铜丝在空气中加热: Cu + O2 CuO,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 4)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原理为: CO2 + Ca(OH)2CaCO3 + H2O 考点:化学反应表达式的书写;反应类型的判断。 点评:注意把化学式写正确,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来判断反应类型,多变一是化合反应,一变多是分解反应。 (3分 )完成下列表格 物质名称 硝酸钾 氮气 化学式 N2O4 氮元素化合价 答案:( 3分,每空 0.5分) 物质名称 四氧化二氮 化学式 KNO3 N2 氮元素化合价 +5 +4
34、 0 试题分析: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零。书写化学式时可以利用化合价来检验化学式的正误。 硝酸钾: KNO3; K: +1 价, O: -2 价, N 的化合价 =0-( +1) -( -2) 3=+5 价; N2O4:四氧化二氮 ; O: -2价,设 N的化合价为 X,则: X 2+( -2) 4=0,解 X=+4价。 氮气: N2 ;氮气是单质,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 0。 考点:物质名称;化学式;化合价。 点评: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零,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零。 (6分 ) ( 1)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填空 两个氧分子 ; 三个铵根离子 ; 五个氮原子 ; 标出碳酸钙中碳元素的
35、化合价 ; 氢氧化钡 ; 氦气 ; 硝酸锌 ; 硫酸铁 ; 硫酸 ; 氧化铝 ; ( 2)写出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 “2”的涵义: SO2 ; 3S2- ; 答案:( 6分,每空 0.5分) ( 1) 2O2; 3NH4+; 5N; ; Ba(OH)2; He; Zn(NO3)2; Fe2(SO4)3; H2SO4 Al2O3; ( 2) 每个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 每个硫离子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 试题分析:元素、原子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分子用化学式表示;离子就在元素符号右上角表示合适的数字和正负号;几个分子、原子或离子,就在化学式、元素符号或离子符号前加数字几;化合价就在元素符号正上
36、方表示正负号和数字。 ( 1) 两个氧分子: 2O2; 三个铵根离子: 3NH4+; 五个氮原子: 5N; 标出碳酸钙中碳元素的化合价: ; 氢氧化钡: Ba(OH)2; 氦气: He; 硝酸锌: Zn(NO3)2; 硫酸铁: Fe2(SO4)3; 硫酸: H2SO4; 氧化铝: Al2O3 ( 2)化学符号中数字 “2”的涵义: SO2:每个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 3S2-:每个硫离子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 考点:化学符号的书写;化学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用语的书写和化学符号的意义。 计算题 ( 3分)人体缺乏维生素 C(简写 “VC”)就会患坏血病,哥伦布探险时
37、的许多船员就因此而死亡。右图所示为某种 “维生素 C”说明书的一部分。请你回答: (1)“VC”中含有 种元素,相对分子质量为 _。 (2) 若正常成人每天对 “VC”的最低需要量为 60mg。当 “VC”完全来自右图的 “维生素 C”药片,则每天至少服用 _次; 答案:( 3分,每空 1分) ( 1) 3 ; 176; ( 2) 3 试题分析:( 1)由维生素 C的化学式: C6H8O6可知: “VC”中含有 3种元素,相对分子质量 =126+18+166=176; ( 2)根据题意,若正常成人每天对 “VC”的最低需要量为 60mg,则每天需要服用 “VC”的片数 = =6片,每天服用 2
38、片,则每天要服用 6/2=3次。 答:(略)。 考点:物质的组成;相对分子质量;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 点评:相对分子质量等于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探究题 ( 8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就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实验探究: 【集体设计】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经过研究讨论后,采用燃烧方法除去氧气后,测定剩余气体的体积。但首先需要解决两个实际问题: ( 1)要能确保消耗其中的氧气,使气体的体积减小 ,选择什么样的药品就显得很重要。他们应该选择下列物质中的(填编号) _ 。 A蜡烛 B红磷 C硫粉 D木炭 ( 2)药品的取用量也有相应要求。你认为取用量应达到什么要求 _ _。 【设计实验】 第一小组同学共
39、同设计了如下图的 A、 B两套装置。 ( 3)你认为合理的是(填编号) _。 ( 4)为了确保实验的成功,在装药品之前应该先检查 _。 ( 5)集气瓶中所选择物质燃烧反应的反应表达式是 _。 【改进实验】 第二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得知:白磷不溶于水,露置在空气中容易发生缓慢氧化而引起自燃,而燃烧产生的五氧化二磷会刺激人的呼吸道。于是他们将试管的容积分成五等份,做好标记(如图 C)。在试管中加入一小块(足量)白磷,迅速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口,将试管放入热水中,使白磷燃烧。待白磷熄灭并冷却到室温后,再将试管倒立于盛有水的水槽中,并在水中将橡皮塞取下。 ( 6)此装置的优点是(任写两点) _; _。 ( 7
40、)小组 A同学用镊子从容器中取出白磷后,准备在滤纸上切割时, B同学立刻阻止了他,指出他的操作不正确,请分析原因_。 答案:( 1) B ( 2)红磷过量 ( 3) A ( 4)装置气密性 ( 5) P+O2 P2O5 ( 6)防止产生的五氧化二磷被吸入至呼吸道;测定结果更加精确 ( 7)防止白磷在空气中切割时引起自燃,造成实验危险。 试题分析: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关键要做到以下 几点: 1、装置气密性良好; 2、可燃物在空气中容易燃烧,且燃烧后不会生成其他气体,一般选用红磷; 3、可燃物(红磷)的量要充足。 ( 1) 要能确保消耗其中的氧气,使气体的体积减小,应选择红磷,因为红
41、磷燃烧后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而蜡烛、硫、木炭燃烧后都会有气体生成,瓶内气体体积改变受影响; ( 2) 红磷的量要保证过量,以确保瓶内氧气被全部消耗完; ( 3) 题中 A装置合理;燃烧匙伸至瓶底,可以将氧气耗尽; ( 4)为了确保实验的成功,在装药品之前应该先检查装置气密性; ( 5)集气瓶中所选择物质燃烧反应的反应表达式是 P+O2 P2O5 ( 6)题中 C装置在水下进行,优点有:防止产生的五氧化二磷被吸入至呼吸道;测定结果更加精确; ( 7)白磷在空气中容易因缓慢氧化而自燃,为防止白磷在空气中切割时引起自燃,造成实验危险,故不能在空气中切割白磷。 考点: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 点评:
42、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成功的关键是要做到以下几点: 1、装置气密性良好; 2、可燃物在空气中容易燃烧,且燃烧后不会生成其他气体,一般选用红磷; 3、可燃物(红磷)的量要充足。 ( 4分)科学家用通电的方法使水分解,从而证明了水的组成。 ( 1)把水注入水电解器装置中,接通直流电,可以观察到 b管中的电极上_;随着反应的进行, c管中液面逐渐 _(填写 “升高 ”、 “下降 ”或 “不变 ”) ( 2)在实际实验操作中,我们会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硫酸,其目的在于 _ ( 3)检验 a管中气体产物的方法是 _。 慢慢打开活塞,用燃着的木条靠近玻璃管尖嘴部分,观察是否被点燃,并
43、用一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现象 用一 支小试管收集生成的气体后移至酒精灯火焰处点燃,听是否有爆鸣声,并观察现象 用带火星的木条接近玻璃管尖嘴部分,慢慢打开活塞,观察是否复燃 答案:( 1)出现大量气泡 升高 ( 2)增强水的导电性 ( 3) 试题分析: 1、电解水实验装置中使用的电源是直流电源,与电源正极相连的阳极上产生的气体是氧气,与电源负极相连的阴极上产生的气体是氢气,实验中可以看到电极上有大量气泡出现,随着反应的进行, c管中液面逐渐升高,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是 2: 1; 2、在实际实验操作中,为增强水的导电性,我们会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硫酸; 3、题中 a管内产生的气体较多是氢气,检验氢气的做法是:先用一支小试管收集生成的气体后移至酒精灯火焰处点燃,听是否有爆鸣声,即先验纯,再慢慢打开活塞,用燃着的木条靠近玻璃管尖嘴部分,观察是否被点燃,并用一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现象,若烧杯内壁出现大量水雾,则说明气体燃烧生成了水,即可证明该气体是氢气。 考点:电解水;氢气的检验。 点评:为增强水的导电性,在水中加入的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硫酸,不是催化剂;为保证安全,在点燃氢气 前一定要先验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