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吉林长春四校八年级第一次联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progressking105 文档编号:303657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2.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吉林长春四校八年级第一次联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2-2013学年吉林长春四校八年级第一次联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2-2013学年吉林长春四校八年级第一次联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2-2013学年吉林长春四校八年级第一次联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2-2013学年吉林长春四校八年级第一次联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吉林长春四校八年级第一次联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运动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月球绕着地球转 B公路上行驶的汽车 C空气的流动 D洒在水里的糖使水变甜 答案: D 试题分析:运动是大家所熟悉的现象之一,我们在生活中积累了大量与运动有关的感性认识物体的运动有多种形式,在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A、 B、 C中都存在物体位置之间的变化,所以都属于机械运动; D选项中的洒在水里的糖使水变甜,是分子的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但不属于机械运动; 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机械运动 点评:此题重点对机械运动的概念进行考查,判断一个

2、物体是否在做机械运动,关键是要看它的位置是否在发生变化 医生用的听诊器是因为( ) A能使振动的振幅增大,响度增大 B能改变发声体的频率,使音调变高 C能减小声音的分散,传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 D能缩短听者到发声体的距离,使传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 答案: C 试题分析:选题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声音越强,听到的越清楚听诊器的工作原理就是利用声音在管内空气中集中传播,减小声音的分散,提高声音的响度,从而可以听到更清楚的声音,然后根据经验判断是否有病症;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响度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声音特征中的响度,要结合定义进行分析解答 以下例子中,不属于利用声传递信

3、息的是( ) A远处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 B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会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松动的螺栓 C古代雾中航行的水手通过号角的回声可以判断悬 崖的距离 D利用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 答案: D 试题分析: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人们根据这一特点,可以得到许多内容 声音也可以传递能量根据各个选项的具体做法,分别进行分析 A、雷声是下雨的信息,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B、工人从声音的异常中得到是否正常信息,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C、水手根据号角声传播时间的长度来判断距离的远近,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D、清洗机械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的特点来完成工作的,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故选 D 考点:本题

4、考查声与信息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学生熟知对声 音传递信息和能量特点具体做法的理解能力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蝙蝠在飞行时发出超声波 B大象的语言对人类来说就是一种次声波 C地震、火山喷发、台风等都伴有次声波 D人们利用次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 答案: D 试题分析: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 20Hz 20000Hz,频率低于 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 A.蝙蝠在飞行时发出超声波,正确 B.因为大象的 “声音 ”是一种次声波,其频率低于 20Hz,不在人耳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之内,所以人类听不到大象之间的交流 ”声音 “;正确; C.地震、火山喷发、台风等都伴有次声波,正确; D.

5、人们利用超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超声波与次声波 点评:解决此类题目要结合人能够区分声音频率范围进行解答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在振动,人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只要听到物体在发声,那么物体一定在振动 C只要人听不到声音物体就一定没有振动 D以上说法都正确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两种可能都可以造成 “有振动,但听不到声音 ”一是物体在真空中振动,没有介质向外界传播;二是这种振动的频率低于或高于人的听觉范围,即振动频率不在 20-20000赫兹之间因此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B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所以只要听到物体在发声,那么物体一定在振动,正确; C我们

6、能够听到声音需要的条件:一是必须有发声的物体;二是需要有声音传播的介质;三是在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内;缺一不可;故当我们听不到声音时可能是没有发声物体,也可能是没有传播声音的介质或不在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之内,错误; D也是错误的。 考点:本题考查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进行分析解答 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认真细致地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B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会引起误差 C测量时错误就是误差太大 D测量中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以避免的 答案: D 试题分析:要正确解答本题,首先要掌握误差的定义,还要掌握误差产生的原因,减小误差的方法

7、及误差与错误的区别差与测量的人、测量工具、测量环境有关,因此,任何测量中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努力减小误差,不可能消除误差 选用更精密的测量仪器,改进实验方法,熟练实验技能等都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除误差所以选项 A、 B、 C错误,选项 D正确 故选 D 考点 :本题考查误差及其减小方法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学生对误差定义、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减小误差的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若四次测量一本书的宽度记录为: 12.38cm, 12.36cm, 12.38cm, 12.34cm,则书宽度平均值是( ) A 12.38cm B 12.365cm C 12.36cm D 12.37cm 答案: D 试题

8、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最小分度值的意义及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的理解与运用在进行长度的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其数据由准确值和估读值组成,但只准确到分度值所对应的那一位,如分度值为毫米的刻度尺则准确到毫米级,毫米级以下为估计值;为了减小误差通常进行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在数据处理时通常是先将错误数据删除,然后求平均值并保留到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将数据 12.38cm, 12.36cm, 12.38cm, 12.34相加后求平均值得 12.365cm,因测量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所以最接 近真实的测量记录应 为 12.37cm(四舍五入法)由此可见选项 A、 B、 C都不正确故选 D 考点:

9、本题考查长度的测量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知道求平均值后要四舍五入保留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坐在汽车里的乘客、司机和路旁的孩子们有如图所示的对话,正确的( ) A孩子们认为汽车前进得快,是以汽车为参照物的 B不论选什么作为参照物,乘客都是不动的 C司机说乘客没动,是以汽车为参照物的 D图画中的人物都是以地面为参照物来判断运动与否的 答案: C 试题分析:运动与静止是相对的,同一物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同,图中问题所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所以会有不同的说法 A、研究物体的运动状态时,不能以被研究的物体自身为参照物,所以 A选项是错误的 B、运动与静止是相对的,同一物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

10、的运动状态不同,所以 B选项说法不对 C、以汽车为参照物,乘客与汽车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乘客是静止的该选项正确 D、若都以地面为参照物乘客与地面间的位置在变化,乘客是运动的,所以该选项说法与题意不相符合故应选 C 考点:本题考查运动和静止的相对 性 点评:学生以地面为参照物所以说汽车运动的真快;司机以汽车为参照物所以乘客是没有动 水中游得最快的旗鱼,速度可达 108km/h,陆地上的猎豹最快每秒可跑 40 米,空中飞行的燕子 1min能飞 3km,比较它们的速度的大小( ) A燕子速度最大 B旗鱼速度最大 C猎豹速度最大 D三者一样大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 求出猎豹和褐海燕的运动速度

11、,将速度单位换算统一,进行比较旗鱼的速度 猎豹的速度 ; 燕子的速度 ,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运动快慢的比较、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物体运动速度的比较,解题的关键是物体速度的换算 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 3秒内通过 36米的路程,则它在前 2秒内的速度一定是( ) A 9米秒 B 12米秒 C 4.5米秒 D无法确定 答案: B 试题分析:已知物体做匀速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利用速度公式 求物体的速度;由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在 3s内速度不变,据此可得它在前 2s内的速度 解: ,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在前 3s内速度不变, 它在前 2s内的速度为 12m/

12、s 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匀速直线运动、速 度的计算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悉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速度的计算,知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不变是关键 实验题 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 .( 6分) 甲: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 . 乙: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 丙: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 丁: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枝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让纸在笔尖上迅速滑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 你认为,能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实验现象是哪一个或哪几个 其他现象虽然不能说明声音产生的条

13、件,但是分别说明什么问题 答案:( 1) 乙 ,丁 ( 2) 甲: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丙:声音的音调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 试题分析:声音是由发声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靠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声音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1)甲:放在玻璃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发声,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向外抽时,听到的声音逐渐减弱,是因为真空不能传声由此可知,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乙: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能够说明声音产生的条件是物体的振动 丙: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是因为笛子中的空气柱发生振

14、动,而且笛子柱的长度在不断变化,振动频率不断变化,造成音调的改变所以笛子发出声音的频率不同,音调不同 丁: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让笔尖在纸上迅速滑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能够说明声音产生的条件是物体振动 能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两个实验现象是乙丁; ( 2)甲: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丙: 说明发声体振动频率不同,音调不同 考点:本题考查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频率及音调的关系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产生和传播条件、声音的特征等知识进行解答 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先让一端伸出桌边短一些,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

15、,然后一端伸出桌边长一些,再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使钢尺两次振动幅度大致相同 .比较两种情况下,第 _次钢尺振动得快,它的音调 _(填 “高 ”或 “低 ”),这说明音调与 _有关 .如果保持伸出长度不变,只改变钢尺振动幅度, 则改变的是钢尺的声音的哪个特性 _。( 8分) 答案:第一,高,频率,响度 试题分析:音调的高低和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钢尺伸出桌边越短,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音调越高,说明音调与振动的快慢有关如果保持伸出长度不变,只改变钢尺振动幅度,则改变的是钢尺的声音的响度。 考点:本题考查声音的产生、音调、频率及音调的关系、响

16、度与振幅 点评:该题通过实验考查了音调高低与振动频率、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 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 速度的实验( 1.2.3题每空 1分,第 4题 2分) ( 1)该实验目的是练习用 和 测平均速度 ( 2)该实验原理是 ( 3)实验时观察到,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是 _直线运动(选填 “匀速 ”或 “变速 ”) ( 4)实验中测得路程 s1上的平均速度为 v1,路程 s2上的平均速度为 v2,路程 s3上的平均速度为 v3那么, v1、 v2、 v3的大小关系是 答案:( 1)刻度尺,秒表,( 2) v = s/t,( 3)变速,( 4) v3 v

17、1 v2、 试题分析:小车沿斜面做的是加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是一段时间的路程与这段时间的比值,用公式 来计算:( 1)图示,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将沿斜面做加速运动,结合测量工具刻度尺、秒(停)表分别测出不同时间段的路程和时间,可以算出不同时间段的平均速度 ( 2)测出路程 s,对应的时间 t,用 计算速度 ( 3)小车由静止释放,在重力、支持力、摩擦阻力作用下,沿斜面做加速运动 故答案:为:变速 ( 4)小车沿斜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若题中小车在斜面末端速度为 v,在表示的 s2末端的速度为 v, 则 , , 故答案:为: v3 v1 v2 考点:本题考查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 点评:此题做过

18、实验应知道小车沿斜面做变速中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用 来算各段平均速度,最后一问能定性分析得到答案:就可以了,这里详细的给出了定量的分析。 填空题 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条,北京市区内禁止汽车鸣笛和燃放烟花爆竹,这是在 减弱噪声;在公路和住宅区内设置屏障墙和种草、植树,这是在 减弱噪声;听到巨大的响声,应立即捂住耳朵,张大嘴巴,这是在 减弱噪声 答案: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 试题分析:减弱噪声的途径:( 1)在声源处减弱 -消声;( 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吸声;( 3)在耳朵处减弱 -隔声。禁止鸣笛和燃放烟花爆竹,即从声源出禁止噪声的产生,即在声源处减弱,在公路和住宅间设立屏障或种植树木,是在传

19、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听到巨大的响声,应立即捂住耳朵,张大嘴巴,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考点:本题考查防治噪声的途径 点评:有关噪声问题是声学中常见考点,请同学们平时多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人讲话依靠 _的振动发出声音,鼓声依靠 _的振动发出声音,小提琴依靠 _的振动发出声音,笛子依靠 _的振动发出声音。 答 案:声带,鼓面,琴弦,空气柱 试题分析:声音是发声体的振动产生的人说话是声带的振动产生的;鼓声是由鼓面的振动产生的;小提琴声是由琴弦的振动产生的;笛子声是由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 考点:本题考查声音的产生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知道声音的产生的条件,要知道一些常听到的声音是什么物体振动产生的 下列事

20、例中,分别是通过什么介质传播声音的。 A_ B_ C_。 A我们平时听到的讲话的声音; B在水中游动的鱼被岸上的脚步声吓跑; C人的耳朵紧贴到火车铁轨上听到远处开动 的火车的声音 答案:空气(气体),水(液体),铁轨(固体) 试题分析: A我们平时听到的讲话的声音是通过空气进行传播的; B岸上的脚步声会通过水传播到鱼所在位置,把鱼儿吓跑; C开动的火车声音可以通过火车铁轨上进行传播 考点:本题考查声音的传播条件 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人眼能分辨的最小物体为 0.1mm= nm。 答案: 5 试题分析

21、:本题根据长度单位的进率进行换算换算的步骤为:原来的数字、乘号、进率、后来的单位 0.1mm=0.1106nm=105nm。 考点:本题考查长度单位换算 点评:无论什么物理量的单位换算,前面的数都表示倍数,不进行换算,只是把后面的单位进行换算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单位换算 请填上合适的单位或数值: ( 1)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速度为 30 ; ( 2)人的头发直径约为 70 ; 答案: m/s ,微米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常见的一些物理量的重要数据、单位的认识;对于速度可以联系生活中常见汽车的速度,同时应注意 km/h和 m/s的单位换算;对于长度可联系自己所掌握的 1m的长度,再据实际情况进行

22、判断即可( 1)由于1m/s=3.6km/h,所以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速度不可能是 30km/h,故应是30m/s;( 2)人的头发的直径是用肉眼直接看到的,故其直径不可能是 70nm,更不能是 70mm,应该是 70m左右。 考点:本题考查速度、长度的估测 点评:知道生活中常见的数据和单位,且能据实际情况判断进行判断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在物理学中,用速度来表示物体 ,即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路程的多少。 答案:运动的快慢 试题分析:在物理学中,用速度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即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路程的多少。物体运动的快慢可用速度描述,物体的速度大,物体运动快,速度小,物体运动慢;速度是用来

23、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考点:本题考查速度的物理意义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理解速度的含义。 “月亮躲进云层里 ”是以 为参照物; “潮起潮落 ”是以 为参照物的。 答案:云 ,地面 试题分析:关于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的考查,一般有两种考查思路 : 告诉研究对象及其运动状态,选取参照物; 已知研究对象与参照物,确定物体运动状态此题考查的是第一种类型月亮躲进云层研究的是月亮的运动状态,它的运动情况是相对于云层而言的,所以参照物是云层; “潮起潮落 ”被研究的物体是潮水,说明潮水在运动,以地面为参照物,潮水和地面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 考点:本题考查参照物及其选择 点评:参照物要选取物理情景中出现

24、的物体为参照物同样一种运动场面,人们描述的方式不同,主要在于所选参照物的不同我们说哪个物体运动了,都是选择了一个假定为不动的物体为参照物的 下列与声有关 的语句中所表达的物理含义是: ( 1) “震耳欲聋 ”说的是声音 大。 ( 2) “悦耳动听 ”说的是声音 美。 ( 3) “尖厉刺耳 ”说的是声音 高。 答案:响度,音色,音调 试题分析: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音色、响度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是声音的大小;音色是能辨别物体,音色和物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1) “震耳欲聋 ”,说明声音大,响度大 ( 2) “悦耳动听 ”,说明声音好听,是指声带好,是指振动物体的材料好,指的是音色好 ( 3)

25、 “尖厉刺耳 ”,指的是声音比较高,指音调高 考点:本题考查声音的三个特征 点评:掌握声音 的三个特征,正确区分音调、响度、音色 小强在家里看书,突然屋外有人大声叫他,他一听便知道是同学小明,正所谓 “闻其声而知其人 ”,这是依据声音的 _不同来判断的。 答案:音色 试题分析:音色:发声体的声音品质,由发声体本身的特征决定是区别声音的重要标志因为每个人的发声声带结构不同,所以我们可以根据声音的音色辨别是谁。 考点:本题考查音色 点评:解决此题要知道: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计算题 一列火车长 200m,以 20m/s的速度通过长 1800m的铁路桥,这列火车通

26、过大桥用了多少时间? 答案: s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求出火车全部通过该大桥的总路程,然后根据速度公式变形即可求出火车全部通过该大桥需要的时间;由题意知 s=200m+1800m=2000m 根据公式: 考点:本题考查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的理解和掌握此题难度不大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火车全部通过该大桥的总路程为火车长与大桥长的和解答过程中要注意单位的统一 小明一家驾车外出去秋游,在路上他看到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小明想了想,马上就明白了这两个数据的含义: ( 1) “12km”的含义是 ; “60”的含义是 _ _;( 2)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汽车从这两个标志牌到月牙湖最快要需要用几分钟? 答案: (1)此地距月牙湖还有 12km 限车时速 60km/h ( 2) 18min 试题分析:交通标志牌 “60”是限速的标志,指的是速度不能超过 60km/h; “月牙湖 12km”,是指从该标志牌到月牙湖还有 12km;已知汽车的最大速度和到月牙湖的距离,根据公式 可求出从此标志牌所在的位置到达月牙湖最快需要的时间 (1)此地距月牙湖还有 12km 限车时速 60km/h ( 2)解: 考点:本题考查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明白交通标志牌所表示的意义,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不要超速行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