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2013学年安徽省芜湖县保沙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图是用来表示同一种运动规律的是:( ) A甲、丙 B乙、丙 C甲、丁 D乙、丁 答案: D 试题分析: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的图象有两种表示方法: s-t图象和 v-t图象根据其本质的不同对甲、乙、丙、丁逐一分析即可( 1)甲图表示物体运动时的 s-t图象,从图中可以看出通过的路程随时间的增加而不变,所以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 2)乙图表示物体运动时的 s-t图象,从图中可以看出通过的路程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并且路程和时间的比值不变,所以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 3)丙图表示物体运动时的 v-
2、t图象,该图表示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所以丙图反映物体在做加速运动; ( 4)丁图表示物体运动时的 v-t图象,该图表示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的增加而不变,所以丁图反映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所以从分析的结果可以得出,乙和丁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速度与物体运动, s-t,v-t图像 点评:本题考查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如何通过图象来表示图象能很直接的反应物体的 运动规律,对于图象题,首先看清两个坐标轴所表示的物理量,再顺着图象看随横坐标轴变化,纵坐标轴如何变化,找到物体的运动规律 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说的是兔子瞧不起乌龟它们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后,途中兔子睡了一觉,醒来时发现乌龟
3、已到了终点整个赛程中( ) A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慢 B乌龟始终比兔子跑得慢 C比赛采用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 D比赛采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 答案: D 试题分析: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基本方法有三种: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运动路程的长短,路程长的运动的快;在路程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运动时间的长短,运动时间短的运动的快;在运动时间和路程都不相同的情况下,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单位时间内通过路程长的运动的快:( 1)在兔子睡觉之前,兔子和乌龟运动的时间相同,乌龟通过的路程少,所以兔子跑的快; ( 2)在兔子睡觉之后,兔子和乌龟运动的时间相同,乌龟通过的路程长,所以乌龟跑的快; ( 3)在整个过程中,兔
4、子和乌龟通过的路程相同,乌龟用的时间短,所以乌龟运动的快 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是了解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基本方法;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平均速度等于一段路程与其所对应的时间的比值(兔子睡觉的时间也必须计算在内) 蜜蜂采蜜前 ,飞行时翅膀的振动频率为 440Hz,采蜜归来,翅膀上沾上了花粉、花蜜,平均振动频率为 300Hz,有经验的养蜂人能很准确地辨别出蜜蜂是飞出去采蜜的,还是采蜜归来的。养蜂人是根据什么来辨别的:( ) A飞的高低不同 B飞行声音的音调不同 C飞行声音的响度不同 D飞行方向不同 答案: B 试题分析:音调:声音的高低,由发声体的振
5、动频率决定,物理学中,振动快慢用每秒振动的次数来表示,称为频率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蜜蜂载花蜜飞行时,它的翅膀平均每秒振动约 300次;不载花蜜飞行时,翅膀平均每秒振动约 440 次蜜蜂载花蜜飞行频率小于不载花蜜飞行频率,蜜蜂载花蜜飞行音调低于不载花蜜飞行音调有经验的养蜂人能辨别出蜜蜂是出去采蜜,还是采蜜回来是根据蜜蜂的音调来判断的 考点:本题考查频率及音调的关系 点评:本题考查了音调高低的影响因素 掌握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音调跟频率有关,响度跟振幅有关,音色跟材料和结构有关 有一种电子牙刷(如图所示),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
6、。关于电子牙刷,正确的说法是( )。 A刷牙时,人听不到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C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答案: D 试题分析:超声波是声音的一种,可以在一切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超声波指的是频率比较高的电磁波,频率高,音调就高,高于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所以听不到;声音都 是由发声体的振动产生的;声波可以传递能量,可以利用超声波清洗精密的仪器,可以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A、超声波指的是频率比较高的声波,声波可以在空气中才传播,所以 A是错误的; B、超声波指的是频率比较高的电磁波,超过了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所以听不
7、到,频率越高,音调就越高,所以 B是错误的; C、不论是超声波还是次声波都是由发声体的振动产生的,所以 C是错误的; D、声波除了传递信息外,还可以传递能量,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所以 D是正确的 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声与能量;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 播条件;频率及音调的关系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声的产生、传播、超声波、声与能量的了解,是一道基础题; 此题的难点我们要知道什么是超声波,知道超声波在生活中的应用 一束光线照射到镜面上,当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 35o时,则反射角为( ) A 35o B 70o C 55o D 110o 答案: C 试题分析:光的反射定律:反
8、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入射角和反射角的概念: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 35,则入射光线与法线间的夹角为 90-35=55,即入射角是 55,由光的反射定律知,此时反射角是 55 考点:本题考查光的反射定律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特别是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其中必须搞清入射角与反射角的概念 声音在空气、水、钢这三种物质中传播,其速度最快 的是( ) A钢 B空气 C水 D一样快 答案: A 试题分析:声音的传播靠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
9、,不同介质中声速不同;在固体中最快,其次是液体中,最慢的是在气体中钢铁是固体,故在钢铁中传播最快。 考点:本题考查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下列现象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 ) A一叶遮目不见泰山 B在平静的水面上形成树木的倒影 C日食、月食现象 D我们不能看到站在墙后的人 答案: B 试题分析:光在自然界中存在三种光现象: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
10、倒影等;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等 A: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从字面意思来看,就是一片叶子挡住了眼睛,眼睛就看不见后面的泰山了这是因为叶子挡住了来自泰山的光线,之所以能挡住就是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B 倒影属 平面镜成像现象,所以所成的像是虚像,其原理是光的反射, CD光沿直线传播,当遇到不透明的物体时,便在物体后形成影,日食和月食、我们不能看到站在墙后的人就是光的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 考点:本题考查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我们要能够判断出哪些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国庆节,小宇到芜湖
11、镜湖游玩。当小宇开着游艇前进时,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时,小宇是静止的。( ) A游艇 B湖水 C湖岸 D岸边的树 答案: A 试题分析: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知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此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没发生改变,则此物体是静止的由题意知,小宇坐在游艇内如果说他是静止的,是因为他与该游艇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改变, 所以小宇选择的参照物该游艇 考点:本题考查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参照物及其选择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此题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在解答时,要注意通过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思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2、 实验题 以下两图中, A的分 度值是 _ _,物块 A的长度是 _ _ 物块 B的长度为 _ _。 答案: mm(0.1cm), 3.20cm, 3.6cm 试题分析: A起始端从 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即为物块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正对刻线加 0表示估读起始端从 0开始,末端刻度值为 3.20cm;由图知: B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 1cm,物体 A的端点没有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齐,物体的长度等于物体两端点对应的刻度尺示数之差, 由图知:物体的长度是 13.6cm-10.0cm=3.6cm 考点:本题考查刻度 尺的使用 点评:刻度尺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使用前要观察它
13、的量程和分度值,使用时刻度要紧贴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在太阳光或白炽灯下,如果挡住了光的去路,就会形成清晰的影子可是小明却发现,在日光灯下的影子灰蒙蒙一片,一点不清楚,特别是处处装点着电灯的大厅里,人和物的影子就更是模糊不清了这是为什么呢?小明去问物理老师,老师拿出几根蜡烛、一个圆柱形铁块,让小明做了如下实验: ( 1)木块放在桌子上,旁边点上一只蜡烛观察铁块的影子(如图 A) ( 2)在旁边再点上一只蜡烛,观察铁块的影子(如图 B) ( 3)继续在铁块旁边点蜡烛,直到将蜡烛围满铁块四周,观察铁块的影子(如图 C和 D)结果小明发现,蜡烛影子越来越淡,最后几乎没
14、有了!他又比较了一下白炽灯和日光灯,看到白炽灯的灯丝很集中,而日光灯的灯管却很长,他想了一会后,高兴的说: “老师,我明白了! ” 请回答下列问题: ( 1)小明明白了怎样的道理?请替她回答一下( 4分) ( 2)此结论在生活中可有什么应用?请举一例( 2分) ( 3)在上述研究过程中,使用了哪些探究要素?( 4分) 答案:( 1)不透明物体的周围,光 源越多,形成的影子越淡,四周都有光源,就不会形成影子。( 2)医院外科手术室用的无影灯 ( 3)提出问题、实验探究、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试题分析:中心投影:由同一点(点光源)发出的光线形成的投影叫做中心投影如物体在灯光的照射下形成的影子就是中
15、心投影如果把蜡烛的个数逐渐增多,则影子会变小,变淡;若在圆柱体的周围点燃一圈蜡烛,则影子消失了;因为四周都有蜡烛照亮,就没有阴影了 科学家根据这一原理发明了无影灯,主要用于医疗行业 考点:本题考查影子的形成、中心投影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中心投影的特点和规律和影子 形成的原理中心投影的特点是: 等高的物体垂直地面放置时,在灯光下,离点光源近的物体它的影子短,离点光源远的物体它的影子长 等长的物体平行于地面放置时,在灯光下,离点光源越近,影子越长;离点光源越远,影子越短,但不会比物体本身的长度还短 学校正在开运动会,运动场上你追我赶,精彩纷呈。这时远处的对面传来阵阵鼓声和呐喊声,朝对面看去,总觉
16、得对面的同学敲鼓的动作和听到的鼓声不太协调。 ( 1)小穆不明白,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 4分) ( 2)你可以利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哪些测量?请设计一种方案(写出相应的器材、 步骤、计算公式)。( 6分) 答案:( 1)因光速比声速快,所以小穆应先看到敲鼓的动作,后听到敲鼓的声音,因此不协调 ( 2)测声速:用尺测出小穆离敲鼓人的距离 S,用秒表测出从看到敲鼓的动作到听到鼓声的时间间隔 t,用 v=s/t可求出声速; 测距离 :用秒表测出从看到敲鼓的动作到听到鼓声的时间间隔 t,用 s=vt (v=340m/s)可求出小穆离敲鼓人的距离; 测出看到敲鼓的动作和听到鼓声的时间间隔:用尺测出小
17、穆离敲鼓人的距离 S,用 t=s/v (v=340m/s)可以求出看到敲鼓的动作和听到鼓声的时间间隔。 试题分析:声音和光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由此就能解释敲鼓的动作和听到的鼓声不太协调的原因;根据 可测量声速:( 1)敲鼓时,动作以光速向前传播,而鼓声以声速向前传播,光速远远大于声速; 所以原因是:光速比声速快,所以小穆应先看到敲鼓的动作,后听到敲鼓的声音,因此不协调; ( 2)利用刻度尺和秒表,由 可测声速; 具体设计是: 用刻度尺测出小穆离敲鼓人的距离 s; 用秒表测出从看到敲鼓的动作到听到鼓声的时间间隔 t; 用 可求出声速 考点:本题考查速度与物体运动、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光的传播速度
18、点评:声与光的传 播速度不同,生活中有很多由此引起的现象,应会解释;测量物体的速度是最基本的试验设计,是物理知识的实际运用 填空题 电视机遥控器控制电视机的过程中,遥控器发射出一种叫红外线的光,根据你的经验,红外线这种光线人的眼睛能看到吗?答: _。 答案:不能 试题分析:红外线是看不见的光,电视机的遥控器能发射红外线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红外线和紫外线人的眼睛到看不到,所以被称为不可见光。 考点:本题考查红外线的特点 点评:红外线的作用和用途:红外线的热作用很强,制成热谱仪、红外线夜视仪;红外线可以用 来遥控,制成电视遥控器 可见光和不可见光都遵循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规律 如图,
19、有一个三角形物体 ABC,请作出其在平面镜中的像。( 3分)答案: 试题分析:根据平面镜的成像特点知,成的像是虚像,且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作出关于镜面对称的图形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平面镜成像的作图 点评:本题利用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 电视台利用同步卫星传播电视节目,事实上,同步卫星的 “同步 ”体现了 。 答案: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试题分析: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静止;也就是说一个物体相对于其它一个物体可以是静止的,但一定会出现相对于其它一些物体是运动的情况,而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是运动的,它可能相对于其它物体都是运动的,一个物体一定可以找到一个及一个以上的物体与之有相对
20、运动,但不一定可以找到一个与之静止的物体卫星在空中绕地球运动,由于卫星绕地球转动的速度同地球自转的速度相同,地球上的人看到卫星好像静止不动,所以叫做同步同步卫星的 “同步 ”指的正是它与地球自转周期、角速度相同的意思,所以它和地球是相对静止不动的 考点:本题考查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同步即为相对静止 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 ,时间的基本单位是 ,速度的基本单位是 。(用字母表示) 答案: m , s, m/s 试题分析:根据我们对于长度和时间单位的了解来作答 ( 1)长度的单位有: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和纳米,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米 ( 2)在国际单
21、位制中,时间的单位:秒; ( 3)速度是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 物理学中,速度是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 量 考点:本题考查物理中长度、时间、速度的基本单位 点评:此题是对于时间和长度单位的最基本的考查,是一道基础题属于识记性内容,比较简单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唐朝诗人胡令能写的一首诗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垂钓小儿不敢答言,因为他知道,声音可能会吓跑将要上钩的小鱼,此事表明 _和 _可以传声。 答案:气体(空气),液体(水) 试题分析:音靠介质传播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传声的介质,一切固体
22、、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传声的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真空罩里面放闹铃的实验、登月的宇航员无法直接交谈的现象都说明真空不能传声声音在介质中以声波的形式传播通过水波来类比声波因为水和空气能够传播声音,所以会把小鱼吓跑; 考点:本题考查声音的传播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声音传播条件,属于基础知识,比较容易 声音可分为乐音和 ,其中乐音的三要素是 、 和 。有个同学在教室外讲话我们能听出是谁是根据 ,女同学说话 “尖细 ”,其中 “尖 ”是指 , “细 ”是指 。 答案:噪声,响度,音调,音色,音色 , 音调高, 响度大 试题分析:声音有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音调指声 音的高低;响度指声音的大小;音色能辨别
23、发声体 “闻其声便知其人 ”这是根据声音的音色判断的;女同学说话声音 “尖细 ”,是指女同学声音的音调高,这是因为女同学说话时声带振动比较快的缘故。 考点:本题考查声音的分类、乐音的三要素、 点评:掌握声音的三个特性,注意区分音调和响度,掌握音调、响度、音色的影响因素 一只小鸟在平静的湖面飞过,当它距水面 3m时,它在湖面的 “倒影 ”是 ( “实 ”或 “虚 ” )像,它是由于光的 而形成的,该 “倒影 ”(像)距小鸟 _ _m。 答案:虚, 反射, 6 试题分析: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上下(或左右)相反,它
24、们的连线垂直于镜面,它们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简记为:正立、等大、对称、虚像为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平面镜的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所以小鸟在湖面的 “倒影 ”是虚像; 已知小鸟距水面 3m,像到水面的距离也是 3m,所以 “倒影 ”距小鸟为3m+3m=6m 考点:本题考查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光的反射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平面镜成像特点的理和掌握,紧扣平面镜成像原理和成像特点去分析即可 比较容易地做出解答 速度是表示物体 的物理量,若某人的步行速度约为 1.2m/s,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答案:运动快慢, 1s通过的路程是 1.2m 试题分析:根据速度的概念回答;根据速度的物理意义解答即可速度是表示物体运
25、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表示单位时间经过的路程,人的步行速度约为1.2m/s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人每秒步行的路程是 1.2米 考点:本题考查速度的物理含义 点评:考查了速度和物体的运动的知识点,需要学生熟练掌握速度的物理意义 如图所示的玻璃钟罩内放一个小电铃,接通电源时,能听到清脆的电铃声。用抽气机 抽取钟罩内的空气,在抽气的过程中,铃声的变化是 。若把钟罩内的空气完全抽出来,我们 (选填 “能 ”或 “不能 ”)听到铃声,此时的电铃 (选填“是 ”或 “不是 ”)声源。 答案:越来越小,不能, 是 试题分析:因为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进行传播,所以当用抽气机逐渐抽去玻璃罩内的空气时,因为罩内
26、空气稀薄,所以声音会越来越小,当抽成真空时,声音就会消失;但电铃仍然在振动,发出声音,所以仍然是声源。 考点:本题考查声音传播的条件 点评:掌握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该题是声现象中的基础题,难 度不大,也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 人生活在光的世界里,伴随着 “影 ”的存在。 “人影相随 ”中的 “影 ”是光在空气中 _形成的。人在水中的 “倒影 ”是指光在水面 形成的。 答案:沿直线传播 ,反射 试题分析:影子的形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所以 “人影相随 ”中的 “影 ”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而 “倒影 ”是平面镜所成的像,所以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考点:本题考查光的直线传播
27、、光的反射 点评:会区分光沿直线传播、光的反射以及光的折射,并且能够熟悉它们的应用 简答题 小明骑自行车的速度为 10km/h,请你再补充一个条件,求小明家到学校的距离。 补充的条件: ( 2分) 答案:他骑车到学校需要 0.10.1h, 试题分析:已知通过的时间和速度的大小,利用速度的变形公式可求张明上学的路程已知: t=0.1h, v=10km/h, 由 可得, =0.1h10km/h=1km 考点:本题考查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点评:本题考查路程的计算,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本题属于基础题,相对比较简单 综合题 近年来,芜湖市区与周边城镇的道路相继改建成一、二级公路,大大地促进了经济
28、发展,给人们出行带来了方便。遗憾的是在某些岔路口,人车相撞的交通事故有所增加。有人猜想事故的出现与行人横过公路时的错误判断有关。 (1)如图所示,某同学准备横过公路时,正好有一辆汽车从距岔路口 1O0m处以72km h的速度驶过来,如果公路宽 12m,问该同学以 1.2m s的正常步行速度能否在汽车到达岔路口前完全通过公路 ( 9分) (2)为了减少在岔路口发生人车相撞事故,请你分别向交警部门 (或公路建设部门 )、汽车司机和过路的行人,各提一 项合理的建议。( 6分) 对交警部门的建议: 对汽车司机的建议: 对过路行人的建议: 答案: (1)该同学不能完全通过公路,有人车相撞的危险。( 1分
29、) (2)建议: 交警部门: (1)设立警示标志,提醒注意岔路口。 (2)设立强制减速带。 汽车司机: (1)通过岔路口时要减速慢行。 (2)注意观察,避让行人。 过路行人: (1)正确估计车速和车距,保证足够过路时间。 (2)宁停三分,不抢一秒 试题分析:别计算出汽车到达岔路口时的时间和人步行到道路中间的时间,比较其大小进行判断;在汽车到达岔路口时,某同学已通过公路, 这样才安全,即在汽车到达岔路口的时间内 . (1)已知, v车 =72km h=20m s( 2分) 汽车到达岔路口的时间: t 车 =s 车 / v车 =100/20=5 s( 2分) 该同学完全通过公路所需时间: t 人 =s 人 / v人 =12/1.2=10s( 2分) 因为 t 人 t 车 ( 2分) 所以该同学不能完全通过公路,有人车相撞的危险。( 1分) (2)建议: 交警部门: (1)设立警示标志,提醒注意岔路口。 (2)设立强制减速带。 汽车司机: (1)通过岔路口时要减速慢行。 (2)注意观察,避让行人。 过路行人: (1)正确估计车速和车距,保证足够过路时间。 (2)宁停三分,不抢一秒。 考点:本题考查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的理解和掌握,通过计算加强交通安全教育,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