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江苏淮安涟水县金城外国语学校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

上传人:lawfemale396 文档编号:304150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7.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江苏淮安涟水县金城外国语学校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2-2013学年江苏淮安涟水县金城外国语学校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2-2013学年江苏淮安涟水县金城外国语学校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2-2013学年江苏淮安涟水县金城外国语学校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2-2013学年江苏淮安涟水县金城外国语学校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江苏淮安涟水县金城外国语学校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带解析) 选择题 夏商西周社会尊卑等级制度的划分是按照 ( ) A血缘关系 B战功的大小 C拥有奴隶的多少 D文化程度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当时夏商西周社会状况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当时的社会结构是由贵族、平民和奴隶三部分构成的,而当时的社会又是以血缘的亲疏关系为依据来确定贵族、平民和奴隶的等级身份的, BCD不符合题意,本题选 A。 考点:夏商西周的社会状况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夏商周的社会制度尤其是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的两个重要政治制度,对巩固西周统治和西周严格

2、等级制度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同学们要好好把握。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后,康有为、梁启超联名发起“公车上书 ”。从此揭开了 ( ) A义和团运动的序幕 B五四爱国运动的序幕 C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D变法维新的序幕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维新变法导火索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举子康有为联合考试的举子一百多人,联名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图存,史称 “公车上书 ”,公车上书意味着维新派由原来的的宣传维新变法思想发展到政治运动,从而解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本题选 D。 考点:戊戌变法中的公车上书的史实 点评:本

3、题难度较低,考察学生的识记能力,公车上书为维新变法运动揭开了序幕,教材中的公车上书是基础知识,根据课本所学知识就能回答问题,属于送分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所谓产业革命者,今也其时矣 ”是指辛亥革命后 B状元办实 业体现了近代知识分子的爱国和执著的创业精神 C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使荣氏企业遭受巨大损失 D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软弱和落后的原因是由于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落后原因的认识,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背景下建立的,所以一开始就受到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实力的双重压迫,发展缓慢,因此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落后不是

4、由于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而是受到了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ABC不符合题意,本题选 D。 考点: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落后的原因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衰线索是: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 19世纪末,甲午中日战争后 获得了一个初步发展的机会;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列强的侵略放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获得了一个发展的机会,进入黄金时代;一战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加紧对中国的侵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再次衰落;抗日战争时期,由于四大家族的统治,民族工商业几乎崩溃;新中国成立后,对民族工商业实行扶持,民族工业有了一定的发展; 1953年又实

5、行了三大改造,改造成 了社会主义企业,民族工商业消失,对这些历史知识,同学们要注意归纳。 2007年 11月,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现了距今约五千年的良渚古国城址,考古学家认为,良渚古城有可能成为 “华夏第一国 ”,这就有可能取代下列哪一朝代 “第一国 ”的称号 (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中国古代最早国家出现的认识,根据所学, 2007 年 11 月,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现了距今约五千年的良渚古国城址, “良渚古城的存在说明在 5000年前,这里的文明已经发展到了非常成熟的地步。这对中华文明历史开端的研究非 常重要,中国文明史可能因此有所改写。 ”按照之前

6、考古研究的发现,夏朝为华夏 “国之历史 ”的开端,但这座良渚古城的年代早于夏朝,截至目前,它可能是 “华夏第一古国 ”。本题选 A。 考点:中国古代最早的国家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中华文明源源流长,考古的不断新发现,也不断改写着中华文明的历史,同学们要不断关注新的考古发现,注意新的史学动态,用爱国主义情感去关注我们的国家文明史。 “(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苏辙:栾城集)。出现该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 A民族融合加强 B宋、辽边境开设榷场 C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D岳家军的抵抗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澶渊之盟的认

7、识,根据所学知识, 1004年,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宋真宗想迁都南逃,因宰相寇准的劝阻,才勉强至澶州督战。宋军坚守辽军背后的城镇,又在澶州城下射杀辽将萧挞览。辽害怕腹背受敌,提出和议。宋真宗畏敌,历来主张议和,与 1005年 1月与辽订立屈辱的和约,规定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 10万两、绢 20万匹。因澶州在宋朝亦称澶渊郡,故史称 “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出现了和平安定的局面,有利于人民的生产生活,这正是材料体现的信息, A,B, D三项不符合题意,本题选 C。 考点:澶渊之盟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认识,除了澶渊之盟的签订时间,影响外,学

8、生还要知道:澶渊之盟是真宗在有利的军事形势下屈辱求和的结果。对宋而言,这是丧权辱国的和约,不仅燕云十六州的失地未能收回,而且要输金纳绢以求辽国不再南侵,此后辽更是不断需索,使北宋国威扫地。辽国却是在不利的军事情势下占了大便宜,得到了战 场上得不到的东西。不过,澶渊之盟以后,宋辽双方大致保持了百余年之和平,这对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民间交往和各民族之间的融合是非常有利的。 1814年,一位意大利爱国者写道: “我这样说是痛苦的, 我们应向拿破仑致谢,但是看到法国人离开时还是有一种巨大的、说不出的欢乐。 ”这样说的原因是 ( ) A拿破仑多次打败欧洲反法同盟后扩大了法国领土 B拿破仑的对外战争遭到失

9、败 C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既打击了意大利的封建势力,又侵犯了意大利的国家独立 D拿破仑被欧洲反法联军赶下台,法国封建王朝在外国军队保护下复辟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拿破仑对外战争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前期是反对反法同盟的进攻,是正义的民主解放战争,后期则是侵略战争,给欧洲人民带来了痛苦和灾难,因此这位意大利爱国者说开始向拿破仑致谢,看到法国人离开又快乐, ABD不符合题意,本题选 C。 考点: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识记和归纳能力,另外拿破仑上台的条件,拿破仑法典的内容影响和拿破仑对外战争的几次战役以及如何评价拿破仑都是命题的内容,希

10、望同学们对这些东西也要好好掌握。 提出我国改革开放基本 国策的伟人是 ( ) A毛泽东 B邓小平 C彭德怀 D江泽民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的主要议题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邓小平提出了实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这表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由原来的以阶级斗争为主转移到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本题选 B。 考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的历史上重要转折的会议,中国从此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

11、,党的历史上一共有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第一次是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形成,标志着中国革命的重心从城市转移到 农村,第二次解放战争胜利后,召开了党的七大,党的工作重心从农场又转移到了城市,第三次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决策,同学们要注意掌握。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是 ( ) A中共八大 B三大改造 C “一五 ”计划 的实施 D大跃进运动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共八大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八大是 1956年召开的,八大提出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论断,体现了实事求是,关注国情的理念,毛泽东发表了论十大关系,标志着探索有

12、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始, BCD不符合题意,本题选 A 考点:中共八大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中共八大的召开标志着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始,对于八大,同学们还要掌握八大召开的时间,内容,意义和影响等。 小明曾经梦到下列情景:这里经济繁荣,尤其工商业发达;在学 校一大群淘气的男孩学习各种技能;来到一个圆形广场,他又看到一群成年男人在讨论是否对外战争。醒来后,他不知究竟是到哪里梦游了一圈,你能告诉他吗? ( ) A古印度 B古代雅典 C古代斯巴达 D古罗马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古雅典社会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雅典的民主制改革致使雅典经济繁荣,尤其是工

13、商业水平达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的民主政治达到古代世界的顶峰,雅典的最高权利机关是公民大会。因此,小明梦到的情景应该是雅典的社会状况,本题选 B 考点:雅典的社会状况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雅典的民主政治是世界上古史考察的重点,也是出题的重点,而对伯利克里这一历史人物的考察又是重中之重,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对待历史人物要全面的去掌握,学会把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去分析,去评价,所以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中国革命的 “星星之火 ”是 ( ) A创建了自己的军队 B成立了中国共产党 C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D成立了中华苏维

14、埃共和国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中的关键信息是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革命根据地是在革命战 争中据以长期进行武装斗争的地方。特指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所建立的根据地。根据所学知识,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了三大起义,其中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率领一部分部队,到达井冈山,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从而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的道路,井冈山根据地就成为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此题选 C。 考点:中国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形成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的识记能力,课下,同学们不妨把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时期的革命根据地进行整理,其中尤以

15、第二次国内革命 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的根据地重要,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教材的基础知识,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就能解答,属于送分题。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这句格言出自 ( ) A论语 B墨子 C孙子兵法 D孙膑兵法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兵家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战国时期的军事家孙子创立了兵家,写下了孙子兵法,在这部书中,孙子论述到作战的时候要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 A是根据孔子的言论整理的儒家著作, B是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的代表做, D是孙子的后代写的兵书,本题选 C。 考点:战国时期的孙子兵法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春秋战

16、国由于是战乱时代,所以为思想自由提供了空间,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其中兵家思想对后世的影响巨大,孙子兵法里面的许多思想在现代战争中依然发挥着作用,同学们对这些思想出现的背景,思想的内容,意义影响都要好好掌握。 小红在预习新航路开辟一课时,做了如下笔记。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主要国家:葡萄牙、西班牙 B根本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 C重大事件:迪亚士完成环球航行 D积极影响:世界开始走向整体等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新航路开辟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新航路开辟的路线图如下: 1488年 葡萄牙人迪亚士率船队抵达非洲西南端的好望角; 1

17、492年 意大利人哥伦布从西班牙出发,经大西洋到达美洲西印度群岛,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线; 14971498 年 葡萄牙人达 *伽马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15191522 年 葡萄牙人麦哲伦从西班牙出发,经大西洋、南美洲东海岸、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后,回到西班牙,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 “地圆说 ”因此,完成环球航行的是麦哲伦不是迪亚士,ABD属于新航路开辟的史实,本题选 C。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连为一个整体,早期的西班牙和葡萄牙衰落了,代之而起的是英法国家,英国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积极开展对

18、外贸易,进行殖民掠夺,增加了财富,英国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号称日不落帝国。 综合题 从 18401901 年短短的几十年间,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五次侵华战争,签定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请回答: 清朝与西方列强之间进行的第一次较量是指哪一次战争? 中国近代史不仅仅是一部屈辱史,更是一部英雄的中国人民的抗争史。你能列举出几次中国人民进行的重大抗争与探索活动吗? 从这部屈辱史中,作为一个爱国者,你看到的清政府本质是怎样的? 面对列强的步步侵略,清朝的统治日益腐败,假如你是当时的一名学生,为改变中国当时的命运,你最想做的 一

19、件事是什么? 答案: 鸦片战争 抗争:虎门销烟、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等; 探索活动: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等 清政府本质是政治腐败,经济、军事落后,对外妥协退让,对内残酷镇压。 在当时,作为一名学生,首先应努力学习各种文化知识,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然后宣传革命思想,痛斥清政府的卖国行经和帝国主义的侵略罪状,组织起广大的中国人民发动革命斗争,推翻清朝的统治,赶走帝国主义。(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近代中国的屈辱和抗争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解答如下: ( 1)根据所学知识, 1839年爆发的鸦片战争是中英之间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这次战争,清政府战败,被

20、迫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这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 2)根据所学知识,面对列强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抗争,其中民众方面的抗战有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清朝政府的抗争有著名的林则徐的虎门销烟等。探索活动有, 19世纪 60-90年代的洋务运动, 19世纪末的戊戌变法运动,和 20世纪初的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 ( 3)根据所学知识,每一次列强侵略都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由于腐朽的清政府处于封建社会的后期,专制主 义达到顶峰,导致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事落后,实行对内镇压人民,对外妥协投降的策略。 ( 4)本题是开放题,学生只要能从好好学习,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报效祖国,能从用武装

21、斗争的方式推翻清政府的统治,武装斗争驱赶帝国主义,揭露清政府的卖国本质和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组织民众起来斗争等方面回答即可得分。 考点:近代中国的屈辱和中国人民的抗争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总结和识记能力,近代史上列强对中国的几次战争和不平等条约是教材的基础知识,不过,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进程需要同学们去总结和归纳 ,把每一次列强侵华造成的后果和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进程结合起来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认识。 看图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隋朝大运河 图二 材料二 整座皇宫,布局严谨、气势恢宏、装饰辉煌。明朝 14位皇帝和清朝 10皇帝,先后居住在这里,行

22、使着至高无上的皇权。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请回答: (1) 写出图一中 A、 B、 C、 D 所代表的四个河段?请你为图二取个合适的名称。 (2) 图二所示工程于 2007年入选世界 “新七大奇迹 ”之首,根据所学知识说说其入选的原因。 (3) 材料二中的 “皇宫 ”指什 么?( 1分)它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依据是什么? (4) 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国家在建设大型公共工程时应注意什么? 答案: ( 1)图一: A永济渠 B通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图二:明长城( 5分) ( 2)长城是中国古代一项伟大工程,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显示中国古代文化的辉煌成就,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象征,凝

23、聚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它是联结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纽带。( 2分) ( 3)紫禁城(故宫)( 1分)原因:故宫是明清两朝的皇宫和政治中枢。故宫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体现了我国古代城市建筑和宫殿建筑 的典型风格,是东方建筑艺术的结晶。( 2分) ( 4)要从国情出发,要经过充分、科学的论证,要以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发展为目的。( 2分,其他符合题意也可)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解答如下: ( 1)观察图一隋朝的大运河,根据所学知识,隋朝隋炀帝时期开凿了大运河,大运河北起涿郡,南到余杭,分为四段,图中的 ABCD 分别是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观察图

24、二,从图中可以看出巍峨耸立,蜿蜒缠绵的是长城,其中该长城的范围是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比较符合明长城的特征。 ( 2)长城于 2007年入选世界 “新七大奇迹 ”之首,根据所学知识原因有:长城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工程,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最伟大的奇迹,是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显示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能够凝聚民族精神,也是连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纽带,与天安门、兵马俑一起被世人视为中国的象征 ( 3)阅读材料二,从皇宫,皇权等信息判断这是故宫(或紫禁城)。它之所以被评为 2007 年新奇迹原因在于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汉族宫殿建筑之精华,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世界现存最大、

25、最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故宫是明清两代皇帝办公的中心和 枢纽,故宫也是我国现在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建筑,体现了我国古代城市建筑和宫殿建筑的典型风格,是东方建筑艺术的结晶。 ( 4)本题是开放题,国家在修建大型公共工程时一定要根据国情修建,要反复论证,要以如何促进社会发展,如何改善民生入手,要统筹规划,合理运用人力物力和财力。(符合题意即可得分) 考点:中国古代文化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我国古代文化大放异彩,建筑,思想,医学,天文历法,艺术,文学都有很高的成就,这些都是教材的基础知识,根据课本知识就能得出答案:,学生应重点把握识记这些知识点。 有人说: 1901年

26、,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 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 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请回答: 说一说 “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 ”的依据。 “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 ”指什么?( 2分)为什么说 “黑暗依旧 ”? 你如何理解 “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 从 20世纪早期的中国历史进程中,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答案: 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分)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 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 2分)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 2分)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

27、一新。( 2分) 资产阶级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2分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 1911年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和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解答如下: ( 1)根据所学知识,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 1901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该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所以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 ( 2)根据所学知识,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划过了一道闪电,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后来建立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中国的半殖民地半社会的性质没有

28、改变,国家和人民悲惨的命运仍在继续。 ( 3)根据所学知识, 1921年 7月,中国共产党一大在上海举行,中国共产党成立了,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中国迎来了曙光。 ( 4)根据所学知识, 20世纪早期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但一次一次的失败,说明了民族资产阶级不能救中国,实践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 救中国。 考点:辛丑条约,辛亥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近代中国人民不断探索就过救民的道路,但都相继失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英勇奋斗 28年,终于取得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开创了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国进入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时代,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胜利,实践说明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