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2013学年江苏省兴化市景范学校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以下选项中物体的质量最接近 50g的是( ) A一枚 1元硬币 B一只鸡蛋 C一只大公鸡 D一本八年级下册物理书 答案: B 试题分析:一个鸡蛋大约就是一两即 50g故 B正确; 而物理教材课本约为 0.25kg;大公鸡约为 2kg;一个一元硬币的质量大约在 5g左右。 故选 B 考点:质量的估测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一些物体质量的认识,由于生活中我们常常以斤为单位,必要时应进行单位的换算 如图所示,甲、乙两位同学做 “拔河 ”游戏。两人分别用伸平的手掌托起长凳的一端,保持凳子水平,然后各自向两侧拖
2、拉。若凳子下表面各处的粗糙程度相同,两位同学手掌粗糙程度也相同,在乙端的凳面上放有四块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凳子向甲方移动 B凳子向乙方移动 C凳子在原处不会被拉动 D凳子向体重大的同学一方移动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图知,乙端对手的压力较大,所以乙端对凳子向右的摩擦力大于甲端对凳子向左的摩擦力因此凳子将向右移动 故选 B 考点:力作用的相互性;力与运动的关系;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主要考查了压力对摩擦力的影响;同时考查了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 萨尔 波尔马特、布莱恩 施密特以及亚当 里斯共同获得 20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三人获奖的原因是他
3、们 “通过观测遥远超新星发现宇宙的加速膨胀 ”如图所示为宇宙加速膨胀的模型,其中引力使宇宙收缩,暗能量(相当于排斥力)使宇宙膨胀关于此模型,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 ) A引力作用效果强 B暗能量作用效果强 C引力和暗能量作用效果相同 D不能确定 答案: B 试题分析:三位科学家理论的主要内容是:宇宙加速膨胀由宇宙膨胀模型知:宇宙受到星系引力和暗能量(相当于排斥力)的作用,两者方向相反、效果相反因为宇宙加速膨胀,所以暗能量作用效果更强一些 故选 B 考点:物理常识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需要平时关注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就,并掌握某项技术的主要内容 如图所示,用尺子快速击打下面的棋子,下面的棋子飞出,上
4、面的棋子却没有飞出,而是落了下来。对这个现象的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面的棋子没有飞出,是因为没有惯性 B上面的棋子落了下来,是因为惯性 C下面的棋子离开尺继续飞行是利用了惯性 D下面的棋子由于受到惯性作用由静止变为运动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因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而上面的棋子没有受到力,所以没有飞出,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故本选项错误 B、迅速击打下面的棋子,下面的棋子飞出,上面的棋子却没有飞出,说明上面的棋子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状态,但由于自身重力而落了下来,而不是因为惯性 C、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下面的棋子离开尺继续飞行是利用了惯性本选项正确 D、下面的棋子由于受到力
5、的作用由静止 变为运动,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 C 考点:惯性现象;力与运动的关系 点评:这类题目这类题目可以从力的作用效果和惯性角度分析,物体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即原来静止的物体要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要保持运动状,从力的作用效果来看,即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弹弓是利用弹力工作的 B重垂线能检查窗台是否水平,利用的是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道理 C “孤掌难鸣 ”说明: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D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会产生力的作用 答案: D 试题分析: A、弹弓利用弹力把物体发射出去,是利用弹力工作的, 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6、; B、重垂线能检查窗台是否水平,利用的是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原理, 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 “孤掌难鸣 ”说明: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相互作用的物体可能直接接触,也可能不直接接触,如磁体间不直接接触也有力的作用,故 D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 D 考点:力的概念;重力的方向 点评:本题是一道基础题,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解题时要注意认真审题,选择 “说法错误 ”的,不是选正确的 假如地球上的物体所受的重力突然消失,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四位同学做了下列猜想,其中可能发生的是( ) A人能将水喝入肚中 B人就没有了质量 C发射 “天宫二号 ”
7、不需要大推力的火箭 D悬在空中的人会落下来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喝入口中的水,是由于重力作用下到人的肚中的,重力消失将不可能发生,不合题意; B、水往低处流也是由于水的重力作用,因此,不合题意; C、大推力的水箭就是为了使其克服地球的引力,如要重力消失,将不再需要这样的火箭,符合题意; D、下落的人也是因为有重力的作用,没有重力, 将不会自已落下来,因此,不合题意 故选 C 考点:重力;重力的方向 点评:很多我们思空见惯,觉得再正确不过的现象,很多都是地球的引力实现的,如果一旦引力消失,再简单的事情有时也很难实现 以下各例能够减小摩擦的是( )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鞋底刻有花纹
8、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 B、自行车刹车时是通过增大压力的办法来增大摩擦的; C、行李箱上的轮子是变滑动为滚动来减小摩擦的; D、矿泉水瓶盖上的条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 故选 C 考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点评:解答此题我们要知道减小摩擦的方法; 物理知识是要应用于生活的,我们要学会使用我们学到的物理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清明节会船是我市民间传统习俗。小明参加了在溱湖湿地公园举行的龙舟比赛,使龙舟向前行驶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 A船浆 B龙舟 C小明的手臂 D湖水 答案: D 试题分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王刚等队员的手臂对船桨施加了力,船桨对水施加
9、了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也对船桨有作用力,正是由于水对船桨的力才使龙舟前行;所以使龙舟向前行驶的力的施力物体是水;受力物体是龙舟;故 A、 B、 C错误, D正确; 应选 D 考点:力作用的相互性;力的概念 点评:此题考查了力的概念和力的作用特点;在分析一个力的时候,要搞清施力和受力物体分别是谁,且勿匆匆下结论 小华同学想探究 “塑料梳子与头发摩擦后,各带什么电 ”,于是她用梳过头的塑料梳子去靠近水平悬挂且带正电的玻璃棒的一端,发现两者相互吸引,那么塑料梳子和头发的带电情况正确的是( ) A塑料梳子带负电,头发带正电 B塑料梳子带正电,头发带负电 C塑料梳子带负电,头发带负电 D塑料梳子带正
10、电,头发带正电 答案: A 试题分析:塑料梳子与头发摩 擦后,梳子和头发会带上异种电荷,当梳子靠近水平悬挂且带正电的玻璃棒的一端,发现两者相互吸引,那么塑料梳子一定是带负电荷,故头发就一定带正电荷; 故选 A 考点: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物体带电的本质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一道基础题 通过可直接感知的现象,推测无法直接感知的物理规律,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探究方法。下列推测既合理又符合事实的是( ) A现象:空气中沙尘飞舞;推测: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B现象: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推测:分子之间有间隙 C现象:两磁铁相互排斥;推测:分子间有斥力 D现象:将两块表面平滑的的
11、铅块压紧后,它们会粘在一起;推测:分子间有引力 答案: D 试题分析: A、沙尘是较小的固体颗粒,沙尘飞舞是气流的作用,不能说明分子在运动此选项错误; B、海绵内部存在较大的缝隙,用手捏海绵,缝隙减小,所以海绵体积减小,不能说明分子有间隙此选项错误; C、同名磁极相互排斥,是磁体之间的作用力,不是分子间的斥力此选项错误; D、将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块压紧后,它们会粘在一起,是因为铅分子在一定的距离范围内可以相互吸引,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此选项正确 故选 D 考点:物理学方法 点评:由于微观世界是我们无法直接感知的,故应注意掌握与微观粒子联系密切的宏观的现象,在学习中要注意总结积累 下列物品中,物质硬
12、度最大的是( ) A刀片 B塑料尺 C橡皮 D试卷 答案: A 试题分析:硬度大的物体在受到相同的力时,不容易发生形变根据我们对刀片、塑料尺、橡皮、试卷了解可知,刀片的硬度是最大的 故选 A 考点:物质的物理特征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硬度的了解,是一道基础题 民间有一种检测 “地沟油 ”的方法 酱油混合分层法。如图所示,将酱油与油混合并搅拌,分层较慢、油质变混浊的是 “地沟油 ”;分层清楚且速度快的是新鲜油。 根据检测原理和生活经验,在新鲜油、地沟油、酱油和水这几种液体中,密度最大的是( ) A新鲜油 B地沟油 C酱油 D水 答案: C 试题分析: 生活中,将油滴入水中,油会漂在水面上,
13、所以水的密度比油的密度大; 因为酱油是在水中掺入了食盐、食用酒精、味精等物质,其密度比水的密度大; 地沟油因含有杂 质,其密度比新鲜油的密度大;因为含杂质,分层慢且混浊 由上分析可知,在新鲜油、地沟油、酱油和水中,酱油的密度最大 故选 C 考点: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密度特性的了解与掌握,要求学习密度时,多联系实际,了解与密度有关的现象,例如: “铁比棉花重 ”、能漂在液面上的物体(物体的密度比液体小)等 实验题 如图所示,你用力向下压圆铅笔笔尖时,手指却感到疼痛,这是因为 对 也施加了力的作用,这个现象说明 _。 答案:笔尖 手指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试题分析:用手
14、指向下压铅笔尖,手感到疼是铅笔对手施力的结果,这一现象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考点:力作用的相互性 点评:解决此类题目要结合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考虑,即一个物体在施力的同时必然也受力,另一个物体在受力的同时必然也是施力物体 社会上食品造假事件时有发生小明的奶奶从自由市场上购买了一箱牛奶,小明想知道牛奶是否掺水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在牛奶中掺水后,掺水含量与牛奶密度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牛奶中掺水含量 0% 10% 20% 30% 40% 50% 牛奶密度( g/cm3) 1.030 1.027 1.024 1.021 1.018 1.015 小明通过实验测量了牛奶的密度。 ( 1)将托盘天平放于水平的
15、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 处,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央的左侧,则应将平衡螺母向 _ (选填 “左 ”或 “右 ”)调节,使横梁平衡。 ( 2)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牛奶,用天平称出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为 70g,然后把烧杯中一部分牛奶倒入量筒,如图 a 所示,量筒内牛奶的体积是 _ cm3;再称烧杯和剩下牛奶的总质量,加减砝码总不能使天平平衡时,应移动 _。天平再次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 b所示,则倒入量筒的牛奶的质量为 _g。 ( 3)该牛奶的密度为 _ g/cm3,则这种牛奶( _) A未掺水 B掺水含量 20以下 C掺水含量 20 30 D掺水含量 30以上 答案:零刻度线 右 18
16、 游码 18.4 1.022(答案:至少要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 C 试题分析:( 1)天平调平时,要把天平放在水平的桌面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 指针指在分读盘的左侧,所以平衡螺母应向右调节 ( 2)由图知,量筒的分度值是 2ml,所以量筒内牛奶的体积是 18ml,即 18cm3 加减砝码不能使天平平衡时,应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 由图 b知,剩余牛奶和烧杯的总质量为: m剩 =50g+1.6g=51.6g 所以倒入量筒中牛奶的质量为: m=m总 -m剩 =70g-51.6g=18.4g ( 3)根据公式,计算出牛奶样品的密度 对照表中数据可知,这种牛奶的密度正好介于掺水含量 20%和 30
17、%的牛奶之间 考点:液体密度的测量 点评:此题考查了有关密度知识的应用其中分别要用到天平和量筒,所以对天平的使用及量筒的读数是一个重点内容,同时要掌握密度公式,并能用密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小华用一根长 6.5cm的橡皮筋自制测力计,并用钩码和刻度尺测得以下数据: 钩码重量 /N 0 1 2 3 4 橡皮筋长度 /cm 6 5 7 5 8 5 9 5 11 0 橡皮筋伸长 /cm 0 1 2 3 4 5 ( 1)请在方格纸中作出关于拉力与伸长量的关系图像; ( 2)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在一定范围内,橡皮筋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_; ( 3)该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是 _,当所测的力超过测量范围时,小华能
18、发现橡皮筋的 _明显变小。 答案: 正比 03N 横截面积(或粗细或直径) 试题分析:( 1)根据表中实验数据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在坐标纸上描出各组数据所对应的点,然后根据描出的点,作出拉力与橡皮筋伸长量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 ( 2)由图象可知,在一定范围内,橡皮筋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 3)由图象可知,该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是 0 3N,当所测的力超过测量范围时,小华能发现橡皮筋的长度变长,由于橡皮筋体积一定,保持不变,橡皮筋伸长,从而橡皮筋的横截面积明显变小 考点:探究弹簧测力计原理的实验 点评:本题考查了作图象、实验数据分析等问题,描点法作图是作图的常用方法,一定要掌握 小丽在探究
19、“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时,让小车每次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 ( 1)根据图中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可知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 _(选填 “快 ”或 “慢 ”),由此可推知:运动物体不受力,物体将_(选填 “慢慢停下 ”或 “做匀速直线运动 ”)。 ( 2)关于下图中小明和小华的讨论,你认为( _) A只有小明的观点正确 B只有小华的观点正确 C小明和小华的观点都正确 D小明和小华的观点都错误 ( 3)联想到在雨雪天驾驶汽车应适当 (选填 “增大 ”或 “减小 ”)汽车之间的距离。 保持车距这是由于汽车具有 ,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刹车后不能立即停下来,所以要遵守交通规则。
20、 答案:慢 做匀速直线运动 D 增大 惯性 试题分析:( 1)由于小车每次都是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因此获得的动能是相同的,即进入水平面时初速度相同,由毛巾 棉布 木板,水平面的摩擦系数不断减小,获得的摩擦力越来越小由图可以看出小车滑行的距离越来越长,说明了小车受到阻力越小,滑行的距离越长,速度减小的越慢 那么得到的结论是:若运动物体不受力(即水平面绝对光滑)的作用,物体将会做匀速直线运动(惯性定律),也说明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 2)小明的说法是错误的如果不推小车,小车就会停下来不是因为没有受到力,而是因为摩擦阻力使小车由原来的运动状态变为静止状 态车原来运动,受到摩擦力就会停
21、止运动,原来是静止的,不受力时就会保持静止状态所以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小华的说法也是错误的风吹树摇,是因为流动的空气对树施加了力的作用,树由静止变为了运动;风停树静是因为空气阻力使树由原来的运动状态变为静止状态,若没有空气阻力,树就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说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 ( 3)汽车刹车时,由于惯性不能立即停下来,下雨天路滑,会使得刹车距离变长,所以要适当加大车距 考点: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力和运动关系的理解知道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同时考查了对惯性知识的应用
22、,知道任何物体都由惯性 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 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 ,并通过调整 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 _(选填 “能 ”或 “不能 ”)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不 在_的两个力能否平衡。 (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 ( 4)小明选择了图乙所示的探究方案 .他将两个 50g的钩码分别放在左右两个相同的小盘内 ,发现小车处于静止状态
23、,接着 ,他在右边小盘内又加入一个 2g的小铁片 ,发现小车仍然静止 ,其原因是 。 答案:相反 钩码数目 不能 同一直线上 将卡片一剪两半 小车受到摩擦力 试题分析:( 1)小卡片两端通过滑轮各挂一个钩码,两个钩码由于重力通过绳子对小卡片施加了两个向相反方向的拉力,拉力 的大小等于钩码的重力,钩码的数量越多,拉力就越大; ( 2)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小卡片两端的拉力就不在一条直线上,纸片就会转动,说明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不能平衡; ( 3)把小卡片一剪为二变为两个卡片,观察两个小卡片是否处于静止状态 ( 4)小明把小车放在水平面上,小车和水平面之间存在摩擦力,小车受到的摩擦力会对实验产生
24、影响 考点: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点评:探究平衡力条件的实验要尽量简化实验,用静止状态来代替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用空中悬着的小卡片代替放在水平桌面的物体,简化实验,便于操作 同一支圆铅笔,先后按图中方法 A和 B放置在同一个斜面的同一高度上(可利用你的手掌做斜面),方法 _(选填 “A”或 “B”)中的铅笔比较容易到达水平面,你的理由是: _。 答案: B 滚动摩擦力小 试题分析: A、 B是两支圆铅笔,将它们按图中方法放置在一个斜面上,当它们下滑时, A铅笔为滑动摩擦, B铅笔为滚动摩擦;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所以 B铅笔比较容易到达水平面 用手指向下压铅笔尖,手感到疼是铅笔对手施力的
25、结果;如果以笔为研究对象,笔受到手对笔的反作用 力,这一个力的施力物体是手,这一现象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考点:摩擦力的大小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减小摩擦的方法,明确 B 铅笔为滚动摩擦是此题的突破点。 如图所示是小明 “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的实验。铜块和木块的大小和形状完全相同。在实验前,小明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猜想一: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猜想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猜想三: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有关 ( 1)实验时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沿水平方向做 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为 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这样做的依据是
26、: _。 ( 2)比较甲、乙两图,可得到的结论是 。 ( 3)图乙、丙中铜块和木块叠在一起的目的是使 相同,比较乙、丙两图可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有关。 ( 4)要 “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是否有关 ”,小明将木块和铜块做为一个整体竖着放置在长木板上,如丁图,测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并与乙比较。你认为他的探究方案中存在的主要缺陷是: _。 ( 5)在全班交流环节中,小明为探究猜想二,又设计了 如下方案: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铜块和木块的重力大小分别为 和 ; 如图 A和 B所示,将铜块和木块都平放在长木板上测出滑动摩擦力大小分别为 和 ; 比较 和 的大小关系,获得结论。(提示:此时物块对木
27、板的压力大小即为重力大小。) 老师肯定了小明的方案,因为: ( )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即单位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反映了物体运动的快慢;同样道理,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比值即 _下的滑动摩擦力,反映了 _。 ( )我们学过的利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还有 _。 ( 6)在全班交流环节中,同班的小华在实验中还发现:在物体还没有被拉动的情况下,弹簧测力计仍然有示数,且示数逐渐增大,直到拉动物体为止。就小华观察到的现象,请你提出一个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_。(该空 2分) ( 7)课后,班级创新小组的同学们设计出如图所示的装置测滑动摩擦力,桌面上的滑块 A 通过轻绳绕过滑轮,绳的另一端悬挂一只一次性塑料杯子。测量
28、时,向塑料杯中加适量水(当需加少量水时可改用胶头滴管),使滑块 A做匀速直线运动。将一次性杯中的水全部倒入量杯中,读出量杯中水的体积 250ml,则滑块 A受到的摩擦力 f=_N;实验中选择一次性塑料杯子的原因是:_;与课本中的装置比较后,请具体指出利用该装置的优点是_。(该空 2分) 答案:( 1)匀速直线运动 二力平衡 ( 2)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 3)压力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 4)没有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 ( 5)单位压力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密度 ( 6)静摩擦力的大小是否与拉力的大小有关? (评分说明:本空共 2分。以 “为什么 ” 的形式提问只得
29、 1分,如 “在拉力作用下物体为什么不滑动 ”) ( 7) 2.5 质量小(或密度小或重力可忽略不计等表述都可以) 易于较准确地控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或用量杯替代运动中的弹簧测力计方便读数(评分说明:若只答 “方便读数 ”或 “易于操作 ”只得 1分,要求通过比较,具体指出优点) 试题分析:( 1)只有当二力平衡时拉力与摩擦力才相等,所以要求此时要做匀速直线运动; ( 2)根据控制变量法,甲乙两图中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压力不同,摩擦力不 同,因此可得出结论: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 3)两物块交换位置叠放的目的是为了控制压力相同,比较乙、丙两图可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30、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 4)丁图中,将物块侧放,虽然压力相同,但没有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所以结论没有说服力; ( 5)分析小明所设计的方案可知,这是一种通过比值法来进行的比较,因此,由题意知: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比值即单位压力下的滑动摩擦力,反映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类似利用比值法来定义的物理量还有密度、压强、功率等; ( 6)在物体有了相对运动的趋势 时所产生的摩擦力称为静摩擦力,我们可以研究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拉力大小的关系; ( 7)图中杯和水的重力就等于对物体 A 的拉力,就等于物体与桌面的摩擦力,在不计杯重时, f=F=G=mg=Vg=1.0103kg/m325010-6m310N
31、/kg=2.5N 实验中纸杯的质量小,可忽略不计,计算拉力时更方便; 同时,利用滑轮可较好地控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也可以省去使用弹簧测力计,克服测量不准的缺点 考点: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点评:此题从一个实验入手,考查了多个知识点,包括控制变量法的 运用、二力平衡的运用、比值定义法的理解、实验的改进与设计等,其中最后几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综合性较强 填空题 一辆行驶的汽车车厢里挂着一个小球。当出现了如下图所示的情景时,汽车在做 _(选填 “加速 ”、 “匀速 ”或 “减速 )运动。此时绳子对球的拉力和球受到的重力 _(选填 “是 ”、 “不是 ”或 “可能是 ”)一对平衡力。
32、 答案:加速 不是 试题分析:( 1)小车匀速运动时,小球与小车相对静止,小球应在竖直方向上当小车加速运动时,车的运动速度变快,但小球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故小球要向后运动; 若小车做减速运动时,车运动变慢,小球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小球要向前运动; ( 2)小球受竖直向下的重力、沿绳斜向右上方的拉力,这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因为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小球受力不是平衡力 考点:惯性现象;平衡力的辨别 点评:由于物体具有惯性而表现出来的惯性现象以及平衡力的问题,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要多观察、多实验、多体会 铜的密度是 8.9103 kg/m3,表示的物理含义
33、是 _,将体积是 30 cm3的铜块截去 2/3,剩下的 1/3铜块的密度是 _g/cm3;在 “测量铜块的密度 ”时,测出几组数据,根据这些数据绘出图像,四幅图像中,能正确表示铜块 “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的图像是 。 答案: m3的铜的质量为 8.9103 kg 8.9 C 试题分析:( 1)铜的密度是 8.9103kg/m3,因为密度表示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的多少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1m3的铜的质量是 8.9103kg ( 2)将体积是 30cm3的铜块截去一部分,质量和体积变小了,因为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密度不变,所以剩下的铜块的密度仍然是 8.9103 kg/m3=8.9g/cm
34、3; (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其体积增大几倍时,其质量也增大几倍,即物体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图象应该为正比例函数图象,所以C图象正确 考点:密度及其特性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密度概念的理解,以及对密度是物质的特性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考查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处理能力和根据数据分析图象的能力,有一定难度 一个能装满 1kg水的玻璃瓶,其容积是 _ m3,用它装满酒精,能装下_kg酒精( 酒精 =0.8103kg m3),这只瓶子 _(选填 “能 ”或 “不能 ”)装下 1kg的盐水( 盐水 水 )。 答案: -3 0.8 能 试题分析:( 1)瓶子的容积: ; ( 2)
35、同一个瓶子的容积不变, 用它装满酒精的体积: V 酒精 =V=110-3m3, 所装酒精的质量: ; ( 3) , , 盐水 水 , 1kg盐水的体积小于 1kg水的体积, 这只瓶子能装下 1kg的盐水 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密度公式的掌握和应用,关键是知道瓶子的容积不变,也就是它装满液体的体积相同 如图所示是 _(选填 “汤姆生 ”或 “卢瑟福 ”)首先提出的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示意图,由图可知:原子是由 _和 _组成,原子核由中子和_组成。 答案:卢瑟福 原子核 电子 质子 试题分析:如图所示是瑟福首先提出的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示意图, 由图可知: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36、,原子核由中子和质子组成 考点:原子的核式模型 点评:本题考查了原子结构的知识,是一道基础题,熟练掌握原子结构的相关知识即可正确解题 小华同学用一只玻璃杯、一根竹筷和若干米,做竹筷提玻璃杯实验,如图所示。为确保实验的 成功,请给小华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 1) _ ;( 2) _ 。 答案:( 1)将米压紧;( 2)增大米与竹筷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合理即可) 试题分析:竹筷能提起米和玻璃杯,是依靠竹筷和米之间的摩擦力要想保证实验成功一定增大竹筷和米之间的摩擦力,增大竹筷和米之间压力,或增大米和竹筷之间的粗糙程度 考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点评:( 1)掌握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掌握增大和减小
37、摩擦力的方法 ( 2)能设计实验研究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天平和弹簧测力计是力学中常用到的测量工具。 ( 1)如图甲所示,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 N,手的拉力为 N。 ( 2)测量质量约 9g的蜡块的重力 小明设计的方案:用图甲中的弹簧测力计测出蜡块的重力; 小华设计的方案:用图乙中的天平测出蜡块的质量,求出重力。 你支持 (选填 “小明 ”、 “小华 ”或 “小明和小华 ”)的方案; 答案: .2 1.6 小华 试题分析:( 1)弹簧测力计的刻度盘上,一个大格是 1N,一个大格又分了 5个小格,所以可得其分度值是 0.2N,故此时的示数是 1.6N; ( 2) 9g蜡块的重力是: G=mg=0
38、.009kg9.8N/kg=0.0882N,小于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故不能准确的测出该数值; 对于天平来说,其标尺上的分度值是 0.2g,所以 9g是可以准确的测出来的,而后再据公式 G=mg可准确的计算出其重力来,所以小华 的方案更好一些 考点:质量的测量与天平;弹簧测力计及其原理 点评:对于天平或弹簧测力计,测量时,其最多只能准确到分度值,理解该知识点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小华听说冬天最冷的时候放在室外的水缸会破裂,这是怎么回事呢 小华决心用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她找到 一个容积为 0.54m3的水缸并盛满了水,在密度表上查出冰的密度是 0.9103 m3,小华首先算出了水全部结成冰的体积是_m3
39、接着通过观察又发现水缸里的水总是首先从 _(选填 “水面 ”或 “水底 ”)开始凝固,她终于明白了冬天水缸会破裂的原因。 答案: .6 水面 试题分析:( 1) 水 =1.0103kg/m3, v水 =V 容 =0.54m3 据密度公式 得: m=v=1.0103kg/m30.54m3=540kg 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位置、形状、状态无关, 据密度公式 变形得: ( 2) 水面接触外界,温度较低, 水面先达到凝固点而凝固,里面的水再凝固, 又 水结冰体积变大, 当水缸内的水全部结冰(凝固)时,水缸将会被胀破 考点: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密度公式的掌握和运用,解题
40、时注意:物质状态发生变化时体积也发生变化,多数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时体积变小,但水例外 在弹簧测力计下方挂 100g砝码,砝码受到的重力为 _N( g取10N/kg),该力的施力物体是 _;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让弹簧测力计分别以 5cm/s的速度匀速上升和 10cm/s的速度匀速下降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记为 F 甲 、 F 乙 ,则 F 甲 F 乙 =_。 答案:地球 11 试题分析:( 1)已知 m=100g=0.1kg,根据 G=mg得: 砝码的重力 G=mg=0.1kg10N/kg=1N;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 2)弹簧测力计拉着砝码匀速上升时,竖直方向上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 G
41、和竖直向上的拉力 F 甲 ,二力平衡,大小相等; 弹簧测力计拉着砝码匀速下降时,竖直方向上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 G和竖直向上的拉力 F 乙 ,二力平衡,大小相等 所以, F 甲 =F 乙 ,则 F 甲 : F 乙 =1: 1 考点: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重力的计算 点评:此题考查重力的计算和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知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其中隐藏的条件是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这个条件一定要充分利用 我们在关门时会经常发现,用手拉门的地方不同,关门的难易程度会不同,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_有关。如图,某人用大小相同的力作用于弹簧,观察比较甲、乙两图,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_有关,同时
42、也能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 _。 答案:作用点 方向 形变 试题分析:用手拉门的地方不同,关门的难易程度会不同改变拉门的地方,改变的是力的作用点 由两图可知,向下用力和向上用力,产生的效果不同,故考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的关系同时也能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考点:力的三要素 点评:记住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计算题 为建设节约型社会,泰州许多建筑普遍采用空心砖来砌墙壁,人们常用孔洞率来表示砖的空心体积占其外表总体积的比例,如图为某砖厂生产的一种外表总体积为 310-3m3长方体空心砖,其孔洞率为 30%,每块砖重 42N,问: ( 1)该砖块的质量为多少 kg?( g
43、取 10N/kg)( 1分) ( 2)该砖块材料的密度为多大?( 2分) ( 3)生产同种规格的砖块,一块空心砖要比一块实心砖节省多少 kg材料?( 1分) 答案: .2 2103 kg/m3 1.8kg 试题分析:( 1)砖块的质量 ; ( 2)砖块的总体积 V 总 =310-3m3 砖块总体积中有 30%的孔洞,因此 70%是砖块材料的体积, V=V 总70%=2.110-3m3 砖块材料的密度 ( 3)如果做成实心,它的总质量应为 m总 =V总 =2103kg/m3310-3m3=6kg则空心砖比实心砖节省的材料质量为 6kg-4.2kg=1.8kg 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密度的计算 点
44、评:此题考查了我们对密度公式的熟练运用,同时也考查了质量与重力之间的转换,但此题最容易出错的地方还在于 “砖块 ”和 “砖块材料 ”在此题中是不同的概念 作图题 水平冰面上有一重为 300N 的雪橇,受到的拉力为 35N,方向与水平面成30角。画出雪橇所受到拉力的示意图。 答案: 试题分析:拉力的作用点就画在绳子和雪橇的连接处,拉力的方向是沿绳子向上的,拉力用 F表示,并标出力的大小,如图所示: 考点:力的示意图 点评:力的示意图是比较简单的作图,也是最基本的作图,特别注意力的方向和作用点的确定,易出错! 画出图中小球 A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答案: 试题分析:小球的重心在小球的球心,过球心作竖直向下的力(即重力),如下图所示: 考点:力的示意图 点评:注意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