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2013学年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面的邮票是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胜利召开而发行的。关于这次会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讨论建立新中国的有关事宜 B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 C会议制定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答案: C 试题分析: 1949年 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会议的主要内容包括: 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
2、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周恩来、陈毅等 56人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规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规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规定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 决定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以表示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崇敬和缅怀。 A、 B、 D说法都是正确; C说法错误,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在 1954年第一届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时候制定的,故选 C项。 考点:本题考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点评:本题是逆向思维题,关键要看到 “不 ”字。本题还可以改为:以下哪项不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决定( ) A.以共同纲领为施政
3、方针 B.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C.在天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D.采用公元纪年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建军 60周年之际,有着 “水兵母亲城 ”之称的( )市举行系列活动,以纪念人民海军建军 60周年。 A北京 B上海 C南京 D泰州 答案: D 试题分析: 1949年 4月 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 华东海军在泰州宣告成立。 60年栉风沐雨、携手并进,人民海军已成为一支海上威武之师、文明之师、正义之师,在我国海防前哨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作为 “海军诞生地、水兵母亲城 ”,有 2100 多年历史的泰州正汇入时代发展的滚滚洪流, 在建设发展的征程上阔步迈进。故选 D项。 考
4、点:本题考查我国第一支海军的建立。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1949年 4月 23日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强渡长江天险,把胜利的旗帜插上了南京国民党总统府。同是在这一天的下午 2时, 在泰州市郊白马庙,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第一支部队 华东军区海军宣告成立。百年离乱,有海无防。至此,中国人民终于有了一支属于自己的海军。 1989年 3月,中央军委确定 “4 23”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日,白马庙为海军诞生地。 党的历史上有哪两次转折性的会议? 中共一大 遵义会议 中共七大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A B C D 答案: 读 “全国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抽样统计曲线图 ”,从图上看出,全
5、国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 (抽样份数: 18529户 )从 1978年到 1982年呈现上升趋势,出现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 A农村土地改革 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农村逐步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通过坐标来反映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发展变化,横坐标表示年份,纵坐标表示收入水平,从 1978年到 1982年呈现上升趋势,主要原因是农村逐步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 A、 B、 C三项是 20世纪 50年代 60 年代发生的历史事件,与题意无关,故选 D项。 考点:本题考查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点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6、制的实行取消了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统分结合,双层经营,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又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是适应我国农业特点和当前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管理水平的一种较好的经济形式。 2010年,国家决定要将海南建设成为国际旅游岛,请问海南应属于: A经济特区 B经济开放区 C特别行政区 D新兴开发区 答案: A 试题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最早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是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1988年 4月 1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以举手表决方 式撤销广东省海南行政区,设立海南省,建立经济特区。海南经济特区是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唯一的省级经济特区。故选
7、A项。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经济特区。 点评: 1980年确定在广东省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省的厦门设置经济特区,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 “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 -内地 ”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 曾经获得国家最高科学奖的袁隆平,其主要贡献是: A原子弹 B导弹 C人造卫星 D杂交水稻 答案: D 试题分析: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科学研究。他参加工 作 50多年来,不畏艰辛、执着追求、大胆创新、勇攀高峰,取得的杂交水稻科研成果使我国在杂交水稻和超级杂交稻育种上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杂交水稻的推广不仅解决了中国粮食自给难题,也为世界粮食安
8、全做出了杰出贡献,因此获得国家最高科学奖。故选 D项。 考点:本题考查袁隆平的杂交水稻。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设立和实施有利于弘扬科学精神、发展科技事业;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学科学、用科学,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为优秀科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环境;表明实施科 教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坚强信心和决心;有利于我国科研事业的发展,全面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和科学技术水平。 从 20世纪 80年代起,世界科学技术的进步日新月异,美国提出了 “星球大战计划 ”,西欧提出了 “尤里卡计划 ”,日本提出了 “今后十年科学技术振兴政策 ”,中国
9、应对这一形势提出了 A科教兴国战略 B改革开放 C “863计划 ” D创建高新技术开发区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 1986年 3月,面对世界高技术蓬勃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严峻挑战,邓小平同志在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和陈芳允四位科学家提出的 “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 ”上,做出 “此事宜速作决断,不可拖延 ”的重要批示,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策,于 1986年 11月启动实施了 “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863计划) ”,旨在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坚持战略性、前沿性和前瞻性,以前沿技术研究发展为重点,统筹部署高技术的集成应用和产业化示范,充分发
10、挥高技术引领未来发展的先导作用。故选 C项。 考点:本题考查 “863计划 ”。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本题还可以改为:在 863计划纲要制定后取得了什么成就(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C.灿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D.“神六 ”发射成功 中国人实现奥运史上金牌零的突破是在( ) A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 B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 C 1996年汉城奥运会上 D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 1984年,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第 23届奥运会上,许海峰以 566环的成绩获得该届奥运会首项冠军 男子自选手枪
11、冠军,成为我国第一个在奥运会上获金牌的运动员。许海峰的射击金牌是中国奥运史上第一枚金牌,从而实现了金牌零的突破。故选 A项。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从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实现金牌零的突破到北京获 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说明了中国在提高国际地位方面所矗立起的一座里程碑,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程中又一盛事。 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实际上是一场综合国力、经济潜力、科技实力、文化魅力的竞争,是一场国家形象和民 族地位竞争的结果。 第 41届世博会今年 5月 1日在上海召开,上海成为世界的焦点,下列不是发生在上海的事件是: A第一批被
12、迫开放的通商口岸 B共产党的成立 C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 D第一批经济特区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上海作为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源自南京条约 A正确; 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标志着党的诞生, B正确; 1972年 2月 28日 ,中美联合公报 在上海 发表, 结束了 中美 两国长达二十二年的敌对状态 ,使我国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联系加强 ,关系得到改善 ,为以后的改革开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中国第一批经济特区是 1980年 8月 26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 15次会议批准国务院提出的决定在广东省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省的厦门建立经济特区,与上海无关。故选 D项。 考点
13、:本题考查我国的经济特区。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本题是逆向思维题,关键要看到“不 ”字。本题以上海世博会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发生在上海的相关历史知识进行考查,体现了社会时政热点的要求。 建国初期我国科学技术成就取得的先后顺序是:( ) 导弹核武器实验成功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东方红一号 ”顺利进入太空轨道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 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加强了中国国防能力,为和平利用核能打下基础。 1966 年中国首次发射 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1967年 6月 17日 ,在我国西部地区成功
14、地爆炸了 第一颗氢弹; 这次试验是中国继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在核武器发展方面的又一次飞跃,标志着中国核武器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1970年 4月 24日 ,将中国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东方红一号 成功送入 太空 。故选 B项。 考点:本题考查建国初期我国科学技术成就。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关键是从时间上来判断各项的先后顺序。本题还要引导学生知道,建国以来,我国一代又一代的科技工作者满怀强烈的报国之志,以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为己任,科学求实,勤于探索,勇于创新,拼搏奉献,为新中国的科技事业和国家现代化建设贡献了智慧和力量,也为世界科学技术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邓小平曾经
15、很沉痛地说: “中国六十年代同世界上有差距,但不太大。六十年代末期到七十年代这十一二年,我们同世界的差距拉得太大了 ! ”造成这一局面最重要的原因是( ) A帝国主义国家的封锁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自然灾害的影响 D文化大革命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 “六十年代末期到七十年代这十一二年,我们同世界的差距拉得太大了 ”,结合我国这一历史时期所犯下的错误可知,这是文化大革命给我国造成的巨大损失。文化大革命时期,国家政权遭到严重削弱,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国民经济发展缓慢,全国大批工矿交通企业长期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人民生活水平基本没有提高。 “文化大革命 ”对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严重摧残,阻
16、滞了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现 代化事业的发展。给党 ,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导致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差距拉大了。故选 D项。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大革命的影响。 点评:本题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 “大跃进 ”、 “人民公社化运动 ”和 “文化大革命 ”错误的根本原因,这是党和国家对我国所处的历史阶段认识不清,把握不准而做出的错误决策。 中共八大最主要的贡献是( ) A研究总结了我国建设发展的经验和问题 B正确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 C初步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若干新方针 D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答案: B 试题分析: 1956年秋,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正确地
17、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B符合提议,故选 B项。 考点:本题考查中共八大的召开。 点评:中共八大 1956年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这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 2009 年 3 月 28 日,西藏
18、自治区各届干部群众一万余人在布达拉宫广场集会,热烈庆祝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由于特殊的地理、历史原因,西藏解放推迟至 1951年。其解放方式是 ( ) A和平解放 B武力攻克 C民族区域自治 D一国两制 答案: A 试题分析:西藏自古是中国的领土。 1951 年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从此 标志着西藏从黑暗走向光明,从分裂走向团结,从落后走向进步。故选 B项。 考点:本题考查西藏和平解放。 点评:长期以来,西藏实行 “政教合一 ”的封建领主专政制度,其代表人物是达赖喇嘛等宗教上层人士。比 欧洲 中世纪的制度还要黑暗的封建农奴制度已经在雪域高原上延续了上千年。经过
19、许多斗争和工作,挫败了美英等阻挠谈判的阴谋。以阿沛 阿旺晋美为首的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团,终于在 1951年 4月下旬抵京谈判,并于 5月 23日签署了 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 。至此,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下表反映了 1950 年和 1954 年中国农村不同阶级人口及其占有土地的比重,导致这种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1950年 1954年 人口比重土地占有比重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贫农、中农 85.5 45.2 92.1 91.4 富农、地主 14.5 54.8 7.9 8.6 A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土地改革的开展 D家庭联产承
20、包责任制的实行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表格内容, 1950年贫农、中农占全国人口的 85.5%,只占有45.2%的土地, 14.5%的富农、地主却占有 54.8%这说明了在封建土地所有制下,地主和富农占有全国的多数土地,因此中央人民政府从 1950年开始实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到 1953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经过土地改革,才出现 1954年贫农、中农占有土地的比例才提高。故选 C项。 考点:本题考查土地改革 点评: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的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农
21、民的生产积极性,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创造了条件。进一 步巩固了工农联盟和人民民主专政。农业生产的发展为工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原料和广阔的市场,为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重温历史,缅怀英雄,图中的人物是( ) A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劳动模范 B抗日战争中的英雄 C人民解放战争中的英雄 D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雄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中人物是邱少云。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邱少云为了保证战斗胜利在烈火中纹丝不动,壮烈牺牲。以他为代表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被誉为 “最可爱的人 ”。故选 D项。 考点:本题考查抗美援朝。
22、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学生历史现图片再现的认识能力。魏巍从朝鲜战场归来后所著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 1951年 4月 11日在人民日报刊登,影响数代中国人。从此之后,解放军广泛地被人们亲切地称为 “最可爱的人 ”。 1954年颁布的我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内容有( ) 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 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 总结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经验教训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 据所学知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 1954年新中国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体现的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把人民当家作主的意志上
23、升到宪法的高度予以保证,有利于维护人民利益和新生的国家政权,有利于依法打击反革命和敌视破坏社会主义的分子,保障人民民主,有利于新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 是正确的;三大改造是1953年 1956 年,因此 1954年的宪法不可能总结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经验教训。 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第一部宪法。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的错误比 较明显,可以排除。1954年 5月 20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首先确认了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确认了工农联盟是国家的阶级基础,也就是说肯定了人民在这个国家中的地位。这个意义非常重大,也就是说宪法制定以后,人民在这个国家中的地位明确化,这个在中国历史
24、上是从来没有过的。 ”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无论它的内容,还是它产生的过程,都体现了人民在这个国家至高无上的地位。 周恩来与印度、缅甸总理共同倡导,被大多数国家接受,并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基本准则的是 (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C “求同存异 ” D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答案: A 试题分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由中国政府提出,并与印度和缅甸政府共同倡导的在建立各国间正常关系及进行交流合作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半个世纪以来,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 ”五项原则不仅成为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而且也被世界上绝大多
25、数国家接受,成为规范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故选 A项。 考点:本题考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点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首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促进了亚洲 及世界各国对于新中国的了解和合作,对中国打破帝国主义的封锁和包围,结成新的国际统一战线是极其有利的。 其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策划的强权外交、 “实力政策 ”是一个勇敢的挑战。 最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倡导和提出,为国际间和平解决争端提供了规范,成为维护世界和平和谋求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基础。 “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
26、变了会议的航向。 ”这是一位西方记者对周恩来(如图)在哪次会议上的出色表现作出的评价 ( )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第一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 D第 26届联合国大会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这是万隆会议。万隆会议是 1955年 4月18-24 日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反对殖民主义,推动亚非各国民族独立的会议。中国总理周恩来率代表团参加。会议广泛讨论了民族主权和反对殖民主义、保卫世界和平及与各国经济文化合作等问题。但是会议期间,帝国主义国家挑拨一些国家代表当着中国的面攻击共产主义,甚至怀疑中国对邻国搞 “颠覆 ”活动。为此,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提出 “求同存异 ”的方
27、针,改变会 议航向,促进会议圆满成功。故选 B项。 考点:本题考查万隆会议。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求同存异中的 “同 ”指的是有共同的任务,即摆脱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发展自己的任务。中国和广大非洲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实现民族独立和民族富强是共同的任务。 “异 ”指的是国家制度、政治制度的差异。 今年,我国已经步入实施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重要一年,回顾历史,下列成就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包括( ) 沈阳飞机制造厂 鞍山钢铁公司 武汉长江大桥 大庆油田建成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
28、建设,我国从 1953年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到1956年提前完成了计划规定的任务。 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 1956年,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 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等等 是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 的重大成就,大庆油田的建成是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以后才取得的成就,排除 。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就。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巨大成就主要是因为党的正确领
29、导公布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选派优秀干部到工业路线上去,培养成为领导骨干以及全国各行各业人民的共同努力。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的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中共公布过度时期的总路线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公有制形式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从此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故选 C项。 考点:本题考查三大改造。 点评:本题难度
30、适中,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还可以改为: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是( ) A.辛亥革命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D.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7分) 材料一: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抗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 摘毛泽东起草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材料二: 材料三:春天的故事 “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
31、地崛起座座城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 ” 材料四: ( 1)材 料一中 “三年以来 ”是指什么时期?( 1分) (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件大事?( 1分) ( 3)材料三中这位老人指谁?( 1分)他 “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的这个“圈 ”指什么?( 1分)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他在经济建设方面的贡献是什么?( 1分) ( 4)结合材料五简要说明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形成过程。( 1分)我们泰州属于这一过程中的哪一步?( 1分) 答案:( 1)材料一中 “三年以来 ”指三年解放战争时期。 ( 2)材料二反映的是 1949年 10月 1日新中国开国
32、大典。 ( 3)这位老人指邓小平。( 1分)这个 “圈 ”指经济特区。提出了改革开 放政策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 ( 4)先开放经济特区,再是开放沿海经济开放城市,再发展沿海经济开放区,最后是开放内地。沿海经济开发区(长江三角洲地区) 试题分析:( 1)根据材料一 “三年以来 ”是 1946年 1949 年解放战争时期,“三十年来 ”是指 1919年 1949 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一千八百四十年 ”是指 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 ( 2)根据图片可知,这是新中国成立时的开国大典,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以
33、后,邓小平又提出建 立经济特区,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我国改革开放事业取得了举世属目的成就。 ( 4)从材料四的图片中,可以看出,我国对外开放区的格局是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 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考点:本题考查改革开放。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还可以引导学生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改革开放取得的重大成就如: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有什么巨大成就 ,如 :奥运会申办成功、成功举办奥运会、神七成功升天等等。 60年的峥嵘岁月, 60年的光辉历程,新中国承载着历史的沧桑,沉积着不同时期中国人民的深刻记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8分) 材料
34、一 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中国人民迈着坚实的步伐前进,中国社会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 材料二 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 材料三 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 材料四 时间 国内生产总值 工业增加值 粮食产量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978年 3642亿元 1607亿元 30477万吨 343元 2007年 246619亿元 107367亿元 50150万吨 13786元 (1)据材料一回答党和政府为此制定了什么计划 ( 1分) (2)据材料二,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包括哪三项内容 (3分 ) (3)材料三中的民歌创作于 l958
35、年开展的哪一次运动中 同年我国在农村还开展了哪一次运动 ( 2分) (4)材料四中数据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从以上变化,说说给你带来的感受。( 2分) 答案: (1) 第一个五年计划。 ( 2)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 3) “大跃进 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顺序颠倒不可 ) ( 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取得的辉煌成就。改革是强国之路。 试题分析:( 1)过渡时期是从 1953年 1956 年,这时期的计划是指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我们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取得重大的建设成就。 ( 2)社会主义改造是把生产资料私有制改变成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对农业、手
36、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根据材料三的内容可知,这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犯下左的错误,即“大跃进 ”;在农村实行了人民公社化运动。 (4)1978是改革开放的开始,到了 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工业增 加值、粮食产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方面都有大幅度的提高,这个改革开放的重大成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取得的结果。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还可以引导学生总结我国建国以来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从而更加深刻的理解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
37、( 6分) 材料一:关于台湾问题,美方则表示:它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对这一立场不 提出异议。 1972 年中美上海联合公报 材料二:中新社:奥巴马的 “中国首秀 ”从上海开始。上海是中美关系的 “福地 ”。一九七二年, 开启 “破冰之旅 ”,当年的中美联合公报也是在这座城市发表,因此又被称为上海公报;三十年前邓小平访美,从上海虹桥机场起飞。奥巴马将他第一次访华行程的第一站选择在上海,别具深意。 ( 1) 根据材料一回答, 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关于台湾问题美国坚持什么原则? ( 1分) ( 2)根据材料二请回答美国哪位总统开启了 “破冰之
38、旅 ”? ( 1分)当时中国有哪些领导人会见了他?(写出 一个即可)( 1 分)中美正式建交于何时?( 1 分)有何历史意义?( 2分) 答案:( 1)美国坚持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原则。 ( 2)尼克松开启了 “破冰之旅 ”。毛泽东或周恩来。中美正式建交是 1979年 1月 1日。两国关系进入正常化发展阶段。 试题分析:( 1)根据材料一 “美国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这一立场是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坚持一个中国原则问,这是中美建交的前提和基础。 ( 2)第一位访华的美国总统是尼克松, 1972年 2月 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抵达北京,受到周恩来总理等中国领导
39、人的欢迎。 2 月 28日,中美上海联合公报发表,宣布中美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的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但是中美正式建交是 1979年 1月 1日,中美发表第二个联合公报,这是在美国政府接受中方提出的 “断交、废约和撤军 ”建交三原则情况下取得的成果。两国关系进入正常化发展阶段。 考点:本题考查中美建交。 点评:本题难度难度适中,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中美建交过程中,最敏感最重要问题应该是台湾问题,因为美国在新中国成立后一直承认台湾主 权,拒不承认大陆新中国政权的,以台湾为砝码来制衡大陆从而达其维护其霸权地位之目的。七十年代美国全球战略调整需要,欲通过大陆来
40、制衡苏联,从越南战场脱身,所以来改善新中国关系。新中国也必须以承认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部分为条件,这涉及到新中国根本地位问题。三十年来,中美关系不断变化,但台湾问题一直是双方最重要最敏感问题。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简称 “三农 ”问题,它是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发展的重大问题,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 “三农 ”问题。结合下列材料回答 问题( 9分)。 材料一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 “三农 ”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 “三农 ”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到 1952年底取得了巨大成就,。 材
41、料二 1953年中国共产党及时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把小农经济逐步改造成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性,促使农民踊跃参加合作社,走社会主义道路。 材料三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大办公共食堂,提倡吃饭不要钱。社员的自留地家畜果树等,都归公社所有。许多被砍,家禽被宰杀。 ” 材料四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请回答: ( 1)结合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后,在农村大规模展开了什么运动?( 1分)其历史意义是什么?( 2分) ( 2)材料二中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的哪件事?( 1分) ( 3)材料四中的歌谣是指改革开放后在农村实行的什么政策?( 1分) ( 4)材料一二三四中能够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有哪些?( 3分) ( 5)结合材料三,我们应该吸收什么教训?( 1分) 答案:( 1)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 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 2)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或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 3)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4)土地改革,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