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江西南康新世纪中英文学校七年级下期中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wealthynice100 文档编号:304356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4.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江西南康新世纪中英文学校七年级下期中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2-2013学年江西南康新世纪中英文学校七年级下期中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2-2013学年江西南康新世纪中英文学校七年级下期中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2-2013学年江西南康新世纪中英文学校七年级下期中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2-2013学年江西南康新世纪中英文学校七年级下期中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江西南康新世纪中英文学校七年级下期中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促进森林古猿进化成为人类的根本原因是( ) A火的使用 B森林的大量消失 C地面的猛兽较多 D群体生活 答案: B 试题分析:在距今 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 考点:人类的起源。 点评:

2、此题为基础题,难度一般,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人类的起源和进化过程。 如图所示的血管,表示动脉的是:( )答案: B 试题分析:判断动脉、静脉 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其中毛细血管的特点是: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所以 B表示动脉。 考点:血管的类型。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难度一般,能够使用显微镜观察到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情况,并能识别各血管的名称。 下列各物质中,可以不用消化,直接被吸收的是( ) A无机盐 B脂

3、肪 C淀粉 D蛋白质 答案: A 试题分析:人体食物中的蛋白质、糖类和脂肪是大分子物质,必须经过消化后变成小分子的物质才能被吸收,而水、无机盐和维生素是小分子的,不经消化就可以直接被人体吸收。 考点: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较易,熟知只有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 吃水果、蔬菜时要注意的事项是( ) A新鲜程度 B农药的去除 C干净程度 D以上都要注意 答案: D 试题分析:吃水果、蔬菜时既要注新鲜程度、农药的去除又要考虑干净程度,食以洁为本。 考点:食品安全。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较易,可结 合生活经验进行解题。 对食物中脂肪、蛋白质和糖类都能产生消化作

4、用的是( ) A胰液 B胃液 C胆汁 D唾液 答案: A 试题分析:淀粉的消化起始于口腔,口腔里的唾液中含有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对部分淀粉进行初步的消化,使淀粉分解为麦芽糖,胃液能够初步消化蛋白质,胆汁可以乳化脂肪,小肠是将淀粉消化为最终产物的器官,在小肠里含有肠液、胰液等消化液,它们都含有消化淀粉、脂肪、蛋白质的酶。 考点: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点评:此题为基础知识题,难度一般,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下列各项中都属于消化道的器官是( ) A肝脏、胃、小肠 B口腔、小肠、肠腺 C食道、胃、大肠 D唾液腺、口腔、咽 答案: C 试题分析: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消化道

5、可分为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等,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肠腺、肝脏和胰腺,故 C符合题意。 考点:消化系统的组成。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较易,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 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中含量最多的是( ) A水 B蛋白质 C无机盐 D维生素 答案: A 试题分析:组成细胞的物质既有有机物又有无机物,无机物有水分和无机盐,有机物有糖类、蛋白质、核酸和脂类,在细胞的组成成分中,无机物中的水是最主要的成分,约占细胞物质总含量的 75%-80%, 考点:细胞的组成成分。 点评:此题是基础题,较易,熟记无论植物还是动物,细胞内水分含量最多,水分占体重的比例也最高。 小

6、红患了贫血,体内可能缺乏( ) A铁 B钙 C锌 D碘 答案: A 试题分析:血液的组成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中含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红色含铁的蛋白质,血红蛋 白在氧浓度高的地方易与氧结合,再氧浓度低的地方于氧分离,这就决定了红细胞具有携带氧气的功能,人体红细胞过少或血红蛋白过少都会出现贫血现象,贫血因多吃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品。 考点:贫血。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难度适中,解答此题要明确红细胞的组成和功能有关知识点。 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 ) A蛋白质 B糖类 C脂肪 D维生素 答案: B 试题分析:食物中含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无机盐、

7、水等六大类营养物质,它们各具有一定的作用,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物质,并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能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人体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70%都来自于糖类的分解,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与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有重要关系,也能提供少量的能量,脂肪是备用能源,一般存储在皮下备用水、无机盐、维生素不能提供能量。 考点: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点评:此题是基础题,较易,掌握六大类营养物质的 主要作用,结合题意,即可解答。 在森林古猿进化到人类的过程中,最关键的是 ( ) A直立行走 B使用天然火 C产生语言 D人工取火 答案:

8、A 试题分析: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 -制造和使用工具 -大脑进一步发达 -语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林束缚,开拓新家园的标志,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恩格斯曾指出,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 “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古猿的直立行走造成了前后肢的分工,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工具,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上肢更加灵巧。 考点: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类进化中最有决定意义的阶段,难度一般,解答时可以从人类进化的过程、直

9、立行走的意义方面来分析。 19世纪著名进化论的建立 提出了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一类古猿( ) A恩格斯 B列文 虎克 C达尔文 D施莱登 答案: C 试题分析: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在探究生物进化奥秘的过程中,具有重要贡献,他提出了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学说,被恩格斯赞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 ”之一,提出人类和类人猿有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考点:生物学历史。 点评:此题是基础题,较易,注意查询相关的资料,了解生物学家的突出贡献,即可正确答题。 人类生命的起始点是一个细胞,该细胞为( ) A受精卵 B精子 C卵细胞 D以上都不是 答案: A 试题分析:多细胞生物体进行有性

10、生殖时,精子与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断分裂、生长,进而分化形成多细胞生物个体,而多细胞生物个体的所有细胞都是由最初的同一个受精卵分裂、生长、分化来的,受精卵的细胞核中含有遗传物质染色体,里面带有遗传信息,这些信息是生物体建造自己生命大厦的蓝图,所以人类生命起点是受精卵的形成。 考点:新生命的开始。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较易,解答此题需熟知胚胎的发育过程。 精子和卵细胞相遇是在 ( ) A输卵管 B子宫 C卵巢 D阴道 答案: A 试题分析:人的精子与卵细胞在输卵管处相遇并结合形成受精卵,随后受精卵开始发育成最初的胚胎,此时的发育的营养物质来自卵黄当胚胎到达子宫后着床(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怀

11、孕),此后的通过胎盘交换营养物质来自母体,怀孕两周后,胚胎称作胎儿,故 A符合题意。 考点:受精过程。 点评:此题为基础知识题,难度一般,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输卵管是受精完成、胚胎最初发育的场所。 从童年到成年的过渡阶段,生殖器官开始发育到成熟的时期是( ) A幼儿期 B童年期 C青春期 D更年期 答案: C 试题分析: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其次是体重增加,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其次性发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进入青春期以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至成

12、熟,男性的睾丸和女性的卵巢都重量增加,并能够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性激素能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生殖器官的开始迅速发育直到成熟标志着从童年到成年的过渡。 考点:青春期的发育特点。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较易,只要熟练掌握了青春期 发育的特点即可轻松答题。 进入青春期身体发育的最显著的特点是( ) A肺活量增大 B身高突增 C对异性产生依恋 D脑容量迅速增加 答案: B 试题分析: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其次是体重增加,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脑的功能也趋于完善,大脑的兴奋性比较强,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

13、金时期,其次性发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性激素的分泌使得青春期的男性、女性出现第二性征,如男生出现喉结、阴毛、腋毛、胡须等,还出现声音变粗的变声现象,并首次出现遗精,女孩出现阴毛、腋毛,乳房增大,出现月经等,青春期以前,脑的重量接近成人水平,身体迅速发胖,不属于青春期发育特点 。 考点:青春期的发育特点。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较易,只要熟练掌握了青春期发育的特点即可轻松答题。 综合题 将一定量的鸡血放入含有抗凝剂的试管中,静置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明显血液分层的现象,请回答如下问题: 中淡黄色的是 , 中含有的血细胞是 中含有的血细胞是 ,其作用主要是运输 。 答案: 血浆, 白细胞和

14、血小板, 红细胞 氧气。 试题分析:新鲜的血液放入抗凝剂后,由于比重不同,会出现分层现象,分为三层,上面是淡黄色半透明的血浆,中间有一层白的,是白细胞和血小板,最下面是暗红色的红细胞, 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浆约占血液的 55%,是一种淡黄色的液体,血浆中 90%以上是水,其余是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考点:血液的组成。 点评:此题是基础题,血液的成分是考查的重点,多以选择题或是填空题的形式出现,难度较小。 如图是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曲线 AB段表示 时肺内气压的变化;此时,肋间肌和膈肌处于 状态,胸廓的前后径和

15、上下径都 。在坐标系中的 B点,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值 。答案:吸气 收缩 由小变大 相等 试题分析:图示中:纵坐标表示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气压差,横坐标表示呼吸时间, AB段的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气压差是负值,表示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是吸气过程,吸气时膈肌收缩,隔顶下降,肋间肌收缩,肋骨上移,胸廓的前后径和上下径都由小变大。曲线 BC 段的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气压差是正值,表示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是呼气过程, AB是吸气过程, BC 是呼气过程,因此本次呼吸中,吸气结束的一瞬间是坐标中的 B, B点还是呼气开始的一瞬间,此时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气压差是 0,表示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值相等,既不吸

16、气也不呼气。 考点: 呼吸运动的过程。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呼吸运动的过程的理解,考查学生识图读图的能力,难度中等,关键是理解呼吸过程中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的关系以及读懂图示中曲线的含义。 图为人体血液循环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 1)人体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图中能完整表示出的是 循环,该循环的起点是 。 ( 2)在心脏 与 、 与 之间,有防止血液倒流的 ,保证血液在心脏只能从心房 心室 动脉。 ( 3)当血液流经肺泡周围的 时,血液中的氧气将 会 (选填 “增加 ”或 “减少 ”),血液变为 血(选填 “动脉 ”或 “静脉 ”) 。 答案:( 1)肺 右心室 ( 2)房室瓣 ( 3)

17、【 6 】 毛细血管 增加 动脉 试题分析:( 1)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系统中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因此图中能完整表示出的是肺循环,该循环的起点是右心室。 ( 2)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开闭的瓣膜,这些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的方 向流动: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 ( 3)当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

18、气进入血液,这样,血液中的氧气含量增加,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 考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难度中等,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血液循环的途径,可结合示意图理解血液循环的途径以及血液的变化情况。 如图是模拟膈肌运动的实验装置及实验过程。请回答: ( 1)图 1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序号 模拟人体的膈,序号 模拟人体的胸廓。 ( 2)图 2模拟的是人体在 时(选填 “吸气 ”或 “呼气 ”)膈肌所处的运动状态,此时由于膈肌的收缩,胸廓的 径增大。 ( 3)若用此实验装置探究人体吸气和呼气的原理,则此实验装置还存在不足,因为它无法模拟胸廓前后径和 径的变化。 答案:( 1) ( 2)吸气

19、 上下 ( 3)左右 试题分析:( 1)图中 是气管, 代表肺, 代表胸廓, 代表膈肌。 ( 2)用手下拉 ,表示膈肌收缩,装置内气压下降,小气球随之扩张,气球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气球,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表示吸气过程。 ( 3)此装置模拟的是膈肌的运动情况,只演示了胸廓上下径的变化,不能演示由于肋间肌的收缩和舒张而引起的胸廓的前后、左右径的变化。 考点:呼吸运动的过程。 点评:此题考查了呼气过程中膈肌的变化,有一定的难度,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呼吸运动的过程,可结合模拟实验图进行记忆。 探究题 下表为 “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的几组实验记录。请在表格内填写实验现象(选填

20、 “变蓝 ”或 “不变蓝 ”) 试管 加入物质(各 2毫升) 水温 时间 试剂 加碘后的现象 淀粉 +唾液 0 10分钟 碘液 淀粉 +唾液 80 10分钟 碘液 淀粉 +唾液 37 10分钟 碘液 淀粉 +清水 37 10分钟 碘液 此实验的对照组是第 组;唾液淀粉酶消化淀粉时适宜的温度是 。 答案: 号变蓝 号变蓝 号不变蓝 号变蓝; 对照组是第 组;适宜的温度是 37 试题分析:第一组温度太低,唾液淀粉酶活性降低,淀粉没有被消化,滴加碘液后变蓝色,第二组温度太高 90 ,唾液淀粉酶活性降低,淀粉没有被消化,滴加碘液后变蓝色,第三组唾液中含有对淀粉有消化作用的唾液淀粉酶,且温度适宜,将淀粉完全分解成了麦芽糖,因此,滴加碘液后不变蓝色,第四组加的是清水,没有唾液淀粉酶,淀粉没有被消化,滴加碘液后变蓝色,第一组、第二组分别和第三组比较,唯一不同的变量是温度,温度低的第一组滴加碘液后变蓝色,温度高的第二组滴加碘液后变蓝色,温度适宜的第四组滴加碘液后不变蓝色,因此,说明温度影响酶的活性,适宜的温度是 37 ,第三组为对照组。 考点: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化学消化。 点评:此题为实验探究题,稍有一定的难度,解此题的关键是确定、控制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