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江西吉安朝宗实验学校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赵齐羽 文档编号:304374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21.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江西吉安朝宗实验学校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2-2013学年江西吉安朝宗实验学校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2-2013学年江西吉安朝宗实验学校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2-2013学年江西吉安朝宗实验学校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2-2013学年江西吉安朝宗实验学校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江西吉安朝宗实验学校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周一的清晨,我们都要举行庄严肃穆的升国旗仪式。把五星红旗确定为新中国国旗的会议是( ) A党的七大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中共八大 答案: C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五星红旗确立的认识,经过三大战役的胜利, 1949年9月,召开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会议还通过了关于国旗、国歌、国都、纪年等项决议,确定以五星红旗为中国的国旗,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决定把北京定为新中国的首都,这说明中国人民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结束了 100的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

2、中国开始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A,B,D不符合题意,本题选 C 考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 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当时还不具备召开普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条件下,肩负起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重任,完成了建立新中国的历史使命,揭开了新中国历史的第一页。 历史老师布置了一道作业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请你为邓小平拟一份发言提纲。刘辉同学所拟提纲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否定

3、 “两个凡是 ”的方针 B阶级斗争要常抓不懈 C将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 D实行改革开放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意义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文革结束后,中国经历了两年的徘徊时期,主要领导人坚持两个凡是,实质是在坚持文革 的错误,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的主要议题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这表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由原来的以阶级斗争为主转移到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因此所拟提纲中 A,C,D三项都符合会议的精神, B项不符合会议的精神,本题选B。 考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

4、历史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党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的历史上重要转折的会议,中国从此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党的历史上一共有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第一次是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形成,标志着中国革命的重心从城市转移到 农村,第二次解放战争胜利后,召开了党的七大,党的工作重心从农场又转移到了城市,第三次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决策,同学们要注意掌握。 读 “全国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抽样统计曲线图 ”,从图上看出,全国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抽样份数: 18529户)从 1978年到 1982年呈现上升趋势,出现这 种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 A农村土地改革 B

5、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改革开放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认识,读 “全国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抽样统计曲线图,从中可以看出,农民收入从1978年到 1982年呈现上升趋势,根据所学知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改革,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其特点是 “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民的生活逐渐富裕起来,本题选 D。 考点: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改革开放后农村实行的制度,它解放了农场生产力,极大提高了农民的

6、劳动积极性,推动社会经济向前发展,与本题相关的考点还有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原因,性质,实行这种政策后的农村变化都是学生要掌握的内容。 1982年 1月 5日, FOLLOWME第一次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掀起了全民学外语的高潮。这一 “高潮 ”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高考制度的恢复 B教育事业的发展 C对外开放的实行 D广电事业的发展 答 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改革开放后全民掀起学外语高潮原因的认识,解题时应注意题干中的时间 “1982年 ”,出现学外语高潮的主要原因在于对外开放的实行。 A、 B两项与 “全民学外语的高潮 ”关系不大, D 项是客观原因,本题选 C。 考点

7、:对改革开放的认识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识和分析理解能力,改革开放后,大量引进外资和技术,需要和外国进行接触,需要大量的懂外语的人才,在这种情况下,全民才出现了学外语的高潮,由此可知,政治,经济,文化三者是相互结合的,文化要反映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解答这种题型,出现其中的一个要从另外两个方面去解答。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那么,我国为什么还要以曾经激发中华民族英勇抗战的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呢?为什么还要时时唱起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呢?用一个成语来表达是 ( ) A学以致用 B知耻后勇 C居安思危 D警钟长鸣 答案: C 试题分析

8、:本题考查学生对国歌寓意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民族危亡面前,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了,义勇军进行曲表达了中国人民不屈的斗争精神,激励中国人民为了民族独立奋勇抗战,新中国成立后,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位国歌,每当重大场合,国歌就会响起,它提醒国人要居安思危,不断奋斗,本题选 C。 考点:国歌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属于容易题, 1949年 9月 27日成为代国歌, 1982年 12月 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决议,义勇军进行曲正式成为中国人民共和国国歌。 2004年 3月 14日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写入宪法。,该题再次提醒同学们既要重视教材中的重要知识点,同时也要对教

9、材中解释和理解课本知识点有关的小字内容重视起来,平时多看,多理解。 有人喜欢收藏 “1969”“1971”年发行的毛主席像章,我们可以断定这些文物是 ( ) A抗美援朝时期的 B三大改造时期的 C文化大革命时期的 D改革开放以后的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文化大革 命的认识,解题的关键是 “1969”“1971”年发行的毛主席像章,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个时期是文革时期,文革中个人崇拜严重,对毛泽东的崇拜达到极点,文革中念毛主席语录,唱革命歌曲,佩戴毛主席像章成为时尚, AB项是 50年代发生的史实, D是 1978年党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发生的史实,本题选 C。 考点:文革 点评:本题

10、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识记和分析理解能力,文革是一场内乱,不是任何形式的革命,文革带给我们的教训是深刻的,它告诫我们,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 ,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必须 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 ,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须进一步建全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这里的转折主要是 ( ) A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党的工作重心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D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意义的认识,根据所学

11、知识,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的主要议题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这表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由原来的以阶级斗争为主转移到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转折主要是指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本题选 B。 考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的历史上重要转折的会议,中国从此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党的历史上一共有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第一次是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形成,标志着中国革命的重心从城市转移到 农村,第二次解放战争胜利后 ,召开了党的七大,党的工作重心从农场又转移到了城市,第三次是党的十一届

12、三中全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决策,同学们要注意掌握。 改革开放后,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对这个格局表述正确的是( ) A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 内地 B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经济三角洲 沿海经济开放区 C沿海开放城市 经济特区 沿海经济开放区 内地 D经济三角洲 经济特区 沿海经济开放区 内地 答案: A 试题分析 :本题考察学生对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到 20世纪 80年代,我国的对外开放形成了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 -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格局, B,C,D

13、不符合题意,本题选 A。 考点: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家也逐渐富裕起来,经过多年的实践,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格局,改革和开放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拥护,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 崭新的词语属于崭新的时代,下岗与再就业是一对新词语,它们反映的时代现象是( ) A法治 B廉政 C国企改革 D知识经济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 20世纪 90年代以后,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了改革,目的是要把这些企业推向市场,于是才出现了下岗与再

14、就业等时代新词语,也说明了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 B,D不符合题意,排除,本题选 C. 考点: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分析理解能力,企业改革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进展。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国有企业面临的困难及存在的深层次矛盾,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改革的紧迫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开阔思路,大胆试验,勇于探索,把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扎扎实实地推向前进。 下列图片所示的历史事件中,体现了关注国情、实事求是理念的是( ) A图一 B图二 C图三 D图四 注:图一:刘少奇在 “八大 ”作政治报告;图四: “文革 ”中

15、工厂工人写大字报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 生对中共八大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图一是刘少奇在中共八大上做政治报告,八大提出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论断,体现了实事求是,关注国情的理念,毛泽东发表了论十大关系,标志着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始,图二 B和图三 C是大跃进运动,违背了实事求是的精神, D是文革时期,文革是一场内乱,本题选 A 考点:中共八大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中共八大的召开标志着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始,对于八大,同学们还要掌握八大召开的时间,内容,意义和影响等。 下列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表(第一套节目 )(节选) 5: 30对人民公

16、社社员广播 6: 00学习马列著作、毛主席著作 6: 20革命文艺 15: 40学习马列著作、毛主席著作节目 16: 00红小兵节目 16: 20红卫兵节目 这张节目表应出自( ) A.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 一五计划时期 C. “文化大革命 ”时期 D. 改革开放新时期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文化大革命给中国带来影响的认识,分析题目,题目中分解出来的信息有 “革命文艺,学习马列著作,毛主席著作,红小兵,红卫兵节目 ”等,结合所学知识判断红卫兵运动时文革中的高潮事件,文化大革命是一场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和国家带来沉重灾难的内乱,文革中,造反派冲击政府机关,成立了

17、革命委员会,使国家政权遭到了严重削弱,民主与法制遭到了践踏,文革中,大批工人,农民离开岗位闹革命严重阻碍了国家经济的发展,文革影响了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本题选 C。 考点:文革的影响 点 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识记和分析理解能力,文革是一场内乱,不是任何形式的革命,文革带给我们的教训是深刻的,它告诫我们,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 ,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 ,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须进一步建全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 “文革 ”中,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迫害而死,从根本上说明了( ) A民主和法制遭到践踏 B文革造成

18、了一些冤假错案 C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 D人民无法正常行使基本权利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革中民主法治遭到破坏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文革中制造了大量的冤假错案,国家主席刘少奇被扣上 “叛徒,内奸,共贼 ”的帽子永远开除出党,制造了党史上最大的冤案。社会主义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本题选 A。 考点:文革的十年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识记和分析理解能力,文革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和国家带来严重灾难的一场内乱,我们用从中吸取的教训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 ,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对社会致意制度建立以后的阶级斗争要做科学仍系

19、 正确的区分两类 (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 )社会性质的矛盾;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 ,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必须进一步建全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 拿破仑曾说:中国是一只沉睡的雄狮,它一旦醒来,整个世界都会为之颤抖。雄狮醒来,让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的历史事件是( ) A抗日战争胜利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D改革开放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新中国成立的认识, 1949年 10月 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标志着压迫中国的三座大山被

20、推翻,中国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本题选 B 考点:新中国的成立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说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历史开天辟地的大事,人民开始当家作主,该题另外的考查点还有通过对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性质,对象,前途等进行对比,找出它们的异同点。 美国司令官克拉克在回忆录中写到 “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羡慕的名声:我是美国历 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 ”文中所说的战争指的是( )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侵略越南的战争 C朝鲜战争 D伊拉克战争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抗美援朝战争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 1950年美帝国主义把战火烧到鸭绿江边,

21、为了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和平安定的环境,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 1953年 7月,美国被迫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所以才有了美国司令官克拉克上述的回忆,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抗美援朝战争 点评:关于抗美援朝战争,学生还要掌握的内容包括:时间是 1950年 1953年; 1953年 7月,美国侵略军被迫签订朝鲜停战协定。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为新中国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关于土地改革的完成,农民有深切体会,其中符合当时情景的是( ) A农民甲说: “我们总算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 B农民乙说: “今年多收三五斗

22、,还要向地主交租! ” C农民丙说: “加入农业合作社就是好,集体力量办大事。 ” D农民丁说: “实行土地承包,收成比往年 高很多! ”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的认识, 1950年,土地改革在全国轰轰烈烈展开,到 1952年底,除了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 A项正确,通过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农民获得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B,C,D三项错误,均不符合土地改革的内容,本题选 A。 考点:土地改革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土地改革是当时建国后的三大运动之一,建国初期的三大运动是指抗美援朝、

23、土地改革和镇压反革命,其中土地革命,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的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 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创造了条件;进一步巩固了工农联盟和人民民主专政;农业生产的发展为工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原料和广阔的市场,为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毛泽东说: “现在我们能造 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各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这说明当时我国必须( ) A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 B加速实现手工业合作化

24、 C逐步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D优先发展重工业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一五计划成就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从 1953年开始,优先发展重工业,到 1957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一五计划的各项建设指标,建立了一大批重工业企业工业:制造出中国第一 批喷气式飞机,鞍山钢铁建成投产,沈阳第一机床公司建成投产,建立了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交通运输: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局面, A是一五计划的内容但不是发展的重点, B,C是三大改造的内容,本题选 D。 考点:第一个五年计划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

25、一五计划意义重大,它使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开辟了广阔前途;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积累了社会主义有计划建设的宝贵经验。 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开幕词中毛泽东说: “我们这次会议具有 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 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 ” 材料中的 “里程碑 ”表现在( )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B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制定 C新的国家领导人的选举 D共产党核心地位的确定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加快了步伐, 1954

26、年全国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A,C,D三项错误,本题选 B。 考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第一步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宪法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也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和以往的旧宪法有明显的区别, 1954年宪法是教材的基础知识,也是考试命题的重点,希望同学们注意 . “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 ”这句歌词是对社会主义的赞颂。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标志是( ) A新中国的成立 B抗美援朝的胜利

27、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三大改造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 1953年,我国开始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到 1956年底,基本完成,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也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A项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社会性质仍然是新民主主义革命, B是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给中国赢得一个和平的经济建设环境进行的运动, D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本题选 C。 考点:三 大改造的意义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

28、识记能力,三大改造是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在三大改造中,党和政府采取了正确的策略,使社会主义改造顺利进行,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张艺谋的电影活着中有一个场景,孩子找出父亲的铁皮箱子要交给街道干部用来炼铁。这个场景发生在( ) A建国初期 B “一五计划 ”时期 C “大跃进 ”时期 D “文革 ”时期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我国 1958年大跃进运动的认识,题目中的关键信息是 “孩子找出父亲的铁皮箱子

29、要交给街道干部用来炼铁。 ”根据所学知识,是指当时的全民大练钢铁运动,大跃进片面追求工农业建设的高速度,表现在工业上要求钢产量翻一番,提出赶超英国的口号,在全国范围内掀起大练钢铁运动,题目中出现的孩子找出父亲的铁皮箱子要交给街道干部炼铁正说明了这一背景,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本题选 C。 考点:大跃进运动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识记和分析理解能力 ,大跃进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它忽视了客观的经济发展规律,过分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使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 “共产 ”风等错误大肆泛滥,工农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国民经济比例

30、严重失调,人民生活发生严重困难。这是应该引起我们重视的历史教训。 下边这幅宣传图(图中火车运载的是一根玉米长棒)反映的现象最有可能出现在新中国( ) A 20世纪五十年代初期 B 20世纪五十年代后期 C 20世纪八十年代初期 D 20世纪八十年代后期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我国 1958年大跃进运动的认识,题目中的宣传图中火车运载的是一根玉米长棒,大跃进片面追求工农业建设的高速度,表现在工业上要求钢产量翻一番,提出赶超英国的口号,在全国范围内掀起大练钢铁运动,表现在农业上就是虚报农作物产量,过分夸大了农作物的产量, 1958年是19世纪 50年代后期,本题选 B。 考点:大跃进

31、运动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识记和分析理解能力,大跃进 ”是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它忽视了客观的经济发展规律,过分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使高 指标、瞎指挥、浮夸风、 “共产 ”风等错误大肆泛滥,工农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发生严重困难。我们应该很好的吸取这些经验教训。 综合题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下面的图片回答问题( 12分) 请问: ( 1)上面图片中三位 “创业年代的英雄 ”分别是谁?他们各自的称谓是什么?( 6分) ( 2)三位的事迹分别是:( 3分) ( _)奋不顾身带头跳进泥浆池,用自己的身体搅拌用以压制井喷的水泥

32、; ( _)为原子弹理论设计负责人,为我国核武器的研制事业做出了巨大 贡献; ( _)为兰考县的县委书记,带领全县干部群众与自然灾害进行顽强的斗争; ( 3)从上面图片中三位 “创业年代的英雄 ”事迹中,我们应该学习什么精神?( 3分) 答案: ( 1)王进喜 “ 铁人 ”;邓稼先 “ 两弹元勋 ”;焦裕录 “ 人民的好干部 ”或 “县委书记的好榜样 ”(每个 2分,共 6分。) ( 2)王进喜、邓稼先、焦裕录(每个 1分,共 3分。) ( 3)拼搏、奉献、科学的精神( 3分)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 1956-1966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涌现的模范人物的认识,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解答如下

33、: ( 1)观察图片一,二,三集合所学知识判断,这些模范人物分别是铁人王进喜,两弹元勋邓稼先,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 ( 2)在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了打出第一口油井,摆脱中国贫油国的帽子,王进喜和石油工人奋战在第一线,面对危急情况,王进喜奋不顾身带头跳进泥浆池,用自己的身体搅拌用以压制井喷的水泥。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核威慑,毛泽东决心研制原子弹,邓稼先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从原子弹、氢弹原理的突破和试验 成功及其武器化,到新型核武器的重大原理突破和研制试验,均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中国的 “两弹 ”元勋。焦裕禄是河南兰考县的县委书记,他带领全县人民与自然灾

34、害进行斗争,赢得了人民的尊重和爱戴。 ( 3)这三个模范人物都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涌现出来的,他们面对困难奋勇拼搏,乐于奉献,科学严谨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考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涌现的模范人物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一大批模范人物,他们活跃在各条战线上,为中国的建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同学们对 1956-1966 年涌现的模范人物铁人王进喜,两弹元勋邓稼先,县委书记焦裕禄等要注意重点识记。 观察下列图片,分析有关问题:( 13分)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农民在拔除地主的地界碑 农民申请加入农业合作社 安徽凤阳粮食产量 相关链接

35、:农业、农民、农村问题简称 “三农问题 ”,它关系到中国的发展和安定。 (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了建国初期党和国家在我国掀起了什么运动?( 6分) ( 2)粮食生产是 “三农 ”问题的重中之重,什么原因使材料三安徽凤阳县农业三年三大步?( 3分) ( 3)试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三的农村 改革中土地制度最大区别是什么?( 4分) 答案: ( 1)材料一是土地改革 材料二是农业合作化。( 6分) ( 2)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分) ( 3)最大的区别是土地的所有权归属不同。材料一土地归农民所有,材料二土地归国家所有(言之有理即可) ( 4分)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建国以来我国农

36、村生产关系变革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解答如下: ( 1)阅读材料一农民在拔除地主的地界碑 和材料二农民申请加入农业合作社,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一是 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运动,到 1952年,我国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材料二 是 1953年三大改造中的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行农业合作社。 ( 2)观察材料三安徽凤阳粮食产量的变化发生了翻天地福的变化,根据所学知识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 3)根据所学知识,材料一尽管有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变成了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但仍然是土地私有制,而材料三则是土地归集体所有或归国家所有。 考点

37、: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建国后几次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的识记和理解能力,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一定 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解放生产力,发展农村经济是调整的依据,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会促进经济的发展,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就会阻碍经济的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 15分) 材料一: “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 走进新时代 材料二: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

38、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 春天的故事 回答 : ( 1) 材料一歌词中赞扬的领导中国人民 “当家作主站起来 ”的领袖是_。( 2分) 他在晚年由于对国内政治形势作出了错误判断,发动了一场什么群众运动?( 2分)这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 2分) ( 2) 材料一歌词中赞扬的领导中国人民 “改革开放富起来 ”的领袖是_。( 2分) 党的哪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以他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集体?( 2分) ( 3)材料二中的 “老人 ”我们应该怎样评价他?( 2分) ( 4)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 ”这里的 “春天 ”喻意是什么? “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 ”指什么?你知道最具代表性的

39、是哪座城市吗?( 3分) 答案: ( 1) 毛泽东( 2分) 文化大革命(文革)( 2分) “文化大革命 ”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2分) ( 2) 邓小平( 2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2分) ( 3)他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2分) ( 4)改革开放 建立经济特区 深圳。( 3分)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我国改 革开放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解答如下: ( 1)根据歌词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判断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的领袖是毛泽东。晚年,毛泽东对形势作出了错误的判断,以阶级斗争为中心,左倾错误进一步发展的恶果就是

40、文革的发生,文革绝不是任何性质的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和国家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 2)根据材料二的歌词结合所学知识,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民富起来,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 3)根据对邓小平的理解和他 做出的贡献,邓小平是改革开放的领路人,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 4)根据歌词中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 ”这里的 “春天 ”喻意是改革开放,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 ”指建立经济特区。最具代表性的深圳。 考点:我国的改革开放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也是富国富民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经济特区的设立扩大了 本国的对外贸易;引进了更多的国外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增加了就业机会,扩大社会就业;加快特 定地区经济发展与经济开发的速度,形成了新的产业结构和社会经济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