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河南省郑州市第四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sofeeling205 文档编号:304462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河南省郑州市第四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2-2013学年河南省郑州市第四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2-2013学年河南省郑州市第四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2-2013学年河南省郑州市第四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2-2013学年河南省郑州市第四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河南省郑州市第四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1949年毛泽东庄严宣告 :“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 ”对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A扭转了一百多年来抗击外来侵略的屡败局面 B中国结束了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C开始进入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时期 D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可知,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 A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C、 D都是在三大改造完成以后,才实现的

2、。故选 B项。 考点:本题考查新中国的成立。 点评:新中国成立之时,毛泽东写了一首诗 “长夜难明赤县天 ,百年魔怪舞蹁跹 ,人民五亿不团圆。一唱雄鸡天下白 ,万方乐奏有于 ,诗人兴会更无前。 ” 长夜难明:比喻漫长的黑暗统治。中国人民长期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欺凌和压迫,不能翻身。百年魔怪主要指自 一八四零年中英鸦片战争时起,外国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侵略者开始侵入中国。他们和他们的走狗在中国横行霸道,好似群魔乱舞。从那时到一九四九年全国解放,已有一百多年的时间。 “一唱雄鸡天下白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勾结封建统治者剥削压迫中国人民的历史,实现了民族的解

3、放和国家的独立,使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并真正以东方巨人的雄姿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确立 的思想路线是 A建设中国特色法律体系 B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答案: D 试题分析: 1978年底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中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最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他完成了党在思想路线、

4、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上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所以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 上最具深远意义的转折。故选 D项。 考点:本题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 点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的意义和遵义会议具有相似性。遵义会议是中共中央于 1935年 1月在贵州遵义召开的。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 “围剿 ”的总决议,结束了王明 “左 ”倾冒险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在最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为以后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中国共产党十

5、一届三中全会于 1978年 12月 18日至 22日在北京举行。这 次会议的召开,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 “左 ”倾错误思想的严重束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作出了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具有深远意义的又一个伟大转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改革最早开始的地方是 A安徽凤阳 B河南郑州 C深圳特区 D珠海特区 答案: A 试题分析:我国改革开放是从农村开始的,安慰凤阳县小岗村首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自负盈亏,这样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连年获得丰收,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 村开始富裕起来。故选

6、A项。 考点:本题考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点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推动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说明了这是一项项符合我国农村农业发展的政策。此后,在全国各地纷纷进行农业改革,实行包产到户,打包大干,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经济特区成功吸引了大量外国投资,外资企业不单为中国政府提供大量税收,还为中国引入先进生产管理技术 ” 材料论述了经济特区 A建立的原因 B建立的目的 C发展的过程 D发挥的作用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 “经济特区可以吸引外资,可以为政府提供税收,还可以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这三个可以充分说明了经济特区所发挥的作用。故选 D项。 考点:本题考查经济特

7、区的作用。 点评:我国最早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是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1988年 4月1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以举手表决方式撤销广东省海南行政区,设立海南省,建立经济特区。海南经济特区是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唯一的省级经济特区。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现在我国已形成的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是 A沿海开放城市 经济特区 沿海经济开发区 内地 B沿海经济开发区 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内地 C经济特区 沿海经济开发区 沿海开放城市 内地 D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发区 内地 答案: D 试题分析: 1980年确定在广东省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省的厦门设置经济特区,后来

8、我国对外开放的地区逐渐扩大,开放广州、上海等 14 个沿海开放城市,增设海南经济特区,设立浦东开发区,现在对外开放区已经从沿海地区向内地发展,形成 “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 -内地 ”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故选 D项。 考点: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 点评:历史和实践证明,开放则兴,闭国则衰。我们一定要清醒地估量世界的发展,勇敢地迎接严峻的挑战,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使我们的民族更加有力地参与国际竞争,更加坚定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邓小平开创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毛泽东开创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两者最重要的相同点是 A坚持走群

9、众路线 B从中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 C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D借鉴苏联的成功经验 答案: B 试题 分析:毛泽东开创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主要依据中国国情,毛泽东从我国实际出发分析了敌强我弱的革命形势,从而选择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邓小平创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的理论,也是以我国处在社会处于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确立了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是两者最重要的相同点,故选 B 项。 考点:本题考查党的指导思想。 点评: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它们的思想基础是一致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10、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 民族区域自治作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其作用包括 有利于祖国统一 有利于民族平等 有利于民族团结 有利于地区发展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课文内容,在筹建新中国的时候,中国共产党提出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建议。这个建议体现了各民族的共同心愿,得到各族人民的热烈欢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对发挥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的积极性,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巩固国家的统一,促进民族自治地方和全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都起了巨大的作用。故选 D项。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11、的主要作用。 点评: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施 50多年来,对维护国家统一,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 经济、文化,保障少数民族的各项基本权利,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香港、澳门回归后,它们成为我国的 A经济特区 B特别行政区 C少数民族自治区 D经济开发区 答案: B 试题分析:在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基本方针的指导下, 1997年 7月 1日和1999年 12月 20日,我国分别对香港、澳门地区恢复行使主权。香港、澳门回归后,作为特别行政区,他们保持原来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变,香港澳门的回归,中国人民洗雪百年国耻,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故选 B项。 考点:本题考查香港澳门

12、回归祖国。 点评 :本题还要注意香港、澳门、台湾问题的本质区别。台湾问题不同于香港、澳门问题。后者是历史上殖民主义侵略中国遗留下来的问题,是属于中国和英国、葡萄牙之间的问题,而台湾问题是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其本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由中国人自己来解决,不容许外国干涉。 “厦门金门门对门,三通两制促和平。 ”此顺口溜反映了 20世纪 80年代 A中美关系的新发展 B大陆和港澳关系的新发展 C中英关系的新发展 D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顺口溜上句指出了厦门和台湾金门的隔海相望的邻近关系,下句指出了因为一国两制和通商、通航、通邮三通政策的实施,促进了海峡两案的和平发展。 D符

13、合题意,故选 D项。 考点:本题考查两岸关系。 点评: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尽管两岸尚未统一,但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中国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家园,两岸同胞理应携手维护好、建设好我们的共同家园。台湾任何政党,只要承认两岸同属一个中国,我们都愿意同他们交流对话、协商谈判,什么问题都可以谈。我们郑重呼吁,在 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 ”。 右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B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C “两个凡是 ”的方针 D批判江青反革

14、命集团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以 “两个凡是 ”思想为代表的左倾错误依然在国内占有主要地位,导致了经济上出现了徘徊中前进的局面。为此在全国开展了关于 “真理标准问题 ”的大讨论,最后确立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故选 B项。 考点:本题考查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点评: 1978年发生我国关于两个凡是和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两种执政指导思想的讨论,实质上是文化大革命路线和实施经济建设的改革开放路线的较量。实践不仅是检验真理的 “唯一标准 ”,而且是检验党的路线是否正确的 “唯一标准 ”,真理标准大讨论

15、带来为党的十一 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 邓小平同志多次谈到,新中国建立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犯过 “左 ”的或 “右 ”的错误, “左 ”是主要的。其中时间最长、影响最严重的 “左 ”的错误是 A大跃进运动 B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C文化大革命 D反右斗争扩大化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课文内容可知, “文化大革命 ”全称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是指1966年 5月至 1976年 10月在中国由毛泽东错误发动和领导、被林彪和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利用、给中华民族带来严重灾难的政治运动。文化大革命 ”的实质是一场由 于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从而给中国带

16、来巨大灾难与损失的内乱。这是时间最长、影响最严重的 “左 ”的错误,故选 C项。 考点:本题考查文革的实质。 点评:本题难度实质,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文化大革命 ”是错误理论指导下的错误实践。它留下了永远不应当重犯这类错误的深刻教训,从反面为党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提供了历史借鉴。正如邓小平指出的: “我们根本否定 文化大革命 ,但应该说 文化大革命 也有一 功 ,它提供了反面教训。没有 文化大革命 的教训,就不可能制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思想、政治、组织路线 和一系列政策。 中华民族在每一个历史时期,都会涌现出堪称 “民族脊梁 ”的英雄模范人物。在我们河南省兰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

17、务的是 A焦裕禄 B邓稼先 C王进喜 D孔繁森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1962年焦裕禄被调到河南省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时值该县遭受严重的内涝、风沙、盐碱三害,他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领导工作方法,同全县干部和群众一起,与深重的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努力改变兰考面貌。他身患肝癌,依旧忍着剧痛,坚持工作,被誉为 “党的好干部 ”、 “人民的好公仆 ”。邓稼先是两弹元勋,王进喜是 大庆油田的 “铁人 ”。孔繁森是西藏阿里地委书记,为藏族同胞作出杰出贡献的模范人物。故选 A项。 考点:本题考查模范人物。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本题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从邓稼先,袁

18、隆平,王进喜,焦裕禄、孔繁森等模范人物的事迹中,我们应该学习他们什么的优秀品质?(热爱祖国,为国献身,舍己为人,乐于助人,为人民献身等) 确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五星红旗为国旗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第一届中国人 C中共八大 D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大 答案: B 试题分析: 1949年 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大会规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故选 B项。 考点:本题考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9、 点评: 1949年 9月 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一致通过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决议,确定义勇军进行曲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国歌。 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作战的原因不包括 A朝鲜爆发内战 B美国派兵侵略朝鲜,把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 C美国第七舰队开到台湾海峡 D朝鲜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是逆向思维题,关键要看到 “不 ”字。根据抗美援朝的原因可知,1950年朝鲜内战爆发,美军越过三八线入侵朝鲜、轰炸中国丹东地区,严重威胁新中国的安全。这是中国出兵朝鲜最主要的原因

20、。美国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对中国的国家统一进行武力干涉。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因此 1950年 10以彭德怀为总司令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综上所说,朝鲜爆发内战是史实,但不是中国抗美援朝的直接原因,最重要的原因是美国出兵朝鲜威胁中国的安全。故选 A项。 考点:本题考查抗美援朝。 点评: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粉碎了美国妄图干涉朝鲜内政、并吞全朝鲜的企图,保卫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独立;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保障了新中国经济恢复和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保卫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戳穿了美帝国主义 “纸老虎 ”的面目,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鼓舞了世界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反对侵略的意志和决心

21、;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 好的歌曲,能够唱响时代的主旋律。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唱出的时代主旋律是 A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B转战陕北,斗智斗勇 C决战平津,瓮中捉鳖 D渡江战役,一往无前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并肩作战,抗美援朝,保卫国家所唱的歌曲;朝鲜是中国的邻国,美国侵略朝鲜,威胁我国的安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B、 C、 D是内战时期所唱的主旋律。故选 A项。 考点:本题考查抗美援朝。 点评: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出现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如黄继光和邱少云。他们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

22、命英雄主义精神,被成为“最可爱的人 ”。 下图是我国 50年代初期某农村的农民正在丈量土地的情景,关于这件事情的叙述正确的有 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农民翻了身,成了土地的主人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翻身得到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项错误,因为此次土地改革实行农民土地有所制,三大改造完成以后才实行土地的公有制。故选 B项。 考

23、点:本题考查土地改革的意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项很容易给学生造成干扰,因此在学习该知识点时,一定要特别指出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规定,还有 在学习三大改造时也要让学生找出关于两者在农村土地所有制方面的不同点。 2009年 12月 24日,走过了整整一个世纪的全国政协副主席阿沛 阿旺晋美与世长辞。在他的一生中最重要的贡献是促进我国的 A工业发展 B祖国统一 C国防建设 D和平外交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西藏和平解放的史实可知, 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阿沛 阿旺晋美为首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并于 5月 23日签署了 中

24、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 。至此,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他的 一生中最重要的贡献是促进我国的祖国统一。故选 B项。 考点:本题考查西藏和平解放。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本题还可以改为:标志着西藏从黑暗走向光明,从分裂走向团结,从落后走向进步的重要转折点是 A、新中国成立 B、西藏和平解放 C、社会主主改造完成 D、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45年王氏夫妇创办糕点厂,建国后生意兴旺。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王氏夫妇最有可能的状况是 A继续经营,并开始把利润的大部分上交缴国家 B继续经营,并开始把利润的小部分上交缴国家 C不能继续经营

25、,糕点厂被国家没收 D不能继续经营,但可以以此获得部分收益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三大改造的方式可知, 1954年起,我国开始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即按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因此三大改造完成以后,王氏夫妇创办糕点厂不能继续经营,但可以以此获得部分收益。故选 D项。 考点:本题考查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实行赎买政策是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创举,这是史无前例的。本题还可以改为:北京同仁堂是中药行业的著名老字号, 1954年同仁堂响应国家号召,顺利实现了公私合营

26、,公私合营出现在( ) A、抗日战争时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企业的私有制向社会主义所有制转变,这在世界上早就出现过,但采用这样一种和平方法,使全国工商界都兴高采烈来接受这种改变,则是史无前例的。 ”“和平方法 ”指的是 A实行股份制 B廉价收购 C赎买政策 D无 偿没收 答案: C 试题分析: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发展壮大,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同生产力发展的矛盾愈来愈突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党和毛泽东,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从中国的具体实际出发,创造性的提出了以和平手段对资本主义

27、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思想,成功地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社会主义改造中,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所采取的政策是 “赎买 ”。这是史无前例的创举。故选 C项。 考点:本题考查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方式。 点评: 三大改造 指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业和手工业的形式是建立生产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是:赎买、实行企业的公私合营、全行业的公私合营。意义:三大改造实现了把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初级制度,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956年全国高考的作文题是 “我生活在幸福的时代里 ”。下列事件不可能发生在这个 “幸福

28、的年代里 ”的是 A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B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 “一五 ”计划即将完成 D公社大办食堂,吃饭不要钱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结合所学知识,这里 “幸福的年代里 ”的含义是指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人民过上好日子。 1956年,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三大改造的完成,标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社大办食堂,吃饭不要钱是指人民公社化运动,这是我国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失误。因此不可能出现在幸福的年代里,故选 D项。 考点:本题考查三大改造的历史意义。 点评: 1956年底,我国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

29、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 步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也有一些缺憾: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存在过于急进、工作过粗等缺点。 填空题 中国的法制改革思路经历了从加强法制到依法治国的过程。依法治国 ,建设民主法治国家 ,已然成为举国上下的政治共识和追求。 请根据提示写出文献的名称: ( 1)由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的是( 1分): ( 2) 1954年制定,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1分): ( 3) 1982年颁布的新时期一部比较完善的宪法( 1分): ( 4)体现党和政府重视基础教 育

30、的发展, 1986年颁布了( 1分): 答案:( 1)共同纲领 ( 2)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3)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4)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试题分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1949年 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它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 2)根据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成就可知, 1954年第一届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制定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 3)经历文化大革命以后,人们更加认识到民主和法制的重要性,全国人大加紧立法工作, 1982年颁布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31、4)根据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和教育事业发展等知识可知, 1986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法制建设。 点评:我国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在实施依法治国战略的过程中,制定法律法规则具有前提和基础性的作用。 综合题 人民日报的每一篇社论都是流淌着的历史,足以勾勒出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轨迹。请阅读下列材 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化 - 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的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 -1

32、953年 1月 1日社论 材料二: “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 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 ” -1958年 6月 21日社论 材料三: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地的产是由人的胆决定的。 ”-1958年 8月3日社论 材料四: “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 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 ” “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 ” “世界上没有一个现代化国家是闭关自守搞起来的。美国经济技术的强大,日本能够后来居上,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广泛采用世界各国的技术专长,把世界上主要的先进技术集中起来。 ” -1979

33、年 1月 1日社论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全国人民的 “最高利益 ”指的是什么 (1分 )党和政府为实现 “最高利益 ”所编制的建设规划叫什么 (1分 )全国人民 “积极奋斗 ”取得了重要成果,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2分 ) (2)依据材料二、材料三指出: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2分 ) (3)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我们十分兴奋的心情 ”因何产生的 (1分 )指出 “战略转变 ”前后,党的工作重心分别是什么 (2分 )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如何才能实现国家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 (1分 ) 答案:最高利益:实现国家工业化 规划:第一个五年计划;

34、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 2)片面追求高速度,忽视客观经济规律。 ( 3)召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前:以阶级斗争为纲 后:以经济建设 为中心 ( 4)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遵循经济规律,坚持改革开放等。 试题分析:( 1)根据题意 “工业化 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 ”为了实现国家工业化,我国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从 1953年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到1956年提前完成了计划规定的任务。 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 1956年,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

35、第一架喷气式飞机;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 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 了长江南北的交通等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 2)根据题意 “最高的速度,速度是灵魂 ”可知,在经济建设过程中片面追求速度,忽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 3)根据题意 “一九七九 ”可知,这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第一年,也是我国改革开发的开始,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内容可知,我们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了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伟大决策。 ( 4)本题小题主观性较大,可以从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按照客观的经济规律办事等方面去思考。 考点

36、:本题考查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成就。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内容较广,范围大,但所考查的都是课文的基础知识,这就是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结构。 小小春联成为中国农村生活的 “晴雨表 ”,体现了不同时期党和政府采取的农业政策对农民生活的影响,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 1)请将下列表格内容填充完整。( 4分) 农村对联 农业政策 翻身休忘本,饮水务思源(注:写于 20世纪五十年代初期) 一声爆竹全国庆贺入合作社;万户农民齐步走上社会主义。 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包产到户,迎来春花万朵;政策放宽,呈现瑞气千祥 问历代哪

37、个皇上不纳粮,看今朝谁个农夫不领钱 新农村建设的惠农政策(如免农业税) ( 2)上面材料都是中国农村的改革,那么中国城市改革何时开始?重点又是什么呢?( 2分) 答案:( 1)土地改革,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2) 1985年,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 试题分析:( 1)根据我国建国以来在农村、农业、农民 “三农 ”问题采取的政策、措施和改革等知识可知,五十年代初级的土地改革,使农民翻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入合作社 ”是指三大改造之时,关于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方式是引导农村参加农业合作社; “公社化 ”是指人民公社化运动; “包产到户 ”是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8、 ( 2)改革开放是指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关于诚意改革是从 1985年,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农业政策。 点评:本题通过对比发现,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在农村地区 实行不同的农业政策,取得不同的效果。从中可以发现,当农业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要求时,就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两者不适应的时候,就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这就是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 阅读材料: 材料一: 1956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指出,当前党和人民主要的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材料二

39、: 1978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的全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材料三: 1987年中共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并就 此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三步走战略。 材料四: 1992年中共全国代表大会上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请回答: ( 1)上面材料中的四次会议体现的一条主线是什么?( 2分) (2)上面材料三和材料四分别是什么会议的内容?( 2分) (3)材料二反映的会议使中国进入什么时期?( 1分) 答案:(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或大力发展生产力)。 ( 2)中共十三大,中共十四大。 ( 3)进入社会主义现

40、代化建设新时期(或改革开放时期、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 试题分析:( 1)上述材料都从 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发展生产力的要求,因此所体现的主线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 2)材料三指出了这次会议召开的时间是 1987年,再根据会议的内容可知,这次会议是中共十三大;根据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确立邓小平的指导地位是中共十四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的是中共十五大。 ( 3)根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意义可知,这次会议的召开完成了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考点:本题考查改革开放。 点评:中国改革开放 30年

41、所取得的成 就,是因为我们没有脱离实际,对中国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和物质经济条件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只有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中华儿女齐相聚,黄帝故里同拜祖。 2013 年 4 月 12 日上午 (农历三月初三 ),天朗气清,人潮涌动,锣鼓喧天,癸巳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新郑市黄帝故里景区如期举行,来自台湾的同胞、海内外的华夏儿女欢聚于此,共拜轩辕,表达促进祖国统一、增进民族团结、共创和谐生活的美好愿望。会场延续了往年明黄色的色调,嘉宾都佩戴了黄帝丝巾,这条丝巾已成为黄帝故里拜

42、祖大典的一个标志。 ( 1)台湾和大陆迄今没有统一,这个历史遗留问题是如何形成的? ( 1分) ( 2)材料反映出目前两岸交流的状况如何?( 1分) ( 3)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1分) ( 4)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促进两岸和平统一的因素有哪些?(至少两个方面,2分) 答案:( 1)解放战争胜利,国民党的残余势力逃往台湾。 ( 2)两岸关系向着和平方向发展,两岸的交流日益密切。 ( 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 4) 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两岸同根同祖,有共同的文化传统 党和政府提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两岸大三通的实现 香港、澳门的回归与繁荣证明

43、了一国两制的优越性 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试题分析:( 1)关于台湾问题的由来,可以结合解放战争来理解,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之后,国民党战败,被迫逃往台湾。这历史遗留问题。 ( 2)根据材料可知,海峡两岸华夏儿女一起参加拜祖大典,说明了两岸关系向着和平方向发展,两岸的交流日益密切。 (3)为了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方针,即在大陆实行社会主 义制度,在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保持资本主义制度不变。 ( 4)本小题主观性较大,可以从两岸同根同祖,有共同的文化传统、祖国统一大业是华夏儿女的共同心愿等方面去思考。 考点:本题考查台湾问题。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还可以把台湾问题和中美关系联系起来,中美建交过程中,最敏感最重要问题应该是台湾问题,因为美国在新中国成立后一直承认台湾主权,拒不承认大陆新中国政权的,以台湾为砝码来制衡大陆从而达其维护其霸权地位之目的。七十年代美国全球战略调整需要,欲通过大陆来制衡苏联,从越南战场脱身,所以来改 善新中国关系。新中国也必须以承认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部分为条件,这涉及到新中国根本地位问题。三十年来,中美关系不断变化,但台湾问题一直是双方最重要最敏感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