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重庆市武隆实验中学七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visitstep340 文档编号:304920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7.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重庆市武隆实验中学七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2-2013学年重庆市武隆实验中学七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2-2013学年重庆市武隆实验中学七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2-2013学年重庆市武隆实验中学七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2-2013学年重庆市武隆实验中学七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重庆市武隆实验中学七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在玻片上有一字母 “P”,则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应该是: A p B d C b D q 答案: B 试题分析:显微镜看到的物像不但上下颠倒,左右也颠倒,做此类题有个小诀窍,就是把这个字母写到一张小纸上,然后把这张纸旋转 180度再看就是左右上下颠倒的图象了,玻片标本上的是 “P”, 那么显微镜下看到的是 “d”字。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显微镜的成像。 点评:此题是一道基础知识题,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显微镜的成像特点。 蚯蚓在土壤中生活,可以使土壤疏松,排出的粪便可增加土壤肥力。这说明了: A环境影响

2、生物 B生物影响环境 C生物依赖环境 D生物适应环境 答案: B 试题分析:蚯蚓在土壤中在土壤中钻洞,可以使土壤疏松,有利于植物根的呼吸、生长,蚯蚓能富集养分,生活着的蚯蚓每时每刻都在吞食大量的有机物和土壤,把蚓粪和其他代谢产物排泄到土壤中,从而增加了土壤的肥力,试验证明,有蚯蚓栖息的周围土壤中,许多无机盐的元素,如磷、钾、钙、镁等增加数倍,因此蚯蚓对环境有影响。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解答时可以从蚯蚓的生活习性方面来切入。 下列各项中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天鹅湖 B天鹅湖的所有植物 C天鹅湖的所有动物 D天鹅湖的所有生物 答案: A 试题分析:在一定区域内

3、生物和它所生活的环境就形成一个生态系统,它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只有生物不叫生态系统,只有环境也不叫生态系统,所以选项中只有天鹅湖属于生态系统。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的概念。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只要熟练掌握了生态系统的概念,仔细分析选项中的内容是否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即可正确答题。 “稻花香里说 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水稻 ”和 “青蛙 ”在农田生态系统中所办演什么角色: A生产者、生产者 B消费者、生产者 C生产者、分解者 D生产者、消费者 答案: D 试题分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

4、和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在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因此水稻是生产者,青蛙是消费者。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的组成。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 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缺少哪种成分也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动物必须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因此在生态系统中被称为: A生产者 B消费者 C摄食者 D分解者 答案:

5、B 试题分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在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因此水稻是生产者,青蛙是消费者。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的组成。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 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缺少哪种成分也不能构成一

6、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某地大量捕杀青蛙,结果虫灾暴发,粮食减产,造成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环境污染 B消费者减少 C食物链被破坏 D缺水干旱 答案: C 试题分析:在农田中存在着食物链:农作物 蝗虫 青蛙,大量捕杀青蛙,破坏了食物链,蝗虫由于天敌减少,大量繁殖,吃光了草的叶子,影响了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因此粮食减产。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从青蛙、蝗虫、农作物之间的关系方面来切入,写出食物链。 能量在食物链的传递中递减,而农药残留在食物链中却是: A少量增加 B富集 C减少 D不变 答案: B 试题分析: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从而

7、使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在生态系统的各营养级中流动,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就越多,因为环境中有些污染物(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具有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的特点,会在生物体内积累而不易排出,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 最终危害到人类的安全(富集)。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某些有害物质沿食物链积累。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营养级别越高(越靠近食物链的末端)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就越多。 生物圈具有自我维持相对稳定的能力,这种能力是: A无限的 B不受影响的 C有限的 D永远改变的 答案: C 试题

8、分析: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即生态平衡,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例如,如果草原上放养的牲畜太多,就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造成土地沙化,草场就很难恢复原样了。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但是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下列关于生物圈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圈是指整个地球 B生物圈是指整个地球上的所有生物 C生物圈是 指整个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生活所需的环境 D生物圈是指生物生活所需的环境 答案: C 试题分析:生物

9、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 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 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 2 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表面,生物圈包括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和其生活领域(生活环境)两部分,所以此题答案:为 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圈。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较易,解答时可以从生物圈的概念、范围方面来切入。 城市生态系统的主体是: A人类 B绿色植物 C高楼大厦 D动物 答案: A 试题分析:城市生态系统是城市居民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也是人类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加工、改造而建设起来的

10、特殊的人工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中人类起重要支配作用,植物种类和数量少,消费者主要是人类,而不是野生动物,城市生态系统由少量的植物(生产者),人、少量的动物(消费者),分解者以及生活环境组成。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掌握生态系统的类型,重点了解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即可作答。 下列哪种生态系统的自动能力最强: A呼伦贝尔草原 B青海湖 C人工蔬菜大棚 D西双板纳热带雨林 答案: D 试题分析: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即生态平衡,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

11、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生态系统靠自身的调节能力维持相对稳定,但是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热带雨林全年高温多雨,无明显的季节区别,植物能持续生长,造成树木生长密集且长绿,热带雨林是一种茂盛的森林类型,是生物的乐 园,不论是动物还是植物,都是陆地上其他地方所不可比的,所以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多,自动调节能力强。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生态系统靠自身的调节能力维持相对稳定。 取一滴鱼的血液滴在洁净的载玻片上,然后另取一块载玻片把血液推成薄膜,置于显微镜

12、下观察,这种玻片标本属于: A切片 B装片 C涂片 D磨片 答案: C 试题分析:切片是指用特制刀具把生物体的组织或矿物切成的薄片,从生物体上取下来的或直接用个体微小的生物制成的,在要用显微镜观察物体的时候,将被观察物体放在载玻片上就叫装片,涂片是指用从患者身上采集的液体标本(如血液,骨髓液等)均匀的涂抹在玻璃片上制成的标本,用于实验室诊断和病理诊断,涂片有很多种类,直接涂片法、厚涂片法等,取一滴鱼的血液滴在洁净的载玻片上,然后另取一块载玻片把血液推成薄膜,置于显微镜下观察,这种玻片标本属于涂片,磨片通常是用作非常坚硬不易切取的固体材料。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玻片标本的类型。 点 评:本题考查的

13、是生物实验中用到的几种常见的标本,生物标本包括装片、切片、涂片。 绘制洋葱表皮细胞结构图,一般用: A圆珠笔 B钢笔 C 2B铅笔 D 3H铅笔 答案: D 试题分析:用铅笔绘图便于修改 3H的铅笔与 3B的铅笔的区别是 3H的铅笔比较硬,这样绘出的图比较清晰地反映出细胞的结构,而 3B铅笔太软,颜色太黑,细节部分就不容易表达,所以绘细胞图一般还是选用 3H的铅笔较好。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画细胞结构图及注意事项。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熟记生物图的画法和注意事项。 采取人的中腔 上皮细胞时,需要用的工具是: A消毒牙签 B消毒棉球 C消毒镊子 D消毒玻璃棒 答案: A 试题

14、分析:用消毒牙签取口腔上皮细胞取的少而且细胞又小,如果有其他杂质的干扰就会影响最后的观察效果,所以在取口腔上皮细胞前必须用凉开水漱口,以去掉口腔中的杂质。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制作临时装片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点评:此题是一个关于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选择题,熟练掌握此实验的操作步骤,就能正确选择。 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顺序是: 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 0.9%生理盐水 用消毒牙签在口腔内侧壁上轻轻刮几下 把牙签放在载玻片上的液滴中均匀地涂抹几下 滴加碘液染色, 盖上盖玻片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制作和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可概

15、括为:擦 滴 取 盖 染 吸等几步,但在取材前必须用凉开水漱口,以清除口腔内的杂质,擦 -用干净的纱布擦净载玻片和盖玻片,滴 -滴一滴生理盐水或清水于载玻片上,取 -取样品,展 -将样品展于滴了生理盐水或清水的载玻片上,盖 -盖上盖玻片,应注意,盖盖玻片时,用镊子 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或清水,然后轻轻盖在载玻片上,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而影响观察,染 -将染液滴于盖玻片一侧 吸 -用滤纸从另一侧吸去多余染液。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制作临时装片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点评:此题是一个关于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选择题,熟练掌握此实验的操作步骤,就能正确选择。 下列哪

16、项不是有机物: A糖类和脂质 B蛋白质 C核酸 D水和无机盐 答案: D 试题分析:通常把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有机物是生命产生的物质基础,脂肪、氨 基酸、蛋白质、糖、血红素、叶绿素、酶、激素等,生物体内的新陈代谢和生物的遗传现象,都涉及到有机化合物的转变,无机化合物,与机体无关的化合物(少数与机体有关的化合物也是无机化合物引,如水),与有机化合物对应,通常指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但包括碳的氧化物、碳酸盐、氰化物等,简称无机物,水、无机盐属于无机物。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区分。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较易,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区别。 用盐腌菜时,

17、菜发生的变化是: A细胞吸水,菜变硬挺 B细胞失水,菜变硬挺 C细胞吸水,菜变皱缩 D细胞失水,菜变皱缩 答案: D 试题分析:植物细胞既可以失水,也可以吸水,这主要取决于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和细胞浓度的大小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就失水;当细胞液浓度大于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用盐腌菜时,细胞失水,菜变皱缩。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植物细胞的吸水、失水。 点评:此题较新颖,考查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植物细胞内外由于存在浓度差,植物细胞就会因吸水或失水而发生变形。 两种具有共同生活习性的生物生活在一起,它们之间最可能 出现的现象是: A捕食 B共

18、生 C寄生 D竞争 答案: D 试题分析:自然界中一种生物的存在一般会对其它生物的生活产生影响,即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也表现了生物之间存在各种关系,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两种具有共同生活习性的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互争夺营养物质、生存的空间等,因此,属于竞争关系,在竞争中弱势的一方得不到足够的有机物,发育不良,最终导致死亡。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理解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进行实验探究时,为了增强实验的说服力,一般还应同时设计: A分组实验 B重复实验 C独立实验 D对照实验 答案: D

19、试题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实验、得出结论。 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的是: A电动车 B恐龙化石 C人 D钟乳石 答案: C 试题分析:生物具有以下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人具有这

20、些特征,所以属于生物,电动车、恐龙化石、钟乳石不具有这些特征,所以不属于生物。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的特征。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下列各项中不具细胞结构的是: A草 B蘑菇 C人 D病毒 答案: D 试题分析: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细胞构成的生物包括动物、植物、真菌、细菌等,但并不是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如病毒,就没有细胞结构,身体结构就是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草、藻蘑菇、人都是有细胞构成的,因此没有细胞结构的一类生物是病毒。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病毒的结构。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并不是所有的生物

21、都是有细胞构成的,例如:病毒 下列活动中可采用调查方法的是: A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B海底珊瑚礁的测定 C优良作物品种的培育 D光照对作物的影响 答案: A 试题分析:为了达到设想的目的,制定某一计划全面或比较全面地收集研究对象的某一方面情况的各种材料,并作出分析、综合,得到某一结论的研究方法,就是调查法,它的目的可以是全面把握当前的状况,也可以是为了揭示存在的问题,弄清前因后果,为进一步的研究或决策提供观点和论据;实验法是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充分地控制实验的环境,创设一定的实验条件,科学地选择研究对象,以确立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

22、提纲或观察表, 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测量法通过仪器来获得某些参数的方法。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属于调查法;海底珊瑚礁成分的测定属于测量法;优良作物品种的培育、光照对植物生活的影响属于实验法。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科学探究的方法。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难度一般,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了解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 将有关的生物分成植物和动物,所采取的分类依据是: A生物的用途 B生活环境 C大小多少 D形态结构 答案: D 试题分析:为了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特征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等级,首先把生物分成植物界和动物界以及其他生物三大类,界下

23、面又分 6个等级,从高到低依次是:门、纲、目、科、属、种。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的分类及分类单位。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熟练掌握生物分类的知识,即可作出正确的选择。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造成这一差异的生态因素是: A温度 B光照 C湿度 D土壤 答案: A 试题分析: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表明环境影响生物的生长开花等,海拔每升高 1千米气温下降 6 左右,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的晚,才有了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的自然现象,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温度。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解答此类

24、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日常生活中有 “春兰秋菊 ”“南橘北枳 ”之说,造成这一生活差异的生态因素是: A光照和温度 B温度和水分 C水分和光照 D土壤和温度 答案: A 试题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 “春兰秋菊 ”主要是受春季和秋季的光照强度和温度不同的影响, “南橘北枳 ”主要是南北温度的不同造成的。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

25、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填空题 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活环境的总和叫做 ( 6) 圈。 答案:生物 试题分析:生物圈包 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为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生存的基本条件,适合生物的生存,生物圈是人类和其它生物生存的共同家园,我们要好好保护它。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圈。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较易,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生物圈的概念。 生态因素可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其中 ( 7) 因素是指阳光、空气、温度和水等。 答案:非生物 试题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

26、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 、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植物的生长必须需要水,而中国西南干旱缺水,导致植物不能正常生长,甚至死苗。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态因素的概念。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生物在 ( 8) 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水稻与杂草的关系是 ( 9) 关系。 答案:适应 竞争 试题分析:自然环境中,各种因素影响着生物,生物生存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

27、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生物因素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有 共生 寄生 捕食 竞争等几种关系,水稻与水稻株旁的杂草,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属于竞争关系。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物和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适应环境的同时也能影响环境以及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 物与环境所形成的整体叫做 ( 10) 系统。 答案:生态 试题分析:在一定的区域内,生物和它生存的环境包括空气、水和温度等,二者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

28、,主要有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如一片农田就称为生态系统,因为农田里既包括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等又包括生物部分。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的概念。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组成有关知识点,熟练掌握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即生物与环境。 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面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 ( 11)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 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 ( 12)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 ( 13) 和食物网流动的。 答案:食物链 食物网 食物链 试题分析:在生态系统中,植食性动物(消费者)直接以植物(生产者)为食,它们又是肉食性动物的食物

29、,这样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就形成了吃与被吃的关系,它们形成的食物结构,叫做食物链,在一个生态系统中,一种动物往往有多种食物,同时一种植物或动物又为多种动物所捕食,这样不同的食物链便彼此交错,构成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 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难度一般,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食物链的概念,掌握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石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生物圈的范围包括 ( 14) 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其中 ( 15) 圈是一切陆生生物的 “立足点 ”,也是人类的 “立足点 ”。 答案:

30、岩石 大气 试题分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 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 10 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 20 千米左右的圈层, 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岩石圈是地球表面的固体部分,它的表面大多覆盖着土壤,是一切陆生生物的 “立足点 ”,也是人类的 “立足点 ”。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圈。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生物圈的范围。 显微镜下被观察的材料一定要 ( 16) 。 答案:薄而透明 试题分析:显微镜是利用光学原理成像的,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若不透明,光线

31、就不能通过观察的材料经物镜、目镜进入眼内,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成像。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显微镜观察的材料特点。 点评:此题为基础知识题,解答时可以从显微镜的成像原理方面来分析。 在一个视野中看到一列 8个细胞,此时物镜和目镜的放大倍数分别是 “10”和“10”。如果将物镜换成 “40”,那么在视野中可以看到的细胞数目是 _ ( 17) _个。 答案: 试题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目镜倍数 物镜倍数,目镜不变,物镜由 “10”换为 “40”,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扩大了 4倍,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倍数扩大了 4倍,因此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是原来的 1/4,因此在视野中可以看

32、到的细胞数一般是 2个。 考点:本题考查的 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与物像数目之间的关系。 点评:此题稍有一定的难度,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体积越大,视野范围越小,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体积越小,视野范围越大,解答时可以从放大倍数与物像数目之间的关系方面来切入。 显微镜视野中出现了一个污点,转动目镜和移动玻片标本时,这个污点都不动,它最可能在 _( 18)( A.目镜上 B.玻片标本上 C.物镜上)。 答案: C或物镜上 试题分析:显微镜视野中如果出现污点只有可能出现在目镜、物镜或玻片上,不会出现在反光镜上,因为反光镜上的污点只会多少影响视野的明亮程度,不会出现在视野中,在观察植物细胞时,

33、视野中出现了一个污点,先移动载玻片再转动目镜,污点都没有移动,说明污点不在载玻片和目镜上,那么污点就一定在物镜上,所以在观察植物细胞时,视野中出现了一个污点,先移动载玻片再转动目镜,物点都没有移动,则说明物点在物镜上。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判断显微镜视野中污点的位置。 点评:此题是一道基础知识题,能够熟练操作显微镜,便可解答此题。 生物的共同特征是: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 ( 1) ;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 ( 2) ;生物能生长和 ( 3) ;生物都有遗传和 ( 4) 的特性;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 ( 5) 构成的。 答案:呼吸 反应 繁殖 变异 细胞 试题分析

34、:生物具有以下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的特征。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综合题 右图为人类口腔上皮细胞(图 1)和洋葱表皮细胞(图 2)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 图 1 口腔上皮细胞 图 2 洋葱表皮细胞 ( 1)图中的 1 ( 19) 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 ( 2)图中 3 _( 20) _含有遗传物质,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 3)图中 4 线粒体为生命活动提供 _

35、( 21) _; ( 4)图中 5 _( 22) _、 6 _(23) _和 7 _(24) _为植物细胞所特有的结构,其中 7 _( 25) _能制造有机物,贮存能量; 答案:细胞膜 细胞核 能量 液泡 细胞壁 叶绿体 叶绿体 试题分析:( 1)图中 1是细胞膜,细胞膜能够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把其它的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还能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因此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同时细胞膜还具有保护作用。 ( 2)图中 3是细胞核,细胞核中含有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 -DNA,因此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 3)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线粒体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转变成细胞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线粒体存在于所有的活细胞中,而叶绿体只是在植物的绿色细胞中具有,图中 4为线粒体。 ( 4)比较图 1和图 2可 知:植物细胞所特有的结构是 5液泡、 6细胞壁、 7叶绿体,其中叶绿体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并在该生理过程中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动、植物细胞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可结合细胞结构示意图进行记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