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江苏省无锡东林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brainfellow396 文档编号:305691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28.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届江苏省无锡东林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2届江苏省无锡东林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2届江苏省无锡东林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2届江苏省无锡东林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2届江苏省无锡东林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届江苏省无锡东林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组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酿酒 B纸张燃烧 C酒精挥发 D食物腐烂 答案: C 试题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要分清是不是化学变化,就要看有没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的就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就是物理变化。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分。 点评:本题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对比来考查化学变化的特点。加深了学生对物质变化的理解。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

2、出蓝紫色火焰 D铁丝在氧气里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答案: B 试题分析: B.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这是描述的实验结论,现象描述应该说成: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能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考点: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 点评:牢记常见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的现象很重要,是解这类题目的关键。 下列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又不是氧化反应的是( ) A镁 +氧气 氧化镁 B石蜡氧气 水 +二氧化碳 C氢气 +氯气 氯化氢 D碱式碳酸铜 氧化铜 +二氧化碳+水 答案: D 试题分析:化合反应是指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变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即多变一;而狭义的氧化反应一般指物质跟氧气发生的反应。 考点:化合反应

3、和氧化反应的概念、区别和联系。 点评:牢记化合反应的概念和特征以及氧化反应的概念是解此题的关键。 下列关于科学家提出的观点错误的是( ) A波义尔认为物质由粒子构成,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不变 B普鲁斯特认为每种纯净物都有固定的组成 C道尔顿认为物质由原子构成,原子不可分割 D拉瓦锡认为水不是一种元素,而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题是一道基础知识题,考查的是化学史,学生从中可以了解人类对化学科学的认识过程。 考点:人类对微观粒子与物质组成的认识史。 点评:化学史反映了人类对化学科学的认识过程,同学们要识记一些化学史。 猕猴桃肉肥汁多,清香鲜美,甜酸宜人,含有丰富的维生

4、素 C C6H8O6,可强化免疫系统,促进伤口愈合和对铁质的吸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维生素 C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 维生素 C相对分子质量为 176g C维生素 C是由 6个碳原子、 8个氢原子和 6个氧原子构成 D维生素 C中各元素质量比 C:H:O=3: 4: 3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维生素 C( C6H8O6)可知:其元素组成为 C、 H、 O;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126+18+166=176;维生素 C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9: 2:12; C选项应表述为:一个维生素 C分子由 6个碳原子、 8个氢原子和 6个氧原子构成。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原子的有

5、关数量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 点评:掌握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方法和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了解化学式的书写及其意义。 现有仪器 :烧杯、试管、广口瓶、铁架台、集气瓶、止水夹、酒精灯、玻璃片、 燃烧匙、带导气管的橡皮塞,从缺少仪器的角度考虑,下列实验不能进行的是( ) A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测定 B制取氧气 C证明氨气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D浑浊的水过滤 答案: D 试题分析:了解各个实验所用的仪器,根据实验所需要的主要仪器进行分析回答,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测定时需要广口瓶、止水夹、燃烧匙、带导管的橡皮塞;制取氧气需要试管、铁架台、集气瓶 、酒精灯、玻璃片带导管的橡皮塞等;证明氨气分子在不停运动需要烧杯

6、;浑浊的水过滤需要的主要仪器是漏斗、玻璃棒、铁架台、烧杯等。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点评:本题考查常见实验所用仪器,这就要同学们熟悉常见实验及其所用仪器和各种仪器的作用。 下列符号中 ,对 ”2” 含义的理解正确的是( ) 2O 表示 2个氧元素 Fe2+ 表示每个亚铁离子带 2个单位正电荷 Cl2 表示 2个氯原子 表示 +2价的钙元素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标在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化学式中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该分子中的某原子个数。 2O 表示两个氧原子,元素只讲种类,不谈

7、个数; Cl2 表示一个氯气分子由两个氯原子构成。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符号中不同位置的数字的意义和各种化学符号的书写和意义。 一氧化氮是汽车尾气中的一种大气污染物,它是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在实验室中,收集一氧化氮时可选用的收集方法是( ) A排水集气法 B向上排空气集气法 C向下排空气集气法 D排水集气法和向上排空气集气法 答案: A 试题分析:常见气体收集方法的选择是根据: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中成分反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且不与空气中成分反应,

8、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由于一氧化氮难溶于水,所以可以用排水法收集,由于一氧化氮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迅速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 NO2),所以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 考点:常见气体的收集 方法。 点评:气体收集方法的选择要根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考虑,只要能与空气中成分反应或密度与空气密度相差很小的气体,都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 一瓶无色透明液体,经过分析只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那么这瓶液体( ) A一定是化合物 B一定是混合物 C可能是化合物 D可能是单质 答案: C 试题分析:纯净物是指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指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单质是

9、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只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的物质可能是水或者双氧水,也有可能是水和双氧水的混合物,故此题选 C。 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组成方面的知识,解答类似题目可以通过举例的方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B分子可分 ,原子不可分 C最外层电子数为 8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D质子数相等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答案: C 试题分析:绝大多数原子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但氢原子除外;分子、原子都可以再分,只是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再分,而原子不能而已;最外层电子数为 8的粒子不一定都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10、,也有可能是其他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的离子。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有可能是某几个微粒的组合体。 考点:原子的构成;分子、原子的特点。 点评:掌握分子、原子的构成是解此题的关键,同时还要考虑到粒子组合的问题。 在由 CO和 O2组成的混合气体中,测知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8%,则混合气体中 CO和 O2的质量比为( ) A 2:1 B 1:2 C 29: 21 D 21: 29 答案: C 下列关于氧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后,先熄灭酒精灯,再从水中拿出导管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可以加入硫酸铜溶液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质量的 21% 工

11、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是分解反应 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需要在集气瓶底放少量水或一薄层沙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后,应该先从水中拿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 气时可以加入硫酸铜溶液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正确,硫酸铜溶液在此起催化作用; 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21%,而不是质量; 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是利用氮气和氧气沸点的不同加以分离的,属于物理变化; 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需要在集气瓶底放少量水或一薄层沙,做法正确,这样可以防止铁丝燃烧时生成的熔融物炸裂瓶底。 考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注意点;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铁

12、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操作。 点评:牢记化学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是解此题的关键,另外理解化学反应的概念也是重点。 区别下列各组物质 ,选用的方法或试剂不正确的是 ( ) 物质 选用的方法或试剂 A 硬水和软水 肥皂水 B 过氧化氢和水 二氧化锰 C 氧气和二氧化碳 通入澄清石灰水 D 水和酒精 看状态 答案: D 试题分析: A、根据软硬水的特点进行分析,硬水含有较多的钙镁物质,加肥皂水会出现较多沉淀物,且泡沫较少,而软水则相反; B、根据过氧化氢和水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会快速分解,释放氧气,而水则不能; C、根据二氧化碳会与氢氧化钙反应进行分析,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

13、水变浑浊,而氧气不能; D、水和酒精在常温下都是无色液态物质,故而看状态无法区分它们。 考点:物质的鉴别、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 家庭装修材料中的有害物质会影响人体的健康。如某些花岗岩石材中就含有放射性元素氡。若一种氡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86,氡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22,这种氡原子的中子数为 ( ) A 86 B 136 C 222 D 66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核电荷数,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中子数来解答。因为氡原子质子数为 86,相对原子质量

14、 =质子数 +中子数,故中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222-86=136。 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 点评:记住在原子中,原子序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核电荷数,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中子数是解题关健。 南京市已发布 PM2 5检测数据。 PM2 5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2 5微米颗粒物,下列情况通常不可能引起大气中 PM2 5增大的是( ) A焚烧秸杆 B汽车尾气 C燃烧煤炭 D光合作用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 PM2.5是指大气中直 径小于或等于 2.5微米的颗粒物,燃烧秸秆、常见化石燃料的燃烧等都会产生 PM2.5,只有光合作用不会这种颗粒物质

15、。 考点:空气污染及其危害。 点评:环境保护问题是中考的热点之一,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常见的空气污染来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要用试管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而且液体的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1/3,大拇指不能接触试管夹短柄;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是悬空放在容器的正 上方;酒精灯的使用方法中有三个禁止,其中一个就是禁止用一个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以免引起失火;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要注意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 考点: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滴加液体药品;点燃酒精灯;检查装

16、置的气密性。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实验基本操作中的物质的加热、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和酒精灯的使用,基础性比较强,也很容易解答,要认真把握。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是 ( ) A Al2O3 B AlO C SiO2 D FeO 答案: A 试题分析:地壳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依次是氧、硅、铝、铁、钙、钠、钾、镁,并结合元素的分类以及化合价知识解决,即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l,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 O,化合价分别是+3、 -2,所以它们组成的化合物是 Al2O3 故选 D。 考点: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化学式的书写

17、。 点评:熟记地壳中元素的含量,并能对他们进行分类是解题的关键。 下列操作或现象与分子对应的特性不一致的是 ( ) 选项 操作、现象或事实 分子的特性 A 给篮球充气 分子的大小发生改变 B 打翻酒精灯闻到酒精气味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 一滴水中含有 1 671021个水分子 分子的体积小 D 加热氧化汞可得到金属汞和氧气 分子是可以再分的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分子的性质回答:分子很小,在不断运动,分子间有间隔;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 A、给篮球充气,原因是分子间有间隙,压强增大,分子间间隔变小; B、打翻酒精灯,灯中酒精的分子不断运动,所以能闻到酒精气味; C、水

18、分子体积很小,一滴水中水分子数很多;D、加热氧化汞可得到金属汞和氧气,原因是分子是可以再分的。 考点:微粒的性质。 点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而造成体积改变的,是因为分子间隔发生了变化,分子本身大小不变,而发生化学变化,则其分子本身会发生改变,即分子种类改变。 下列结构示意图表示阳离子的是( )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阳离子是失去电子带正电荷的微粒,看圆圈内数字即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只有失去电子的才是阳离子,即圆圈内数字大于核外电子数之和的为阳离子。而圆圈内数字等于核外电子数之和的为原子,小于的为阴离子。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离子结构示意图。 点评: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19、属于原子,核内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核内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 下列关于过滤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边缘 B液面不要低于滤纸边缘 C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D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答案: B 试题分析:过滤实验时,滤纸要紧贴漏斗内壁;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边缘,漏斗内液体的液面低于滤纸边缘;烧杯嘴紧靠引流的玻璃棒,玻璃棒的末端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漏斗下端紧靠接受的烧杯。 考点:过滤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点评:过滤实验一 定要遵循 “一贴二低三靠 ”原则,否则就会使过滤实验失败。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矿泉水 B冰水混合物 C空气 D

20、牛奶 答案: B 试题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据此结合常见物质的组成成分逐项分析即可。此题应注意到冰水混合物其实是纯净物,冰就是固态的水,所以此题应该选 B。 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分。 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要分析物质是由几种物质组成的,如果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如果有多种物质就属于混合物,而不是看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 下列仪器不能在酒精灯上加热的是( ) A烧杯 B试管 C燃烧匙 D量筒 答案: D 试题分析:首先要知道能在酒精灯上加热的仪器有:试管、蒸发皿、坩埚、燃烧匙;可垫石棉网加热的是烧杯、烧瓶,量筒只能用于

21、测量液体的体积,不能用于加热。然后根据题目要求选出正确答案:即可。 考点:常见的可加热仪器。 点评:本题考查能用于加热的仪器,是基础知识 ,也是常考题型,希望同学们一定掌握好。 下列变化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动植物呼吸 B蜡烛燃烧 C农家肥料的腐熟 D酒的酿造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缓慢氧化的概念和特点来解答。缓慢氧化是指反应进行的很缓慢,甚至不容易被察觉,而燃烧是剧烈的氧化反应,题中 B、蜡烛的燃烧就属于剧烈的氧化反应,而非缓慢氧化。 考点:缓慢氧化的概念和实际应用。 点评:了解缓慢氧化的概念和特点,及其与燃烧的区别才是解此题的关键。 铈是一种稀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铈元素的某些信

22、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铈 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铈的原子核外有 58个电子 B铈属于非金属元素 C铈原子质量为 140.1 D铈元素的化学性质是由质子数决定的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铈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原子序数 =核外电子数 =质子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及相对原子质量,进行解答,化学上元素的汉字写法是有特点的,一般带有金字旁的汉字就表明该元素属于金属类(汞除外)。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元素周期表中元素信息的理解与在解题中应用的能力。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氧气 B氯酸钾 C水 D高锰酸钾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氧化物的概念可知,氧

23、化物中只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据此分析解答,本题选 C。 A、氧气只有一种元素组成; B、 D氯酸钾和高锰酸钾都有三种元素组成。 考点:氧化物的概念和物质组成元素种类的区分。 点评:本题考查氧化物的判断,学生应抓住氧化物概念的要点来判断,并要熟悉常见的物质的类别及相关概念。 填空题 ( 2分)葡萄糖是糖类的一种,其化学式是 C6H12O6,在一个葡萄糖分子中共有 _个原子。葡萄糖经氧化(和氧气反应)后会生成水和另一种物质,则另一种物质中一定含有 _元素。 答案: 24 碳 试题分析:由葡萄糖的化学式可知,葡萄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1个葡萄糖分子是由 6个碳原子、 12个

24、氢原子和 6个氧原子构成的,则每个葡萄糖分子中含有 24个原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葡萄糖中含有碳元素,则其氧化后,其生成物中一定会含有碳元素的。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反应的本质;质量守恒定律。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学式的含义、文字表达式的书写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 6分)下 列图示是城市污水处理流程图: 阅读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污水处理流程中,一级处理过程中使用的处理方法属于 _变化,该过程的处理方法主要是除去 _杂质。 (2)在消毒清水池中常用二氧化氯这种物质对水进行消毒,二氧化氯的化学式是_,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_。 (3)经过二级处理的水称为中水,可回用

25、于城市用水,其标准之一是水中含有铁0.3,这里的铁指的是铁 。 (4)该污水处理流程中,活性炭的作用是 。 答案: 物理 、 不溶性 ClO2 +4 元素 吸附 试题分析:水的净化过程分物理净化和化学净化过程。其中静置、沉降、过滤、吸附都是物理净化过程,而消毒则往往属于化学净化过程。二氧化氯的化学式,只要根据题意和化学式的读法就可知其为 ClO2;而活性炭则因为其结构上有很多疏松的空隙而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考点:水的净化;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点评:本题考查的内容较多,涉及水的净化、吸附、化学式、元素等,难度中等。 (10分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利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关气体制取

26、的探究,请你分析并填空。 (2)若实验室用高锰酸 钾制取较干燥的氧气,则选用的制取装置组合是_,用此方法收集氧气是利用了氧气 _的物理性质。证明氧气已集满的方法是 。若用 G装置收集氧气,则氧气从 _端(填 a或 b)进入。该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是 _。 (3)实验室用 F装置制取氧气的优点是 _,该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式是 _。 (4)选用 B装置来制取氧气时,小明是 “将二氧化锰加入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锥形瓶中 ”,小亮是 “把过氧化氢溶液缓缓加入盛有少量二氧化锰 的锥形瓶中 ”,为得到平稳的氧气流, (填小明或小亮)的操作更好。 答案: 长颈漏斗 集气瓶 AD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 将带火

27、星的木条放在瓶口 ,若复燃 ,则氧气已满 a 略 控制反应速率 (合理即可 ) H2O2 H2O+O2 小亮 试题分析: 根据实验室常见仪器及名称填空; 根据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书写化学反应表达式;该实验应该选择固体加热型的发生装置;因为氧气密度比空气大,故可以选择 D装置收集得到干燥的氧气; 实验室该选择 F装置来制取氧气,是考虑到双氧水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反应属于 “固 +液 常温 ”型的反应,故选择该发生装置,且注射器可以控制双氧水的加入量,也就可以控制该反应的速率, B装置的原理跟 F相同,故小亮的做法更好。 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实验

28、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点评:本道题主要考查了实验室制取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发生装置主要取决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收集装置主要取决于气体的密度、溶水性、是否有毒、是否与水反应、是 否与空气中的物质反应等,而反应速率的控制则跟装置的特点和人为控制有关。 (8分 )试依据核电荷数为 118 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现以第三周期为例,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后回答下列问题: 从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 11 18号元素排在一行的依据是 _; 在此周期中,从左到右,原子结构的变化情况是 _; 在此周期中,具

29、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 _。 (2)上图中硫元素与氯元素属于不同种元素的原因是 _不同;硫元素的化学性质与 _的化学性质相似。 (3) 上图的排列具有一定的规律,如:同一横行中,从左到右元素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加。同一族中, _。 (4) 钙元素是人体中的常量元素,它在人体内 99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20,该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 _周期。 (5) 月球上的 3He(3表示相对原子质量 )蕴藏量巨大,探月的目标之一是探测核聚变燃料 3He 的分布。地球上的氦元素主要以 4He 形式存在。从 原子的构成来看,3He、 4He 两种原子的电子数 _(填 “相同 ”或 “不同 ”)。周

30、 答案: 电子层数相等 金属元素过渡到非金属元素以稀有气体结尾 氩原子( Ar) 质子数 氧 (O) 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合理即可 ) 四 (5) 相同 试题分析:( 1)元素的周期数与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在元素周期中每一周期最外层电子数遵守从 1至 8的循环规律 ( 2)根据元素周期律: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序数的逐渐递增,进行解答; 根据在原子中,原子序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进行解答; 根据元素周期律:同一纵行,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进行解答; ( 3)利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电子数等于质子数,以及最外层电子数的特点进行分析判断 考

31、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点评:要考查了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的意义,培养学生分析信息寻找规律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 6分)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并在括号内注明反应基本类型: ( 1)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 ) ( 2)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 ) ( 3)水通电分解 ( 4)过氧化钠( Na2O2)在常温下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 答案: H2 +O2 H2O ( 化合 ) KClO3 KCl+O2 ( 分解 ) H2O H2 +O2 Na2O2 + H2O NaOH + H2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分析: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就是

32、氢气跟氧气生成水的反应;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其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生成物是氯化钾和氧气;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关键在于写对化学式。至于反应类型,本题中只有化合和分解这两种,化合反应就是多变一的反应, 分解则相反,是一边多的反应。 考点:化学反应的表达式;化学反应类型的区分。 点评:有题意,找出反应物和生成物、反应条件,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表达式,为以后书写化学方程式打下基础;掌握判定反应类型的方法。 ( 6分)( 1)模型法作为科学思维的一种方式,在科学研究和处理实际问题时具有普遍的意义。分别用 “ ”、 “ ”表示质子数不同的原子。 上图中表示的气体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属于

33、单质的是 ,属于化合物的是 ( 2) 总结和归纳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小雨同学归纳了物质的组成和结构方面的知识,请你根据概念间的相互联系,帮她填写图中的空白 .并参照实例在括号中完成相对应举例。 答案: C D AB 元素 原子 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试题分析:通过图示解读进行物质分类的考查,是将微观微粒和物质分类的结合的试题,在审题和识图中要注意对图和题目要求结合解读。纯净物只有一种分子组成;混合物则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分子组成;化合物是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单质则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从宏观上讲,物质有元素组成,从微观上讲, 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

34、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物质、元素、原子、分子、离子的关系。 点评:通过图示解读进行物质分类的考查,是将微观微粒和物质分类的结合的试题,在审题和识图中要注意对图和题目要求结合解读。 ( 6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从 水 氧气 氮气 明矾 二氧化硫 氖气中选择符合题意的物质填空。 ( 1)净化水时可做絮凝剂的是 _( 2)充在食品包装袋中防腐的是_ ( 3)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是 _ ( 4)人 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_ ( 5)用于炼钢的是 ( 6)能做霓虹灯的物质是 _ 答案: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要根据各个物质的性质来确定。明矾具有絮凝水中微小颗粒物的作用,可做絮凝

35、剂;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以炼钢;氮气化学性质较稳定,可以做食品防腐剂;二氧化硫具有刺激性气味;而氖气在电极作用下会发出彩色光芒,可以做霓虹灯。 考点: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用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 ( 7分)用化学符号填写下 列空格。 两个铜原子 一个氮分子 3个碳酸根离子 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3价 氯化钙 保持过氧化氢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答案: 2Cu N2 3CO32- Fe2O3 S2- CaCl2 H2O2 试题分析:( 1)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的,几个原子就在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系数;几个分子就在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系数即

36、可; ( 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 1个电荷时, 1要省略,而离子个数就是在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系数; ( 3)分子的表示方法:在物质的化学式前面写上数字即可表示分子个数,利用化合价数值交叉法可以正确书写化学式; ( 4)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 5)原子结构示意图则要根据圆圈中的质子数确定元素种类,在根据核外电子数来确定该粒子是原子、阳离子还是阴离子。 考点:化学用语;化学符号以及化学符号周围数字等的意义。

37、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 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计算题 ( 6分)( 1)在做体育训练拉单杠时,体育老师给小明使用了 “镁粉 ”(如图), 碳酸镁的化学式为 MgCO3,求碳酸镁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碳酸镁中镁元素、碳元素和氧元素质量比 碳酸镁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 2) 8.8 克二氧化碳中氧元素质量和多少克碳酸镁中氧元素相等?(列式求解) 答案: 84、 2:1:4、 28.6% (2)11.2g 试题分析:题中共有四个问题,据题意逐一分析如下: 1、 Mg

38、CO3的相对分子质量就等 于化学式中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即Mr(MgCO3)=Ar(Mg)+Ar(C)+3Ar(O)=24+12+163=84; 2、 MgCO3中 Mg、 C、 O 的元素质量比就等于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总和的比,即 Mg: C: O=24:12:163=2: 1: 4; 3、 MgCO3中 Mg的质量分数 = 4、要求 8.8g二氧化碳中的氧元素与多少碳酸镁中氧元素相等,可以根据化学式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求解,即用实际质量 化学式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某元素的实际质量。 在此可以先假设碳酸镁的质量为 X,则有: 8.8 8.8 X=11.2g 最后写上答案:即可。 考点:

39、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化学式中元素的质量比;化学式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点评:本题考查的核心内容就是化学式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结合实际的物质,求解某元素的质量。关键是要掌握某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并能在实际的问题中加以应用。 探究题 ( 7分)小明和小芳在讨论 “能否用蜡烛燃烧法来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这一问题时,小芳认为:通过图 1装置,用蜡烛燃烧法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会 (填 “偏高 ”、 “偏低 ”或 “不变 ”)。她根据蜡烛燃烧产物的特点阐述了自己的理由: ,并用图 1装置进行实验,证实了自己的结论。(注:本题实验中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水槽中的液体是水。) 小明认真分

40、析了小芳的实验结果后,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导致小芳这一实验结果还有其他原因吗? 【实验探究】小明设计了图 2装置,进行以下操作: (1)取黄豆粒大小的白磷,用滤纸吸去表面的水分,放入捆在电烙铁下面贴片的凹槽内。 (2)将燃烧匙内的蜡烛点燃后迅速插入钟罩内,并立即塞紧橡皮塞。 (3)待蜡烛熄灭后(蜡烛有剩余),接通电烙铁电源,发现白磷先熔成液体, 接着燃烧产生大量白烟,说明通电前钟罩内含有 ,产生白烟的化学符号表达式是 。 【得出结论】导致小芳这一实验结果的另一原因是 。 【交流与反思】小明和小芳分析了上述实验后,又提出了一个问题:能否用铁丝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你的观点是 (填

41、“能 ”或 “否 ”),理由是 。 答案:偏低 蜡烛燃烧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探究】 O2 P+O2 P2O5 【得出结论】 蜡烛没有将氧气全部消耗 【交流与反思】 否 铁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要义是用燃烧法出去密闭瓶中的氧气,以降低瓶内气压,最终让跟氧气 同体积的水流入瓶内,从而达到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目的。其实验的关键有: 1、不能引入别的气体到瓶内; 2、必须将瓶内的氧气全部除去; 3、必须保证整个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4、所选用的可燃物要容易燃烧。而磷燃烧的化学表达式却很简单。 考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方法和实验注意事项;化学反应表达式的写法。 点评:实验的关键

42、有: 1、不能引入别的气体到瓶内; 2、必须将瓶内的氧气全部除去; 3、必须保证整个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4、所选用的可燃物要容易燃烧。而磷燃烧的化学表达式却很简单。 推断题 2012年 3月 22日是第二十届 “世界水日 ”。 (1)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应成为我们的自觉行为。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应遵循 “先净化,后排放 ”的原则 B农业生产中改变灌溉方式,变漫灌为喷灌或滴灌 C自来水厂的收费项目中包括自来水水费和水资源费等 D禁止使用农药、化肥,防止水体污染 (2)自制家用净水器中的小卵石起 作用。 (3)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常用 _方法来降低

43、水的硬度。 (4)如图所示是水的电解实验装置, 其中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为 ,经检验,试管 1 中收集的气体是 _ ,水通电分解实验中的最小粒子是 和 。 答案: D 过滤 煮沸 1:2 氢气 (H2) 氢原子 (H) 氧原子 (O) 试题分析: A、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循环使用,可以节约用水; B、喷灌、滴灌可以节约用水; C、水是资源,用水需交相应的水费和资源费,这是国家政策; D、过量使用化肥、农药会污染水源,但禁止使用就有些草木皆兵了,只要合理使用就可以实现农业丰收和水源保护的双赢。 在电解水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有:正极的气体体积少,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负极的气体体积多,能燃

44、烧,而且 体积多的是少的二倍根据以上现象可推出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且两气体的体积比为1: 2;还能进一步推出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因为氢气是氧气体积的 2倍,所以 1管水位下降快。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的过程。 考点: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水的净化和电解实验;化学反应的实质。 点评:水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宝贵资源,我们要好好利用,好好保护 ( 4分)现有 A、 B、 C、 D四种元素, A元素是海水中含量最多的一种元素,B元素组成的单质能在空气里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C3+的核外电子排布和氖原子相同, D元素的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只剩一

45、个质子。则:试回答: A元素的名称 ; B元素的符号 ; C元素的离子符号 ;由 A、 C、 D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答案:氧元素 P Al3+ Al(OH)3 试题分析:根据元素的分布特点、结构特征等对元素进行推断,然后按要求完成相关问题。海水中含量最多的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单质能在空气里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的是磷; C3+的核外电子排布和氖原子相同,说明它是 Al, C3+就是Al 。 考点:原子结构与离子表示方法;海洋中的资源;化学反应的现象;化学式的书写。 点评:本题考查的内容较丰富,有元素在海水中的含量,化学反应的现象,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离子及化学式的书写,当然还涉及了化合价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