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名校联盟】 2014-2015学年辽宁开原五中初二上期中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鸵鸟是一种大型鸟,它的运动器官和运动方式是 A翅膀,奔跑 B下肢,飞行 C翅膀,飞行 D下肢,奔跑 答案: D 试题分析:多数鸟类是靠翼在空中飞行,而有的鸟类则不营飞行生活,如鸵鸟是草原上的一种大型鸟,是现存体型最大的鸟类,体重有 100多千克,身高达2米多,要把这么沉的身体升到空中,确实是一件难事,因此鸵鸟的庞大身躯是阻碍它飞翔的一个原因,但是鸵鸟有长长的下肢,发达有力,利于奔跑,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动物具有学习行为,有利于 A寻找食物 B找到配偶 C逃避敌
2、害 D适应复杂环境 答案: D 试题分析:动物的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不同的动物,学习能力是不同的,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形态结构越复杂,学习行为就越复杂,反之,动物越低等,形态结构越简单,学习行为就越简单,尝试与错误的次数就越多,学习行为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形成的,能使动物更好的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动物的学习行为 。 观察法是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科学观察要有明确目的性 B要全面、客观、细致的观察 C观察时要认真思考,并如实记录 D观察时必需借助放大镜或显微镜 答案: D 试题分析:科学
3、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如观察鱼的运动,也可以借助放大镜(观察蚯蚓)、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结构)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音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进行测量,科学观察不同于一般的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对于需要较长时间的观察,要有计划、有耐心,观察时要积极思考,还需要同别人交流看法,并进行讨论,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单纯的观察法可以没有试验 B实验法中可以没有观察 C观察法要求不对被研究对象施加影 响或将影响降低到最小 D实验法以观察法为基础 答案: B 试题分析:单纯的观察法是可以没有实验,实验当然也离
4、不开观察,但与单纯的观察不同的是,实验是在人为控制研究对象的条件下进行的观察,故 B 错误,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尺蠖不动时像一段树枝,这属于 A防御行为 B繁殖行为 C攻击行为 D节律行为 答案: A 试题分析: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机体防御等,尺蠖不动时像一段树枝,有利于保护自己,防御敌害,因此属于防御行为,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动物行为的类型。 蝶类白天活动,蛾类夜间活动的行为属于 A日节律 B潮汐节律 C年节律 D没有节律 答案: A 试题分析:节律行为是指生物随着地球、太阳、月亮的周期性变化,逐渐
5、形成的周期性、有节律的行为就是节律行为,如昼夜节律、月运节律、季节节律等,随着昼夜交替、季节变化、潮汐涨落产生有规律的昼夜节律行为、季节节律行为、潮汐节律行为等,蝶类白天活动,蛾类夜间活动的行为属于昼夜节律行为,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动物的节律行为。 老虎总是在它活动的周围撒尿,这种行为属于 A 防御行为 B攻击行为 C领域行为 D以上都不对 答案: C 试题分析:从行为目的来看,动物的行为分为:取食行为、繁殖行为、防御行为、攻击行为、迁徙行为、社会行为、节律行为、领域行为等,老虎总是在它活动的周围撒尿,是为了划清自己的领域,属于领域行为,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动物行为的分类。
6、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这里的蛙声属于 A繁殖行为 B领域行为 C攻击行为 D防御行为 答案: A 试题分析: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雄蛙有鸣囊,能鸣叫,这里的蛙声是雄蛙为了吸引雌蛙,属于求偶行为,也属于繁殖行为,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动物的繁殖行为。 请从下列选项中找出学习能力最强的动物 A蚯蚓 B蝗虫 C小鼠 D乌贼 答案: C 试题分析: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学习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 “学习 ”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动物通过后天的学习,大大地提高了
7、适应复杂环境的学习能力,学习是指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经验的影响,发生行为的改变或形成新行为的过程,动物学习能力的大小与其进化的程度呈正相关,动物的种类越高等,学习能力就越强,学习行为所占的比重就越大,在题干中的四种动物中,蚯蚓是环节动物,蝗虫属于节肢动物,乌贼属于软体动物,小鼠是哺乳 动物,小鼠最高等,因此学习能力最强,学习行为也越复杂,利用经验解决问题能力也越强,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动物的学习行为。 对动物的 “尝试与错误 ”的行为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尝试与错误 ”是常见的动物学习行为 B “尝试与错误 ”是动物的后天学习行为 C “尝试与错误 ”是动物的先天行为 D动物越高等
8、, “尝试与错误 ”的次数越少 答案: C 试题分析:动物的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不同的动物,学习能力是不同的,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形态结构越复杂,学习行 为就越复杂,反之,动物越低等,形态结构越简单,学习行为就越简单,尝试与错误的次数就越多,学习行为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形成的,能使动物更好的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动物的学习行为。 躯体运动的形成不包括 A骨 B骨连结 C骨骼肌 D关节 答案: B 试题分析: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组成,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骨的位置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
9、能产生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在人体的运动中,骨、关节和骨骼肌三者的作用是:骨起杠杆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脊椎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 将一根猪的腿骨纵向剖开,观察到骺端内和骨髓腔内的骨髓均为红色,这只猪 A老母猪 B幼年猪 C大公猪 D成年猪 答案: B 试题分析:骨髓有两种,一种是红骨髓,另一种是黄骨髓,幼年时骨髓腔里是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成年后骨髓腔里的红骨髓转变成了黄骨髓失去造血功能,但当大量失血时,骨髓腔里的黄骨髓还可以转化为
10、红骨髓,恢复造血的功能,在骨松质里有红骨髓,终生具有造血功能,骨质包括骨松质和骨密质,由上可知,此猪的骨髓腔内的骨髓都为红色,这只猪是幼年猪,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骨髓的知识。 下列哪项不属于中轴骨 A颅骨 B锁骨 C椎骨 D肋骨 答案: B 试题分析:人体的骨骼分成中轴骨和附肢骨两大部分,中轴骨由颅骨、椎骨、肋骨、胸骨组成,而锁骨属于附肢骨,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人体骨骼的组成。 家兔,松鼠,蝗虫等适于跳跃运动的身体结构特点是 A前肢发达 B后肢发达 C前肢短小 D后肢短小 答案: B 试题分析:跳跃是依靠后肢的弹跳,使身体腾空的运动方式,如家兔、松鼠、蝗虫等后肢发达的动物,
11、有发达的后足适于跳跃,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动物的运动方式。 能够在水中游泳的哺乳动物是 A鲸鱼 B海马 C章鱼 D大象 答案: A 试题分析:哺乳动物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鲸鱼、大象具有这些特征,属于哺乳动物,但大象是生活在陆地上的哺乳动物,鲸鱼生活在水中,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哺乳动物的特征。 综合题 关节面上的关节软骨,能起到什么作用?( 2分) 答案:它可以减少运动时两骨之间的摩擦,又可以缓冲运动时的震荡。 试题分析:关节具有既灵活又牢固的特性,使关节运动灵活的结构特点是:关节腔内有少量滑液,滑液有润滑关节软骨的作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的运动灵活自如,使关
12、节牢固的结构特点是:关节囊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在关节囊及囊里面和外面还有很多韧带,使两骨的连接更加牢固。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关节的结构和功能。 如图是人体上肢肌肉的协作关系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 1)图中 是 肌, 是 肌。 ( 2)该图表示人体屈肘动作, 和 的状态分别是 和 。屈肘运动时,骨骼肌接受 传来的兴奋 而收缩,牵引 绕着 活动。 ( 3)当手臂自然下垂时,感觉比较轻松,因为此时 处于 状态, 处于 状态。 ( 4)以上事实说明任何动作都需要各种肌群之间 。 答案:( 1)肱二头 肱三头 ( 2)收缩 舒张 神经 骨 关节 ( 3)舒张 舒张 ( 4
13、)协调完成 试题分析:( 1)图中 为肱二头肌, 为肱三头肌。 ( 2)运动系统是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组成的,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参与屈肘的肌肉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产生的动力使牵动骨绕着肘关节活动而产生运动。 ( 3)当手臂自然下垂时,此时处于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处于舒张 状态,所以人感觉比较轻松,当人手提一重物时会感觉比较累,是因为此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处于收缩状态。 ( 4)以上例子表明任何动作都需要各种肌群之间互相配合,互相协调共同来完成,如果没有肌肉的收缩和舒张或只有一块骨,运动是无法完成的。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骨、关节、骨骼肌的协调配合与运动的产生,骨骼肌与人体主要的骨骼肌
14、群,骨骼肌在运动中的协作关系。 领域行为有利于动物的哪些活动 (3分 ) 答案:有利于取食、繁殖和抚育后代 试题分析:动物的行为可以使动物主动的适应环境,运动使获得食物的能力增强、取食范围扩大,有利 于动物自身的生存和繁衍。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动物行为的意义。 判断题 人体有 206块骨, 600多块骨骼肌。( ) 答案:对 试题分析:骨和骨连接构成骨骼,人体的骨共有 206块,分为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 3个大部分,它们分布在全身各部位,支撑着身体,保护内部器官,同时与肌肉肌肉配合,进行各种活动,其中脑面颅骨 29块,躯干骨 51块,四肢骨 126块,此外人体的骨骼肌有 600多块,可以分为头
15、颈肌、躯干肌和四肢肌三大部分,故题干的叙述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人体骨骼的组成,骨骼肌与人体主要的骨骼肌群。 后天学习行为是 在生活经验和学习的基础上形成的,与遗传物质无关。( ) 答案:错 试题分析:动物的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不同的动物,学习能力是不同的,故题干的叙述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动物的学习行为。 科学家利用鸟类环志对鸟类的迁徙进行研究,这种研究方法属于观察法。( ) 答案:错 试题分析:观察法就是在野外的自然状态下实地观察动物的各种行为,科学家利用鸟环志对鸟类的迁徙进行研究,这种研究方法加入了人为因素,应为实验法,故题干
16、的说法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儿童少年的骨成分中有机物超过三分之一,骨的弹性大,易变形,所以要注意坐立行走姿势( ) 答案:对 试题分析:骨的成分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越多,骨的柔韧性越强,无机物越多,骨的硬度越大。在不同时期,骨的成分不同,如下表: 所以在儿童青少年的骨中,有机物多于 1/3,骨的弹性大,容易变形,所以青少年要注意坐、立、行的姿势,故题干的叙述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骨的成分和物理特性。 一个简单的动作只需要一块骨骼肌就能独立完成。( ) 答案:错 试题分析:骨骼肌只能收 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因此,完成一个运动只需要由一块骨骼肌独立完成,故题干的叙述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骨、关节和骨骼肌的协调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