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安徽合肥长陔中学初一下期期中考试生物卷(带解析).doc

上传人:tireattitude366 文档编号:308144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41.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学年安徽合肥长陔中学初一下期期中考试生物卷(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3-2014学年安徽合肥长陔中学初一下期期中考试生物卷(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3-2014学年安徽合肥长陔中学初一下期期中考试生物卷(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3-2014学年安徽合肥长陔中学初一下期期中考试生物卷(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3-2014学年安徽合肥长陔中学初一下期期中考试生物卷(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2014学年安徽合肥长陔中学初一下期期中考试生物卷(带解析) 选择题 若进食的量相同,下列哪一种食物提供的蛋白质最多( ) A西红柿 B米饭 C牛肉 D马铃薯 答案: C 试题分析:西红柿主要含维生素,米饭、马铃薯主要含淀粉,牛肉主要含蛋白质,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血友病患者一有伤口便会流血不止,其原因之一是因为缺少( ) A血红蛋白 B血小板 C白细胞 D红细胞 答案: B 试题分析: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它在氧浓度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因此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当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少或血红蛋白含量过少时,人会患贫血;白

2、细胞的能够作变形运动,当细菌侵入人体后,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并将细菌吞噬,因此白细胞有防御疾病的作用,人体出现炎症时,白细胞会增多;血小板的形状不规则,当血管破裂血液流出时,血小板在伤口处聚集成团,同时血小板还能释放出一些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加速受损血管的血液凝固,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血友病患者受伤会流血不止,是 因为血液中血小板过少,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 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是( ) A口腔、胃、小肠 B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C消化道和肝脏 D消化道和消化腺 答案: D 试题分析: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消化道可分为口腔、

3、咽、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等,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肠腺、肝脏和胰腺,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消化系统的组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 尿从形成到排出体外,经过的器官依次是( ) A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 B肾脏、膀胱、尿道、输尿管 C肾脏、膀胱、输尿管、尿道 D膀胱、肾脏、输尿管、尿道 答案: A 试题分析:肾、输尿管、膀胱、尿道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泌尿系统,肾中形成的尿液,经过肾盂流入输尿管,再流入膀胱,在膀胱内暂时储存,膀胱内储存了一定的尿液后,膀胱就会绷紧,产生尿意,在大脑的支配下,尿经尿道排出体外,所以,尿液排出体外的顺序是:肾脏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体外,

4、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尿的排出,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泌尿系统的组成。 人体呼出的气体,二氧化碳增多了,这二氧化碳产生于( ) A肺泡 B组织细胞 C血液 D组织液 答案: B 试题分析: A、肺泡是气体交换的场所,不能产生二氧化碳, C、血液能运输二氧化碳,但不能产生二氧化碳, D、组织液是存在于组织间隙中的体液,为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但不能产生二氧化碳,故 ACD都不符合题意; B、组织细胞通过呼吸作用利用氧气,将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并产生二氧化碳,故符合题意; 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 小明学习了输血和血型知识后,归纳了以下几点,不恰当的是

5、( ) A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 B O 型血是万能输血者 C AB型血是万能受血者 D初中生应积极参加无偿献血 答案: D 试题分析:我国提倡义务献血,我国鼓励无偿献血的年龄是 18-55周岁,男体重大于等于 50公斤,女体重大于等于 45公斤,经检查身体合格者,都可以参加献血,每次可献血 200-400毫升,两次献血间隔期应为 6个月,初中生年龄太小,不符合献血的条件,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无偿献血的原则。 人体进行呼吸作用最重要的意义是( ) A产生二氧化碳 B分解有机物 C提供能量 D吸收氧气 答案: C 试题分析:生物的呼吸作用是把生物体内储存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进行分解,产生二

6、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实质是:在氧气的参与下,分解线粒体内的有机物释放能量,供生物的各项生命活动利用,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呼吸作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呼吸作用的概念。 呼吸道和消化道共有的器官是( ) A鼻腔 B咽 C喉 D气管 答案: B 试题分析:咽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器官,是食物进入消化道和气体进入肺的共同通道,人体在进食时食物 之所以不能进入气管是会厌软骨在起作用,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组成。 在人体体表可看到手臂上的一条条 “青筋 ”指的是哪种血管( )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以上都有可能 答案: B 试题分析:负责把心脏的血液运

7、送到全身各处的血管为动脉,负责把全身各处的血液送回心脏的血管为静脉,进行物质交换的血管为毛细血管,故血管可以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类,动脉一般分布在身体较深的部位,不易从体表中看到,静脉有的分布较深,有的分布较浅,在体表容易看到,呈 “青色 ”,俗称 “青筋 ”,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血管的类型,解题的关键是熟记三种血管的名称和功能。 在显微镜下观察小鱼尾鳍中毛细血管的最好办法是寻找( ) A血流向头部的血管 B没有瓣膜的血管 C血流向尾部的血管 D红细胞成单行通过的血管 答案: D 试题分析: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较粗的主干流向较细的分支的血

8、管是动脉,由较细的分支汇集而成的较粗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其中毛细血管的特点是: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血管的类型和特点,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能够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到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情况,并能识别各血管的名称。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不同食物所含的营养物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B合理饮食就是多吃蛋白质和糖类丰富的食物 C吃喜欢吃的食物就能满足营养的需求 D多吃糖类食品可以缓解蛋白质营养不良症状 答案: A 试题分析:合理营养就是指膳食中所含的营养

9、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并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平衡膳食是合理营养的核心,健康食谱,要合理营养、均衡膳食,食物应多样化,荤素搭配要合理,营养全面合理,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合理营养。 下列哪种成分不蕴涵能量( ) A蛋白质 B葡萄糖 C无机盐 D脂肪 答案: C 试题分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它们的作用不同: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糖类也是构成细胞的一种成分,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同时也参与细胞膜的构建,无机盐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原料,水是细胞的主

10、要组成成分,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人体内的营养物质和废物都必须溶解在水里才能进行运输,维生素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水、无机盐、维生素不提供能量,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 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人体泌尿系统最重要的器官是( ) A膀胱 B肾脏 C尿道 D输尿管 答案: B 试题分析: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肾脏 -形成尿液, 输尿管 -输送尿液, 膀胱 -暂时贮存尿液, 尿道 -排出尿液,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泌尿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一位同学运动时不小心擦破皮肤而流血,则伤口至少伤及皮肤的( ) A真皮 B生发层 C

11、角质层 D皮下组织 答案: A 试题分析:人体的皮肤分为表皮和真皮两部分,表皮分为角质层和生发层,角质 层细胞排列紧密,细菌不易侵入,还能防止体内水分的散失,生发层细胞可以分裂产生新细胞,对皮肤有再生功能,真皮内含有大量的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使皮肤具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真皮内有丰富的血管,对皮肤有营养作用,真皮内还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能感受外界的刺激,因此如不小心擦破皮肤而流血,最少伤及到真皮了,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人体皮肤的结构和主要功能。 牛奶中含有丰富的钙,但有时幼儿只喝牛奶也会缺钙,可能是原因是体内缺少( ) A含铁的无机盐 B维生素 D C蛋白质 D维生素 A 答案: B

12、 试题分析:食物中缺乏某种维生素或维生素的吸收利用发生障碍,就会引起物质代谢失常,影响正常生理功能,以致表现为维生素缺乏症,例如维生素 D促进人体对钙、磷的吸收和骨骼的发育,因此,体内缺钙的人在补钙的同时,还要加服维生素 D,否则,摄入的钙不会被吸收,缺钙易患佝偻病、骨质疏松等,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营养物质的作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维生素 D有促进钙磷吸收的作用。 毛细血管出血的特点是( ) A血液呈红色,从伤口渗出 B血液呈暗红色,连续不断从伤口流出 C血液呈鲜红色,从伤口喷出 D血液呈红色,连续不断从伤口流出 答案: A 试题分析:动脉出血的特点,颜色鲜红,血流较快,常呈喷射状

13、,静脉出血的特点是静脉血色暗红,血流较缓,毛细血管出血,血液缓慢渗出,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血管的类型和特点。 王师傅日常饮食中缺乏某种维生素,一到夜晚就看不清东西。这种症状叫( ) A近视 B远视 C沙眼 D夜盲症 答案: D 试题分析:维生素的种类很多,对人体非常重要,其中维生素 A的作用是促进人体的正常发育,增强抵抗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人体缺乏维生素 A会患夜盲症,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营养物质的作用。 在下列哪种液体中可以找到尿素( ) 血浆 原尿 尿液 汗液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血浆中主要成分是水,还有部分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代谢废物有二氧化碳、尿

14、素、水和无机盐等,当血液流经肾脏时,其中的尿素、水和无机盐等废物通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形成原尿,原尿在流经肾小管时,其中的大部分水、全部的葡萄糖、部分的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进入血液,其它的水、无机盐、尿素形成尿液,汗液和尿液的成分基本上是一样的,也含有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可见血浆、原尿、尿液、汗液中都能找到尿素,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尿液的形成过程,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尿液的形成过程。 下列血管中运送静脉血的一组是( ) A主动脉、肺动脉 B肺静脉、上腔静脉 C主动脉、肺静脉 D肺动脉、下腔静脉 答案: D 试题分析:血液循环路线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其中,体循环的路线为:左心室 主

15、动脉 全身各级动脉 全身各处毛细血管 全身各级静脉 上、下腔静脉 右心房 右心室,经过体循环,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肺循环的路线为:右心室 肺动脉 肺部毛细血管 肺静脉 左心房,经过肺循环,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所以,流动脉血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和肺静脉,流静脉血的血管是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和上、下腔静脉,故选 D。 考点:本 题考查的是血液循环。 小芳经常牙龈出血,医生建议她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这是为了补充( ) A维生素 A B维生素 B C维生素 C D维生素 D 答案: C 试题分析: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如图: 小明刷牙时经常发现牙龈出

16、血,这是坏血病的表现,是体内缺乏维生素 C造成的,新鲜蔬菜和水果中富含维生素 C应注意补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营养物质的作用。 下列叙述中,与小肠吸收功能无关的是( ) A小肠内有许多消化酶 B小肠很长 C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 D小肠内表面有许多小肠绒毛 答案: A 试题分析:小肠在消化道内最长,长约 5-6米,小肠壁的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上有许多绒毛状的突起,这种突起叫做小肠绒毛,由于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的存在,使小肠的吸收面积大大增加,可达 200平方米以上,小肠绒毛的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而且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

17、,所以小肠是吸收的主要器官,小肠内有多种消化酶,可以对淀粉、脂肪、蛋白质进行消化,和小肠是消化功能有关,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小肠的结构特点,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小肠是吸收的主要场所。 人体肝脏能利用胡萝卜素合成维生素 A,因此肝病患者同时易患( ) A坏血病 B夜盲症 C软骨病 D脚气病 答案: B 试题分析:维生素的种类很多,对人体非常重要,其中维生素 A的作用是促进人体的正常发育,增强抵抗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人体缺乏维生素 A会患夜盲症、皮肤粗糙等,维生素 A主要存在于动物肝脏、鱼肝油等食物中,植物性食物中不含维生素 A,但是在胡萝卜、黄色玉米等植物性食物里含有大量的胡萝卜素,

18、胡萝卜素在人体内能够转变成维 生素 A,因此肝病患者同时易患夜盲症,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维生素 A的缺乏症及其食物来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几种主要的维生素缺乏症及食物来源。 呼吸时体内进行气体交换的原理是( ) A扩散作用 B渗透作用 C消化作用 D吸收作用 答案: A 试题分析:气体能够交换是由于气体的扩散作用,气体从浓度大的地方向浓度小的地方扩散,直到两边浓度相等为止,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扩散作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气体交换的原理。 人体形成尿液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肾小球 B肾小囊 C肾小管 D肾单位 答案: D 试题分析:每个肾脏是由 100多万个肾

19、单位构成的,肾单位是肾脏的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肾单位有肾小体和肾小管构成,肾小体又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尿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虑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所以人体形成尿液的基本结构单位是肾单位,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尿液的形成过程。 下列各项中,与皮肤散发热量有直接关系的结构是( ) A毛发和指甲 B汗腺和血管 C神经末梢 D黑色素细胞 答案 : B 试题分析:皮肤具有调节体温的功能:当外界气温较高时,皮肤内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散热量增多,与此同时,汗腺分泌汗液增多,通过汗液蒸发散失的热量也多,外界气温较低时

20、,皮肤内的大多数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通过皮肤散发的热量减少,与此同时,汗腺分泌汗液减少,通过汗液的蒸发散失的热量也减少,因此皮肤具有调节体温的功能,可见与皮肤散发热量有直接关系的结构是汗腺和血管,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人体皮肤的结构和主要功能。 小明因外伤出血,血色暗红,血流较缓,紧急的抢救措施是( ) A赶紧送往医院 B指压法远心端压住 C消毒后用纱布包扎 D止血带近心端捆住 答案: B 试题分析:动脉出血的特点,颜色鲜红,血流较快,常呈喷射状,静脉出血的特点是静脉血色暗红,血流较缓,毛细血管出血,血液缓慢渗出,动脉是把血液从心脏送往全身各处,血液流动方向是心脏 动脉,静脉是把全身

21、各处的血液送回心脏的血管,静脉的血液流动的方向是心脏 静脉,因此,大静脉受伤出血时,正确的急救方法是采用指压法(或止血带)远心端止血,动脉出血在近心端止血,毛细血管出血可以自然止血,也可以用干净纱布包扎伤口,某人手臂受伤出血,血色暗红,血 液连续不断流出,因此判断是静脉出血,故应在受伤处的远心端止血,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止血的方法,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动脉、静脉血液流动的特点和止血的方法。 世界卫生组织号召普遍使用铁制炊具,是因为( ) A铁是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 B铁有利于蛋白质的形成 C铁是维生素 C的成分 D铁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 答案: D 试题分析: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

22、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红细胞之所以呈红色,就是因为含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的特性: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铁制炊具能为人体提供含铁的无机盐,有利于体内合成血红蛋白,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贫血的原因。 尿的形成是连续的,而尿的排出是间歇的,这是因为( ) A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是间歇的 B肾小球有重吸收的作用 C膀胱有储存尿液的作用 D肾小管对原尿有重吸收作用 答案: C 试题分析:肾中形成的尿液,经过肾盂流入输尿管,再流入膀胱,在膀胱内暂时储存,膀胱内储存了一

23、定的尿液后,膀胱就会绷紧,产生尿意,在大脑的支配下,尿经尿道排出体外,所以尿的形成是连续的,但尿的排出是间歇的,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尿液的形成。 大豆富含蛋白质,经常食用很有好处,因为蛋白质( ) A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 B是含能量最多的物质 C能预防坏血症 D能预防脚气病 答案: A 试题分析: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和修复等都离不开蛋白质,此外,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各种营养物质对人体的作用。 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这主要是因为( ) A鼻粘膜分泌的黏液能杀死细菌 B鼻黏膜有纤毛,能阻挡细菌 C

24、鼻粘膜有嗅细胞能产生嗅觉 D鼻腔使空气变得温暖、湿润和清洁 答案: D 试题分析: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由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组成,是气体进入肺的通道,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鼻是呼吸系统的通道之一,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空气中灰尘的进入,对空气有清洁作用,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以湿润空气和粘住灰尘,对空气有清洁和湿润作用,鼻粘膜内分布着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呼吸道的组成和功能,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呼吸道的组成和功能。 人体内静脉血变为动脉血,是由血液流经下列哪一部分毛细血管实现的( ) A皮肤 B口腔壁 C肺泡壁 D组织

25、细胞间 答案: C 试题分析:体循环:左心室 主动脉 全身各级动脉 全身各处毛细血管 全身各级静脉 上、下腔静脉 右心房,通过体循环,将富含养料和氧的血液送到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养料和氧供细胞利用,同时,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运走这样,血液就由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变成了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肺循环:右心室 肺动脉 肺部毛细血管 肺静脉 左心房,在肺循环中,血液流经肺泡壁外毛细血管网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 ,肺泡内的氧进入血液,这样,静脉血就变成了动脉血,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血液循环的途径,解答此题的关键

26、是掌握血液循环的路线以及血液成分的变化。 某人尿量是正常情况的数倍,推测其泌尿系统发生病变的部位是( ) A肾小管 B肾小球 C肾小囊 D膀胱 答案: A 试题分析: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 形成尿液,若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出现问题,原尿中大部分水不能重吸收回血液,尿液中的水分就会大大增加,尿量就会大大增加,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尿液的形成过程,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尿液的形成过程。

27、 现有一条较长且带有分支的家兔离体血管,将水从较粗的一端灌入,水不能从较细的一端流出。那么这条血管可能是( ) A静脉 B毛细血管 C主动脉 D四肢动脉 答案: A 试题分析:静脉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方向是把血液从全身送回心脏的血管,全身的血管较细,心脏处的血管较粗,所以此血管内的血液只能从较细的血管流向较粗的血管,而不能倒流,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血管的类型和特点。 外界空气中的氧通过人体哪些系统进入身体并到达每一个细胞的( ) A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 B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 C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 D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 答案: D 试题分析: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鼻、咽、喉、气管、

28、支气管构成呼吸道,是气体进出的通道,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外界空气由 呼吸道进入人体,在肺内通过扩散作用,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交换到肺泡中,呼出体外,氧气进入肺泡外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再由血液循环系统运输到组织细胞处,在组织细胞处再进行气体交换,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被交换到血液中,被运走,氧气被交换到组织细胞内,供其利用,可见外界空气中的氧进入身体并到达每一个细胞,要通过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外界的氧气进入人体内到达细胞的过程,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呼吸系统的作用以及呼吸的全过程。 有人在外伤出血时,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况,其中 伤及动脉血管

29、的是( ) A血液只是少量渗出 B缓慢流出暗红色的血液 C喷射出鲜红色的血液 D喷射出暗红色的血液 答案: C 试题分析:动脉出血的特点,颜色鲜红,血流较快,常呈喷射状,静脉出血的特点是静脉血色暗红,血流较缓,毛细血管出血,血液缓慢渗出,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血管的类型和出血情况。 填空题 人体结构和功能是基本单位是 _,人体内形成尿的场所是_,人体内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 _,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是 _,血液运输的动力器官是_。 答案:细胞 肾脏 小肠 肺 心脏 试题分析:除病毒外,构成人体等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人体的肾脏有两个,每个肾脏由 100多万个肾

30、单位构成,肾单位是由肾小体和肾小管构成的,每个肾单位都可以通过过滤与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所以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场所;人体内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小肠,小肠很长,内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含有多种消化液,利于消化食物;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是肺,肺泡是肺的基本单位,其外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气体交换;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时刻在收缩和舒张,为血液的运输提供动力,因此,血液运输的动力器官是心脏。 考点:考查的是人体的基 本单位以及完成人体的部分生理功能的主要器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了解完成人体的各生理功能的主要器官

31、。 综合题 下图是人体消化系统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2分) ( 1)食物中的淀粉、蛋白质、脂肪需经消化才能在 _内被吸收到血液中去的。其中, _在 胃中开始被初步消化,在 _中被最终消化成简单小分子物质; _分泌的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但能促进 _的消化。 ( 2)小肠内有胆汁、胰腺分泌的 _和肠腺分泌的 _等消化液,且内表面积大,这说明小肠是 _和 _的主要场所。 ( 3)暴饮暴食易损害重要消化腺 _。因此要有良好的饮食习惯。 答案:( 1) _ 小肠 蛋白质, 小肠 1肝脏,脂肪 ( 2)胰液 肠液 消化 吸收 ( 3)胰腺 试题分析: 是肝脏, 是胆囊, 是大肠, 是阑尾, 是食道, 是

32、胃, 是胰腺, 是小肠, ( 1)淀粉、脂肪、蛋白质等大分子的、不溶于水的有机物,则必需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 才能被人体吸收,淀粉的消化开始于口腔,胃不能消化淀粉,在小肠内淀粉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蛋白质的消化起始于胃,在小肠内被彻底分解为氨基酸,口腔和胃都不能消化脂肪,脂肪的消化在小肠里进行,小肠里有胆汁、胰液和肠液等多种消化液,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但对脂肪有乳化作用,能促进脂肪的消化。 ( 2)小肠长约 5 6 m,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

33、、毛细淋巴管壁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营养 物质的吸收进,因此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 3)暴饮暴食会引起胃肠功能的紊乱,严重的还会引起急性肠胃炎、肠梗塞等消化道疾病,造成胰液流出道受阻,排泄不畅,并导致胆汁反流入胰管并进入胰腺组织,从而损伤胰腺。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食物的消化过程,可结合着消化系统的组成图示掌握。 下图是一滴血在显微镜视野中的示意图,请回答:( 11分) ( 1)当人体某处受伤感染时, _会穿过毛细血管壁,聚集在感染处,吞噬病菌。 ( 2)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的是 _。 ( 3)具有止血和凝血作用的是

34、 _。 ( 4)能够携带氧的是 _。 ( 5)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是 _。 ( 6) 1与 3相比,细胞结构上的区别是 _。 答案:( 1) 1 白细胞 ( 2) 3 血浆 ( 3) 4 血小板 ( 4) 2 红细胞 ( 5) 2 红细胞 ( 6) 1 有细胞核, 3没有 试题分析:( 1)白 细胞有防御感染、吞噬病菌的功能,白细胞可以作变形运动,因此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聚集在感染处,吞噬病菌,故当人体某处受伤感染时, 1白细胞就会增多。 ( 2)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浆的主要成分是水,功能是运输养料和废物,还能运载血细胞,因此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35、的是 3血浆。 ( 3)血小板的功能是促进止血和凝血,因此若 4血小板这种血细胞缺乏,身体一旦受伤便会血流不止,因此具有止血和凝血作用的是 4血小板。 ( 4)红细胞富含血红蛋白,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因此能够携带氧的是 2红细胞。 ( 5)红细胞是三种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红细胞的含量为是男:( 4.0 5.5)1012个 /L,女:( 3.5 5.0) 1012个 /L,白细胞的含量是( 4 10) 109个 /L,血小板的含量是( 100-300) X109个 /L,因此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是 2红细胞。 ( 6)三种血细胞中只有白细胞有细胞核,成熟的红细胞、血小板没有细胞核,因此 1与 3相比

36、,细胞结构上的区别是 1白细胞有细胞核, 3血小板没有细胞核。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特点和功能以及血浆的功能。 下图是人体呼吸的示意图,其中 表示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表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表示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表示组织间气体交换。请回答:( 8分) ( 1)在过程 中,与吸入的气体相比,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 _的二氧化碳。 ( 2)通过过程 ,可把含氧较少的 _血变为含氧丰富的 _血。 ( 3)血液中运输氧的血细胞是 _,氧气由这种细胞 携带,经过程_(填序号)运输到组织间,通过过程 _(填序号)进入组织细胞,供组织细胞进

37、行 _作用,分解 _,释放能量。 答案:( 1)多 ( 2)静脉 动脉 ( 3)红细胞 呼吸 有机物 试题分析:( 1)人体呼吸时,从外界吸入空气,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较,二氧化碳增多了,氧减少了,其根本原因就是吸入的氧要提供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同时这个过程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又经过一系列的途径被运输到肺,由人体呼出,导致呼出 的气体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因此在过程 中,与吸入的气体相比,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 2)在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从外界到肺泡内的气体氧气浓度高于肺泡毛细血管内的氧气浓度,毛细血管中二氧化碳的浓度高于肺泡内的浓度,根据气体

38、扩散作用的原理,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故氧气由肺泡扩散到毛细血管中去,二氧化碳由毛细血管扩散到肺泡中去,这样血液由肺动脉送来的含氧少、二氧化碳多的静脉血变成了肺静脉运走的含氧多二氧化碳少的动脉血了,因此通过过程 ,可把含氧较少的静脉血变为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 3) 血液中运输氧气的血细胞是红细胞,氧气由这种细胞携带,经过 血液循环运输到组织间,通过过程 进入组织细胞,供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气体交换的过程,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人体呼吸的全过程和呼吸作用的概念。 下图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

39、4分) ( 1)人体心脏是由四个腔组成,上面的两个腔分别是 1_、3_。图中的 6所指的血管是 _, 7所指的血管是_。 ( 2)血液由 2射出,流经 5、 6到 3的循环途径叫 _,血液由 4射出流经 7、 8到 1的途径叫 _。 ( 3)与右心室相连的血管是 _,内流 _血,这种血液的特征是含氧少,颜色 _。血液流经肺泡壁毛细血管时,所含的氧气会_(填 “增多 ”或 “减少 ”)。 ( 4)由 M到 N 处,血液成分发生了变化, _血变成了 _血。 ( 5) 5和 6相比, _中二氧化碳浓度 较高, _中二氧化碳浓度较低。 答案:( 1)右心房 左心房 肺静脉 体动脉 ( 2)肺循环 体循

40、环 ( 3)肺动脉 静脉 暗红 增多 ( 4)动脉 静脉 ( 5) 5 6 试题分析:( 1)心脏主要由心肌组成,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即: 1是右心房, 3是左心房, 4是左心室, 2是右心室,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因此与 3左心房相连的血管 6是肺静脉,与 4左心室相连的血管 7是主动脉。 ( 2)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 肺动脉 肺部毛细血管 肺静脉 左心房,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所以血液由 2右心

41、室射出,流经 5肺动脉、 6肺静脉到 3左心房的循环途径为肺循环;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 主动脉 各级动脉 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 各级静脉 上下腔静脉 右心房,动脉将富含养料和氧气的血液送到身体各器官的毛细血管网,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养料和氧气供细胞利用,同时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这样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 血,所以血液由 4左心室射出流经 7体动脉(主动脉和各级动脉)、 8下腔静脉到 1右心房的途径为体循环。 ( 3)与右心室相连的血管是肺动脉,里面流的血液含氧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

42、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 4)血液从 M血管流到 N 血管,经过了组织处毛细血管,在这里,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了物质交换:将运来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供给细胞利用,将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这样,血液经过体循环,就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即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 5) 5肺动脉内的血液是流经组织细胞后的血液,血液流经身体各部分的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时,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供给细胞利用,将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因此 5肺动脉里的血液中比 6肺静脉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气体,这些气体产生于组织细胞。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血液循环的途径,心脏的结构特点与心脏相连的血管功能和所流血液性质,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