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山东微山县付村一中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amazingpat195 文档编号:308226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5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学年山东微山县付村一中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3-2014学年山东微山县付村一中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3-2014学年山东微山县付村一中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3-2014学年山东微山县付村一中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3-2014学年山东微山县付村一中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2014学年山东微山县付村一中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下图是根据化石复原的原始人头像示意图,这种猿人曾经居住于现在的 A云南境内 B北京境内 C陕西境内 D浙江境内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我国远古人类的掌握情况,根据图片可看出是北京人的复原头像,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带,距今约 70万年 20 万年前,从选项中, B符合题意,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 中华文明的开端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北京人 既是春秋时期又是战国时期的诸侯国是( ) 齐 燕 楚 赵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据题意

2、,齐国在战国初期已被田氏所代,所以不是春秋时期的齐国,赵国是战国时期由三家分晋而来,不属于春秋时期,所以只有燕和楚既是春秋时期又是战国时期的诸侯国,所以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 国家的产生和变革 春秋战国的纷争 论语云: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这则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实( ) A晋文公称霸 B齐桓公称霸 C勾践称霸 D楚庄王称霸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题是材料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齐桓公称霸的相关内容。做此类题必须读懂材料,从材料中找出相关信息。从材料中看 “管仲、桓公、霸诸侯 ”等词可知是说齐桓公任用管仲称霸诸侯的事,从选项中可看出 B符合题意,故选 B。 考点

3、: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 国家的产生和变革 春秋战国的纷争 春秋争霸 有一项伟大的工程,它使成都平原获得了 “天府之国 ”的美誉,并且至今仍造福于人民的这个工程是( ) A灵渠 B都江堰 C治理黄河 D白渠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题是材料选择题,考查学生对大变革时代的相关知识。据材料 提供的信息 “伟大工程、成都平原、至今人造福于人民的工程 ”在成都平原上的水利工程是秦国是建成的都江堰,可直选 B. 考点 :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 国家的产生和变革 大变革的时代 都江堰 下图是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建筑 “东方之冠 ”。据说它的创意来源于中国古代青铜器皿文化。请问,出土于我国河南

4、,代表了商朝青铜器典型风格的巨鼎是( ) A司母戊鼎 B青铜立人 C青铜树 D四羊方尊 答案: A 试题分析:此题材料立意,考查学生对商朝青铜文化的了解,选项中青铜立人、青铜树出土于四川,四羊方尊出土于湖南,不符合题意,出土于河南,代表了商朝青铜器典型风格的巨鼎是司母戊鼎。 A符合题意,所以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 中华文明的起源 灿烂的青铜文明 秦始皇、汉武帝都是杰出的帝王,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但他们在处理以下某一方面问题时态度截然相反,这个问题是( ) A国家统一问题 B外族入侵问题 C中央集权问题 D儒家思想问题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秦始皇和汉武帝

5、对儒家 思想的态度。据题意,题文中的问题是秦始皇和汉武帝处理方法截然相反的方面,选项中在 A、 B、 C三方面都是相同的,在出题如家事项方面却不同,秦始皇对儒家采取 ”焚书 ”坑儒 ”政策,汉武帝则是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所以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 统一国家的建立 焚书坑儒;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册 统一国家的建立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斩浮云,诸侯尽西来。 ”该诗赞颂了秦王赢政哪项历史功绩( ) A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B兼并六国,完成统一 C修筑 万里长城 D书同文,车同轨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题是材料选择题,考察秦王嬴政统一六国的史实。题

6、文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诗句,可以看出是歌颂秦王嬴政兼并流过,统一全国的功绩的,从选项中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 统一国家的建立 秦统一六国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是( ) A.陈胜吴广起义 B.绿林农民起义 C. 赤眉农民起义 D黄巾军起义 答案: A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秦朝统一后,实行严刑峻法,秦始皇死后,秦二世任用赵高,统治更加残暴,激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陈胜吴广起义,据题意可知, B、 C、 D不符合题意,排除,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 统一国家的建立 陈胜吴广起义 秦始皇以 “焚书坑儒 ”压

7、制儒家学说,而汉武帝却采取了 “独尊儒术 ”的建议,这主要表明统治阶级( ) A打击或扶植儒家学派 B选拔封建知识分子 C在思想领域加强封建专制 D打击思想领域的敌对势力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封建社会统治阶级为巩固统治采取措施的相关内容。从题文中可看出考查的是统治阶级实行 “焚书坑儒 ”、 “独尊儒术 ”的目的是什么。题文中秦始皇的 “焚书坑儒 ”和汉武帝的 “独尊儒术 ”都属于统治阶级在思想领域采取的巩固统治的措施,据题意,选项 A、 B、 D都没有表明统治阶级这样做的目的, C 说明了是在思想领域加强封建专制,巩固统治的目的,所以 C 是正确的。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

8、统一国家的建立 “三家分晋 ”、 “田氏代齐 ”的故事发生在下列哪一历史时期( ) A夏商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三国时期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相关内容。春秋时期是大变革时期, “三家分晋 ”“田氏代齐 ”都发生在战国初期,所以 A、 C、 D都不符合题意,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 国家的产生和变革 春秋战国的纷争 战国七雄 在夏商西周时期,王和大小贵族拥有很多奴隶。奴隶的主要来源是 ( ) A战俘和罪徒 B平民 C没落的贵族 D士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贵族、平民与奴隶史实的识记。 “夏商西周社会以血缘亲疏关系区分尊卑等级。西

9、周时,周王以下的诸侯、卿大夫、士是享有各种特权, C和 D不可能是奴隶故排除,平民有人身自由,不是奴隶,也可以排除,夏商西周时期的奴隶的主要来源于战俘和触犯法律的罪徒,他们毫无人身自由,经常被赏赐和买卖。贵族除了强 迫奴隶做苦役外,有时还杀死奴隶,用作祭祀祖先的供品,或者为死去的贵族殉葬。故选 A 考点: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历史上册 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 贵族、平民与奴隶 夏商西周统治人民的主要手段有 ( ) 军队 刑法 授民疆土 礼仪教化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题是综合选择题,考查学生对夏商周国家的了解。军队、刑法作为国家统治的工具,是必须有的手段,所以 必选 ,西周是靠

10、礼教和宗法制度开始统治人民的,所以 礼仪教化也是一种统治人民的主要手段。从选项中B符合题意,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夏商西周的兴亡 中国在世界上最早培植的两种农作物是:( ) A棉花与水稻 B棉花与玉米 C水稻和玉米 D水稻和粟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原始农耕居民及其农业的了解,中国的原始居民河姆渡人在世界上最早培植出了水稻。半坡人在世界上最早培植出了粟。 ABCD四个选项中, D符合题意所以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 人类文明的开端 原始的农耕生活 每年清明时节,各地的民众和海外赤子纷纷前往黄帝陵进行祭奠敬拜,表达对黄 帝的敬仰

11、之情,那么黄帝之所以受到后人尊敬,是因为他( ) A打败蚩尤 B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 C与炎帝联盟 D是中华文明的 “人文初祖 ”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题是对中国华夏之祖的考查,黄帝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尊重,是因为他为华夏族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后人尊称他为中华民族的 “人文初祖 ”,从选项中, D是符合题意的,所以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 人类文明的开端 华夏之祖 俗话说: “洪水无情 ”,在我国远古时代,曾经发生了很大的水患,造成了巨大灾难。此时,有一位英雄人物,花了十三年的时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治好洪水,造福从民。你能说出他是谁吗?( ) A黄帝 B尧 C舜 D禹 答案:

12、 D 试题分析:此题属于材料选择题,从材料中 “远古时代,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治好了洪水 ”等关键语句即可判定是大禹治水。据题意,选项中 D符合题意,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 人类文明的开端 大禹治水 2007年 11月,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现了距今约五千年的良渚古国城址,考古学家认为,良渚古城有可能成为 “华夏第一国 ”,这就有可能取代下列哪一朝代 “第一国 ”的称号 (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答案: A 试题分析:此题是对我国出现的第一个王朝的考查,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是禹建立的夏,据题意,良渚古城可能成为 “华夏第一国 ”取代的第一王朝只能是夏朝,故选 A

13、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 人类文明的开端 尧舜禹的 “禅让 ” 史载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而 “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 ”。这里的 “封建 ”指的是 ( ) A分 封诸侯 B实行变法 C设立郡县 D设置行省 答案: A 试题分析:此题为材料选择题。要正确选择此题,必须读懂材料的意思。据材料的意思是说:分封亲戚为诸侯,来做周王朝的屏障,从而统治天下,所立诸侯国七十一国, “封建 ”的意思即指分封诸侯。选项中 A符合题意,故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分封制 国语 晋语曰: “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 ”。材料中的现象体现的我国古代的政治制

14、度应该是( ) A井田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郡县制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题是材料选择题,考查学生对分封制的理解。材料中,公、大夫、士、庶是不同的等级,这种等级制是在西周时期形成的,西周的等级制就是分封制,从选项中 B符合题意,所以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分封制 西周实行分封制的根本目的是( ) A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等 B让诸侯给周天子交纳贡品 C巩固西周的统治 D炫耀西周国力强盛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西周实行分封制的根本目的,西周建立后,疆域广大,为了在广阔的土地上实行统治,西周大量分封亲属功臣到各地 做诸侯,来保护周王朝,因此

15、西周实行分封的目的是为了巩固西周的统治。 C 符合题意,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分封制 商朝在历史上又称为 “殷商 ”或 “殷 ”,原因是 :( ) A商朝建立成定都于殷 B名叫殷的商王规定的 C商王盘庚迁都到殷 D “殷 ”字吉利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与商朝相关的内容。,商朝建立后因水患或动乱,曾几次迁都,直到商王盘庚迁都到殷后,才安定下来,所以商朝又称 “殷商 ”或 “殷 ”。从选项看, C符合题意,所以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商汤灭夏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

16、指南针,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中山 ( 1)材料中的 “神州轩辕 ”指的是谁 人们给予他什么赞誉( 2分) ( 2)他为中华民族做出了什么贡献 ( 4分) ( 3) 谈谈你对世界文明,唯有我先的认识。( 1分) 答案:( 1)黄帝 人文初祖( 2分) ( 2)他建造宫室,制作衣裳 教人挖井 ,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 4分) ( 3)中国是文明古国,祖先的创造和发明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 ( 1分)(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 1分) 试题分析:( 1)此题考查中华民族华夏之祖的相关内容。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说明中国五千年历史的传承,是从神州轩辕开始的。轩

17、辕是黄帝的名字,所以又称轩辕黄帝,所以神舟轩辕指的是黄帝。因为他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被后人尊称为 “人文初祖 ”。 ( 2)此题考查黄帝为中华民族做出的贡献的具体内容。黄帝部落生活在黄河流域,他与另一个生活在黄河流域的炎帝部落联合战胜南方蚩尤部落,在黄河流域繁衍发展起来,在这一时期, 他教人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凿井,发明舟车,他的妻子发明养蚕缫丝,他的属下仓颉造字、伶伦编写乐谱等,为后世中华民族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做出了贡献,所以后世把他尊为 “人文初祖 ”。至今我们都称自己是炎黄子孙。 ( 3)此题考查学史的感悟。属于开放题。学习历史就是要学以致用,提高自身的思想和素质。根据题意要

18、求,谈谈世界文明,唯有我先的认识。答这类题,我们要围绕材料和题意要求,写自己的认识和感悟。据题意,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绵延长久,中华文明,历久弥深,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我们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我们为自己的民族感到 自豪和骄傲。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 中华文明的起源 人文初祖 学习和了解古代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影响,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借鉴,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故封立亲戚为诸侯之君,以为藩篱,屏蔽周室。 ” 左传 ( 1)根据材料一回答,西周实行怎样的政治制度?( 2分)当时哪些人有可能成为诸侯?( 2分) 材料

19、二 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 “ 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 后世,其议帝号 ” 史记 ( 2)材料二中所说的 “初并天下 ”发生在哪一年?( 2分)材料中的 “寡人 ”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 2分) 材料三 “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 史记 ( 3)材料三中的 “陛下 ”采纳了谁的建议 “推恩分子弟 ”?( 2分)结合材料内容分析, “上 ”采纳这个建议的目的是什么?( 2分) 材料四 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

20、,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少)有参决。 摘自史职官志 ( 4)这是哪一朝代官制的变化?( 2分)文中的 “帝 ”在地方设立了什么机构?( 2分) ( 5)上述四则材料反映的制度,在当时都起到了加强君权、巩固统一的作用,从中你得到了怎样的认识?( 2分) 答案:( 1)分封制。( 2分)周天子的亲属、功臣。( 2分) ( 2)公元前 221年。( 2分)郡县制。( 2分) ( 3)主父偃;( 2 分)目的是为了削弱诸侯国的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2 分) ( 4)明朝( 2分);在地方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 2分) ( 5)国家制定政治制度,要根据实际情况,要不断地进行创新。

21、(说法合理 即可得分, 2分) 试题分析:( 1)此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的相关内容。据题意,要回答两个问题。一是西周实行怎样的政治制度,回答的是西周政治制度的名称;从材料中的相关信息可看出是西周的分封制;一是当时哪些人有可能成为诸侯,根据材料,“封立亲戚为诸侯之君,以为藩篱,屏蔽周室。 ”可知亲属是分封的诸侯,还有帮助周王朝打天下的功臣,如辅助周武王打天下的姜子牙分封到齐国做诸侯,还有统治者为了安抚前朝的贵族,也有可能对他们进行分封。 ( 2)此题考查秦朝统一后政治制度的相关内容,据题意,此题有两问一问材料二中 “初并天下 “指哪一 年?一问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要回答这两个问题,第一必须读懂材

22、料,第二必须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看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与大臣讨论如何建制的问题。 初并天下即指统一六国的时间,根据所学秦统一六国是在公元前 221年;为了巩固统治,秦始皇在政治制度上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度,权属中央。 ( 3)此题考查汉武帝大一统在政治方面的措施。此题从两方面设问,一是采纳谁的建议,一是建议的目的。要回答这两个问题,要弄清楚材料是什么意思,要做什么,为什么做。据材料,此段材料是主父偃向汉武帝建议削藩,消除诸侯国对中 央的威胁,已达到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材料分析清楚了就可据此回答汉武帝采纳的是主父偃的建议,目的是为了削弱诸侯的势力,加强中央集权统治。 ( 4)

23、此题考查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此题从两个方面考查:一是朝代,一是在地方设立机构名称。先从材料入手,从材料中找出有用信息。据材料 “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罢丞相,权归六部可判断是明朝皇帝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加强中奖集权的措施,所以第一问可解决,是明朝;结合所学知识,明朝时,在地方设立三司直属中央。第二问也就解决了。 ( 5)此题是对上述四则材料的归纳总结,考查学生归 纳总结的能力。从上述材料反映的政治制度,在当时都起到了加强君权、巩固统一的作用,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认识。属于开放题。答此题,要围绕政治制度的作用对社会的影响等方面来答。政治制度的制定都是根据当时的社会实际情况而制定的,随

24、着社会的发展,原来的社会制度已经不适应当时的发展,为巩固统治,就要改变原来的制度。不过这些制度的变化都没有摆脱封建的中央集权模式,反而权利越来越集中到个人的手里。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 中华文明的起源 分封制;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 统一国家的建立 秦统一六国和中央集权统治的建 立;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 统一国家的建立 汉武帝的大一统;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明朝中央集权的加强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5分) 材料一:及至始皇, 振长策而御宇内,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 ( 1)据材

25、料一指出秦朝为巩固边疆采取了什么措施?( 2分) 材料二:如图 材料三:如图 ( 2)材料二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开通的中西交通的重要通道,被称作“_”。它是以图中 _为起点的。 _两次出使西域,为开辟这条重要通道作出了重要贡献。 处为我国汉朝时生活在北方的少数民族 _。( 4分) ( 3)材料三图中 A 地在当时称为西域,它是通过什么机构的设置归属中央的?( 1分)该机构的设置有何意义?( 1分) ( 4)从上述三则材料看出秦汉时期中央政府处理民族关系的主要方式有哪几种?( 3分)你认为历史上各民族之间关系的主流是什么?( 2分) ( 5)以史为鉴,今天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民族意识?( 2分) 答

26、案:( 1)派蒙恬大举反击匈奴;修筑长城, 抵御匈奴。( 2分) ( 2)丝绸之路;长安;张骞;匈奴。( 4分) ( 3)西域都护。( 1分)从此,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分) ( 4)派兵反击;友好交往;设置机构。( 3分)友好往来(或和睦相处)。( 2分) ( 5)民族团结、平等和共同发展繁荣等。( 2分) 古代政治制度是古代政治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既有延承也有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分) 材料一: “天下为公,选贤任能 ” 材料二: “禹传子,家天下 ” 材料三: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 材料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制度,

27、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是指君主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并通过军政官僚机关管理、控制国家的政体。 请回答: ( 1)材料一中 “天下为公,选贤任能 ”指的是原始社会末期哪种更替首领位置的办法 你知道谁是通过这种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写出两个即可)( 4 分) ( 2)材料二反映出更替首领位置的办法有了什么变化?( 2分) ( 3)材料三描述的是哪个朝代实行的什么制度?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后来这一制度被秦朝的哪种制度所取代?( 6分) ( 4)阅读材料四,如图,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谁创立的?( 2分)据此填写下列 示意图( 6分) 答案: ( 1)禅让制,尧舜禹( 4分,错字不得分)

28、 ( 2)王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 1分) ( 3)西周的分封制,目的是为控制全国广大地区,被秦朝的郡县制所取代。( 4分) ( 4)秦始皇( 1分)(填表每个方框 1分) 试题分析:此题为综合材料题,通过材料对古代政治制度演变情况的考查。做这类题首先要知道给出的材料说的是什么,然后根据给出的问题题作出回答。从给出的材料看材料一是尧舜禹时期的禅让制,材料二是夏朝开始的王位世袭制,材料三是西周的分封制材料四是秦朝实行的郡县制,只有读懂材料,按要求来回答 问题,问题就可以一一解决。 ( 1)小题要求回答两个问题, 材料指的是原始社会末期哪种更替首领位置的办法 你知道谁是通过这种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

29、的?据题意, 原始社会末期更替首领位置的方法是禅让制。 舜和禹是通过这种禅让制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 ( 2)要求从材料二中看出更替首领位置的办法有了什么变化。据题意变化表现在夏王朝建立后,禹的王位由儿子启继承,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代替, ( 3)要求从材料三的描述中知道哪个朝代实行的什么制度?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后来这一制度被秦朝的哪种制度所 取代?共有四个小问题哪个朝代、什么制度、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被秦朝的什么制度所取代。据题意:是西周的分封制,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为了控制全国广大地区,巩固西周统治。秦王朝统一后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 ( 4)小题通过材料四阅读材考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创立者及其内容根据材料和图片,可以知道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者是秦始皇。皇帝是最高统治者,在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在地方设立郡县制。如图所示: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 中华文明的起源 尧舜禹的禅让制;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 中华文明的起源 夏商西周的兴亡 夏朝的兴衰;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 中华文明的起源 分封制;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 统一国家的建立 秦统一六国和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