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山东滨州无棣县初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卷(带解析).doc

上传人:boatfragile160 文档编号:308300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33.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学年山东滨州无棣县初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卷(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3-2014学年山东滨州无棣县初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卷(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3-2014学年山东滨州无棣县初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卷(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3-2014学年山东滨州无棣县初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卷(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3-2014学年山东滨州无棣县初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卷(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2014学年山东滨州无棣县初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卷(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不属于生物的是( ) A转基因大豆 B流感病毒 C克隆牛 D机器人 答案: D 试题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生物能进行呼吸;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转基因大豆、流感病毒、克隆牛具有上述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走动的机器人不具生命现象,不属于生物故 D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的特征,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生物具有生命现象;非生物不具有生命现象 下列材料和

2、用具中,哪些是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所应该用到的? 生理盐水 清水 稀碘液 消毒牙签 刀片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制作 “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玻片标本 ”的实验步骤: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 生理盐水;用凉开水漱口后,用 消毒牙签的一端在口腔内侧壁轻轻刮几下;将牙签上附着的碎屑涂在水滴中,并用镊子分散;盖上盖玻片;用 稀碘液染色;用低 倍镜观察,所以,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用到的材料和用具有 生理盐水 稀碘液 消毒牙签故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 “制作临时装片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的实验,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掌握所学知识的要点,明确实验步骤 正确地盖盖玻片是成功

3、制作临时装片的关键。如图所示制作临时装片时盖盖玻片的操作,正确的是( ) 答案: A 试题分析:制作临时装片时, “盖 ”这一步的正确操作是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其目的是防止盖玻片下出现气泡故 A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掌握所学知识的要点,及注意事项 下列哪组结构是植物细胞特有的?( ) A细胞壁、叶绿体 B细胞膜、叶绿体 C细胞核、线粒体 D细胞壁、线粒体 答案: A 试题分析:动物细胞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等结构;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线粒体等结构所以说动植物细胞的都具

4、有的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细胞壁、叶绿体、液泡故 A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动植物细胞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 点,意在考查考生理解运用比较法,与植物细胞相比,人和动物细胞不具有的结构是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 克隆羊多莉像( ) A提供卵细胞的母羊 A B提供细胞核的母羊 B C代孕母羊 C D既像 A羊又像 B羊 答案: B 试题分析: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对生物的遗传具有重要意义在克隆的过程中,谁提供了细胞核,克隆出来的生物就像谁因此克隆羊多莉长的像供细胞核的母羊 B故 B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功能,意在考查考生理解

5、掌握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动植物细胞都有的能量转换器( ) A叶绿体 B线粒体 C叶绿体和线粒体 D细胞核 答案: B 试题分析:叶绿体是植物细胞所特有的,能够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故 A 错误;动植物细胞中都有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如果将细胞比作汽车,线粒体就相当于汽车的发动机发动机靠燃料给汽车提供动力。线粒体则可使细胞中的一些有机物,经过复杂的变化,将其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故B正确;叶绿体为植 物细胞所特有,故 C错误;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故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细胞内的能量转化器,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掌握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分裂

6、的先后顺序是 细胞质由一份分成两份,每一份中含有一个细胞核 细胞核由一个分成两个 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动物细胞分裂的先后顺序是:首先是细胞核分裂,在细胞核分裂过程中有染色体复制加倍的现象,因此外观上细胞核变大,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外观上是细胞核由一个分成两个;接着细胞质由一份分成两份,每一份中含有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这样,一个动物细胞就分裂成为两个动物细胞因此动物细胞分裂过程的正确顺序 、 、 故 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掌握细胞的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

7、过程,其结果是细胞的数目增多。 下列关于 人体结构层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细胞 组织 器官 人体 B组织 器官 人体 C细胞 组织 器官 人体 系统 D细胞 组织 器官 系统 人体 答案: D 试题分析: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人体是由细胞分化形成组织,人体的主要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等,再由这几种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器官,再由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形成系统,人体有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运动系统、生殖系统、内分 泌系统和神经系统最后由八大系统构成完整的人体因此人体的

8、结构层次由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 组织 器官 系统 人体,故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人体的结构层次,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在生态系统中 是生产者, 是消费者, 和 是分解者。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 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答案:植物 动物 细菌 真菌 试题分析:在生态系统中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为生产者,动物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为消费者,细菌、真菌则靠分解动植物的遗体为分解者所有的物质和能量都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逐级递减流动的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物质能量的流动,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除 以外,生物体都

9、是由 构成的, 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答案:病毒 细胞 细胞 试题分析:除病毒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物体的组织、器官、系统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体的细胞有细胞膜,可以保护细胞,同时控制物质的进出,使之从结构上成为一个独立的单位;细胞内有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细胞质里有能量转换器 -线粒体,把有机物分解并释放出能量供细胞生命活动利用,使之从功能上成为一个独立的单位因此从细胞的结构及功能的角度来看,细胞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除病毒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在显微镜下观察玻片标

10、本时,在视野中看到有一污点,转动目镜和移动装片,污点都还在,由此可以判断污点最可能在( )上。 A反光镜 B目镜 C物镜 D装片 答案: C 试题分析: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的污点,污点的位置只有三种可能,即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判断的方法是转动目镜或移动玻片转动目镜黑点动就在目镜,不动就不在目镜;移动载玻片,黑点移动就在载玻片,不动就不在载玻片;如果不在目镜和载玻片,那就一定在物镜上转动目镜和移动装片,视野中的污点都没有移动,表明污点在物镜上故 C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的是显微镜视野中污点位置的判断,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掌握视野中出现了的污点,污点的位置只有三种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

11、本。 用显微镜观察下列结构时,应选择较小光圈的是( ) A没染色的人体口腔上皮细胞 B染色后的人体口腔上皮细胞 C肌肉组织的永久装片 D含叶绿体的植物细胞 答案: A 试题分析:没染色的人体口腔上皮细胞透光性强,颜色浅,为了看清要把视野调暗;小光圈通过的光线少视野暗,平面镜只能反射光线不能改变光线强弱,因此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暗;大光圈通过的光线多视野亮,凹面镜使光线汇聚,视野亮度增强,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亮不能区分颜色浅,透光性强的没染色的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因此观察没染色的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应选择较小光圈故 A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掌

12、握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 用显微 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时选用下列哪一组镜头,看到的细胞数量最多( ) A目镜 10,物镜 40 B目镜 10,物镜 10 C目镜 15,物镜 10 D目镜 15,物镜 40 答案: B 试题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数目最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数目最多上述答案:中,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分别为:400、 100、 150、 600所以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也就是放大倍数最小的是 B。故 B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的是显微镜成像的特点是

13、倒立放大的像 ,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的放大倍数与物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 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中,将实验盒一边遮光另一边不遮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提供两种不同的环境条件 B便于观察 C控制变量 D设置一个对照试验 答案: B 试题分析: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在探究 “光对鼠妇生活影响 ”的实验中,将实验盒一边遮光,另一边不遮光,这样就形成了以光照为惟一变量的对照组,目的是为了探究光照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设计对照实验中除了光照以外,其他条件如水分、温度等都应当相同也就是说只有

14、光照是不同的,光照就是这个对照实验的变量所以选项 B便于观察的说法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意在考查考生理解在设计探究式实验,常用到对照实验的设计,要注意惟一变量 即所要探究的条件 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的是 ( ) A “春来江水绿如蓝 ” B “雨露滋润禾苗壮 ” C “草盛豆苗稀 ” D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 答案: C 试题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 “春来江水绿如蓝

15、 ”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故 A错误 “雨露滋润禾苗壮 ”,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水对生物的影响,故 B错误 “草盛豆苗稀 ”,体现了生物因素草对生物豆苗的影响,草与豆苗,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属于竞争关系,故 C正确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故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对生物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生物因素的概念 俗话说 “大树底下好乘凉 ”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这都体现了( ) A生物能影响环境 B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C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存 D生物与环境可以相互影响 答

16、案: A 试题分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大树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大气的湿度,降低温度,同时大树遮阴,也能降低温度,大树还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树下氧气较多,因此大树下空气凉爽、湿润、清新好乘凉,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指很长很长的堤坝,因为小小蚁虫的啃噬,最后也会被摧毁的,体现的也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故 A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掌握运用 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

17、做 ( ) A生物圈 B生态系统 C生态平衡 D生物因素 答案: B 试题分析: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构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即包括此地域内所有的生物,又包括生物所生活的环境如一块麦田,一片草原等都是一个生态系统故 B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是生态系统的概念,只要基础掌握的牢固,就能轻松答题 下列各项中,食物链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植物 鼠 蛇 山鹰 B阳光 草 兔 狐狸 C植物 鼠 蛇 山鹰 D田鼠 蛇 山鹰 答案: C 试题分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 初级消费者 次级消费者 注意

18、起始点是生产者 A选项食物链中的箭头指向消费者,该食物链把箭头的方向弄反了,故错误; B选项阳光是非生物部分,既不属于生产者也不属于消费者,食物链的概念未包括非生物部分,故错误; C选项食物链正确的表示了生产者植物与消费者鼠、蛇、山鹰,它们之间的关系,故正确; D选项田鼠,属于动物是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 ,正确的是植物 田鼠 蛇 山鹰,故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掌握食物链的正确表示方法,虽然是基础性的试题,但是在平时还是经常会出错的:有些同学会在食物链的后面加上分解者,有些同学会把箭头的方向弄反了或者只画一横线表示,还有的同学把整个食物链都写反

19、了 假定在一个由草原、鹿和狼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把狼杀绝,鹿群的数量将会 A迅速上升 B缓慢上升 C上升后下降 D保持相对稳定 答案: C 试题分析:因为在生态系统中,某种动物与其他生物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当某 种动物被杀绝后,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以致影响该动物所生存的整个生态系统在该生态系统中存在:草 鹿 狼的食物链,全部捕杀狼群会使鹿的数量增加,从而使鹿场上的植物(鹿的食物)减少,以鹿为食动物也会随着鹿的增多而增多,后来鹿的数量会随着植物(鹿的食物)的减少而减少故 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动物在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掌握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应从维护

20、生物圈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按照生态系统发展的规律办事 地球上所有生物共有的家是 ( ) A生物圈 B地球 C宇宙 D太空 答案: A 试题分析: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为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生存的基本条件,适合生物的生存,是人类和其它生物的唯一家园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故 A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意在考查考生明确一点:生物圈是人和其它生物共同的家园 在涵养水分、保持水土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 “绿色水库 ”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 A农田生态系统 B城市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 D淡水生态系统 答

21、案: C 试题分析:农田生态系统以农作物为主体,动植物种类相对较少同野生植物相比,农作物抵抗旱、涝、病虫害的能力较差因此,需要在栽培和管理中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所以,在此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非常关键,一旦人的作用消失,农田生态系统就会很快退化,占优势地位的作物被杂草和其他植物所代替故 A错误;城市生态系统中植物种类和数量少,消费者主要是人类,而不是野生动物,人类起重要支配作用,故 B错误;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上最复杂的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以高大的乔木为主,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有 “绿色水库 ”之称故 C正确淡水生态系统是指在由淡水生物群落及淡水水域相互作用

22、所构成的生态系统,分为静水的和流动水的两种类型前者指淡水湖泊、沼泽、池塘和水库等;后者指河流、溪流和水渠等没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特点,故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的类型,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掌握不同的生态系统具有不同的特点,要点是有无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以及防止水土流失等 下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装片过程中的两个视野,从视野甲到视野乙的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 移动装片 转动粗准焦螺旋 转动转换器 转动细准焦螺旋 调节光圈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于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实物的倒像,当物像不在视野的中央,而是位于视野的左边时,应向左边移动装片,图像才能向右边移动,

23、从而移到视野的中央来又由于图乙的物像比图甲的物像大,所以应换用放大倍数大的目镜或是物镜,换物镜时由于物镜在转换器上当由放大倍数小的物镜或目镜换成放大倍数大的物镜或是目镜时,图像会变得不清晰,这时应调节细准焦螺旋,调出清晰的图像故 A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使用显微镜观察图像的特点,意在考查考生学会看图,及显微镜的使用操作技能中,把低倍镜转换成高倍镜的操作步骤 填空题 人体细胞与动物细胞基本结构一样,都有 、 、 。 答案: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试题分析:人和动物的各种细胞虽然形态不同,但基本结构相同: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质中都含有线粒体,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称做染色体

24、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人和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掌握人和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我们使用的显微镜是普通光学显微镜 ,观察的材料一定要 而 。 答案:薄 透明 试题分析:显微镜成像是利用光学原理,必须是可见光线穿过被观察的物体,如果不透光就不能成像,因此显微镜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使用显微镜的注意事项,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掌握显微镜的成像原理。 影响生物的环境因素包括 _和 _因素。 答案:生物因素 非生物 试题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称为环境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包括:种内

25、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有 共生 寄生 捕食 种间竞争几种方式因此,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熟记有关概念。 综合题 请据图填空 ( 1)图中的 可以转动,能将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到玻片标本上,它有两个面,当光线强时用 ;当光线弱时用 。 ( 2)显微镜最重要的部件是图中的 和 ,有放大作用。(只填序号) ( 3)由于从显微镜视野内观察到的物像是倒像,所以玻片标本的移动方向与物像的移动方向正好相反。当物像偏左时要向 移动玻片标本,物像才能移到视野中央来。 答案:( 1

26、)平面 凹面 ( 2) ( 3)偏左 试题分析:根据图中显微镜的结构可知: 目镜; 镜筒; 物镜; 载物台; 反光镜;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镜臂; 镜柱。 ( 1)在显微镜的结构中,遮光器上有大小光圈,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反光镜上有两个面:平面镜和凹面镜 ,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光线弱时用凹面镜。 ( 2)在显微镜结构中,目镜和物镜可以放大物像,是显微镜的主要部件对物体起放大作用,而且目镜和物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就越大 ( 3)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如我们向右移动玻片标本,而

27、在显微镜内看到的物像则是向左移动的题中物像位于视野的偏左方,要想把它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向偏左方向移动玻片标本,物像才向偏右方向移动移到视野中央 下图是植物细胞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 1)图示中,动物细胞所没有的结构是 、 、 。(只填序号) ( 2)细胞分裂时,最重要的变化发生在 内。 (3)西瓜味甜多汁,这些汁液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的 。 答案:( 1) ( 2)细胞核 ( 3)液泡 试题分析:( 1)由图可知:动植物细胞相同点是都有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不同点是动物细胞无 细胞壁、 叶绿体、 液泡 ( 2) 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是遗传的控制中心细胞分裂中最重要的变化是细胞核

28、中染色体的变化,在细胞分裂前,染色体会进行复制,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形态和数目相同的两 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因此,保证了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相同 ( 3) 液泡里,含有大量的细胞液,里面溶解了带甜味的物质,其形态是液体状因此,西瓜中有甜味的物质就是位于液泡中。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植物细胞的结构及功能,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掌握运用所学知识识图、绘图并能准确标出各结构名称及其具有的功能 判断题 动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植物却不能。( ) 答案: 试题分析:生物具有以下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够对

29、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动物能,植物也能对外界刺激能做出反应如含羞草的叶受到刺激会合拢,植物的叶具有向光性,根的向地性、向水性、向肥性,故此题说法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知识点是生物的特征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掌握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主要是光、温度、水、空气等( ) 答案: 试题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 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光决定植物的生理和分

30、布,也影响动物的繁殖和活动时间等温度影响生物的分布、生长和发育 水分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并决定陆生生物的分布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如猫是影响鼠生活的生物因素环境因素主要是水、空气、温度和阳光等,只是非生物因素,还应包括生物因素因此题干中的说法是错误的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理解环境因素的含义 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目镜 与物镜放大倍数的和就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 答案: 试题分析:因为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就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所以, “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和就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是错误的 考点:本题

31、考查的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的计算,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物镜放大倍数 X目镜放大倍数 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过涂抹制成的玻片标本叫涂片。( ) 答案: 试题分析:常用的玻片标本有三种:切片:用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如心肌切片;涂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过涂抹制成,如血液涂片;装片:用从生物体上撕下或挑取的少量材料制成,如青霉装片故此题说法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玻片标本的常见类型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掌握运用所学知识做出正确的判断。 遗传信息的载体是 DNA, D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 ) 答案: 试题分析: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中有 DNA, DNA上有遗传信息,生物的性 状由这些遗传信息决定所以遗传物质的载体是 DNA,这一句话是对的,但 DNA不是存在于细胞质中而是存在于细胞核中,所以第二句话是错的,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这一句是对的故此题说法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是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功能,意在考查考生要弄清细胞核,染色体, DNA之间的关系,此类题目将很容易解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