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山东肥城市汶阳镇初中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outsidejudge265 文档编号:308353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38.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学年山东肥城市汶阳镇初中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3-2014学年山东肥城市汶阳镇初中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3-2014学年山东肥城市汶阳镇初中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3-2014学年山东肥城市汶阳镇初中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3-2014学年山东肥城市汶阳镇初中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2014学年山东肥城市汶阳镇初中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近年发现的重庆巫山人经科学测定为距今 204万年 ,这将我国境内已知最早人类历史向前推进了约多小年 . A 34万年 B 44万年 C 170万年 D 204万年 答案: A 试题分析 : 本题考查学生对我国古代原始居民的准确记忆,解题时注意题干所给信息 “距今 204年 ”“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联系已学知识可知在云南省元谋县我国科学家发现了两颗门齿化石和一些粗糙石器,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由此分析可知 204-170=34年,故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2、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元谋人 西周时期出现的许多诸侯国,它是通过哪一方式产生的? A世袭制 B禅让制 C分封制 D争霸战争 答案: C 试题分析 : 本题考查对西周时期分封制的准确理解。联系已学知识可知西周时期的诸侯是来自于分封制的, 周王为控制全国广大地区,周王让自己的子弟,亲戚 和功臣以及一些古帝王的后代,在各地建立封国拱卫王室。这一制度历史上称分封制。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夏、商、西周的兴亡 分封制 下列生产工具发明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磨制石器 打制石器 铁制工具 青铜工具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 本题考查学生的古代农具使用的掌握情况。联系已

3、学知识可知 磨制石器是山顶洞人掌握的技术, 打制石器是北京人掌握的技术, 铁制石器是春秋时期开始, 青铜工具是夏商周时期,因此按照时间先后顺序为 ,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灿烂的青铜文明 青铜工具 春秋战国时期,土地的使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这种变化直接得益于( ) 磨制石器取代打制石器 青铜工具的发明与应用 铁农具的出现和推广 牛耕技术的运用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 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农耕工具集牛耕的相关史实。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秋时期铁农具开始出现,战国时期逐渐推广。春秋时期齐国已经用铁农具耕种土地,这是我国有关使用铁器进行生产的最早文字记载。铁农具和

4、牛耕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 B符合题意,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大变革时代 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右图是战国形势图,图中 处是( ) A燕国 B齐国 C楚国 D秦国 答案: B 试题分析 :本题以图片的形式考查学生对战国地形的准确了解。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对地图的熟知,从地图中找出利于解题的有 效信息。观察图片 处有临淄的标识,联系已学知识可知其实战国时期齐的都城,在今天的山东的淄博,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春秋战国的纷争 战国七雄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止,成就辉煌,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 )朝开始的。(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战国 答

5、案: B 试题分析 : 本题考查学生的对甲骨文的准确掌握。由已学知识可知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给称之为 “甲骨文 ”。甲骨文记录和反映的是商朝的历史,所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是从商朝开始的,因此 B符合题意,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文字的演变 2010年 4月 1日起,为期三个月的 “国家宝藏 中国国家博物馆典藏珍宝展 ”在宁波博物馆举行。其中如图的展品出自中国的( ) A商周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答案: A 试题分析 :本题以新情景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青铜文明的相关内容,由图片中“四羊方尊青铜器 ”,联系已学知识可知商朝时我

6、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青铜器生产的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著名的青铜器有巨大的司母戊鼎和造型奇特的四羊方尊等。故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 级上册 灿烂的青铜文明 青铜工具 “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 尊王攘夷 ,终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春秋五霸之首的伟业。 ”这里的 “他 ”是( ) A周武王 B齐桓公 C晋文公 D楚庄王 答案: B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春秋五霸的相关史实,结合已学知识可知周武王是西周开国国君,不合题意,排除 A;晋文公和楚庄王是在齐桓公称霸之后才成霸主的,排除 CD。由材料中 “尊王攘夷 春秋五霸之首 ”可得出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齐国盛产鱼盐,经济富庶,管仲

7、改革富国强兵 借 尊王攘夷 口号促成齐桓公成为五霸之首。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春秋战国纷争 春秋五霸 著名学者余秋雨的生花妙笔,给人们留下一段优美的文字: “就在秦始皇下令修筑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长城的社会功能早已废弛,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 ”请判断,余秋雨笔下的“它 ”是指 A都江堰 B郑国渠 C大运河 D灵渠 答案: A 试题分析 : 解答本题的关键词是 “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 ”。结合已学知识可知郑国渠是最早在关中建设大型水利工 程,大运河是隋

8、朝隋炀帝时期修建的。六辅渠是古代关中地区六条人工灌溉渠道的总称,是汉武帝元鼎六年,左内史倪宽主持修建。大运河在隋朝修建。 B、 C、 D均不符合题意。都江堰是战国时期秦属太守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消除水患、灌溉农田、两千多年来一直造福四川人民。 A符合题意,故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大变革的时代 著名的都江堰 2008年汶川地震,使 “天府之国 ”文物和遗址遭受一定程度的破坏,其中涉及到( ) 三星堆博物馆 都江堰遗址 殷墟遗址 随州编钟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 : 本题考查对古代四川地区的主要文物与遗址的了解。解答本题的关键是 “天府之国 ”,由此可知文物和遗址一

9、定是在四川地区的,由已学知识可知三星堆博物馆位于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遗址东北角;都江堰遗址位于四川成都都江堰,因此 符合题意。而殷墟遗址位于中国河南安阳市殷都区小屯村周围,随州编钟位于湖北随县,排除 ,故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大变革的时代 著名的都江堰 图为正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会会徽,它以中国汉字 “世 ”字书法创意为形,突显了上海世博会以人为本的理念。 “以人为本,关注民生 ”是古往今来治国兴邦的基本经验,我国古代思想家最早提出 “仁 ”的学说,主张 “爱人 ”、 “为政以德 ”的是( )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墨子 答案: B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与孔子思想相关的历史内

10、容,回顾已学知识可知春秋晚期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他提出了 “仁 ”的学说, “仁 ”包含一切美德,主张 “爱人 ”,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 “为政以德 ”,由此分析可知 B符合题意。 考点:人教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孔子思想 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将从 2008年 1月1日起施行。决定规定: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包括 “端午节,放假 1天 (农历端午当日 )”。端午节与下列哪位人物的关系最密切?( ) 答案: A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对屈原相关史实,回顾已学知识可知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的屈原。公元前 278年,楚国给秦国占领,屈原无

11、比绝望,后投江,以身殉国,为纪念这位为国为民而死的伟大死过诗人,每年的五月初五,楚国人民采取各种形式纪念诗人,后来五月初五即为端午节 ,以此纪念屈原,而题干中 A是屈原, B是孔子, C是扁鹊, D是老子。故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屈原 秦灭六国绝非偶然,实力所致。下列事件均在不同程度上增强了秦国的实力,为秦朝建立奠定了基础。这些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长平之战 李冰修筑都江堰 商鞅变法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 本题考查对秦朝建立的相关内容,回顾已学知识可得出 长平之战指的是公元前 260年,秦赵之间发生空前激烈的战争,赵军大败; 李冰

12、修筑都江堰是在公元前 256年; 商鞅变法发生在公元前 356年,因此先后顺序为 ,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大变革的时代 著名的都江堰、商鞅变法 汉武帝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诸侯国;并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其主要目的是( ) A加强中央集权 B排斥异己 C平定叛乱 D发展经济 答案: A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汉武帝采取措施加强中央集权的准确理解,由已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在政治上采取分封制与郡县制并存的制度,在思想上实行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以此达到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因此 A符合题意,故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大一统的汉朝

13、 汉武帝的大一统 制作年代尺,可以更有效的记忆时间,下面是小明制作的夏、商、周时一条年代尺。其中残缺部分的内容是( ) A盘庚迁殷 B牧野之战 C国人暴动 D西周灭亡 答案: B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对商朝历史的准确记忆,解题时注意题干中图片上的时间“约公元前 1046年 ”,联系已学知识可知公元前 1046年,周武王联合西方和南方的小国、部落,向商纣进攻,公元前 1046年,双方在牧野大战,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夏、商、西周的兴亡 武王伐纣 小说封神榜中有关 “炮烙之刑 ”“以酒为池 ”“悬肉为林 ”的描写,反映了统治者的极度暴虐腐朽。这与哪位统治者有关 A夏王桀 B商王纣

14、 C周厉王 D周幽王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教材主要知识的准确记忆能力。小说封神榜的内容以 “周兴商灭 ”为历史背景,主要讲述了武王伐纣的内容。而小说封神榜中有关 “炮烙之刑 ”“以酒为池 ”“悬肉为林 ”的描写,反映的是商纣王的极度暴虐腐朽,因此 B符合题意。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夏、商、西周的兴亡 武王伐纣 学完了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后,小明画了一幅某远古居民生活的图画,画中有十几个人,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有的用骨针缝制衣服,有的在钻木取火烧烤食物,有的脖子上戴着漂亮的装饰品,画中画的远古居民是 (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河姆渡原始居民 答案:

15、C 试题分析 : 本题考查我国原始居民的相关内容,解题时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骨针缝制衣服 ”“钻木取火烧烤食物 ”“漂亮的装饰品 ”。联系已学知识可知约三万年前的山顶 洞人,头骨已经具由现代人的形状,会人工取火,用骨针缝制衣服,懂得爱美,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山顶洞人 我国考古学家利用 “碳 14断代法 ”测定出一种远古人类,距今约 50万年左右时间,并在其生活的洞穴里发现有厚达 6米的灰烬,请你判断下列说法属于这种远古人类的是 ( ) A已经会人工取火 B过着群居生活 C种植粟 D会制造陶器 答案: B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对

16、北京人生活状况的相关史实,回顾已学知识可知约 50万年前测定发现的是北京周口店的北京人,在该地洞穴发现了燃烧的灰烬,北京人会使用天然或,会保存火种,且过着群居的生活。因此 B符合题意。而会人工取火的是山顶洞人,半坡人种植粟,河姆渡人会制造陶器,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北京人 下列关于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不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居住地区不同 体质特征不同 取火方式不同 装饰品不同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 : 本题考查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不同特征。回顾已学知识可知从居住地区 看都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所以 表述有误。从体质特征上看,山顶洞人比北京人

17、有了进步;北京人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会人工取火;北京人还还不具备装饰品,山顶洞人懂得爱美。 符合题意。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北京人、山顶洞人 下列对我国人民发明创造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河姆渡原始居民会制作彩陶 B商朝时期,就能烧制青瓷 C战国时期,人们就测定出一年 24个节气 D扁鹊总结的望、闻、问、切四诊法一直被中医沿用 答案: A 试题分析 : 本题考查我国原始居民的手工业发展概况,由已学知识可知彩陶出现在半坡原始居民时期,当时他们能制造色彩鲜丽的彩陶,上面绘有各式各样的美丽图案,因此 A的表述不合史实,为正确答案:,而 BCD的表顺均符合史实。故选 A

18、。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原始的农耕生活 河姆渡原始居民 北京 2008年第 29届奥运会吉祥物是 5个具有民族特色的福娃 ,其中福娃贝贝的头部文饰 ,借鉴了中国古代彩陶中的鱼纹装饰图案 .看到这个可爱的福娃 ,我们应该感谢制造这种彩陶的 ( ) A北京人 B河姆渡原始居民 C半坡原始居民 D大汶口 原始居民 答案: C 试题分析 : 本题考查半坡时期原始居民的手工业发展情况。解题时注意关键信息“古代彩陶中 ”。联系已学知识可知彩陶出现在半坡原始居民时期,当时他们能制造色彩鲜丽的彩陶,上面绘有各式各样的美丽图案,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原始的农耕生活 半坡时期原始居民 中

19、国农耕文化源远流长,追根溯源,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文明的典型代表分别是( ) 陕西西安半坡村 浙江余姚河姆渡村 安徽凤阳小岗村 北京西南周口店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 : 本题考查对古代原始农耕文明的掌握情况,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信息 “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河姆渡原始居民创造了长江流域农耕经济的典型 以水稻种植为主的水田农业,虽使用磨制石器,但主要用骨耜翻地耕种;半坡原始居民创造了黄河流域农耕经济的典型 以粟种植为主的旱地农业,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特别是广泛用于农业生产中,由此分析可知 符合题意,故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原始的农耕生活 半坡、河姆渡居民 “

20、务农桑,筑称室,初定家邦;创文字,造舟车,走出洪荒;巍巍先祖功德,绵绵万世流芳。 ”孙中山先生的这篇祭文是 写给传说中的( ) A炎帝 B蚩尤 C黄帝 D禹 答案: C 试题分析 : 本题考查对皇帝相关内容的准确记忆。黄帝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一位伟大的部落首领,是开创中华民族文明的祖先。他用玉作兵器,造舟车弓矢。他的妻子能养蚕,其史官仓颉创造了文字,其臣大挠创造了干支历法,其乐官伶伦制作了乐器。其卓著的功绩,深受历代人民所敬仰,被尊为 “元祖 ”、 “始祖 ”、 “初祖 ”,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华夏之祖 皇帝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农业出现后,远古人类开始建造房

21、屋,过起定居的生活。图干栏式 房屋是下列哪一个远古人类的房屋样式? (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答案: C 试题分析 : 本题考查学生对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状况的准确记忆,解题时把握关键信息 “最早种植水稻和粟 ”“过起定居的生活 ”“干栏式房屋 ”。联系已学知识可知河姆渡原始居民居住着干栏式的房子,过着定居生活,种植水稻,因此 C符合题意。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原始的农耕生活 河姆渡居民 在我国古代,人们常以 “牛 ”、 “耕 ”作为名、字,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字子牛;晋国有位大力士姓牛字子耕,这反映了牛耕技术在当时备受人们推崇。牛耕的使用开始于 A战国时期 B秦

22、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 答案: A 试题分析 : 本题考查牛耕的出现。由已学史实可知牛耕技术出现以前中原地区使用称为耒耜的脚踏耕具。我国牛耕技术的使用,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之交,中国进入了铁器时代,铁器农具的出现及牛耕技术使用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力。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故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大变革 时代 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传说 4000多年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有三位杰出的部落首领。一位教民农耕,是农业生产的创始人,为了给人们寻找治病的草药, “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一毒 ”。他是( ) A炎帝 B黄帝 C蚩尤 D大禹 答案: A 试题分析 : 本题

23、考查学生对人文始祖的准确记忆。解题注意把握关键信息 “4000多年以前 ”“黄河中下游地区 ”“治病的草药 ”,联系已学知识可知我国古老传说中的黄河流域的部落首领炎帝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教人农耕,尝百草,故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华夏之祖 炎帝 我们的祖先在与自然灾害抗争中,留下许多美丽的传说。如图反映的是( ) A大禹治水 B精卫填海 C后羿射日 D黄帝建造房屋 答案: A 试题分析 : 本题以图片的形式考查对教材图片及大禹治水的相关内容,联系已学知识可知题干中的图片是大禹,尧在位时,黄河流域洪水泛滥,鲧没有能够成功治理,舜继位后,鲧的儿子禹一改父亲的做法 ,采用疏

24、通河道,引洪入海,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制服了洪水,因此 A符合题意。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华夏之祖 大禹治水 下列是小明对古 代生产劳作情景的想象,错误的一项是( ) A北京人在用打制的石器挖掘植物的根茎 B半坡原始居民在用磨制的石刀收割水稻 C商朝的奴隶正在用铁制的锄在田间锄草 D西周时的奴隶在用青铜制作的铲整理田地 答案: B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半坡原始居民生活状况的相关内容,由已学史实可知 A的表述符合史实, B半坡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用石刀收割庄稼 ,但是水稻是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种植的,而半坡人种植粟,因此 B不合史实,符合题意。 C、 D的表述均与史实相一致。故选

25、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原始的农耕生活 半坡居民 距今约 6000多年前,活动在黄河流域一带的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中,最有可能吃到的粮食作物是( ) A玉米 B小米 C米饭 D小麦 答案: B 试题分析 : 本题考查学生对半坡原始居民生活状况的准确掌握,依据已学知识可知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半坡原始居民,的主要粮作物是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而粟就米,因此半坡原始居民可能吃到的食物就是米,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原始的农耕生活 半坡居民 综合题 材料题:( 10分) 材料一: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 ” 史记 材料二:如图,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

26、。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J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 史记 请回答: ( 1)请概述材料中的两次改革的内容。( 4分) ( 2)比较这两次改革,在目的方面的不同之处是什么?( 2分) ( 3)这两次改革都起到怎么样的作用?( 2分)结合作用谈一谈改革所带给你的启示。( 2分) 答案:( 1)管仲改革的内容: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组 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 4分) 商鞅变法的内容: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建立县制。( 5分) ( 2)管仲改革是为 “称霸 ”( 2分);商鞅变法是

27、为 “统一 ”( 2分)。 ( 3)作用:都是国家经济得到了发展,军队的战斗力得到了加强。( 2分)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改革可以使国家强大起来。( 2 分)(言之有理却可) 试题分析 :第一题,主要考查对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内容。解答本题需要学生对材料的准确解读及知识的运用,材料一指的是管仲改革,主要内容有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 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材料二指的是商鞅变法,内容有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建立县制。 第二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两次改革的比较,依据管仲改革与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分析可知,管仲改革是为 “称霸 ”,商鞅变法是为 “统一 ”。 第三

28、题,主要考查对两次改革作用的准确理解,实际上本题第一小问主要考查学生从作用的角度分析归纳两次改革的相同点,结合内容及历史作用等可知两次改革都是国家经济得到了发展,军队的战斗力得到了加强。第二小问启示属于开放性试题,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如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改革可以使国家强大起 来。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大变革的时代 管仲改革、商鞅变法 融入情景,探究问题。( 11分) “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全世界都在讲中国话,我们说的话,让世界都认真听话。 ”一曲明快的中国话表达出人们对祖国的美好祝愿。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 1)歌词中提到的 “孔夫子 ”生活在

29、什么时期?( 2分)他的主要贡献有哪些?( 4分) ( 2)和孔夫子生活在同一时代的道家创始人是谁?( 1分)他的主要思想主张是什么?( 4分) 答案:( 1)春秋时期。( 2分)提出 “仁 ”的学说;创办私学,提 出许多新的教育主张。( 4分) ( 2)老子。( 2分)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如难和易、长和短、前和后,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 2分) 试题分析 : 第一题,考查有关孔子思想的内容,解题的关键是对孔子的思想内容的准确理解,回顾已学知识可知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其主要贡献有提出 “仁 ”的学说;创办私学,提出许多新的教育主张。 第二题,考查学生的知识的迁移与运用能力,联系已学史实可知

30、与孔子生活在同一时期的道家创始人是老子,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如难和易、长和短、前和后,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中 华文化的勃兴(二) 孔子、老子 (11分 )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始皇采取了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方面的哪些措施巩固统一?( 6) (2) 说一说在你的印象中,秦始皇是一个怎样的人?( 5) 答案:( 1)经济: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钱、统一度量衡;( 1分) 文化: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 1分) 思想:下令 “焚书坑儒 ”,加强

31、思想控制。( 1分) ( 2)秦始皇顺应历史潮流,灭六国统一了中国,结束了诸 侯长期格局混乱的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他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以上说明秦始皇是对我国历史作出了巨大贡献,产生过巨大影响的皇帝。 但是他又是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他广建宫殿陵墓,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影响了人民战场的生产和生活;他还制定残酷的刑法,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所以说秦始皇既有功也有过。 试题分析 : 第一题,考查

32、学生对秦始皇采取巩固统一措施的准确理解与记忆。设问中依据明确需要从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方面归纳即可,回顾已学知识可知经济: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钱、统一度量衡;文化: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思想:下令 “焚书坑儒 ”,加强思想控制。 第二题,考查学生对秦始皇的准确评价的内容,对历史人物的评价需要采用一分为二的方法,放在历史中区评价,不能以今人的标准去衡量古人。故在评价秦始皇时需要既看到起对历史发展的贡献,也要看到他还是一个统治残暴的皇帝,言之有理即可。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秦王扫 六合 秦始皇巩固统一措施 填表题 根据所学知识填写下列表格:( 8分) 学派 人物姓名 著作

33、主要思想 儒家 孟子 韩非 韩非子 “法 ”治,中央集权 道家 无为而治 物论齐一 墨子 墨子 兵家 孙子兵法 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 答案: 学派 人物姓名 著作 主要思想 儒家 孟子 孟子 仁政,民贵君轻 法家 韩非 韩非子 “法 ”治,中央集权 道家 庄子 庄子 无为而治 物论齐一 墨家 墨子 墨子 “兼爱 ”、 “非攻 ” 兵家 孙武 孙子兵法 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 试题分析 :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百家争鸣的准确记忆与理解,回顾已学知识可知孟子是战国时期的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其主要思想是实行仁政,民贵君轻;韩非子是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无为而治是道家庄子的思想主张,著有庄子;墨子是墨家的代表人物,其有 “兼爱 ”、 “非攻 ”等思想主张;孙子兵法是兵家的鼻祖孙武所著。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百家争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