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江苏泰州市海陵区七年级上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registerpick115 文档编号:308668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94.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学年江苏泰州市海陵区七年级上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3-2014学年江苏泰州市海陵区七年级上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3-2014学年江苏泰州市海陵区七年级上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3-2014学年江苏泰州市海陵区七年级上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3-2014学年江苏泰州市海陵区七年级上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2014学年江苏泰州市海陵区七年级上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如图,下列考古发现的生产工具,代表我国原始居民生产力最高水平的是( ) A打制石器 B骨耜 C钻孔石斧 D铁犁铧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打制石器是旧石器时代远古人类所使用的生产工具,与磨制石器相比,打制石器显得粗糙,效率低下。 B、骨耜 和 C、钻孔石斧 相比较:因为钻孔石斧是磨制石器,而骨耜是用兽骨直接制成的,磨制石器的硬度,耐久度和锋利度,都是骨制工具无法比的,用现在的说法叫做没有技术含量。故选 C、 D、铁犁铧 最早出现在公元前 6世纪,春秋时期开始使用。不符题意 考点:考查学生对我国古代生产

2、工具的了解。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历史的能力;我国古代生产工具的演变过程:打制石器 -磨制石器 -青铜器 -铁器。简要评述:打制石器是旧石器时代远古人类所使用的生产工具,与磨制石器相比,打制石器显得粗糙,效率低下,而青铜器的使用范围广,不仅可以用于生产工具的应用,还可以用作礼器、乐器,青铜铸成鼎则是权利的象征。铁器的使用是从春秋时期开始,它的使用不仅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还加速了奴隶制社会的瓦解,生产 力得到快速的发展和大的飞跃。 “在合纵连横的斗争中,东部各国为了自己的利益,时而追随秦,时而追随楚。 ”最能体现课文中这句话意思的成语是 A朝秦暮楚 B纵横捭阖 C远交近攻 D退

3、避三舍 答案: A 试题分析:此题为材料选择题,从成语的角度考查战国时期相关内容。此题要认真读题即可选出正确答案:。从 “时而追随秦,时而追随楚 ”,可知是朝秦暮楚。所以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上册 国家的建立和社会的变革 春秋战国的纷争。 下列主张中,最能体现 “可持续发展 ”这一思想的是 A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B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 C仁者爱人,为政以德 D兵无常势,水无常行 答案: A 试题分析:此题与现实相连系考查古代孟子的思想,做此题,要理解 “可持续发展 ”的意思,可持续发满,就是着眼眼前,又放眼未来的生产模式,从题意选项来看, B、 C、 D都不是

4、生产模式的内容,故排除,而 “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正体现了 “可持续发展 ”这一思想,所以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上册 国家的建立和社会的变革 中华文化的勃兴。 在 2008年四川大地震中一座历经了 2000多年的水利工程 ,在强震中挺立了下 来 ,至今还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它是 : A郑国渠 B都江堰 C灵渠 D白渠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是闻名的防洪灌溉水利工程,至今两千多年,一直造福于人民。据题意,所知在四川 2000多年的水利工程,可知是都江堰水利工程。选项中 B符合题意,所以选 B

5、. 考点: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上册 国家的建立和社会的变革 中华文化的勃兴。 在一次主题班会中,同学们讨论了上网利与弊的关系,得出了 “上网既有利、也有弊 ”的结论。同学们的结论最符合下面哪一学派的观点: 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 答案: A 试题分析:此题从实际材料立意,从辩证的角度考查古代道家思想。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他的学说著作道德经体现了朴素的辩证思想。据题意,选项中 A符合题意,故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上册 国家的建立和社会的变革 中华文化的勃兴。 400多年前意大利传教士翻译了记录孔子言行的书并带到欧洲,孔子学说开始西传,到目前 全球已建成的孔

6、子学院 140所。当年传教士翻译的那本书是 A离骚 B论语 C孙子兵法 D道德经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题属于材料选择题。从西方孔子学院的开设考查孔子的相关内容。,孔子是我国古代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影响了整个封建社会,乃至当今的社会。他的言论主要记录在论语里,所以意大利翻译的书应该是论语。据题意 A符合题意,故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上册 国家的建立和社会的变革 中华文化的勃兴。 “孔子很了解自己的学生,他知道高柴愚钝,曾参性子慢,子 张好偏激,子路爱冲动,就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发挥他们的长处,帮助他们克服不足。 ”孔子这种教育方法是 A因材施教 B温故

7、而知新 C谦虚好学 D有教无类 答案: A 试题分析:此题题文从故事立意,考查古代教育家孔子教育成就的相关内容。从故事内容,可以看出孔子善于针对不同的学生施以不同的教育方式,所以从方法上属于因材施教,选项中 A符合题意,故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上册 国家的建立和社会的变革 中华文化的勃兴。 下列哪一项是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 A私学的兴盛 B诸侯国的兼并战争 C社会的急剧变革 D士人的解放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战国时期各种思想主张出现的原因。战国时期,是我国从分裂走向统一,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时期,社会正在经历着一场大的变革。各种学派从不同角度就社会变革展开激烈的辩论

8、,由此出现了诸子百家,百家争鸣的现象。据题意,选项 C符合题意,所以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上册 国家的建立和社会的变革 中华文化的勃兴。 战国时期,在各国掀起变法运动的是 A开明的奴隶主 B新兴的地主阶级 C新兴的奴隶主 D广大的农民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战国时期大变革运动的背景相关内容。战国时期,由于铁农具普遍使用,生产力得到发展,私田大量出现,兴起了新兴阶级 地主阶级,他们为了发展封建经济,在各国掀起了变法运动,据题意 B符合题意,所以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上册 国家的建立和社会的变革 大变革的时代。 你能猜出右边的甲骨文是十二生肖中的哪一个吗? A猪 B羊

9、 C兔 D马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题属于图片选择题,考查对甲骨文的了解。甲骨文是商朝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比较成熟的文字,也是象形文字,可以从字形看出它的意思,据题意,从选项中 B符合题意,所以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上册 国家的建立和社会的变革 中华文化的勃兴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提出要逐步实现“均衡教育 ”。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言行中最能体现 “均衡教育 ”思想的是 A提出 “仁 ”的学说 B提出 “为政以德 ” C创办私学 D提出学习要 “温故而知新 ”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题从现 代教育 “均衡教育 ”立意,考察古代大教育家孔子的

10、相关内容。从选项看,提出 “仁 ”的学说, 提出 “为政以德 ” 都不是教育方面的内容,排除,提出学习要 “温故而知新 ”是教育方法,与题不符,创办私学,不论贵贱广收门徒,这正是均衡发展的体现,所以 C符合题意,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上册 国家的建立和社会的变革 中华文化的勃兴 认真观察下图,你认为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题为图片选择题。考查青铜文明的相关内容。题文要求选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皿,从选项中看, B是司母戊鼎,是目 前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符合题意,所以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上册 国家的建立和社会的变革 灿烂的青

11、铜文明 火的使用是人类利用自然力的一个重大进步。迄今为止的考古证明,我国最早使用天然火的原始人类是 A山顶洞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我国远古人类用火的的情况,从题文中可看出要求选出我国最早使用天然火的远古人类,从选项中看,山顶洞人、河姆渡人、半坡人都会人工取火,比他们早的北京人会使用天然火,所以选项中 B 符合题意,故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上册 中华文明的开端 祖国境内的原始居民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假如你要考查我国早期人类原始的农耕生活,你应该去下列哪些遗址 山顶洞人遗址 北京人遗址 河姆渡遗址 半坡遗址 A B C D 答案

12、: D 试题分析:此题为综合性选择题,考查我国原始居民农耕生活的相关内容。我国原始农耕居民遗址代表主要是河姆渡遗址和陕西半坡人遗址,从选项来看 符合题意,所以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上册 中华文明的开端 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河南殷墟遗 址被列为 2006 年第三十届世界文化遗产大会上我国的审议项目。殷墟遗址向人们展现的社会风貌是 A夏朝 B西周 C商朝 D东周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题为材料选择题,考查商朝盘庚迁都的相关内容。商朝又叫殷朝,这是因为商朝建立后屡次迁都,到公元前十四世纪,商王盘庚迁都到殷后,才安定下来,所以商朝又叫殷朝,据题意河南殷墟遗址展现的是商朝的社会风貌。从选项

13、中 C符合题意,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上册 国家的建立和社会变革 夏商西周的兴亡 “民主 ”一直是人类的不懈追求,下列制度中最能体现民主精神的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私有制 D等级制 答案: A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我国远古时期的禅让制。四千多年前的尧舜禹时期,部落联盟的首领选举实行推举制,据说尧年老的时候大家推举有能力的舜做头领,尧经过考查,把首领的位子让给了舜,舜年老后有把首领的位置让位了治水有功的禹,历史上把这种推举让位的方法叫做禅让。禅让制度是远古时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据题意, A适合题意,故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上册 中华文明的开端 人文初祖 西周末年,昏

14、庸的幽王上演了一场 “烽火戏诸侯 ”的闹剧。诸侯率兵前往护卫周王是遵守了 A封建制的法规 B禅让制的规则 C世袭制的传统 D分封制的义务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题以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出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的内容。西周的天子把土地分封给亲属、功臣做诸侯,诸侯有义务保护周天子的安全。据题意,诸侯率兵前往护卫是遵守了分封制的义务。从选项中看, D 符合题意,故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上册 中华文明的开端 夏商西周的兴亡 春秋时期,诸侯争雄。其中以 “尊王攘夷 ”为号召扩充势力,成为第一个霸主的是 A齐桓公 B宋襄公 C越王勾践 D楚庄王 答案: A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春秋霸主的相关内容。题文

15、中提出 “尊王攘夷 ”口号扩充势力成为第一个霸主的是齐桓公。齐桓公任用管仲,对内改革,增强军队训练,打着尊王攘夷的口号发动战争,成为了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选项中 A符合题意,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上册 国家的建立和社会的变革 春秋战国的纷争 改革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商鞅变法措施中对废除奴隶主旧制度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是 A奖励军功 B奖励耕织 C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D推行县制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商鞅变法的相关内容。春秋时期,由于生 产力的发展私田得到大量开垦,原来奴隶主的井田制受到很大破坏,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这样奴隶制井田制被废除,促

16、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所以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对废除奴隶主旧制度最具决定性意义,选项中 C适合题意,顾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上册 国家的建立和社会的变革 大变革的时代 战国时期有一户人家:老大因作战有功获得爵位,老二在家勤于耕作免除徭役,老三则被国君派往小县为吏。据此判断这户人家最有可能生活在 A齐国 B楚国 C燕国 D秦国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题为材料选择题,通过材料考查商鞅变法的相关内容。从题中的材料来看, “老大因作战获得爵位 ”是商鞅变法的内容:奖励军功, “老二在家勤于耕作免除徭役, ”这是商鞅变法的内容:奖励耕作,生产布帛多的人免除徭役,“老三则被国君派往小县为

17、吏。 ”说明商鞅变法的内容:建立县制。商鞅变法是在秦穆公的支持下实行的变法,所以是在秦国的变法, D符合题意,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上册 国家的建立和社会的变革 大变革的时代 综合题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的课题在中国古代史有充分的体现。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 料一 材料二 自古以来,人类通常是逐水草而居,时至今日,大量人口集居的城市都是依水而建。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缺少和不可替代的资源,具有极重要的战略地位。 材料三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净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林木不可胜用,是

18、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 孟子 梁惠王上 材料四 (1)材料一中分别为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影响两处房屋结构不同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1分) (2)材料二中在远古时期采用疏导方式成功治水的英雄人物是谁?战国时期和谐利用水资源的典范工程是什么?这一工程又是由谁主持修建的?( 3分) (3)材料三中孟子的思想已经渗透了对自然资源持续利用的观点,在政治方面,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1分) (4)结合材料四,指出促使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快速发展的具体因素有哪些?( 2分) 答案:( 1)地理气候因素( 1分) ( 2)禹( 1分);都江堰( 1分);秦国蜀守李冰

19、父子( 1分) ( 3)仁政( 1分) ( 4)铁农具(器)和牛耕的推广 试题分析:此题为材料简答题,材料中有图片有材料, 考查古代生产的相关内容。做此类题,首先要审清题意,读懂材料是关键。还要结合所学知识点作出回答。 通过材料一两幅图片考查地理环境对房屋建筑的影响。从图片看,干栏式房屋是居于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建造的,这种建筑与长江流域气候潮湿有关,半地穴房屋是居于黄河流域的半坡人建造的房屋,这与北方冬冷夏热的气候有关,据题意,影响两处房屋结构不同的决定性因素是地理环境气候因素造成的。 ( 2)通过材料人与水的关系,考查古代史治理水患的相关内容。据题意要求,根据材料答出在远古时期采用疏导方式成

20、功治水的英雄人物是谁?战国时期和谐利用 水资源的典范工程是什么?这一工程又是由谁主持修建的?,要回答三个问题,根据所学知识远古时期治水的英雄是大禹,战国时期著名的水利工程是都江堰,主持都江堰工程的是秦郡太守李冰父子。 ( 3)通过材料孟子 梁惠王上引出对孟子相关内容的考查。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说的代表人物,看到战争的残酷,提出了 “春秋无义战 ”、反对一切战争观点,材料中体现了他对自然资源持续利用的观点,在政治上,他提出 “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 ”的观点,要求统治者用 “仁政 ”治国,轻徭薄赋的的思想主张。据题意要求,答出政治上的核心思想是仁政。 ( 4)通过图片材料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

21、发展的相关内容。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是生产工具。春秋时期出现的铁农具和牛耕到战国时期得到推广和广泛应用,铁农具和牛耕的广泛使用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据图片材料和题意要求来看,促使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快速发展的具体因素有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考点: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上册 中华文明的开端 原始的农耕生活;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上册 国家的建立和社会的变革 大变革的时代;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上册 国家的建立和社会的变革 中华文化的勃兴。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 料一 由分立趋向统一的春秋战国时期,造就了孔子、老子等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家,学术思想繁荣,形成了 “百家争鸣 ”的局面。其中

22、,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思想家是孔子。 材料二 墨子 孟子 庄子 韩非子 ( 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创立的学派及其思想的核心。( 2分) ( 2)材料二图中的人是战国时期各学派的创始人或代表人物,他们的核心思想分别是什么?( 4分) ( 3)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 “百家争鸣 ”的局面,每个人都有发挥自己政见的权利,如果你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你会学习哪家的思想,为什么?( 2分) 答案:( 1)儒家 仁和礼 ( 2分 ) ( 2)兼爱、非攻( 1分)仁政、民贵君轻;( 1分) 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1分)法治,中央集权 ( 1分) ( 3)自由发挥,言之有理都可 试题分析: ( 1)此题通过材料一考查

23、大变革时代,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及其相关知识。春秋晚期的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 “仁 ”“礼 ”。 “仁者爱人 ”这一主张是要求统治阶级体察民情,反对苛政。 “礼 ”的主张是 “克己复礼 ”,就是说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符合 “礼 ”的要求,孔子追求的 “礼 ”是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这体现了他政治思想保守一面。据题意要求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 想核心是 “仁 ”“礼 ”。 ( 2)本题通过材料二图中的人物考查战国时期各学派的相关知识。图片中,墨子是战国时期墨家的创始人,他主张 “兼爱 ”非攻 ”反对以大欺小,倚强凌弱的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24、,他提出了君贵民轻的思想主张,要求统治阶级要施行仁政治国。庄子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他主张治理国家要顺其自然, “无为而治 ”。韩非是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人物,他主张改革,提倡法制。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他的主张得到秦王嬴政的赏识。根据题意在作出回答:墨子:兼爱、非攻,孟子 : 仁政、民贵君轻 庄子:顺应自然,无为而治;韩非子:法治,中央集权 ( 3)此题是开放题,属于能力考查,通过学习考查学生以史为鉴,学史感悟,形成学史能力。可以自由发挥言之成理即可。题目要求如果你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你会学习哪家的思想,为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可以从诸子百家选一派来叙说。如我会选法家思想,因为春

25、秋战国时期是急剧变革时期,新旧制度更替,社会动荡,急需政治改革,加强法制,建立一个统一的国家以便发展生产,稳定社会。 考点: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上册 国家的建立和社会的变革 中华文化的勃兴。: 阅读下列材料: 公孙鞅曰: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 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礼、法以时而定。臣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汤、武之王也 ,不循而兴。殷、夏之灭也 ,不易礼而亡。 商君书 更法 请回答: ( 1)文中的公孙鞅指的是谁?变法的目的是什么?( 2分) ( 2)公孙鞅在谁的支持下进行了变法?( 1分)他变法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3分)(至少写出 3点) ( 3)他的变法对秦

26、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分) ( 4)从这次改革的史实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1分) 答案:( 1)商鞅 ( 1分)富国强兵( 1分) ( 2)秦孝公( 1分)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上册 国家的建立和社会的变革 大变革的时代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3分)。 ( 3)变法使秦国国力大增,发展成为战国末期最富强的国家,为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2分) ( 4)改革是强国之路。 试题分析:此题为材料分析题,主要考查商鞅变法的相关内容。题文中给出的材料是商鞅在变法前后

27、言论汇集商君书中的内容。在材料中,他通过举成汤、周武都是因为变法才兴盛的,而商纣和夏桀是因为不思变而亡的事例来阐述他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 的观点。从材料中可知此题考查商鞅变法的相关内容。 ( 1)此题考查了商鞅变法的变法者和变法的目的。文中的公孙鞅指的是商鞅。商鞅是卫国人,所以又称卫鞅,姓公孙,又称公孙鞅,后封于商,后人称之商鞅。应秦孝公求贤令入秦,说服秦孝公变法图强。史称商鞅变法。据题意,公孙鞅指的是商鞅,变 法的目的是富国强兵。 ( 2)此题考查商鞅变法的国君和主要措施。商鞅变法是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实行变法的,其措施主要有两个方面: 经济方面: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政治方

28、面: 奖励耕战;生产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 3)此题考查商鞅变法对秦国的影响。商鞅变法经济方面的措施,确立了封建统治的根基 土地私有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使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政治方面的措施,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使得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 富强的封建国家。据题要求,商鞅变法的影响是变法使秦国国力大增,发展成为战国末期最富强的国家,为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 4)此题属于能力考查题。商鞅变法使秦国实现了国富兵强,从而成为战国后期的强国,为秦统一六国,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基础。由此可以得出结

29、论,只有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适应历史发展趋势,改革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改革是时代前进的动力 ,改革生产关系能促进生产力发展。改革是富国强兵之路。 考点: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上册 国家的建立和社会的变革 大变革的时代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开国五千年,神 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我先。 孙中山 材料二: 2009年 4月 3日,台湾马英九亲率 “中央部会 ”文武百官在圆山忠烈祠举行遥祭黄帝陵典礼 “ 政府 ”为纪念黄帝,将清明节定为 “民族扫墓节 ” 摘自百度网祭奠黄帝陵 悠悠中华情 请回答: ( 1)两则材料中提及的历史人物是谁?他被中华儿女尊奉什么?( 2分) ( 2)根据材料一,说说他的贡献?( 2分) ( 3)台湾人民为什么也祭奠他?( 1分) ( 4)请你对台湾人民说一句深明大义的话。( 1分) 答案:( 1)黄帝 ( 1分) “人文始祖 ” ( 1分 ) ( 2)造指南针,( 1分)平定蚩尤判乱等( 1分) ( 3)大陆与台湾人民同是炎黄子孙( 1分) ( 4)言之有理均可( 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