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2014学年江苏省江阴市华士片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的振幅越大,发出声音的频率越大 B频率的高低决定声音的音色 C街头安装的噪声监测仪可以减弱噪声 D超声波、次声波是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答案: D 试题分析 :声音的三要素包括音调、响度和音色。其中物体的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高,故 A选项错误;频率的高低决定了音调的高低,而音色是由发生体的材料结构等因素决定的,故 B选项错误;街头安装噪声检测仪仅仅能够检测声音的强度,而不能减弱噪声, C选项错误;人耳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20000HZ ,超声波频率高于 2
2、0000HZ,次声波频率低于 20HZ,人耳都是听不到的。 考点:声音的三要素、噪声及人耳听声频率范围 如图所示,把装有碎冰块的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然后把烧杯放入 10 的房间,当烧杯内的冰块熔化一半时,试管里的冰将 ( ) A不熔化 B熔化一半 C全部熔化 D开始熔化 答案: A 试题分析 :本题的解题依据是晶体熔化的条件,即达到熔点并继续放热。冰是晶体,故烧杯内的冰块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为 0 。故在烧杯内的冰块熔化过程中,试管内的冰会达到熔点 0 ,但因为试管内外的温度相等,故试管内的冰无法继续放热,不能熔化 考点:晶体及晶体熔化的条件 如图所示,图中实线 a是小明在做水的沸
3、腾实验时,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水的沸腾图象,如果把烧杯中的水倒去一部分,重新来做水的沸腾实验,则水的沸腾图象将变为 ( ) A a图 B b图 C c图 D d图 答案: B 试题分析 :本题解题突破口是把烧杯中的水倒去一部 分后水的沸点并没有发生变化,但因为水的质量减小,故加热到沸点所用的时间会缩短,故 B选项正确 考点:液体沸点及图像分析 根据如下表格所提供的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 A 80 的酒精是液态 B铅的凝固点是 -328 C -39 的水银吸热,温度可能不变 D气温接近 -50 时应选用水银做温度计的测温液体 答案: C 试题分析 : 因为酒精的沸点是 78
4、 ,所以 80 的酒精应该是气态,故 A选项错误;铅的凝固点等于铅的熔点,是 328 ,故 B选项错误;水银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变,此时温度是 -39 ,故 C选项正确;气温接近 -50 时,因为此水银已凝固不能使用,故 D选项错误; 考点:熔点与沸点 如下图所示为一只小熊猫正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此时它所看到的全身像应是图中的哪一个? ( ) 答案: D 试题分析 :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分析,当镜面竖直放置时,所成的像是正立的、等大的、左右相反的虚像,故应选 D选项 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下列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 A沙漠上观察到海市蜃楼 B小鸭在水中看
5、见自己的像 C阳光透过树林时留下树的影子 D岸边植物的倒影 答案: C 试题分析 : 沙漠上的海市蜃楼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小鸭在水中看见自己的像,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阳光透过树林时留下树的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岸边植物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应选C选项 考点: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 如图,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小孔 a处,它成像在距小孔 b的半透明纸上,且 a大于 b。则半透明纸上的像是( ) A倒立、放大的虚像 B正立、缩小的虚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实像 答案: C 试题分析 : 小孔成像成的是一个倒立的像,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是实像;小孔
6、成像的大小,由物体到小孔的距离 a 和光屏到小孔的距离 b 决定。若 ab,所成的像是缩小的像;若 ab,则所成的像是放大的像;若 a=b,则所成的像是等大的像;本题像到小孔的距离 b小于蜡烛到小孔的距离 a,所成的像是缩小的像 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小轿车驾驶室内装有冷暖空调,可使驾驶室内冬暖夏凉,但是在使用空调过程中常易造成前方玻璃模糊,影响视线,对此叙述正确的有 ( ) A冬天,玻璃模糊属于液化现象 B夏天,玻璃模糊属于汽化现象 C这一物态变化过程中要吸热 D夏天,要使玻璃清晰,驾驶员应该用干抹布在驾驶室内擦拭 答案: A 试题分析 : 冬天开空调时车内温度较高,车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
7、的玻璃时会发生液化现象,在车内玻璃表面形成白雾,故 A选项正确;水蒸气遇冷发生液化形成小液滴,属于液化现象, B 选项错误;物质在发生液化过程需要放出热量,C选项错误;夏天,车内开空调时车内温度较低,车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的玻璃时会发生液化现象,在车玻璃外表面形成白雾,所以要使玻璃清晰,驾 驶员应该用干抹布在驾驶室外擦拭是错误的, D选项错误 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 如图所示,用手电筒对着平面镜中的像照射时,观察到像比原来亮多了,其原因是 ( ) A光射到像上,所以会变亮 B光反射到物上,物体变亮,所以像也变亮 C镜子比原来亮,所以像也比原来亮 D有光照射,更便于观察,所以觉得像比原来亮 答案:
8、 B 试题分析 : 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可知:当手电筒对着像照射时,反射光线刚好射到物体上,则物体反射出去的光线增多,因此物体变亮,像随之也变亮,故应选B选项 考点:光的反射 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对以下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冬天,冰冻的湿衣服直接变干是升华现象 B把冰箱里的冻豆腐取出,冰化后,发现豆腐里有许多小孔,这是豆腐里的水先 遇冷结冰,后又熔化成水形成的 C在高山上烧水时,温度不到 90 水就沸腾了,是因为水的沸点与气压有关 D在太阳光下我们能看到鲜艳的黄色的花是因为花能发出黄色的光 答案: C 试题分析 :冰冻的衣服会变干,是由固态的冰直接变成水蒸气,是升华现象 A选项不
9、合题意;豆腐中有很多水分,豆腐放在冰箱中,豆腐中的水会凝固变成小冰晶,从冰箱中取出来冻豆腐,冻豆腐中的小冰晶吸热熔化变为水,从而在豆腐中留下很多小孔故 B选项不符合题意;水的沸点与气压有关随着高度的升高,气压变小,因此水的沸点也会降低 C选项不合题意在太阳光下我们能看到黄色的花是因为太阳光中的黄光被黄花反射了,而太阳光中的其它色光都被黄花给吸收了说法不对,故应选 D选项 故选 D 考点:生活中的升华现象;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物体的颜色 针对以下四幅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演凑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发声的响度 B乙图中,敲锣时用力越大,所发声
10、音的音调越高 C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 ,手机铃声越来越大 D丁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减小噪声污染 答案: D 试题分析 :弦乐器是通过琴弦的振动发声的,琴弦的粗细、长短、松紧会影响声音的音调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可以改变琴弦的长短,从而改变琴弦振动的频率,则改变了发声的音调 A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敲锣时,用力越大,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B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抽气的过程中,瓶内气体越来越少,由于声音无法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声音会越来越小,C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安装在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目的是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考点:音调;声音
11、的传播条件;响度;防治噪声的途径 如图所示,几个相同的试管中装入不同深度的水,用棍敲击和用嘴吹都能使它们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这是因为它们的振动频率不同导致音调不一样。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装得越多,两种方式使它们发出的音调都会越高 B水装得越多,两种方式使 它们发出的音调都会越低 C用棍敲击时,水越多,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 D用嘴吹时,水越多,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 答案: B 试题分析 : 吹和敲发声的部位是不一样的吹是空气柱发声,里面装的水越多,空气柱体积越小,频率就越高,音调也就越高;敲是试管和水在发声,水越多,频率越低,音调也就越低;故应选 B选项。 考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 电
12、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射红外线,用它来传递信息,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如果对着电视机对面的墙壁按一下按钮,有时也可以控制电视机,如图所示,这是利用(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 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路可逆 答案: B 试题分析 : 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是一种不可见光,红外线与可见光具有相同的性质,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遇到不透明障碍物会发生发生反射现象。本题红外线照在墙上被墙反射到了电视机的接收装置上,利用的是光的反射。 考点:光的反射;红外线 下面哪项措施的目的是为了减慢水的蒸发( ) A用电热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 B用扫帚把地面的积水向周围扫开 C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再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内
13、D将湿衣服撑开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 答案: C 试题分析 :用电热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既加快了空气流动、增加了液体温度,也增大了液体的接触面积,所以蒸发加快,故 A不符合题意;用扫帚把地面的积水向周围扫开增加了液体的表面积,加快了蒸发故 B不符合题意;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再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内,降低了液体温度并减慢了液体上方空气流动,故蒸发减慢,故 C选项符合题意;将湿衣服撑开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提高了液体温度,增加了液体表面积,加快了液体上方空气流动,故蒸发加快,不符合题意。 考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下列现象发生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 ( ) A初春,雪水在屋檐下形成 冰锥 B盛夏,湿地中水
14、的蒸发 C金秋,夜晚草叶上形成露珠 D寒冬,树枝上形成雾凇 答案: B 试题分析 : 雪水在屋檐下形成冰锥,是液态的水变成固态的冰,是凝固放热, A选项不符合题意;水的蒸发要带走热量,是汽化吸热, B选项符合题意;草地上的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所致,是液化放热, C选项不符合题意;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凝华成小冰晶所致,是凝华放热, D选项不符合题意 考点:物态变化的判断及吸放热分析 双选题 火山喷发时,高温的岩浆会使附近高山上的冰层熔化,导 致 河 流 水 位 暴 涨,岩浆后 来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火山岩。科学家发现火山岩离火山口由近而远依次是:橄榄石 -辉石 -角闪石 -
15、黑云母 -正长石 -白云母 -石英。由此可以判断出这些矿物中熔点最高的岩石是 。 答案:凝固 橄榄石 试题分析 : 多种成分组成的液体,在流淌过程中,由液体变为固体,这种物态变化叫凝固;在岩浆流动的过程中,岩浆的温度是逐渐降低的先凝固的说明凝固点高,熔点高;后凝固的说明凝固点低,熔点低,离火山口最近的橄榄石为最先凝固的,故橄榄石熔点最高 考点:物态变化判断及凝固点、熔点考查 实 验题 如图所示,是小明在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的活动中所选用的器材和活动过程 ( 1)在实验中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 如果有 3mm厚和 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 mm厚的玻璃板
16、做实验。 ( 2)如果在图 a中蜡烛像的位置上放一张白纸板做屏幕,则白纸板上将 (填写 “有 ”或 “没有 ”)蜡烛的像;这说明: 。 ( 3)把蜡烛 B放到 A 蜡烛像的位置上,将会看到图 c 所示的现象这说明: 。 ( 4)如果将蜡烛向靠近镜面的方向移动,那么像的大小将 (填 “变大 ”、 “变小 ”或 “不变 ”)。 答案:( 1)确定像的位置 2mm (2)没有 像是虚像 (3)像与物大小相等 (4)不变 试题分析 : 因为平面镜不透明,无法确定所成像的位置,所以选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在选择玻璃板时,为了避免蜡烛通过玻璃板前后两个表面,形成两个像,故应选择较薄的玻璃板;因为平面镜所
17、成的像为虚像,故无法用光屏承接;本实验利用等效替代法,即利用 B蜡烛代替 A蜡烛与像进行大小比较,结论是像与物大小相等,故将蜡烛向靠近镜面的方向移动时大小不变。 考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在探究 “水的沸腾 ”的实验中: ( 1) A和 B分别是甲乙两小组同学所做的实验图 C是他们绘制的沸腾图象 a图线所选择的装置应 是 (选填 “A”或 “B”) ( 2)图 D是他们观察水沸腾 (前 /时)实验中出现的情景 ( 3)现有丙丁两组同学在某实验室里做 “水的沸腾 ”实验,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他们绘制的沸腾图象如图 E所示问 a、 b图象不同的原因是 . ( 4)当温接近 90 时,丙丁两组同学
18、每隔 1min记录一次温度,根据表格里记录的数据,请你在下面的小方格纸上画出的图象 时间 /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 / 85 87 89 92 94 96 97 98 98 98 98 ( 5)实验后的沸水放在桌上越来越凉,下列图象中能表示其温度 T随时间 t变化关系的是 ( ) 答案:( 1)B ( 2)前 ( 3)烧杯中水的质量不同 ( 4)图像如图所示( 5) D 试题分析 : 观察图 A和 B可以看出, B中烧杯上加了盖子,这样在加热时,杯内的气压会增大,水的沸点会升高,有可能超过 100 ,因此, a图线所选择的装置应是 B套装置; D图中气泡在上
19、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是因为沸腾前烧杯内液体上部温度较低,水蒸气上升过程遇冷液化造成的,所以是沸腾前的现象读图 C可以看出,在同样加热的情况下, b的升温较慢,其原因应该是水的质量多于 a的缘故;将记录数据根据直角坐标系的坐标,依次描点,然后用圆滑的曲线连接,即可得到图像;热水在冷却过程中,开始时与周围温差较大,所以冷却较快,随着温度的降低,内外温差减小,随之冷却速度减慢,故应选D选项 考点:探究液体沸腾实验 如图所示为研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 O 点为入射点, ON当法线,面板上每一格对应的角度 均为 10o,实验时,当入射光为 AO 时,反射光为 OB;当入射光为 CO时,反射光为
20、 OD;当入射光为 EO 时,反射光为 OF。 ( 1)请完成下列表格的填写。 实验序号 入射光线 入射角 反射角 1 AO 50o 2 CO 40o 3 EO 20o ( 2)分析上述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 答案:( 1) 实验序号 入射光线 入射角 反射角 1 AO 50o 50o 2 CO 40o 40o 3 EO 20o 20o ( 2)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试题分析 :由题意知每个格为 10o,读图可填写表格,通过表格明显可以的出结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由入射光为 AO 时,反射光为 OB;当入射光为 CO时,反射光为 OD;当入射光为 EO 时,
21、反射光为 OF可得到放入结论是: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考点: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 1)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萘受热均匀,而且萘的温度上升速度较 (选填 “快 ”或 “慢 ”),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 2)除采取水浴法使萘受热均匀 ,本实验还采取了其他三种方法使萘受热均匀,结合装置图说出其中一条措施: 。 ( 3)加热一段时间后, 可看到烧杯中有 “白气 ”冒出, “白气 ”是 (填序号)。 A水蒸气 B小水珠和小水滴 C、萘蒸气 ( 4)据上面图象可知萘熔化持续 分
22、钟,萘是 (填 “晶体 ”、 “非晶体 ”)理由是 。 ( 5)请为这次实验设计一张合理的记录数据及现象的表格。 答案:( 1)慢 ( 2)加热过程中不断搅拌 (或将萘研成粉末 ; 烧杯底下垫石棉网) ( 3)B ( 4)5分钟 晶体 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 5)实验表格 时间 /min 0 0.5 1 1.5 2 2.5 3 3.5 4 4.5 5 5.5 温度 / 状态 试题分析 :水浴法的作用包括使物质受热均匀,减慢物质温度变化速度,便于纪录数据;在实验过程中,可以通过石棉网,并利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水,实现水的受热均匀,从而达到使萘受热均匀的目的;“白气 ”是烧杯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
23、成的小液滴;由图像可以看到在加热过程有段时间温度保持不变,符合晶体熔化的规律,故奈为晶体。设计实验表格时,应记录的数据包括加热时间、奈的温度及所处的状态,设计时应注意物理量应带单位 考点:探究晶体熔化的规律 相关试题 2013-2014学年江苏省江阴市华士片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带) 免责声明 联系我们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横岗街道深峰路 3号启航商务大厦 5楼 邮编:518000 2004-2016 21世纪教育网 粤ICP备09188801号 粤教信息(2013)2号 工作时间 : AM9:00-PM6:00 服务电话 : 4006379991 某同学在探究音调和响度分别与什么有关时,做
24、了以下实验: ( 1)如图甲所示,用硬纸片在钢锯齿上滑动,滑动速度越大,硬纸片振动的频率越 ,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 。 ( 2)如图乙所示,用一只手将锯条压在桌沿上,用另一只手轻拨锯条一端,听其响度;再用力拨锯条,这时锯条的振幅 (选填 “变大 ”或 “变小 ”),声音的 变大。当锯条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 。 答案:( 1)高 高 ( 2)变大 响度 振动频率太低属于次声波 试题分析 : 用硬纸片在钢锯齿上滑动,滑动速度越大,硬纸片振动的越快,频率越高,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高,这说明音调是由频率决定的;用一只手将锯条压在桌沿上,用另一只在用力拨锯条
25、,锯条的振幅越大,其响度越大,这说明响度与振幅有关 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振动频率小于 20Hz,产生次声波,人耳感觉不到 考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小丽为小明表演了一个 “水火相融 ”的小魔术。她先用一块透明的薄玻璃板,将桌子分割成甲、乙两个区域后,用一块不透明的挡板将乙区域分割成两部分。小丽在甲区域内放置了一个盛满水的烧杯,且里面浸没着一支蜡烛 A,并在乙区域挡板后的指定位置放置蜡烛 B。准备就绪后,小丽请小明坐在乙区域一侧的某点 P(如图所示 ),并迅速将乙区域已准备好的蜡烛 B点燃,在小丽一只手麻利地在小明眼前绕过的同时,另一只手悄悄地将挡板 拉开一个缝隙 MN。当
26、小明沿着小丽的手指望向蜡烛 A时,奇迹出现了:蜡烛 A竟然在水中燃烧了! 请根据光学知识判定:小丽是怎样选取和放置蜡烛的? ( 1) 选取蜡烛 使蜡烛 A、 B满足 的条件 确定位置 在蜡烛 A的位置确定后,不借助刻度尺如何确定蜡烛 B的位置 ( 2)请你依据所学的光学知识解释,小丽悄悄地将挡板拉开的目的: 答案: ( 1) 选取蜡烛 : AB蜡烛完全相同 确定位置 :点燃蜡烛 B,并调节 B的位置,使蜡烛 B的像与蜡烛 A完全重合 ( 2)让蜡烛 B发出的光线通过缝隙 MN 射到玻璃板上,使其反射光线射入小明的眼中 (或让蜡烛 B发出的光线射到玻璃板的反射光线通过缝隙 MN 射入小明的眼中
27、),使小明看到了与蜡烛 A重合的 B的像。 试题分析 :( 1) 选取蜡烛 :两只蜡烛长短或粗细不同时,会出现不能完全重合的现象,所以必须保证两只蜡烛完全相同,这样后面的蜡烛才能和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确定位置 :根据玻璃板的透光性,取两个等大的蜡烛 A和 B,把 A蜡烛摆在玻璃板前面,点燃蜡烛 B,并调节 B的位置,使蜡烛 B的像与蜡烛 A完全重合,即可确定确定蜡烛 B的位置 ( 2)小丽悄悄地将挡板拉开,让蜡烛 B发出 的光线通过缝隙 MN 射到玻璃板上,使其反射光线进入小明的眼睛(或蜡烛 B发出的光线射到玻璃板的反射光线通过缝隙 MN 射入小明的眼中),使小明看到了与蜡烛 A重合的 B的
28、像 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实验方案设计 填空题 为了把太阳光反射到一座洞口朝向正东方向的水平涵洞中去,小明设计安装了一块能够自动调节方向的平面镜 M,如图所示。正午时刻,太阳光垂直于水平地面直射,图中表示平面镜方向的那个角度应为 ;午后,随着太阳西斜, 应适当 (选填 “增大 ”或 “减小 ”)。 答案: 0 增大 试题分析 : 如图所示,正 午时刻,太阳光垂直于水平地面照射,反射光线朝正东的水平方向,所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为 90, 1为入射角,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即 2= 1,故入射角为 45,由即 1=45。由平面几何知识: = 3,而 3=90-
29、 2,所以 =90- 1,所以 =45;午后,随着太阳西斜,入射角 1减小, =90- 1增大 考点:光的反射定律及作图分析 取一只杯子,在杯中倒满水后将一只回形针轻轻放入水中,水 溢出(填 “会或 “不 会 ”)。针对这一现象,请你提出一个物理问题 。 答案:不会 能放入回形针的多少与杯子的材质(或杯子的形状、容积等)有什么关系? (答案:合理即可) 试题分析 : 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故倒满水的杯子放入一只回形针水不会溢出;提出问题往往是根据现象提出的,例如本题现象是将一枚回形针轻轻放入装满水的杯子里,水没有溢出,自然想到放入多少后水就会溢出呢?放入回形针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考点:探究
30、性实验方案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声势浩大的 “击缶而歌 ”精彩绝伦,缶声是由于缶面 产生的,然后通过 传播到现场观众耳朵的。 答案:振动 空气 试题分析 : 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 产生,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缶声是由于缶面振动产生的,然后通过空气传播到现场观众耳朵的 考点:声音的产生及声音的传播条件 人能够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 的光进入人的眼睛。在强烈阳光照射下,许多建筑的玻璃幕墙、釉面瓷砖、磨光大理石等装饰材料,都能造成城市白亮污染。形成白亮污染的主要原因是 。多媒体教室选用白色的幕是因为 ,便于观众可以看清银幕上的画面。 答案:反射 太阳光发生了镜面反射 白色反射所有的色光 试题分析
31、 : 我们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表面上发生了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的缘故;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等表面光滑,当光照射到它们的表面时会发生镜面反射;投影机将不同的色光投向银幕,为使观看者能够全面的看到投出的内容,要求银幕反射所有色光,不透明白色物体,可以反射所有的色光,故选用白色的幕 考点:反射、镜面反射及物体对色光的作用 工程上挖掘隧道常用激光来进行准直,这是利用了 的原理。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m/s。雷雨天气,我们总是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 。 答案:光的直线传播 3108 m/s 光速比声速大 试题分析 :常见的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包括:激光准直、小孔
32、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等。因为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 3108 m/s,远大于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340 m/s,所以雷雨天。先看到闪电后听见雷声。 考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声速、光速 如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 .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面层中的水不断 变成水蒸气,这一过程要吸热 .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 ,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小冰晶,这就形成了云,云是水蒸气液化或 形成的 .在一定条件下,云中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了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就形成了雨,小冰晶的熔化过程需 热 . 答案:汽化(或蒸发) 水蒸气凝华 吸热
33、 试题分析 : 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面层中的水不断蒸发为水蒸气,含有大量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遇冷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为小冰晶,这就是云在一定条件下,云中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小冰晶在下落的过程中温度升高就会熔化,和原来的小水滴一起落到地面形成雨,熔化的过程要吸热 考点:水的三态变化 魔术是深受同学们喜 爱的节目,其中包含着许多科学原 理。图甲是某同学自制的一只魔术箱,表演时他将 开口的方形空箱面展示给观众,把纸币从空箱顶端 的投币口投入,结果纸币 “不翼而飞 ”。原来魔术箱中有一块平面镜(如图乙),它与箱底的夹角为 度,使观众觉得箱子里没有东西。观众不能看见平面镜后面的纸币是因为光
34、具有 性质。 答案:度 直线传播的性质 试题分析 : 从甲图观察口看到正前方是方格子,整体好象是一个空箱子,而从乙图中看出观察口正前方没有方格纸,有一个倾斜平面镜,所以甲图中的空箱子是利用平面镜成像得到的,因此镜面与箱底的夹角为 45度;把纸币从空箱顶端的投币口投入,实际上纸币在平面镜后面,观众不能看见平面镜后面的纸币是因为光具有直线传播的性质 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现象及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如图,甲温度计的示数是 ,乙的示数为 。 答案: -3 试题分析 :本题解题关键是找到 0 刻度线,在 0 刻度线以上的为零上温度,在 0 刻度线以下的为零下温度,右图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 1 ,故甲为
35、8 ,乙为 -3 考点:温度计的读数 干湿温度计是用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在使用时,其中一个温度计下端的玻璃泡包围着湿布,因为水在蒸发时要 ;所以这个温度计的读数要比另一个的读数 (选填 “大 ”或 “小 ”)。在相同的室温下,两个读数的差值越大,就表明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 (选填 “多 ”或 “少 ”)。 答案:吸热 小 少 试题分析 : 干湿泡温度计测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大致原理是:干泡温度计放置在空气中,显示的是空气的正常温度;湿泡温度计下端包着湿布,打开湿布后,湿泡上的水分蒸发吸热,因此湿泡温度计的示数比干泡温度计的示数低;当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较高 时,湿泡温度计上的水分蒸发较慢,温
36、度下降的较少,干、湿温度计的示数差较小;反之,当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较低时,湿泡温度计上的水分蒸发较快,温度下降的较多,两个温度计的示数差较大 考点:蒸发吸热及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学校运动会上,何老师和李老师共同担任百米短跑第 2跑道的计时员,对某位同学第一次成绩核对时,何老师记录的是 13.45秒,李老师记录的是 13.75秒 .怎么差别这么大?原来两位老师中的一位是看发令枪的白烟立即计时,另一位是听到枪声立即计时。最终这位同学的成绩应记做 秒。 答案: .75秒 试题分析 : 发令枪 响后,学生开始起跑,但计时员离发令枪较远,无论是看发令枪的白烟立即计时,还是听到枪声立即计时都会造成计时员记
37、录的时间小于运动员所用的实际时间,因为光的传播速度为 3108m/s 比声的传播速度大很多倍,所以传播过程所用的时间很小,可以忽略不计,这样看到白烟立即计时更加接近于运动员的实际所用时间。 考点:声速与光速引起的误差分析 如图是小红利用小瓶、橡皮塞和玻璃管自制的液体温度计。该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来工作的。实际使用中发现该温度计玻璃管中液柱变化不明显,导致示数不准确。对此,请你提出一条改进的建议 : 。 答案:换用更细的毛细管 (其他答案:合理即可) 试题分析 : 因为自制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而热胀冷缩引起的液体体积变化是有限的,本题中设计的温度计读数不明显,是因为吸
38、管太粗,液体膨胀的量小的时候很难观察到变化,所以建议:换用较细的毛细管 考点:液体温度计的制作 在澳大利亚常有人喜欢在海滩上晒太阳进行日光浴,日光浴前要在皮肤上涂上防晒霜,主要是防止过量的 照射对人皮肤造成伤害。我国唐代孔颖达在名为礼记 月令一书中写道: “云薄漏日,日照雨滴而虹生 ”,彩虹的形成是 现象。 答案:紫外线 光的色散 试题分析 :紫外线应用较多,可以杀菌、具有荧光作用,还可以促进人体维生素D 的合成,但过量的紫外线照射会对皮肤造成伤害;彩虹实质是一种折射现象,称为光的色散现象,雨后天晴,太阳光经过小水滴时发生折射现象,将组成太阳光的色光区分开来,形成彩虹 考点:紫外线及光的色散
39、作图题 如图所示,若太阳与水平方向成 60入射,要利用平面镜使太阳光沿竖直照亮井底,请通过作图的 方法确定平面镜位置,并标求出镜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答案:如下图所示 75或 105 试题分析 : 过入射点作竖直向下的反射光线,因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夹角为入射角和反射角之和,而入射角等于反射角,所以作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夹角的平分线如上图所示:因为反射光线与水平面垂直,入射光线与水平面成 60的角,所以入射角等于 =75,则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 90-75=15,故平面镜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15+60=75或 180-75=105 考点:由光的反射定律分析镜子位置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
40、中画出物体 ABC在平面镜中成的像。 答案:如下图所示 试题分析 : 作 A点关于镜面的 对称点 A(做对称点留下的作图痕迹是对应点的虚线连线和垂直符号) 作 B点关于镜面的对称点 B; 作 C点关于镜面的对称点 C; 用虚线连接 AB, BC, AC, ABC就是 ABC在平面镜 MN 中的像 考点:平面镜成像作图 画出图中从 A点出发,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 B的光线。 答案:如下图所示 试题分析 :( 1)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发光点 A的像 A1 ( 2)因为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像点,故连接 A1B,与镜面相交于 O 点,则OB即为反射光线 ( 3)连接 AO 即为入射光线 考点:平面镜成像作 图 根据题目要求作图 ( 1)完成图中光路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答案:如下图所示 试题分析 :首先过入射点作出法线(应注意法线用虚线),然后在法线的另一侧做出一个角(即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反射光线上标上箭头即可。 考点: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