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江西永修县外国语学校初一上期第一次月考生物卷(带解析).doc

上传人:confusegate185 文档编号:308900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8.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学年江西永修县外国语学校初一上期第一次月考生物卷(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3-2014学年江西永修县外国语学校初一上期第一次月考生物卷(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3-2014学年江西永修县外国语学校初一上期第一次月考生物卷(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3-2014学年江西永修县外国语学校初一上期第一次月考生物卷(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3-2014学年江西永修县外国语学校初一上期第一次月考生物卷(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2014学年江西永修县外国语学校初一上期第一次月考生物卷(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描述的不是生命现象的是 A麦浪滚滚 B梁上飞燕 C流萤点点 D春来秋去 答案: D 试题分析 :此题考察的是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像、麦、飞燕、萤都是活生生的生物而春来秋去是一种自然规律。 考点:生物的基本特征。 一切陆生生物的 “立足点 ”是 A大气圈 B水圈 C岩石圈 D生物圈 答案: C 试题分析 :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

2、的表面。陆生生物的 “立足点 ”是岩石圈。 考点:生物圈的范围。 二、非选择题:(每空 1分,共 15分) 俗话说 “大树底下好乘凉 ”,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这都体现了 A生物能影响环境 B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C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存 D生物与环境可以相互影响 答案: A 试题分析 :生物能影响环境,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存生物与环境可以相互影响。具体要看因果关系,例如 “大树底下好乘凉 ”是大树改变了空气。所以是生物能影响环境,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是蚂蚁的穴使得大堤倒塌,所以也是是生物能影响环境。 考点: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向日葵的茎一般都向光生长。这说明生物体能够 A繁殖后代 B

3、由小长大 C进行新陈代谢 D对外界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 答案: D 试题分析 :向日葵的茎一般都向光生长这是向日葵对阳光刺激做出的反应。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 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 考点: 生物的基本特征 用显微镜观察一个写有字母 “d”的玻片,所观察到的物像应是 A p B b C d D q 答案: A 试题分析 :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是倒像,应当是上下左右都颠倒所以字母 “d” 就变成了字母 “P” 考点:显微镜的使用。 下图为显微镜中的两个视野,其中细胞甲为主要观察对象,当视野 转到

4、视野 时,操作显微镜的正确步骤是 A转动反光镜,选择平面镜 B转动反光镜,选择凹面镜 C向右下方移动玻片标本 D向左上方移动玻片标本 答案: D 试题分析 :视野 是物象在视野的左上方转到视野 中央时物象应当移向右下方,所以实物应当移向左上方。 考点:显微镜的使用。 动物生活的有机物来自 A绿色植物制造的 B动物自己制造 C天然就有的 D细菌制造的 答案: A 试题分析 :动物在生态系统中是消费者所以一动物生活的有机物来自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 考点:生态系统的组成。 青蛙在冬天要进行冬眠,这是 A环境影响生物 B生物适应环境 C生物影响环境 D生物躲避敌害 答案: A 试题分析 :青

5、蛙在冬天要进行冬眠,是生物适应寒冷环境的一种表现。 考点:举例说出水、温度、空气、光等是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 、下列食物链的表示正确的是 A草 兔 狼 B草 兔 狼 C阳光 草 兔 狼 D兔 草 狼 答案: A 试题分析 :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由于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而形成的链条。起点是生产者,依次是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 终点是最高级别的消费者,中间用箭头连接,箭头总是指向捕食者。 A.草 兔 狼 正确 B.草 兔 狼箭头反了。 C.阳光 草 兔 狼起点不对。 D.兔 草 狼起点应是生产者。 考点: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下列不属于生物的是 A蘑菇 B病毒 C走动的机器人 D鱼 答

6、案: C 试题分析 :此题考察的是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A.蘑菇 是微生物 B.病毒虽没有细胞结构但是能繁殖等, C.走动的机器人没有生物的特征。 D.鱼是典型的动物。 考点:生物的基本特征。 下列属于生物的竞争关系的是 A草与兔 B斑马与雄狮 C玉米与杂草 D工蜂与蜂王 答案: C 试题分析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农田中的杂草与小麦体现了竞争关系,二者相互争夺水、无机盐、阳光、生存空间等;

7、二者生活在一起,对彼此都有利,一旦分开,都不能很好的生活这种营养方式叫共生。吃与被吃的关系是捕食关系。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A.草与兔 B.斑马与雄狮两者是捕食关系, D.工蜂与蜂王是合作关系, C.玉米与杂草竞争关系。 考点:举例说明生物和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高山植物从山脚到山顶依次为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温带针叶林、高山草甸。决定这种分布的主要生态因素是 A阳光 B水分 C温度 D海拔高度 答案: C 试题分析 :非生物因素 -温度对植物的分布有着重要影响不同的植物适应不同的温度如热带雨林必须生长在高温多雨的环境,常绿阔叶林必须生长在温度较高的亚

8、热带,寒温带针叶林适于温度较低的亚寒带和寒带,高山草甸适于生长在寒冷的高山高原海拔每升高 1千米气温下降 6度左右,因此高山从山脚到山顶温度差别极大,形成植物垂直分层分布的特点 考点:举例说出水、温度、空气、光等是生 物生存的环境条件。 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A温带草原 B热带雨林 C一片农田 D一条小河 答案: B 试题分析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生态系统越稳定,自动调节能力越强,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少,自动调节能力越差。 A.温带草原 B.热带雨林比 D.一条小河的物种丰富 C.一片农田最简单。 考点: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 一个池塘被农药污染食物链:浮

9、游植物 水蚤 鱼 鱼鹰。中体内农药最多的是 A浮游植物 B水蚤 C鱼 D鱼鹰 答案: D 试题分析 :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生物体通过对环境中某些元素或难以分解的化合物在食物链中的积累,会随着食物链的级别越高,其浓度越大。 浮游植物 水蚤 鱼 鱼鹰在这条食物链中,鱼鹰处在最高级,所以是 D。 考点:食物链与食物网。 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一只大象 B一群飞鸟 C一片树林 D一朵彩云 答案: C 试题分析 :由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而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考点:生态系统的组成。 综合题 “稻花香里说丰年,

10、听取蛙声一片 ”这是南宋诗人辛弃疾的千古名句,描绘了美丽的田园风光,也说出生态系统中 “丰年 ”与 “蛙声 ”的某种关系,请你根据生态学的有关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 1)从农田系统的组成看,青蛙属于 。 ( 2)水稻,青蛙,稻螟等都是农田生态系统中的生物,请你写出一条含有这三种生物的食物链: 。 ( 3)目前农田里经常喷洒农药消灭害虫,农药中的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请联系( 2)中的食物链分析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 。 答案:消费者 ;水稻 稻螟 青蛙 ; 青蛙 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的组成、营养结构与功能、计算食物网中食物链的条数和书写食物链以及对生态平衡的认识。 该农田

11、生态系统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组成非生物成分有阳光、空气和水等生物成分中的生产者是水稻,消费者是鼠、蛇、兔、鸟、昆虫、蛙,分解者是细菌、真菌。所以青蛙属于消费者。 ( 2)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由于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而形成的链条。起点是生产者,依次是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 终点是最高级别的消费者,中间用箭头连接,箭头总是指向捕食者。水稻 稻螟 青蛙 。 ( 3)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生物体通过对环境中某些元素或难以分解的化合物在食物链中的积累,会随着食物链的级别越高,其浓度越大。在此食物链中,青蛙级别最高,所以青蛙体内有害物质积累最多。 下图为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回答: ( 1)该食物网中有

12、条食物链,写出其中最长的一条是 。 ( 2)从生态系统的组成分析,草属于 ,其它动物是 。 ( 3)在食物链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 ,数量最少的生物是 和 。 答案:( 1) 7;草 鼠 蛇 猫头鹰或者草 昆虫 蛇 猫头鹰; ( 2)生产者 消费者 ( 3)草 狼 猫头鹰 试题分 析 :( 1)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这些食物链相互关联,就形成了食物网;该食物网中有 7条食物链:草 兔 狼;草 鹿 狼;草 鼠 狼;草 鼠 猫头鹰;草 鼠 蛇 猫头鹰;草 昆虫 猫头鹰;草 昆虫 蛇 猫头鹰。食物链中营养级越

13、多食物链越长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草 鼠 蛇 猫头鹰或者草 昆虫 蛇 猫头鹰。 ( 2)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 关键的生物组成成分;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在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草属于生产者,其他动物是消费者。 ( 3)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最多是生产者,而消费者的数量营养级别越高,其数量越少,(营养级即以生产者为食的叫初级消费者,以初级消费者为食叫次级消费者,依次递推)。物质能量沿着食物链、食物网流动逐级递减,因此此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草数量最少的是狼和猫头鹰。 考点: 概述生态

14、系统的组成。 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举例说出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下图为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所有生物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缺少 部分和 者。 如果大量捕食狐,那么鹰的数量在一定时间内将 。 在该生态系统中,对鼠有直接关系的生物因素是 ,对鼠有间接关系的生物是 。 答案: 非生物 ; 分解 增加 .。 草、狐、蛇、鹰 ; 兔 试题分析 :: 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的写法是:起点是生产者,依次是初级消费者 次级消费者 三级消费者 终点是最高级别的消费者,中间用箭头连接,箭头总是指向捕食者食物网中含有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要构成生态系统,还要有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由于鹰和狐都以兔为食,所以当狐的数量减少时,鹰由于食物增加而数量会增加 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该食物网有 5条食物链即:草 兔 鹰;草 兔 狐;草 鼠 狐;草 鼠 猫头鹰;草 鼠 蛇 鹰通过这些分析对鼠有直接关系的生物因素是 草、狐、蛇、鹰 ,对鼠有间接关系的生物是兔 考点: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