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浙江桐乡市实验中学等五校八年级上期期中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

上传人:amazingpat195 文档编号:309078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0.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学年浙江桐乡市实验中学等五校八年级上期期中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3-2014学年浙江桐乡市实验中学等五校八年级上期期中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3-2014学年浙江桐乡市实验中学等五校八年级上期期中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3-2014学年浙江桐乡市实验中学等五校八年级上期期中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3-2014学年浙江桐乡市实验中学等五校八年级上期期中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3-2014学年浙江桐乡市实验中学等五校八年级上期期中考试历史卷(带解析) 选择题 相信来世审判、灵魂不死观念的是 A古代埃及人 B古代印度人 C古代阿拉伯人 D古代巴比伦人 答案: A 试题分析:古代埃及人笃信灵魂不死,认为死者和死者的灵魂将去西方,这与他们对奥西里斯复活神话的信仰和有关的祭仪活动密切有关。故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人类文明的开端 大河流域 人类文明的摇篮。 在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过程中,实行的政策不包括 A建立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制度 B把一切土地收归国有 C国家把土地卖给农民耕种 D农民必须向国家缴纳赋税 答案: C 试题分析:在日本由奴隶社

2、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过程中实行的改革是大化改新,其政策包括:建立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制度,把一切土地收归国有,国家把公田班给农民耕种,农民必须向国家交纳赋税,所以 C项错误。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11世纪起,欧洲的城市不断涌现。下列关于西欧城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农业的发展和经济的恢复,促使了原有城市的复苏和新城市的涌现 B巴黎和伦敦是 新兴的城市,既是政治中心,也是著名的商业中心 C城市的兴起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早期资产阶级出现 D西欧城市经济是自给自足的,生产的产品主要用于领主与劳动者自身消费 答案: D 试题分析:中世纪西欧城市规模不大

3、,居民一般几千人, 2万人以上就算是大城市了。多数城市是在封建领地上兴起的,常常受到封建领主的控制和盘剥。后来,不少城市通过各种途径,不同程度地摆脱了封建领主的控制。英国的伦敦,法国的巴黎,意大利的威尼斯、热内亚、佛罗伦萨都是中世纪著名的城市。佛罗伦萨等意大利城市后来成了文艺复兴的摇篮。所以 D说法 不正确。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 中古欧洲社会。 下列事件中,为教皇国的产生奠定了基础的是 A丕平献土 B法兰克王国壮大 C查理曼帝国分裂 D城市的兴起 答案: A 试题分析:法兰克的宫相丕平在罗马教皇的支持下当上了法兰克国王。为了回报教皇的支持,丕平把罗马附近的拉文那地

4、区送给教皇,史称 丕平献土 。它奠定了教皇国的基础。可知,为教皇国奠定基础的人是丕平,故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 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 历史上建立的国家地跨亚、欧、非三洲的民族有 古埃及人 古罗马人 马其顿人 日耳曼人 阿拉伯人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阿拉伯帝国是中世纪时阿拉伯人建立的伊斯兰教国家。疆域东起印度河流域和帕米尔高原与中国唐朝接壤;西临大西洋。南至莫桑比克苏丹国北迄高加索山,形成横跨亚、非、欧三洲的封建大帝国;亚历山大的马其顿帝国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屋大维统治罗马后,多次发动侵略战争,疆域急剧扩大,最终形

5、成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 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 下列国家中,既是春秋霸主,又是战国七雄的是 齐国 晋国 秦国 宋国 楚国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一般历史学认为, “春秋五霸 ”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 “战国七雄 ”是秦国、齐国、韩国、赵国、燕国、魏国、楚国。故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春秋战国的纷争。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的故事蕴含了对立事物能够互相转化的道理。这跟我国古代一位思想家的主张不谋而合。这位思想家是 A老子 B墨子 C韩非子 D孙膑 答案: A

6、试题分析:题目的关键词是对立事物能够互相转化的道理,这显然是符合道家辩证法的思想,墨子的墨家学派的代表,排除 B;韩非子是法家的代表,排除C;孙膑是兵家的代表,排除 D;老子才是道家的代表,选项 A符合题意。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春秋战国的纷争。 以下当代国家中,由查理曼帝国分裂而来的是 英国 法国 德国 意 大利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查理曼死后不久,帝国分裂。 843 年,查理的三个孙子瓜分了帝国,在此基础上形成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 中古欧洲社会。 基督教在巴勒斯坦

7、地区产生的主要社会根源是 A罗马帝国的残暴统治加深了犹太人的灾难。 B巴勒斯坦地区长期遭到外族入侵和掠夺。 C灾难中的巴勒斯坦人民希望 “救世主 ”前来拯救他们。 D罗马帝国对外扩张,被征服地区民族矛盾激化。 答案: A 试题分析:基督教起源于巴勒斯坦的犹太人中。在公元 3年,住在该地的犹太人为罗马所征服。在罗马人的残酷压迫下,犹太人曾于公元 66-132年多次发动起义,失败后遭到更残酷的镇压。由于起义的失败,被压迫的群众感到无能为力,他们把希望寄托于宗教,期待出现一个救世主,使天国降临地上,来拯救人们的苦难。故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8、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这些影响不包括 A促进了土地的私有化 B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 C强化了周王朝的统治 D引发了改革变法的时代风潮 答案: C 试题分析: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是生产力发展的表现,生产力的发展必然会引起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革,从而出现统治秩序的变更: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使以家庭为基础的小农经济得以实现;经济发展进而推动了政治进步,各国为提升国力进行争霸战争,纷纷改革政治经济制度。故 C强化了周王室的统治是错误的。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大变革的时代。 下列思想家中,不属于春秋时期的是 A孔子 B老子 C孙子 D墨

9、子 答案: D 试题分析: ABC分别是春秋时期儒家、道家和兵家代表性的思想家,而墨子是战国时期的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所以应该选择 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春秋战国的纷争。 史记 商君列传载: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 ”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 A奖励耕织 B规定按军功授爵赐田 C承认土地归私人所有 D准许土地自由买卖 答案: B 试题分析: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 ”意思是商鞅辅佐秦孝公的十年间,旧贵族都怨恨商鞅,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规定按军功授爵赐田,没有立军功的贵族的子弟,就没有爵位,打击了旧贵族的利益,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

10、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大变革的时代。 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一:公元前 509年到前 508年,克里斯提尼改革使雅典政体兼具 “主权在民,民主选举,轮番为治 ”的特点。 西方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如图反映的是雅典人的发明,通常,投票者在选票 碎片较为平坦处,刻上他认为 应该被放逐者的名字,投入本部落的投票箱。如果选举总数未达到 6000,此次投票即宣告无效;如果超过 6000,再按票上的名字将票分类,得票最多的即为当年应放逐的人选,放逐期限为 10年。 材料三:伯利克里在一次演说中强调:雅典所有的官职向全体公民开放。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

11、政治上湮没无闻。在解决私人争端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 1)请列举相关史实,印证 “主权在民 ”这一特点。( 4分) ( 2)材料二中所说的制度反映的是雅典人的哪一发明?( 2分) ( 3)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伯利克里当政时期的民主制。 (4分 ) 答案:( 1)如:雅典全体成年男性公民普遍参与国家政治,共同决定内政、外交、和平和战争等重大问题。为鼓励公民积极参政议政,给从事公职者发放津贴;另外,还发放 “观剧津贴 ”鼓励公民接受政治教育、文化教育。(不少于两例) ( 2)陶片放逐法。 ( 3)伯利克里当政时期,雅典民主制达到极盛。( 2分)雅典的民主建立在奴隶制

12、基础上,占人口大多数的妇女、奴隶、外邦人没有任何政治权利,是少数人的民主。( 2分) 试题分析:( 1)相关史实:首先需要理解 “主权在民 ”的含义,即 国家的权力掌握在人民手中,在古代的雅典则是指掌握在公民手中,相关史实需要结合所学克里斯提尼改革的知识得出,只要基础知识熟悉,不难得出答案:。比如:雅典全体成年男性公民普遍参与国家政治,共同决定内政、外交、和平和战争等重大问题。为鼓励公民积极参政议政,给从事公职者发放津贴;另外,还发放“观剧津贴 ”鼓励公民接受政治教育、文化教育。 ( 2)发明:根据材料二中 “投票者在选票 碎片较为平坦处,刻上他认为应该被放逐者的名字,投入本部落的投票箱 ”、

13、 “得票最多的即为当年应放逐的人选,放逐期限为 10年 ”等信息可以知道雅典人 的发明是指陶片放逐法。 ( 3)评析:题目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需要注意的是评价要一分为二,既要看到其积极意义,也要看到其消极影响。伯利克里当政时期的民主制达到极盛,是最繁荣的时候。但是也应该看到雅典的民主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占人口大多数的妇女、奴隶、外邦人没有任何政治权利,是少数人的民主。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人类文明的开端 西方文明之源。 读图答题。( 14分) 图一 某宗教传播路线 图二 澳门大三巴牌坊 图三 装帧精美的阿拉伯文经典 ( 1)以上三图反映的事物分别与什么宗教有关?( 3分) ( 2)图

14、一反映的宗教,其起源地在哪(填序号)?( 1分)唐朝时期,高僧鉴真将该教传往日本,联系所学知识说说当时中日两国往来频繁的有利政治条件是什么?( 2分) ( 3)图三中的经典是什么?( 2 分)该宗教与其国家的统一有何关系?( 4 分) ( 4)联系生活,举两例你身边常见的宗教景观或宗教文化。( 2分) 答案:( 1)图一佛教,图二基督教,图三伊斯兰教( 3分) ( 2) ( 1分)日本 “大化改新 ”( 2分) ( 3)古兰经( 2分)关系:伊斯兰教的兴起与传播,有助于打破狭隘的部落界限,促进半岛统一( 2分);半岛统一又为伊斯兰教的 传播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2分) ( 4)例如:灵隐寺、佛

15、像、拜佛烧香、去教堂做礼拜、兰州拉面馆不食猪肉等(两例言之有理即可,共 2分) 试题分析:( 1)从地图看图一中的宗教是从印度往外传播的,所以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知道应该是指佛教;图二中的建筑明显带有基督教的特征,所以属于基督教;图三是指装帧精美的阿拉伯文经典,应该指的是阿拉伯人所创立的宗教,即伊斯兰教。 ( 2)图一反映的宗教,其起源地应该是印度,所以起源地是图中的 。唐朝时,中日两国往来频繁的有利政治条件应该结合唐朝时期中日之间的关系来考虑,从政治层面来看,唐 朝的政治制度对当时的日本影响较大,日本的 “大化改新 ”就是学习了唐朝的制度,所以当时日本为了 “大化改新 ”的需要,与唐朝关系密切。 ( 3)图三中的经典既然是伊斯兰教的经典,结合所学知识就可以知道应该是指古兰经。关系:伊斯兰教与古兰经的关系应该是相互的,即伊斯兰教的兴起与传播,有助于打破狭隘的部落界限,促进半岛统一;半岛统一又为伊斯兰教的传播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 2)宗教景观或宗教文化:我们身边的宗教景观和宗教文化,需要学生日常生活仔细观察,注意学以致用。其实我们身边的这些还是很多的,比如:灵隐寺、佛像、 拜佛烧香、去教堂做礼拜、兰州拉面馆不食猪肉等,都可以作为答案:。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