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浙江省余姚市兰江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思品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visitstep340 文档编号:309085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学年浙江省余姚市兰江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思品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3-2014学年浙江省余姚市兰江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思品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3-2014学年浙江省余姚市兰江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思品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3-2014学年浙江省余姚市兰江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思品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3-2014学年浙江省余姚市兰江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思品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3-2014学年浙江省余姚市兰江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思品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单选题 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加拿大女作家艾丽斯 芒罗,并将芒罗称为 “当代短篇小说大师 ”。而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中国作家( ) A鲁迅 B金庸 C莫言 D贾平凹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时事政治题。 考点: 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 ) A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世界战争 B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C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斗争 D和平演变的争斗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教材知识,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所以答案:选 B。 考点:本

2、题主要考查国际竞争实质的含义。 当人类跨入 21世纪时,我国人民的生活已经( ),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A基本解决温饱问题 B基本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C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D全面实现小康社会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教材知识, “三步走 ”战略:第一步,到 20世纪 80年代末,国民生产总值比 1980年翻一番,基本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 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 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 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因此当人类跨入 21世纪时,我国人民的生活已经达到总体上的小康水平,所以答案

3、:选 C。 A是 20世纪 80年代的目标。 B我国还不是发达国家水平。D到 2020年才能达到全面小康社会。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总体小康社会水平。 中国共产党十八大已于 2012年 11月 8日开幕。经过 91年的奋斗、创造、积累,党和人民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的成就是( )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结束了两岸敌对状态,实现了统一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教材知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了新中国,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以答案:选

4、 B。选项 结束了两岸敌对状态,实现了统一,说法与事实不符,没有完成统一。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取得的成就。 发展我国经济,任何时候都不能仅仅依靠别人搞建设,必须始终把_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 A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D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教材知识,我国必须始终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所以答案:选 C。选项 ABD说法都不符合题文的要求。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发展的根本基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通讯方式不断发生变化:从写信、打电话到发电子邮件。这一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 A我国目前已

5、全面进入小康社会 B我国已步入发达国家行列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已经解决 D改革开放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答案: D 试题分析:题文中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通讯方式发生变化,越来越方便。说明我国改革开放使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所以答案:选D。选项 AB说法错误,我国没有达到全面小康社会和发达国家。选项 C说法错误,我国的主要矛盾还没有解决。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正确认识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变化。 西藏、新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以来,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项事业上都取得了辉煌成就。这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 ) A适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B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 的根本

6、政治制度 C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D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教材知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建设中国特殊社会主义民族政治的重要内容。就是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力。所以答案:选 A。选项 B说法本身错误,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选项 C说法错误,基本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选项 D说法错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正确理解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的作用。 2011年 4月,又一批优秀大学毕业生通过选拔到农村基层担任 “村官 ”

7、。对大学生到农村基层任职的做法,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 A他们在追求个人名利 B这是他们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 C他们在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服务社会 D他们既支援了农村建设,又使自身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 答案: A 试题分析:题文中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基层担任 “村官 ”,是承担社会责任的体现,是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做法。问题是理解错误的,选项 A他们在追求个人名利,说法与事实不符,所以答案:选 A。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正确认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意义。 “要控制温室效应,发达国家必须承担更多的责任 ”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哪一原则( )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互补性原则 答案:

8、A 试题分析:根据教材知识,公平性原则是指 同代人之间、代际人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公平。人类的发展不应危及其他物种的生存;各国有权根据需要开发本国资源,并确保不对其他国家的环境造成损害;人类需要和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题文中发达国家承担更多的责任,体现了公平的原则,所以答案:选 A。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是( ) A控制人口数量 B提高人口素质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实行计划生育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教材知识,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现阶段我国的人口国情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人口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初

9、级阶段长期面临的重大问题,是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人口过快的增长也出现了各种压力,所以说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是提高人口素质。因此答案:选 B。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 从 2012年 10月 1日起,我国将按照功率大小分阶段逐步禁止进口和销售普通照明白炽灯。这将有利于( ) 实现节能减排目标 促进照明行业结构优化升级 增强公民的法制意识 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题文中我国禁止进口和销售普通照明白炽灯,是因为白炽灯浪费资源,不利于保护环境。题文中选项 增强公民的法制意识,说法与题文材料没有关系,所以不选。

10、采用排除法来做,答案:选 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注 重节约资源,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探究题 【关注民生谋发展】( 8分)材料一:见右图 材料二:温家宝总理的妙语 “ 我经常劝记者多到中国的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看看,你到那里看就知道上海和北京的发展不能代表整个中国 ”。 材料三:胡锦涛总书记的 “民论 ” “ 认认真真访民情,诚诚恳恳听民意,实实在在帮民富,兢兢业业保民安 ”。 ( 1)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反映了现阶段我国怎样的国情?( 2分) ( 2)破解 “四大难题 ”的根本途径是什么?为什么?( 3分) ( 3)胡锦涛总书记的 “民论 ”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什么?( 1分) ( 4)

11、近年来党和政府为解决四大难题、实现民富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请列举两个。( 2分) 答案:( 1)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低,发展不平衡。( 2分) (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1分)因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2分) ( 3)以人为本( 1分) ( 4)免除农业税;免除全国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建立全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 2分) 试题分析:( 1)题文中材料一和二反映了我国存在许多问题,说明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 产力水平低,且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 2)题文中的 “四

12、大难题 ”就是发展问题,发展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所以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因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和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 3)根据教材知识,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主旨是更好地发展。 ( 4)列举我国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保障民生,采取的措施即可 。如免除农业税,免除全国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建立全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结合时事材料,回答国家保障民生的做法即可。 考点:( 1)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基本国情。 ( 2)正确理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原因。 ( 3)正确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含义。 ( 4)理解国家处理民生问题的做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