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2014学年甘肃武威市第五中学七年级上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我国境内目前已确定的最早人类距今( ) A 300万年 B 200万年 C 170万年 D 70 20万年 答案: C 试题分析:元谋人,或称元谋猿人,是在中国发现的直立人化石。 1965年发现于云南元谋上那蚌村附近。元谋人的距今年代为 170万年左右,是属于旧石器时代早期的古人类,它是迄今所知中国境内年代最古老的原始人类。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中华文明的起源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 传说中的尧、舜、禹,在我国 历史上深受人们的爱戴,下列对他们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尧生活简朴,克己爱民 B舜宽厚
2、待人,以身作则 C禹曾领导人民治理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D他们都是通过世袭制而当上部落联盟的首领的 答案: D 试题分析: ABC都评价正确, D评价不正确,尧、舜、禹都是通过禅让制而当上部落联盟的首领,禅让制指中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中华文明的起源 华夏之祖 。 在某一博物馆中,一讲解员说: “这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青铜器 ”它应是( ) A四羊方尊 B编 钟 C青铜立人像 D司母戊鼎 答案: D 试题分析:司母戊鼎出土于河南安阳,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母亲戊而作的祭器,是商周时期青铜器的代表作,重达 832.84公斤,是中国国家一级文物。是世界
3、迄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器,享誉 “镇国之宝 ”美誉。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中华文化的勃兴。 屈原被定为世界文化名人的最主要依据是他( ) A主张改革变法 B创造出新体诗歌,著有离骚 C提出 “仁 ”的学说 D主张 “兼爱 ”、 “非攻 答案: B 试题分析: A出自法家学说, C出自儒家 学说, D出自墨家学说,屈原被定为世界文化名人的最主要依据是他创造出新体诗歌楚辞,著有离骚。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中华文化的勃兴。 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是:( ) A齐桓公 B楚庄王 C晋文公 D秦穆公 答案: A 试题分析: 齐桓公(公元前 716年 -
4、前 643年 10月 7日),春秋时代齐国第十五位国君, 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齐国逐渐强盛。桓公于前 681年在甄(今山东鄄城)召集宋、陈等四国诸侯会盟,齐桓公是历史上第一 个充当盟主的诸侯。当时中原华夏各诸侯苦于戎狄等部落的攻击,于是齐桓公打出 “尊王攘夷 ”的旗号,北击山戎,南伐楚国,桓公成为中原霸主,受到周天子赏赐。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春秋战国的纷争 。 “知彼知已者,百战不殆 ”的军事格言,是哪个军事家的名言( ) A庞涓 B孙武 C韩非 D孙膑 答案: B 试题分析:这句话出自孙子 谋攻,孙子兵法又称孙
5、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意思是说,在军事纷争中,既了解敌人,又了解自己,百战都不会有危险; 不了解敌人而只了解自己,胜败的可能性各半;既不了解敌人,又不了解自己,那只有每战都有危险。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中华文化的勃兴。 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是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为华夏族的形成作出最重要贡献的两位部落联盟的首领是( ) A黄帝和尧 B黄帝和炎帝 C黄帝和舜 D黄帝和禹 答案: B 试题分析:炎黄二帝为中华始祖。传说他们出自同一个部落,后来成为两个敌对的部落的首领。两个部落展开阪泉之战,黄帝打败了炎帝,两个部落渐渐融合成华夏族,华夏族在汉朝以后称为汉
6、人,唐朝以 后又称为唐人。炎帝和黄帝也是中国文化、技术的始祖,传说他们以及他们的臣子、后代创造了上古几乎所有重要的发明。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中华文明的起源 华夏之祖 。 “民以食为天 ”,我国古代的原始居民很早就懂得农耕技术。我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 A水稻和小麦 B水稻和粟 C小麦和粟 D水稻和玉米 答案: B 试题分析:据现在考古的发现,我国早在新石器的早期,就已经开始种植了粟、稻。 粟:现在我们称之为谷子,脱壳后叫小米。是由一种野生的狗尾草培育而成。粟耐旱能力强,自生能力也很强,是黄 河流域黄土地区的重要农作物之一。在陕西西安半坡、临潼姜寨、宝鸡北首岭等新石器时代的文
7、化遗址中,都发现了炭化了的粟粒和粟壳。说明距今五、六千年前粟已经在我国北方得到了广泛的种植。 稻:一般称作水稻,是从野生的稻经过人工栽培而成。在距今七千多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发现了由稻谷、稻壳、稻杆、稻叶的混合堆积,平均厚度约四、五十厘米。这是世界上迄今年代最早的栽培稻。在江淮、江汉地区,太湖和云南滇池周围,广东剑门、海门等地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中,都发现了籼稻、粳稻粒。说明那个时期在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的原始居民, 已经掌握了水稻的种植技术,说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地区之一。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中华文明的起源 原始的农耕生活 。 修筑在岷江中游,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 “
8、世界文化遗产 ”,两千多年来一直造福于人民,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是( ) A都江堰 B郑国渠 C隋朝大运河 D灵渠 答案: A 试题分析:都江堰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是中国古代建设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誉为 “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 ”,是四川著名的旅游胜地。通常认为,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 及其子率众于前256年左右修建的,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四川的一大景点。 2000年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第 24届大会上,根据联合国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第一条第二款有关文化遗产定
9、义的规定,由于都江堰水利工程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布局合理、运行科学,且与环境和谐结合,在历史和科学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因此都江堰被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中华文化的勃兴。 由孔子弟子根据其言行整理而成 的文化典籍是( ) A诗经 B尚书 C春秋 D论语 答案: D 试题分析:论语是记载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一共二十卷, 11705个汉字,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写,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语录体,是流传下来的语录体的汇编。可谓汉语文章的典范。 ABC为孔子本人整理的著作。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10、 中华文化的勃兴。 我国原始社会结束的标志是( ) A皇帝和炎帝打败蚩尤 B禹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 C夏朝的建立 D禅让制的形成 答案: C 试题分析:夏朝的建立,私有制的确立,以及阶级的产生,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是我国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重要标志。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夏、商、西周的兴亡 。 战国时期由晋国分裂出来的是下列哪三个诸候国( ) A燕、赵、魏 B韩、赵、魏 C楚、赵、魏 D韩、赵、卫 答案: B 试题分析:三家分晋是指中国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事件。三家联合灭掉了同为晋国四卿的智氏。公元前 403年,周威烈王封三家为侯国。资治通鉴记载:
11、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 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 ”。史学界以此作为东周时期春秋与战国的分界点。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春秋战国的纷争 。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是因为商朝( ) A有了史官 B有了确切纪年 C有了史书 D留下了记载历史资料的甲骨文 答案: D 试题分析: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甲骨文继承了陶文的造字方法,是中国商代后期(前 14前 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成为研究古代中国商朝历史的重要 资料。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中华文化的勃兴。 商
12、鞅变法发生在( ) A楚国 B秦国 C齐国 D燕国 答案: B 试题分析:商鞅变法是指战国时期(公元前 475公元前 221年)法家著名人物商鞅在秦国进行的两次政治改革。秦国的秦孝公即位以后,决心图强改革,便下令招贤。商鞅自魏国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他为左庶长,开始变法。此次变法是中国战国时期各国改革中最彻底的改革,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 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后来秦灭六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大变革的时代。 人和
13、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 ) A会不会说话 B能不能直立行走 C会不会制造工具 D会不会使用工具 答案: C 试题分析:人类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类能制造复杂工具 ,而动物就不能了 ,如猩猩用的树枝那只是利用现成的东西 ,没有进行多少加工改造 . 这就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中华文明的起源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 综 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7分) 材料一: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材料二: ( 1)材料一反映了西周的什么制度?( 1分)周天子为什么要分封诸侯?( 2分) ( 2)材料二中高居于金字塔顶端的是谁?最底端的又是谁?( 2分) ( 3)
14、这一制度起到了什么作用?( 2分) 答案:( 1)分封制;巩固统治 ( 2)顶端:天子 ;底端:平民或奴隶 ( 3)扩大了西周的统治区域。 试题分析:( 1)公元前 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西周,为了进行有效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具体做法:把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 王族 、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 2)诸侯在自己的封地内,又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卿大夫再将土地和人民分赐给士。层层分封,形成贵族统治阶层内部的森严等级: “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 ,而平民或奴隶属于被统治阶级。 ( 3)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形成了对周王室众星捧
15、月般的政治格局,国家政权逐渐由松散趋向 严密 。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夏、商、西周的兴亡 。 了解圣人孔子(共 8分) “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孔夫子的话越 来越国际化,全世界都在讲中国话,我们说的话让世界都认真听话。 ”一曲明快的中国话,表达出人们对祖国的美好祝愿。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 1)歌词中提到的 “孔夫子 ”生活在什么时期?( 2分) ( 2)他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 2分) ( 3)他主要的思想主张有哪些?( 4分) 答案:( 1)春秋晚期。 ( 2)儒家。 ( 3) 1、提出 “仁 ”的学说; 2、为政以德,反对任意刑杀和苛政; 3、因材施教
16、; 4、温故而知新。 试题分析:( 1)孔子名丘,字仲尼,汉族,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人,先祖为宋国(今河南 商丘)贵族。 ( 2)孔子是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 3)孔子的主要思想主张:思想方面 他提出 “仁 ”的学说, “仁 ”包含了对社会、政治的最高期待。 他主张 “爱人 ”,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 “为政以德 ”。 他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提出儒家学派的核心思维方法,行中庸之道。教育方面 创办私学,广收门徒。 “因材施教 ”,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 他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 他要求学生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 “温故而知新 ”。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国家的产 生和社会的变革 中华文化的勃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