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甘肃武威市第五中学八年级上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towelfact221 文档编号:309278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3.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学年甘肃武威市第五中学八年级上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3-2014学年甘肃武威市第五中学八年级上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3-2014学年甘肃武威市第五中学八年级上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3-2014学年甘肃武威市第五中学八年级上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3-2014学年甘肃武威市第五中学八年级上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2014学年甘肃武威市第五中学八年级上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每年的 6月 26日为 “国际禁毒日 ”。 170多年前,一位民族英雄在广东虎门用行动表达了中国人民禁烟的决心。这位民族英雄是( ) A魏源 B林则徐 C左宗棠 D邓世昌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近代史虎门销烟的相关知识,难度一般。从题意可知,需回答 1839年在虎门禁烟的民族英雄林则徐,注意关键词禁毒日、虎门、禁烟,故答案: B正确。其余答案: A、 C、 D均和禁毒无关,可排除。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侵略与反抗 鸦片战争 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卜人志十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

2、山路,下列选项搭配正确的是 林则徐、魏源 新文化运动 李鸿章、左宗棠 洋务运动 康有为、梁启超 戊戌变法 孙中山 辛亥革命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近代化探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难度较大,题意要求选择正确搭配的选项。故本题克、可使用排除法, 4个答案:里,林则徐、魏源与新文化运动无关,是错误的,排除。其余 3 项答案:都对,故正确答 案:是 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近代化的探索(单元) 1915年掀起的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 ) A武装起义 B反对帝国主义的革命运动 C资产阶级改良变法运动 D空前的思想火解放运动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新文

3、化运动的性质,难度不大。新文化运动旗帜是 “民主和科学 ”,反对封建文化及其思想,极大的解放了人民的思想,所以答案: D正确。武装起义和文化无关,反对帝国主义的革命也和文化无关,注意关键词文化,排除 A和 B。资产阶级改良变法运动本册书里指戊戌变法,排除 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近代化的探索 新文化运动 小强的爷爷出生于民国 5年,也就是公元( ) A 1916年 B 1917年 C 1918年 D 1916年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辛亥革命的相关知识和计算能力,难度较大。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诞生。所以计算小强的爷爷出生方法为 1912加 5,即 1917年。故答案:

4、 B正确。其余各选项均计算错误,排除。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近代化的探索 辛亥革命 孙中山将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阐发为( ) A马克思主义 B三民主义 C民族主义 D唯物主义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辛亥革命的相关知识,难度较大。从题意可知,需回答B。因为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这句话的含义是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建立中华民国,人民权力平等,平均分配土地,即为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故答案: B正确。马克思主义和孙中山有一点关联,但没有直接联系,排除 A。 C项已包含在三民主义里,排除。 D项和三民主义没有直接联系,排除。 考

5、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近代化的探索 辛亥革命 揭开戊戌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 A成立强学会 B 公车上书 C创办万国公报 D康有为被请到总理衙门 “问话 ”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近代化探索的基础知识,难度一般。从题意可知,需回答公车上书,因为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参加考试的举人联名上书,故答案: B正确。强学会发生在公车上书后,排除 A。创办万国公报和康有为被请到总理衙门 “问话 ”均发生在公车上书后,排除 C和 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近代化的探索 戊戌变法 为 “自强 ”“求富 ”而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开始中国近代化起步的事件是( )

6、 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新文化运动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近代化探索的基础知识,难度一般。从题意可知,须回答洋务运动,注意关键词 “自强 ”“求富 ”、 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中国近代化起步,故答案: B正确。鸦片战争是近代史开端,但当时刚刚接触了近代化的技术,排除 A。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发生在近代化之后,排除C。新文化运动发生于 20世纪了,排除 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运动 率领清军,打败阿古柏侵略者,收复新疆(除伊犁)的清朝将领是( ) A左宗棠 B邓世 昌 C林则徐 D关天培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收复新疆的

7、基础知识,难度一般。从题意可知,需回答左宗棠,注意关键词阿古柏、收复新疆、清朝将领,故答案: A正确。邓世昌牺牲于甲午战争黄海海战,排除 B。林则徐是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排除 C。关天培是鸦片战争中牺牲的民族英雄,排除 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侵略与反抗 收复新疆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洗劫并放火焚烧了圆明园的是( ) A英美联军 B英法联军 C美法联军 D英俄联军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内容,难度一般。从题意可知,需回答英法联军。注意关键词第二次鸦片、放火焚烧、圆明园,故答案: B正确。美国和俄国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帮凶,没有直接出兵,排除 A、 C、 D。 考

8、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侵略与反抗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 A中俄尼布楚条约 B中美望夏条约 C中英南京条约 D中法黄埔条约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鸦片战争的内容,难度一般。从题意可知,需回答 1842年的中英南京条约,注意关键词近代史、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1840年发生的鸦片战争以英国的胜利结束,战后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故答案: C正确。 A项签订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排除。 B项和 D项签订于中英南京条约后,也排除。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侵略与反抗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6分

9、) 材料一: 材料二: 请回答: ( 1)材料一中的 “他 ”指的是谁?( 1分) ( 2)他有何历史功绩?( 2分) ( 3)材料二中的 “公 ”是谁?( 1分) ( 4)此 “公 ”指挥了什么战役?结果如何?( 2分) 答案:( 1)左宗棠( 1分); ( 2)他率领军队收复了新疆( 2分); ( 3)邓世昌( 1分); ( 4)黄海海战里他指挥了致远舰作战,英勇打击日寇,和部下全部壮烈牺牲。( 2分) 试题分析:本题考核了收复新疆和甲午战争的 2个基本知识点,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难度不大。( 1)和( 2)从材料里的关键词俄国、伊犁,以及图画里的人物穿着,应该能联想到左宗棠收复新疆。所以

10、应回答左宗棠收复新疆。( 3)和( 4)从材料里的关键词光绪帝的题词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及其穿着,应该 能联想到黄海海战和邓世昌。所以应该回答他指挥了致远舰作战,英勇打击日寇,和部下全部壮烈牺牲,或者意思相近的话语。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侵略与反抗 收复新疆;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近代化的探索 中日甲午战争。 汇入工业文明的大潮,近代中国经历了屈辱、艰辛的历程。中国人民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进行着英勇的斗争,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探究。请回答: ( 1)中国近代史,既是外国资本主义侵华史,又是中国人民的抗争史。随着列强侵略的不断加深,中国社会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11、社会。据此完成下表:( 5分) 战争 战后签定的条约 影响(社会性质的变化) 鸦片战争 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2)为了改变中国落后和挨打的局面,中国先进人士开始向西方学习,进行近代化的探索。请写出近代化探索的 4个事件。( 4分) ( 3)今年是辛亥革命 周年。( 1分)在评价辛亥革命时,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成功的,也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失败的。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请说明理由。( 4分) 答案: ( 1) 南京条约 中日甲午战争 马关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辛丑条约 ( 2)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4分)

12、。 ( 3) 问: 102周年。( 1分) 问:革命即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一面。 观点 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欢深入人心。所以辛亥革命是成功的。( 2分) 观点 2:辛亥革命的果实被告北洋军阀的首领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所以是失败的。( 2分) 试题分析: ( 1)本题考查了近代史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检测了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应用能力。通过社会性质的不断变化,可以判断对应的战争与条约。学习时需要熟记这几次战争及对应条约的影响。 第一空:应该填南京条约,注意关键词鸦片战

13、争和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自然联想到中英鸦片战争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了。所以应该填写南京条约。 第二空和第三空:应该填中日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注意关键词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这场战争就应该联想到中日甲午战争,战败的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所以应该填写中日甲 午战争和马关条约。 第二空和第三空:应该填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注意关键词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场战争就应该联想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战败的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所以应该填写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 ( 2)本题考查了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归纳能力,在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过程中,最早的是 19世纪 60至 9

14、0年代的洋务运动。所以近代化探索的第一件事是洋务运动。第二件事是戊戌变法。因为甲午战争中,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的覆没标志了洋务运动的失败,中国的资产阶级开始了改良运动,试图建立资本主 义制度,但是因顽固势力的强大,变法失败了。所以近代化探索的第二件事是戊戌变法。第三件事是辛亥革命,因为改良运动的失败使资产阶级认识到了清政府的腐败,资产阶级革命派进行了一系列的革命运动,最终在 1912年建立了中华民国,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结束了封建帝制。所以近代化探索的第三件事是辛亥革命。 第四件事是新文化运动,因为辛亥革命虽建立中华民国,但是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仍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

15、建社会的深渊。袁世凯倒行逆施,企图复辟帝制,进而引发了全国人民的反抗,发生了新文化运动。所以近代 化探索的第四件事是新文化运动。 ( 3) 问:本题考查了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归纳能力,因为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标志着辛亥革命的胜利结束,用今年的时间减去 1912年,得到 102。所以今年是辛亥革命 102周年。 问:本题难度较大,综合性较高,考查了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归纳能力,辛亥革命具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一面。成功的原因是辛亥革命有下列 3点功劳,第一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第二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第三使民主共和欢深入人心。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也有辛亥革命的功劳。所以说辛亥革命是成功的。说失败是辛亥革命有 下列 2个原因,第一是因为资产阶级的妥协性使他们丢失了革命果实,袁世凯欺骗了人民和资产阶级,窃取了革命果实,第二是没有改变当时的社会制度,中国仍然处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性质没有发生改变,没有完成革命目标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所以说辛亥革命也有失败的一面。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运动;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近代化的探索 戊戌变法;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近代化的探索 辛亥革命;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近代化的探索 新文化运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