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山东省泰安市初中学生学业模拟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inwarn120 文档编号:309615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41.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山东省泰安市初中学生学业模拟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3-2014山东省泰安市初中学生学业模拟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3-2014山东省泰安市初中学生学业模拟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3-2014山东省泰安市初中学生学业模拟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3-2014山东省泰安市初中学生学业模拟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2014山东省泰安市初中学生学业模拟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海洋是重要的资源,利用海水可以得到许多产品。 海水 “晒盐 ”; 海水“制碱 ”; 海水 “淡化 ”; 从海水中提取镁。其中主要利用化学变化的是 A全部 B C只有 D只有 答案: D 试题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海水 “晒盐 ”是蒸发,水由液态变成固态,无新物质生成,属物理变化; 海水 “制碱 ”是 以食盐和石灰石为原料 ,以氨气为媒介来生产纯碱,生成了新物质,属化学变化;海水 “淡化 ”是通过渗析的方法分离水,无新物质生成

2、,属物理变化;从海水中提取镁要采用电解生成镁和氯气,生成了新物质,属化学变化。故选 D。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某同学为了区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四组实验方案,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于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物任何现象,故不能鉴别出来;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均呈碱性,都能使酚酞变红,紫色石蕊变蓝;氢氧化钠溶液中通二氧化碳 无现象,澄清石灰水中通二氧化碳会变浑浊。 考点:物质的鉴别 铝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如图为铝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由此不能得到的信息是 A铝原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均为

3、13 B铝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6 98 C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D在化学变化中每个铝原子可失去 3个电子变成 Al3+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与元素周期表能知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但不能得出铝元素的含量。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元素周期表 按一定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给化学学习与研究带来很大的方便。下列各组物质中,符合 “氧化物、酸、碱、盐 ”顺序排列的是 A HClO、 HCl、 Mg(OH)2、 MgCl2 B CO2、 H2CO3、 CaCO3、 Ca(HCO3)2 C H2O、 HNO3、 NH3 H2O、 NH4NO3 D SO3、 NaHS

4、O4、 NaOH、 Na2SO4 答案: C 试题分析: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酸由氢离子与酸根离子构成;碱由金属离子与氢氧根离子构成;盐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故选 C。 考点:物质的分类 发射神舟十号飞船的火箭,使用的是一种固体燃料,它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3Al+3NH4ClO4 Al2O3+AlCl3+3NO+6X,则 X的化学式为 A NH3 B H2O C NO2 D NO 答案: B 试题分析: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Al: 3 , N: 3 , H: 12 , Cl: 3 , O: 12 ,反应后 Al: 3 , N: 3 ,

5、 H: 0 , Cl:3 , O: 6 ,由于 X前有系数 6,故 X的化学式为 H2O 。故选 B。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碳捕捉技术 ”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 业生产中产生的 CO2分离出来进行储存和利用。常利用 NaOH溶液来 “捕捉 ”CO2,过程如下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方法的优点是没有能耗 B该方法可减少碳排放 C整个过程中,只有一种物质可以循环利用 D “反应、分离 ”中,分离物质的基本操作是蒸发、结晶 答案: B 试题分析: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从而吸收二氧化碳。该过程中存在高温反应炉,要耗能, A 错误;通过该流程图可知,氧化

6、钙也可循环利用,C错误;分离指的是过滤, D错误。故选 B。 考点:二氧化碳 向 Fe(NO3)2、 Mg(NO3)2和 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下列关于得到的溶液或滤渣的叙述正确的是(不考虑溶液中存在微量 H+和 OH-) A若滤液中含有 Fe2 ,则滤渣中一定不含 Fe B若滤渣中含 Cu,则滤液中一定含 Fe2 C若滤渣中含 Zn,则滤液中含 2种离子 D若滤渣中不含 Zn,则滤液中至少含 3种离子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置换出来,且越弱越容易置换出来。向混合溶液中加锌粉,锌先与硝酸铜反应,若锌

7、 有剩余,再与硝酸亚铁反应。若滤液中含有 Fe2 ,则滤渣中可能还含有 Fe,错误;若滤渣中含 Cu,则滤液中可能含 Fe2 , B错误;若滤渣中含 Zn,则锌过量,那么锌把铜和铁完全置换出来了,滤液中含有镁离子和锌离子, C 正确;若滤渣中不含 Zn,也可能是锌恰好完全反应,滤液中也只含有镁离子和锌离子,D错误。故选 C。 考点:金属的活动性 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它与化学反应基本类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示例中错误的是 A阴影 1: C O2 CO2 B阴影 2: H2CO3=H2O CO2 C阴影 3: 3CO+Fe2O3 2Fe+3CO2 D阴

8、影 4: Fe CuSO4=FeSO4 Cu 答案: B 试题分析: H2CO3= H2O CO2,该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不属氧化还原反应。 考点:化学反应类型 为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序号 物 质 选用试剂 操作方法 A CO2气体( HCl) NaOH溶液 洗气 B FeSO4溶液( CuSO4) Al粉 加过量 Al粉、过滤 C KNO3固体( KOH) H2O、 CuSO4溶液 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D NaCl固体( MgCl2) H2O、 NaOH溶液、盐酸 溶解、加过量 NaOH溶液、过滤、 加过量盐酸、蒸发结晶 答案:

9、 D 试题分析:除杂质的要求是:要把杂质除去但不能除去了需要的物质,更不能带入新的杂质。 A 中二氧化碳也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错误; B 中应用铁粉,加铝粉会带入新的杂质; C中加硫酸铜会反应生成硫酸钾,带入新的杂质。故选 D。 考点:除杂质 下列关于 “物质 用途 性质 ”的说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A氧气 火箭发射 可燃性 B干冰 制冷剂 升华吸热 C氮气 食品防腐 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D稀有气体 霓虹灯 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答案: A 试题分析: A是利用氧气的助燃性。故选 A。 考点: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利用洗洁精的乳化作用可以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B明矾既能净水又能杀

10、菌消毒 C误食重金属盐,可立即服用蛋清或牛奶解毒 D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等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但应注意膳食平衡 答案: B 试题分析:沉淀包括静止沉淀和吸附沉淀,吸附沉淀时水中要加明矾,作用是明矾溶于水形成胶状物吸附杂质,使杂质沉降,达到净水的目的, B错误,故选 B。 考点:乳化作用、净化水、化学与生活 “同呼吸,共奋斗 ”是 2013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大气中 PM2 5(指大气中直径不超过 2 5m的颗粒物)的增多会导致灰霾天气,对人体健康和环境质量的影响较大。下列措施中不利于 PM2 5治理的是 A加强建筑工地扬尘控制 B研发新能源汽车 C禁止焚烧秸秆 D发展燃煤发电 答案:

11、 D 试题分析:燃煤会产生大量的可吸入颗粒物,不利于 PM2 5治理。故选 D。 考点:环境保护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碳酸饮料 B纯牛奶 C蒸馏水 D食用醋 答案: C 试题分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故选 C。 考点:纯净物 造成非吸烟者在公共场所吸食 “二手烟 ”的主要原因是 A分子很小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间有相互作用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于分子在不断运动,会造成非吸烟者在公共场所吸食 “二手烟 ”。 考点:分子的性质 下列符号表示 2个氧原子的是 A 2O B 2O2 C 2O2- D O2 答案: A 试题分析: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

12、故选 A。 考点:化学用语 农村有句谚语: “雷雨发庄稼 ”,这是由于在放电条件下,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化合生成了氮氧化物,氮氧化物再经过复杂的化学变化,最后生成了容易被农作物吸收的硝酸盐。雷雨给庄稼施加了 A氮肥 B磷肥 C钾肥 D复合肥 答案: A 试题分析:植物所需较多的化学元素有: N、 P、 K。只含有 N 叶酸的肥料为 N肥,含有 P元素的肥料为 P肥,只含有 K 元素的肥料属钾肥,若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复合肥。硝酸盐含有 N 元素,属 N 肥。 考点:化学肥料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点燃酒精灯 C蒸发食盐水 D加热液体 答案: C 试题分析:倾倒液体时,瓶塞

13、应倒放,标签要向着手心, A正确;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这几个方面:一是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二是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盏酒精灯, B错误;给液体加热,试管中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试管总容积的三分一,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D错误。故选 C。 考点:实验基本操作 家庭用煤经过从 “煤球 ”到 “蜂窝煤 ”的变化,其目的是 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 B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C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D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答案: C 试题分析: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一是要有可燃物,二是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三是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上三个条件都能满足时,可燃物才能发生燃烧,且可燃物与氧

14、气接触越充分,燃烧越完全、越剧烈。从 “煤球 ”到 “蜂窝煤 ” 增大了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故选 C。 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硅酸钠 (Na2SiO3)可用作粘合剂和防火材料。硅酸钠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A +l B +2 C +3 D +4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 “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的原则,已知 Na的化合价为 +1价, O 的化合价为 -2价,设硅酸钠 (Na2SiO3)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x,则( +1) 2+x+( -2) 3=0,解得 x=+4。故选 D。 考点:化合价的计算 填空题 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丙、丁两种物质的微观示意图: 请回答: (

15、 1)丁物质的分子是由 构成的。 (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3)对于上述反应,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属于复分解反应 B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C原子的个数没有改变 D分子的个数没有改变 ( 4)反应中,生成的丙和丁的质量比为 。 答案:( 1)氢原子; ( 2) CH4+H2O CO+3H2 ( 3) A D ( 4)( 12+16): 32 14: 3 试题分析: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甲是水,乙是甲烷,丙是一氧化碳,丁是氢气,它们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 1:1:1:3;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故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依据质量守恒

16、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也不变,但分子的数目可能变;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两种化合物的反应,该反应不属复分解反应;物质的质量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 12+16): 32 14: 3。 考点: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 下图为氯化钠、碳酸钠(俗称纯碱)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 1)当温度为 10 时,碳酸钠的溶解度为 ; ( 2)当温度为 时,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溶解度相等; ( 3)图中 P点所表示的碳 酸钠溶液是 溶液(填 “饱和 ”或 “不饱和 ”); ( 4)生活在盐湖附近的人们习惯 “夏天晒盐,冬天捞碱 ”。请解释原因: “夏天晒盐 ” ; “冬天捞碱 ” 。 答案:(

17、 1) 10g ( 2) 30 ( 3)不饱和 ( 4)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夏天温度高水分蒸发快,氯化钠易结晶析出;碳酸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冬天温度低,碳酸钠易结晶析出 试题分析: (1)由溶解度曲线可知, 10 时,碳酸钠的溶解度为 10g; ( 2) 30 时氯化钠和碳酸钠相交,即此时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溶解度相等; ( 3) P点在碳酸钠溶解度曲线的下方,表示 的是该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 ( 4)由溶解度曲线可知,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夏天温度高水分蒸发快,氯化钠易结晶析出;碳酸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冬天温度低,碳酸钠易结晶析出。 考点:溶解度曲线 化学和我们的日

18、常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请你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下列问题: ( 1)钡餐透视时,若误服碳酸钡就会中毒,其原因是 。 ( 2)波尔多液是一种农业上常用的杀菌剂,它由硫酸铜、生石灰加水配制而成,但不能 用铁制容器来配制波尔多液,其原因是 。 ( 3)盛放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常附有一层白色固体,其形成原因是 。 答案:( 1) BaCO3+2HCl=BaCl2+CO2+H2O ( 2) Fe+CuSO4=FeSO4+Cu ( 3) CO2+Ca(OH)2= CaCO3+H2O 试题分析:( 1)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盐酸能与碳酸钡反应生成氯化钡,造成重金属中毒; ( 2)铁能与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 (

19、3)石灰水易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 考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根据酸的通性和碱的通性填上物质的类别完成下列知识结构网络图。 答案: 金属氧化物 酸碱指示剂 试题分析:酸能与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盐反应;碱能与非 金属氧化物、酸、盐反应。 考点:酸、碱的化学性质 下图是某种奶制品的营养成分表。 ( 1)该奶制品中除未标注水和无机盐外,还缺少的一种基本营养物质 是 ; ( 2)奶制品中能够提供能量的物质有 ; ( 3)奶制品中含有丰富的钙 (填 “单质 ”、 “原子 ”或 “元素 ”),儿童每日要摄取足够量的钙,才能避免 (填字母序号)。 A 贫血症 B 佝偻病 C 甲状腺肿大 ( 4)下列是奶制

20、品常用的三种包装。其中,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填字母序号),能放入标有的 垃圾箱中的是 (填字母 序号)。 A 铁罐 B 塑料桶 C 玻璃瓶(主要成分为硅酸盐) 答案:( 1)维生素 ( 2)糖类(或碳水化合物)、脂肪(或油脂)、蛋白质 ( 3)元素 B ( 4) A ABC 试题分析:人体所需的营养素包括: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水。其中能提供能量的物质有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在日常生活常接触到物品上的氟 ”、 “钙 ” “铁 ”、 “锌 ”等指的均是元素;青少年缺钙可能会导致佝偻病,老年人缺钙会得骨质疏松症;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 考点:人体所需的营养素、化学元素与

21、人体健康、金属材料 计算题 右下图是某药厂生产的葡萄糖注 射液的标签,其溶质葡萄糖的化学式为C6H12O6。 试计算: ( 1)配制一瓶 5%葡萄糖注射液需要葡萄糖 g; 蒸馏水 mL。(假设该葡萄糖注射液的密度为 1g/mL) ( 2)葡萄糖的式量为 。 ( 3)葡萄糖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 ( 4) 90g葡萄糖中所含碳元素的质量与 g麦芽糖( C12H22O11 )中所含碳元素的质量相等。 答案:( 1) 25 475 ( 2) 180 ( 3) 6: 1: 8 ( 4) 85 5 试题分析: ( 1)一瓶葡萄糖注射液的质量 =500ml1g/mL=500g 葡萄糖的质量 =

22、500g5%=25g 水的质量 =500g-25g=475g ( 2)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 =126+12+166=180 ( 3)葡萄糖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 =126: 12: 166=6: 1: 8 ( 4)设麦芽糖的质量为 x,那么 90g 72 180 100%=72X 270 100% X=85 5g 考点: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有一种石灰石样品的成分是 CaCO3和 SiO2。课外小组同学将 100g盐酸分 5次加入到 35g该石灰石样品中(已知 SiO2不与盐酸反应),得到如下部分数据和图像: 次数 第 1次 第 2次 第 3次 加入盐酸的质量 /g 20 20 20

23、剩余固体的质量 /g 30 a 20 请计算: ( 1)第 2次加入盐酸后, a为 g; ( 2)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至 0 1%) ( 3) 10%的 CaCl2溶液可做路面保湿剂。欲将第 5次实验后的溶液配成 10%的CaCl2溶液,可先向此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石灰石粉末,完全反应后过滤,这时还需要向滤液中加入水多少克?(假设实验过程中溶液损失忽略不计)(计算结果精确至 0 1g) 答案:( 1) 25( 2) 57 1% ( 3) 163 5g 试题分析:( 1)没有加盐酸前,固体的质量为 35g,第一次加入盐酸后,固体的质量减少了 5g,即反应了 5g碳酸钙,那么第

24、 2次加入盐酸后,又会反应 5g碳酸钙,固体的质量变为 25g,即 a为 25 ( 2)根据图像分析,第 4次加入盐酸后,样品中碳酸钙完全反应,此时剩余的固体 SiO2质量为 15g,则碳酸钙的质量为 35g-15g=20g,。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20g/35g100%=57 1% ( 3)由图表可知,每消耗 20g盐酸,会消耗 5g CaCO3,则 100g盐酸消耗 25g CaCO3。 设 100g盐酸完全 反应后,溶液中 CaCl2的质量为 x,生成 CO2的质量为 y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100 111 44 25g x y 1

25、00/111 = 2g5/x x = 27 75g 100/44 = 25g/y y=11g 所得 CaCl2溶液的质量为 25g+100g-11g=114g 设还需要加水的质量为 z 27 75g/(114g+z) 100%=10% z=163 5g 答:( 1) a为 25g; ( 2)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57 1%; ( 3)还需要向滤液 中加入 163 5g水。 考点: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探究题 控制变量法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利用下图所示实验不能实现的探究目的是 A甲中 对比可探究铁的锈蚀与植物油是否有关 B甲中 对比可探究铁的锈蚀与水是否有关 C乙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

26、否需要达到一定温度 D乙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与氧气接触 答案: A 试题分析:控制变量法的变量只有一种,其他的量要完全相同。甲中 的条件是水和氧气, 中的条件是水,植物油的作用的隔绝空气。故选 A。 考点:实验探究 下列是初中化学部分重要的实验装置。请按要求填空: ( 1) A中为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采用化学方法除去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若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所测得氧气的含量小于 21%,其原因可能 , 。 ( 2) B实验 a中看到的现象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现象的原因 ; b装置中的现象能说明二氧化碳具有 性质,这一性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为 。 ( 3)小明按

27、 C图实验时,集气瓶底部炸裂,其可能的原因是 。 小明对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为什么会火星四射进行探究。他将镁和不同含碳量的铁(镁和铁直径均为 0 4mm)放入氧气中燃烧,并将现象记录在下表中。 物质 镁 含碳 0 05%的铁 含碳 0 2%的铁 含碳 0 6%的铁 燃烧时 的现象 剧烈燃烧,发出 耀眼白光,无火星 剧烈燃烧 极少火星 剧烈燃烧 少量火星 (未填) 你认为表中未填的实验现象是 。 造成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的主要原因是 。 答案:( 1) 2Cu + O2 2CuO 铜粉的量太少,氧气未消耗完 未冷却到室温就读数(或推拉注射器活塞次数太少,没有使密闭容器中氧气充分与铜反应,或加热

28、温度不够高,铜粉与氧气反应不充分等等) ( 2)紫色石蕊试液变为红色 H2O+CO2=H2CO3 本身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灭火 ( 3)集气瓶中没有放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铁丝中含有的碳引起的 试题分析:( 1)硬质玻璃管内有铜,铜与氧气可生成氧化铜以除去氧气;加入的铜粉不足或未冷却到室温就读数或或推拉注射器活塞次数太少,没有使密闭容器中氧气充分与铜反应,或加热温度不够高,铜粉与氧气反应不充分等等均会导致测定的氧气的含量偏少; ( 2)二氧化碳能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为红色;b中蜡烛熄灭可以说明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 3)

29、铁燃烧时的生成物温度很高,若集气瓶中没有放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集气瓶会炸裂;根据表格现象可知,含碳量越高,燃烧越剧烈,那么表中未填的实验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考点:空气成分实验、二氧化碳性质实验、氧气性质实验 小明同学看到妈妈将买来的排水口洗净剂(主要成分:过碳酸钠、柠檬酸)洒在厨房排水口网状盖的底部,倒上温水后迅速冒出气泡。为了解其反应过程,他与学习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一】小组同学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设计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要保证实验的效果,实验装置要有良好的气密性,检查 A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 实验中观察到如下现象: A中有气泡产生; B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中

30、收集到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由此同学们得出结论:生成的两种气体分别是 、 (填化学式)。 【探究二】 ( 1)实验过程: 教师提供了一瓶过碳酸钠( Na2CO4),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 2)提出问题:无色溶液 X中的溶质有哪些物质? ( 3)猜想与假设:根据以上实验现象, X溶液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 ;还可能存在 Na2CO3、 NaHCO3、 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 写出上述实验探究中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4)查找资料: 资料 1:氯化钙溶液呈中性;氯化钙溶液与碳酸氢钠溶液混合不发生反应; 氯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混合后发生如下反应: Na2CO3 + CaCl2 =

31、CaCO3 +2NaCl 资料 2: NaHCO3溶液呈碱性,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氢钠、碳酸钠与足量的酸反应产物相同。 ( 5)实验过程:小组同学对溶液 X中的溶质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将下列实验方案填写完整。 实验操作 主要实验现象 结论 证明溶液中有 Na2CO3 证明溶液中既无NaHCO3又无 NaOH ( 6)实验反思: 根据资料, NaHCO3溶液能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于是,同学们猜想: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钠是否反应? (如反应,请写出化学方程式,如不反应此空不填)。 Na2CO3、 NaHCO3两种物质性质上既有共性又有差异,其差异性可用于鉴别、 。 答案:【探究一】关闭分

32、液漏斗的活塞,将导气管一端浸没水中,手握锥形瓶的外壁,若导管口冒气 泡则气密性良好 MnO2 CO2、 O2 【探究二】( 3) H2O2 2H2O=2H2O + O2; ( 5) 实验操作 主要实验现象 取溶液 X适量于试管中,加入过量 CaCl2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取 中反应后上层清液适量,加入酚酞试液 不变色 或取 中反应后上层清液适量,加入盐酸; 再取 中反应后上层清液适量,加入酚酞试液; 无气泡 不变色 ( 6) NaHCO3+NaOH=Na2CO3+H2O 分离或除杂等 试题分析:【探究一】 检查 A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将导气管一端浸没水中,手握锥形瓶的外壁,若导

33、管口冒气泡则气密性良好; B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 C中收集到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说明生成了氧气; 【探究二】溶液 X 中加入二氧化锰生成了氧气说明 X 含有过氧化氢;根据资料,证明溶液中有 Na2CO3,那么加入的是过量氯化钙,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无碳酸氢钠则只有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即可,若无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那么加入酚酞不会变成红色。 根据 NaHCO3溶液能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推断,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钠应附有生成了碳酸钠,生成的碳酸钠与氢氧化钙附有生成碳酸钙沉淀;根据网站间的差异性可用于网站的鉴别、分离等。 考点:实验探究 推断题 如下图所示, A H是

34、 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 A和 B可发生中和反应, C为生活中最常见的液体, F可供给呼吸, X常用作食品干燥剂, Y为单质。 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 1) B的俗名为 ; D物质的类别是 。 ( 2) H的化学式为 ;反应 的反应条件 。 ( 3)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 。 ( 4) H与 E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 1)熟石灰 盐 ( 2) Fe3O4 点燃 ( 3) CaO + H2O=Ca(OH)2 ( 4) Fe3O4+4H2 3Fe +4H2O 试题分析: C为生活中最常见的液体,那么 C是水; F可供给呼吸,那么 F是氧气; X常用作食品干燥剂,那么 X是氧化钙; A和 B可发生中和反应,那么A、 B是酸和碱,溶液 G浅绿色呈,那么 G中含有亚铁离子,由于 A与单质 Y反应生成了的 G,那么 A是酸,单质 Y是铁;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只有氧气能与铁反应,那么 F是氧气, E是氢气;氧气与铁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即 H是四氧化三铁。 考点:物质的推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