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山东济南市38中八年级下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eventdump275 文档编号:309667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57.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年山东济南市38中八年级下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3-2014年山东济南市38中八年级下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3-2014年山东济南市38中八年级下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3-2014年山东济南市38中八年级下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3-2014年山东济南市38中八年级下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2014年山东济南市 38中八年级下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词中说: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 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人民从此成为国家的主人 新中国的建立,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此题是对新中国成立意义的考查。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有两层含义:( 1) “中国人民 ”就指广大中国人民,人民摆脱了西方列强和本国势力的侵略与压迫、奴役,站起来了,成为自己的主人。故 事正确的。( 2) “中国人民 ”代表的是整个的

2、中国,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指的是中国站起来了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作为取得胜利独立的国家出现世界。所以 是正确的。故答案:选择 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下列能够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城乡人民生活发生巨变的有 凭粮票、肉票等票证购物 自驾游成为人们休闲的一种方式 吃 “公家饭 ”、端 “铁饭碗 ”成为大家 的追求 轻松惬意地网上淘宝、购物 “低碳 ”和 “原生态 ”生活成为时尚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题可以用排除法。题中给了四点内容,每个答案:有是三点,所以我们用排除法确定其中一点是不正确的就能确定答案:。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3、,因为改革开放的实施,生产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们的吃穿住用行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凭粮票、肉票等票证购物 ”是因为我国当时生产力水平低,商品匮乏,这些现象是发生在改革开放前。所以我们排除 ,确定答案: 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 社会生活 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列顺 口溜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A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B双手筑起两层楼,高档家电样样有,妻儿外出有汽车,吃喝穿戴属一流 C早晚喝喝菜粥粥,中午啃个窝窝头,一天三顿难见油 D缝纫机缝出新衣衫,自行车出门真方便,收音机听听大新闻,美

4、观的手表看时间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改革开放的实施对人们衣食住行的影响。改革开放促进了生产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 显著提高。人们的吃穿住用行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比以前有了很大进步。 BD表达都是改革开放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此题的关键词是 “衣食住行 ”。故 B更合题意。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 社会生活 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下图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对两图反映的政策理解不正确的是 A都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实施 B图一实行的是农民土地所有制,图二实行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图一使少地农民奋分到了土地,图二使农民获得了生产自主权 D都解放了农民生

5、产力,促进了农业经济发展 答案: A 试题分析:首先学生要注意的是此题是否定式的选择题,要选择不正确的。此题考查的是建国后国家对农村政策的调整。从图一的信息 “1950年农民丈量分配土地 ”可知是图一表达的 1950年 -1952年的土地改革。根据图二所给的信息“农民领取土地承包合同 ”可是表达的事件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我国1956年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图一是发生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前的。 A答案:说“都 ” 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实施是错误的的,故答案: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土地改革; 社会主义道路 的探索 三大改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6、 改革开放。 一位世纪伟人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伸入中国人的心灵。下列三张纪念邮票以党代会为主题,其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中共 “十二大 ” 中共 “十三大 ” 中共 “十五大 ” A经济建设国企改革市场经济 B走自己的路初级阶段邓小平理论 C改革开放计划经济一国两制 D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科学发展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中共召开的重要会议内容的掌握。中共 “十二大 ”邓小平提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 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得出关键词:走自己的路;中共 “十三大 ”邓小平阐明了

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得出关键词:初级阶段;中共 “十五大 ”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得出关键词:邓小平理论。故答案: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这 两句脍炙人口的歌词颂扬的历史人物是 A孙中山、毛泽东 B毛泽东、邓小平 C邓小平、江泽民 D江泽民、胡锦涛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重要人物及其事迹的记忆和理解。毛泽东领导新民主义革命胜利,成立了新中国让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邓小平在提出改革开放, 1979年春天在农村推行改

8、革,并决定设立经济特区。人民在政策的指引下生活富裕起来。所以答案: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 。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A设经济特区 B民族区域自治 C 设特别行政区 D一国两制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题是对我国处理民族关系政策的考查。此题的关键词 “国家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 ”, 由此可见我们要从选项中找一个跟民族有关的政策。另一个关键词是 “基本政治制度 ”。由此我们的得出答案: B。 “民族区域自治 ”是我国实行的民族政策,既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又是我国的基本政

9、治制度。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民族团结。 改革开放以来,在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方面取得的成就有 西藏和平解放 提出 “一国两制 ” 香港、澳门回归 海峡两岸的交往日益密切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此题有两个关键词 “改革开放以来 ” 、 “祖国统一大业 ”所以我们用排除法, 西藏的和平解放,虽然是祖国统一大业方面的成就,但是是建国初期, 1951年取得成就,不是改革开放以来。时间上不相符。所以排除 ,确定答案: 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海峡两岸的交往。 反分裂国家法第五

10、条: “ 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国家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和平统一。 ”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是 A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互利互补原则 C海峡两岸直接实现通航 D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我国统一大业的前提和基础。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形成了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的对台方针。和平统一的最佳方案是 “一国两制 ”。顾名思义 “一国 ”就是一个中国。要实现祖国统一首先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这是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前提和 基础。所以答案: D是正确的。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海峡两岸的交往。

11、中国共产党党史上有两次重大、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点,一次是遵义会议,另一次是 A中共八大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四大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题是对十一届三中全会意义的考查。遵义会议是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第一次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所以另一次转折点是十一届三中全会,故答案: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伟大的历史转折。 小超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他搜集了 “十一届三中全会 ”、 “家庭联产

12、承包责任制 ”、 “深 圳、珠海特区的发展 ”、 “邓小平画像 ”的相关资料 ,由此推断他研究的课题是 A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现代中国农村巨变 D社会主义探索中的失误与成功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题是归纳主题,考查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政策,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设立经济特区等发展我国经济。这些都是邓小平同志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根据我国的国情提出的政策,解决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形成了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故选择 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 来,在中国革命与

13、建设的实践中,提出了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民族振兴之路。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西安事变发生后,确定和平解决的方针 抗战胜利前夕,提出建立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中共八大上,提出经济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 中共十四大上,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内容意义的掌握,给了四件事,但是每个选项都是三件事,就说明四件事中有一件事是不正确的,此类题可以用排除法。但是学生需做到对课本的基础 知识准确掌握。就此题学生必须知道1956年中共八大和十三大的内容。八大主要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国家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

14、产力,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为先进的工业国。 “提出经济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 ”的是 1987年召开的中共十三大。所以此题排除 ,正确答案:选择 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小乐用歌谣形式总结了新中国部分成就,不是一五计划期间的是 A鞍山轧钢开红花,解放汽车跑中华 B喷气飞机翔蓝天,长江大桥武汉架 C川藏公路到屋脊,沈阳机床成绩大 D神州再创千秋业,水利工程葛洲坝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一五计划取得成就的掌握。首先学生要注意的是否定式选择题,要选择不正确的。 A“鞍山轧

15、钢开红花 ”指的是 1953年建成投产的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 1956年我国建成的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的第一批汽车是解放牌的所以说 “解放汽车跑中华 ” ; B“喷气飞机翔蓝天 ”指的是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件喷气式飞机; “长江大桥武汉架 ”指的是 1957年时期建成 的武汉长江大桥; C“川藏公路到屋脊 ”指修到 “世界屋脊 ”的川藏、青藏、新藏三条公路, “沈阳机床成绩大 ”指建成投产的沈阳第一机床厂。这些都是一五计划时期所取得的成绩。 D葛洲坝水利工程是社会主义新时期取得成就,故答案: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工业化的起步。

16、 有些人的名字往往与时代特征有一定联系。下列名字与其出生时的时代特征不相符的是 A生于 1949年,取名建国 B生于 1951年,取名援朝 C生于 1958年,取名跃进 D生于 1964年,取名文革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学生对重大事件时间的掌握。首先学生要注意的是否定式选择题,要选择不正确的。 1949年建国, 1950年 -1953年进行抗美援朝,1958年掀起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所以 ABC所取的名字都体现当时的时代特征。而 D生于 1964年,那时文革还没发生,文革是 1966年 -1976年。所以不相符的选择 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文

17、化大革命 ”的十年。 下列事件使生产资料的私有制性质发生变化的是 A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B新中国的成立 C全国土地改革的完成 D第 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颁布 答案: A 试题分析:此题属于基础性选择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三大改造实质的理解。只有 AC涉及生产资料的变化。而土改的完成使土地变成农民私有,生产资料所有制制性质没有改变。三大改造是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通过建立生产合作社,把农民和手工业手中的私有生产资料变成国家集体所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国家采取赎买的形式,通过公私合营,改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所以通过社会主义改造我国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18、故答案: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 社 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三大改造。 中共 “八大 ”为我国全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八大 ”做出正确决策的基础是 A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很高 B全国土地改革的完成 C对国内矛盾的正确分析 D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题是对八大会议召开的背景的考查。中共八大召开在 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资本主义基本消灭,社会主义制度初步确立。大会分析了我国形势的变化,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我国的主要矛盾,并相对主要矛盾确定了党和人民任务。所以答案: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 社会主

19、义道路的探索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1958年,中共中央发动 “大跃进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由于 对国情认识不足 缺少建设经验 苏联撕毁合同 忽视客观经济规律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中央发动 “大跃进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原因。 1958年党中央为了加快经济建设的速度制定了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的总路线。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局面。发动了“大跃进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当时我国刚从革命战争转到社会主义建设,没有经验,生产力水平达不到更快的进行经济建设。所以当时中国犯了对国情认识不足,缺少建设经验,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规律

20、的错误。因此答案:选择 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涌现出的模范人物是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中国现代史各个时期的划分及其每个时期突出的事件和人物。题干中明确提示 “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 ”的人物,也就是十年探索时期的人物,时间是 1956年 -1966年。 两弹元勋邓稼先 大庆铁人王进喜 党的好干部焦裕禄都是这一时期的,故答案:选 A。 袁隆平在 1973年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是文革时期的成就。 是孔繁森援藏,是新时期的突出事迹。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

21、索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这个 “新 时期 ”“新 ”的起点是 A进行真理标准大讨论 B停止使用 “以阶级斗争为纲 ”的口号 C确立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 D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题是对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意义的考查。从题干中我们可以看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所以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带来的影响应该选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 ”。而 ABC都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故排除。所以答案: D。因为 “新 ”就是跟以前不一样的,以前没有的。

2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思 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都跟以前不一样了,是全新的。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伟大的历史转折。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走上了改革开放的新征程。下面不属于改革开放后创新举措的是 A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设立经济特区 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D国企改革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题是否定是的选择题,考查的是学生对 “改革开放后 ”举措的掌握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自治的时间。改革开放是两项政策,对内改革: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对外开放:设立经济特区等形成对外开放的格局。而我国是在 50年

23、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是在改革开放后。故不属于的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 ( 16 分)材料一 这次会议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重要会议,他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 “左 ”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重新 树立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他在波乱反正,提出改革任务,推动农村改革方面起了伟大的历史作用。 材料二 图一 1980年的深圳 图二 今日深圳 ( 1)材料一提到的是哪次会议?( 2分)做出了什么战略决策?( 2分)起到什么作用?( 2分) ( 2)比较材料二中的两幅图片,说明深圳发生了怎样的巨大变化?( 3分)发生

24、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分) ( 3) 30 多年来,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过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是什么?( 4) 答案: ( 1)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 2分)决策: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 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2分)作用:是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2分 ( 2)变化:由落后的小城镇发展为繁华的现代化城市原因( 3分) 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深圳建立了经济特区,实行对外开放( 3 分) ( 3)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 4分) 试题分析:( 1)材料题,学生就需要充分发挥材料的作用,从材料中提取重要信息结合课本,找出与问题的相关点。通过问题可以材料反映的

25、是一次会议。“这次会议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重要会议 ”, “冲破了长期 “左 ”倾错误的严重束缚 ”由此信息可知是 “十一届三中全会 ”。第一问解 决了,二小问三小问就迎刃而解。答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中的决策和意义。 ( 2)此问查的是学生的审题和识图能力,做此类题要先注意标题,图中时间,然后分析此阶段重大事件与材料的关系。图比较的是 1980年破落的深圳和今天繁华现在都市的深圳,从图片中学生就可以看到深圳经济有了快速发展,从落后到繁荣。因为这样的变化是发生在 1980年之后,由此学生应该想到的是1980年的某件事情促进了深圳的发展,结合课本联想深圳的特殊性质,我们就得出是因为实行

26、改革开放,在深圳设立经济特区。 ( 3)首先弄清 “30多年 ”指的是改革开放 30多年 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邓小平同志理论的指导下,结合中国国情,对内改革中国的经济体制,对外开放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吸引资金为社会主义服务。能取得现在的成就离不开邓小平理论的指导,邓小平理论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综合题 ( 18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不断创新是农业持续发展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

27、度,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1)材料一出自哪一个文件?( 2分)这一文件发生在农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分) 材料二 土地改革后,农村经济基本上还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劳动生产率低下,假如任其自由发展,可能会导致农村贫富两极分化。如果不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不仅不能改善农民的生活,而且农村也不可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商品、粮食、轻工业原料等条件。 历史纵横 ( 2)据材料一概括,为什么要 “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 ”? (2)这条 “路 ”是指什么?( 2分)这条路起到了什么作用? (2分 ) 材料三 包字万岁!早包早富,迟包

28、迟富,不包永远不能富。 20 世纪 70年代末某村宣传标语 ( 3)据材料三,谈谈你对 “包 ”的理解。( 2分)据此,你认为农村开始推行什么制度?( 2分) 材料四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 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2004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颁奖词 ( 4)材料三中,他为实现 “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的梦想做出了什么贡 献?( 2 分) 每位中学生都有自己的梦想,为实现梦想,你认为应该从他身上学习哪些精神?( 2分) 答案: ( 1)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分)变化:由封建地主土地所

29、有制到农民土地所有制( 2分) ( 2)原因: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避免农村贫富分化;改善农民生活;促进工业发展。( 2分) “路 ”:农业合作化。( 2分) 作用: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2分) ( 3)理解: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2分)制度: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分) ( 3)贡献:培育籼型杂交水稻。( 2分) ( 4)精神:勤奋敬业、淡泊 名利、执着追求、无私奉献、勇 攀高峰、科学创新、胸怀天下等。( 2分,言之有理,答对二点即可得( 2分) 试题分析:材料题问题来自材料,材料为问题服务。要从材料中找出回答问题的信息,找出问题与材料的相关点。( 1)整体材料一从中找出关

30、键信息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由此得出是 1950年 -1952年的土地改革,因为这次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所以文件肯定是土改中颁布的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从关键词可以看出废除地主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制度得出土地的变化 “由封建地主土 地所有制到农民土地所有制 ”。 ( 2) “据材料一概括 ”这种问法就提示学生从材料中寻找 “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 ”的原因, “概括 ”就不能直接摘抄原文。从材料中 “劳动生产率低下,假如任其自由发展,可能会导致农村贫富两极分化 ”,得出 “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避免农村贫富两极分化 ”。 “如果不引导农

31、民走组织起来的路,不仅不能改善农民的生活,而且农村也不可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商品、粮食、轻工业原料等条件 ”,得出把农民组织起来为了 “改善农民的生活,为工业发展提供基础 ”等。“土地改革后 ”引导农民组织起来的到只有三大改造中 “农业合 作社 ”的建立,这问解决了,下一问的是在此基础回答就简单了。 ( 3)材料三的中心就是 “包 ”字,而且是 20世纪 70年代末某村宣传标语,由此这两处关键点学生回顾课本首先应该想到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这里的 “包 ”就是责任制的内容: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 “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 ( 4)此题既是基础题又是学生能力发挥题。首先通过材料

32、“专注于田畴 ”“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知道这是在农业方面,粮食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物,回顾课本知识首先确定人物是袁隆平,第一步解决了,其余的问题都是围绕这个中心来完成的 。学习精神对于学生是能力发挥题,学生可选择一些体现科学家奉献、钻研、创新等正面的词语。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土地改革;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三大改造;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 科技教育与文化 科学技术成就(一)。 ( 16分)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中国革命

33、、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实现复兴的奋斗凯歌。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27年 8月 1日,朱德作为起义领导人之一,负责消灭城里国民学军官教育团和公安局里的警察 同年 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领导工农革命军,举行起义 后来,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向湘赣边的农村进军,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请回答: ( 1)据上述材料,归纳材料中提及的历史事件?( 3分)材料显示共产党探索革命道路的最大成果是什么?( 3分) 材料二 我国对内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 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和 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全面改革以来,以 1992年

34、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 入了新阶段。 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改革的分水岭。 “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 l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 ” ( 2)第一阶段农村改革的重大举措是什么?( 2分)中共十四大确定了怎样的改革目标使得 1992 年被人们称为中国改革的分水岭?( 2 分)在这一探索过程,我们走了一条怎样的道路?( 2分) ( 3)中共对革命道路和建设道路的探索,有何共同之处?( 4分) 答案: ( 1)事件:八一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3分) 成果: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3分) ( 2)举措 :实行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5、( 2分)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分)道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2分) ( 3)共同点: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4分) 试题分析:( 1) “据上述材料,归纳 ”这样的问法要求学生从材料中找出有关答案:的原话,但是要归纳概括。 “1927年 8月 1日,朱德作为起义领导人之一 ”, 1927年 8月 1日朱德领导了 “南昌起义 ”; “同年 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领导工农革命军,举行起义 ”,指的是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 “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指的毛泽东建立的井冈山 农村革命根据地。 ( 2)材料题问题来自材料,材料为问题服务。

36、要从材料中找出回答问题的信息,找出问题与材料的相关点。 “对内的经济体制改革 ”“ 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 ”,材料结合课本可知是在农村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改革的分水岭 ”说明 1992年发生了一件重要的事情是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才被称为 “改革的分水岭 ”。回顾课本发生在 1992年,并对经济体制改革产生重大影响的只有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 3)此题首先学生在头脑知识库中把两条道路提炼出 来,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建设道路:建设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其次寻找两者的共同点。两者都是把马克思主义原理都中国国情结合创造的道路,答案:就从这个角度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